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合图形面积案例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案例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案例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案例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案例分析

乐民镇中心小学陈金英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在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积极探索。

二、案例片段

(一)动手拼图,自主探究。

【片段一】

1、拼摆图形,探究方法。

师: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两个基本图形,拼出一个组合图形,粘在答题纸的方框内。边做边思考:你拼的组合图形由哪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怎么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2、展示图形,分析条件。

师:这个图形很有创意,像一个小房子。请你说说这座小房子有哪些图形组成?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生:它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的。先求三角形面积,再求长方形面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师:叙述得很有条理,还有谁愿意展示?肖楠同学的拼图像两层楼梯。

生:上面是正方形,下面是长方形……

3、打开思路,探索面积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分析】通过动手拼摆图形,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亲历拼摆过程中理解了组合图形的意义。同时也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组合图形的知识结构;在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初步掌握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

(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

【片段二】

1、谈话引出例题,合作探索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智慧老人准备给客厅铺上地板,这就是他家的客厅平面图,大家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出示P88页平面图)。

师:请你估计图形的面积有多大?如何准确计算这个客厅的面积呢?

2、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自由汇报: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用多媒体显示)

3、讨论"分割法"

A、对于"分割法"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B、总结算法: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分割后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和。

4、讨论"添补法"

A、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B、总结算法:用“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添补后的图形与所添补图形的面积之差。

【分析】通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运用分割法或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且知道了分割图形时,要考虑到所给的条件和计算的方便。在交流多种方法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一题多解

【片段三】

1、小试身手

解决书本89页的"练一练"第2题。由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进行方法交流,并让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较好的方法。

2、解决问题

观察中队旗,说一说队旗由哪些图形组成?并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中队旗的面积。

【分析】通过练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的选择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

【片段四】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案例分析

本课的总结引语问题开放,学生更愿意表达,有的说学会了哪些知识点,有的说学会了哪些数学方法,还有的明白了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等,反思的效果更加明显。

纵观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分析,探索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找出隐含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1、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挖掘新思路、各自提出有价值的分割方法。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问题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解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的学好数学的信心。

圆的认识--评课稿

11月5日上午第二节,我们裴主任上了一堂《圆的认识》,让听课老师和六年级同学一起认识了圆,认识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大纲里,关于圆的教学相关要求有以下一些: (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认识常见的简单几何形体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进一步学习几何都是有益的。在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加强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训练,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合理安排。 6.认识圆,会画圆。 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让学生对几何图形——“圆”建立最基础的认识(当然是在一年级的圆的认识的基础上);

组合图形面积案例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案例分析 乐民镇中心小学陈金英 一、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在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积极探索。 二、案例片段 (一)动手拼图,自主探究。 【片段一】 1、拼摆图形,探究方法。 师: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两个基本图形,拼出一个组合图形,粘在答题纸的方框内。边做边思考:你拼的组合图形由哪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怎么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2、展示图形,分析条件。 师:这个图形很有创意,像一个小房子。请你说说这座小房子有哪些图形组成?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生:它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的。先求三角形面积,再求长方形面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师:叙述得很有条理,还有谁愿意展示?肖楠同学的拼图像两层楼梯。 生:上面是正方形,下面是长方形…… 3、打开思路,探索面积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分析】通过动手拼摆图形,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亲历拼摆过程中理解了组合图形的意义。同时也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了组合图形的知识结构;在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初步掌握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

(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 【片段二】 1、谈话引出例题,合作探索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智慧老人准备给客厅铺上地板,这就是他家的客厅平面图,大家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出示P88页平面图)。 师:请你估计图形的面积有多大?如何准确计算这个客厅的面积呢? 2、引导学生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学生自由汇报:可能出现"分割法"和"添补法"(用多媒体显示) 3、讨论"分割法" A、对于"分割法"要让学生明确:分割的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 B、总结算法: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分割后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和。 4、讨论"添补法" A、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B、总结算法:用“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添补后的图形与所添补图形的面积之差。 【分析】通过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运用分割法或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且知道了分割图形时,要考虑到所给的条件和计算的方便。在交流多种方法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一题多解 【片段三】 1、小试身手 解决书本89页的"练一练"第2题。由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全班进行方法交流,并让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较好的方法。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理念】 数学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让他们在熟悉的知识中向新的知识过度,让学生的学习形成坡度,减轻教学的难度。本节课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中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课件观念,最后对所学知识延伸和拓展。为学生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联系已有知识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初步认识转化思想方法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的运用;提高观察、分析、综合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探索数学的自觉性与创新意识,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教学重点】将组合图形转化成若干个已学过的基本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特点灵活进行转化,找出隐含在图形中的条件。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疑导入 1.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1)出示下列图形,让学生说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2)学生说后,教师依次在图形的下面写上面积算公式: S=ab S=a2S=ah S=ah÷2 S=(a+b)h÷2 2.观察组合图形,激疑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组合图形:房子侧面墙、多边形花坛、中队旗、七巧板拼成的长方形。 师:这些图形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同?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说明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几个我们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组成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巩固对简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为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做好铺垫。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投影展示多种组合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揭示课题水到渠成。) 二、观察分析,探索方法 1.认识组合图形。 (1)在组合图形中找一找简单图形。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表面有许多是由我们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屏幕上的组合图形,找一找房子侧

《组合图形的面积》和《看日历》评课_说课稿

《组合图形的面积》和《看日历》评课_说课稿 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除了空调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是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有幸参加“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对象、种子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听了王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和赵老师的《看日历》两课,又有领导们的精彩点评,我受益匪浅。 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师在点评王老师课时说到的“要做一个有‘钝’感的老师”,最受孩子欢迎的老师要有“钝”感觉,也就是“装傻”,正如王老师在讲到《组合图形的面积》中关于线段3厘米的长度是如何得到的这个问题时,一直在问孩子们:“我没有听明白,有没有哪个孩子和我一样听不明白的?”其实老师怎么会不明白呢,这样的发问而是在给孩子们施展自己的机会,老师太伶俐、太聪明,学生就会没有机会,老师装傻、装不懂,学生就会更聪明、智慧、灵动。这一席话,让我深思,我在教学中是不是说的太多,做得太多了,让孩子们失去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失去了思考的空间,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时候该让孩子们去做,值得我好好思考。 王老师的点评也同样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他指出,每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都要有对前面相关内容的回顾,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还要有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展望,把前后联系起来,这才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时,偶尔会有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但总是确实知识的“展望”,没有把知识形成网络,让孩子们系统起来去理解感知。王老师还提到,估算存在的意义,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最为困惑的点之一,我一直以为,估算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估算意识,并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听了王老师的指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课标对估算的要求是:估出的范围值,为后面答案提供合理性的验证。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做的很不好,往往是为了估算而估算,在计算完正确数值后,都没有回过头来和估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让估算失去了意义。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作为教师,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长,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中收获,在实践中反思,再进步。

【猿辅导】组合图形的面积(一)第4讲

猿辅导五年级秋季·能力班第四讲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一、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其面积既可以看作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和,也可以看作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差。 知识点2: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运用割补法,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割补,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再求和或差。 知识点3: 网格线法:利用网格线将图形分成很多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面积均相等,在由已知部分求整体或者已知整体求部分。知识点4: 求不规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常用整体减部分的方法。 二、练习 1、填空 (1)如图所示,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2)下列图形的面积为______。44 (3)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列式是_______。 (4)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7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图形为______。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 (6)如图,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单位:厘米)

(7)已知大的正六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按下图中的方式切割(切割点均为等分点),形成的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8)如图,每个小网格都是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如果正方形和正方形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2、应用题 (1)如图是由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空白部分的面积是66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如图所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cm、3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CDEF水平放置组成如图所示的组合图形,已知该组合图形的周长是62厘米,DG长2厘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十二讲 求图形面积的几种常用方法

a b 第十二讲 求图形面积的几种常用方法 在组合图形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常用方法是:割补法、加减法、旋转法、构造法、等积的变换,抓不变量、等分、一半的应用、代换、比例等。 A 、割补法:对于一些求不在一起的几块阴影面积的和,往往需要把它们通过剪割、拼补在一起,才便于计算,在剪割、拼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割下来的图形和补上去的图形的形状、大小必须完全一样。 【例1】如图,每个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如图,通过剪割、拼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变成了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则阴影部分面积为:S 阴影 =S 圆-S 正方形 =π×42-4×4÷2×4=50.24-32=18.24(平方 厘米) 【例2】右图中三个圆的半径都是4厘米,三个圆两两交于圆心。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如图,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都相等,只需要求出其中一个面积即可,但非常困难。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割补的方法,同时利用对称性,将其个半圆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3。14×4×4÷2=25。12(平方厘米) B 、加减法:注意观察,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看是由哪几个图形相加,再减去哪个图形变可以得到。我们把这种通过加、减就能求出它的面积的方法,我们的把它称为“加减法”。 【例3】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如图,显然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的面积 -空白c 的面积,而空白c 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即 S 阴影=S 扇-(S 正-S 扇)= S 扇-S 正+S 扇= S 扇+S 扇-S 正即S 扇+S 扇比S 正的面积多了b 那部分的面积,即b= [(b +c)+(b +a)]-(a +b +c)阴影部分的面积,S 阴=π×42÷4×2-4×4=25.12-16=9.12(平方厘米)。 【例4】如图,长方形的长为12厘米,宽为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如图,S 阴影= S 大扇-S a = S 大扇-(S 长-S 小扇) = S 大扇+S 小扇 -S 长=π×122÷4+π×82 ÷4-12×8=163.28-96=67.28(平方厘米) C 、旋转法:在求一些面积时,有时需要把某个图形进行一定方向的旋转,使之拼在一起,变成另一个比较方便求的图形。 【例5】如图,梯形ABC D 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 E 是梯形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如图,由于E 是梯形的中点,若以E 为圆心,将三角形BEC 绕反时针方向放置,使C 点与D 点重合,显然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与三角形ABE 的面积相等,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 梯形 A D E B C

小学数学评课常用语

小学数学评课常用语: 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4. 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7.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8.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10.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四、《组合图形的面积》 1、以猜拼图组成的游戏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初步形成了对“组合图形”意义的理解。 2、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通过教师点拨,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主动。 3、课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独立思考计算、最后交流解题方法。学生对于一道题想出了多种解题方法,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哪种方法好,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寻找最简洁的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很到位。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可能性知识点总结全

五上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1、组合图形的意义 由几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图形。 2、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分割求和”法:根据图形和所给条件的关系,将图形进行合理分割,形成 基本图形。基本图形的面积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 求法:S = S 长方形 + S 梯形 (2)“添补求差”法:将图形所缺部分进行添补,组成几个基本图形。几个基本 图形的面积减去添补图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 求法:S = S 长方形 - S 梯形 3、分割规则:分得越少,计算越简单。 4、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的方法 (1)数格子的方法:数格子时,不满一格的可采用凑整法将几个合拼成一格 或不满一格算半格。 (2)把不规则图形看成一个近似的基本图形,测量后计算出面积。

5、常见基本图形的面积 (1)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 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底=面积÷高;高=面积÷底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6、常用的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注】单位换算的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五上《数学好玩》知识点总结 1、设计秋游方案 既要考虑费用,花费的钱尽量少;又要考虑合理利用,尽量没有空位或剩余。 2、点阵图中的规律 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3、鸡兔同笼 (1)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 (2)假设法。(3)列方程。 五上第七单元《可能性》知识点总结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0”,“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述是“可能性是1”,

小学生数学评课听课评语集锦

小学生数学评课听课评语集锦 一、《四边形》点评: 1.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 4.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总评: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 二、《周长》的评课记录

1、兴趣贯穿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从导入中让学生观察镶了金边的相框、引导学生指出如何给月亮、树叶等图片镶金边,到探究新知中指导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汇报研究方法,以学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环节,教师始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周长的意义,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概念形成中,学生思维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师重学法指导。探究知识过程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独立操作,都经历了测量、填写报告单、归纳汇报等环节,教师加强对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将数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另外引导学生将图形按适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把学生获得的零散的数学知识归纳到完整的知识系统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建议在学生活动时间上需要老师进一步调控。 三、《角的分类》 1、复习直接导入,引出新课。让学生说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特点,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圆与组合图形面积与周长

平面图形面积————圆的面积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专题简析:在进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单位组成的,还要找出图中的隐蔽条件与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间的关系。并且同学们应该牢记几个常见的圆与正方形的关系量:在正 方形里的最大圆的面积占所在正方形的面积的3.144 ,而在圆内的最大正方形占所在圆的面积的23.14 ,这些知识点都应该常记于心,并牢牢掌握!. 例题1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如图所示的特点,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拼成1/4圆的面积。 62×3.14×1/4=28.26(平方厘米) . 练习1求下面各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例题2。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阴影部分通过翻折移动位置后,构成了一个新的图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扇形的面积减去大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3.14×42×1/4-4×4÷2÷2=8.56(平方厘米) 练习2: 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正方形边长4)。 例题3。在正方形ABCD中,AC=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正方形的边长未知,这样扇形的半径也就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看出,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斜边。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对称性可知,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即扇形半径的平方。这样虽然半径未求出,但可以求出半径的平方,也可以把半径的平方直接代入圆面积公式计算。 既是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半径的平方为:6×(6÷2)×2=18(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18×3.14÷4=3.87(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87平方厘米。. 练习3 1、如图所示,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分别求出每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如图所示,正方形中对角线长10厘米,过正方形两个相对的顶点以其边长为半径分别做弧。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试一试,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图形王国》复习课评课稿

让学生在图形王国里驰骋 《图形王国》复习课评课稿 高邮市北海小学董学志 孙老师教的《图形王国》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如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及梯形面积后的一堂综合复习课。课前先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认真完成导学案中教师设计的练习,课上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及教师适时进行解难答疑。课始,通过让学生交流三种图形面积推导过程及计算面积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过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又能进行知识点的重建和巩固;之后,教者提问:这三种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者及时地总结三种图形面积推导的常用方法——转化思想的运用。同时总结板书出由求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再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及梯形面积公式,这样就帮助学生构建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复习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及时针对性地进行三种图形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这样设计既照顾到知识的整理归纳,又能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教者在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后,不是停留在让学生简单地会做基础题的层面上,而是通过一道练习引导学生

思考:知道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每条边的长度是否能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求几种图形面积所需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这样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又解决了练习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①知道平行四边形底是10厘米,另一条边是6厘米,能求出它的面积吗?②知道高是8厘米,是哪条边上的高?③求另一条底上的高是多少?等问题(如右图)。 本节课教者在设计练习时,不是让学生仅仅会计算面积及求高或底等相关练习上,还表现在让学生根据面积公式,灵活运用并能按要求画图上,这样在提高练习层次的同时,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教者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一些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及单位换算练习,使得这节复习课练习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富有层次,同时也适当照顾到了后进生的复习学习。 我认为孙老师这节复习课在练习设计上是花了心思的,注意了练习题目的变化,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做到“训练题目最优化”:首先设计了有针对性练习:如课始的三个图形面积计算;其次设计了有探索性练习:如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最后设计了有趣味性练习:如最后出示的求圆木有多少根?实践表明,6 10厘米

曲线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曲线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姓名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常用的基本方法有: 一、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 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下图中,要求整个图形的面积,只要先求出上面半圆的面积,再求出下面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它们相加就可以了。 30厘米 二、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 形的面积之差。例如下图中,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先求出正方形面积再减去里面圆的面积即可。 三、

四、 重新组合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拆开,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上的需要,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设法求出这个新图形面积即可.例如,欲求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把它拆开使阴影部分分布在正方形的4个角处,这时采用相减法就可求出其面积了。 五、 辅助线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图形中添一条或若干条辅助线,使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然后再采用相加、相减法解决即可.如下图,求两个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此题虽然可以用相减法解决,但不如添加一条辅助线后用直接法作更简便. 六、 割补法:这种方法是把原图形的一部分切割下来补在图形中的另一部分使之成为基本规则图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如下图,欲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把右边弓形切割下来补在左边,这样整个阴影部分面积恰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七、 平移法: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平行移动到一恰当位置,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形,便于求出面积。例如下图,欲求阴影部分面积,可先沿中间切开把左边正方形内的阴影部分平行移到右边长方形内,这样整个阴影部分恰是一个长方形。 旋转法: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之后,使之沿某一点或某一轴旋转一定角度贴补在另一图形的一侧,从而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的图形,便于求出面积.例如,欲求下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将左半图形绕B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 与C 重合,从而构成如下右图(2)的样子,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成半圆面积减去中间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九、 对称添补法:这种方法是作出原图形的对称图形,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形.原来图形面积就是这个新图形面积的一半。例如,欲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沿AB 在原图下方作关于AB 为对称轴的对称扇形ABD.弓形CBD 的面积的一半就是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十、 重叠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图形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重叠部分,然后运用“容斥原理”(SA ∪B =SA +SB-SA ∩B )解决。例如欲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先求两个扇形面积的和,减去正方形面积,因为阴影部 分的面积恰好是两个扇形重叠的部分。 10厘米 6厘米 4厘米 20厘米 8厘米 10厘米 20厘米 30厘米 10厘米

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稿 小河片区联片教研活动数学组评课稿 桐木镇中心学校程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下午好!本次联片教研活动在仁河中心校的精心组织和四位承担公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开展的很成功,根据组长学校的统一安排,我就四位老师的公开课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几位教师不要介意,同时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正。 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几位老师都能恰当的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以上是我听了这几节课的总体感受,如果就每一节课而言,我认为四位教师各有所长,每节课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组合图形面积(复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 组合图形的面积(复习) 【学习目标】 1.掌握各图形的面积公式; 2.学会用分割组合求面积。 【知识点一:基础知识】 在组合图形中,三角形的面积出现的机会很多,解题时我们还可以记住下面三点: 1.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其面积相等; 2.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高成倍数关系,面积也成倍数关系; 3.两个三角形高相等,底成倍数关系,面积也成倍数关系。 4.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通过把它转化成基本图形来计算。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的方法有:分割法和添补法、割补法。 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转化→基本图形 【知识点二:组合图形的面积】 1.用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1)(下图每小格为1平方厘米) 【变式1】 如图是一个组合图形,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单位:米)

【变式2】 一条长方形毛巾,长60厘米,宽25厘米,把它的4个角折向同一面(如图),所得的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2平方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2.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3.通过基本图形的关系求面积

【例3】已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2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变式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变式2】已知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变式3】求如图平行四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变式4】正方形面积是25平方厘米,△ADE的面积比△ACE的面积大1.5平方厘米,求DE的长和梯形ABCE的面积. 【变式5】如图,ABCD是长方形,AD长10厘米,AB长6厘米,CDEF是平行四边形,BH长4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方法总结 1.切实掌握有关简单图形的概念、公式,牢固建立空间观念; 2.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清所求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第106例10和响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九的第6~9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计算环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掌握和计算其他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进一步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0。 1、出示圆环图形,这是什么图形?你知道吗? 2、出示例10题目,读题。 师:这是由两个同心圆组合成的圆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确立解题思路。 交流:(1)求出外圆的面积(2)求出内圆的面积(3)计算圆环的面积 3、学生独立操作计算。 4、组织交流解题方法,提问: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把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二、“试一试” 1、出示题目和图形,学生读题。 师:(1)这个组合图形是有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2)半圆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关联的地方? 明确: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半圆的直径。 (3)思考一下,半圆的面积该怎样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交流解题方法,注意提醒学生半圆的面积必须把整圆的面积除以2。 小结:圆、半圆和其他基本的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组合图形。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时候,大家要看清,整个图形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思考:(1)求涂色部分的面积,需要计算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2)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3)第一个图形,两个基本图形有什么联系?第二个图形呢? 明确:左图中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相等,右图中半圆的直径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独立完成,并全班反馈交流。 2、练习十九第6~9题。 (1)第6题。先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什么是周长评课稿

《什么是周长》评课稿 大面五小张芳君11月12日,我参加了区数学骨干教师教师,聆听了著名教师何瑜姝老师的讲课“什么是周长”,我从这堂课中学到了很多。 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什么是周长”,教材只给了几幅图,2句话。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创造性的将材料进行加工。何老师用孩子们喜欢的“神舟七号”发射场景和卫星绕地球一周的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态的蚂蚁跑树叶的一周,进一步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种方式、有层次的感知“周长”的含义 理解“周长”,揭示周长的意义:①卫星绕地球一周;②蚂蚁跑树叶,并用手势跟随;③摸书的一周;④描图案的一周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周长就是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适时揭示概念并加以巩固反馈。通过两只蚂蚁赛跑“一只蚂蚁跑树叶,一只蚂蚁跑大的荷叶”让学生浅显地理解到周长是有长度,是可以比较的。 三、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 在测量树叶周长的时候,刘老师提供了很多工具:直尺、软尺、棉线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从中感受到了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你觉得选用哪种工具更好?用软尺哪里不好?那该用什么工具呢?”一个个富有启发的追问,让学生在思维的选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四、巧妙运用课堂的生成、灵活调控课堂 何老师在处理P45找三角形的周长时,首先需要理解到周长的概念,要测量出三角形的各边的长度并进行计算。在此环节中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直接出现三角形的周长,而测量的数据则在图中没有。何老师巧妙地运用这一课堂生成“你对这位同学有没有建议?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明白?13cm是怎样来的?”于是学生很快明白了该怎样去做:测量并表数据,用算式表达思维过程。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这是一节“常态下的课”,“扎实的课”,“丰富的课”,让我学到很多,再好的课也有需要完善的课。 首先是测量腰围、头围的活动能不能在感知周长感念的环节中展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一周”“周长”; 其次是当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时候,学生本能的说乙更大,甲更小,他们比较的是面积。能否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在比较为以后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做知识铺垫。 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在比较周长时,很多学生会用重叠、平移的,但也有用计算的。此题是要学生明白“图形形状不同,周长有可能相同”,前两种学生不难达到目的,用计算的方法,难免会产生误差,从而导致结果不等,怎样处理这样的结果更好? 这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需原谅! 2010-11-25

五年级数学上--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平台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对比,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求法 2.通过的视觉刺激,引促进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求法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回顾旧知识 标注出关键词,包括:数字字母、公式 探索新知识

那么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何求解呢? 认识组合图形 标注出关键词,包括:数字字母、公式 (老师写出新知识) 1、掌握分割法和添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 2、熟记常见几何图形面积公式 (15分钟) 5 米2 米 5米

例2:求下列组合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1) 巩固: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1、 2、 3、 10 例3:求右图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

(15分钟) 练习题与例题知识点内容、难度、题型匹配

4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7厘米,求正方形EFGH的面积。 5、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单位:厘米) 6、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至少2个习题 (5分钟)打印版和手写版,每个不少于3行 内容小结今天讲解了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内容,利用割补和切补法把组合图形变成简单的图形,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类比法让同学们对新知识产生更浓烈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在这我们要注意:同学可以谈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谈其它方面的收获,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老师就要鼓励。) 教师评语 (由老师根据学生当堂学习情况填写,包括学习情况、学习建议等,不少于2行) (20分钟)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92和93页例4、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学会用割(加)、补(减)等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动手、动脑、剪剪、拼拼和想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口答, 教师在长方形图的下面板书:S=ab “第二个图形呢?” 学生分别口答后,教师在每个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计算面积的公式.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认识组合图形 1、让学生指出有哪些图形? 师: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92页的四幅图),认一认,它们是什么? 这些图片分别是由哪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 这几张图片显示的都是组合图形,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问: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可以看到组合图形? 同学们现在已知认识了组合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也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出示例1题目及图)。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不分割能直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引讨横虚线的作用)怎样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先在小组内讨论方法,再后打开书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5×5+5×2÷2 [5+(2+5)]×(5÷2)÷2×2 集体订正时问:你将组合图形分成了哪几个基本图形?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师:我们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分解图形要尽量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特别要有计算面积所必需的数据。 小结: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多种方法划分成几个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再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初步 1.P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2.练习十八/第2题 (1)由中队旗引入,请同学们选择有用的数据算出它的面积。 (2)指名板演,展示不同的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师生共同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S总=S梯×2(80—20+80)×30÷2×2 S总=S长—S三80×60—(30+30)×20÷2 S总=S长+S三×2(80—20)×(30+30)+(30×20÷2)×2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