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

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

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
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

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的一大要素,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得不好,就会影响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效果肯定不好。复习文言虚词应注重课本知识积累和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结合具体语境去掌握。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常见文言虚词的复习方法及答题策略。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这一考点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从多年来的高考命题看,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这就要求考生把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和课内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2006年高考全国十六套试卷,除两套全国卷外,都考查到了虚词。下面把这些虚词列举如下:

见、已、之、乃(北京卷)、乃、以、为、其(天津卷)、以、因、乃、为(广东)、其、则、而、为(重庆)、为、者、而、以(山东)、以(江苏)、也、而、其、于(浙江)、之、若、且、其(福建)、乃、因、则、而(辽宁)、以、者、之、与(江西)、乎、以、而、与(湖南)、以、于、其、之(安徽)、于、乃、以、而(四川)

这些虚词涉及了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中的十四个。其中以“以(8次)、而(5次)、乃(5次)、其(4次)、之(4次)、为(4次)”出现的频率最高,“因、则、者”次之,这些都应该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的。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也包括了对虚词的考查,因此这些依然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复习方法】

一.以课本为主,全面复习,积累常见用法。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常见文言虚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归类积累。例如“以”就可做如下整理:

对18个文言虚词都有这样条理清晰的图表,并能够做到了然于胸,解题时就可作为参照确定其用法。

二.课内外结合,探究语境,掌握特定含义。虚词的用法有多种,要确定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语境,综合文意与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来分析揣摩作出判断。如“而”,同是作连词,却能连接各种语意关系。在《劝学》一文中,“蟹六跪而二螯”的“而”是连接两个名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而”是连接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谓语动词,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而”是连接两句有因果关系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而”是连接两句有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是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的,表修饰,相当于“地”。又如2005年高考全国丙卷第8题要求区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和“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两句中“焉”字的用法。前一句是荥阳郑伟劝裴侠的话,他认为当时正处在动乱时期,天下形势不明朗,让裴侠东归与家人相聚,相时选择明主。“择木”就是选择投靠明主的意思,“焉”字显然不表具体意思,只是个语气词。后一句前文的大意是,裴侠在任河北郡守期间,“躬履俭素,爱人如子”,不徇私利,造福百姓,在去职之时“一无所取”,深受百姓称赞。正因为裴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所以朝野上下都敬佩他,称他为“独立使君”。根据这一语境,可见“朝野服焉”的“焉”是“服”的对象,代指裴侠。这样凭借语境来揣想,就可判断两句中的“焉”字一为语气词,一为代词,意义与用法各有不同。

【答题策略】

策略一:根据词性推断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多数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往往兼有实词和虚词的词性,而虚词的用法一般又是由其词性所决定的,因而可以通过判定其词性的异同来推断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例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要求判定“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和“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句中的“以”字意义与用法的异同。只要能看出两句中的“以”字都是介词,分别与“状”“城”构成介宾短语,也就能断定其意义(均表示“把”之义)与用法相同了。

策略二: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推断意义和用法。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跟前后词语搭配的关系不同,其意义与用法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解题时就可以通过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位置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例如“生乎吾前,固先乎吾”与“儿寒乎?欲食乎?”两句中的“乎”,位置不同,用法也就不同。又如2006年高考安徽卷中“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两句中的“之”,前句用于动词“闻”之后,构成动宾关系,“之”作代词;后句用于“其年”与“先后”之间,构成主谓关系,

“之”作助词。因此两个“之”的意义与用法不同。

策略三:根据古今意义差异推断意义和用法。有些文言虚词在今天已不再使用,而有些却沿用下来,但是用法发生了某些变化,像“为”字作表示反问语气的助词今天已不再使用,而作介词的用法几乎没有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来推断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与用法。例如2006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中“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中的“为”字,前一“为”字表示被动,今天已不再使用;而后一“为”字表示“替,给”,今天仍在使用。古今一对照,就可判定两个“为”字用法不同。

策略四:根据课文例句推断意义和用法。试题所提供的用来比较的文言句子基本上都有一句出自课文内,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熟悉课文句子的优势进行推断。例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第6题所给的四组句子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其孰能讥之乎”四句都出自高中课文,解题时就可联系课文知识作答。

总之,对文言虚词的复习,首先应该掌握高中课本中所学过的全部虚词。在复习中梳理一下应该掌握的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加强解释加点字词的能力。对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在复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归纳总结,掌握其意义和用法。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要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 A.你对正事怠惰 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

(完整版)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

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 1、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当余之.从师也辍耕之.垄上 C、以.衾拥覆屠惧,投以.骨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如土石何 3、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4、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B、或.异二者之为(也许) C、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或者)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说) 5、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竟然) B、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才)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D、乃.重修岳阳楼(就) 6、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吴广以为然.(正确)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 C、然.志犹未已(但是) D、杂然.相许(……地) 7、解释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做) C、项为.之强(因为) D、夫子何命焉为.(语气词)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卷石底以.出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最新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

最新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①拏,又作“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大雪三日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下雪;勉强;尽力 (2)①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解析】【分析】(1)结合句意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注意“雪”属于词类活用。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拏:通“桡”,撑(船)。毳衣:细毛皮衣。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 焉得,哪能。更,还。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分析,这句话作者描写雪景,他不是用非常优美、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而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就是数词加量词,没有色彩,没有形象,语言非常简洁,不加渲染,但却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当时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如

(人教版)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 1.之 zhī ①动词,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为学》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莫不奇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助词,的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结构助词,(不译) 人之立志《为学》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 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代人,物,事,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④……的原因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⑤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 夫 ①成年男子(名词)此庸夫之怒也《唐睢不辱使命》 ②发语词,无义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睢不辱使命》 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齁声起《口技》 4. 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3.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5.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而不知其所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未有问而不告《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恂恂而起 呼尔而与之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觉而起,起而归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 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三)动词(属于实词),可译为“认为”。 如: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者 (一)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五.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如:①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专项练习多篇(带答案)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专项练习 (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今日之事何如?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 词 用法例句常见短语. 之.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 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 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 省去.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 说》). . 以.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于. (1)【介】在,到,向,从,对, 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 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 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 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 同;②这时,当时;在这, 从这。. 者. (1)【代】……人;……事物;…… 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 不译. 作亭者谁?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 也】……是……. 乎. (1)【助】吗,呢,哪,吧;啊, 呀,哇. (2)【通】“于”。“在,从,向,给, 对”. 不亦乐乎?(《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 翁亭记》). . 也. (1)【助】啊,呀,呢,吧,可不 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 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 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 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 或反问)。. 故.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 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 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其. (1)【代】他(的),她(的),它 (的);他们(的),她们(的),它 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 推测).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

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 (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 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晚年病目,闭门闲居。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D.①其.人少贱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后闻常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问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悲鸣祝曰:“若见时,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①,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选自《玉壶清话》 ①高虞晋叔:人名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不拘于.时,学于余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人教版) 一、为 ㈠动词wéi ⒈“做”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⒈“的”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⒈“把、拿、用”例:①以衾拥覆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何以战 ⒊“因为”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④勿以善小而不为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例: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河曲智叟亡以应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例: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⑦蔚然而深秀⑧舍鱼而取熊掌 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①日出而林霏开②既醉而退③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呼尔而与之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杂然而前陈者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执策而临之⑤佣者笑而应曰⑥面山而居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⑨仰而视之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逐一突破(练习)

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逐一突破练习 一、【之】 1、我见相如,必辱之。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9、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10、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后一个之“之”。)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12、之二虫又何知?13、何陋之有?14、宋何罪之有?15、句读之不知。16、何功之有哉?1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后一个“之”。)18、君将哀而生之乎?1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0、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2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23、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24、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后一个“之”。)2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8、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29、石之铿然有声者。30、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乎】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壮士,能复饮乎?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9、忽乎吾将行兮。10、日食饮得无衰乎?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15、吾尝疑乎是。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9、幽独处乎山中。20、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2、无以,则王乎? 三、【者】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11、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二者:两种心情。)1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1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14、石之铿然有声者。15、近者奉辞伐罪。16、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17、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四、【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6、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8、余闻之也久。 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10、是说也,人常疑之。1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1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13、此不知人之祸也。14、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15、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1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18、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过也?1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0、毋从俱死也。2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22、穷予生之光阴以疗也哉?23、岂独伶人也哉! 五、【乃】 1、乃入见。 2、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3、良乃入,具告沛公。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5、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6、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7、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8、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9、今君乃亡赵走燕。10、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1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1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1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8、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9、作计乃尔立。2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六、【何】

中考八大常用文言虚词归纳全(更新)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①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②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三.以 (一)介词 1.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3.表示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如:①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总复习)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他们”、“它”、“这”、“我”等。如: (1)(《桃花源记》)——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2)(《愚公移山》)——之,代事,指愚公挖山,可译作“这件事”。 (3)(《狼》)——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之”可译作结构助词“的”《为学》) 3、“之”在三种情况下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句中表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作为倒装句的标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例如: (1)《愚公移山》)——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陋室铭》)——之,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 (3)《马说》)——之,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志。 (4)《马说》)——之,起调节音节作用。 4、“之”还可以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为学》) 二、其 1、“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狼》)——其,译作“它们”。 (2《桃花源记》)——其,译作“它们的”。 (3《核舟记》)——其,起指示作用,指舟子,相当于“那” (4《狼》)——其,译作“其中的”。 2、 (1)《马说》)——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2)《马说》)——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3)《愚公移山》)——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三、而 “而”字可以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1、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并且”、“又”等或不译。如: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高中语文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 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 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 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 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 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 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专题练习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专题练习 2008-01-14 20:05 出处:互联网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3-12-21 要求: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例题巩固。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4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6朝而往,暮而归。 7掩口胡卢而笑。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13秦师轻而无礼。 1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余闻而愈悲。 16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7灭滑而还。 18军惊而坏都舍。 19而翁归。 20若欲死而父。 21而母立于兹。 22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3如是而已。 24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25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26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27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8三月而后成。

29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0假诸人而后见也。 3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3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何如」怎么样,怎样。「何消」哪用得着。「何若」如何。「何尝」并非。「何为」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 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何意」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何由」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巩固练习]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4却看妻子愁何在? 5豫州今欲何至? 6何由知吾可也。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9作计何不量! 10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1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3徐公何能及君也? 1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5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16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7你说的何尝不是。 乎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⑸同“于”。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巩固练习] 1天下事有难易乎?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