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产业生态学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与城市空间重构

从产业生态学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与城市空间重构

从产业生态学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与城市空间重构
从产业生态学看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与城市空间重构

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当前影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不仅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战略,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美好前程。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在中国的转型和发展中进行的,其宏观背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同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面临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有着显著差异。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

我们所说的开发区是指以城市为依托,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的特定区域,它是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的战略选择。以1984年的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为起点,中国的开发区便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不断深入,已形成了一个包括国家和地方不同级别,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类别的开发区大家族。全国通过审核的开发区就有近1600个,可以说绝大多数城市都有开发区,相当一部分城市还有多个开发区。

设立开发区的初衷是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些开发区不仅成为城市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同时也成为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是我国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内容,并对中国未来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国外是没有的,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世界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一重大贡献。

中国开发区产生的背景

我国的开发区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在中国转型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超30年。期间,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文化思潮波涛汹涌,宏观调控政策层出不穷,深刻的影响了开发区这一本身即为新鲜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路线。

(1)快速城市化进程

近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呈快速跃进发展态势,全国城市化速率逐年上升,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超大型城市。而原有城市化基础较好的大城市则继续处在空间发展的集聚阶段。

(2)国家政策变化

开发区是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所以随着其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对开发区的政策指向也有所区别。自我国建立开发区制度以来,国家层面对开发区影响最大的宏观指导性政策主要有两次调整:一次是在开发区建立初期,1989 年上海开发区会议上,提出“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策略,即“资金以外资为主,项目以工业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次是2005年,国家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若干意见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政策方针。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

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始于1979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5月,为推广经济特区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中国开放了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并同时在这些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1992年11月,国务院在已经批准建立的27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上,又批准建立25个国家级开发区。 1997年6月,为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务院批准在陕西杨凌建立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区。从90年代中期至 2007 年末,全国已设立省级及以上各类开发区近千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3家。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我国逐渐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发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区体系。

在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经营策略和背景环境的差别,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发展状态。发展较好的开发区,已经从单一的工业区转向了多功能的综合区,产业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到二三产业并举,从而使开发区的发展更加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成为未来城区有机组成成分或者新城,并且更好的承接了中心城市的功能转移,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缓和了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也有很多开发区状况堪忧,出现了引资不利,经济状况不良,土地浪费,社会负担严重,工业企业效益差甚至倒闭等开而不发的现象。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于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空间关系的变化而使部分土地原有功能属性与新的区位要求不相符,进而导致土地产出效益没有达到最优化,影响开发区的经济效益。

基于产业生态链的开发区目标与问题分析与发展建议

(一)基于产业生态链的开发区目标

基于产业生态链的企业集群与开发区的关联机理分析,开发区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建设具有集聚效应的特色产业开发区,或者说专业化产业开发区。由于特色产业开发区的产业特色鲜明,开发区内企业有明显的产业关联性,从而能较好地在企业间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建立起彼此间基于信任与承诺的非正式联盟。同时,关联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又推动着开发区内企业的创新,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自我强化机制”。在这一特色产业开发区内,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相互接近而享受集聚经济的效应。

(二)产业生态链的经营状况一般包括

1)产业生态链的完备程度。如果出现链条缺失的情况,那么整个产业的生态环境将受到很大影响,相关企业将不得不付出很高的成本去弥补自身的不足。

2)产业生态链各环节的匹配关系。上、中、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之间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应该是相适应的,如果某些链条之间在上述因素中出现过大的落差,那么将会对产业链的状况造成消极影响。

3)产业生态链各个节点的企业富集程度。在每一个节点上,必须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才能平衡产业链之间的供求关系,但如果企业富集程度过大就会引起恶性竞争,反过来破坏产业生态关系。

产业生态链的优化对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开发区内企业生

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是一个完备的产业生态链能够产生很大的吸附作用,吸引新的企业不断加入到这个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这实际上意味着,产业生态链的经营状况正在成为一个开发区投资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从产业生态链的角度看,我国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⑴企业间的关联度低,起不到产业集聚效应。这些开发区往往不进行产业定位就开始招商引资,造成大量产业不相关的企业在开发区聚集。我国大多数开发区是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以及区位优势来吸引企业进驻开发区而形成空间聚集的,甚至有的企业是政府直接投资兴办的,由于这种企业的空间聚集不是以其内在的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的,因而缺乏强烈的根植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区位优势也在逐步地消失,这种空间上的聚集就会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

⑵开发区企业的产业网络化尚未形成。开发区企业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产业网络是开发区建设中的又一问题。由于一些开发区在开发过程中允诺,只要企业进入开发区就可以获得优惠,加之建设初期存在引进项目的“饥渴”,使得一些低档次的企业趁机而人,造成了不少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产业关联度不强,无法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因此开发区企业的产业网络也就无法形成。

⑶开发区企业的自我造血机制缺乏。由于我国的开发区企业大多数是“政策性诱致”而从外部植入的,因而企业间产业技术属性和产品结构方面的差异太大,难以形成相互支撑的“共生状态”,也难以建立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网络体系。国外成功的开发区具有很强的自我繁殖机制,从而不断地衍生出新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存在产权关系,而且还存在着长期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⑷很多开发区在设计时主要定位于如何利用外资,而没有考虑所处的区域背景;产业定位与周边地区相脱节,不能实现开发区与所在区域的产业联动。特别是不少在开发区内投资的外资企业,仅从事生产链的某一环节,缺少与当地企业的联系,这种生产特点使得当区位条件发生变化时,跨国公司有可能转移投资,从而对区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区域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是企业,所以如何通过与跨国公司建立生产链的联系,纳入其全球生产运营的体系,将有助于本地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得知识和技术转移,从而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这也是当初开办开发区的目的之一。

(三)基于产业生态链的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认真审视经济全球化时代竞争的特点,今后开发区的重构应以建设和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为总目标,而以特色产业开发区为核心来创建产业集聚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在以特色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创新产业集聚方面,国家的政策要以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大环境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应负责制定和实施适宜于本地区情况的集聚措施:

⑴明确产业集聚目标,诱导产业依次向开发区集中。开发区除了引导区域外企业进入外,还应向区域内企业敞开大门,为国内外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相互接触,相互学习,共同利用外部资源,开展专业化分工的机会和条件。在产业集聚的创建过程中,要始终确保区域政策的主体性,要分析包括开发区在内区域的现有软硬件资源、产业基础,并对区域经济的波及效应及市场的成长性进行预测,进而制定产业集聚目标。

⑵产业高端加工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以吸收外资企业为主的开发区,应主要考虑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推动外资企业扩大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度和本土化发展,防止外资企业向比较成本低的地区再转移。关注“产业的根植性”,把吸引外来要素、加快产业高加工化与本地特色优势结合起来,加快产业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培育产业集群的形成并逐步提高集群的总体水平。

⑶培育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持续超出同行的能力。越是在市场成熟的经济条件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区越是容易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培育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第一要引进那些产业科技含金量、技术水平高的企业;第二引进关联度强的企业,一方面以引人大型跨国企业为突破口,带动相关行业的其它企业跟进,注重对引进企业的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培育,使开发区内的企业有较强的关联度,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以区域经济为品牌的集聚经济、特色经济,由小项目、小企业的集聚,做成大产品、大产业,形成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要注意引入无污染行业的企业,因为注重生态环境的绿色企业不仅会给开发区带来经济活力,更能产生使之持续发展的动力。

⑷政府在引进新的项目、发展新的产业时,应从增强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发和扶持有竞争力的产业,并注重企业联系和企业横向结网,增强区域的内生发展力量。在引进外资和技术时,应着眼于增强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和水平,鼓励资金投向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重构

(一)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国外许多学者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根据他们的观点,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完整的空间结构研究应包括形式、过程、和机制三方面。全面把握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必须解决“开发区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影响是怎么发生的”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这几个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内容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一般将城市空间结构简单划分为经济空间结构、人口和社会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三大类。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内容。

(二)相关研究基础

1)西方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模式。20世纪初的美国处于工业化蓬勃发展时期,城市发展很快,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另一方面大量移民进入美国城市,造成了很多城市问题。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在对芝加哥长期研究调查的基础上,于1923年提出“同心圆理论”随后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扇形理论。乌尔曼发现美国城市呈多中心发展的态势,意思到伯吉斯和霍伊特理论的局限性,于1945年提出了多核心理论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国学者根据本国的国情提出了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如曼的一个典型英国中等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等。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理论可分为人类生态学、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三大流派。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日益增强,成为地理学一些激进思潮的理论基础,如结构学派认为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空间体现。

2)中国开发区研究的进展

随着改革开放,开发区的设立及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不仅收到各级决策者的重视,也受到了多方研究者的关注。有关研究成果日积月累,数量已相当可观,内容日益丰富,体系也逐渐形成。

中国开发区的研究有一个积累和演进的过程,伴随着开发区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发区发展进程的推进以及开发区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研究不断深入。

其主要论点和研究领域为

1 开发区产业结构研究

2 开发区与城市发展关系

3 开发区与区域发展

4 开发区空间与土地问题研究

5 开发区评价与发展方向研究

6 关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研究

(三)开发区与中心城(母城)

开发区与母域的结构与空间关联类型开发区一般都依托城市而建设,城市特点不同,以及开发区自身性质、内容、规模、侧重点等的差异,开发区与母城会形成多种空间结合方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空间结构关联类型:

(1) 城区中内置

即开发区位于城市内部,属于对雄市局部地区的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更新。这种形式有“利”有“弊”。“利”指的是开发区可以直接利用城市的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从而降低了前期开发建设的成本。弊端表现为由于开发区布置在建成区内,其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难以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2)边缘区发展

指的是将开发区选址在城区边缘,与中心城接近,受中心城作用相对较大,能充分利用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使开发区与城市建成区融为一体,从而节约开发区初期投资,使之能将建设重点放在发展生产性项目上。这样

既可减少开发和经营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反过来还可带动城市周边建设薄弱、急待开发地带的发展,加快其城市化的进程。即使在功能单一,规模较小时仍能正常、高效的运转。其弊端在于束缚了城市在这一方向上的空间扩展,容易形成工业包围城市的局面。

(3)子城区拓展

一般因母城历史古老,老城区建设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不宜将开发区设置在城区边缘,而是依托子城(卫星城、郊区小城镇等),充分发挥母城附近子城的作用,利用子城的基础设施,既可减少投资规模,又带动了子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子城的开发来缓解母城的人口压力,以及通过开发区的建设来增强子城的对外吸引力。

(4)独立发展

该类开发区选址于城市中、远郊,选址及用地性质比较自由,发展余地大。与母城在空间上相距比较远,对母城发展布局的影响小,基本上不受中心城边缘扩展的影响。但是由于这类开发区远离老城区,对母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依托很困难,因而必须从基础设施以及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做起,投资多,且不易很快形成整体投资环境,招商能力往往不如其它类型的开发区,其形成规模和发展的速度也都比较慢,对城市的影响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四)开发区与城市经济空间重构

1)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开发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包括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区域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改变等。

其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⑴区域经济的“孤岛”

在开发区的开始阶段,由于外资看重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惠的政策及对中国改革开放预期的不明朗,他们的投资大都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也较低。此阶段国内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又较低,根本不被开发区所接纳,也不符合开发区以吸收外资为主的方针,故不做讨论。因此他们与区域内的其他企业间的联系较少,自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就较为弱。

⑵区域经济带动效应的慢速增长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也随之加大。他们的投资规模已经很大了,动辄几个甚至几十亿的投资规模足以形成大型企业,也改变了原来把中国单纯作为出口加工地的观念。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是这一时期开发区的代表性产业。由于此产业具有附加值高、产业链短、所需原材料少的特点,对区域的经济带动作用自是十分有限的。

⑶区域经济带动效应显著增强阶段

进入21世纪,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潜在的巨大的市场,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尤其是世界各大汽车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立独资或是合资企业,抢滩中国市场。各地的开发区也纷纷将汽车产业作为本地产业的重要支撑。。由于汽车是产业关联度相当高的产业,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性非常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本土的企业被开发区的各种好处所吸引,纷纷投资其中,也相当程度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2)对制造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由于开发区的政策优惠和产业聚集所带来的信息和资源的富集效应,促使制

造业布局重点向都市区的外缘和开发区转移,也使得开发区成为承担市区企业外迁的重要载体。随着制造业的富集,开发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优势产业聚集地。开发区本身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也使它成为高新技术的聚集地。由于外资主体和制造业先行,使得其成为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3)开发区与城市人口和社会空间重构

由于制造业对劳动力的较大需求,在开发区制造业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蓝领工人,受工资水平所限他们主要居住在开发区周围农村的租住房。造成该区域内人口的聚集,慢慢的形成了人口的郊区化趋势。

4)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历史上空前的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43%提高到47.5%,提高了4.5个百分点。2011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化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将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城镇化从目前的47.5%提高到51.5%。我国每年约有1000到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巨大需求,而我国目前许多城市中心区、老城区已经十分拥挤,难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这种情况下,建设新城就成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成为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新城一方面可安置从大城市(母城)疏散出来的人口和产业,另一方面也可吸纳外来投资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涌现中心城市的大量农村剩余人口。

城市规模在较小的时候适宜采用单中心的格局,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单中心格局就开始暴露出多种弊端,多中心格局则更为科学。建设新城是一种调控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防止城市无限度蔓延的有效手段。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许多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多数面临着人口拥挤、布局混乱、交通堵塞、环境恶化、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这其中很多问题,是难以通过旧城改造来解决的,即使可以,成本也是相当的高。新城一般是在新的土地上按照现代理念新规划建设的,它的起点和标准都较高,建设的好,能很好的解决老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新城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满足人们对优越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向往。

随着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开发区聚集,这必然会引起开发区的城市化。而且开发区经济和产业已经达到相当大规模,也必须需通过城市化功能开发,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产业生态链的优化对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开发区内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是一个完备的产业生态链能够产生很大的吸附作用,吸引新的企业不断加入到这个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这实际上意味着,产业生态链的经营状况正在成为一个开发区投资环境和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通过探讨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开发区的良性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已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开发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发区的发展关系着城市的未来。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摘要:开放空间一直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如何开展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正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开放空间城市设计以人为本 1 城市设计中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况 1.1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等室内外空间。是市民容易到达和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间,比如市民广场,开放式绿地和公园等等。 1.2 开放空间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城市结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城市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要素。 路易斯·康认为空间场所感非常重要,他认为“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 1.3 开放空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77年英国伦敦制定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1906 年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二的用地有建筑物,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1] H·塞伯威尼则把开放空间定义为:所有的园林景观、硬质景观、停车场以及城市里的消遗娱乐设施。这种解释偏重于开放空间的游憩功能。 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认为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此处强调的就是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略谈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摘要:城市的居住空间是城市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各功能建筑的空间组合,同时还是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形成的统一空间系统。在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的分异化程度不断加大,甚至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了极化和对立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对居住空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整,以解决城市居住问题。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现状;城市规划;调节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空间分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适度的居住空间分异属于正常现象,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但是过度分异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通过城市规划的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的现状 目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不断产生,并且出现了不同档次的居住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豪华居住区:主要是一些高收入阶层,他们并非城市的主体,但是豪华的特征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他们所居住的区域多是城市中最好位置的公寓或别墅。 中高档居住区:由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一般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城区或近郊新建的环境较好的商品房。 从居住条件来看:以上两种居住区划为中高档类型居住区。这类居住区基本都是环境资源优越,设施配套齐全,区域文化成熟,生活氛围浓郁的区域,其每个地块都具有稀缺的价值,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中占有重要一席。 中低档居住区:由一般工薪阶层所拥有,这类居住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其住宅多为单位自建房。经过几十年的使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汤放华1,陈立立2,曾志伟1,易纯 1(1.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100;2.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 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 “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空间重构;长株潭【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0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J6060]“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资助。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推动了新国际地域劳动分工的形成,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使得当今区域城镇空间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网络状的复杂联系,区域城镇发展的前途、层次与绝对的规模已非必然相关 [1][2] ,“城镇在网络中的地位比 空间区位、 工业综合程度等传统的特征来得更为重要”[3] 。“城市体系将不再是传统的行政区相连模式,而是构建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和发展轴上的商品流、 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4] ”区域城镇实体空间与影响空间越来越大的分离,世界城市、出口加工区、离岸银行中心等新战略地点的形成,对城镇来讲,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区域内部一体化发展正逐步加强的同时,“核心-边缘”效应的范围已扩大到国家、 区域之间,在新的空间层次继续得到强化,并呈现迅速加大的趋势。 传统城镇体系的研究往往是将研究地域视作一 个相对闭合的自运行系统,着眼对于本系统内要素的均衡配置及良性运作的探讨,习惯于将城镇作为 点状的要素[ 5] ,仅仅注重城镇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对乡村、生态空间等地域的研究。 生态环境和人文物质环境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历史积累,一旦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 不可避免的要将一部分既有人文物质、自然生态环境包入到城市空间之中,以往一味以牺牲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已被证明不可持续。因此在新时代下,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必须要纳入到区域发展的主线中。 1 空间演化趋势 1.1 区域一体化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地域生产方 式和空间组织方式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日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集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各城市集团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在内部以建立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前提,打破行政壁垒, 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外部以建立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为目标,消除市场障碍,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随着城市集团的发展壮大,将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态:一

环境行为心里学-广场分析

【论文摘要】在现代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城市广场已经是现代城市当中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流、娱乐场所,而且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仅展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广场设计应以城市居民为中心,要以人为本,达到广场的人性化。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为主题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城市广场人性化行为轨迹行为空间 【正文】 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漫步、用餐、或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为了追求广场的规模和数量,开始盲目的建设广场,而不注意城市自身的环境状况出现了:广场过大,而无人观赏,而且没有人可待的地方。让人感到空空旷旷的,或者说不像广场。诸多的现象是因为设计者没有以广场的作用及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广场。建设一个广场的目的就是为本城市本地区的市民服务的,广场吸引不了市民,得不到市民的赞扬,广场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环境心理学与广场的发展 史书记载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人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而现代城市广场则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广场,有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及娱乐广场、交通广场等等。 不同功能类型的广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娱乐场所。一个广场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广场的使用性,在现代的广场使用的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让人感到过于空旷,甚至在广场当中有机动车辆行驶,人在广场中活动没有一定的安全性。根据人的环境心理学,广场和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一方面人在广场中起主导作用,成功的广场设计都是为人——使用者服务;而另一方面,广场环境又会限定人,它是人获取信息刺激的来源,人们正是在使用和感受广场空间环境的同时,综合各种环境信息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对环境做出判断和心理评价,进而以自己的行为对其做出反应。因此环境心理学是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使广场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总第435期· 理论界2010第2期□秦红岭 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 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城市变得更加“分化”、“碎化”和“双城化”:一极是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典雅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防卫型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和社区,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聚居化的现象。如李志刚等学者对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城市从相对均质型的‘簇状’单位大院向异质型的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居住空间的转变。”〔3〕冯健对北京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指出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4〕沈关宝、邱梦华以广州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局部已出现极化与隔离的现象,严加防护、外人不得入内的高级别墅区和治安混乱、外人轻易不敢入内的城中村就是证明。〔5〕刘玉亭则以南京市为例,具体着眼于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状况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其中城市户籍贫困人群多分布在一些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关键词:城市居住形态;空间分异;空间融合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2-0192-03 注: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从事伦理学和建筑文化研究。 【社会观察】 192

城市空间发展 相关书目

专著: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2.段进、比尔·希列尔等;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张勇强;空间研究(2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张京祥罗震东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杨冬辉;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自然演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演进规划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6.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006年10月 7.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01年1月 8.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9.(美)刘易斯·芒福德编译者:宋俊岭倪文彦;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10.王旭了;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1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学位论文: 1.王晓燕;银川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黄大鹏;芜湖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曹坤梓;城市化进程中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王剑锋;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张愚;基于可见性的空间及其构形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徐昊;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丁小兰;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整合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王国志;长春市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杜聪;济宁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崔宁;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严昕;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李世峰;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邹卓君;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环境心理学201206194135梁凌潇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渝西广场为例 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重要的重要活动场所 之一。城市广场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分析了城市广 场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关系,我们可以认为人的行为心理是广场空 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随着人们对户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视,环境心理学的理 论也逐渐开始渗透到各类城市景观场所的设计当中。 关键词:城市广场;环境心理学;人性化;私密性;边界效应 当代中国正处于“城市包围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而城市忙碌的生活以及繁重 的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在户外公共空间休闲。城市广场作为城市户外空 间和景观设计的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天窗,也是人们得以舒缓心灵的地方。“人”是景观设计中的第一要素和主题要素,景观就是要满足人的要求二为人设计的,不考虑人的因素的景观设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了人的活动,景观才会富有生气。 人对于空间景观的体验必须通过物质要素才能体现出来。这些要素有地形地貌、植物、水体、景观小品等,而对于这些要素的设计,都必须要在考虑人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如对外开放空间、广场、公园等景观场所的设计,都要考虑到人在这些空间的行为活动,以及这个空间给人的景观感受和视觉形象。所以,景观规划设计是以人为中心、 主线,展开其他要素的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概念 “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这一阶段的广场,其特性、位置 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中世纪的城镇广场或方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它是城市的户外生 活和聚会场所;是集市、庆典及执行死刑的场所;还是市民了解新闻,购物食物,谈 论市政或观察世态的场所。如渝西广场,上午在广场活动的主要是一般出来购物的人群,但是在下午阳光明媚的时候,就有老人带着小孩陆陆续续出来感受户外还有些出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城市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分异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动因 两个概念: 1.城市社会空间 城市社会空间可以看做是城市社会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是城市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在城市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即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变化赋予城市物质空间以社会意义。 它通常有泛指和特指两重含义。 ①城市社会空间泛指城市里面一切人类所感知或体验的空间。 ②城市社会空间特指城市里面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宗族种族乃至行为心理的社会群体所占有的空间,如唐人街、贫民窟、富人区等。 2.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是指原本同一体中的个体由于不断增长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差异产生新的社会距离,从而从原本群体中不断分开或异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不断分化和相对集中的演化过程。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因: 城市社会空间三个因素: 1.经济社会地位 由于人们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具有差异化的社会身份,进而以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为基础,产生经济社会地位。 2.种族 不同群体由于人种、宗教、国家和文化等特征而形成的种族差异,如非洲人等,这些种族群体在空间上的聚集从而形成了族裔社区。 3.城市生活方式 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活方式的人们常聚集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如老龄化社区、蚁族社区等城市社会空间。 二、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模型 同心圆 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物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五种力综合作用下,城市地域产生了地带分异,便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同心圆状地带推移。他认为社会经济状况随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并根据生态原则设计了表示城市增长和功能分带的模式。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此学说的缺点是: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其成功之处是:从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新的思想。

大都市周边城镇空间重构

大都市周边城镇空间重构 摘要:江津作为重庆绕城高速经过的除主城区之外的唯一一个区县,在重庆主城区进入“二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其城市发展动力发生了较大改变,原来以几江片区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受到了巨大冲击。文章梳理了江津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的历程,探讨了重庆主城区空间发展趋势对江津中心城区的影响,探讨大都市周边城镇空间重构的特点。 关键词:绕城高速;发展动力;空间重构 abstract: jiangjin as the chongqing high-speed beltway passes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city only a county, into the “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second time”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chongqing cit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city spati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with a few original area as the core have been a tremendous impact. 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y of jiangjin space center city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ongqing urban district of jiangjin space center city,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surrounding towns in metropolitan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way; development; space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江津中心城区发展演变历程

环境心理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2016至2017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学生姓名:岳海婷 学号:201309550060 专业、班级:2013级建筑学二班任课教师:钟文琪 提交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从环境心理学分析环境对人心理情感的影响 摘要:景观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和人们的心理情感关系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也越来越喜欢观众愉快的情感体验,改善环境景观规划很大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可以让人们的审美升华,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和文化精神的享受。因此,景观环境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很好的调动人们的心理情感状态。体现在不同的景观环境氛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不同的需求,也可以让人觉得人性化景观空间设计新的不同的感觉,和满足人的需求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艺术魅力的景观空间环境氛围和人文的需求。 关键词:景观空间环境;心理情感;影响 1研究的目的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那里的风景是赋予生命和灵魂的意图,并通过一系列不同的空间环境景观环境来充分展示和演绎其内涵。景观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一些重要的部分,主要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尤其是情感心理学的影响。景观环境空间结构和链接的设计元素,用最直观的表达,可见性、空间感是第一步,体现了景观空间环境的物理特性;第二步是进入空间的意图,这是另一个属性的空间环境,精神和属性。这两个属性“物化”和“人性化”更好的交换。景观空间环境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变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景观设计的质量,设计服务的核心价值,关注人们的心理反应,尤其是情感反应密切相关的质量设计效果。在设计一样设计主题的工作时,因为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心理不同,设计出的景观空间环境所表现的情感,想法,理念也是不一样的。 2城市广场景观的研究 人们在城市广场活动呈现复杂的现象,跟具情况决定是有规律的还是随机性的,很难决定。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如果表达的不是人与人的行为之间的联系,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因为它是一个函数的载体,信息的媒体,人们的行为,如果没有空间环境为背景,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是不可能的。 城市景观是一个“线”和“点”的两种类型的空间。“线”作为指导,提供交通便利,帮助人们确定方向,寻找一条道路,它包括一系列的交通路线和交通网络,如街道、人行道、步骤,一条小巷。“点”是指车辆路线和人保持距离的“节点”。城市广场的空间“点”类型是最重要,城市广场是一个三维空间想象力的创造。户外,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接近大自然,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使思想、感情和智慧在开放的气氛中,可以减轻人际沟通中的情绪,消除疲劳,城市广场提供了人类在休息和户外活动的地方。 所需的空间不同的通信距离,环境条件是不同的,比如60厘米距离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空间,可能是身体接触,第三方通常自动离开这个范围内,以避免拥挤和焦虑。大多数情绪理论研究者认为心理情绪反应会导致相应的行为,景观空间的设计形式,质地,颜色,符号,情感,表达了景观空间和舒适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目的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产生相应的行为。 3居住小区景观研究 在当今日益城市化,人们渴望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其最重要的不是选择最好的建筑材料,不是高档次的设施和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是设计师使用环境和心理的交互人性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在不同方向,最大化的改善环境的质量,提高居住区环境的活力。尽管人们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身份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不会改变,那就是“居民和他们的户外活动”。 居住区环境景观元素是精神文化包括环境,历史背景,特点等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互动,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大纲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开放空间设计适用层次、专业:本科 09环境艺术设计 学时:72学时课程类型:考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手绘效果图表现、园林植物 学、环境小品设计与饰品模块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与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人性化的空间需要与人的心理和建筑相适应的环境,环境又决定建筑的性质,城市的形态等要素。一个城市或者小区的人居理念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外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技能,具有一般的城市广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风景区规划的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达到任务。 知识要求是:掌握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室外开放空间的基础要素。 能力要求是:掌握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考虑环境氛围,能够理性的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素质培养要求是:提高学生审美。 前期能力要求: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够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手绘的表现,能运用一定的园林要素和宏观把握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对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版块,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小区外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践,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装饰雕塑》、《园林植物学》这几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相互穿插应用。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探讨

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设计探讨 摘要:在理论实践和设计探索中,对城市提供给人们交往活动的各种开放空间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增加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的设计理念来解决人们交往活动需求的增加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日益匮乏的矛盾,该设计理念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效果很好。 关键词:架空,开放空间,过渡,交往活动 Abstrac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esign exploration, to the city provide people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open space is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ottom increase overhead of open space design concept to solve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people to increased demand and urban public space shortage of contradiction, the design concept is applied to practice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Keywords: overhead, open space, the transition,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建筑用地的日趋紧张,人们交往活动需求的增加,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也日益显得匮乏,如今这一问题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城市广场、公共集中绿地、商业步行街等宏观层面上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及用地红线内的建筑外部空间,如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内的活动空间。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公共活动空间不为人们所重视,如建筑底 层架空空间。其实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这类空间因易于到达、便于使用以及特 殊的空间性质,其使用频率也很高。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架空底层公有化”的思想,如美国通过放宽容积率等鼓励政策号召高层建筑底层架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我国南方地区特别在居住建筑中也常出现底层架空式公共空间。建筑底层架空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关注,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底层架空设计概念阐释及发展历史 底层架空设计,一般是把建筑物(单体或多幢)的底层(或可能通高数层)的部分或全部空间,去掉其正常的围合限定(如墙、窗等),使之成为通透、延续的空间,常表现为支柱层的空间形式,有的可为大面积的无柱空间,是有“顶” 而无围护的空间。一般不用于具体的功能,而是引入绿化、休息设施等 作为人

建筑环境心理学 南京城市意象

南京城市意象——足下的记忆 足下的南京 南京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一个上千万市民和无数房屋的集合;或是法国梧桐下斑驳的树影;又或是夫子庙五花八门的小吃........ 城市是由人和物的各种关系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一个真实的可以被称之为城市的集合需要上述的这种可识别性(identity),这种可识别性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特点和标识,更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提供归属感的源泉。各式各样的事物构成了纷繁复杂的城市集合,正如各种不同的要素促生了南京的城市意象。 我们小组沿着中山东路,这条可以称得上是南京城主要干道的道路,来寻找大家意识形态中的南京。 城市意象的形成 自然因素:无形因素气候条件 有形因素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山体河湖,植被树种 人文因素:物化因素:城市结构,凯文林奇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节点,标志,区域) 非物化因素:心理结构,制度,历史,语言,宗教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决定了南京城的可识别性。 a.气候因素 b.地理区位 c.历史及心理结构

d.道路系统 道路。这是一种渠道。观察者习惯地、偶然地或潜在地沿着它移动。它可以是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这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沿着这些渠道,他们观察了城市。其他环境构成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相联系。---------------------------------------------by 凯文林奇 同样是由古城发展而成的城市,中山东路作为南京道路的代表并不像是北京的道路那样夸张的尺度,也不想苏州老城区那样狭小,因为城市空间结构成组团式跳跃分布,因而城市具有宜人的尺度和出行距离,自行车作为南京的日常交通工具,自行车道随处可见。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南京道路旁的法国梧桐。不仅仅是因为那南京的气候地理条件适于法国梧桐的生长,更是因为民国时期南京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都是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使人与历史,人与城市,城市与人发生关系,提醒人们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市民对南京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例如南京老城最早的主干道中山路,它联系着明故宫,总统府,中山门,新街口等重要的城市标志或区域,各种要素沿着它布置或与它相联系。 e.边界 边沿。这是不作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性要素。 是两个面的界线,连续中的线状突变。如:河岸、 路堑、开发区的边界、围墙等。这是横向的而不是 纵向的坐标。也许是一种屏障,当然多少会有些贯 通,但使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分隔了。它或者是 一条缝,或者是一条线,两个区域以此为联系。虽 然边沿不如道路的控制性强,但对多数人来说仍不 失为一种重要的构成特征。尤其是在把一般化的区 域联系起来时,它具有水道和城墙构成城市轮廓线 所起的同样作用。 ---------------------------------------------by凯文林奇 说到边界,即会想到内外,轮廓,隔离。而说到南京的边界,即会想到南京的古城墙。南京的古城墙修筑于明朝,当时作为古代军事的防御设施,历代的都城都在城墙之内,由于年代久远和早期的规划方略,南京古城墙保存的并不完整,如今,宫城、皇城、外郭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当然,如今的城墙早已不是为了作抵御外敌只用,而是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而存在,甚至是城市象征。 f.区域 主要指的是城市中中等或较大的部分,是两度 范围的。它在观察者心理中产生进入“内部”的感 受。它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一般是从内 部观察的,如能在外部可看到,也可作为外部的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