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年度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4-2015年度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4-2015年度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4-2015年度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4-2015学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56分,每题2分)

1.盛装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志是()

A.B.C.D.

2.如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3.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玻璃片,再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5.从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操作顺序是()A.溶解、过滤、蒸发、加热B.溶解、过滤、洗涤、加热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整管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所选萃取剂溶解溶质能力应大于原溶剂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8.神州七号的三位宇航员从“天上”看“地下”,发现地球表面存在大量海水,而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你认为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的方法是()

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B.摩尔质量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C.1molH2的体积为22.4L

D.Na+的摩尔质量为23g/mol

10.下列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2mol氮B.1molH2O C.4mole﹣D.0.5molH2SO4

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量

⑥原子的种类

⑦物质的体积.

A.①④⑥⑦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⑦

1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13.下列各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4L 0.5mol?L﹣1的NaCl溶液

B.1L 0.3mol?L﹣1的Na2SO4溶液

C.0.8L 0.4mol?L﹣1的NaOH的溶液

D.2L 0.15mol?L﹣1的Na3PO4的溶液

14.amolN2和amolN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相等B.所含原子数总数相等

C.所含电子数相等D.所含氮原子数相等

15.标准状况下的2molH2的体积约为()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氧的质量为32g

B.标准状况下,0.5 mol NO和0.5 mol O2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D.1L 2 mol/L的BaCl2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2.408×1024

17.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C.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 A

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18.将30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量浓度为()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0.04mol/L

19.决定一定量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A.气体分子微粒的大小B.气体分子所含微粒的数目

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20.标准状况下,质量为14.2g的某种气体体积是4.48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21.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L B.L C.L D.L

2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密度C.质量D.质子数

23.相同体积的NaCl溶液(浓度为c1)和Na2SO4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c1和c2的关系是()

A.c1=c2 B.c1<c2 C.c1=2c2 D.2c1=c2

24.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④

25.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将40g 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26.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 2 mol?L﹣1 KCl溶液

B.75mL 1.5 mol?L﹣1 MgCl2溶液

C.100mL 1 mol?L﹣1 NaCl溶液

D.25mL 2 mol?L﹣1 AlCl3溶液

27.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0mol?L﹣1,c(Mg2+)=0.25mol?L

2﹣)为()

﹣1,c(Cl﹣)=0.20mol?L﹣1,则c(SO

4

A.0.15mol?L﹣1 B.0.10mol?L﹣1 C.0.25mol?L﹣1 D.0.20mol?L﹣1

28.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NaOH

二、填空题(总分:20分)

29.(16分)(2014秋?德宏州校级期中)(1)已知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NH3的摩尔质量为.

(2)0.6mol的O2与0.4mol O3质量之比为,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3)9.03×1023个H2O的质量是g,其中含molH,含有

g O,含有个电子.

30.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升华③加热分解④蒸馏⑤洗气法.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序号)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

(2)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用;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Cl固体,用;

(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

三、实验题(17分)

31.下图为配制250mL 0.2mol/L Na2CO3溶液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称得Na2CO3g;选取容量瓶规格:.

(2)容量瓶使用前应进行操作.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

D.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32.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图实验:

(1)操作①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能或否)说明理由.(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

(3)操作②的目的是,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

是.

四、计算题(7分)

33.现有270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计算:

(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

34.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中,含有36.5%的HCl,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4-2015学年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56分,每题2分)

1.盛装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志是()

A.B.C.D.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分析:酒精是易燃液体,结合图标所表示的含义解题.

解答:解:A.图为禁止烟火标志,故A错误;

B.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B错误;

C.图为易燃品标志,故C正确;

D.图为禁止吸烟标志,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结合仪器的用途来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则四个装置对应的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的仪器及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混合物分离装置的考查,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3.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玻璃片,再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B.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

C.水银汞不溶于水,可以和硫单质反应;

D.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必清洗,可直接放入滴瓶中,不会污染滴瓶中的试剂.

解答:解:A.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故A正确;

B.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降温,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故B正确;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汞不溶于水,不能用水冲洗掉,应立即撒上硫粉,故C错误;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过后不需清洗,直接放回原瓶,各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实验室安全守则及实验基本操作原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题目难度不大.

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考点:过滤;药品的取用;分液和萃取.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过滤液体时的“三靠”原则来回答;

B、根据过滤液体时的“三靠”原则来回答;

C、分液操作和过滤液体时的“一贴”操作相似;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来回答.

解答:解:A、在滤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滤纸弄破,故A正确;

B、在滤操作中,漏斗下端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故B正确;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要紧靠烧杯内壁,故C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是考试的热点,要求学生注意平时只是的积累和灵活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5.从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操作顺序是()A.溶解、过滤、蒸发、加热B.溶解、过滤、洗涤、加热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氯酸钾分解后生成KCl,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且KCl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则溶解后过滤可分离,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从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剩余物中含KCl、二氧化锰,KCl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则溶解后过滤可分离出二氧化锰,然后洗涤、加热(干燥)即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整管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考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与加热.

分析:A.一般使用药匙从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

B.滴加少量液体使用胶头滴管;

C.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

D.倾倒液体时应防止标签被污染.

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使用药匙,故A正确;

B.滴加少量液体选用胶头滴管,故B正确;

C.试管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在加热过程中或液体沸腾时有液体药品从试管中逸出,故C错误;

D.倾倒液体时为防止标签被污染,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明确操作的规范和操作要点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实验安全来分析,难度不大.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所选萃取剂溶解溶质能力应大于原溶剂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考点:分液和萃取;蒸馏与分馏.

分析:A.蒸发溶液应到大量固体析出时,靠余热蒸干;

B.根据蒸馏的原理来确定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

解答:解:A.蒸发溶液应到大量固体析出时,靠余热蒸干,不能蒸干,避免固体分解和浪费能量,故A错误;

B.蒸馏的原理: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所以温度计水银球要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B正确;

C.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

D.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则萃取剂要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能与溶质和溶剂反应即可,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侧重混合物分离原理及基本操作的考查,把握实验基本操作为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8.神州七号的三位宇航员从“天上”看“地下”,发现地球表面存在大量海水,而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你认为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的方法是()

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水的沸点低,选择蒸发法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分离,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故A不选;

B.海水中盐类物质及水均可透过滤纸,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故B不选;

C.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蒸馏可得到蒸馏水,不能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故故C不选;D.加热时水易挥发,则选择蒸发法从海水中获得粗食盐,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综合应用及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B.摩尔质量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C.1molH2的体积为22.4L

D.Na+的摩尔质量为23g/mol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6.02×1023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相对原子量或相对分子量没有单位;

C.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约为22.4L;

D.钠离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钠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相等.

解答:解:A.1mol粒子中含有的相应粒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故A错误;

B.摩尔质量与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B错误;

C.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故C错误;

D.钠的相对原子量为23,则钠离子的摩尔质量为23g/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量或相等分子量的关系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摩尔质量与质量、相对原子量之间的关系.

10.下列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2mol氮B.1molH2O C.4mole﹣D.0.5molH2SO4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A.没有指明微粒的具体名称;

B.1molH2O表示1mol水分子;

C.4mole﹣,表示4mol电子;

D.0.5molH2SO4,表示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解答:解:A.2mol氮,没有指明是氮气分子还是原子,该表示不规范,故A错误;B.1molH2O,表示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表示方法合理,故B正确;

C.4mole﹣,表示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表示方法合理,故C正确;

D.0.5molH2SO4,表示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表示方法合理,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明确用物质的量表示粒子的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量

⑥原子的种类

⑦物质的体积.

A.①④⑥⑦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⑦

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

分析: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解答: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肯定不变的量有:①③④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特点,熟悉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分液法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蒸馏法是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互溶的两种液体物质间的分离方法,萃取分液法指的是加入萃取剂后,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以前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并两种溶剂互不相溶,出现分层现象.

解答:解:①汽油不溶于水,所以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是分层的,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酒精和水是互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③向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后,溴单质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而分层,然后分液即可实现二者的分离.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的方法,熟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

13.下列各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4L 0.5mol?L﹣1的NaCl溶液

B.1L 0.3mol?L﹣1的Na2SO4溶液

C.0.8L 0.4mol?L﹣1的NaOH的溶液

D.2L 0.15mol?L﹣1的Na3PO4的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质电离出该离子的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解答:解:A、4L 0.5mol?L﹣1的NaCl溶液中Na+浓度为0.5mol/L×1=0.5mol/L;

B、1L 0.3mol/LNa2SO4溶液中Na+浓度为0.3mol/L×2=0.6mol/L;

C、0.8L 0.4mol?L﹣1的NaOH溶液中Na+浓度为0.4mol/L×1=0.4mol/L;

D、2L 0.15mol/LNa3PO4溶液Na+浓度为0.15mol/L×3=0.45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比较基础,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电解质浓度的计算.

14.amolN2和amolN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相等B.所含原子数总数相等

C.所含电子数相等D.所含氮原子数相等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A.根据N=nN A判断;

B.N2和NO都是双原子分子,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含有原子数目相等;

C.N2分子含有14个电子,NO分子含有15个电子;

D.N2中N原子物质的量为氮气的2倍,NO中N原子物质的量与NO物质的量相等.

解答:解:A.根据N=nN A可知,amolN2和amolNO含有分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B.N2和NO都是双原子分子,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含有原子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 A 可知,含有原子数目相等,故B正确;

C.N2分子含有14个电子,NO分子含有15个电子,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含有含有电子数目不相等,故C错误;

D.amolN2中N原子物质的量为2amol,amolNO中N原子物质的量为amol,二者含有N 原子数目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微粒数目的计算,比较基础,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15.标准状况下的2molH2的体积约为()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结合V=nV m计算.

解答:解:标准状况下,V=nV m=2mol×22.4L/mol=44.8L,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较为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公式的运用.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氧的质量为32g

B.标准状况下,0.5 mol NO和0.5 mol O2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D.1L 2 mol/L的BaCl2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2.408×1024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A.氧没明确是分子还是原子;

B.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数值等于其式量;

D.氯离子浓度为氯化钡的2倍,根据n=cV计算氯离子物质的量,再根据N=nN A计算氯离子数目.

解答:解:A.没明确何种微粒,氧指分子还是原子,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任何气体既指一种气体或混合气体,0.5 mol NO和0.5 mol O2的混合气体为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22.4L,故B正确;C.CO2的式量为44,摩尔质量为32g/mol,故C正确;

D.氯离子物质的量=1L×2mol/L×2=4mol,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4mol×6.02×1023mol﹣

1=2.408×1024,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难度不大,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共存问题,注意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17.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C.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 A

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单位为1;

B.“物质的量”是物理量,不是单位;

C.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为N A;

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解答:解:A.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而相对分子(原子)质量单位为1,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物理量,不是单位,其单位mol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故B错误;

C.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为N A;故C组去;D.有的物质不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使由原子或离子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的几个概念,根据教材中的概念来分析,难度不大.

18.将30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量浓度为()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0.04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稀释定律可知,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

解答:解:令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量浓度为c,则:

30×10﹣3L×0.5mol/L=500×10﹣3L×c

解得c=0.03mol/L.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清楚稀释定律,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19.决定一定量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A.气体分子微粒的大小B.气体分子所含微粒的数目

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考点:气体摩尔体积.

分析: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大小,则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是气体的分子数目以及分子间距离,以此解答.

解答:解: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大小,则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是气体的分子数目以及分子间距离,而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时,气体分子间距离为影响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与气体分子的质量、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0.标准状况下,质量为14.2g的某种气体体积是4.48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考点:摩尔质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n==计算.

解答:解:根据n==,可知M===71g/mol.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21.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L B.L C.L D.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n=计算ag气体的物质的量,质量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c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V=n×Vm来计算体积.

解答:解: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c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则cg该气体的体积为

mol×22.4L/mol=L,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难度不大.

2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密度C.质量D.质子数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当二者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H原子与Cl原子的质子数不同,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也不同,在相同体积时,两个容器内的密度、质量和质子数不相等.

解答:解: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相等,HC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当二者分子数相等时,原子数一定相等,故A正确;B、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则密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二者的质量之和与另一容器中的HCl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H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Cl原子中含有17个质子,由于氢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等物质的量时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质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做题时注意比较两个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原子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关系,本题难度不大.

23.相同体积的NaCl溶液(浓度为c1)和Na2SO4溶液(浓度为c2),若其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c1和c2的关系是()

A.c1=c2 B.c1<c2 C.c1=2c2 D.2c1=c2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来计算离子的浓度,再结合其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来解答,离子难度浓度=溶质浓度×化学式中离子数.

解答:解:NaCl溶液(浓度为C1)中c(Na+)=C1,

Na2SO4溶液(浓度为C2)中c(Na+)=2×C2,

其中的N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则2×C2=C1,c1=2c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及离子浓度的计算即可解答,较简单.

24.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③④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N=nN A可知,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相同分子数目,它们含有氧原子数目、原子总数、碳原子数目之比等于CO和CO2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数目、原子总数、碳原子数目之比.

解答:解:①根据N=nN A可知,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分子数目之比为1:1,故①正确;

②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②正确;

③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原子总数之比为2:3,故③正确;

④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含有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故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微粒数目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

25.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B.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将1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L水混合

D.将40g 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n==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气体存在的状态以及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

解答:解:A、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溶液的体积为250mL=0.25L,

故浓度==1mol/L,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没有标明气体存在的状态是否是标准状况下,无法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1L10mol?L﹣1的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0mol,但与9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L,故C错误;

D、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1L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注意气体存在的状态以及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

26.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 2 mol?L﹣1 KCl溶液

B.75mL 1.5 mol?L﹣1 MgCl2溶液

C.100mL 1 mol?L﹣1 NaCl溶液

D.25mL 2 mol?L﹣1 AlCl3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化学式中相应离子数目,与溶液体积无关,5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结合选项计算判断.

解答:解:5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l/L,

A.150mL 1mol/L的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1mol/L,故A错误;

B.75mL 1.5 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2=3mol/L,故B正确;

C.100mL 1 mol?L﹣1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1mol/L,故C错误;

D.25mL 2 mol?L﹣1 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3=6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根据化学式理解电解质浓度与离子浓度关系,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27.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0mol?L﹣1,c(Mg2+)=0.25mol?L

2﹣)为()

﹣1,c(Cl﹣)=0.20mol?L﹣1,则c(SO

4

A.0.15mol?L﹣1 B.0.10mol?L﹣1 C.0.25mol?L﹣1 D.0.20mol?L﹣1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守恒法.

分析:令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列式计算c值.据此判断.

解答:解:令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则:

0.10mol?L﹣1×1+0.25mol?L﹣1×2=0.20mol?L﹣1×1+2c

解得:c=0.2mol/L.

故选:D.

点评:考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利用常规解法,比较麻烦,本题根据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原则解答,注意电荷守恒原则在混合溶液有关离子浓度计算经常运用.

28.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NaOH

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析:根据加一种溶液、只滤出一种沉淀的要求,需要考虑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形成沉淀,因此,在分析所加入试剂时要全面考虑该试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NaOH能同时将Mg2+、Ag+沉淀,Na2CO3能同时将Mg2+、Ag+、Ba2+三种离子沉淀;而NaCl 只能将Ag+沉淀,据此即可分析出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解答:解:A、由于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能与溶液中Mg2+、Ag+、Ba2+均形成沉淀,先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三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A不正确;

B、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溶液中的Mg2+、Ag+形成沉淀,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象两种沉淀,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B不正确;

C、氯化钠只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的碳酸钠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满足每次只得一种沉淀的要求;故C正确;

D、氯化钠溶液沉淀溶液中Ag+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却能同时沉淀溶液中Mg2+、Ba2+的,不符合每次得到一种沉淀的要求;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掌握溶液间的反应其实质为溶液中离子间的反应,对于解答此类问题会发挥极大作用.

二、填空题(总分:20分)

29.(16分)(2014秋?德宏州校级期中)(1)已知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

(2)0.6mol的O2与0.4mol O3质量之比为1:1,分子个数之比为3:2,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1.

(3)9.03×1023个H2O的质量是27g,其中含3molH,含有24g O,含有9.02×1024个电子.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1)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m=nM计算二者质量之比,分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氧气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数目为氧气分子的2倍,臭氧分子含有氧原子数目为臭氧分子3倍;

(3)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水的质量,氢原子物质的量为水的2

倍,氧原子物质的量等于水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氧原子质量,电子数目为水分子的10倍.

解答:解:(1)已知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故答案为:17g/mol;

(2)0.6mol的O2与0.4mol O3质量之比为0.6mol×32g/mol:0.4mol×48g/mol=1:1,由N=nN A 可知,二者含有分子个数之比为0.6mol:0.4mol=3:2,氧原子个数之比为3×2:2×3=1:1,故答案为:1:1;3:2;1:1;

(3)9.03×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为=1.5mol,水的质量是

1.5mol×18g/mol=27g,其中含H为1.4mol×2=3mol,含有O原子质量为1.5mol×16g/mol=24g,含有电子数目为10×9.02×1023=9.02×1024,

故答案为:27;3;24;9.02×1024.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30.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升华③加热分解④蒸馏⑤洗气法.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序号)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①;

(2)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用⑤;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Cl固体,用②;

(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③.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1)CaCO3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水蒸气可以被浓硫酸吸收,而氧气不能;

(3)碘易升华;

(4)碳酸钙不稳定,加热可生成氧化钙.

解答:解:(1)CaCO3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①;

(2)水蒸气可以被浓硫酸吸收,而氧气不能被浓硫酸吸收,故可以用浓硫酸对氧气洗气来除去其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⑤;

(3)碘易升华,可用升华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②;

(4)碳酸钙不稳定,加热可生成氧化钙,则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杂,故答案为:③.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三、实验题(17分)

31.下图为配制250mL 0.2mol/L Na2CO3溶液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称得Na2CO3 5.3g;选取容量瓶规格:250mL容量瓶.

(2)容量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操作.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偏高;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偏低;

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偏低;

D.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偏高;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偏低.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1)根据溶质的质量m=nM=cvM计算;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据此选择;

(2)容量瓶前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3)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解:(1)0.2mol?L﹣1Na2CO3溶液250mL需要Na2CO3的质量为:

0.25L×0.2mol/L×106g/mol=5.3g;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故只能配制和其规格相对应的体积的溶液,故配制250mL溶液,应选用25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3;250mL容量瓶;(2)容量瓶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

(3)A.某同学在第⑧步观察液面时俯视,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和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C.在第⑤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D.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待溶液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水则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32.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图实验:

(1)操作①能否用硝酸钡溶液?不能(能或否)说明理由会引入新的杂质(NO3﹣).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方法是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说明SO42﹣除尽.

(3)操作②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一次性过滤出BaSO4和BaCO3沉淀.

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除杂时要除去杂质离子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离子;

(2)如果进行操作①后溶液中存在SO42﹣,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3)碳酸钠和钡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BaCO3沉淀,从而除去钡离子;实验时要遵循操作的安全性、简洁性.

解答:解:(1)除杂时要除去杂质离子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离子,如果操作①为硝酸钡溶液,会引进新的杂质离子硝酸根离子,所以不能用硝酸钡代替氯化钡溶液,故答案为:不能;会引入新的杂质(NO3﹣);

(2)如果进行操作①后溶液中存在SO42﹣,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其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说明SO42﹣除尽,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说明SO42﹣除尽;

(3)碳酸钠和钡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BaCO3沉淀,从而除去钡离子,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还生成沉淀,还要再一次过滤,为了一次性过滤出BaSO4和BaCO3沉淀,所以先加氯化钡溶液再过滤,

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Ba2+;一次性过滤出BaSO4和BaCO3沉淀.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侧重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流程图中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及溶液中存在的离子,难点是确定溶液滴加先后顺序,题目难度不大.

四、计算题(7分)

33.现有270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计算:

(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1)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计算出溶液中CuCl2的质量,再根据n=计算出CuCl2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n(Cu2+)=n(CuCl2),n(Cl﹣)=2n(CuCl2).

解答:解:(1)270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中m(CuCl2)=270g×10%=27g,所以n (CuCl2)==0.2mol,

答:CuCl2的物质的量0.2mol;

(2)n(Cu2+)=n(CuCl2)=0.2mol,n(Cl﹣)=2n(CuCl2)=0.2mol×2=0.4mol,

答:溶液中Cu2+和Cl﹣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4mol.

2020年银川一中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银川一中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班级___姓名___学号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茶文化源远流长。据传茶的发现约于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时代。最早祖先们利用的是野生茶树,人工栽培约在3000多年前,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东晋史书《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贡品,说明当时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而后茶的栽培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东移楚湘,转粤赣闽,入江浙,北移淮河流域,形成广阔的产茶区。 原始社会人类在对植物的长期食用中发现茶树叶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就把它熬煮成茶水作饮料。长期以来,茶只是用来治病,大约到西周初期,茶叶才发展为茶食,即“生煮羹饭”,后又成为祭品,最终从煮水清饮改进到泡饮。 秦以前,各地语言文字不统一,茶的名称众说纷纭。商周时茶叶首次有了名字,叫“荼”,因其苦涩,又叫“苦荼”。据唐代陆羽《茶经》载,唐以前,茶有“荼”、“贾”等名,自《茶经》问世后,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到了汉代,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西汉王褒在《僮约》中提到“武阳买荼”,说明当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的风气传播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待客、宴会、祭礼的饮料。南齐武帝临终遗诏说:“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从此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唐代中期,饮茶之风盛行全国。各地制茶技术日益提高,出现很多名茶。有关茶的诗歌众多,据统计,李白、杜甫等100多人写了400多篇涉及茶事的诗歌,唐代还首次出现描绘饮茶场面的绘画。宋代,茶成为普及的饮料,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制茶的技术达到了精巧奢华的地步,如龙凤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就非常复杂,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工序。1391年,明太祖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牙以进”。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的加工炒制方法和品饮都有了创新,出现了炒青技术和功夫茶艺,从而推动了名茶发展和许多茶类的创新。 茶自发现以后,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目前世界上50多个产茶国的茶种、饮茶风尚都来自中国。中国茶叶约在汉代就传入日本,唐代又有大批日本僧人来华,回国时带回茶种。中国茶叶传入欧洲是在1607年。东印度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荷兰船首次将茶由澳门转运到爪哇。1669年,英国印度公司把14万磅茶叶运到英国,当时只在伦敦咖啡馆中供应少量中国茶。17世纪初明神宗万历年间,中国大使将少量茶叶运入俄国,大量输入是在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后,1893年,俄国聘请中国茶工发展茶叶生产。此后中国茶叶又从欧洲和中国传入了东南亚各国。 1. 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西周时,作为中国茶树的起源地之一的巴蜀地区的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所产茶叶已作为贡品。 B. 西周初年,茶叶的功用由治病发展为泡饮,其间经历茶食、煮水清饮和祭品三个发展阶段。 C. 西汉时已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叶市场,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D. 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气已传至长江中下游,茶叶成为祭祀时必备的祭品。 2. 中国茶“通过各种渠道传向国外”,对“各种渠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云南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40分)1.2012年美国卫生部门科学家首次在果蝠体内发现了新甲型流感病毒,下列有关甲型流感病毒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B.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D.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衍后代 2.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是( )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④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 3.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衣藻⑤金鱼藻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 B.①③④都不含叶绿素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 D.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 4.下列关于用高倍物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正确的是 ( ) A B C D 5. ( ) A B C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6.下列关于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和缺钙都会引起相关的疾病,故两者均为大量元素

B.C、H、O、N、P等均属于大量元素 C.人体含量比较少的元素均为微量元素 D.大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而微量元素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7.DNA、淀粉、血红蛋白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 A. C H O B.C H O N C. C H O N P S D.C H O N P 8.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甜菜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 9.青苹果汁遇碘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这说明( ) A.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核苷酸10.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D.麦芽糖.多肽.核苷酸 11.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 A.2种B.3种 C.4种 D.5种 12.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 A.n-m B.n-2m C.n+m D.n+2m 13.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 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B.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4.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0 ℃恒温水浴的目的是受热均匀,且水浴时间要适当 B.用盐酸处理的唯一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染色剂进入细胞 C.冲洗装片时为了节省时间可用急水流代替缓水流 D.被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呈红色的部位是细胞核所在的区域 15.一位同学在早操后出现了休克现象,医生检查后,立即给他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的

2013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成果评比结果

2013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成果评比结果 学段:中学学科:语文内容:教学成果评比 姓名单位成果名称等级段怀秦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运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语文作业负担的研究一等奖方芳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性学习策略研究二等奖周智昭通市实验中学《高中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二等奖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刘继烈红河州建水县第二中学 二等奖 实践研究》 杨琍昆明市第一中学《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与论文》二等奖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活动有效性 二等奖张国鑫昆明市第十二中学 教学策略研究》 胡启政昭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中国古文字与中华文化渊源考》二等奖

甲央迪庆州藏文中学《地方教材·藏语文课本》二等奖杨正强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文章解读及教学运用》三等奖钟汝达临沧市第二中学《高中起时阶段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三等奖胥松林普洱市第一中学《地方教材·普洱碑文读本》三等奖耿马一中语文组临沧市耿马县第一中学《地方教材·走进耿马傣族佤族》三等奖杨名仙临沧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浅述》三等奖刘波艳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初探》三等奖孟祖能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学者化研究》三等奖谭正开曲靖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孤独的夜莺》(现代诗诗集)三等奖赵永琼红河州开远市第四中学《在阅读与积累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研究》三等奖

学段:高中学科:数学内容:教学成果评比 姓名单位成果名称等级马丽拉、赵云河、 马永文 云南民族中学新课程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二等奖 段缘昌、段怀秦、 罗兴政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 新研究 二等奖 普映森、李光俊、 禹恒义保山市昌宁县第二中学 数学教学中互动课堂设计与实施对学生 能力的影响研究 二等奖 韩学伟、张志良、 茶继品保山市昌宁县柯街中学 结合学科的数字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及对学 生能力的影响 三等奖 何金键、韩志勇、 陈富 曲靖市第二中学“问题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三等奖杨学禄保山市第一中学校本选修课讲义《数列解题策略》三等奖

宁夏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测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用哪一组仪器( ) A .米尺,弹簧秤,秒表 B .米尺,测力计,秒表 C .量筒,天平,秒表 D .米尺,天平,秒表 2.如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合力最小的是( ) 3.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B .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4.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轨迹上某一点的速度方向( ) A .与该点加速度方向相同 B .与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垂直 C .与物体在该点所受合力方向相同 D .就在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上 5.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速度的大小等于分运动速度大小之和 B .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合运动和分运动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 D .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加速度不可能是恒定的 6.如图所示,一物体用一轻绳悬挂于O 点,用力F 拉住物体,要使 轻绳与竖直方向保持θ=66°角不变,且F 最小,则F 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应为( ) A .90° B .66° C .24° D .0°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二、预习导学 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显宦(huàn)莅(lì)校屏(bǐng)息以待 B.步履(lǚ)沉着(zhuó)涕(tì)泗交流 C.潇(xiāo)洒蓟(sū)北大汗淋(lín)漓 D.精悍(hàn)激亢(kàng)手舞足蹈(d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景仰戊戌启迪风神潇洒 B.谦逊宏亮箜篌公竞渡河 C.弥漫苍茫引证起承转合 D.机缘酣畅沾襟博闻强记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1.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及其作品 2.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3.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内容。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精读揣摩人物特点。 5.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这些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 设计意图:分析人物形象。 6.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四、目标检测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五、分层配餐 A组题 3.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______长袍,步履______,风神潇洒,______顾盼,______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A.肥大的稳健左右光芒 B.瘦窄的稳健前后神采 C.瘦窄的沉着前后光芒 D.肥大的沉着左右神采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B组题 4.下文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2014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三项教学技能评比结 果

2014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三项教学技能评比 结果 学段:小学学科:品德与生活(社会)内容: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姓名单位等级 罗开萍思茅市镇沅县九甲镇中心小学一等奖 易云保山市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一等奖 李丽敏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一等奖 普雁华玉溪市易门县铜厂乡中心小学一等奖 彭勤红河州开远市东城小学二等奖 陈羲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二等奖 方玉杰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二等奖 陈慧琼云南大学附属小学二等奖 黄春燕普洱市思茅第一小学二等奖 徐家会昭通市永善县示范小学三等奖 王绍文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三等奖 张铮丽江市古城区白龙潭小学三等奖 杨志梅怒江州兰坪县啦井中心校三等奖 余杨德宏州陇川县第一小学三等奖 叶鹏楚雄州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三等奖 张月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红旗小学三等奖 罗凤鸣临沧市凤庆县洛党镇大兴中心学校三等奖

学段:小学学科:科学内容: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姓名单位等级 樊桦云南大学附属小学一等奖 张佳凤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中心完小一等奖 肖明楚雄州开发区实验小学一等奖 许艳梅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示范小学一等奖 和雄武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二等奖 江南普洱市景谷县第一小学二等奖 马幼林红河州个旧市人民小学二等奖 何腾飞大理市下关第七小学二等奖 张陈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中心小学二等奖 刘婷德宏州芒市第一小学三等奖 钟海涛迪庆州德钦县示范小学三等奖 山伟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三等奖 蔡家伟玉溪市通海县杨广小学三等奖 和灿英丽江市玉龙县玉龙中学(小学部)三等奖 陈贵珍昭通市泸水县大兴地中心校三等奖 蒋伶俐红河州开远市灵泉小学三等奖 冯开友昭通市实验小学三等奖 包昌沫昆明市禄劝县民族小学三等奖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芒市第一中学2015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 ) 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B.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C.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D.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 2H 5 OH是 红色的 2.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3.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 ( ) A.蛋白酶和脂肪酶 B.蛋白酶和淀粉酶[来C.脂肪酶和淀粉酶 D.肽酶和麦芽糖酶 4.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 ( ) A.温度为15~18℃,干燥环境 B.温度为15~18℃,用水浸泡豆腐 C.温度为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 D.温度为25℃,并保持一定湿度 5.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需要加一些盐,下列哪项不是盐的作用 ( )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调制腐乳的口味 D.主要增加腐乳的重量,获取更多的利润 6.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7.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 D.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 8.某人利用乳酸菌制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在实验室里,从土壤里分离出自生固氮菌所需的培养基属于() A.天然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10.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A.灭菌能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烧灼的方法灭菌 D.常用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紫外线法、化学药物法 11.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D. 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1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C.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13.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高一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2015至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芒市第一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周宇审题:付加朝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高一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计算() sin 600-o 的值是( ) A . 12 B .32 C .32- D .1 2 - 2.若0tan <α,且ααcos sin >,则α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设向量(2,4)a =r 与向量(,6)b x =r 共线,则实数x =( ) A .2 B .3 C .4 D .6 4.函数2sin cos 4 4 +-=x x y 的最小周期是( ) A .π B .π2 C . 2 π D . 4π 5.为了得到函数3sin 26y x π?? =- ?? ?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3sin 6y x π?? =- ?? ?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 )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倍,纵坐标不变 C .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 D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倍,横坐标不变 6.在ABC ?中,已知2AB =,1BC =,3AC =,则AB BC BC CA C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 A .-4 B .-2 C .0 D .4 7.若)0(13 7 cos sin πααα<<=+,则=αtan ( ) A .3 1 - B . 5 12 C .5 12- D . 31 8.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x y 2=上,则) 4 2sin(π θ+的值为( ) A .10 2 7- B . 102 7 C .10 2- D . 10 2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12中学2019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高二历史试卷与试题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12中学 2019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 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2分]-----正确答案(B)1.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A 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B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C 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D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2分]-----正确答案(D) 2.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A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B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C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D 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2分]-----正确答案(C)3.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 A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 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D 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 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 [2分]-----正确答案(D) 4.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A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B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C 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D 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 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2分]-----正确答案(B) 5.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 A 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 B 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 C 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 D 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 乐。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2分]-----正确答案(A) 6.文艺复兴运动 A 宗教改革运动 B 启蒙运动 C 工业革命 D 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 问故宦之家,子孙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从中可以看出( ) [2分]-----正确答案(D) 7.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A 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B 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C 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 D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2分]-----正确答案(C) 8.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A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B 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70分) 答卷要求:将第一卷试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为笔答部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卡和第二卷。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will Mike come back? A. At 4:30. B. At 5:00. C. At 5:30. 2.What does the man study in his spare time? A. Jazz. B. Painting. C. English. 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store. B. In a hospital. C. In a school. 4.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 without the discount? A. 50 dollars. B.100 dollars. C. 200 dollars. 5.Where is the woman’s brother probably now? A. In Paris. B. In Beijing. C. In New Yor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is the man probably doing? A. Doing his homework. B. Washing the dishes. C. Reading a newspaper. 7.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Customer and clerk. C. Mother and son.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ere does the man plan to go at the weekend? A. The woods. B. The beach. C. The mountains. 9.What does the man tell the woman to bring at last?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高中英语Unit1Womenofachievement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period 1 Warming up & Speaking 一、学习目标 1. 鼓舞敬佩职位 有活力的大方的努力工作的 虚弱的傻的明智的 紧张的冷漠的悲伤的 迟钝的支持 2.打算让某人做某事像.. . 样的生活 涌入心头给某人、、、印象 、问题与例题 1. Lead-in Have you ever heard a saying “Womenhold up half sky. ”Howdo you understand it? 2. Write some details of these six famous women. What are they famous for? 3. Canyou list out somefamous womenyou like and tell us what characteristics they have? 4. You may use these words as much as you can to describe the womanyou like. Positive: modern Knowledgeable Capable Intelligent reliable Nouns: actress hostess manager house-wife writer athlete director scientist teacher dancer engineer artist personality Use this structure to describe the woman you admire on page 30. 三、目标检测Write the key words or phrases from memory(默写重点单词与词组) 1. _________________ 鼓舞, 激发______________ 2. 慷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愉快的,欢快的_____________ 4.卑鄙的, 吝啬的_____________ 5. 热心的_____________ 6.自私的 _____________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教案2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学案 【教学目标】 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能够做到迅速审题立意 教学时数:4课时 一、导入: 作文的的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它就像是航海的轮船上的罗盘,决定着你前进的方向!如果审题出现错误,就像航船偏离方向,会到达错误的地点,你的作文表达再华美,文辞再动人,也是无法获得高分的。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考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的一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课前学习】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1、.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立意: 2、洛伦兹的悲哀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立意: 3、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伴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而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力学中,选定下列哪组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 A.长度、力、时间B.路程、质量、时间 C.长度、质量、时间D.力、长度、质量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B.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C.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它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 4.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受到支持力是因为物体的下表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受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惯性 越大 D.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 大的惯性 6.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

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A .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1.0 m/s 2B .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1.0 m/s 2C .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1.5 m/s 2D .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1.5 m/s 2 7.物体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其中一定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是 A .3N ,4N ,5N B .2N ,4N ,6N C .1N ,3N ,5N D .4N ,6N ,8N 8.架在A 、B 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冬天电线变短,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B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方向不变 C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D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9.2018年9月2号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 10 金。 图示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 a 端缓慢地走到 b 端,跳板逐渐向下 弯曲(相当于斜面倾角不断变大),在此过程中,跳板对运动员的A .摩擦力不断增大B .作用力不断减小C .作用力不断增大 D .支持力不断增大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两木块 A 、 B ,质量分别是m 1和m 2, A 、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是把B 从 A 下面拉出来,则拉力的大小至少满足A .g m m F )(21B .g m m F )(21C .g m F 1D .g m F 211.一质量为M 、带有挂钩的球形物体套在倾角为 θ的细杆上,并能沿杆匀速 下滑,如在挂钩上再吊一质量为m 的物体,让它们沿细杆下滑,如图所示, 则球形物体A. 仍匀速下滑

云南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云南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卡中,否则答题无效。) 从2014年8月份起,泉州超标电动车将全面禁售。受此影响,原卖3000多元的超标电动车,现标价2800元;多个商家开始转卖达标电动车。据此回答1—4题: 1.对商家店里的超标电动车看法正确的是 A.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还没卖出去 C.是商品,因为它摆在店里 D.不是商品,因为它超标,不能在市区行驶 4.面对激烈的竞争,生产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C.采用先进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D.延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截止到2014年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8变化为1:6.17左右。回答5—6题: 5.材料中情况的出现意味着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③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④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 A.②④B.③④ C.①③ D.①② 6.不考虑其他因素,中美汇率的上述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①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②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更便宜 ③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更有利 ④中国学生赴美更划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据此回答7 —8题: 7.在“低价传承”的逻辑下,目前外界普遍预测今年双十一的交易额将超过500亿元,远超 去年的351亿。由此可见

A.供求决定价格 B.价格影响供求 C.价格调节产量 D.价格调节生产规模 8.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限制,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加大了仓储、物流、支付等体系建设,网上购物因此而迅猛增长。这表明 ①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而改善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③生产可以创造需求、引导消费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时下,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酷抠族”。“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精打细算,摒弃奢侈消费;他们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酷抠族”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 ①适度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②超前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③抑制消费的理念和主张④节俭消费的理念和主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们应坚持的长期方针。据此回答10—11题 12.当前,在我国196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逐步从服装、纺织、食品、部分家电制造业等146个行业中撤离;在煤炭、石油开采、航天、电子等35个支柱行业中保持一定的控制力;在军工、电子等15个行业中居于垄断地位。上述材料中我国的这一做法 A.必然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是为了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3.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A.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主要途径 14.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 ①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劳动者的权利有法律保障②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subject does the man do best in? A. Physics. B. Math. C. Biology. 2.Where does the woman find the ticket? A. In her bag. B. In her pocket. C. On the seat. 3.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man? A. Thankful. B. Disappointed. C. Worried. 4.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most? A. Beef. B. Mutton. C. Pork. 5.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shopping place. B. A rainbow. C. A neighborhoo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How many bedrooms does the apartment have? A. One. B. Two. C. Three. 7.What does the man find unsatisfying? A. The bathroom. B. The sitting room. C. The kitchen.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en did the book by Fisher come out? A. In 1980. B. In 1989. C. In 1998. 9.Which book is available now? A.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B. Environmental La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