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自然科学与哲学

1、从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和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从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来看,也就是哲学的根和源的问题:(一)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1、哲学是从非哲学开始的。这里哲学是指科学的哲学,不是指某些“意识形态的哲学”。同任何知识领域一样,哲学不能从它自身产生出来,哲学从具体科学开始。2、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1)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突破,向哲学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予以解决;而哲学则由于充分认识到向自己提出问题的现实基础,从而正确地解决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自然科学是产生哲学的土壤,为哲学提供丰富的养料。(3)科学的哲学只有吸取新的自然科学成就,才能战胜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哲学。(二)脱离自然科学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自然科学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1、每一代的哲学思想无不打上自然科学发展的印记。

2、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要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3、倾听科学实践的呼声,对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看:1、自然科学的产生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需要哲学的向导。2、科学的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起促进作用。3、蔑视哲学是错误的。

4、自然科学要关心哲学问题。

5、哲学不是自然科学的“裁判官”。

6、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检验科学真理的标准是科学实践,而不是哲学。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给科学开路的。

9、哲学鼓励百家争鸣。10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同自然科学相结合。

2、为什么说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要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唯物主义的内容、范畴、概念,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增添新的内容,甚至改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自然科学发生了巨大的革命,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也发生了变革。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之间以及时空与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革新了牛顿的时空观,而且也革新了仍然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恩格斯的时空观。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的其他概念、范畴,诸如因果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认识论的许多问题,都同前人的许多命题、思

想有差别,甚至是很大或根本的差别,这不是推翻了唯物主义哲学,而是发展、革新了唯物主义。

3、什么是科学前沿?科学前沿问题有哪些特点?

科学前沿是指自然科学前沿,通常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里哪些最基础的学科所涉及的与自然界较为普遍的运动形式或运动规律有关的课题。特点:1、科学前沿问题都和哲学原理有关。2、科学前沿问题带有明显的本体论特征以及存在着本体论的认识交叉。3、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反传统性和论证性。

第二讲文理交融的世纪

1.现代科学的发展有哪两种主要形式?为什么说世界科学发展的

总趋势是走向综合?

现代科学发展的大体上以两种形式前进着,一种是单一学科的形式,一种是交叉学科的形式(跨学科科学)。前者是在已经形成了的专门学科领域内进行,研究其中的老课题和新课题,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反映了人们在已有学科领域中对事物的认识日益渗透和精细;后者是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内前进,研究各种跨学科的课题,从而不断增添研究成果,反映了人的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正在走向综合化。通过跨学科的课题研究,把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思想或方法联结和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交叉学科。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的学科之间的边缘问题、交叉问题和综合性问题从来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因为这种问题原先是各门学科未能顾及的,是认识上的空白地带,也正是科学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善于在这里进行科学耕耘,必定能采集到新的认识成果。所以说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

2、为什么说文理交融是21世纪的世界性科学潮流?

研究和发展交叉科学,绝不仅是某些人的个人志趣和愿望,而是当前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体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一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在已日益为科学家们所认识,要推动科学发展,就要自觉地进行学科交叉,特别是文理之间的交叉。这些年来,大力推动交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推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正在携起手来,共同攻克难关,占领新的

世界科学高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新的发展战略思想,就是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探讨的重要成果。

3、如何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为了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两科联盟”,要扫除思想障碍。应加强对交叉科学时代与建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的意义的宣传,从理论上和事实上加以阐明,以提高人们的认识,扫除建立“两科联盟”的思想障碍;2,建立“两科联盟”,研究复杂的课题。通过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把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组织起来,共同研究一些比较复杂的课题,共同承担某些世纪的研究任务;3,通过“两科联盟”,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研究和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需要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特别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通力合作;4,借助“两科联盟”,培养交叉科学时代的人才。为了迎接交叉科学时代,应建立各种形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培养兼通文理的科学研究人才、科学管理人才和科学领导人才。

第三讲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为什么说“科教兴国”的“科”也包括社会科学?

“科教兴国”已确定为我国的战略国策,对“科”有怎样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以怎样的科学、怎样的教育来兴国,关系到能不能正确和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科学是反映的客观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科学是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强大武器,而且随着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日趋复杂的关系的认识加深,科学在未来的作用将会更大。科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全面和彻底的研究,从而产生新知识。科学知识的迅速积累及在共同议程中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必要性正在对科学研究和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破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传统壁垒并普遍采取跨学科方式。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们同等重要。

2、阐述科学技术既是物质力量也是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已被广

大群众文人和理解,然后这只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一个方面。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深化获得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方面。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实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在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点,但是,由于多年来的反复宣传、倡导和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第一重要因素;要发展生产、振兴经济必须运用科学技术力量。同时,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对于提高文的思维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这正是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根本内容。如果说,科学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能够帮助人们摆脱贫穷,那么,科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则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要把中国建设和发展为一个经济发达和文化昌盛的现代化国家,必须全面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说,既要发挥科学作为物质力量的作用,还要发挥科学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总之科学作为一种力量,一方面要使它进入生产,进入经济,另一方面要使它进入人的头脑,进入思维。没有人的思维的科学化,人的头脑的现代化,也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4、可持续发展涉及哪些重大科学问题?

涉及<1>人口问题,人们的大量增长是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必须控制人口才能保持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方式;<2>资源问题,内容大体有资源的调查和估算、资源态势分析、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源的保护和管制、开发对能源的清洁使用技术,对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清洁资源的充分利用、寻找和开发新资源;<3>环境问题,把要环境意识、环境因素、环境价值渗透到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包括怎样建立可续工业、怎样建立可续农业、城市怎样可续发展;<4>开发海洋问题,仅靠地球上的陆地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现有的人口已呈现超载现象;<5>开发太空问题,面对人类的困境,人们想到还要从太空中寻找出路,无垠的太空无疑是最为富有的资源宝库,将对人类社会的可续发展给予希望和支持。

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法律、道德等诸多社会力量的协同,不是只靠科学技术就能实现的。但是不应忽视和低估科学技术的力量。在可持续发展的地能力建设中,科学技术能力居于重要的甚至于关键性的地位。发展高水平的绿色科学技术是实现可从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对于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中国21世纪

议程》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不能实现"。作为可持续发展中心内容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推动。只有充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引导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血缘关系

1、为什么说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多方面的许多重要结论都曾以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立论的根据,显示出自然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物质时间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中自然科学都是立论的重要根据,而绝不只是附加的例证。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知识成果,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自然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其认识成果和认识规律有机的融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中,自然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有机的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中。所以说自然科学史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来源。

2、如何用“发展”和“变革”的观点来探讨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观点、变革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观点。我们应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和变革的观点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是怎样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他们发现,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那么,一百年后,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不仅进入生产,而且全面地进入了人的各个生活领域,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发展中的、要与现代自然科学特点相适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也应加强节奏感,加速发展自己。努力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具体地在改革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及研究如何有效地促进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科学化,从而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中作出实际贡献。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现而更新自己的面貌。

3、如何使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使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建立各种合理的社会体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要创造有利于发展和利用自然科学的先决条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大科学原理来研究、指导和进行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诸多改革,特别是要使这些改革与社会经济改革相匹配,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最大可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五讲信息技术与社会

1、在网络时代人是否成为电脑的奴隶?

在网络时代,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脑,学习也同样离不开电脑。信息社会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进行学习、终身进行学习的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刷新,作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如果不努力及时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善于同电脑打交道,便不但不会处理信息,也不会享用信息,因而就不可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未来的信息世界。信息时代确实是人与电脑密切相伴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将成为电脑的奴隶,人创造了电脑和网络,还需要创造出人恰当地使用和驾驭的艺术,让电脑和网络恰如其分地服务于人的全面需要。信息文化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表现出强大的魅力,然而也必然有其自身的弱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信息科学、信息文化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它将推动人类更快地进入大同世界。

2、说明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所谓信息资源是关于各种事物的知识、数据、消息等定量或定性的资料。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信息也是一种资源。1、企业家的切身体会。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信息的生产是盲目的生产,没有信息的经营是盲目的经营。2、信息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变化的基本思路或方法,就是用一些基本变量来描述地球的变化。为此,必须对这些变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长期的、持续的、同步的观测,以建立全球变量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对全球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加以研究,对地球加以治理和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3、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于利用。研究地球的变化需要有关地球的巨量信息,然而已经拥有的信息却又躺在各自的信息库里无人问津没有及时加以利用。科学家期盼建立一个覆盖全球每一角落的地球信息模型,把分散在各地的信息有组织地利用起来。

4、阐述建设数字中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然性:学者们指出,人类在经济、社会和生活中所接触和利用的信息,有80%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数字地球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发展,无论是否有人提出“数字地球”这一名词,无论是谁和以怎样的方式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地球信息的集成和整体化有关的工作,都是目前地球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所以建设数字中国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抢占高科技领域这一重要制高点的历史性机遇。可能性:“863计划”等等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及国家加大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为发展数字中国提供了现实的技术基础、科学基础和人才储备。“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数字中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条件。我国在工业化并不充分的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蛇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完全有条件在信息化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并不存在重大技术和经济障碍的情况下,只要我们抓住实施数字地球这个机遇,做好统一规划,集中攻关,在我国的信息化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第六讲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力量

1、数学与思想解放有什么关系?

所谓数学的理解问题,或许就是指数学的思考方式。它包括诸如:抽象化、运用符号、建立模型、逻辑分析、推理计算,从数据进行推断、优化,以及善于应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实验等等。这样一些数学思维的经验和能力,体现了人类的高超智慧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性。有的数学家说:“数学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绝不亚于语言、艺术和宗教,今天数学正对科学和社会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影响。”由于数学充满着理性的探新精神,它不断为人们提供新概念、新方法,它实际上促进着人类的思想解放。

2、现代数学的有哪些新特点?

高度的抽象和统一(2)公理化和结构分析(3)各分支的相互渗透和结合(4)数学模型的日益复杂化(5)电子计算机改变数学的面貌(6)数学进入人类的一切领域

3、为什么说数学是赶超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突破口?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科学方面,面临着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装备比较落后,科技投入有待提高,科研管理不能使用科学发展需要,科技队伍质量亟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希望中国在短期内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同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无疑不太现实。然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丰富智利资源优势,在对科研基础、科研设备、投入等方面要求先对较低的学科率先突破,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崛起找到一个突破口。

第七讲 21世纪:哲学与科学重新走向融合

1、说明牛顿推理法则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

主要思想:1、出纳学真实而已足够证明其现象者除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2、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种原因。3、物体的属性,凡即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物体所具有者,就应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属性。4、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到一般归纳而到处的命题看作是完全正确的,或者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以想象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例外以前,仍然应当给予如此的对待。对照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和科学理论发展的实况,牛顿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了至今仍然有效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其意义是深刻且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的。因此,虽然对于这四条法则的内容的理解已远远超过牛顿时代,然而其基本精神就是对科学方法所做的哲学性总结,体现了哲学与科学相结合的魅力。

2、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其思想渊源是德国故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辨证法思想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外壳中剥离出来,结合大量自然科学材料,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之加以改造,从而建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指出:“要确立辩证法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他们确实是自觉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建立在9世纪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根据一系列科学发现得出结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科学与哲学的结合,他们强调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要求唯物主义哲学应跟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前进。恩格斯论断“随着自然科学领域内出现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不可避免地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3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进行分析和比较。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都重视和关心自然科学,都拒绝各种先验的学说,拒绝那些超自然的说明,坚持运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来描述自然。但是,对于19世纪出现的某些科学成就,两种哲学却各自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认为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是适应19世纪科学发展需要的最好的思维形式;而实证主义则认为只有实证的知识才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哲学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是有明显差别的,但并未形成互相敌视对峙。

第八讲 20世纪40年代苏联的自然科学批判运动

1.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分析20世纪40年代苏联的自然科学批判运动的危害性。

2.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宇宙的有限和无限问题。

3。试述苏联20世纪40年代李森科派错误批判摩尔根学说的经验教训

第九讲

1、研究方法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方法论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总结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探讨各种方法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的知识。进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就是要丛个别人、个别学派、个别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中总结出共性的东西,找出科学研究这种认识过程的规律。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总结一般的方法论原则,提供经验使人们从事研究工作时,努力使所运用的方法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认识规律,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更充分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2、社会研究能否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是有参考价值的,应该具体探究和尝试怎样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适度地引进某些自然科学方法或某些方法的原则和精神,目的在于改善社会科学原有的研究方法。如果不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这种根本区别,想把自然科学方法生搬硬套到社会科学研究中,除了碰壁外,是不会有收获的。但是,

如果一味强调区别,以致社会科学研究者对自然科学方法采取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那就是自绝人类在认识自然方面的宝贵经验,完全忽视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相统一的方面,也是不利于社会科学的发展的。

3、阐述科研人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

科研人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第一,科研工作者应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训练勤于动手和善于动手的能力、培养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确实是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二,科学工作者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科研工作者要适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必要的协作关系。第三,科研工作者要有不畏艰苦、奋力献身的精神。从事科学事业,要取得科学成就,决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常要经受挫折、失败和各种磨难,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4、说明已知和未知的辨证关系。

已知和未知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过程。未知的东西不断转化为已知的东西,而积累起来的已知的东西又转而成为人们去开发新的未知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的认识基础与思想武器。已知是有限的,未知是无限的。把已有的知识整理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是有价值的,便于人们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知识,去发现已有认识中的困难和不足,从而找到新的探索未知的起点。

第十讲

1、是否存在自然科学中“判决性实验”?

有一类实验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对立的假说,能够起到肯定其一、否定其一的裁决作用,被称为“判决性实验”。关于判决性实验是否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界和哲学界都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出现了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观点,现在还在继续争论,并且是西方科学哲学中引人关注的热点之一。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所强调的理论的“可证实性”,还是波普尔所强调的“可证伪性”,都与这一问题直接有关。一方面,“否定判决性实验”论点继续得到一些科学哲学家的支持,另一方面,一些科学家哲学家仍然相信判决性实验的现实性。还有一些科学哲学家,则从不同的侧面和史实,对判决性实验的作用作出了更加细致的讨论,提出了比过去更为全面和实际的

看法。

2、阐述实验检验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辨证关系。

实验检验的确定性在于:1、实验总是具体的和确定的。2、如果实验结果与某个科学假说的一个演绎推论相一致,可能增加它的真理性程度,反之可能会真理性程度。3、人们根据实验的“裁决”,承认实验所支持的假说,对于实验所否认的假说,探究和揭示其内在缺陷或矛盾,发现新的线索。实验检验的不确定性在于:1、从逻辑方面看,在真理检验过程中,必须作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分析。

2、从历史方面看,实验和假说都在发展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所作的实验检验是相对的。我们承认实践检验具有确定性,就是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种实践标准,它对科学假说能起到检验的作用,有时能起裁决作用或选择作用,这样,就能促使我们自觉地、积极地去发挥实践的检验作用。同时,我们又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检验具有不确定性,就不至于把实践的检验作用绝对化、固定化,而是把检验看作一个过程,检验不能一次完成,一次检验不可能作出最终判决。

3、说明社会科学检验与自然科学检验的区别与共同点。

区别:1、在社会科学中,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际的社会实践过程,自然科学完全用人工控制下的简化了的实验过程来模拟实际的社会过程,重复地对理论进行检验。2、社会科学理论在用社会实践检验时比自然科学更为复杂。3、社会科学理论的逻辑化、符号化和定量化的程度远不如自然科学理论。4、社会科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的检验模式不同。5、如果说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有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两个方面,在社会理论的检验中,两者不易区别,在自然科学中则容易区分开来。共同之处:1、在科学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实践检验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3、实践检验是多次检验和重复检验的过程。

美发与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美发与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美发与形象设计 (11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企业,包括美容美发会所、形象设计室、婚纱摄影中心、化妆品公司、广告公司、新闻媒体等行业企业,从事经营和管理、化妆品销售、形象代表、公关及形象设计等工作的具有职业技能比较熟练的、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具备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备服务心理与礼仪、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 2.具备本专业创业和经营管理基本知识; 3.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6.具有能与顾客说明服务的内容与流程的能力; 7.具有正确说明产品功能及使用方法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服务行业人际交往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能力,设计创新思维; 10.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收集、整理相关专业信息等。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了解皮肤护理的知识; 2.了解美容美甲的专业知识; 3.熟悉美容医学常识与基本知识; 4.熟悉化妆品的分类、性能以及各种化妆品的使用规则; 5.熟悉洗染发用液的性能、分类及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 6.掌握发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流程,具备剪、染、烫、盘等操作技能,并能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并完成不同的发型造型;

物理光学教学大纲

《物理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210070 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光学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OPTICS 总学时:50 讲课学时:50实验学时:0 习题学时:0上机学时:0 学分:3 授课对象: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电动力学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参考书:[1]《光学原理》 M.波恩、E.沃耳夫,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2]《Principles of Optics》Max Born and Emil Wol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eventh (expanded) edition [3]《高等光学》赵建林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4]《光学》章志鸣、沈元华、陈惠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二版 [5]《光学》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一、课程教学目的 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同时又是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工程有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以及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现象。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物理光学的重要知识,掌握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中所遇有关问题的能力。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美容美发形象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大纲) 学时:60 拟写人:王新国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包括:美发,服饰、化妆、坐立行的基本礼仪和形体训练几部分,本课程首先让学生对自身形象、体态舞姿等有一个全方位正确的认识。了解形象设计的概念及基本理论,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化妆和头发造型的基本方法,能根据自我形象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提升学生的整体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自信心。并通过学习提高身体柔韧性、灵活性与协调性的同时,拥有健康优美的体态。 适用对象:美容美发专业2年级学生 学时:60 学分:3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1学期 适用专业及层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美容美发的实践操作。难点为整体的形象设计,涉及面广泛。学生须先修课程和基础知识。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备美发师各项基础素质要求,

(2)规范的操作,习惯,良好的职业行为,团结协作的精神,亲和的沟通能力等。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2. 认知要求(分为二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形象的含义及其简单操作。 理解:懂得形象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形象设计的概念、定义、定理、去完成一些形象设计问题。 3.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 形象设计:根据发型,服装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搭配。 造型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造型工具软件。 观察能力:根据社会的趋势,设计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设计图,素描图;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后续意描。

职高美容美发教学大纲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教学大纲 前言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涉及皮肤护理、化妆、美发三个学科领域,将三者融为一体,塑造个人完美形象,从而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我院三年制美容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 第一章皮肤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皮肤的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的特点。 2、熟悉皮肤的功能。 3、掌握皮肤的常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的特点。 2、皮肤的重量、厚度、面积、表面形态、颜色、组成及PH值。 3、皮肤的八大功能。 第二节皮肤的基本结构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各层的形状 2、熟悉皮肤各层的成分 3、掌握皮肤的分层及各层的功能,皮肤附属器的组成。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2、表皮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及各层的形状、成分和功能。 3、真皮层的组成及功能。 4、皮肤附属器的组成:大小汗腺、皮脂腺的分布、开口、结 构、功能;毛发的分类、组成、成分、生长阶段;甲的组成和生长速度。 5、皮下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章化妆品 教学要求: 1、了解化妆品概述。 2、掌握化妆品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化妆品的定义、特性、化学研究范畴、产品标识。 2、化妆品的分类、作用、使用方法。 3、不同性质的皮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应如何选择化妆品。 第三章美容皮肤护理 第一节卸妆、洁面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清洁皮肤的目的。 2、掌握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学时分配:理论 2学时实验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3、清洁皮肤的目的、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二)实验教学内容 1、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2、卸妆和洁面的步骤。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大学美育2019尔雅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 《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A ?A、 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B、 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C、 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D、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认识美 1 【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B ?A、《尼科马克伦理学》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D、论语》 2 【单选题】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B ?A、格拉底 ?B、卡尔 ?C、拉图 ?D、里士多德

【单选题】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D ?A、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B、美是生活”命题关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C、尔尼雪夫斯基斯基通过“美是生活”命题强调了美的理想性?D、“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4 【单选题】“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D ?A、《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单选题】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D ?A、 “礼”

?B、 “中庸” ?C、 “仁” ?D、 “兼爱” 6 【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C ?A、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A ?A、人生境界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D、中庸思想 自然美之美育 1 【单选题】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D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C、性的选择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2 【单选题】

化妆教学大纲

《化妆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化妆造型设计 2、英文名Design and Style 三、课程管理院(部)艺术学院 四、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化妆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对化妆造型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并能运用到生活和舞台上,为其他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2、教学的具体要求 要求教师: (1)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将授课内容中重点部分提出,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不断培养其自学能力; (3)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理解、思考;(4)示范妆面,让学习更细致的清楚各种妆面的画法及应用。 要求学生: (1)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 (2)练习,熟练各种妆面造型; (3)发挥创新精神。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 4、教学效果检查 本门课程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 5、教学时数分配 五、纲目 第一章、常用化妆工具的认识与选择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在明确了化妆工具的种类和保养,为以后的化妆应用做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1.化妆工具的保养。2.化妆工具的应用 本章难点:各种化妆工具的应用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 一、常用化妆工具的种类 (一)医用透明胶布 (二)修眉刀、镊子 (三)打底海绵 (四)睫毛夹 (五)化妆套刷

物理美容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美容技术教学大纲 (适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 前言 根据美容医学的临床特点,将美容医学划分为五大系列——手术美容学、药物美容学、经络美容学、物理美容学和健身美容学。物理美容技术为美容医学临床五大科系之一,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光子美容、冷冻美容、化学剥脱美容技术、皮肤磨削美容技术、超声波美容技术、蒸汽美容技术等物理美容方法的原理、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我院三年制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学时为22学时,均为理论讲授。 第一章冷冻美容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冷冻治疗的原理。 2、熟悉影响组织冷冻效应的因素及常用的冷冻器械。 3、掌握冷冻的概念、常用的制冷剂、冷冻的方法及冷冻量的控制。 4、掌握冷冻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分度、并发症及处理。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教学内容: 1、冷冻美容技术的概念、冷冻治疗的原理、常用的制冷剂及冷冻器械。 2、影响组织冷冻效应的因素,冷冻的方法及冷冻量的控制。 3、冷冻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分度、术后护理,冷冻反应、并发症及处理。 第二章化学剥脱美容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剥脱技术作用原理及常用药物。 2、掌握化学剥脱术的概念、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处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化学剥脱术的概念、作用原理及常用药物、适应症及禁忌症。 2、化学剥脱术药物的配置、术前准备、手术方法。 3、化学剥脱术术后处理、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第三章皮肤磨削美容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磨削术的主要作用原理。 2、熟悉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 3、掌握皮肤磨削术的概念、磨削的深度、适应症、禁忌症。 4、掌握皮肤磨削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理。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磨削术的概念、磨削的深度、主要作用原理。 2、掌握皮肤磨削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3、磨削的深度及判断、磨削面积、磨削疤痕。 4、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 5、皮肤磨削术的并发症、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蒸汽美容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蒸汽美容的原理。 2、熟悉蒸汽美容的效果。 3、掌握蒸汽美容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蒸汽美容的原理。 2、蒸汽美容的效果。 3、蒸汽美容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超声波美容技术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 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 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

金属物理专业_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实验 所属专业:金属材料 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 学分: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实验是专业实验教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身是原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批设置的金属物理专业,是与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同期先后设置的专业,也是建国初期按照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划分的全国八大金属材料研究基地之一。主要培养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本专业实用性很强,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实生产,所取得的进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目标和任务:从基础性的技能训练实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科研训练等三个层次上进行实验内容、层层深入地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及创新能力:精选基础性实验,建设并加强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金属物理学》《金属热处理》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自编中

参考书: 1.《金属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王志刚、刘科高主编,高等学校“十二五”实验实训规 划教材,冶金工业出版社; 2.《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教程》,周小平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王顺兴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4.《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夏立方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五)主讲教师。 主讲:卓仁富,闫徳 教师梯队:王君,耿柏松,门学虎,吴志国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金属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8学时,必做实验。先讲授,然后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钢材性能,提高工件使用寿命。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热处理操作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关键工序,也称热处理三要素。正确选择这三种工艺参数,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Fe-FeC相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重点掌握】:含碳量、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因素与碳钢热处理后组织及性能的关系。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安徽新华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业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说明:本调查表由《大学美育》课程组教师设计,目的在于了解选修该课程学生的基本状况,真实回答是唯一要求,不做最后成绩评定的依据。请同学们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作为我们了解情况,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载后打印纸质稿一份,完成后,于第二次上课时交给授课教师。 院系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认真阅读以下题目,在你认定的选项后面画√,可以多选. 1.你的基本状况 性别 A男 B女 专业 A文 B理 C经管 D医药 E艺术 F其他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2. 你选修大学美育的目的 A增加审美修养 B获得学分 C其他 3. 你对大学美育课程的理解 A知识学习类课程 B思想品德类课程 C审美教育类课程 D其他 4. 你以前学习过艺术类的课程主要有 A绘画 B音乐 C舞蹈 D书法 E其它 F无 5. 你学习过美育或者美学方面的课程吗? A学习过一段时间 B深入学习过 C听说过 D从来没有 6. 你认为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没有作用?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不明显 C没有作用 7. 如果你认为审美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作用的话,这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拥有关于美的知识 B提升审美能力 C美化日常生活 D改变精神气质 8. 在美育与智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 美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B 美育影响智育的发展 C美育和智育没有必然联系 9. 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美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B美育影响德育的发展 C美育和德育没有必然联系 10. 你对着装方面的时尚风格的看法是: A时尚的必定是美的 B时尚的不一定是美的 C时尚的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美的11.在美感和性感问题上,你的看法是: A美感就是性感 B性感包含美感 C美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性感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D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12. 分辨一幅人体图片是属于艺术或者色情的主要依据是: A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精神方面的美感 B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快感C无法区分 13. 你希望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 A分清美丑的界线 B能学到与艺术有关的知识(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C日常生活美化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D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方面的知识

最新初级美容师教学大纲word版本

初级美容师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培训对象可在美容保健基础理论指导下,从事一线面部皮肤护理、基础美容化妆及脱毛、美睫等操作。 1、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1)了解21世纪的生活美容不是简单的服务行业,而是现代保健业的一部分。 因此现代的美容师必须了解相应的保健知识,树立职业的优越感。 (2)掌握美容院接待的基本内容。 (3)掌握面部护理的相关理论和程序。 (4)熟悉脱毛、美睫的基本操作。 (5)熟悉美容化妆的基础理论和程序。 2、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1)熟练美容院接待。 (2)熟练面部皮肤护理的操作,含相应美容仪器的使用。能独立全程操作。 (3)熟悉脱毛和美睫技术,能在上级指导下独立操作。 (4)熟悉美容化妆的程序和基本手法,能在上级指导下独立操作。 二、培训课时分配表

1、职业道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培训对象了解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的基本内容,以及美容师所应具备的从事美容服务行业的职业形象及基本素质,并在服务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3)职业形象及素质。 教学建议:培训时以美容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标准为要点,提高学员对职业守则和行为准则重要性的认识。 2、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美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培训对象了解美容的基本概念、美容史、人体生理基础解剖知识、重点掌握美容院卫生与消毒知识、人体皮肤生理知识、美容化妆品基础知识、安全防火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内容: (1)美容的基本概念 (2)美容史知识 (3)美容院卫生与消毒知识 (4)安全知识 (5)人体生理解剖常识 (6)人体皮肤生理知识 (7)美容化妆品基础知识 (8)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建议: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掌握美容基础知识,重点掌握美容师职业形象及素养、美容院卫生与消毒知识、人体皮肤生理知识及美容化妆品基础知识。可采用图片演示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培训对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接待与咨询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美容接待服务中的相关知识,了解美容接待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接待的基本流程及基本要求,并熟悉美容院常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及面部皮肤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电话礼仪。 教学内容: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目的。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构成的。美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 美根源于实践之中。美最初是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美和真、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 2、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20210227215151)

课程教学大纲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061U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电气电子、计算机、土木工程、汽车类各专业 学时:120学时(其中理论102学时,习题18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方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本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技匚作者所必备的物理基础。因此,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工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其教学目的与任务是: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初步掌握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具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并能根据物理概念、问题的性质和需要,能够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 4.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使之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以及今后知识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 5.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其学会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和与已知典型结果,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将分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它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加以综合,力求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并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让学员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发展。 教学要求中,“掌握”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学员应彻底弄清楚,融汇贯通;“理解”为一般考核内容,学员应弄清其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了解”属较低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一般概况。 四、课程总学时: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自然科学: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计划的制订:选题过程、实验计划的制定 2.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2.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以阅读为主,可配合相关录像片进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了解重要有机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