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中政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017高中政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2、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比较、鉴别能力,并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利用学案认真预习,搜集一些国家因为民族问题而导致的流血事件,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课内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踊跃发言,积极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

3、课后结合身边实际问题或国内外时事热点分析、体验、践行,从而获得成就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预习新课】:

1、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

族个。我国

是,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

了和

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

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①含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

,依法平等地。

②原因: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与发展程度之别,绝无;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

①含义:在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意义:、,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的前提,

是的保证,

是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原因:这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

现和中华民族的必然要求。4、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

是、的。

(2)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5、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1)、我国已经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这种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

的责任付诸行动。[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0511310013.html,]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国家因为民族问题而导致的流血事件,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搜集有关体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例,在课内交流展示。

【导入】: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学生学唱导入

【合作交流】:

探究活动一: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祖国。”(利用历史课已学习的知识,结合教材,举例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1、

2、

3、

4、

探究活动二: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呢?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交流探究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例。

【展示讲解】: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合作探究】:西藏获得了历史性跨越的原因。

【出谋划策】:

玉树地震后,我校荣幸的迎来了50名玉树灾区的九年级学生,这些可爱、纯朴、豪放、热情的藏族学生给学校增添了无限生机,在党、政府和各族人民的温暖关怀下,学校呈现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氛围。但是由于藏族学生在民族信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也给学校管理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新的课题,如穿着、留长发、饮酒、打架、饮食和生活习惯等。为使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请你为我校学生出出金点子:怎样和玉树灾区学生友好相处?

【课堂有效训练】: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之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话说明了我国()[来源:学科网]

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②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

③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消除④各民族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2、小薇为自己的手机设置了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各民族大团结是()

①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我国社会稳定的前提③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在我国现阶段,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我国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

()

A.发展民族经济,消除民族差异

B.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C. 加强党对民族地区的政治领导

D. 加大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工作人员的工资补贴

5、2010年3月26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邱国洪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一周年研讨会的致辞中谈到:在中央及各兄弟民族的帮助下,51年来,西藏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表明()

①我国贯彻落实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中央的扶持是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材料分析

材料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在西藏,人口不足3000人的珞巴族也有自己的一名代表;在西藏,学校除开设汉语教学外,另还开设藏语言教学,包括藏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材料2: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在全州抗震救灾的紧急关头,全国各族人民及社会各界心系灾区,情牵藏胞,及时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伸出了援助之手,送来真挚的爱。各方各界的无私帮助、慷慨支援,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斗志和勇气。

材料3:2009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指出,50年来,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西藏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2019亿元。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试作简要分析说明。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其含义,了解自治地区的自治权,以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 能力目标: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理解和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预习新课】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 )领导下,在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分()级:自治区()个、自治洲()个、自治( )个注: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3、民族自治机关:()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实践证明:各民族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来源:学§科§网Z§X§X§K]

5、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有:()、()、()、()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

();(2)有利于

();(3)有利于(

);(4)有利于()

【质疑探究】:①我们这里是否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

②族区域自治地方要不要中央的统一领导?

③民族自治机关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④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这些地方与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

【课堂有效训练】

1、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什么优越性?

①民族矛盾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尖锐的民族矛盾是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和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我国却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稳定、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的景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各得其所、和衷共济。特别的边疆的民族自治地方,对维护国家统一、捍卫边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的感情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国家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②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有一批少数民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③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2、.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①人民法院②人民政府③人民检察院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

B.③④

C.①

③ D.②④

3、(2009.山东)《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09全国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请欣赏歌曲《天路》感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0511310013.html,]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习目标】

1、在知识方面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识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的意义。

2、在能力方面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能够分析说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预习新课】

1、世界有几大宗教?我国有哪些宗教?

2、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作用?

3、我国宗教具有哪些爱国主义传统?

4、宗教是永恒存在的吗?为什么?

5、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哪些基本点?这项政策在我国政治制度中居什么地位?

6、我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怎样规定的?

7、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什么?

8、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什么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什么?

10、列举我国历史上利用宗教对我国的侵略实例。

11、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什么意思?我国《宪法》怎样规定的?在宗教界对外交往上我国政府是什么态度?

12、为什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怎样引导?

13、建国以后,我国宗教发生怎样的变化?

14、我国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宗教?

15、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16、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17、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18、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弘扬科学精神?

【课堂有效训练】

1、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多处,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000多个,各宗教都出版经典书刊,这表明:( )

A、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组织可以向社会宣传有神论

C、国家鼓励群众信教活动

D、宗教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2005年12月8日,西藏扎什伦布寺按照藏传佛教仪轨,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举行坐床十周年庆典活动。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对坐床庆典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①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②坐床庆典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③

表明宗教组织可以向社会宣传有神论④说明国家提倡群众信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对待宗教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这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③反对中国和

外国宗教界的交往④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中国宗教界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宗教界人士还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1.7万人。这说明()

A.我国宗教界与境外交往和联系违反了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B.宗教界人士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是干预国家职能实施的表现 C.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D.政府加强了对宗教团体及其成员的管理

5、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

A.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 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6、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①要求宗教界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③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④支持宗教界对宗教教义

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13日在杭州开幕,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协向大会祝贺,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等出席。这表明()

[来源学科网ZXXK]

A、国际宗教界友好交流是中国政府对外交流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政府对宗教界开展的国际交流往来活动持支持态度

C、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受外国宗教界的支配

8、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面对“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西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9、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10、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宗教无小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B.解决了民族问题也就解决了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D.民族和宗教问题相互联系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赴麦加朝班的穆斯林有4万多人。朝圣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受到穆斯林的赞赏。近年来,我国还制定了生产清真食品的法规,开辟了穆斯林公墓,我国司法机关还依法审理了有关出版物严重伤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案件,维护了穆斯林的合法权益。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充分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 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的一切活动 C.我国教会是西方教会的附庸 D.我国支持和保护信教群众的一切活动

12、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