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绪论(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判断)

是用于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

3、信息的性质(选择,判断,案例分析,会用来分析问题)

1)普遍性2)客观性3)动态性4)可识别性5)可传递性6)可处理性(变换性)

7)可度量性8)可共享性9)依附性10)时效性11)转化性12)可伪性

13)无限性14)层次性15)相对性16)知识性17)转移性

4、知识定义:P287

知识是经过人得思维整理过程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5、知识的基本特征P287(7+3增值性、非遗传性、依附性)

1)隐含性2)实体性3)共享性4)主观性5)价值性

6)复杂性7)变化性8)增值性9)非遗传性10)依附性

6、知识的分类(按载体):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7、资源定义:

窄派定义:自然资源,即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资源。

宽派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8、资源的分类(分类准则很多)

从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划分

(1)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类比人的体质)

(2)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类比人的体力)

(3)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类比人的智力)

9、信息资源(广义,简答)

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的集合、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的集合。

10、信息资源的特征(3+6个)(简答、选择)P7-11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4)共享性5)时效性6)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7)不同一性8)驾驭型

9)累积性与再生性

1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产生背景

(1)信息经济的崛起(2)信息观念的转变(3)信息技术的发展(4)企业的根本转变

12、信息资源管理(概念P15)

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分、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3、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手段

4)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

1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紊

的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

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a)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b)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c)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3)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

15、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5个)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和资产管理阶段。

16、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意义

1) 开辟了管理新天地

2)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是使信息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

3)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机构的合法权利。

4)促进了社会信息化

5)确立了信息资源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

6)有助于实现组织管理模式的转变

第二部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1、信息资源的常用度量方法以及涉及到的单位

1)基于数据量的信息度量2)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3)广义信息资源的度量

2、常用的存储单位

1)计算机存储装置的最小存储单位为1位二进制数,称为bit(比特或者位)

2)常用的基本存储单元为8位二进制数,所占的存储空间称为Byte(字节,记为B)

3)KB(kilobyte千字节)

4)MB(megabyte兆字节)

5)GB(gigabyte千兆字节或者吉字节)

6)TB(terabyte万兆字节或者太字节)

7)PB(petabyte),EB,ZB,YB等

1B=8bit

1KB=1024B=2-10B≈10-3B

1MB=1024KB=2-20B ≈10-6B

1GB=1024MB=2-30B≈10-9B

1TB=1024GB=2-40B ≈10-12B

1PB=1024TB=2-50B ≈10-15B

1EB=1024PB=2-60B ≈10-18B

1ZB=1024EB=2-70B ≈10-21B

1YB=1024PB=2-80B ≈10-24B

注:2-10表示2的10次方,以此类推

由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一个事物可能会呈现多种状态。

设某个事物可能出现的状态为:S1,S2, …,Sn;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P1,P2, …,Pn;,则当第i中状态出现时,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这个信息源发出的消息的信息量的数学期望(平均信息量)是:

若对数的底为2,所得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bit)

若对数的底数是e,所得信息量的单位是奈特(nat)

若对数的底数是10,所得信息量的单位是哈特(hart)

2、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的理解及概念

信息化是指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它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结果,是指信息活动在各项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含义:一是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指各行各业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业务现代化。二是社会信息化,是指社会所有成员都能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而享受信息交流、人际交流、日常生产与工作的现代化。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3、信息化的测度

4、国家信息化的组成要素,指标构成方案

5、信息产业

狭义的信息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与电子计算机有关的生产部门;

广义的信息产业指一切与收集、存储、检索、组织、加工、传递信息相关的生产部门。

6、信息产业的特征

1)信息产业是战略性的领头产业2)信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3)信息产业是高渗透型产业4)信息产业是易变动型产业5)信息产业是高投入型产业6)信息产业是高增值型产业

7)信息产业是高增长型产业8)信息产业是高就业型产业9)信息产业是综合性较强的产业10)信息产业是省能源、省资源的战略性产业

7、信息资源的管理的3大理论基础

(其中信息科学包括哪三方面的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8、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1)系统的整体性1+1>2 (2)系统的有机联系互补(3)系统的动态性

(4)系统的层次性(5)系统的目的性

9、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整体功能和整体目的的诸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10、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相对封闭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

11、组织结构及常见组织结构方式(了解)

12、信息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信息人力资源的规划,信息人力资源的选聘,信息人力资源的评估,信息人力资源的培训等13、标准化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成统一,以获得秩序和社会效益。

14、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作用

1)为信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保证

2)为提高信息资源质量提供保证

3)为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供保障

4)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5)为使用和维护信息资源提供利用

6)缩短信息资源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7)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

15、标准的分类,标准的代码(了解)

1)GB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代表“美国国家标准”

3)BS(British Standard)代表“英国国家标准”

4)DIN(Deutsches Institute für normung)代表“德国国家标准”

5)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代表“日本国家标准”

6)在信息技术领域: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7)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第三部分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1、信息需求及类型

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不同问题所产生的信息需要。

2、组织管理层次及每层次的职责

3、信息源和信息资源关系

信息资源一定是信息源,信息源不一定是信息资源

4、信息源的类型(判断,选择)

1)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可分为○1一次信息源○2二次信息源○3三次信息源○4四次信息源

2)依据信息源的内容分类可分为○1自然信息源○2社会信息源○3经济信息源○4科技信息源○5控制信息源

3)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可分为○1静态信息源○2动态信息源

5、信息资源采集(概念)、采集原则(了解,选择)、基本程序(如下)、采集方法(了解)

1)确定采集方针2)制定采集计划3)采集工作实施4)反馈用户信息

6、信息组织

即信息整序和加工,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序化与综合,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

7、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

语言学,逻辑学,知识分类

8、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1)形式特征组织法

a. 号码法。利用号码的唯一性和标准性组织信息,如通过身份证号组织人群信息。

b. 物名法。根据事物的名称字顺特征组织信息。

c. 专用代码法。它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内采用的具有一定专业含义又形式化了的编码系统,如化学

分子式。

d.引证关系法。是利用信息之间引证与被引证关系来组织信息。

e.时序法。以信息形成的时间为序组织信息。

f.地序法。以信息的空间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

g.其他特征序化法。如根据事物的颜色、规格、质地等特征组织信息。

2)内容特征组织法

a.分类组织法

b.主题组织法(包括标题词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及关键词法)

c.元素结构组织法。

3)信息效用组织法

a.权值组织法

是赋予不同信息以不同的权重值,然后通过复杂的计算,以权值大小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

教学质量评估等。

b.特色组织法

是根据某类用户、某一用户或用户某一方面的特殊需要组织信息的方法,如旅游信息等。

c.重要性递减法

是依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序化信息,信息效用组织法能够反映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它是一种

应用性的组织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极为广泛。如报纸版面的设计等。

9、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了解)

a. 文件方式。

b. 数据库方式

c. 主题树方式

d. 超媒体方式

10、什么是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哪3种?

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贮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按照检索对象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11、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了解)

1)计算机检索系统的逻辑构成:信息源采集与选择子系统、内容分析与标引子系统、建库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提问处理子系统、词表管理子系统等部分

2)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物理构成:硬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软件(系统软件和情报检索文件)、数据库(文献或数据集合)

12、常用的联机检索技术有哪些?

○1布尔检索○2截词检索○3限制检索○4位置检索○5加权检索○6多媒体检索和超文本检索

13、信息资源分析

信息分析是将信息转化为某一特定类型的知识,为某个用户提供决策时所需要的东西的过程。

14、信息过滤、情报分析、竞争情报、数据挖掘

1)信息过滤就是信息的选择性传播。

2)情报分析是指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大量信息进行采集、选择、评价、分析和综合,或者为了某一特定任务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综合,使之成为对解决相关问题有用的情报的过程。

3)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

4)数据挖掘是对数据库(数据仓库)中蕴涵的、未知的、非凡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知识的提取,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

1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念及意义

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播、服务、交换、共享和应用的过程。第四部分信息系统资源的管理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处理、传递、储存、使用信息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分类

与人的四种信息器官相对应,信息技术分为: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哪四个层次?(填空,选择)

(1)基础技术、支撑技术、主体技术和应用技术等四个基本的层次

(2)基础技术层次主要是指新材料和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层次主要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主体技术层次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四基元,其中通信技术和计

算机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部分与外界联系的接口。

应用技术层次是针对各种实用目的由信息技术四基元衍生出来的具体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在

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领域

的应用。

4、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辅人律、拟人律、共生律。

5、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应用系统,作用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6、信息系统的结构形式

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几种结构形式包括概念结构、一般结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硬件结构或物理结构)。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8、信息系统的常用的开发方法及主要思想步骤?(填空)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2)原型法

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4)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9、什么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任务划分,计划安排,经费管理,审计与控制,风险管理

10、信息系统项目的计划、进度、人员等管理

11、信息系统项目经理的任务和职责(会分析)

①职责:计划、组织、控制等。

②技能:

坚强的领导能力;良好的人员开发能力;非凡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处理压力能力;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高超的管理时间能力。

第五部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1、企业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审计,环境扫描(名词解释)

1)企业信息资源:广义的企业信息资源包括具有与信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信息技术中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提供信息处理和服务的系统和机构。狭义的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所拥有

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各种经济信息,企业拥

有的知识产权、员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商业竞争情报等。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3)信息审计:是指为识别、评估和管理信息资源提供某种方法,目的是充分开发信息的战略价值;也是指发现、监控和评估一个组织的信息流和资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实施、维护或提

高组织机构的信息管理。

4)环境扫描:是指对组织外部环境发生的事件、趋势和关系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和利用,帮助组织规划未来的行动。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对比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文书管理阶段

2)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4)商业竞争分析与竞争情报阶段

5)战略信息管理阶段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对比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基本目标:建立和管理一个集成的信息基础结构(将信息和信息技术集成在一起),是沟通、合作、业务和服务达到新的水平,在整个企业中实现信息共享,是企业的信息资源的质量、可

用性和价值最大化。

2)最终目标:通过增强企业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管理的效益,追

求”3E”,即Efficient(效益)、Effective(效率)、Economical(经济)。

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类型

主要有功能型、产品型、矩阵型等三种类型。

5、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会分析)

①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对各个层次的需求信息进行界定,明确各个领域的信息范围,再对信息收

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明确可以收集信息的范围和途径。

②明确信息收集的人员配置,通过恰当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

③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④将信息分析结果投入到实际运用中。在利用信息分析结果时,可以采用累积法、综合法、推

导法、联想法、预警法、置后法、觅主法等常用方法。

6、信息审计方法,作用?

信息审计的作用:

1)识别一个组织的信息流、过程和信息资源

2)识别一个组织的信息需求

3)鉴别信息资源的成本和收益,把IT投资与战略性经营项目结合起来。

4)树立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的意识和界定管理的作用,把握利用信息资源去建立竞争优势的机会。

5)制定一种统一的信息政策。

6)监督和评估信息标准、法律和政策。

7、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和任务(简答)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1)目标和目的:即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2)技术手段:既包含IT应用,硬件设施建设,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或引进)和实施

3)非技术手段:即包括规划和部署、业务流程重组或优化、专家指导实施、全员培训

8、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1)20世纪60年代以前-------------- 订货点法

2)20世纪60年代-----------------物料需求计划

3)20世纪70年代-----------------闭环MRP

4)20世纪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RPII和JIT

5)20世纪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

9、业务流程重组概念,作用

1)业务流程重组(BPR)是指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和改造的对象,以关心和满足用户(指过程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包括企业内外的用户)的需求为目的,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

2)作用:

(a)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b)能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c)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现代管理

(d)促成以流程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以市场为为基础的竞争格局。

10、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了解)

1)企业资源计划技术2)客户关系管理技术3)供应链管理技术4)协同产品商务技术

5)产品数据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6)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技术

1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会分析)

1)信息在企业活动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企业信息加工、处理、传递手段日趋现代化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日趋网络化

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5)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6)企业信息的安全性管理将成为关键

第六部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名词解释)

1)政府信息资源:

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3)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再Internet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分分隔的限制,全

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家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4)政府信息化:是指办公自动化,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办公室的内部业务,主要是文件资料的制作、传送和储存。

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历程阶段

1)记录管理

2)信息技术管理

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4)电子政务

3、政府信息资源特点

首先,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发布者

其次,政府信息不仅数量大,而且常常比一般信息更有价值,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品

最后,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还体现在其存储分散、搜寻难。(数量大、价值高、存储分散、搜寻难)

4、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简答,对照企业的)

任务:一是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二是调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即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利用和交流的能力;三是最大限度地降低

政府信息活动的费用,是政府信息的生产最经济,信息的分配最有效,是社会对政府信息的

使用最容易和最方便,政府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四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内容:1)政府信息化政策2)政府信息化发展计划3)政府信息化的项目管理

4)政府信息的管理5)政府信息基础设置的管理6)政府信息技术的管理

7)政府应用信息系统管理8)政府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开发

9)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10)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

5、电子政务分类

从服务对象来看包括:政府间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6、政府信息化内容

1)政府办公自动化

2)政府办公网络化

3)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4)政府公用网站建设及对外服务

第七部分信息政策与法规

1、什么是信息政策?什么是信息法规?为什么要制定信息政策和法规?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信息政策(我国):是指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的准则,它涉及到信

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信息业的发展规划、组织和管理等综合性的

问题。

信息法规:是有信息法律和信息规章制度共同构成的,即通过法律程序对各项信息政策予以确立,使之规范化,具有约束力,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

制定原因:

区别:(1)本质的不同(2)性质的不同(3)功能的不同

联系:信息政策是信息法规的基础,信息政策对信息法规的确定有指导作用

2、知情权与信息公开制度的产生背景?

3、信息公开制度与法规的分类(按主体)?

可分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度

4、政府、企业信息公开制度的特点分别是?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特点:

1)首先,从信息伦理来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道德要求高。

2)其次,从内容看来,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更为严格。

3)最后,从地位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企业信息公开制度特点:

1)首先,企业公开的信息内容具有广泛性。

2)其次,对企业公开信息表示关注的群体具有特定性。

3)最后,企业公开的信息有更大的主观性。

5、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

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

特征:1)法律确认性2)专有性,即排他性3)时间性4)地域性

6、为什么要注重信息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哪些?能解决哪些问题?

第八部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1、信息福利,信息市场失灵,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资源共享(名词解释)

2、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边界划分

3、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功能

1)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调集功能

2)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生长功能

3)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辐射功能

4、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1)相对于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状况而言,设置产权就是对资源的一种配置。

2)任何一种稳定的产权格局或结构,都会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的客观状态。

3)产权的变动同时也改变资源配置格局。

5、资源配置效率和产权制度效率关系

1)假定生产成本和效用既定,交易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或提高。

2)假定效用既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同时上升,不管交易成本上升多少,都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影响

3)假定效用既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同时下降,当然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4)假定效用既定,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反向变动,无论交易成本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变化。

6、信息产品产权安排观点(3种)P264

1)标准理论

2)波斯纳的理论

3)自然垄断理论

7、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模式

1)共享共建模式的信息资源共享

2)客户—服务端模式的信息资源共享

8、数字图书馆假设的意义及障碍

9、信息资源共享的成本收益分析(了解)

第九部分知识管理

1、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简答)

区别:

1)首先,从渊源关系上看,知识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并非完全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2)其次,从内涵范围上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一种构建智力库的过程,而只是管理是一种激励只是创新并突现价值的思想,通过发挥集体智能与知识共享来提高竞争力的过程。

3)再次,从目标与功能看,知识管理主要不是吸收和占有多少知识,二是促进组织机构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并创新知识,解决经营决策问题,因而其总体目标是知识运用,具有较强的

方向性和效用性。

4)最后,从业务上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信息的组织、控制和利用过程,是根据规范和指令对信息加以处理。

联系:

1)首先,信息管理是只是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其次,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

3)最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能够相互促进

2、知识管理的对象?(填空)

知识管理的对象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能够很容易在个人和团体之间进行传送的形式化知识,它是任何能够被编码的东西。

隐性知识是指难于形式化、难于间接交流的个人知识。

3、知识管理的核心? (填空)

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4、知识管理的目标?(简答或填空)

1)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创新能力

2)实现企业和组织的集成化

3)增强企业和组织的灵活性

4)实现企业和组织的知识共享

5、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简答)

1)新的价值取向:知识和人才成为最大的资产和发展推动力

2)新的管理成本投入:知识管理需要投入成本

3)新的运作方式:强化人和技术的结合

4)新的创新机制:注重组织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5)新的领导方式:强调组织工作人员人人参与,集体领导

6)新的激励方法:注重精神激励,组织创新的主题被赋予更大的权力与责任

7)新的分配方式:“按知分配”

8)新的法律规范: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

6、知识管理的意义?(了解)

7、什么是知识资产?(名词解释)

是指由企业和组织拥有或控制的、可用于获利的、不具有实体性的资产,它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的拓展

8、知识资产的有哪两种存在形式?(填空)

一是显性知识资产,二是隐性知识资产

9、影响知识资产评估的因素有哪些?(填空)

1)成熟程度2)无形折磨程度3)转让频率4)市场供求关系

10、知识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

11、知识资产转移类型(了解)

12、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哪四项主要工作(填空)

招才、育才、用才、留才

13、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名词解释)

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14、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了解)

15、知识管理技术理解

16、知识管理系统常见模式

1)基于层次模型的知识管理系统

2)基于一般系统框架的知识管理系统

3)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系统

4)基于知识实践框架的知识管理系统

5)基于资源的管理系统

17、CIO和CKO的职责?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二者关系?

CIO的职责:

1)规划、制定和实施组织的信息化战略

2)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信息技术支持

3)传播IT理念,建立并保持IT文化

4)管理信息化团队、维护信息化环境

CKO的职责:

1)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知识管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知识管理计划,把管理知识的目的与只是挂历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使之渗透、体现于企业的其他活动及计划之中。

2)涉及、实施并监督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个有利于组织知识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包括图书馆、知识基地、人力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和知识专用结构等软硬件设施3)形成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促进知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提升员工获取知识的效率,增强组织的整体知识的存量与价值

4)有效管理知识资产

5)科学管理知识工作人员

6)防止知识流失

CIO的素质与能力

1)合理的知识结构

2)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3)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

5)服务意识

6)丰富的工作经验

CKO的素质与能力

1)CKO应该是技术专家

2)CKO应该是战略专家

3)CKO应该是文化专家

4)CKO应该是协调专家

5)CKO应该有良好的个人品格

信息的定义

1、“今天发奖金了”是一条信息答案:对

2、“今天奖金发了500元”是一条信息答案:对

3、“1+1=2”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条信息答案:错

信息的性质

1、“信息无处不在”是信息的普遍性答案:对

2、“信息要及时更新”依据信息的客观性答案:错动态性时效性

3、“信息可以记录在纸上”依据信息的可传递性答案:对

4、“你讲的都是老黄历了”依据信息的共享性答案:错时效性

5、“将来会有了解动物心情的仪器”依据信息的可传递性答案:错可识别性

6、“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违反了信息的动态性答案:错共享性

信息的作用

1、救灾时使用卫星电话说明答案:1

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力要素4)信息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5)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

2、依据信息技术的远程手术说明答案:3 劳动工具的改变

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力要素4)信息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5)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

3、我国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说明答案:4

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力要素4)信息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5)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

4、嫦娥计划说明答案:2

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力要素4)信息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5)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

5、不会使用电脑的人不能当经理说明答案:5

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力要素4)信息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5)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

信息资源的特征

1、有人反复向你说同一句话,通常认为这人神经可能有问题,违反了信息的答案:3

1)时效性2)不可分性3)不同一性

2、花大价钱去搞别人的隐私,表明了信息的答案:4

1)时效性2)不可分性3)不同一性4)稀缺性

3、电视机象粮食一样出现过凭票够买的时代,反映了信息的答案:3

1)时效性2)不可分性3)人类需求性

4、核物理技术可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反映了信息的答案:1

1)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2)不可分性3)不同一性

5、有人讲故事只讲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吊你的胃口,开始收费,利用了信息的答案:2

1)时效性2)不可分性3)不同一性

信息资源的功能

1、不属于信息资源的功能的是答案:5

1)经济功能2)管理功能3)决策和预测功能4)娱乐功能5)都不是

2、不属于信息资源的功能的是答案:5

1)经济功能2)管理功能3)决策和预测功能4)军事功能5)都不是

3、不属于信息资源的功能的是答案:5

1)经济功能2)管理功能3)决策和预测功能4)认识自身功能5)都不是

4、不属于信息资源的功能的是答案:5

1)经济功能2)管理功能3)决策和预测功能4)传播病毒功能5)都不是

管理的基本原理

1、领导用人不疑,五年查一次帐,发现财务科长贪污500万,其管理不符合答案:2

1)效益原理2)反馈原理3)动力原理

2、新的总经理很会管理,人见人爱,设备保存完好,很多都未开封,只是年终结算,企业亏损50万。不符合答案:1

1)效益原理2)反馈原理3)动力原理

信息采集的原则

1、我不能听你一面之词,与信息采集的什么原则有关?答案:

2、

3、6

1)针对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6)预见性原则7)计划性原则

2、同学之间发短信频繁,打电话不多,与信息采集的什么原则有关?答案:4

1)针对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6)预见性原则7)计划性原则

3、发现这家伙可疑,马上抓来一审,果然是小偷,与信息采集的什么原则有关?答案:6

1)针对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6)预见性原则7)计划性原则

信息技术

1、电子秤属于感测技术的应用答案:Y

2、我图书馆使用感测技术的位置是:答案:1

1)图书区出入门口2)书架3)电脑键盘

3、新半导体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答案:1

1)基础技术2)支撑技术3)主体技术4)应用技术

4、校园网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答案:4

1)基础技术2)支撑技术3)主体技术4)应用技术

5、感测技术属于信息技术体系中的答案:3

1)基础技术2)支撑技术3)主体技术4)应用技术

6、本课程属于信息技术分类的答案:1

1)软技术2)硬技术3)主体技术4)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1、每逢3月,连绵的阴雨使我想家,不由得潸然泪下,坐在电脑旁,想--电脑要陪我流泪该多好呀!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符合答案:2

1)辅人律2)拟人律3)人机共生律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2

管理信息系统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2-16 17:53:38 一、单选题 1. (5分) ? A. Ctrl+W ? B. Ctrl+Home ? C. Ctrl+V ? D. Ctrl+End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现行系统 详细调查 ? B. 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 C. 新系统逻辑模型建立 通用字段内容的输入,可以用鼠标双击该字段的“gen ”,也可以按()。 新系统的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工作属于()的工作内容。

? D.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 A. 分析和抽象 ? B. 调整 ? C. 综合 ? D. 描述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 A. 产生应用软件并投入运行 ? B. 完成数据库设计 ? C. 进行系统详细设计 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进行()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系统实施是根据系统设计将新系统付诸实现的过程,它是真正()的阶段。

? D. 完成系统设计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 A. 编写程序 ? B. 系统运行、评价 ? C. 系统调试 ? D. 系统设计 得分:5 知识点:管理信息系统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在一个供销存系统中,属外部实体部门的是( )。 ? A. 计划科 ? B. 库房 ? C. 销售科 ? D. 供应科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执行的工作包括:系统分析和()。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

信息需求产生与满足过程的分析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研究范畴逐步扩大,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及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日益成为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管理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化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只有通过人类的使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怎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的关键,同样,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也成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为了了解更多关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知识,我产生了对信息的一些需求,比如: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信息管理发展的状况和同学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看法和期望等。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我的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查询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发现信息管理专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力量较为薄弱;二、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三、研究工作人员的机构和地区的分布极度不平衡;四、课程设置体系不够规范。由于经济、管理是两大类学科,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大,如何平衡各专业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比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五、研究目标以及方向不够明确,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六、绝大部分是对本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研究很少。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加关注。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信管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三个关键问题,应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 为了使我对培养计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上网阅读一些著名教授的文献,我发现这些专业文献里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信管专业的培养从实践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出发,可以建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组,提高师资水平;二、完备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三、丰富课堂教学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 )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 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 (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3 )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4 )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行业:铁路、林业、电力、港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职能: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统计、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信息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 )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 2 )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 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 3 )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综合视角[职能和管理层次]。) (4 )软硬件结构(硬件:机器的实体部分;软件结构:计算机的灵魂和思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5 )网络计算结构(四种网络计算模式:中央主机集中分时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C/S 、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B/S ) B/S 模式工作原理:在B/S 模式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 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 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 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 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 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C/S 模式结构、工作原理、特点:CS 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CS 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和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交互性强是CS 固有的一个优点。在CS 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其次,CS 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于CS 配备的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而B/S 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 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 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 来保证。由于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 CS 在逻辑 大量数据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同时由于开发是针 对性的,因此,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但缺少通用性,业务的变更,需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㈠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㈡论述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㈢信息组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极其特征是什么? 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㈤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题: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答:1、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 年 9 月,提出的“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就把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联系在了一起。从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以来, 10 年左右时间里, 全国已形成以中央、省、地、县( 市) 各级计划部门信息中心为骨干的信息专业队伍。连同各行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已构成较完整的信息体系。1993 年, 以“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为主要标志, 中国进入了第二次信息化的高潮。由于政府的重视,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信息通信设施方面全国新增长途光缆干线 8 万余公里, 新增局间电话 5600多万线, 电话主线用户超过4400万。公用数字数据网已联通约 1000个县市, 公用分组交换网已覆盖2000多个县市和乡镇。卫星通信方面新建了12 座地球站, 形成由 20个城市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至 1995 年底全国已有近千座广播电台、约 700 座电视台和 700 余座有线电视台, 其中有线电视用户已近 4000万。不仅如此, 各种高新通信技术已普遍使用,异步传输模式也开始试验。在信息处理设施方面国内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 300 万台( 套) 。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源于近些年的高额投入。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不仅传统的信息媒体有了很大发展, 如报纸已有 1000 种、杂志已近7000种, 年出版图书已逾 10 万种。而且电子化信息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据国家计委、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去年的联合调查, 国内有一定规模可以上网服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在信息服务业方面, 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 国内现有信息服务企业约 1 万家, 从业人数约 20 余万人。与 10 年前相比有了几倍至 10几倍的增长。在网络建设上, 近些年各部门、各地区的局域网以及纵向的广域专业网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去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国内已有电子化信息服务网络 104个。可以说, 中国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确实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2、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尽管中国信息业近年来有了较长足的进展, 但毕竟仍是起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MIS)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决策——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3、决策过程(理解)——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4、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5、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RP管理思想借助于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6、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MR PⅡ把企业做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因而,MR PⅡ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7、企业资源计划(ERP)——在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向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它把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集成到信息系统中,把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和企业外部的所有资源整合到了一起。是一种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所有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 8、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9、数据文件——在信息系统中,数据组织一般采用文件组织和数据库组织。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 10、WEB数据库——Web数据库系统是指以HTML为代表的Web页面(即网页)与位于底层的数据库的集成。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Web页面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11、企业流程重组——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改善。其本质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一些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所做的文字性的详细说明。数据字典是用文字来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 13、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的设备的安装高度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14、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选择)(20分) 10X2 (判断)(30分) 15x2 (简答)(24分) 4X6 (应用)(12分) 1X12 (论述)(14分) 1X14 第一章 1信息:是人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正确反映。(判断) 2数据:指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判断)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信息就是加工了的数据 4信息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按照应用领域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按照加工顺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按照反映形式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选择)(了解) 5信息的性质和特征 1)事实性; 2)时效性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到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3)不完全性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 断,只有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4)等级性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 5)变换性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载体来载荷。这一特性在多媒体时代尤为重要。 6)价值性信息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简答) 还有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存储性,不具有保值性,但有增值性,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不一样 6信息量大小衡量:数学方法(利用概率)单位:比特(BIT)(判断) 7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区别(判断)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思维管理更重要) 8系统: 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了解)(选择) 9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选择) 10系统类型业务处理系统(TPS)过程控制系统(P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决策支持系统(DSS)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选择) 11为什么我们需要信息系统:经济全球化 信息经济的增长 企业的转型 数字化公司越来越多 12信息与管理系统的管理关系: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转) 我们信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我们接触的课程很多很广,它要求我们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上急需的复合型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能够有比别的专业更多的选择余地。我自己划分了一下感觉我们这个专业有三个大的方向:一是往计算机方向的;二是往管理方向的;三是财务会计方向的。然而这三个专业又可以细分为很多我们可以从事的相关行业,如:市场营销,会计,项目管理,物流,电子商务,软件编程,数据库,网站建立与维护,管理咨询,计算机网络等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当,所以大三这一年就是让自己找准好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猛的向着自己所选定的方向发展的宝贵时间,俗话说的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要将自己的学习机会失去的时候再想着从头再来一遍,这是最为愚蠢的! 想考研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考了研对你以后的发展或者对你以后从事的行业有帮助吗?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再决定是否考研,如果是家庭的逼迫,或者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我奉劝有这样想法的一些人乘早打消考研的念头,因为我可以说以你们大学这四年所学的和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为有一些大中型企业宁可招该专业本科生也不愿意招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一来是本科生成本相比研究生底,二是有些岗位本科生本可以做得很好要研究生也是资源的浪费,三来也是研究生在一些企业依仗着自己是研究生完全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架子大,工资拿少了不干有情绪,一些稍微差一点的工作又不想干,自认为是大才小用。所以很多本科生毕业了不要慌只要自己真真正正的在大学里没有荒废这四年,你们完全有能力将一些研究生比下去! 信息管理 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信息收集就是对原始信息的获取。信息传输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因为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者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信息加工包括信息形式的变换和信息内容的处理。信息的形式变换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地传输给接收者。信息的内容处理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揭示信息的内容。经过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适时有效地利用。信息送到使用者手中,有的并非使用完后就无用了,有的还需留做事…… 信息系统 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统也可用来帮助经理和工人分子问题,使复杂性可视化,以及创造新的产品,从商业角度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解决环境提出的挑战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管理方案。我们用“信息系统”这个词时,特指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系统。 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硬件、存储和电信等技术为核心的人机系统。 就业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信息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系统和网络)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个专业打了个擦边球,管理和计算机二不像,想靠这个专业找工作的赶紧打住,自己找个方向学习才是出路。我是过来人。 我是一个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就听不少人说计算机专业不像几年前那么好就业了。我现在有点迷茫,我知道学习C++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必不可少的,可还需要学哪些实用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得含义 【本章考点】 1、信息、全信息、社会信息得概念(2010年名词解释) 2、信息得特征 3、社会信息化得含义及层次 4、信息管理得内容及任务 5、信息管理得沿革发展 【本章重难点】 1、社会信息化 2、信息管理得目标与任务 3、信息管理得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知识点详细讲解】 一、信息概念得发展 1、消息层面得信息 早期,人们对信息得理解就是很肤浅得,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瞧做就是消息得同义语。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得名句。诗中得“信息”就就是指音信、消息。在西文中“信息”(information)与“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就是相互通用得。 2、通信领域得信息概念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得就是在通信领域。 (1)哈特莱得开创研究 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得方式,并用选择得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得大小。 (2)申农得负熵理论 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得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与信道容量得方法与一般公式,得到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得编码定理,即负熵理论,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得东西。 (3)维纳得控制理论 1950年,控制论得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瞧做广义通信得内容,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得过程瞧做就是一种广义得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得信息传递与交换。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 3、经济科学得信息概念 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得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得关注。这些关于信息得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她领域得研究,例如有关风险定性得减少(信息得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 4、信息得生物科学概念 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她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得元素得数目以2为底得对数就就是该集合得变异度。 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界与植物界得信号交换,甚至生命体由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由一个机体传递给另一个机体,也开始被瞧做就是信息得传递。例如生物体内得核酸分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就就是通过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这就就是一种重要得信息传递。 5、科技工作得信息概念 科技信息工作中信息被瞧做经验、知识与资料。诸如:“信息就是作为存贮、传递与转换得对象得知识”,“信息就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得一切符号系列化得知识”,“信息就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得经验、知识与智慧”,“信息就是组织好得、能传递得资料”等等都就是有代表性得信息定义。 6、哲学中得信息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管理和系统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务的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以通信的; 信息不同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的分类:按管理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按应用领域: 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按反映形式: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声 音信息, 3.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 业级),变换性,价值性。 4.信息量的大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 出的信息量就小。 5.信息量的单位:比特。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 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6.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在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 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7.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8.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 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

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信息系统 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 理,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信息传输系统不改变信 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10.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 高度集中,定量化,数据库共享)----决策支持系统(DSS)----智能决策 支持系统(I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电子商贸系统(EBPS)、总 裁信息系统。 11.信息系统对职能的支持:对计划职能的支持;对组织职能的支持,对领 导职能的支持,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12.扁平化(理解,趋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 13.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分为,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 策,半结构化决策。 14.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属性: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 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不 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复试难不难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复 试难不难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复试到底难不难,是历年来学子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老师整理了一些备考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复试难度的资料,希望广大考生根据复习建议规划复习计划,取得好的成绩。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60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专业课不低于90分。 复试包括:笔试复试、专业面试、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四项。复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的30%。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与初试科目名称不同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形式为笔试。笔试复试内容分为:专业综合笔试和外语笔试两种,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名校。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专业共录取35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信息资源管理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信息资源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专业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或信息服务部工作,主要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 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信息咨询员——帮助人们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 2、图书出版编辑——在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 3、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在图书馆或人事部、档案部管理资料; 4、信息主管(CIO)——公司企业中信息资源主管,向总经理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辅助决策等。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_知识点

第一章 1.1简答或者选择 1.信息的要素:语义要素、差异要素、传递要素和载体要素 2.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3.按信息加工深度划分,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4.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分为文献型、档案型、统计型、动态型等。 5.按信息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6.信息一般表现为四种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和图像 7.从时间和空间上,信息运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信息运动、生物信息运动和人类社会信息运动三种不同的类型。 8.信息产业包含四大技术: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1.2知识点【判断】 1.核心资源、支持资源和环境资源构成了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 2.冗余是指在表达和传递信息时,用较多的信息量来实现较少的信息传递。 3.自然信息运动过程是随机的和盲目的; 4.自然信息是不完整的,只有信息的生成和存储,而不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存在着过程上的断层。 5.信息产业是智力和资本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 6.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以及社会支持环境这三者组成的有机整体也称为信息基础设施。 7.信息:信息是按照用户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对信息的加工是信息管理工作的核心。 8.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也就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广义的信息资源把信息活动的各个要素都纳入到信息资源的范畴,强调系统的概念。 9.信息差异:由于客观事物差异性的存在,信息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越是表现细微差异的信息,越有使用价值。

1.3综合 1.信息传递模式的多样性:多向主动传递:是指信息生产者或收集者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到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定的接收者。单向主动传递:是指信息生产者或收集者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收者。多向被动传递:这种方式事先没有确定的接收者,是信息收集者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单向被动传递:这种传递方式是指信息生产者或收集者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举例论述信息传递模式的多样性】 2.信息运动方式的多样性:辐射式运动:信息生成以后便向四面八方做辐射式传播和扩散。主要手段有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络、报刊杂志等形式。有序性运动:信息运动的有序性既表现在信息自身的有序性,也表现在运动过程的有序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按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以一定的方式,沿着固定的方向运动。主要手段是传真、文件、报告、书籍、刊物等。接力式运动:信息运动从信源到信宿是需要多次接力传递的。布朗运动:信息在人的作用下往往做无规则、无休止的运动。人际交谈、小道消息是这种信息流动的主要方式。【举例论述信息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第二章 2.1简答或者选择 1.人类的信息管理活动: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2.信息源种类繁多,形式复杂,可分为记录型、智力型、实物型和零次型。 3.记录型信息源按不同的物质载体,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网络型、视听资料。 4.信息搜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和科学性。 5.常用搜集信息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采购、调查、交换、索取和检索。 6.信息组织形式可按不同方式划分: ?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有文字信息组织、图像信息组织、声音信息组织和视频信息组织。 ?按信息加工的程度划分,可分为一次信息组织、二次信息组织和三次信息组织。 ?按信息的传播载体划分,分为文献信息组织和非文献信息组织。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剖析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 统概论1、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2、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①数据是信息的物理符号和载体。 ②数据是反应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特性的符号,它可以用数字、文字、声音、图象或图形等形式表示。数据本身无特定含义,只是记录事物的性质、形态、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是中性概念。 ③信息则是被赋予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以后产生的数据。 3、信息的特性: ①真伪性②层次性③时效性(可变性)④共享性 ⑤可加工性⑥可存储性⑦可传输性(传递性):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宿、信道、信息4个要素⑧价值性(增殖性) ⑨动态性 4、信息的生命周期:六环节: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使用 (1)收集 信息识别:、管理者识别、系统分析员识别、共同识别 信息收集方法:自下而上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累积法(2)传输模型(香农模型) 噪音干扰信息源编码器 信道译码器 接收器 (3)维护:为保证信 息的准确、及时、安全 和保密。 (4)使用(两方面) ①技术方面:通过一定 的手段,高速高质量的 把加工的有用信息提 供给使用者 ②信息价值转化:信息 概念上的深化、信息内 容使用深度上的提高 (三个阶段:提高效率 阶段、即时转化价值阶 段、寻找机会阶段)。 6、管理信息的基本特 征:①及时性②客观真 实性③准确可靠性④ 全面性⑤充分性 7、信息的不同层次及 特征 战略级信息:信息 来源大多外部、信息 寿命长、加工方法灵 活、使用频率低、加 工精度低、保密要求 高 战术级信息:来源 内外都有,中中中中中 作业级信息:与战 略级信息相反 8、系统的含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实 现某种功能)由若干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 分(元素)组成的有机 整体。 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 (部分,子系统)组成 的; ②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③任何系统都有特定 的功能。 9、系统特征 整体性②目的性③层 次性④相关性⑤动态 性⑥稳定性 系统与环境的分界线 称为系统边界 10、系统的结构 指系统各组成要素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或秩序。几个要素之 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 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五个基本要素:输入、 处理、控制、反馈和输 出 11、信息系统的定义 对信息进行采集、加 工、处理、存储和传输, 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 有用信息的系统。 12、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管理、应用软件、 系统资源 13、信息系统的类型 ①作业信息系统(面向 操作) ②管理信息系统(面向 决策功能) ③信息系统的其他类 型(专业方向) 14、管理信息系统定 义 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 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 及办公设备,为实现组 织整体目标,对信息进 行收集、传输、储存、 加工、输出,给各级管 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 和决策信息,并由其执 行管理过程的人机系 统。 15、管理信息系统的 产生与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系 统(EDPS) ①目标:能迅速﹑及时 ﹑正确地处理大量数 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效 率 ②解决的问题:高度结 构化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 (MIS) ①支持日常业务的数 据处理工作,、又能将 集中组织中的数据和 信息集,进行综合处 理,统一使用。 ②主要特征:信息集中 统一,具备辅助事务管 理、辅助决策的功能, 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及 网络系统。 ③主要用于:帮助企业 和组织解决结构化的、 程序化的决策问题。 (3)决策支持系统 (DSS) 特点:以交互方式支持 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 和非结构化决策为主 (4)知识处理系统和 办公自动化系统 (5)专家系统(ES) (6)经理信息系统 (EIS) 15、管理信息系统的 特点 ①是一个人机系统② 是一个一体化或集成 化的系统 ③支持管理活动,用数 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 决策 ④有一个中心数据库 及网络系统是MIS的 重要标志 16、管理信息系统的 功能 ①信息处理②预测功 能③计划功能 ④控制功能⑤辅助决 策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