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标准范本

矿井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8585 矿井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矿井轨道运输安全管理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轨道运输系统

现代化矿井原煤运输系统已经全部采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连续运输,但对于材料、设备、矸石等运输一般仍然采用轨道运输。轨道运输目前仍是主要的矿井运输方式,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矿井各个生产环节,表现为点多,面广,战线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

轨道运输的主要优点:能充分适应运输距离的变化和巷道的弯曲,既能用于水平巷道又能用于斜巷,且倾角几乎不受限制。

轨道运输的缺点:运输线路长,运输能力随运距

增加而降低;受轨道质量、机电设备、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大;工序较多,工作组织复杂。

二、当前矿井轨道运输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零星事故频发,已经成为轨道运输安全管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关资料统计,全国煤矿重大事故中,运输事故已经占到事故总数的20%~30%。矿井运输专业已经成为事故的“重灾区”。

矿井运输事故多为零星事故,特别运输大巷和轨道上下山是事故的高发地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在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掉道事故频发;斜巷放滑事故时有发生;摘挂销链伤人事故常见;绞车钢丝绳弹人事故时有发生。

(一)掉道事故频发。掉道事故分为平巷掉道和

斜巷掉道事故,在不同情况又分为单车掉道和多车掉道及双轮掉道和四轮掉道。

掉道危害:掉道轻则损坏轨道、巷道、设备等,重则产生严重人生伤亡后果,且掉道后复轨过程引发许多安全隐患。

案列:李嘴孜矿“12·10”井下斜巷矿车掉道挤人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xx年12月10日,李嘴孜矿运输二队中班班前会安排8人到W7采区底板下山,负责打运采煤二队27314工作面回收的工字钢棚。15时26分左右,开始打运第一钩,共拉两车工字钢棚,车辆运行10米后,即当第一辆车从中部车场拉至斜巷段道岔尖轨时,两辆车突然向左倾斜(向北侧),并向左侧翻,侧翻的车辆将站在扳道器处的把钩工李某头部挤

在矿车与巷帮之间,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该事故综合反映了事故现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职工李和军严重违章操作及现场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了事故发生,触犯了20条红线中第14条规定:个人违章作业造成他人(包括自己)死亡的和第12条规定:斜巷“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也违反了84条较严重“三违”界定第36条规定:斜巷提升时信号工、把钩工不进入躲避硐的。

(一)直接原因:中部车场(二道)两辆运行的重车突然左倾侧翻,提前站在人行道侧准备扳道的把钩工李和军因躲闪不及被挤在矿车和巷帮之间。

(二)间接原因:

1、现场存在隐患。巷道严重底鼓、炸浆,造成

轨道质量差,事故点处轨道水平误差100mm;造成现场作业环境差,巷道两侧安全间隙均不符合要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矿职能部门发现隐患,但没有落实巷修,现场凑合思想严重,造成事故。

造成掉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轨道质量、装车封车、人为操作、巷道环境、车辆质量等。

1、轨道质量:轨道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造成的掉道在掉道事故中占85%甚至还要多。车辆在过轨缝、道岔、弯道等地点时,特别容易发生掉道事故。钢轨接头(轨缝)、鸡心(道岔)是轨道最薄弱的地点。轨缝的大小直接影响轨道质量,间隙过大,列车通过时冲击力和震动也大,也就容易掉道。车辆

经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使钢轨接头和车轮的磨损加快,车辆不能平稳运行,降低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车辆在弯道运行时,横向力只有离心力,车轮轮缘压向外轨,轨道稍微超宽一点就容易掉道。为消除离心力的有害影响,将弯道外轨太高,使离心力和重力和合力垂直于轨道道面,确保车辆处于稳定状态。

目前井下轨道质量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轨道缺少扣件(道钉、夹铁、鱼尾板、滑床板、曲线段缺少轨距拉杆、弯道鸡心缺少付轨、特殊轨道缺少铁道板等);轨缝超标(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2mm,轨缝:井下≯5mm);规矩不合格,超宽或过窄(轨距: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偏差-2mm~+5mm);轨道阴阳(底板变形造成轨道变形;直线段两股钢轨水平误差≯5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

5mm;);尖轨与基本轨贴合不严实,开程不符合要求(尖轨尖端与基本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开程:80~110mm;)。

2、装车封车。车辆超高、装车重心不稳,在车辆过弯道或斜巷打运容易造成掉道甚至翻车。(斜巷打运支架等头轻尾重大件车辆使用锚链背车方法);打运超重或超大物件不用手拉葫芦二次加固重物下滑造成车辆掉道。

3、人为操作。开快车、飞车掉道;急刹车、超规定数量挂车抵车、拉车、车辆连锁碰撞造成掉道;人力推车放飞车易造成掉道;不提前对轨道情况进行巡查,轨道上有杂物造成过车掉道;使用卸扣或三环链连车时,三环链拗劲或滑头使用一个卸扣造成钩头

不活动大绳别劲掉道;钢丝绳与轨道夹角过大,车辆拉至靠近绞车时车辆横向受力容易掉道;使用对拉绞车时,绞车司机配合不到位,两个绞车钢丝绳同时带紧绷直造成车辆掉道;两部绞车同时牵引过弯道时,侧面绞车钢丝绳受力过大或没带劲造成车辆掉道。

4、巷道环境。在打运超长、超宽、超高(三超)物件时,由于巷道间隙(高度或宽度)不够及巷道有电缆及其他设备(如过风门)使车辆抵刮巷道或设备造成掉道;由于巷道原因绞车布置不合理,钢丝绳绕绳方向不能平行于轨道,钢丝绳角度偏离过大造成拉车掉道。

5、矿车质量。车辆长久失修造成车辆局部零部件损坏引发的掉道或翻车事故。主要有:矿车轮对磨损严重(俗称“三条腿”)及车轮大轴弯曲变形造成掉道;矿车轴承缺油,车轮转动不灵活(车轮有异

响)造成掉道;缓冲装置碰头严重损坏,弹簧断裂,伸缩长度低于30mm,在抵车过弯道时容易掉道。

(二)斜巷放滑事故时有发生

什么是斜巷放滑。20xx年安全一号文重大非死亡事故界定第九条:斜巷放大滑。斜巷因断绳、脱销造成跑车的;带绳运行车辆以非控制速度下行距离超过20米的。斜巷放滑事故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轻则损坏车辆、巷道、轨道,重则造成死亡、群死群伤。造成斜巷放滑事故有以下几种原因:

1、钢丝绳失检失修断丝变形超限或钩头绳卡子松动放大滑。

2、超保险长度挂车,违反规程措施超挂车等超载打运断绳放大滑。

3、超绞车能力打运放大滑(顾北矿放滑事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