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法的起源

浅论法的起源

浅论法的起源
浅论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

摘要:国家和法的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分工。这三次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交换、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此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氏族制度就不可能存在了,对立阶级的利益冲突不可能再依靠原始公社的调整系统来加以调整。为了避免社会和互相冲突的阶级在无谓的斗争中同归于尽,就需要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把这种阶级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产生了以国家强制确定社会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及其界限、从而使阶级斗争得到缓和的必要。在此情况下,国家和法律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法的现象的起源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经历了从习惯发到习惯法再到了成文法的过程,并且受到了原始公社的道德和宗教的影响。

关键词:法的起源国家原始社会习惯法

法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对于这样一门具有悠长历史渊源的学科,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法理学所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法学的研习来说,法的起源问题,就跟法的概念一样,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法的起源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对于它的理解也关系着对于法的概念的不同界定和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方法的运用。

一、法的起源学说

法的起源,是指法的起始和法源,又称法的产生,是法在历史上的产生过程。我们探究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要找出“法”这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出现的标志,也是法的特征出现和形成的时间和阶段。关于法的起源的学说,现今业已有不同的观点。以其中一个划分标准,分为两个部分,即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学说

1、神创说。即法是由神创造的,如自然法、神法,人定法源于自然法,或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在西塞罗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如认为法源于天。

2、暴力说。即法是暴力斗争的产物。如中国法家代表韩非子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

3、契约说。该说认为在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无国家无法律,但存在一些危及人类发展的因素,人们为了安全,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相互缔结契约,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从而进入了政治社会,该契约就是法律。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大部分都持此说。

4、发展说。该说认为,法是人类物质、精神或历史传统演化发展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

5、合理管理说。许多法社会学学者持此观点,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

(二)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学说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学说,主张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形态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习惯,它们与阶级社会的法是根本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后期,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在主流的法理学教材中,关于法的起源的

基本主张都是:法起源于国家。即“法的起源国家说”。事实真是如此么?首先对于法的概念的理解,主流观点认为,从狭义来说,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据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从广义上讲,是从整体上来理解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我们可以注意到,不管是从狭义方面还是从广义方面,这里对于法的概念的界定都离不开一个制定主体,即国家。也就是说,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国家是法律产生的必要条件,在没有国家没有形成以前,是不存在法律的。而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必然产生法。①可是这样的论证逻辑是正确的么?那在国家产生以前,那些约束人生活和行为的规则是否存在?它们的性质如何?

二、原始人的法

那么原始社会是否存在法呢?很多学者对于这个话题争论不休,西方学者对于这个课题已经做出了不少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这些氏族制度、原始部落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发展的历史脚步。

“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呵!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 没有诉讼, 而一切都是有条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 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 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一切问题, 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 在大多数情况下, 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②这是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摘录的一句话。有人从这段话就认为氏族制度没有暴力机构、没有法官和诉讼,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原始社会没有法。但是,仅仅截取其中的一段就说恩格斯认为原始社会没有法律是明目张胆的断章取义。恩格斯只是认为原始社会没有如现代阶级社会这般强制实施法律的强大机关,并没有否认原始社会没有法。③至于恩格斯为何会发出这样引人误会的感叹,可能是因为恩格斯对于当时他所处的那个风雨飘零、充满矛盾和危机的现状与原始社会这种淳朴的制度之间的对比,从而发出的喟叹吧。

在《原始人的法》一书中,霍贝尔在第二部分分别论述的爱斯基摩人的基本法、北吕宋岛伊富高人的私法、形成中的印第安人部落的法、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原始法和阿散蒂部落的法,内容十分丰富。霍贝尔认为,原始社会是存在法的。他把法律分为原始法律、古代法律和现代法律三个部分。他明确指出原始社会的法跟现代社会的法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原始社会的法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法。“当我们从以大陆法和英美法为基础所经历的世界进入原始人的法律世界时,我们一定会发现一些完全新的东西,有些虽似熟悉但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④霍贝尔的观点即是认为,我们不能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待原始社会,不能以对待现代法的严格和苛求来衡量原始社会法是否严谨适格。这种观念和做法可以说是不公平的。这样只会得出原始社会没有法或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

从原始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原始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血缘家族阶段。在这一阶段,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团体,由于生产力极端不发达,人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组织,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所以仅仅形成了一些规范人们行为的习惯,还谈不上习惯法。到了氏族公社时期,为了方便日常生活管理,氏族选出了自己的首领,来讨论氏族的重大事宜。后来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氏族制度得到更加充足的完善。人们的行为处于一些公认的规则之下,这些规则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适用于全体氏族公社成员们。虽然它没有现代社会国家这种强制力来实施执行,但是,它也是可以依靠社会舆论和首领的威望来付诸实施。换一种角度来看,其实这些规则就是原始社会的习惯法,它由最简单粗糙的氏族习惯发展而来。由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行为模式简单,所以起初的习惯法

①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191页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版

③谢石松:《再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观》,载于《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也很简单。但随着人们生活交往的频繁和生产分工繁复,氏族组织社会的末期,逐渐也开始显现现代法律制度的端倪,法官和诉讼开始出现。

原始社会的法与现代社会的法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承认原始社会有法的话。那么不可避免就要给原始社会的法进行概念界定。恩格斯有一句概括得很恰当:“在社会发展到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①这便是原始社会习惯法产生的一个过程。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一旦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部落或一个民族的成员开始普遍而持续地遵守某些被认为具有法律强制力的的惯例和习惯时,习惯法便产生了。这种观点认为,在习惯法的形成过程中,无需一个更高的权威对上述惯例和安排做正式认可与强制执行。②霍贝尔对法律下了这样的定义:“这样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规范,即如果对它置之不理或违反时,照例就会受到拥有社会承认的、可以这样行为的特权人物或集团,以运用物质力量相威胁或事实上加以运用”。

③在霍贝尔对法律作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法律同国家的联系被斩断,也就是说在国家出现以前,只要存在一种被社会一般承认并且具有由社会强力实施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

结语

在现今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作为调整人们生活的社会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诞生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习惯法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具有完整的法律性质。所以,法并不是起源于国家产生之后,它拥有更加悠久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版

(3)谢石松:《再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观》,载于《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4)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博登海默:《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②博登海默:《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

浅论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 摘要:国家和法的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分工。这三次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交换、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此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氏族制度就不可能存在了,对立阶级的利益冲突不可能再依靠原始公社的调整系统来加以调整。为了避免社会和互相冲突的阶级在无谓的斗争中同归于尽,就需要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把这种阶级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产生了以国家强制确定社会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及其界限、从而使阶级斗争得到缓和的必要。在此情况下,国家和法律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法的现象的起源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经历了从习惯发到习惯法再到了成文法的过程,并且受到了原始公社的道德和宗教的影响。 关键词:法的起源国家原始社会习惯法 法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对于这样一门具有悠长历史渊源的学科,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法理学所必须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法学的研习来说,法的起源问题,就跟法的概念一样,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法的起源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对于它的理解也关系着对于法的概念的不同界定和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的方法的运用。 一、法的起源学说 法的起源,是指法的起始和法源,又称法的产生,是法在历史上的产生过程。我们探究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要找出“法”这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出现的标志,也是法的特征出现和形成的时间和阶段。关于法的起源的学说,现今业已有不同的观点。以其中一个划分标准,分为两个部分,即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学说 1、神创说。即法是由神创造的,如自然法、神法,人定法源于自然法,或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在西塞罗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如认为法源于天。 2、暴力说。即法是暴力斗争的产物。如中国法家代表韩非子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 3、契约说。该说认为在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无国家无法律,但存在一些危及人类发展的因素,人们为了安全,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相互缔结契约,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从而进入了政治社会,该契约就是法律。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大部分都持此说。 4、发展说。该说认为,法是人类物质、精神或历史传统演化发展的结果。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 5、合理管理说。许多法社会学学者持此观点,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 (二)马克思主义法的起源学说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学说,主张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形态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习惯,它们与阶级社会的法是根本不同的。在原始社会后期,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在主流的法理学教材中,关于法的起源的

论法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论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发展趋势 一、阐明几个基本概念 1.法: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宪法、刑法是法;部队条令条例、规 章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法,再如交通规则、城市文明规定等。 2.法律:广义的法律同法,狭义的法律是一种特指,即行为规范中, 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并以国家政权形势颁布施行的 规范性文件。主要把握这么几点:.由立法机关制定;.遵循一定的立法程序;.以国家政权形势颁布施行,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规范人们的行为,即明确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3.法学: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的科学。 4.法治:一种以法律为准绳的治国思想。三个特点:一是法律至高 无上;二是法律成为调解社会关系和国家政策的依据与主要手段。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法制:指法律部门、制度和机构等总称。 二.法律的起源、发展 “法”字的原始写法据“说文解字”的解释为“漉”。左边代表法平如水之意,右边的“鹿”指的是古时候的一种兽,它能够辨别真伪。传说远古时代,对一个人是否干了坏事无法判断的时候,就请这 种叫做“鹿”(法)的兽来辨别,对无罪者不加伤害,而对有罪者则 先用触角挑死,然后食之。不管这种传说的真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就是法律从开始产生起就寄托了人们乞求“公平”和“惩恶扬善”的 期望。下面先从我国法律思想的起源、发展讲起。 我国的法律思想从其产生之日起至年建立新中国,大致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1.起源形成于夏商朝。相传在公元前年,夏代部落联盟领袖禹突破 尧舜建立的王位“禅让”的传统,把王位不传贤人而传给自己的儿子启。“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其它部落首领由启封侯封地。“地之民为奴”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家族统治”和“君主专制”的体制 已经建立。奴隶制国家开始形成。与此同时,法律作为国家的孪生兄 弟相伴而生,成为统治阶级巩固地位和政权的武器。夏商朝作为奴隶制国家形态,其法律思想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由“礼”演变而来 所谓“礼”,据清朝学者王国雄的解释,原是指祭神灵和祭人鬼的器具,盛有两块玉,后来供祭祀的酒也叫礼。再后,凡是进行祭祀的一 切活动都叫礼。但这类活动有一定的仪式,因此,社会学意义上的“礼”最早注义是祭祀而举行的仪式。能否参加氏族祭祖的仪式是当时区别 是否属于这个氏族的基本条件。随着国家的形成,神权与政权合二为一,统治阶级逐渐垄断了祭祀的主祭权,“礼”演变成为象征统治阶 级身份的一种政治权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这种权利,于是“礼”自 然地成为确定人们在国家组织里等级地位的法。 第二、刑起于兵 古时候,由于生产资料有限,战争的俘虏大多被杀死或用来当作祭祀

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曹远哲 2015405040116 【摘要】亚里士多德说,诗歌具有净化作用。简单来说,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意境,最能抒情的文体。诗歌的功能,在其语言和思想感情中的以体现。它对于语言的淬炼、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能够融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精神传统。诗歌的功能,和其起源是密不可分的,诗歌的起源映射着诗歌的功能,从诗歌的起源中论述诗歌的功能。 【关键字】诗歌的起源诗歌的功能诗经 一诗歌的含义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类型之一。早期诗歌与音乐、舞蹈相互融合,后来独立自成一体。在中国古代,诗和歌有别,诗供朗诵,歌是歌唱的,现在诗和歌统称为诗歌。它的基本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一般分行排列;语言凝练、形象、含蓄,运用灵活;常采用赋、比、兴等手法。诗歌的创作,一般要求作者在生活中激发起丰富、强烈的感情,鲜明地表现出他的独特个性和情感色彩,使诗的形式的外在节奏与情感的内在节奏相一致,同时,语言须刻苦锤炼和精心推敲。它从性质上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歌谣等;从押韵上分有有韵诗和无韵诗。中国诗歌又可分为旧诗和新诗,旧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诗歌的由来 诗的历史悠久,产生于千年之前。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

行动学习法的起源与发展(林小桢)

行动学习法的起源与发展(林小桢) 关于行动学习法起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哦,但是无论哪个版本,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从不同的立场及角度考虑而已。接下来,我将会简单的介绍一下较为知名的研究者: 1. 行动学习法由来自英国的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1907~2003)首创的,后人追封他为“行动学习之父”。目前,在英国还存在“瑞文斯研究中心”。他在1945年担任国家煤矿理事会的教育及培训主任期间,将行动 学习法应用于煤矿业的技术工人培训,据说就因为他这 套改革,在1971~1981年这10年期间使国家工业生产 提高102%,结果还不错吧。后来,他又将这种方法带 到了比利时,运用到企业管理层的发展培养中,获取到 令人赞赏的成效。再后来到了1971年,他就是出书 了,书名叫《发展高效管理者》,较为正式的提出了行动学习法的雏形。于是,行动学习法因为瑞文斯在众多企业的实战而传播到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啦。 瑞文斯关于行动学习的信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投入行动是任何学习的基础;第二,管理者最有效的学习是通过社会交换实现的。什么社会交换呢?意思是指人的行为是受心理因素影响,主要是来源社会环境、规则、利益等因素影响。 其实,瑞文斯教授并未清晰地给行动学习下定义,他认为太过明确的定义反而会限制行动学习的发展,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在众多的实践来看,很多企业是指做跟行动学习类似的项目,但是没有叫行动学习而已。但是,瑞文斯有在书中写到:行动学习是一种开发手段,通过认真参与真实的、复杂的和紧迫的问题,参与者付出智力、情感或体力上

的投入,并获取到预期的行为改变。关键词是聚焦问题、投入行动从而导致期待的行为改变。 基于这个理念,瑞文斯也曾经提出行动学习操作公式:L=P+Q(对于这个公式的认知,我们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瑞文斯的书籍,否则你的认识仅限于一些初步的翻译,那么就会很模糊。在我的理解,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学习的过程一则是学习现成的结构化知识或经验以解决现实性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富有洞察力的问题探询探索未知/未来领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L”(Learning)是“学习”的过程,而这个“P”(Programmed Knowledge)就是“结构化的知识”,是指通过接受指导,学习那些已经“成型”思路和方法(也可以说是工具或流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所面对的事物,更有效地应对目前的环境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用前人的总结的经验方法解决现实性的问题。“Q”(Questioning Insight)是以“富有洞察力的提问”为主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仅仅靠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习那些在现在看上去不太必要或重要,但对未来很有用的知识或技能。那么如何去获取这些对未来很有用的知识或技能呢?所以,他提出企业的学习需要主动自觉地探索我们所不熟悉的领域,在未知的、冒险的和混乱的现实条件下,提出有用的、有洞察力的问题,并去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瑞文斯认为,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来自于不熟悉的环境或不熟悉的问题,因此,探询非常关键的学习方式,学习发展只有将“指导”与“探询”两个关键环节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更有效的学习,才是基于现实探索未知的发展之道。

中国古代文学之一---------词的起源

词源篇(一) 词是一种诗体,起初本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所以有称为“曲子词”,但它却不同于普通所谓的“旧体诗”,(旧体诗包含古体与近体两类),尤其是“近体”的格式只有几类,字数、句数、平仄、用韵方式都很固定的,而词的情况就很复杂了。 一、诗词配乐的不同 词与诗不一样,诗不一定配乐,即使配乐,也是先有诗,后按诗配乐,既诗与乐的结合是以乐迎诗,诗可以保留原来的格式,不必去迁就乐曲。而词一般都是先有乐,然后按乐填词(注:先写词,后按词谱曲的毕竟是少数,常见的例子就是作者的自度曲。),所以它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都要受到音韵的限制和影响。乐谱多种多样,词的形式也随之而千变万化,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词调。

二、“词”纯文学样式的演变 每一种词调按照各自依据的乐谱,都有一定的格式,而这种格式起初是变动的。因为据谱填词,所要求的也只是合情、易唱、顺耳而已,无需苛求每个地方都要字合句切,如对歌曲中的每一个节拍可以唱一个字音,也可以唱几个字音,反过来讲,几个节拍既可以唱几个字音,又可以唱一个字音,同样的填词虽按乐谱填词,但在某些音节上可多填几个字,也可少填几个字,在个别音律不吃重处,还可略变一下平仄韵律,只要演唱时仍能悦耳动听就行。所以这就造成了词调更加多样化,早期的词,多为一调数体,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两宋以后,乐谱逐渐失三位,再者多数诗人本不通音乐,填词意在作诗而不再演唱,不去理睬曲谱,只按前人已填的词调,一字一句地照填下去,这样一来,词的格式反而固定、严格了,以致明清两代有人归纳旧词,厘定词谱,使得填词者有所依据,于是词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变成了一种格律十分严格的诗体。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 范立波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关键词: 社会惯习共享合作行为道德目标命题规范性合法性环境 内容提要: 法律规范性理论包括概念和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概念要回答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它与道德规范性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来源问题则要说明法律为何具有此种规范性,关涉到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如何可能这一根本性问题。与道德相比,法律的规范性是一种弱规范性,它本身是一种道德主张,但它的来源却是独立于法律要求的道德正当性的。哈特和科尔曼等人基于法律人视角,将法律规范性问题转化为法律的效力来源问题,是对法律规范性的误解。承认规则只具有认识意义。法律本质上以权威性的方式有效消除合法性环境下的道德瑕疵的共享合作事业,法律的规范性来自于法律实现其道德目标的能力。 法律是一种规范性的社会实践。如何理解法律的规范性,涉及到规范性的概念和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概念问题要回答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其它规范性概念、特别是道德规范性之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而来源问题则要说明法律为何具有此种规范性。不过,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对法律规范性的概念理解,同时也给来源提出了确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法哲学家无法对法律的规范性来源做出合理说明,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这一被普遍接受的主张,在概念上就难以成立。因此,来源问题涉及到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如何可能这一根本性问题(一些法理论家并不否定,在法律实践中,法律官员或普通公民会认为法律是规范性的,他们反对的是,没有人能够对法律的规范性来源做出合理的、能够通过反思性检验的说明。如果这一实践重要性不能得到合理的证立,我们赋予它这种重要性就是错误的,我们就必须抛弃法律的规范性,并解释这类错误的成因。它们都热衷于揭露法律的非规范性本质,比如,法律的规范性只是统治阶级追求其利益的面纱,正当性信念是统治阶级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灌输和操纵的结果,所以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揭露规范性背后的事实真相。法律现实主义、批判法学、女权主义等属于这一类型。)。本文希望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的但可能有益的思考。 全文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规范性的概念,特别是法律与道德的规范性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法律规范性的内在紧张:一方面,法律主张其要求具有道德约束力,而另一方面,法律的规范性是以独立于内容的(content-independent)方式要求服从的,因此,

论法的起源

论法的起源 作者:郭桂香 【摘要】古今中外的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和对应的关系,如神创说就与法的本质的神意论观点一致,是神学法学的主要内容;契约说则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与法的本质的理性论观点紧密联系。我们在理解了发的起源、法的产生的标志以及和法的本质以后得出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法产生的基础。从而看出法的起源国家说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私有制阶级国家法法律 目录: 前言 一、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与本质学说之间的关系。 1、对法的起源的各种法律学说简介。 2、法与法律的区别。 二、法起源的含义 三、法所产生的过程与标志 1、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2、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 3、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 4、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四、法的起源国家说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误解和歪曲 五、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我们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关于的法的起源,主要从法的概念,法产生的根源,法产生的标志,以及对于法起源国家说这一论点的比较,得出法的起源国家说这一论点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是:法的起源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继而出现了国家,在国家制定与认可后上升到了法律。我们从以下方面对本文进行论述。 一、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与本质学说之间的关系。 1、从古到今,许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对于法的学说主要有一下几种观点:(1)神创说这一学说认为法是人格化的超人类力量的创造物,各种各样的神为人类创造法。在西塞罗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源于“上帝的一贯的意志”;人定法是自然法在世俗社会中的体现;法律是从自然产生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中世纪神学政治的鼻祖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2)暴力说。这一学说认为法是暴力斗争的结果,是暴力统治的产物。中国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3)契约说。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之前处于自然状态,后来为了安全,为了生产发展,为了社会安定和发展等原因,人们相互间缔结契约,通过缔结契约人们放弃、让与部分自然权利,组成政府,这最初的契约是法律。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大部分都持此说。(4)发展说。具体包括两种:①、人的能力发展说。随着社会的进化,人的能力有了发展,例如火的作用,弓箭的发明等等.财富有了增加,社会关系开始复杂,因而需要法。②精神发展说:黑格尔就认为绝对精神在自然界产生之前就已存在,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5)合理管理说。许多法社会学者持此说,如美国当代法的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6)马克思说。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出现而产生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总之,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和对应的关系,如神创说就与法的本质的神意论观点一致,是神学法学的主要内容;契约说则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与法的本质的理性论观点紧密联系。 2、法与法律的区别要想正确理解法与法律的区别我们因该首先要了解法的概念、起源以及法的本质。法的概念及本质关于法及其本质,虽然是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长久话题,但随着我国法学的繁荣与发展和对国外法学的借鉴,多数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趋于达成共识。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即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型、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塑性的社会规范或者行为规范。从结构上看,法这种社会规范又是由各具体的法律规范(规则和原则)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系),其内容主要规定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

法的起源与演进

法的起源与演进 第一节法的起源 一、法起源的主要原因 (一)法起源的经济原因 法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原始社会漫长的历史中,没有阶级、私有制,也没有代表复杂社会组织和制度形态的国家和法律。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在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产生了私有财产,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必要和可能。恩格斯认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 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的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用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 (二)法起源的政治原因 除了经济因素在法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外,法的产生也是当时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及生产与交换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形成了两个对抗性的社会利益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开始利用国家和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法产生的政治根源。 (三)法起源的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也比以往原始社会更加复杂和增多,原始社会中的极为简单的习惯已无法适应处理这些事务的要求,这就需要产生一种新的行为规则,即法。 (四)法起源的意识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促进了法的产生。总之,法的产生,除了经济、政治原因外,还有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原始社会的习惯转变为阶级社会的法的具体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别。 二、法起源的一般规律 (一)由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 由个别到一般、由自发到自觉,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法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先自发产生了氏族习惯,后来发展为国家自觉认可或制定的法律规范;先出现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然后才发展为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 (二)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 任何国家法的起源,都不可能在刚形成时就具备完全成熟的形态或只有一种形态。 法的形态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即习惯和习惯法,然后才发展为成文(制定)形式,即成文法。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语言和文字的成熟状态)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三)从浑然一体到相对独立 法在氏族习惯的母体中孕育生长,而氏族习惯融原始的道德、宗教等多种社会规范于一体,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法律规则的专门化、独立化是社会规范分化的结果,法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法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但这一分离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达到完全纯粹的状态。 第二节法的演进一、法的历史类型 (一)奴隶制法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法,也是最早的私有制类型的法。 奴隶制法的本质和特征是由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从总体上认识,奴隶制法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文学来源于生活

“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有进一步体味了。能在文海中恣意遨游,中意这种本真、自由的状态。 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类的心智和判断,它对我们影响至深,它从不条理化,也从不指令化的将许多意志强加于我们,而相反的,给了我们许多遐想和思索的空间,从而,更好的指引前行的人生路,我并不愿意将它的功用条分缕析,而是,无论在我得意、失意、疑惑、困顿无措时,它总及时的以一种温婉的姿态“守候”,不离不弃…… 首先,文学扩展了人类的视野。 人说“比大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膛”,大海苍茫几许,而人的胸怀远远胜之。人需要睁眼看世界,就有许多间接或阴暗的东西无法亲自触及,但文学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它让我们间接的接触和感悟了许多我们无法看见或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人和事。这些在无形中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了我们更多直接或间接的经历,靠着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不再僵化的理解问题,也不再陷于表面化、线条化的理解问题,而学会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睿智、更加合理的认识并处理问题……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类的审美品位,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一部“说不尽的《红楼梦》”教我们学会在事态纷扰下窥探世态人心,也见到了王熙凤等人的功力深厚,见识了封建卫道士们扼杀真情的丑恶嘴脸,对黛玉娇羞的女儿泪也有了质的认识,黛玉的泪并不只是为自己的命运哀叹,而是叹己寄人篱下的悲楚,同时也是她对自己中意之人贾宝玉的试探,她在爱情上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很好的融入整个大家族,对于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她一直是个边缘人物,所以,她的泪为她的悲剧命运定下了一个基调,由此,我们渐渐学会用女性视角探寻文本中人物形象,而不再肤浅的表面化的理解人物。 其次,文学让我们反复探寻人生意义何在。 空洞寂寞之时,常常不断反复追问人生意义何在,“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因何存在”,于是爱上独处,也惯于思考,因而,常常,笔下的文字显得苍白、无奈、痛楚,而不再是一味欢欣愉悦,惯于用另一双眼看世界。也常常幻想,找到灵魂的归宿,不再流离失所,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会有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的感觉。欣赏余华,也爱《活着》,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冲击力,也由此在调剂之初选择的方向是当代小说,因为其间有我推崇备至的“先锋文学”,随着调剂,西迁民大,先前的一切,幻似一个美丽的梦……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吗?⑴仅仅“活着”就够了吗?也许有人会说,《活着》中的福贵是小人物,是无可奈何的底层人民,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可是,人类恰恰是由这些小人物组成的,无数小人物的精神就是民族的精神、人类的精神,小人物的意义就是人类的意义。他们卑微地忍受苦难,卑微地挤出一点生物性的生存空间,他们用“活着”向我们证明了人的生存韧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余华在赞美这些弱势群体的同时,更多的是泪光中的同情,但同情本身能否解除弱者的不幸呢?除了哀其不幸大概没有别的了。如果当代中国人都能如此乐观超然地“活着”,似乎就达到余华所谓“高尚”的境界了。然而,这种缺乏崇高悲剧意识和悲剧情感的乐观的生命意识,曾被鲁迅说成是“僵尸的乐观”。⑵史铁生是一个顽强的智者,他从最初的抱怨、沉沦、沮丧到最后的看透、坚强、乐善、达观,深深浸染了我那颗浮躁且不太成熟的心。他在《命若琴弦》中曾经提到:“人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人只是一个永无穷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在生命和目标之间拉上一根琴弦,才能弹奏出动听的人生乐章。这一目标可能实现,也可能实现不了,即使最终没有实现,你只要为之奋斗了,你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标的实现当中,而在于为实现目标而追求、奋斗的过程之中。即‘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⑶上述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其实就是人生真相的窥破。窥破了人生真相当然是愉快的,但往往同时也是痛苦的、苦涩的。这种痛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痛苦,而是清醒的痛苦、哲学的痛苦、智慧的痛苦。它不是单纯的痛,而是痛中有快;也不是单纯的苦,而是

文学的起源劳动说

文学的起源劳动说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文学的起源 关于文学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争论,其中有许多观点,包括巫术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虽然前三个观点都有中外圣哲名家的支持,但是纵观历史资料,都难免有一些偏颇之处。我对文学活动的起源,更侧重于支持劳动说。文学起源劳动说不仅仅是国内外着名文史哲学家支持的观点,而且其也具有一系列的合理性。且在这里作简单的阐述。 首先,文学的主体是人,不是其他的动物或植物。而恩格斯说过:“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那就是说文学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就无从发生文学行为。普列汉诺夫在其名着《没有地址的信》中,论述了许多“劳动先于艺术”的实例,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发展是和生产力发展有着因果联系的,虽然并非总是直接的联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就是说劳动先于文学存在,文学的重要起源是劳动。 其次,原始艺术在劳动中产生,是为了劳动的需要。原始人们在劳作时,为了交流信息,彼此之间用各种特殊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意思,后来逐渐形成了语言,语言是劳动交流的需要。不仅是语言,最初的音乐也是为了缓解苦闷无聊的劳作而创作的。发展至如今,许多民乐,摇滚乐等音乐都是人们在从事不同工作时候根据情感不同而创作出来的。《淮南子.道应训》中有一段话:“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

应之。此举重权力之歌也。”这里明显地包含了文艺为劳动过程中的产物这一层意思。如果没有劳动,就不会产生这些相应的艺术。 再次,劳动是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哲学上有说:物质决定意识。劳动作为一种物质生活,它决定了精神文学的内容。生活劳作激发人们的创作热忱,文学总是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况,完全脱离生活劳动的文学是不存在的。例如《悯农》就是对劳动的直接描写,体现出劳动的艰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白居易的《炭翁》中“伐薪烧炭南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也是由于看到炭翁的辛苦劳动而抒发的对炭翁的同情。 第四点是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早期的文学艺术多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这与劳动过程的特征关系很大。人们劳动的动作和被狩猎动物逐渐演化为舞蹈,劳作时发出的口号发展为诗歌,这些口号的节奏,是原始人最初的音乐灵感。不同的劳动特征,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学形式。 劳动说的重要意义就是说明了文学的发生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但是,我认为文学的真正起源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劳动只是文学的一个重要起源,而不是唯一的起源,因为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劳动说有对其他起源说的扬弃,把其他起源说的正确观点纳入自身,整合后体现其正确的一面。综上所述,劳动说是文学的重要起源。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 范立波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关键词: 社会惯习共享合作行为道德目标命题规范性合法性环境 内容提要: 法律规范性理论包括概念和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概念要回答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它与道德规范性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来源问题则要说明法律为何具有此种规范性,关涉到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如何可能这一根本性问题。与道德相比,法律的规范性是一种弱规范性,它本身是一种道德主张,但它的来源却是独立于法律要求的道德正当性的。哈特和科尔曼等人基于法律人视角,将法律规范性问题转化为法律的效力来源问题,是对法律规范性的误解。承认规则只具有认识意义。法律本质上以权威性的方式有效消除合法性环境下的道德瑕疵的共享合作事业,法律的规范性来自于法律实现其道德目标的能力。 法律是一种规范性的社会实践。如何理解法律的规范性,涉及到规范性的概念和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概念问题要回答的是:法律的规范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其它规范性概念、特别是道德规范性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与区别?而来源问题则要说明法律为何具有此种规范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性。不过,两者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对法律规范性的概念理解,同时也给来源提出了确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法哲学家无法对法律的规范性来源做出合理说明,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这一被普遍接受的主张,在概念上就难以成立。因此,来源问题涉及到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性实践如何可能这一根本性问题(一些法理论家并不否定,在法律实践中,法律官员或普通公民会认为法律是规范性的,他们反对的是,没有人能够对法律的规范性来源做出合理的、能够通过反思性检验的说明。如果这一实践重要性不能得到合理的证立,我们赋予它这种重要性就是错误的,我们就必须抛弃法律的规范性,并解释这类错误的成因。它们都热衷于揭露法律的非规范性本质,比如,法律的规范性只是统治阶级追求其利益的面纱,正当性信念是统治阶级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灌输和操纵的结果,所以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揭露规范性背后的事实真相。法律现实主义、批判法学、女权主义等属于这一类型。)。本文希望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的但可能有益的思考。 全文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规范性的概念,特别是法律与道德的规范性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法律规范性的内在紧张:一方面,法律主张其要求具有道德约束力,而另一方面,法律的规范性是以独立于内容的(content-independent)方式要求服从的,因此,

法字的起源

“法”字的起源 (韩)孙晟 姜栋副教授:现在我宣布明德法律文化论坛第六十三期正式开始,本次论坛我们很荣幸请到了韩国东国大学法学院教授、前院长、韩国韩中法学会前会长孙晟教授,还请到了北京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武树臣教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小红教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财经大学黄震教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白连永老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苏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长栓高级翻译,中国人民大学高仰光博士共同与会。我作为主持人就不多说了,下面有请孙晟教授给我们发表演讲。 讲座发言人孙晟教授:我第一次来人民大学是1997-1998年之间,到如今已有将近13年了。当时的人民大学和现在的人民大学,简直是两个模样,感慨万千。因为中国一直是东洋的中心国家,看着中国的发展,会觉得东洋的发展很有信心。刚才讲到的肯定不是今天讲座的主题,但实在是有感而发。 明亡之后,朝鲜(孙晟教授这里指的朝鲜包括如今的南北两个部分)继承了明朝文化和传统的衣钵。韩国有本名之为《史记》的书,书中记载故明倾颓之后,朝鲜国中上下痛哭流涕的情状。我就成长在这样一种深受中华文明感染的文化氛围的国度。今日来到中心国家的北京,给大家讲点东西,非常荣幸。在东洋的文化中,个人认为,汉字颇为重要,而汉字中,尤以法字为要,而我正要以法字为主题。这次机缘完全是武树臣教授的引荐,对武树臣教授表示感谢,对人民大学的相关领导、部门、老师,表示感谢。

法字起源,学术界观点杂然纷陈,今天所讲,只涉及我个人的见解。截至目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日本汉学家白川静教授、中国武树臣教授等,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借此机会做一个介绍。(孙晟教授用手指人大法学院会议室上挂的“法平如水”匾额)“法平如水”,法字是用简体字写的,所以看不出来。其实,古体“灋”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大家想一想,三个字没有任何原则就形成一个字,肯定有三个字可以组合在一起的动机或理由。寻找这个动机,就是我寻找法字起源的道路,当然,寻找的过程,肯定充满艰辛和艰苦。公元前1000年时出现了法字。距今的时间是如此长,以至于要去寻找三千多年的人们的动机,显得十分困难。故而,为了寻找这种动机,只能综合当时的历史、天文、地理、神话等综合加以探索。历史、天文、地理、神话杂糅在一起,我称之为“精神氛围”。从精神氛围入手,研究法字的源头。不能从后世人们的精神氛围和动机,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的精神氛围。虽然研究路途漫漫,不过,脑中偶然闪现的灵光会帮助学者们的思考。 “法平如水”,取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是根据东汉时期精神氛围的解释。以东汉之前来观之,“水”字似不应有“平”之意。“灋”拆分为三,一是“水”,一是“去”,一是“廌”。简言之,水有两种意涵,分别是“神圣”和“惩罚”。惩罚之意,可从《淮南子》中找到证据,其他的一些书也有相应证据。但我至今未见过“水”字神圣之意见之何处。要探讨水这方面含义之故,必须从天文入手。第二个字“去”,这是三个部分中最难解释的字。20多年前,我就萌生了研究法字的兴趣,但很长时间内不知道如何作解“去”字,停停顿顿很长时间。不得不提武老师对我的帮助,在武老师的研究中,我看到了把“去”视作是“弓箭”的解释,于我的学术研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机。之前,中国那么多法制史学者、古文字学家对“去”字都做过解读。在他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去”字是祝告、崇拜。如同刚才解释“水”字时,各家都言之有物、持之有故,把“去”字看做是“祭器祭礼”并非毫无端由。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女巫主持祭祀大礼。要注意区别现在的巫婆和三千多年前的女巫,当年的女巫代表着祭祀人员,因而女巫用弓箭来进行占卜,所以,当时的精神氛围下可释读为祭礼。最后解释“廌”字,大部分文字学家把廌看成是动物,一种因由是把廌视为图腾,古代各民族、各国人民都会把一种动物看成是

发生教学法:起源、理论基础与应用

发生教学法:起源、理论基础与应用 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在1866年提出了“生物发生原理”,即“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1]类推于教育得出:个体知识的发生过程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数学教育,即“个体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遵循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要求教师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理解人类是如何获得某些数学概念或事实,从而对学生应该如何理解这些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把数学史作为教学线索,不明确地谈论数学史,用数学史来启示教学,这就是数学发生教学法. 1 发生教学法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一个时期一个时期地重演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阶段.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1746―1827)认为教学要以人的心理为依据,要寻找和认识教学的心理根源.德国教育家弗罗贝尔(1782―1852)认为每一个注意到自己发展的人,都可以在他自己身上认识和研究种族发展的历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认为“儿童的教育,无论在方式上,或在安排上,均须与历史上人类的教育相对应.”[2] 从语义学上看,发生学来自17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胚

胎学,主要探讨生物学领域的发生发育和演化问题.1759年,法国医生卡?沃尔夫最先提出,后来由许多学者发展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是:生物的胚胎发育、个体发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相应物种的系统发育,称之为“重演律”.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个体发生学(个体动物的发展)扼要的重演了系统发育学(动物种类的进化历史).”[1]类推于教育,即个体知识的发生过程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这就是历史发生原理. 从已有的文献上来看,首先使用“发生教学”这个词的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第斯多惠认为:所有的学科都应接受“发生教学”,因为这是学科兴起和进入人类意识的方式[3].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1849―1925)在为中学教师所撰写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中,经常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引入一个新概念. 历史发生原理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就初具雏形.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现“新数运动”,在中小学介绍大学水平的严格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概念的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困难.为了应对“新数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促成了历史发生原理向教学领域的迁移,发生教学法(the gene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应运而生.数学家托普利(1881―1940)和数学家波利亚(1887―1985)是发生教学法的主要阐述者.

法的起源

法的起源、法的历史发展 2009-06-04 00:07 (一)法的起源学说 1.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1)神创说。即法是由神创造的,如自然法、神法,人定法源于自然法,或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 ①在西塞罗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 ②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 ③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如认为法源于天。 (2)暴力说。即法是暴力斗争的产物。如中国法家代表韩非子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 (3)契约说。该说认为在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无国家无法律,但存在一些危及人类发展的因素,人们为了安全,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相互缔结契约,放弃部分自然权利,从而进入了政治社会,该契约就是法律。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大部分都持此说。 (4)发展说。该说认为,法是人类物质、精神或历史传统演化发展的结果。 ①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 ②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 (5)合理管理说。许多法社会学者持此观点,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 2.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起源的学说 (1)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2)在原始社会,社会组织的形态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是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习惯,它们与阶级社会的法是根本不同的。

文学的四要素

1.文学的四要素 2.文学幽灵化 3.文学的起源——游戏说 4.文学的起源——巫术说 5.文学的反叛性 6.模仿论的定义及特点 7.表现论的定义及特点 8.语言论的定义及特点 9.修辞论 10.如何理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 当代文学生产作为精神生产活动,创造着满足公众审美文化需求的精神产品,具有物质生产所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生产活动也具有产业属性,能够为文学产品的创作者、出版发行者带来商业利润。 11.如何理解文学消费的两重性 当代文学消费具有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的两重性。一方面,文学产品作为精神产品,能够使消费者受到精神感染和教育。 另一方面,文学产品具有一般物质产品的特点,需要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拥有才能实现消费。 12.夸示性消费

“夸示性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为炫耀身份和地位而进行的文学消费。匈牙利学者豪泽尔指出,上层阶级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对文化产品进行“夸示性消费”,其目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没有对艺术的内在审美需要,也从未打算去阅读那些文艺作品,甚至对所收藏的艺术经典名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但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显示自己既富且贵,因而喜欢购买和引人注目地摆设一些豪华精美的文学经典名著,以营造一种所谓有教养的文化环境。 13.意识形态论 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概念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意识形态学说的源头要追溯到培根的“假象说”。最早把“意识形态”术语引入哲学研究领域的是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 德语中“意识形态”一词由马克思创制,最早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 在马克思看来,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思想的体现。它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化的形式,借此达成遮蔽或歪曲现实关系的目的。 14.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

论礼的起源

论礼的起源 刘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容提要:礼——一个文明的字眼,一个优雅脱离了野蛮的标志。它产生,发展至今已几千年。但要论其起源,却不是一言两语可以阐述清楚的。本文浅论礼的起源学说。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在远古时代的起源和形成,有利于认识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进行社交活动。对于礼仪的起源,研究者们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仪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仪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仪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仪生于理,起源于俗。 关键词:天神天地人统一人性矛盾民俗 正文: 一:礼的起源的几种学说。 1.天神生礼说。此种学说是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礼仪的真正起源时的一种信仰学说,是对天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类图腾崇拜时期对原始礼仪的一种认识。《左传》有言“礼仪顺天,天之道也。”意思是说,礼仪是顺乎天意的,而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这 种学说虽然在科学方面缺乏考证,但却反应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 2.礼是天地人统一的体现说。 此观点的兴起是在春秋以后,此种学说认为,天地与人既有制约关系和统一性,又具有高于人事的主宰性。把礼引进到人际关系中

来讨论,比单纯的“天神生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原始信仰,所以仍是不科学的。 3.礼起源于人性说 这是儒家的创见,儒家学派把礼和人性结合起来,以为礼起源于人的天性。孔于以仁释礼,一方面把“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则,另一方面把“仁”当作“礼”的心理依据。克己以爱人,就是“仁”;用仁爱之心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礼”。 4.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 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和环境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克己”。人的好恶欲望如不加以节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于是圣人制札,节制贪欲。 5.礼生于理,起于俗说 这是对礼仪起源的更深入地探讨。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和发展,根据面临的生存条件,制定出合乎人类生存发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礼”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事物的礼落到实处,使之与世故习俗相关,所以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