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章节辅导

经济法概论章节辅导

经济法概论章节辅导
经济法概论章节辅导

经济法概论(分章节)辅导

第一篇法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节法学基础知识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

(1)定义

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制订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上述定义有三个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它是由国家制订的,不是某个集团或组织制订的。

其二,它反映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物资生活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其三,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体包括;公、检、法、司和军队。

(2)内容

法包括宪法、法律(狭义)、法令、行政法规、判例等各种成文法或不成文法等。

2、法律

(1)定义

①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②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订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

(2)内容

狭义的法律指除宪法以外的各种具体法律规范。

广义的法律指各种具体法律规范。

3、法和法律的区别与关系

(1)在一般情况下“法”和广义的“法律”同义。

(2)在某些特定场合“法”又和狭义的“法律”同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3)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格的区别,“法”指一种特殊的规范系统或总和;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二、法的产生和发展

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不是永恒的,它将随阶级的消失而消失。在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把法称为律,如“秦律”、“汉律”、“隋律”、“唐律”、“明律”、“大清律”等,近代才把法与律连用,称法律。

(一)习惯是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

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组织和氏族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习惯(见书P2页)。

(二)人类历史上最初的法──奴隶制法

在原始社会后期(见书P2页)……,反映奴隶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并以国家的强制力迫使全体成员一体遵行的行为规则━━奴隶制法由些产生。

(三)封建制法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并且不完全占有劳动者——农

民。(见书P3页第三自然段)。

(四)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有它的特点,它也宣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认和规定“契约自由”原则,维护雇用劳动制,由“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之类的华丽辞藻来确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五)社会主义法(见书P4页倒数第二自然段)。

三、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资生活条件决定的,,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法是统治阶级的基本意志(或者说是统治阶级内部大多数人的意志的体现,而不是全部意志的体现),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成员的意志。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本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订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规定人们权力、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以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就是法的本质。我们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是一寸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也会发生变化(见书P5最后一个自然段)。(二)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范、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

1、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统治阶级意志并不能直接形成法,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程序,即通过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定或认可,才能形成为法。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也是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的两条途径。法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但并不是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首先,法是国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次,法是按照法定的职权和方式制定和发布的,有确定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法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现为特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

2、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规范。法的强制性是由国家提供和保证的,因而与一般社会规范的强制性不同,其他社会规范虽然也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强制,习惯受到巨大习惯势力的强制。这些强制都不同于国家的强制,国家强制力是以国家的强制机构(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为后盾,和国家制裁相联系,表现为对违法者采取国家强制措施。法是最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3、它是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的规范。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来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护社会秩序。

权利:为或不为的行为。

义务:必须为或不得为的行为。

4、法是明确而普通适用的规范。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要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四、法的形式与分类

(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一般包括法的渊源和法的结构。

1、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是指法获得、成立的方式和表现为何种法律形式,即法是由国家的那一级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的法律文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法的渊源有所不同。在奴隶制时代,法的渊源主要是习惯法,封建时代,法的渊源有习惯法、法律、帝王诏令、判例等,成文法是在较晚时才出现的。在东方国家,家族法占有特殊地位,在欧洲,教会法则是各国法重要的法的渊源。资产阶级的法,在欧洲大陆国家,以成文法为主要渊源,英美国家则是以判例法占重要地位。

我国现行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3)行政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它通常冠以条例、决定、决议、命令、办法、规定等。其法律效力和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4)部委规章和其他有关规范必文件。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各委员会在各自的权限内发布的规章和规范性命令、指示等。

(5)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颁布规范性文件即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允许范围内制定的适用于本地方的规范性文件,也属于地方性法规。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特别行政区依法制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在该特区内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法。

运用时,要注意: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考作用。

(6)国际条约。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对我国的有关组织和公民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因而也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组成部分。

2、法的结构

法是由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三个层次构成。

(1)法律规范。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是构成法的基本单位。从逻辑结构上看,它通常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要素构成:

①假定。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适用该法律规范的情况和条件。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必要条件就称为假定。只有合乎该条件、出现了该种情况,才能适用该规范。它包括一定的行为和实事。

②处理。(就是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内容。它是法律规范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③制裁。违反法律规范时将承担的法律后果,体现了国家强制力的部分。

(2)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如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构成劳动法等。它是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

(3)法律体系。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

(二)法的分类

法的分类也就是法的渊源的种类,主要依靠创制法的国家机关不同,创制方式不同而进行划分的。(见书P8页倒数第三自然段)

1、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国际法和国内法

3、根本法和普通法

4、一般法和特别法

5、实体法和程序法

6、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五、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发生的影响。

一般法的作用:

1、制裁、惩罚被统治阶级破坏和反抗现行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2、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3、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

4、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和民主

5、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1、维护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维护社会秩序。

2、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六、法律解释

法律制定出来后要顺利实施,首先需要人们正确理解法律的内容和含义。对现行法律或者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所作的说明、理解即是法律解释。根据解释法律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将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整体或有关条文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它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2、非正式解释。是指法定国家机关以外的非经授权的机关、团体或者个人对法律所作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它包括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第二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的不断复杂化,以前的较为抽象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客观需要。如同其他法律一样,经济法也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具体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见书P11—12页)

(一)古代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近代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现代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1、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法

2、社会主义经济法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

(一)经济法的概念

在我国理论界,对经济法的概念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某一部门法即由特定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由一系列的经济法律规范,按照其故有的特征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众多的经济法律规范构成了经济法,但经济法并不等同于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是就一个法律部门而言,而经济法律规范则只是构成经济法的个体。与些同时,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组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法律规范都属于经济法的内容,其他法律部门也包含一定数量的经济法律规范。如行政法规、刑事法规等。

其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而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则具有经济性,即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是具有经济内容的物资利益关系,凡不属于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则不属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如行政管理关系等。

其三,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国家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等纵向经济关系或者行政管理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由有关经济法、行政法来调整,民法基本上不作规定。因此,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往往是基于国家对经济管理而在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基于行政管理而发生的经济关系,以及国家与企业存在的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指令与服从的行政强制经济关系等。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经济管理关系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管理以及市场主体在自身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直接和间接交易活动的经济组织,如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和非企业性经济组织。

(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干预市场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如关于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所涉及的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从长远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管理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具有隶属性或指导性的社会经济关系。如产业调节、计划、国有资产管理、投资、金融等。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如劳动报酬、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2、经营协调关系(见书P14页第二自然段)

(1)经济联合关系

(2)经济协作关系

(3)经济竞争关系

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见书P16页)

4、涉外经济关系(见书P16页倒数第二自然段)

5、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见书P16页倒数第一自然段)

三、经济法的特征(见书P17页倒数第一自然段)

(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1、在调整手段上,经济法将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往往运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专业及技术的等手段作用于某一经济领域,以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

2、在规范构成上,经济法既包括若干部门经济法,又包括有法律、法令、条例、细则和办法等许多规范形式的经济法律规范;既包括实体法规范,又包括程序法规范;既包括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又包括指导性规范和诱导性规范等。

3、在调整范围上,经济法调整的内容既包括宏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调控关系,也包括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协作关系,具体包括工业、农业、商贸、财政、金融、统计、审计、会计、海关、物价、环保、土地等范畴。

(二)具有直接的经济性

经济法直接作用于经济领域,并具有经济目的性,故经济法的经济性是不言而喻的。(三)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四)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四、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见书P19页)

(一)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原则

(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四)责、权、利、效相结合

(五)公平原则

五、我国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见书P20页)

(一)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我国经济法的作用

本章练习题:(见学习指导书)

第二章民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1、定义: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见书P22页)

由于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因而使我国民法具有其他法律部门所不具有的内容和特点(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非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不能由民法调整

(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所谓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财产关系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涉及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各类性质不同的关系。我国民法只是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即发生在乎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以财产所有和交换为内容。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具有如下特点:(1)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地位是平等的。马克思指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任何主体进入市场从事交易活动,彼此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互利的,当其财产利益受到损害时,应该得到同等价值的补偿。(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这是由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特点决定的。既然地位平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应当是自由的。不论双方的经济实力差别如何悬殊,也不论双方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处于何种地位,都不允许他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

人。非经双方自愿协商,都不能缔结协议。(3)等价有偿。这是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在经济利益上的体现。在商品经济关系中,民事主体通过市场实现商品的价值和自身经济利益。因此,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大部分都应贯彻等价有偿的原则。但是,当事人依法形成赠与、借用、无偿保管、无偿代理等民事关系,也是法律所允许的。当然,形成此类关系,也必须坚持商品经济所要求和决定的平等、自愿原则。

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财产所有关系是指因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而发生的社会关系。财产流转关系是指因转移财产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这两类财产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财产所有关系往往是发生财产流转关系的前提条件,通常只有财产所有人才能对财产实施法律上的处分,与对方发生债的关系;而财产流转关系通常又是实现财产所有关系的方法,即财产所有人通过债的关系取得或行使财产的所有权。这两种财产关系,只要是发生在乎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都应该由我国民法调整。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统一性以及民法对商品经济关系进行统一调整所决定的。

我国民法统一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民法固有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保护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护他(它)们发挥独立性、主动性的最好法律手段。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确认和保障了商品生产者的独立地位,并允许和鼓励主体依法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保障主体依法对其行为进行选择的自由。为了保障交换者对于交换的产品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利,使交易双方通过合意来完成交换行为,我国民法以所有权制度确认财产的归属,利用债权制度保障交换的正常秩序。为了使进人市场的商品交换者,彼此把对方视为商品所有者,并基于其自主自愿而发生等价有偿的交换行为,《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就成为市场活动的最基本的法律准则。此外,为了调整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中各种纷坛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我国民法的法律行为制度也严密地控制着交换的秩序,力求使各种交换行为在法律上有所依归。民法许多体现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等原则的规范,有助于协调商品交换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导其按照社会主义原则从事正常的交换活动,开展公平的竞争。尤其应该看到,我国民法的许多制度均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债权制度确认了让渡商品和实现商品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确认了商品在交换时可以发生价值和使用价值、现在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分离,使商品交换超出了地域的、时间的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从而使商品交换更为迅速、财产的权能分离更为复杂、对物的利用也更为充分。总之,只有用民法规范对商品关系进行统一调整,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更好地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我国民法不仅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而且也调整他(它)们之间的人身关系。所谓人身关系,是指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产生的,体现的是人们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利益,它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

所谓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人格利益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关系。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

所谓身份关系,是指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监护等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则为身份权关系。知识产权中也有身份权的内容,如作者、发明者的署名权、发表权等,也属于身份权。应当指出的是,婚姻自主权是否为身份权,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婚姻自主权不是妻权、夫权,也不是婚姻权,而是每个公民所享有的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的权利,婚姻自由实际上是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所以婚姻自主权不是身份权,而是人格权。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某些人身权(如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是民事主体从事正常的商品经济活动,并与他人广泛地发生经济联系的前提;某些人身权(如法人的名称权)的行使,可以使公民和法人获得财产利益。同样,在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往往会使其遭受财产的损失。所以,在确定民法的调整对象时,不能将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完全割裂开来。尤其应当看到,民法对人身权的确认和保护,赋予公民享有一种同一切“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武器,并能鼓励个人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人身活动,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社会交往。民法对人身权

的保护,对维护个人的人权和尊严,培养个人的独立性和独立人格意思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保护人格权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的。

二、民法的特点

民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较之于其他部门法具有如下特点:

(一)、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这就使民法具有权利法的特点。无论民法在历史上是以义务为本位还是以权利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民法都强调对私权的充分保护。民法确认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格权,通过对人格权的保护而对主体的人格予以了充分的尊重,同时民法赋予了主体广泛的财产权利,如债权、物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等,并为这些权利提供了充分保护;民法是以平等的商品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在法律上的表现必然是以权利本位为基点的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无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所有制的社会的民法所保障的权利在性质上存在着何种区别,各个社会的民法都坚持了一个最基本的共性:即民法以权利为核心,换言之,民法就是一部权利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视民法则权利观念勃兴,贬低民法则权利观念淡薄。几千年来法律的发达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民法所确认的自然人所享有的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都是自然人的基本权利,民法在内容上不仅对各项民事主体的权利要实行平等的保护,而且民法通过民事权利的保障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生活的安定,同时还扩大到对宪法及其他法律所确认公民享有的各种经济文化权利(如劳动权、自由权、环境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的保障,当公民的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均可借助侵权行为法获得救济。正如彼得·斯坦所指出的,权利的存在和得到保护的程度,只有诉诸于民法和刑法的一般规则才能得到保障。可见,民法保护民事主体各项权利的功能,集中体现了法律的基本价值。

(二)、民法的内容主要是私法

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学说。第一,利益说,此种观点认为规定国家事务的法律为公法,规定私人利益的法律为私法。第二,意思说,此种观点认为规律权力者及服从者的意思的法律为公法,规定对等者的意思的法律为私法。第三,主体说,此种观点认为公法主要规范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国家授予公权者,私法主要规范法律地位平等的私权主体。也有不少学者极力反对公法和私法的区分,认为这种分类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公法、私法的划分是必要的。区分公法和私法,并将民法置于私法的范畴,具有如下意义:

第一,有助于在私法领域提倡当事人意思自治,尽可能减少国家的干预。所谓意思自治,又称私法自治,是指在私法的范畴内,当事人应自由决定其行为,确定参与市民生活的交往方式,而不受任何非法的干涉。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可能地赋予当事人的行为自由是市场经济和意思自治的共同要求”③。民事关系,特别是合同关系越发达越普遍,就意味着交易越活跃,市场经济越具有活力,社会财富才能在不断增长的交易中得到增长。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合同当事人依法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所以,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而以调整交易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当然应以此为

最基本的原则。尤其应当看到,确立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原则,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则,而且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充分尊重主体的自由和权利的新的法治原则。

第二,充分尊重和保障自然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且封建主义传统、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的国家。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十分淡薄,等级观念、特权观念、长官意识、官本位思想等,在社会中极为盛行。这些观念都是和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极为

不利的。在实践中侵害自然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且较为严重。这就需要充分树立自然人权利不可侵害的观念。而将民法归人私法的范畴,强调对自然人的权利的充分保护,对于培育和发展自然人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民法主要是私法,民法要以确认和保护自然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为重要职能,如果每个自然人真正理解和遵循民法,也就意味着每个自然人懂得自己享有何种民事权利,懂得捍卫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财产权益、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也就意味着每个自然人都会平等地对待他人,并要求他人平等地对待自己。这些无疑是社会主义法治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

第三,明确民法的基本属性。明确民法为私法,就是要在民法中尤其是在合同法中应尽量限制强制性规范,努力扩大任意性规范。在一般情况下,有约定时则依约定,无约定时依法律规定。因此当事人的约定要优先于法律的规定。我国民事立法中要尽量减少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规则,努力减少对当事人从事合法的民事行为所施加的限制。有关这些规则应由经济法而不是民法予以规定。

(三)、民法主要是实体法

民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业已被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民法又恰好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因而,建立和完善民法,才能为交易当事人从事各种交易行为提供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其明确自由行为的范围,逾越法定范围的后果和责任,从而对其行为后果形成合理预期,这就能从制度上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从而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同时应当看到,民法的规则也是司法审判机关正确处理民事经济纠纷所要依循的基本准则。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接受对民事、经济等案件的裁判,也不得以法律规定不明确而拒绝援引法律条文。凡是不援引法律规定的裁判均为恣意裁判,而完全违背法律规定所作出的裁判则为枉法裁判,无论是枉法的裁判还是恣意的裁判均为不合法的裁判。但严格执法的前提必须是有法可依。就民事、经济案件的裁判而言,法官所应依据的基本的实体规则就是民法。民法为司法裁判提供了一套基本的体系、框架、规范和术语。它为司法过程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完整的规范,力求通过法律的制定使整个司法过程都应处于法律的严格控制之下。由于目前缺乏一部系统完备的民法典,使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常常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

(四)、民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的发展和财产的增长要求市场主体在交易中能够独立自主,并能充分表达其意志,法律应为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市场经济对法律所提出的尽可能赋予当事人行为自由的要求,在民法中表现得最为彻底。民法主要是通过任意性规范而不是强行性规范来调整交易关系的。例如,合同法虽然规定了各种有名合同,但并不要求当事人必须按法律关于有名合同的规定确定合同的内容,而是听任当事人双方协商以确定合同条款。只要当事人协商的条款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法律即承认其效力。法律尽管规定了有名合同,但并不禁止当事人创设新的合同类型;法律虽然规定了合同成立的形式,但并不绝对否认口头合同的效力。因此,民法调整方法的特点是允许主体依法独立自主自愿地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决定是否参加或不参加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决定是否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由这一方法所决定,民法的大多数规范特别是债法的规范都是任意性规范,即允许当事人通过协商改变这些规定,民法的调整方法即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自由的方法,是与行政指令和服从的方法截然不同的。从本质上讲,民法的调整方法正是市场经济所迫切需要的。,

(五)、民法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

由于民法规范的对象是财产所有和交易关系,而交易关系本质上需要遵守平等协商和

等价有偿原则。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在商品交换中,互相对立的仅仅是平等的商品占有者,占有别人的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商品交换必然要求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实行等量劳动的交换,因此决定了民法十分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平等原则要求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具有平等的地位,在民事活动中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等价有偿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移转财产的民事活动中,一方取得的财产与其履行的义务,在价值上大致是相等的,任何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侵犯他人的利益,一方给他方造成损害,应以得到同等价值的补偿为原则,使加害人的赔偿数额与受害人的损失额相同。自愿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充分表达其意志,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当本着公平的观念从事民事活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民事活动中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该讲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义务,对于约定的义务要忠实履行。那种见利忘义、掺杂使假、欺诈蒙骗以及不讲信用、擅自撕毁合同的行为,都严重地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民法的各项原则体现在民法的各项制度和规范之中,它们既是协调各方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市场有秩序、有规则运行的重要法律原则,也是当事人在从事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的商业道德。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

民法以调整商品关系作为其主要任务,除民法以外,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等部门也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因此与民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这些法律部门与民法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民法与经济法

关于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我国学术界曾展开过争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经济法实际上就是经济行政法,它是国家权力作用于经济生活,由国家行政机关对国民经济实行组织、管理、监督、调节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经济法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预算法、产业政策法、农业法、银行法、价格法等法律。民法和经济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民法采取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经济法则通过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原则调整国家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其宗旨在于克服

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民法和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两种法律机制。

(二)、民法与行政法

行政法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部门,官是国家通过国家机关发挥组织、指挥、监督和管理职能的法律形式。行政法调整一定的行政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方总是国家行政机关,它以自己单方面的意志成立行政法律关系,因此行政法律关系总是带有国家意志性、隶属性、强制性的特点,行政法通常采用命令和服从的调整方法来调整行政关系。而民法调整的商品关系是等价有偿、平等的关系,民事法律的调整方法通常具有平等性、任意性等特点。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国家以国库的财产为基础参与商品交换活动(例如发行公债、国库券、从事对外贸易等),国家也不是作为政权体现者和行政法主体,而是以独立的商品交换者和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此外,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三、民法的基本原则(见书P23页)

四、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它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订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路线的规定、关于财产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规定、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等,都是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也是《民法通则》和各种单行民事法规必须遵循的法律依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法院在民事和经济审判中,在缺乏实体法依据时,曾援引宪法为依据,表明宪法具有可司法性。

(二)、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民事立法文件,是我国民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民法通则》在民事法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基本的民事法律,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在合同法方面,我国已于1999年3月15日由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并于1999年10月1日生效。在物权法方面,我国已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等法律。在知识产权法方面,我国已颁布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在亲属法方面,我国有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在商法方面,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证券法等法律。可见,我国民事立法的基本规则已经建立,但仍然需要制定一部民法典予以完善。

(三)、国务院发布的民事法规、决议和命令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制定、批准和发布法规、决议和命令,其中有关民事部分的法规、决议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民事法律。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依法享有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各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的职权。为了在审判工作中正确贯彻执行法律,它可以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司法解释性文件,包括发布在审判工作中适用某个法律的具体意见(如颁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及对具体案件如何适用法律作出批复。

(五)、国务院各部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上述规范性文件又称为行政规章,规章并不属于立法,但在司法审判活动行政规章应当作为裁判的重要参考。

(六)、地方性法规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所制定、发布的决议、命令、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中有关民事的法律规范。尽管地方立法必须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而制定,在效力范围上具有从属性,且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地域局限性,但地方性法规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据宪法的授权而制定的法规,同样具有法的效力,属于法的重要渊源。

(七)、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

在我国,习惯作为民法的渊源是受限制的,只有经国家认可的习惯,才具有民法渊源的意义。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习惯在民法渊源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1951年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关于赘婿要求继承岳父母财产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如当地有习惯,,而不违反政策精神者,则可酌情处理。”

最后需要讨论建立判例法的问题。我国传统上属于大陆法系,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我们认为,我国虽为成文法国家,但建立判例制度不仅将我国历史上重视判例的做法得以保持和发展,而且也完全符合当今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趋向。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第一,判例法与成文法各具特点,很难说谁优谁劣。最佳办法是将两者融为一体,相互取长补短。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至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两大法系在法律形式方面相互接近和融洽,出现了一种“趋同现象”。第二,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建立判例制度有助于法官在裁判中正确适用法律。判例本身是正确适用法律、解释法律的样板,

因此遵循先例,实际上为法官正确适用法律提供了指导。第三,有助于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目前立法规定较为原则、抽象,特别是由于立法尚不完善,因此给法官的自由裁量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就需要通过判例对此种自由裁量权作出适当的限制,以防止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因为按照遵循先例的要求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必须适用相同的规则,判决的结果应当大体保持一致。法官不可随意地行使自由裁量权,而应受对法律的适用和准确的裁判起示范作用的先例的拘束。保障判决的大体一致性,也可以充分实现法的安全价值。第四,有利于尽快提高法官裁判质量。为保障司法公正、提高裁判质量,必须要通过建立判例制度,为法官制作判决书提供良好的样板。每一个先例都是在事实的认定和说理方面的标本,法官必须要按照先例来制作判决书,既要讲清楚事实,又要讲清楚道理,做到严格执法、以理服人、公正裁判。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

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法律效力。民法的适用范围,也是民法的效力范围。正确了解民事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正确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重要条件。

(一)、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时间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一般来说,民法的效力自实施之日发生,至废止之日停止。法律规范何时开始实施,可以由法律规范本身规定,也可以由制定法律的机关以命令或决议予以规定。如果立法对法律规范效力的停止时期不加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直至法律明文废止或修改时才停止生效。也有少数法律规范在公布之时即规定了停止生效的日期。

民事法律规范对其实施前发生的民事关系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民法在时间效力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律是否溯及既往,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实施后,对它生效之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即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即不具有溯及力。一般的原则是新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即在通常情况下,新公布实施的民事法规只适用于该法规生效后所发生的民事关系。法律不得溯及既往的根据在于:当法律尚未制定出来时,不得要求人们把未来的法律作为自己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如果人们按照现行的法律去行为,由此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却被未来的法律所否定,这既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也不利于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当然,法律不溯及既往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民事法规也可以作出有溯及力的规定,但是,需以有明文规定为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6条规定:“1987年1月1日以后受理的案件,如果民事行为发生在1987年以前,适用民事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政策,当时的法律、政策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比照民法通则处理。”

(二)、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地域上所具有的效力。一般的原则是,民事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制定该民事法规的机关所管辖的领域。由于制定、颁布民事法规的机关不同,民事法规适用的空间范围也不相同,这大体上有两种情况:(1)凡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其所属各委、部、局、署、办等中央机关制定并颁布的民事法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根据国际法、国际惯例应当视为我国领域的一切领域,例如我国驻外使馆,我国航行或停泊于国境外的船舶、飞机等。这也是我国国家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2)凡属地方各级政权机关根据各自的权限所颁布的民事法规,只在各该政权机关管辖区域内发生效力,在其他区域不发生效。

(三)、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就是民事法律规范对于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1)我国民法对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自然人或设立在中

国境内的中国法人及其他组织,具有法律效力。(2)我国民法对居留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经我国政府准许设立在中国境内的外国法人及其他组织,原则上具有法律效力。但有两种例外:第一,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双边协定的规定或经我国认可的国际惯例,我国民法对享有司法豁免权的外国公民(如来访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他们的随从人员,外国使节和他们的家属等)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我国民法中某些专门由中国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权利能力,对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外国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具有法律效力。(3)居留在外国的我国公民,原则上应适用住在国的民法,而不适用我国民法。但是,依照我国民法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双边协定以及我国认可的国际惯例,应当适用我国民法的,仍然适用我国民法。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一)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经过民事法律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二)特征(见P25页倒数第一自然段起)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社会关系

(三)分类(见书P26页倒第二自然段)

1、根据调整对象不同分: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财产法律关系:是指因财产的所有权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财产所有权、租赁关系、借贷关系、买卖关系等。

人身法律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因人的姓名、名称、名誉、荣誉而发生的关系

2、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分: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3、根据权利的实现方式财产法律关系分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物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的一定行为通常是积极的行为,所以债权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

4、根据能否独立存在分为: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见书P27页倒数第5自然段)。

5、根据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分配的不同分:单务法律关系和双务法律关系(见书P27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系指构成法律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民事法律关系也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人”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国家,而且是有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民事权利能力: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力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

其特点(见书P28页第四自然段):

民事行为能力: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10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16周岁到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E、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

其特点(见书P28页最后自然段):

民事主体资格的确定,应依据以下条件:

其一,具备独立法律人格者应有自身的独立性;

其二,赋予主体独立法律人格,必须对第三人有益无害;

其三,赋予主体独立的法律人格,对其内部成员应利多弊少。

1、自然人(见书P29页第二自然段起):

2、法人(见书P32页第三自然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1、定义: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见书P34页):

2、分类

民事权利:

(1)根据民事权利的内容分:财产权与人身权

(2)根据民事权利作用方式不同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见书P35页第二自然段):

(3)根据义务人特定与否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4)根据民事权利是否可转让分为:专属权和非专属权

民事义务:

(1)依据产生的根据不同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2)依据履行的态度分为: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3)依据义务产生的根据和效力分为:本义务和附随义务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见书P36――37页):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特征(见书P37页):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如委托代理的撤销、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

(二)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

一定代价是指金钱、财产、劳务;

有偿的法律行为,如买方为获得对方的货物而支付价款、承揽人为获得对方的报酬而提供劳务等。

无偿的法律行为见书(P38页)

(三)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四)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要式:如《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企业破产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应当提供关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以及债权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关证据。

(五)有因法律行为与无因法律行为

(六)单务法律行为与双务法律行为

(七)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指在法律行为中指定一定的条件,把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依据。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指在法律行为中指明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终止的依据。如某年某月某日,也可是不确定的期限,如“某人死亡之日”,“果实成熟之时”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3推定形式

4默示形式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1、定义:是指法律行为足以引起权利义务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效力。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法律行为有效的前提,但是,已成立的法律行为不一定必然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具备一定有效要件的法律行为,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

2、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3、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要件

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进行某项特定的法律行为时,未能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的,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书面形式有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特殊书面形式主要指公证形式、审核批准形式、登记、公告形式等。一般而言,书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特殊书面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在实践中,还有一种不通过文字或语言,而以沉默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该形式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五、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一)无效民事行为:(见书P40页第三自然段):

(二)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

定义:部分有效且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民事行为。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的无效部分从行为开始时即无法律约束力,而其余部分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见书P41页第三自然段):

六、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

(一)返还财产

(二)赔偿损失

(三)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者或者返还给第三人

第四节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

(一)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在代理制度中,以他人名义或自己名义为他人实施民事行为的人,称为代理人。由他人代为实施民事行为的人,称为被代理人,也称本人。与代理人实施民事行为的人,称为第三人。代理人的使命,在于代他人为民事行为,在事实行为的实施中,不存在代理问题。因此,代理就是民事行为的代理。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上,明确规定了代理制度,并将代理区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其中,《民法通则》第四章第二节为关于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定及关于直接代理制度的规定;《合同法》第二十一章则设有两个条文,即第402条和第403条,规定间接代理关系消灭的特殊原因。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上,之所以广泛承认代理制度,原因在于:第一,代理制度能使民事主体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参加民事活动,而且可以利用他人的能力和专门知识进行民事活动,从而扩张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范围,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为民事主体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权利、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借助代理制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补足了此类民事主体由于意思能力的欠缺所可能带来的各种不便。

(二)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所进行的法律行为。代理有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之分。狭义的代理仅指直接代理,即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行为,大陆法系各国一般仅承认狭义的代理。广义的代理不仅包括直接代理,而且包括间接代理。所谓间接代理,就是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代被代理人为民事行为。我国现行民事立法采广义的代理。

2.代理人向相对人实施意思表示行为。代理人进行代理行为,以代被代理人实施民事行为为使命,由于意思表示是民事行为的基本要素,因此,代理人以自己的技能为被代理人的利益独立为意思表示,是代理人的职能。在这一点上,代理人既与委托不同,也区别于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使者只传达他人的意思而不独立为意思表示。受托人接受委托,所处理的委托事务,既有民事行为,也有非民事行为。

严格说来,代理只能适用于民事行为。但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正常民事流转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允许将代理制度及有关规则扩展适用于民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主要有:申请行为,即请求国家有关部门授予某种资格或特许权的行为;申报行为,即向国家有关部门履行法定的告知义务和给付义务的行为;诉讼行为,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作为原告、被告或第三人的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凡意思表示具有严格的人身性质,必须由表意人亲自作出决定和进行表达的行为,尽管包含有意思表示因素,也不得适用代理。例如订立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等行为,不得代理。

3?代理应在代理权限内进行。

4.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或经由间接代理人归属于被代理人。(三)、代理的种类

1.根据代理权产生的根据,可以将代理区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1)委托代理。委托代理又称为意定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所发

生的代理。

委托合同与委托授权行为皆为产生委托代理权的根据。其中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委托合同是产生委托代理权的基础关系。委托授权行为是被代理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行为,是委托代理产生的直接根据。委托合同是产生委托代理授权的前提和基础,但委托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并不当然地产生代理权,只有在委托人作出授予代理权的单方行为后,代理权才发生。因此,委托代理人取得代理权,通常要以委托合同和委托授权行为两个法律行为同时有效存在为前提。

委托代理授权的形式,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2)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指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代理。在法定代理中,代理权之授予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法定代理主要适用于被代理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情况。法律之所以作出规定,一是为了保护处于特定情况下的民事主体的利益;二是为了维护交易安全。

(3)指定代理。指定代理指基于法院或有关机关的指定行为发生的代理。

“有关机关”指依法对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负有保护义务的组织,如未成年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

2.、根据代理人代理权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代理区分为本代理和复代理。

代理人的代理权来源于被代理人直接授予代理权的行为,或来源于法律的规定以及有关机关的指定,这种代理称为本代理。复代理又称为再代理,是代理人为了实施代理权限内的全部或部分行为,以自己的名义选定他人担任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该他人称为复代理人,其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代理人选择他人担任复代理人的权利,称为复任权,是代理权的一项内容。

在委托代理中,由于代理人的选定,是基于被代理人对他的知识、技能、信用的信赖,因此,代理的内部关系具有较强的人身信赖性质,代理人原则上应负担亲自执行代理事务的义务,不得转委托他人处理代理事务。但在事先得到被代理人同意或事后得到其认可的情况下,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使代理人不能亲自处理代理事务,任这种状况持续将进一步损害被代理人之利益时,法律也允许产生复代理,以更好地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法定代理中,由于法定代理权发生的基础不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而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同时法定代理人的权限范围又比较广泛,且不得任意辞任,被代理人往往也缺乏为同意表示的意思能力。因此,法定代理人应无条件地享有复任权。①法定代理人复任权的行使,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

指定代理中,代理关系建立在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对于特定代理人的信赖关系上,因此,代理人原则上没有复任权。但在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同意,以及发生紧急情况,为维护被代理人利益的情况下,应承认例外。

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代理人的代理人,因此,他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之后,代理人仍可继续行使代理权。复代理人的行为,受代理人的监督。代理人对复代理人还享有解任权,可取消其代理权限。

3.根据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的方式,可以把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1)直接代理。代理人在进行代理活动时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法律效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代理制度,即是直接代理制度。

(2)间接代理。代理人在进行代理活动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的法律效果并不当然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代理制度,即是间接代理制度。

(四)、代理证书

代理证书,又称授权委托书,是委托授权行为的书面形式。它是由被代理人制作的,证明代理人之代理权并表明其权限范围的证书。代理证书只存在于委托代理中,在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中,不存在代理证书。依据《民法通则》第65条第2款的规定,代理证书应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代理的权限范围、代理权的有效期限,并应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在实际生活中,介绍信也被作为代理证书使用,司法实践承认其法律效力。

二、代理权的产生和终止(见书P44页自然段)

三、代理权中的责任承担

(一)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

无权代理,是指不具有代理权的当事人所实施的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1).根本未经授权的代理。即当事人实施代理行为,根本未获得被代理人的授权。

(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即代理人虽然获得了被代理人的授权,但他实施的代理行为,不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之内。就其超越代理权限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成立无权代理。

(3).代理权已终止后的代理。即代理人获得了被代理人的授权,但在代理证书所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代理人继续实施代理行为,就其超过代理权存续期限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成立无权代理。

2、无权代理的责任承担:

(1)没有经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民事责任。

(2)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二)、具有代理形式的无效民事行为的责任承担

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基于如下两种情形,无权代理可以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通过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可使无权代理行为中所欠缺的代理权得到补足,转化为有权代理,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被代理人追认权的行使,有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所谓明示的方式,指被代理人以明确的意思表示对无权代理行为予以承认。所谓默示的方式,是指被代理人虽没有明确表示承认无权代理行为对自己的效力,但以特定的行为,如以履行义务的行为对无权代理行为予以承认;或是被代理人明知他人以自己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不作否认表示。①追认无权代理行为有效的权利,是被代理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则所享有的权利,其法律性质为形成权。被代理人追认权的行使,可以向交易相对人作出,也可以向无权代理人作出。一经作出追认,无权代理行为即获得如同有权代理行为同样的法律效力,因为追认的表示具有溯及力,无权代理行为自始有效,被代理人应接受因无权代理行为发生的法律效果。

被代理人追认权的行使,受到了交易相对人催告权的限制。所谓交易相对人的催告权,是指交易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之前,得向被代理人发出催告,要求其在相当期限内作出是否追认表示的权利。交易相对人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间内行使追认权的,被代理人应及时行使,不及时行使的,视为拒绝追认。(其他内容见书P45――46页)(四)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为无权代理的一种,属广义的无权代理,它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交易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无权代理。此时,该无权代理可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如果善意的交易相对人不愿该无权代理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也可经由撤销权的行使,使其归于无效。我国《合同法》第49条明确承认了表见代理制度②,以保护动态的交易安全。

表见代理制度的构成要件为:

第一,交易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拥有代理权,即交易相对人为善意。此时,交易相对人应就其善意负担举证责任。

第二,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合于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表见代理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被代理人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第三人表示以他人为自己的代理人,而事实上他并未对该他人进行授权,第三人信赖被代理人的表示而与该他人为交易。

第二,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但尚未收回代理证书,交易相对人基于对代理证书的信赖,与行为人进行交易。

第三,代理关系终止后被代理人未采取必要措施,公示代理关系终止的事实并收回代理人持有的代理证书,造成第三人不知代理关系终止而仍与代理人为交易。

表见代理的类型(见书P47页第三自然段)

第五节时效

一、时效的概念

(一)时效的概念

时效,指当事人对财产的占有或不行使权利的行为,经过一定的时间,发生当事人取得权利或权利效力减损法律效果的制度。

时效是导致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适用时效制度,当事人取得权利或权利效力减损的法律效果,是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结果因此时效制度属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由于取得权利或权利效力减损非基于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所以时效制度属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实行为。时效制度的设立,属于强行性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不受时效限制或变更法定的时效期间。

(二)时效的种类

根据引起时效发生的事实状态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法律效果的不同,将时效区分为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即消灭时效)。前者的事实状态为占有他人财产,法律效果为占有人取得财产所有权;后者的事实状态为权利人不行使权利,法律效果为权利效力减损。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民法建立统一的时效制度,将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一并规定。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将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分立,将取得时效规定于物权篇,将消灭时效规定于总则篇。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无取得时效制度之设,《民法通则》只规定了诉讼时效,下面将予以介绍。

二、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是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诉权的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法上,与诉讼时效类似的法律制度为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的存续期间,期间届满后,权利归于消灭。在使某种权利消灭这一点上,除斥期间与消灭时效一致,但两者存在如下区别:(1)诉讼时效的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或延长。(2)诉讼时效并不使没有得到及时行使的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诉权;除斥期间使权利本身消灭。(3)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能行使请求权之时起算;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4)诉讼时效制度主要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制度主要适用于形成权。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

1.普通诉讼时效。指由民事基本法统一规定的,普遍适用于法律没有作特殊诉讼时效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时效。除特别法另有规定外,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皆适用普通时

效,《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了普通诉讼时效的期间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指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别法就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规定的短于或长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时效。特别诉讼时效通常短于普通诉讼时效,是因为它处理的民事法律关系对确定性的要求较强,必须在更短的期间内确定化。特别诉讼时效不具有普遍性,只适用于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了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另我国《合同法》第129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发生纠纷,要求保护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4年。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其意思为,权利人不知或不应知道权利已被侵害,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经过20年的,其权利也失去法律的强制性保护。(三)诉讼时效的特征(见书P49页第二自然段)

(四)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1、概念: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又称诉讼时效期间不完成,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阻碍时效期间进行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使怠于行使权利者承担不利后果。但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并非出于怠惰,而是因为不得已的事由时,使权利人承担与怠于行使权利者同样的不利后果,未免失之不公。因此时效立法中有中止制度之设,以求衡平。

2.中止的法定事由。依《民法通则》第139条的规定,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为使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不可抗力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发生不可抗力时,权利人主观上要求行使权利,但客观上无法行使,法律予之以中止的救济手段。

3.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中止的时间。依《民法通则》第139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中止的时间,为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前的期间发生法定中止事由的,并不能使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因为权利人还有足够的时间行使权利。只有中止事由发生于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时,才可使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因为此时发生中止事由,可能导致权利人无足够的时间行使权利。

4.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后,中止的期间不计入时效期间内。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与中止前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合并计人总的时效期间。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1.概念: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中断的法定事由。依《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可使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法定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

(1)提起诉讼。起诉的性质为权利人主张权利的保护。基于这一性质,应对提起诉讼作扩张解释,使其不仅包括权利人向法院起诉的行为,而且包括权利人具有同样性质的其他行为,如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保护权利的请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依督促程序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等。但权利人起诉后又自行撤诉,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和()。 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法人和()法人两大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和()。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和()。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货币与有价证券、()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8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过程中,当 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内容的经济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 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和()两大类。 [参考答案] 1、内容客体 2、企业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 7、国家 8、监督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项是错误的。 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 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 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2、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 B、公司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B、各种经济关系 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 D、法律事实 5、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 B、行为 C、不可抗力 D、非故意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 B、风俗习惯 C、经济法 D、党的纪律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8、()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编经济法概论作业答案

新编经济法概论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C 5.D 6.D 7.A 8.D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CDE 3.CDE 4.ABCDE 5.ABCDE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错 10.错 四、简答题 1简述民法的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成。这一定义从三个方面规定了民法的调整对象范围:①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②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属于上述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③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P22 (2)基本原则:①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②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原则;③诚实信用原则;④合法原则; ⑤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原则;⑥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2、什么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答:无效的民事行为: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②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⑤违法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⑥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事行为无效。P31 五、【案例分析答案】 (1)甲以合伙企业名义与A公司所签的代销合同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本题中,尽管合伙人甲超越了合伙企业的内部限制,但A公司为善意第三人,因此甲以合伙企业名义与A公司签订的代销合同有效。 (2)丁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丁向A公司偿还了24万元的债务,丁可以向合伙人甲、乙、丙、戊进行追偿,追偿的数额为24万元。 【解析】退伙人丁(对外)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在合伙企业(内部)对合伙企业债务不承担清偿责任。 (3)戊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甲聘任B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为C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时,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5)合伙企业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的,属于当然退伙,当然退伙以法定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6)合伙人丁属于通知退伙。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通知退伙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②合伙人退伙不会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③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形成性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D 5.A 6.D 7.A 8.D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ABCDE 4.ABC 5.ABC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 10.对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 )和( )。 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法人和( )法人两大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和( )。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 )和( )。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 )、( )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 )、货币与有价证券、( )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8.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 )内容的经济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 )、( )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 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参考答案] 1、内容客体 2、企业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 7、国家 8、监督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项是错误的。 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 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 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2、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 B、公司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B、各种经济关系 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 D、法律事实 5、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 B、行为 C、不可抗力 D、非故意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 B、风俗习惯 C、经济法 D、党的纪律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8、()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国家机关 B、企业法人 C、企业内部组织 D、公民个人 9、经济权利是由()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经济法概论》作业

经济法概论》课程作业作业题目: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 3、简述法人成立的条件。第二章企业法 1、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特别是出资人的资格) 2、简述合伙企业的种类、法律特征。 3、简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解散情形。第三章公司法 1、简述一人的特征。 2、简述股份设立条件。 3、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4、简述公司合并和分立的形式及原公司的责任承担方式。 5、简述公司股票与公司债券的区别。第四章合同法 1、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简述要约的成立要件。 3、简述合同的主要条款。 4、简述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 5、简述不安履行抗辩权的实施条件。 6、简述代位权的含义和构成条件、实施方式与后果。第五章工业产权法 1、简述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区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注意不授权的情形)。 2、简述申请商标注册的条件。第六章市场管理法 1、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2、简述《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3、简述产品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第七章税法 1、简述税收的特征。 2、简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率。 第八章金融法 1、简述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概念。 2、简述证券交易中的禁止行为。第九章经济纠纷的解决 1、简述仲裁协议的容,仲裁协议有效条件。 2、简述民事诉讼的普通管辖和级别管辖的一般规定。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容 2、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 法律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情况? 3、简述法人成立的条件。 ⑴ 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章企业法 1、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特别是出资人的资格) 1.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串讲笔记第七章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串讲笔记第七章第七章国际货币金融法 第一节国际货币金融法概说 国际货币金融法: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它的调整范围很广泛,涉及国际间货币兑换、借贷、收付方式、结算、金融市场、货币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的内容:纷繁复杂。本章择要讲述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涉及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基金协定》是国际货币法律体系的基石,依《基金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具有管理和金融两个职能。第二部分涉及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问题。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租赁。第三部分涉及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一、现代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 (一)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1944年7月,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制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有: (1)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并实行“双挂钩”制度:首先,美元与黄金挂钩,各成员国有义务确认美国法定的35美元=1 司黄金的官价,同时有权随时按此官价以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其次,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这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可按各自的含金量来确定,或者不规定含金量而径行确定与美元的比价。 (2)确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成员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保证外汇行市的稳定;对黄金价格的维持,亦同。除非为消除

本国国际收支的严重不平衡,否则各成员国不得对本国货币采取贬值 或升值措施。 (3)设立资金支持制度。当一成员国发生逆差时,有可能会采取 有害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如竞争性货币贬值),来改善本国的国 际收支状况。为避免发生此等情形,基金组织将向这些逆差成员国提 供资金支持。 (4)力图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根据《基金协定》第8条规定,除有该协定允许的例外,各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 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并应实行多边支付制度。 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二)牙买加体系对原《基金协定》相关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 修改的主要表现。1978年4月,修改原《基金协定》的《牙买加协定》生效。该协定是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和或国家三者之间妥协的产物, 其对原《基金协定》相关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修改,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汇率制度。《牙买加协定》取消了原来的货币平价制,各 成员国能够自由选择汇率安排,即允许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但各成员国仍有义务与基金组织合作,包括实行磋商,并接受基金组 织的监督。 第二,黄金问题。《牙买加协定》实现了“黄金非货币化”,使 黄金与货币脱钩,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即废除黄金官价,各成员国 按市价从事黄金交易,基金组织不在市场上干预;取消黄金作各国货币 的定值标准;取消成员国和基金组织之间以及各成员国之间的黄金支付 义务;基金组织所持黄金应逐步处理等。 第三,储备资产。《牙买加协定》设想以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主 要储备资产,建立特别提款权本位制,并增强对国际清偿水平的监督。

《经济法概论》作业

《经济法概论》课程作业 作业题目: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 3、简述法人成立的条件。 第二章企业法 1、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特别是出资人的资格) 2、简述合伙企业的种类、法律特征。 3、简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解散情形。 第三章公司法 1、简述一人的特征。 2、简述股份设立条件。 3、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4、简述公司合并和分立的形式及原公司的责任承担方式。 5、简述公司股票与公司债券的区别。 第四章合同法 1、简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简述要约的成立要件。 3、简述合同的主要条款。 4、简述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 5、简述不安履行抗辩权的实施条件。 6、简述代位权的含义和构成条件、实施方式与后果。 第五章工业产权法 1、简述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区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注意不授权的情形)。 2、简述申请商标注册的条件。 第六章市场管理法 1、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2、简述《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3、简述产品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第七章税法 1、简述税收的特征。 2、简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率。 第八章金融法 1、简述汇票、本票和支票的概念。 2、简述证券交易中的禁止行为。 第九章经济纠纷的解决 1、简述仲裁协议的容,仲裁协议有效条件。 2、简述民事诉讼的普通管辖和级别管辖的一般规定。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主体、客体和容 2、简述法律事实的概念。 法律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能引起法律关系变化的情况. 3、简述法人成立的条件。 (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章企业法 1、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特别是出资人的资格) 1.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 2.企业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3.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4.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设立。 5.个人独资企业须在中国境设立。 6.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2、简述合伙企业的种类、法律特征。 合伙企业有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两大类: 一、普通合伙企业的主要特点: 1、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2、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普通合伙企业中又有其特殊形式,即“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特点: 1、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可以设立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2、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特殊普通合伙”字样。 3、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合伙人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合伙企业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后,该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5、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应当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二、有限合伙企业的特点: 1、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2、有限合伙企业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合伙人设立;但是,法律另有规

00043 经济法概论 第7章 自考复习资料 2016年版

第七章产品质量法 本章考情 历年规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核,偶尔出简答。 学习建议:重点学习和掌握产品的概念、产品瑕疵与产品缺陷、生产者与销售者的质量义务,以及产品责任的承担。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 知识点一、概念、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领会) 在我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在我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产品质量法》。 知识点二、产品与产品质量 1.产品的认定(简单应用) ①经过加工、制作的物质产品。 排除精神产品、天然产品。 ②以用于销售为目的。商品,包括赠送或试用。 排除纯为科学研究或自己使用的产品。 ③限于动产。 排除不动产。 ④由于建筑工程、军工产品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特殊性,排除在产品范围之外。 但建设工程使用的,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建筑材料、配件和设备,以及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适用《产品质量法》 ⑤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属于:芝麻油、自来水、袋装大米、教材。 不属于:原煤、冰毒、水稻、苹果、血液、文学作品、电子游戏、体育馆。 2.产品质量(识记)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及合同规定的,在对产品所具有的符合人们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经济性等特性的要求。 不合格产品:瑕疵、缺陷、劣质、假冒。 【例题·单选题】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以下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范围的是()。 A.张三准备出版的书稿 B.李四刚捕捞上来的野生鱼 C.某商场赠送的凉席 D.某房地产公司建筑的公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产品应是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动产。 第二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知识点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识记)

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概念2法律关系3代理4诉讼时效 5经济法6法律责任7经济法律关系8法律行为 二、填空题 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____的产物。 2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____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其___ _的法律度。3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经济协调发展『们制定的有关___ _和___ _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 20付纪后,德国法学家赫尔曼在其___ _中使用了经济法一词。 5经济法律关系吐_ ___,__ __,和__ __构成。 6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口的,实现其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___ 。7智力成果足指人们从事_ ___所创造的成果。 8法律事实町分为__ __和_。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经济法谢整的社会关系足( )。 A财物赠与凭系B财产继承关系 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D所有经济关系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足( )。 A物B行为 C禁止流通物D智力成果 3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而形成的( )关系 A物质利益B责权利 C权利义务D特定经济 4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始终是经济法一方主体的是( )。 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 C公民D个体工商户 5下列几项中,属于事件性质的法律事实是( )。 A设立公司B无因管理 C偷税D水灾 6凡是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行为在经济} A法律规定B法律行为 C法律变动D法律事实 7根据我国法律所规定的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自( )起 A权利被侵犯之日起 B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 C权利人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 D债权订有期限的,自期限到来时起算 8下列关于经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摩莱里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 B经济效益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C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

经济法概论第一章

1,公司法 1.1.1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公司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1.2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 (1)公司法是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 (2)公司法是兼具公法属性的私法; (3)公司法是兼具程序法律内容的实体法 1.1.3公司的设立于成立: 1.1.3.1成立:★★★ (1)日期: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2)公司成立在历史上经历了自由主义、特许主义、核准主义和准则主义。 我国《公司法》将准则主义作为公司成立的原则。 1.1.3.2设立:★★★ (1)确立公司股东或发起人; (2)订立公司章程; (3)股东或发起人认缴或履行投资; (4)建立公司机关; (5)办理设立登记 1.1.4公司章程: 1.1.4.1作用:★★★ (1)公司设立的行为要件; (2)指导公司行为的基本规范; (3)对内表明信用与对外表明商誉的证明; (4)政府对公司进行管理的依据。 1.1.4.2自治性表现:★★★ (1)公司依法制定; (2)公司自己执行; (3)效力只及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 1.1.4.3法定性表现:★★★ (1)内容的法定性:内容主要为绝对记载事项,由法律直接规定的; (2)形式的法定性: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3)修改程序的法定性:修改必须基于公司法规定的事由和法定程序; (4)效力的法定性: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1.1.5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1.1.5.1合并:★★★★★ (1)形式:新设合并A+B=C;吸收合并A+B=B (2)程序: 1.合并各方协商一致,订立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2.股东会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由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 有限公司由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3.通知:作出合并决议起10天内通知债权人,30天内公告。债权人接 到通知书起30天内(为接到45天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 相应担保;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和答案解析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总目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第二章企业法 第三章公司法 第四章企业破产法 第五章合同法 第六章金融法 第七章支付结算法 第八章票据法 第九章证券法 第十章会计法 第十一章税法 第十二章公平竞争法 第十三章产品质量法 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五章劳动法 第十六章知识产权法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1.2006年9月1日,甲市A区 A国家税务局对B公司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并于当日以信函方式寄出,A公司于9月5日收到该信函。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A公司如对该行政机关地决定不服,可以在一定期间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问: (1)B公司应在何期间提出行政复议 申请?为什么? (2)受理B公司申请复议的行政复议 机关应当是谁? (3)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谁?被 申请人是谁? 答案: (1)9月5日至 11月4日。 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 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行政复议申 请。 (2)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向 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 议。 (3)申请人是B公司,被申请人是 甲市A区A国家税务局。 2. A公司与B公司依法签订了货物买卖合 同,但由于该合同履行前发生了地震,致使合同无 法履行。A公司据此依法解除了双方的买卖合同。 问: (1)A与B之间的买卖合同法律关 系中,指出主体、客体、容是 什么? (2)引起A与B双方法律关系的产 生、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答案: (1)A与B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 主体是A公司与B公司。客体是买卖的标 的、货物。容是A公司与B公司的合同权 利和义务。 (2)引起A与B双方法律关系的产 生的法律事实是A、B依法签订合同的行 为引 起A、B双方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是 地震这一事由。 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 买卖合同,并在合同中单独制定了仲裁条款。 事后甲公司发现在订立合同时对该有关事项 存在重大误解。 问: (1)甲公司可否根据合同中的仲裁 条款向某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 同? 〔2〕如果甲公司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 撤销合同,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答案: (1)甲公司可以向某仲裁机构申请 撤销合同。 (2)如果甲公司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 销合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有关法律 规定,仲裁协议独立有效,即使合同变更、 解除、终止或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合法有效的,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 的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2006年8月10日A县甲皮鞋厂与B 市的橡胶厂签定一份购销合同,由橡胶厂供货,货 到后15日甲公司付款。合同规定,由橡胶厂代办 托运。乙橡胶厂按期发货后,甲皮鞋厂以该货物质 量不合格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退货。乙橡胶厂表 示不同意,于是发生合同争议。乙橡胶厂准备提起 诉讼。 问: 乙橡胶厂可以向哪里的法院起诉?为什么? 答案: 乙橡胶厂可以向A县法院,也可以向B市法 院提起诉讼,A县法院,B市法院对该案均有管辖 权。 因为本案系合同纠纷,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因 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 人民法院管辖。本案被告甲皮鞋厂位于A县,故A 县法院对该案享有管辖权。又:本案的合同规定由 橡胶厂代办托运。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凡合同 规定由供方代办托运,发运地即为合同履行地。据 此,本案的合同履行地为B市,因而B市法院对该 案也享有管辖权。因此,乙橡胶厂可以向A县法院, 也可以向B市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章企业法 1.中国A公司与日本B公司拟共同出资设立 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双方经协商拟定的中外合资企 业合同,其部分条款如下: (1)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总额1200万美元, 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中方出资300万美元,外方 出资200万美元。 (2)中方以货币、厂房、场地使用权作价 出资,外方以外币、设备、专有技术作价出资(但 其中外方的机器设备是租赁来的)。 (3)中外合资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 形式,拟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组织机构, 股东会为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企业的执行 机构,监事会为企业的监督机构。 (4)董事长由中方担任,外方担任副董事 长并兼任总经理,总经理是法定代表人。 (5)对于企业的重大事务,如合资企业章 程的修改,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增加、减少、合并、 分立等,应由合资企业的全体董事通过方可作出决 议。 (6)合资企业在依法缴纳了所得税后,可 按约定比例向中外投资者分配。 要求:分析说明上述各项条款容是否符合法 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外方的投资比例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word格式版本

经济法概论的案例分析答案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答案 1. 第一,甲服装公司与乙纺织公司之间关于买卖布料的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甲服装公司乙纺织公司 内容:甲服装公司享有收取布料的权利,同时,承担验货并支付120万元货款的义务; 乙纺织公司享有收取货款的权利,同时,承担按照约定的质量和时间交货的义务 客体:30匹布料 第二,乙纺织公司与丙货运公司之间关于运输货物的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乙纺织公司丙货运公司 内容:乙纺织公司享有丙货运公司提供的运输劳务的权利,同时,承担按照约定支付运费的义务; 丙货运公司享有收取2万元运费的权利,同时,承担为乙纺织公司运输货物的义务 客体:丙货运公司提供的运输劳务 2. 符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确认其向某嫁接苗场购买无籽西瓜合同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要求某嫁接苗场返还购买西瓜种苗款2.7万元,赔偿可得利益损失(1万元—0.6万元)×55亩=22万元。 某嫁接苗场将假种苗作为“台湾新一号”无籽西瓜种苗销售给符某的行为是欺诈,符某购买假西瓜种苗的行为是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因双方订立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该合同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符某为无过错方,某嫁接苗场为过错方。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当事人因民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对方,如果无过错方遭受了财产上损失,有过错方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 张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乙公司应当向甲公司主张权利。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已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张某被解雇前曾代理甲公司向乙公司购进货物,且张某在订立合同时出具了工作证、甲公司的介绍信及盖有甲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乙公司完全有理由相信张某是甲公司的代理人,从而与甲公司订立合同,该合同对甲公司有效。 4. 陆某要求艾某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11年2月9日起至2012年2月8日止。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同时,要求请求权人知道侵害事实和加害人。陆某是在2010年2月9日经公安机关告知方得知艾某是加害人的,因此,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当日起算1年。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案例分析 1.

00043 经济法概论 第10章 自考复习资料 2016年版

第十章自然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 本章考情 历年规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核,偶尔出简答。 学习建议:重点学习和掌握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渔业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自然资源法 知识点一、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法(领会) 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和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按能否再生可分为: 知识点二、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领会) 1.重要资源公有原则 2.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的原则 3.统一规划和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4.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点三、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 (一)权属制度(识记) 1.所有权 国家所有: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2.使用权 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以及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单位、个人依法可以占有、使用和收益;国家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依法取得的狩猎权和驯养繁殖权受法律保护。 【例题·单选题】下列自然资源,既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的是()。 A.矿藏 B.水流 C.海域 D.滩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二)流转制度(领会) 原则:促进流转和有限流转 形式:交易(目前仅有开发利用权的交易) (三)管理制度(领会) 1.规划制度 2.调查制度 3.许可制度: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交易进出口 4.有偿使用制度:税、费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各章课后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各章课后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案例分析题(P72)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参见指定教材第55页。 教材第52页大纲样题的第4l题案例分析题和本章最后的案例分析题一模一样,大纲样题第41题的标准答案在教材第55页。 第二章案例分析题(P94)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参见指定教材第55页至56页。 教材第52页至53页大纲样题的第42题案例分析题和本章最后的案例分析题一模一样,大纲样题第42题的标准答案在教材第55页至56页。 本章补充材料:.20l0年01月份考试真题的第42题 A有限责任公司有股东甲、乙、丙3人。因股东人数较少和公司规模较小,决定不设立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和一名监事。执行董事由甲股东担任,并兼任公司经理;监事由公司的财务主管担任。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公司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定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2)甲股东担任执行董事并兼任公司经理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3)财务主管担任监事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4)如果甲作为执行董事决定以本公司的财产为本公司股东乙提供担保,该决定是否合 法?说明理由。 答:(1)A公司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决定合法。因为A公司股东人数较少,而按照法律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立董事会。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立监事会。 (2)甲股东担任执行董事并兼任公司经理合法。因为法律规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3)财务主管担任监事,不合法。因为按照法律规定,财务主管属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而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4)如果甲作为执行董事决定以本公司的财产为本公司股东乙提供担保,该决定不合 法。因为按照法律规定,为公司股东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决议,据此,A 公司能否为股东乙提供担保,应由甲、乙、丙三人共同决定,甲一人无权单独作出决定。 第四章案例分析题(P131)参考答案 教材案例题1的答案: (1)该发函是要约。因为该发函的容明确具体,符合要约的法定条件。(参见指定教材

经济法概论习题册答案章参考答案

经济法概论习题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DCC 6-9 BDBD 二、填空题 1.市场主体的资格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关系、社会与市场利益平衡关系。 2.权利义务 3.自然人、法人 4.物 5.经济法律关系 6.法律行为意志法律 7.部分人身权 8.形成权、期待权、请求权、抗辩权 9.独立 10.工商行政管理局分级11.委托代理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再代理12.人民法院 13.表见代理 14.行为人15.所有权 三、名词解释 P3 1、经济法律事实:能够引起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和情形。 P5 2、经济法律行为:经济法律行为是指根据当事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自觉活动。 P8 3、法人:法人是自然人之外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的组织,法人依法成立,以独立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P10 4、代理: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法或依委托在一定权限内代本人向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而达成法律关系的行为。 P11 5、委托代理: 指当事人一方以本人的名义在委托权限内办理委托事务,由委托人承担法律后果的代理关系。 四、简答题 1、 P6-7 2、P16-18 五、论述题P10 五、案例分析题 A可以不收回MP4,而由B自行处置。因为A为B代买MP4的行为虽属无权代理(超越授权范围),但B收下MP4时并没有表示反对,表明B对A的行为予以认可,A购买MP4的行为对B发生效力,该MP4已为B所有,应由B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自行进行交涉。 第二章:公司法 一、单项选择题 1-5 DAABD 6-10: CDBBC 11-15DCAAA 16-20ACDDB 21-24CBCB 二、填空题 1、全部 2、50 3、会计 4、吸收新设 5、两个或两个以上 6、10万元 7、社会 8、3万元 9、分次 20% 2 510、30% 11、临时会议 12、3人 13、全部或部分、半数、优先 14、200、半数、 500 15.公司章程 16.法人 17、发起设立、募集设立 18、3-13人 5-19人 19.一年内、 25% 、一年 20. 全体合伙人其他合伙人 21、对抗 22、全体合伙人23、5%-35% 24、债权人债务人 25、劳动保险税款 三、名词解释 P21 1.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P26 2、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法律的要求是承认绝对所有权和契约自由,不需要国家干预经济,因而也就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概念和经济法律。现代经济法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德产生,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进入垄断市场经济之后,为解决垄断市场经济时期出现的、依靠已经存在的民商法无法解决的、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当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垄断组织的出现及垄断组织对经济的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自发的市场调节机制受到很大影响,国家必须放弃原来的?自由放任?原则,通过法律对?私权神圣、意思自治?进行一定限制,承担起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进行宏观调控等职能。为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制定有关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直接的管理和干预,于是在20世纪初,就诞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提问——民法的概念 比较——民法的概念没有争议,已形成共识;经济法概念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因在于:经济法产生晚;无统一法典;对国家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 (一)经济法的概念:广义和狭义之分。此取广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和调节的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是国家运用公权对私法领域进行调整的法,它以规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行为为目标,以保障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为宗旨。一方面限制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强调社会

经济法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简答题: 第一章基础理论知识 1.[09.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国家在协调以及管理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2分)具体包括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经营协调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等。(3分) (1)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社会组织内部经济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与微观经济管理关系。(3分) (2)经营协调关系。是指平等地位的或彼此不具有任何管理关系的参加者之间所发生的横向经济关系。(3分) (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只有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经济法作用的范围内,才使这类关系进人了法律调整领域。(3分) (4)涉外经济关系。 2.[07.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简称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法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 经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包括:①国家机关。②社会组织。③内部组织。④一定条件下的公 民个人。⑤国家。(3分)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就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 实体内容,是确定一主体之间关系的性质和量度的,是联系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 带。(3分)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通过经济法律关系所追求的体现一定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的财物或行为。主要有:①有形财物。②经济行为。③无形财富。(3分) 第二章民法基础知识 1.[08.7]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9分)P25 答: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所组成,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民事法律关系。(2分)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分)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1分)

(完整word版)新编经济法概论第四版(课后练习)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综合分析题 1.市民屮购买健康保险后在保险期内不幸受到属丁保险范围的意外伤害,甲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理赔,保险公司同意给予理赔。 问:该保险理赔关系由儿个法律事实引起?分别属于何种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引起该保险理赔关系的法律事实有甲的投保行为(作为、合法行为)、保险事故发生(事件)。 2.年满17周岁的甲在一家加工企业工作,每月有1 800元的固定收入。甲购买的福利彩票中了二等奖,去兑奖时,兑奖处工作人员说甲不满18周岁,是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要求甲的监护人前去领奖。 问:兑奖处工作人员的说法有法律依据吗? 【参考答案】兑奖处匸作人员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甲年满17周岁(16到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來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某公司向社会吸收连锁加盟,客户甲与该公司某连锁店发生纠纷,客户找到公司进行交涉,该公司表示: 客户是与连锁店发生的纠纷,客户应该直接与连锁店交涉,与公司无关。 问:该公司的这种说法合法吗? 【参考答案】该公司的这种说法不合法。加盟连锁店不具有主体资格,应当由公司作为主体处理与客户的纠纷。 4.甲、乙、丙3人共同出资购买一台农用拖拉机,承包农田翻耕、收割业务,事前言明按照各自1/3的比例分担费用、分亨收益。1年后,甲耍到外地亲戚处合伙做服装生意,准备将门己的份额作价人民币500元转让给丁,乙、丙知道后希望甲将其份额以300元卖给他们,甲与乙、丙发生纠纷。 问:(1)甲、乙、丙之间存在哪种法律关系? (2)应该按照怎样的法律规定处理? 【参考答案】(1)甲、乙、丙之间是按份共有法律关系。他们按照预先确定的份额亨受权利、承担义务。(2)按份共有人有权转让自己的份额,其他按份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5.甲企业将“飞跃”商标用在自己生产的儿童书包上并获准注册,后来乂将它用在自己生产的儿童服装上, 但未申请注册。2年后甲企业发现乙企业在其生产的儿童书包上使用的“飞腾”商标与自己的“飞跃”商标近似,并正准备申请注册,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制裁乙企业的侵权行为。 问:乙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对甲企业商标权的侵犯? 【参考答案】乙企业的行为构成对甲企业商标权的侵犯。乙企业未经商标注册人(甲企业)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儿童书包)上使用与他人(甲企业)的注册商标(“飞跃”儿童书包)近似的商标(“飞腾”儿童书包),容易造成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6.口本公民甲于1998年8 J] 18 口就一种新型灌溉机在本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同年9月30 口法国公民乙以同样的主题在本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次年,甲于8月20 F1就同样主题在中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乙于8 月28 H在中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屮国公民丙也以同样的主题于6月20 |]在本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假设屮乙丙所在国相互承认优先权、三项专利申请都符合中国专利法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问:中国专利市批机关应将专利权授予谁,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