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方案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方案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方案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方案创新与技术进步

大跨度现代悬索桥的设计创新与技术进步

<讲稿)

杨进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原铁道部大桥局自主设计建造了广东省汕头海湾现代悬索桥,随后又设计建成三峡坝下的西陵长江现代悬索桥。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逐步形成了现代悬索桥在设计、计算、施工、构件制造、机械设备以及主缆、吊索与防腐材料等方面的产业链。从而使悬索桥结构在大陆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应用。

2005年前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在承担安徽省马鞍山长江大桥的“予可”、“工可”研究工作中,根据江段的河势演变情况,放弃了当地推荐的一跨2000M的悬索桥方案,建议考虑三塔双主跨悬索桥的等效方案,以节约工程费用。随后,江苏省决定兴建泰州长江大桥。在建桥方案的征集评议之后,建桥主管采纳了本人推荐的三塔双大跨的悬索桥方案。并于2007年正式被批准开工建设。

悬索桥是以主缆、主塔和与之相匹配的两端锚碇为主体的承重结构。主梁退居为只对体系具有加劲的作用。承重主缆受拉明确,所用材料得以充分发挥其极限强度。桥梁的工程造价与其主跨的大小直接关连。在宽阔深水的江河和海域,在不影响通航顺畅和水流态势的条件下,采用多塔多主跨悬索桥方案,将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较为合理可行的选择。在设计中,只要注意处理好位于主孔中间各塔在顺桥向的可挠性;以保持在单跨活载满布的条件下的主缆水平拉力的平衡传递问题。其他方面似无太大的技术难点。

下面分别介绍工程完成过半的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正待国家审批即将开工的武汉市中环线鹦鹉洲长江城市公路大桥的设计方案研究。两者均为大跨度三塔悬索桥,因其所在的环境条件各有不同,从而在技术方案上各自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特点。

2.泰州长江公路三塔双主跨悬索桥

2.1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采用三塔双主跨悬索桥的环境适应性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桥址位于永安洲北,两岸地势平坦开阔,河道常水水面宽约2 km,两岸堤坝相距约2.5km。河床断面呈“ω”形状,中心带的水深比两侧水深相对较浅。水下河床工程地质层,经初勘得出深180m~190m范围均为第四系,基岩埋深尚未得知。桥北附近已有港口码头建筑,一侧水域为泊船锚地。基于环境保护和尽可能降低对行洪的影响,以及航运港口的发展等方面的需要,建桥方案从减少水域中的障碍而少设桥墩,和在建桥后江面仍具有足够的开阔度,因而构思出三塔双主跨的悬索桥方案。该方案在技术上扩展了现行悬索桥的使用功能,在基本上同等的覆盖条件下,主缆和锚碇的工程量约省一半。经济上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2.2中主塔结构及基础结构方案与施工实况

中主塔的关键性技术作用是能确保双主跨主缆受力的传递。因而其塔顶应具有可纵向挠曲的柔性。而在塔底与基础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出现负反力。基础在结构上必须有足够的刚性,不会因水下冲刷的不确定性而随时变化。其目的在于确保塔顶柔性度不受影响。为此,泰州桥的中主塔的塔身采用倒Y形的钢结构,其基础为浮运沉井重型结构。两者组合基本上实现了上述的技术要求。

两端的边主塔其受力作用与常规的双塔悬索桥基本上相同,仍为全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座主塔在横桥向的面内造型大体上一致。

基础结构上部完成

沉井立面剖面图

沉井结构全高约80m,下段为可以自浮的高38m的钢壳,在就近的岸边组拼完成后,再浮拖到江心塔位处。着落河床稳定后,再以混凝土填充促其下沉至稳定深度。然后分次用钢筋混凝土接高沉井上段,逐沉逐接,及至设计要求的最终深度。2008年9月初完成上述作业进行沉井封底。前后历时约一年。2009年2月完成了沉井顶部的承台构筑。整个基础工程至此告一段落。以下为施工中的几幅照片:

底节钢壳岸边组拼

底节钢壳浮运到墩位

钢壳定位着落河床

钢壳夹壁混凝土浇筑

沉井接高下沉图

沉井清基、封底采取分区平衡对称作业,单次混凝土浇筑量较小;有利

于控制沉井终沉姿态,避免发生突沉。

沉井终沉清基、封底图

沉井基础是一种寓结构要求与施工手段于一体的构造。其本身既是基础结构的主体,又是完成主体的作业平台,作为深水桥墩的基础,具有极好的自稳性和抗冲撞的能力,而在用材的要求上很普通,施工机械单一,工序比较简单,工程造价相对而言甚为低廉。对今后在长江下游段或类似地质条件处建设桥梁的水中主墩基础工程,可能成为领先的范例。

钢塔安装设计方案因受已定的吊重能力控制

◇下塔柱节段划分:

●钢塔下塔柱共分6个节段;

●节段最大高度为15M;

●最大节段重量为497t。

◇上塔柱节段划分:

●上塔柱共分15个节段;

●其中部分节段重量较大,

单节竖向分两块安装。

◇首节段安装-塔柱锚固

◇钢塔安装流程

首节段安装调位与承台空隙间压浆及锚杆张拉

下塔柱节段安装安装下塔柱支架◇钢塔节段吊装及上横梁就位

2.3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讨论与研究

三塔悬索桥目前在世界上尚处在理论上的探索阶段,我国则先行一步。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决定采用创新设计的三塔双主跨悬索桥方案,从

2006年开始提出,到2007年底正式开工三塔悬索桥的建设,深受国内外桥

梁工程界的广泛关切。本人于2006年初发表了题为“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主

桥三塔悬索桥方案设计的技术理念”的文章,后载入“桥梁建设”期刊

2007年第三期中公开发表,对其在技术上的主要原则作了论述。在整个设

计阶段,直接参与主桥结构设计的工作同仁,对于某些存疑之点都经过深入

的研究与探讨,而得出明确的可信结论。其中关于主缆束股与鞍座的摩擦系

数的摹拟实验,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完成。

加劲梁连续通过中主塔的结构处理没有采用简单的飘浮办法。在竖向保

持仍由主缆悬吊的受力状况,不在竖向设额外的支承系统。但在塔柱内侧,

设有竖向限位挡块,对风振或偏载而致加劲梁发生扭转的现象加以主动约

束。在顺桥向以弹性索在梁底与塔的下横梁相连,有效地限制了梁在纵向的

运动。对此前提出采用中央扣的建议,经认真分析计算,发现其对整个结构

体系利少弊大。桥面以上,中主塔在面内为只有顶部一道横梁的简洁造型。

经多方分析计算,确认立柱在面内具有足够的压屈稳定性。从而排除了增设

中横梁或加大立柱横宽的争议。钢主塔底部与承台的连接,经多方案传力实

验研究,最终认定以采用正交传力方式为优,用数量不多的长螺杆加以构造

性连接即可。长螺杆杆身外部在制造过程中即以不凝结胶粘材料加以封闭包

裹,然后直接安装在沉井顶层预留的空间位置,再浇注混凝土填至承压面予

以封实,然后张拉螺杆,完成塔底与承台的密贴。

多塔大跨度现代悬索桥,国际尚无成功设计和开建的先例,目前,泰州

桥施工已完成过半、即将开始上部结构安装。就其桥梁的使用规模及单跨超

千M,和在建桥技术上的多方面创新成就,表明了在技术发展上与经济性的合理融合。

3.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公路三塔四跨悬索桥

3.1桥位环境与桥式布置

该桥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北接汉阳的马鹦路与鹦鹉大道,南连武昌的复兴路。与下游的武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相距约2Km。水面向武昌岸扩展到比武汉长江大桥的水面约宽1倍。通航论证要求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单孔双向通航净宽应不小于790M。桥址平面图见图1。

图1 鹦鹉洲长江大桥桥址平面图

汉阳江滩已建成为供市民休闲的绿色园林式风光带。防洪堤北侧,为已建成入住的超高层建筑群。根据防洪防渗安全要求,两岸滩地不得在堤内设置桥墩的规定和未来河势发展的趋势分析,及两岸接线等背景情况,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本桥决定采用三塔四跨悬索桥方案。如图2所示。两端主塔位于两岸江滩的坡脚处,中主塔处在水利规划已定的江心潜坝的尾端。考虑到三座位于水中的主塔墩的宽度及其所引起的紊流范围,主孔跨径定为2×850m。两端边跨因受两岸接线均为半径600m曲线的制约,边跨主缆的跨度仅225m即进入锚碇。为了解决由于边跨与主跨的差值过大,而造成边塔两侧主缆拉力差值过大的困难,采取了适当降低边塔和增大中塔的高度,形成中塔与边主塔不等高的布置。中塔比两端边塔高约18m。主跨主缆的矢跨比仍为1/9。

图2鹦鹉洲长江大桥三塔四跨悬索桥方案桥式立面图<单位:m)

3.2 中塔选型

三塔悬索桥的两端边塔的受力与传统的两塔悬索桥基本相同,中塔的设计与泰州桥相比其重点与难点不尽相同。

鹦鹉洲桥位处最高通航水位为20.20m,最低通航水位为10.16m,水位落差较大,不适于完全照搬泰州桥的塔形,而以采用下段为混凝土,上段为钢的叠合结构为宜,既解决下段不怕受水浸的腐蚀,又获得使塔顶具备纵桥向的弯曲挠性。为此在设计中拟定了上段钢结构一种为纵向独柱形<见图3)和另一种为纵向倒Y形<见图4)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纵向独柱方案,在外形上与边塔形状大体一致。但在最不利加载工况下,钢混叠合面弯矩较大,属于大偏心接触,连接传力所需锚固螺杆数量大,同时又要承受剪切水平力。施工张拉操作复杂难于确保工程质量。纵向倒Y形方案,叠合面处的作用弯矩处于小偏心受力状态,剪切力通过斜腿正交下传,仅以小量螺杆形成构造性连接即可,施工质量可靠。中塔塔高高出两边塔18m,与边塔在造型上虽不尽一致,就全桥而言或许更能体现其结构上的景观效果。基于上述情况设计决定上段钢塔柱采用纵向倒Y形方案。

图3 纵向独柱中塔方案<单位:cm)图4 纵向人字形中塔方案<单位:

cm)

3.3 主梁结构及支承体系

国内近年来修建的大跨度悬索桥加劲主梁采用扁平钢箱梁已成为常态。但钢桥面出于多种原因而导致铺装层易于破损,尤其是像武汉市这样四季温差大、高气温、高湿度的地区而言,桥面铺装需经常维护或大修,既耗费资金又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本设计有鉴于此,决定主桥采用钢混叠合的主梁方案,力求从根本上提高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主梁的结构方案见图5。本桥为双向8车道公路桥,行车道桥面全宽32.5m。

图5 主梁横断面图<单位:cm)

主梁由中心相距31.2m的两片工字型钢板梁组成,沿桥纵向每隔3m设置一道断面亦为工字型的横梁,中心处梁高 3.0m,外伸至两片主梁以外,全长38m。端部形成流线形边箱,以改善主梁的气动外形。上面铺设厚度16cm 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的单向桥面板,通过剪力钉与钢梁的上翼缘板相连接,而成为整体叠合的梁结构。其用钢量与同等的扁平钢箱梁比,约可节省35%左右。其制造、焊接等工艺也相对简单。而由于主梁重力刚度的增大则使全桥的气动稳定性大为提高。

全桥主梁在通过三座主塔处均采取双铰简支,中间设过渡纵梁以调节在行车中的线形顺畅,如采用全桥连续通过三座主塔,则塔处主梁将出现上翼缘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难于克服的负弯矩拉力,也使梁端的伸缩变形大为增加,在技术经济上均无优势。钢主梁按节长15m进行组装,标号C60厚16cm的钢筋混凝土板,纵向长 2.5m,横向按行车宽度等分成两块。预制养生满半年后,先按4个节间约长12m在预制场与钢梁先行结构性叠合。起吊节段重量约340t。节段吊装就位后,钢梁先行将腹板栓节,随后焊接上下翼缘板。最后完成全梁的混凝土桥面的节段连接与叠合。混凝土预制板的两端采用厚2cm的弹性带状垫板,支承在钢横梁上翼缘的两侧,板端相距约50cm,通过伸出两端的纵向钢筋与钢横梁形成结构性叠合。两侧与纵向钢主梁上的混凝土层,采用预设浅构造缝予以隔开,以保持桥面板仅为纵向支承受力的单一性。

现行的边主梁叠合结构斜拉桥,其受力相对较为复杂。与悬索桥的主梁受力基本不具备对比性。

3.4 主塔基础及两岸锚碇基础与施工工艺

本桥江中水下地质情况相对简单,枯水期水深不大,三座主塔墩均采用直径较大的钻孔灌注桩基础。

北锚碇基础中心离汉阳岸防洪堤约120m,北侧与最近一栋超高层建筑相距约150m,锚碇处地基覆盖层厚度77~82m,其中砾砂层埋深44~47m,土层密实,层面起伏不大,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可以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地下水与长江水相通,基础结构采用外径66m,内径44.2m的园环形沉井。井壁厚度10.9m,按园环中心半径27.05m,每隔18o在井壁中开一个直径7.5m的园孔。全部采用园形的目的,使井壁在整个下沉开挖过程中具有拱作用呈受侧向压力的形态,使在混凝土中的配筋量将大为节省。沉井的结构

方案见图6。沉井下沉采取使井内水位保持抬高2m不排水吸泥的方法,并辅以井壁采用空气幕以降低侧壁摩阻力的手段,以尽可能保持周围地层不受影响。

南锚碇基础中心离武昌岸武金堤约160m,周围目前尚无大型建筑等设施。锚碇处地基表层为填筑土、粉质粘土及细砂层,总厚度约27m左右。以下为微风化白云质灰岩,是支承基础的可靠持力层。为了确保防洪堤安全和不造成水土流失,决定采用园形地下连续墙作为构建锚碇基础的施工手段。方案情况如图7所示。

图6

图7

3.5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技术创新点

本桥在方案设计中不以泰州桥的技术成就而满足,而是因地而异,开扩思路以推进技术发展而求新。前述的种种技术作为,均为达到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施工方便、节约用料和易于检测维护,保持长寿保命使用为目的。4.多塔多跨悬索桥的推进与发展

在沿海的宽阔湾口或离岛与陆地之间的海峡上建桥,如果需要桥下具有多向航路或者水中的基础工程相对困难而花费过大,与现有的多座双塔悬索桥其间以锚碇相连接的方式相比,采用多塔多大跨悬索桥的结构方案,可能是在技术上合理和经济上较省,又可以减少桥墩林立的密度和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深水海域建桥的难点:第一是深水基础的施工,第二是上部构造的架设。

在采用较大桥跨的条件下,基础结构因承载要求而使其体型壮大,从而兼顾到具备足够的抗风浪袭击和巨轮冲撞的能力,施工劳力和设备得以集中使用,水上工点数目相对减少。

悬索桥施工在塔墩,锚碇完成之后,开始上部结构的安装作业。首先是在两锚碇之间布设牵引导索跨越各塔。一般是采用水面浮拖的办法,近期已有采用火箭牵引和用飞艇载运等成功事例,既简单而又基本上不干扰水面的航行。布设牵引导索的目的是为了在各跨间构筑空中猫道,为主缆的张挂与编制成型提供作业平台。主缆的空载线形定位后,再以缆载吊机行走于主缆之上进行加劲梁段的吊装就位,至此,悬索桥的结构整体基本形成。在整个施工过程,既不须依靠大型临时辅助设施,也不存在要进行体系转换的操作,其在海上方便施工的安全性与优势,不言而喻。

多塔多跨悬索桥的结构布局,是以多塔支承的连续主缆,在首尾两端加以固定于锚碇,和不一定完全连续的加劲梁构成的悬吊体系。在恒载均匀分布于全桥的条件下,各塔的塔顶不出现顺桥向水平位移。在活载作用下,各塔的塔顶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都会发生大小不同的顺桥向水平位移,以协调主缆中所承受的水平拉力的平衡。同时各塔的塔身因位移而受剪和挠曲受弯。如果塔身是难于挠曲的刚性结构,则使主缆失去了全连续的传递作用,塔顶鞍座对主缆的嵌固安全性成为问题。势将导致整个系统的解体。各跨加劲梁如采取不完全连续,既可以消除因梁长过大的连续纵向位移和温度变化的过大影响,又可使桥面在活载作用下发生的大幅起伏的负弯矩变形大为降低。

多塔多跨悬索桥的最不利活载的加载条件,无疑是一跨满载,而其余各跨均为空载的极端情况。虽然对于跨度大,桥很长,在日常运营中出现的机率甚微,但从整个体系的长远安全性而言,则是应予审慎对待的问题。研究中以6塔5等跨的桥式为例,在活载单跨满载下,对其与结构行为有关4个参数

6塔5等跨示意图

单跨满载下结构行为对比

各项数字比值说明了在结构行为上的相关性。其中f、p、k数值的大小与塔结构在顺桥向的挠曲刚度Δ密切关连。其计量单位为m/t。

Δ值如果过大,引起f值的加大,而出现较大的<)挠跨比,但这只是一种静力状态的现象,并不反映实际的动荷载正常运营状况。从世界上目前已成的众多各类的悬索桥所具有的挠跨比数值来看,大小都有,并无明确的限制。从行车舒适度出发,对因局部活载引起的梁端转角加以控制,则实属必要。Δ值如果过小,则P值增大而危及塔顶鞍座对主缆的嵌固可靠,即出现k值不足。从已成的众多悬索桥的经验积累、和泰州桥实际的摹拟实验得出的数据,鞍槽与主缆间的摩擦系数取μ =0.2与其相应的安全系数取k≥1.5应属实际可行。目前在悬索桥主缆的编制工艺中,已普通采用预制平行束股法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主缆生产厂家所能做到的拔丝长度和束股编制的工装条件,多塔多跨悬索桥的总跨长达到5000m左右,似无太多的技术难题。

从计算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塔数与孔跨的多少,理论上可以任意延展而无限制。

目前铁路特大跨度桁式桥梁,采用桥面结构整体化的技术思路的开放与进步,将为多种方式的悬索桥方案应用于铁路大跨度长桥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基础。

5.结语

建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应仅以结构跨度的大小取得在世界上的排名而满足。

这里抄录著名工程师乔格?西拉斯答记者的警句<载于何处已记不得了):“艺术和技术是不能相互排斥的。很难想像一个有结构缺陷的建筑却在艺术上是美的。

每个与其最终目标相符合的建筑都是发明。因此,每个从事结构设计的工程师都是发明家。科学家发现的是已经存在的东西,而工程师总是在发明新东西。目前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工程师从不或很少利用这些机会。”

2018年5月31日脱稿

技术创新模式与应用

技术创新模式与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目录 自主创新和路径选择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二、自主创新的特点 三、自主创新的优势劣势 四、实施自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五、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六、案例:长虹FHD智能3D电视 模仿创新和后发优势转化 一、模仿创新的概念 二、模仿创新的特点 三、模仿创新的战略意义 四、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及转化条件 五、实施模仿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联想乐pad 合作创新的机制和风险防范 一、合作创新的概念 二、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三、企业合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四、企业合作创新的方式 五、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六、案例:中国移动和华为公司的的软交换长途汇接网

自主创新和路径选择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品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自主创新的内涵: 1、自主是提前。 2、创新是目的。 3、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是关键。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 二、自主创新的特点: 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 2、技术和市场的率先性。 3、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 三、自主创新的优势劣势: 优势1、有利于创新主体掌握和控制核心技术,赢得竞争优势。 2、以形成技术创新的集成现象,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3、有利于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劣势1、研发过程的高投入性。 2、创新过程的高风险性。 3、市场开拓的成本极大。 四、实施自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2.灵活恰当地进行技术转让。 3.重视自主创新产品的自我完善。 4.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 五、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原则1、以战略为指导原则。 2、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培养原则。 3、预期效益最大原则。 4、复合原则。 5、权变原则。 路径的选择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创新 西海小学王绍亭 一.实验设计意图 1.《空气占据空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变看不见的空气为看的见,变摸不着的空气为摸得着,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感受到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并为后面学习《空气的质量》打下基础。 2.通过尝试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 教材上安排的实验为几个小实验:一是将吸管伸向水里,用嘴吹,有气泡产生;二是用橡皮泥堵塞瓶口,并插吸管,让学生向瓶内吹气,使水流出来;三是杯底塞入纸团,将杯子竖直压入水底,看纸团会不会湿。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实验原型的不足之处有: 1.实验材料橡皮泥有毒;操作中容易出现橡皮泥堵塞吸管的失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吹,不够卫生,用后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

4.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5.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很容易把纸团掉入水中,浪费纸张,不利于环保。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实验一: 1.用橡胶塞替代有毒橡皮泥,安全、环保。 2.用玻璃管替代塑料吸管,消除浪费,减少了污染。 3.用推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吹气实验,安全可靠更加卫生。 创新实验二: 用乒乓球代替纸团,节约用纸,实验更加绿色环保。 创新实验三: 1.在水槽壁粘贴刻度尺,在水面放一乒乓球,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水位的升降变化。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来控制瓶内空气的流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四.创新实验所需器材 玻璃水槽、去底矿泉水瓶(底部缠铁丝)和完整矿泉水瓶各一个。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胶塞、乒乓球、注射器(或打气筒)、红墨水等。 五、实验过程 (一)自制小喷泉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 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围绕建筑业10项新技术(10大类)和“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来开展,研发项目主要包括立项、实施、结题等阶段。立项的重点工作是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就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及预期目标,论述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项目立项的依据和初期策划,报国家、中冶和省市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严格要求。实施阶段是项目目标的实现过程,技术路线有可能有调整。项目结题是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目标实现及取得成果的总结,这是申请鉴定、推荐报奖的必要材料。 一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简述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创新点、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水平、技术指标,以及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300字以内) 2、简述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当前的进展情况; 3、项目计划目标 (1)技术目标:项目完成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经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证及企业经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 (2)经济目标:项目完成时可实现的年总产值、年销售收入、

年缴税总额、年净利、年创汇额等,或该技术应用、推广后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3)阶段目标:在项目实施期内和完成时,每一年度或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工作进度指标、技术指标、经费落实额等。每一阶段目标应进行比较详细的、可供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简述项目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等现行指标进行比较,描述项目实施前后技术和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 2、项目创新点的论述。须从产品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产品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产品生产工艺、产品的性能及使用效果等方面,在不泄露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难度、创新程度、创新范围,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项目知识产权情况介绍。其中合作开发项目,需说明技术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并附上相关的合作开发、成果转让协议书或技术合同书。 (三)项目实施方案 1、根据确定的研发内容、研发规模、经费投入、产品标准、原材料要求与单耗等,从研发与生产的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论述。

技术创新管理办法

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初稿) 1、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技术创新的名词定义、组织管理、评审程序、建议和改进的内容、奖励标准及考核。 3、名词术语及定义 3.1合理化建议: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3.2技术改进:即过去讲的小改小革。是指对企业或系统的生产设备、装置、工具、仪器、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物料的浪费,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费用,有利保护环境、防止事故发生。并在并通过车间或班组得到实施并取得成功。 3.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或通过自主研发得到先进技术、以及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集成形成新的技术,实施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形成市场竟争力。 3.4管理创新:通过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改变做事的方式、及办事流程,最终取得好的效益并增进组织的绩效。管理创新包括思想与理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运作流程创新、技术与方式方法创新、市场与产品创新等内容。 3.5进步性:指所采取的方案和措施相对原有的方案和措施有所进步和完善,实施后可使效率有所提高。 3.6可行性:指建议和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容易

实现。 3.7效益性:指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实施以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 4.1公司成立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评审委员会。负责审定技术创新的各种制度,审议评定奖励项目,协调各种关系。 4.2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机构 组长李康杰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总设备副总 成员各单位厂长、副厂长、技术装备部、财务部、工会等相关人员。 4.3技术装备部是评审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主要办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项目的评审奖励项目的收集、登记、整理、传递、评审、奖励、异议处理、建档存档等日常工作。 4.4技术装备部负责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制定具体措施,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后负责实施。 4.5经讨论采纳后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项目由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 5、报送审议程序 5.1凡各单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项目都必须认真填写《技术创新项目登记表》,《技术改进项目登记表》《合理化建议登记表》必要时附报有关详细数据、图纸、设计研究的技术文字资料等,经各单位生产技术科及厂部领导签字后及时送技术装备部登记。 5.2技术装备部在收到《登记表》和有关文字资料后,组织评审会给与评

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历史与研究

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历史与研究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洲际之间、海峡两岸和陆岛之间迫切需要修建大跨度,特大跨度或超长跨度桥梁[1]。我国渤海海峡跨海工程、长江口越江工程、珠江口伶仃洋工程以及琼州海峡工程,为了避免深水基础施工的困难和高昂的造价,满足超级巨轮通航要求,需要修建1000m以上甚至2000m以上的超大跨度桥梁[2]。作为后本四联络线的架桥设计,日本计划在东京湾、纪淡海峡、伊势湾等地进行横跨海峡的设计,其规模是超越Akashi-kaikyoBridge的超大跨度桥梁。欧洲和非洲之间隔着地中海,其西部最窄处为直布罗陀海峡,从西班牙到摩洛哥,修建一座大桥,把两大陆连接起来是很有必要的[3]。悬索桥是目前跨度超过1000m时最优可选桥型之一,从学术研究来说,大跨度悬索桥的研究是当前桥梁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2.悬索桥结构特性及发展阶段 悬索桥是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类型,主要由大缆、桥塔、锚碇、加劲梁和吊索组成。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由于其主要构件大缆承受拉力,材料利用效率最高。因此悬索桥是目前跨度超过1000m时最优可选桥型之一,并且认为在600m以上的跨度同其它桥型相比也具有很强竞争力。悬索桥的发展具有几个重要里程碑:(1)弹性理论的建立与BrooklynBridge的建成。(2)挠度理论的建立,GeorgeWashingtonBridge的建成以及人们对大跨悬索桥重力刚度的认识。(3)TacomaNarrowsBridge风毁事件,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建立。 (4)SevernBridge的建成,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广泛应用。(5)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大跨度悬索桥有限位移理论的建立。 2.1悬索桥弹性理论 1883年跨越纽约东河的BrooklynBridge建成通车,设计者是天才的桥梁设计师JohnARoebling。由于高强碳素钢丝的使用和空中送丝法(aerialspinning)大缆施工技术的确立,该桥的跨度一下提高到486m。这两项技术是现代悬索桥发展的基础,所以BrooklynBridge 被大家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悬索桥。1903年建成的WilliamsburgBridge,分跨284m+488m+284m,规模与BrooklynBridge相当,当时的计算理论为弹性理论。 2.2悬索桥挠度理论 1888年,奥地利的Melan教授提出了适用拱桥和悬索桥一类结构的挠度理论,并于1906年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以后由Steinman和Timoshenko等对挠度理论予以发展,立即促进了悬索桥的长大化,使得悬索桥的跨度一下子突破了1000m大关。纽约GeorgeWashingtonBridge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跨悬索桥,分跨186m+1067m+198m。该桥的设计者第一次认识到了大跨悬索桥重力刚度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来订正“挠度理论”的分析结果。 2.3TacomaNarrowsBridge风毁事件与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建立 1940年7月1日,由L.Moissief设计的位于美国华盛顿州主跨853m的TacomaNarrowsBridge建成通车,为了达到节省目的,设计者采用高度很小的板梁作为加劲梁,该桥的跨度与梁高之比为350,而在这以前对于这样的跨度规模,其跨高比为70。1940年11月7日,在19m/s的八级大风作用下发生强烈的风致振动,导致全桥倒塌。这一事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正文 (一)、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

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 (1)溢水杯装满水; (2)接水桶放在溢水管口下方; 2、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填入记录表格中。 3、将圆柱体分别以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全部(分两次,只是深度不同)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并用量筒测出每次排开的水量,填入记录表中。 4、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并讨论: (1)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计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吗? (3)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体排开的水量与物体深入水中的深度到底是什么关系? 5、先测出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的重力,填入表格中;再将三个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再用量筒测出每个铁块排开的水量,填入表中。 6、求出三个铁块在水中各自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讨论: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结合公司将2014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的契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建设“国内一 流、国际先进”大型煤电一体化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以“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活动为载体,以解决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以体系完善和机制创新为保障,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强化科技创新实践,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主题”,即全面提升企业盈利 能力, 努力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树立“四个理念”,即解放思想、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科技创新无止境的理念;增强“两个意识”,即增强创新意识和效益意识;实现“五个提升”,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组安全健

康稳定经济运行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能力、提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 主要目标: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公司科技管理体系更加科学,科技支撑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组能耗不断下降,环保减排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做强做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组织机构: 1、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组 组长:

探讨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技术

探讨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08-10T13:12:28.06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6期作者:郑东平 [导读] 随着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数量不断增加。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摘要】作为公路桥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悬索桥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运行后的各项性能,首要任务是要保证悬索桥的施工质量,要求公路桥梁施工企业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和悬索桥施工管理。 【关键词】悬索桥;施工;技术 1引言 随着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沿海地区或大型河流的大跨度悬索桥相比,大跨度悬索桥有许多不同的设计或施工技术。例如,加强梁的安装技术是完全不同的。 当在河流或海面上架设悬索桥加固梁并具有良好的导航条件并能够驱动大吨位船舶时,通常可以选择平坦和开放的地点来制造加强梁,然后使用大吨位船舶来将制造的加强梁段输送到桥梁。在安装位置下方,使用电缆葫芦垂直提升。如果没有良好的导航条件,很难将这种方法用于山地悬索桥。主要原因是加强梁段不仅重,而且段的重量通常超过100吨,尺寸巨大,平面尺寸超过10米。几十米之间;如此大的加强梁难以通过陆地运输,并且更难以直接在要安装的位置下方运输。因此,山地悬索桥一般需要在桥梁附近设置加固梁制造厂,以避免大截面加强梁的陆地运输,并解决桥梁位置加强梁的运输安装问题。 悬索桥的优点:交叉输送能力强,主梁截面形式不受跨度影响; 结构灵活,无地形限制; 结构力很明显; 大吨位缆索起重机的应用。 缺点:需要解决大吨位和大型部件的运输问题,如鞍座等部件; 钢箱梁加工现场和现场运输; 钢箱梁安装; 复杂气候条件下的钢箱梁的焊接。 2概述 2.1 工程概况 Pulit Bridge的总长度为1044m,桥梁跨度为4×40mT梁+ 628m吊桥+3×40mT梁+3×40mT梁,桥面为双向四车道[1]。 Prelit Bridge的主桥是双撑单跨钢箱梁悬索桥。主电缆跨度为166 + 628 + 166m,跨度比为1/10,两根主电缆水平排列,主电缆跨桥中心为26m。吊索与桥梁之间的标准距离为12m,主跨分为8.1 + 51×12 + 6.6m,钢箱梁高3m,梁宽28.5m,标准梁140t,主塔是龙门架。框架结构,高塔柱153.5m(低塔柱高138.5m),塔柱设有上,中,下预应力混凝土等高箱梁,主塔基础为帽桩基础结构(桩柱直径)距离嵌岩桩为3.0m,两侧的锚固形式为隧道锚,而宣威岸采用重力锚的形式。有关桥式布置,请参见“图1 Pulit Bridge的总体布局”。 图1 普立特大桥总体布置图 2.2 主索布置 悬索桥施工电缆起重机一般需要设置两套主电缆。两组主缆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吊桥主缆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大于吊桥主缆的横向距离。影响两根主缆横向间距的主要因素是加强梁的提升方法。如果加强梁没有在已经竖立的梁截面下方抬起,也就是说,当加强梁从两排的两端连续抬起到中跨方向时,电缆的两根主绳索起重机一般布置在主电缆内部,当然可以放在主电缆的外面。当电缆葫芦的主电缆布置在吊桥的主电缆外部时,不仅需要安装大型吊具,而且支撑主电缆的塔需要支撑在吊塔的外侧。墙体通过塔顶部的坚固嵌入部分,因此电缆葫芦主要电缆一般布置在主电缆内部。如果吊起当Cheng中的加强梁需要通过竖立梁段以下时,那么吊索必须将吊车的两组主绳索布置在吊桥的主缆外。 缆索提升机的每根主缆通常由多根钢丝绳组成。例如,鹅公岩大桥和四渡河大桥的电缆葫芦由8 056根钢丝绳组成。北盘江大桥各组主缆为12根,由52根钢丝绳组成,龙江大桥由根部为060的钢丝绳组成。当多根钢丝绳形成一套主钢丝绳时电缆,为避免主绳索不一致造成的不均匀力,主电缆通常串联连接。 2.3 施工难点 (1)锚地地形危险,深谷高差大,地质复杂,开挖难度大,桥梁处于高地震带。需要斜坡保护。锚固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很大,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 (2)大跨度200t电缆起重机的建设,监测和维护是困难的。 (3)普里大沟峡不通航,不具备钢箱梁运输条件。钢箱梁只能安装大跨度电缆葫芦,钢箱梁难以竖立。 (4)桥所在的峡谷风较大,雨季较重,周期较长。 3 方案概述 电缆塔架及基础:大直径桩基钻孔灌注桩的方法。盖子的大体积混凝土由大型钢模层压。塔式混凝土由爬模铸造,梁用钢管桩浇铸到位。垂直提升由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升降机用于运输和混凝土泵送。 锚杆:基坑主要采用机械挖掘运输车辆挖掘,人工辅助开挖方法,硬岩层采用浅层爆破法,草坡采用拱坡防护草,基础网喷防护。锚体分层并放置在一个街区内,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

石家庄市小学科学实验创新设计(磁铁的磁性实验设计方案)

石家庄市小学科学试验创新设计方案学校名称:平山县王坡乡东王坡小学 实验题目:磁铁的磁性 参评教师姓名:樊素涛 指导教师姓名:马素龙赵云国 磁铁的磁性 一、实验目的: 1.科学概念: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别有什么共同特点,体会到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磁铁、大头针、铁丝、曲别针、铁钉、铁夹、纸片、布条、铅笔、塑料尺、订书针,牙签、塑料珠、钢钉、橡皮等物品。 三、实验原理: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磁”单元的第1课,原课题是《磁铁的力量》。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我设计了这个实验活动: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

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那么怎样改变学生错误的认识呢?这个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我首先呈现了大量的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预测其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记录表格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是铁制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四、实验创新点: 1、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试验,寻找证据,整个实验过程充满新奇和挑战,在给学生一定自由探索度的同时,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2、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要求学生搜集他们认为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 五、实验步骤: 1、填写实验记录表“猜测”栏。 2、用磁铁靠近不同材料,观察现象,然后填写实验记录表“验证”栏。 3、利用实验记录表格,引导学生思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9)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1、组织管理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节能环保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实施项目的节能工作,根据图纸要求组织实施,其架构如图: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目标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贯彻项目部节能方针,减少浪费,杜绝重复投入。 1)、环境保护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水、废气排放,降低粉尘、噪声污染。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做好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3、实施管理 1)、实施绿色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8)、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4)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5)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6、节能与能源利用 1)节能措施 ①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②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③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④在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

国内外大跨径桥梁建设之悬索桥

国内外大跨径桥梁建设之悬索桥 悬索桥是一种古老的桥型,起源于中国,革新于英国,发展于美国,广泛应用于日本。它因具有跨度大、美观、架设方便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高强钢丝和优质材料的出现,架设工艺的改进以及计算理论和手段的不断完善,悬索桥正朝长、大方向发展,并因其在大跨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成为现代大跨径桥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从1816 年,英国建成了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悬索桥——跨径为124m、以钢丝做主索的人行吊桥起,工程界开始重视对悬索桥的理论研究。1823年纳维尔发表了加劲梁悬索桥理论,认识到竖向挠度随着恒载的增加而减少。到19 世纪末,悬索桥的跨度达到200~300m 。1883 年列特和1886 年列维分别发表了弹性理论,这使悬索桥的跨径达到了500m 以上。1888 年米兰提出了挠度理论,利用该理论分析的第一座桥是曼哈顿(Manhattan )大桥(主跨径为448m )。到1931 年,挠度理论使悬索桥的跨度增大了一倍,且突破了l000m ,这就是跨越哈得孙河的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 大桥(主跨1067m )和旧金山金门(Golden Gate )大桥(主跨1280m )。悬索桥的发展至今已有近200 年的历史,它是大跨径(尤其是1000m 以上的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优美的造型和宏伟的规模,常被人们称为“桥梁皇后”。1966 年英国塞文(Severn )桥的加劲梁首先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增大了桥梁抗风性能和抗扭刚度,且用钢量少、维护方便。1970 年丹麦小贝尔特(Small Belt )桥的钢箱梁首先采用箱内空气干燥装置,增强了防腐性能。跨径为世界第一的明石海峡大桥悬索桥的抗震设计成功地经受了1995 年日本神户大地震考验。我国虽然很早就开始修建悬索桥,但是其跨径和规模远不能同国外现代悬索桥相比。 我国悬索桥发源甚早,已有3000 余年历史。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悬索桥、近代悬索桥和现代悬索桥三个时期。 古代悬索桥:在我国四川境内,远在公元前250 年就有李冰所建的人行“笮桥”。汉宣帝甘露四年建成长百米的铁索桥,它比英国在1741 年修建的铁链悬索桥要早1800 年。古代悬索桥只适用于人畜通过,跨长小于130m , 面窄无加劲梁,上下波动较大。 近代悬索桥:1858一1949 年修建的悬索桥归为近代悬索桥。近代悬索桥与古代悬索桥相比,其进步之处首先是按力学理论进行静力分析计算,其次以钢索代替铁链,设高塔和加劲梁,改缆顶面上承为缆底面下承,提高了载重量和稳定性,可供汽车等车辆通行。我国近代第一座公路悬索桥是湖南能滩桥。 现代悬索桥:自1949 年至今,我国建成悬索桥约为50 座,跨径也大幅度地提高。 20 世纪50 年代所建的悬索桥,基本上为通行汽一10 级单车道桥,有加劲式和柔式两种形式。20 世纪60 年代我国悬索桥修建较多,不少桥跨径超过150m ,最大的为186m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我国相继建成60 多座悬索桥,但跨径小、桥面窄、荷载标准低。直至1997 年建成通车的香港青马大桥(主跨达到1377m)才使我国悬索桥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乐山市县街小学安琥 【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 一、实验名称: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实验设计思路: 通过本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当物体的接触面的状态不同时产生的摩擦力也不同。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大小也可以以改变物体接触面的不同状态开始。使物体接触面变光滑和变粗糙,通过测量小车的运动(平行拉动和下降运动)形成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当接触面不同的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不同,物体运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改变接触面的状态,可以增大或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 三、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状况,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四、实验器具 小车,木板,测力计,砂纸,尺子,书 五、实验操作: 小组活动一:探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材料:小车、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

操作指南:把小车翻过来,连接上测力计,在木板的中间画上一条线,固定小车和测力计,拖动木板,让翻过来的小车分别在光滑板表面上,粗糙的表面上拖动,匀速拖到白线时读测力计的数字,并记录,再把小车放正(轮子朝下)再做一做。 相同的条件:小车测力计 不同的条件:光滑的表面粗糙的表面小车的正反面 实验结论: 1、接触面越粗糙,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越光滑,拉动小车所用的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3、接触面能滚动时,所用的拉力更小(滚动摩擦时摩擦力更小) 小组活动二:改变小车的状况探究摩擦力。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比较) 材料:小车、斜面。 操作指南:搭一个斜面,第一次让小车轮子朝上沿着斜面滑下去,第二次让小车轮子朝下沿着斜面滚下去,比较两次小车行驶的速度,说明什么道理?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

关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集团发展战略,促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与快速发展。经集团研究,决定开展技术创新竞赛暨应用新 技术征集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全体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技术攻关和创新,使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活动时间、实施范围及总目标 (一)时间 (二)实施范围 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各职能中心、各直属项目部 (三)活动总目标 全集团应用新技术征集量不少于100项。 三、活动要求 应用新技术是指能够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解决生产瓶颈,确保安全环保,增加利润的技术进步项目,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同时也包括原材料替代、工艺改进、设备改造、配方优化、新品开发、安全环保等项目的技术创新。具体体现如下: 1、顺应集团工作会议报告中的发展战略方向与要求。

2、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与焦点问题的创新解决。 3、创新内容带来的变化或产生的影响可衡量与评估。 4、创新项目产生的效益必须是正向的,即产出(效应)大于投入。 5、各单位要加强具体生产经营、日常管理活动中的创新工作,关注细节的改进,把创新工作渗透到每个管理环节和生产工序。 6、各成员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班组以上单位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制定各自企业的活动的落地执行计划,将具体创新项目数量、完成时间、责任人要求落实到企业内部班组以上单位,并报中心备案。 四、活动评选时间 每季度末月的25日前,提交本季度应用新技术汇总表至集团技术中心。集团将会同技术中心开展评选。 五、评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六、评审公示 对汇总的应用新技术评审结果分步公示。 七、技术创新活动的奖励标准 集团将会同技术中心,根据技术生产的效益,对相关新技术进行表彰,奖励1万元至50万元不等。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李悦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小学 授课题目:磁铁的力量 授课教师姓名:李悦 指导教师姓名:徐银平、王海荣 一、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用定量的方法,观察磁铁吸引铁制品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3)能与同学合作实验,并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3)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科学素养。 二、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钉子、铝丝、订书钉、尺子、石头、铅笔、铜丝、铁丝、铁制品若干。 三、实验原理: 1、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2、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

强,反之则越弱。 四、实验创新点: 《磁铁的力量》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这一课集实用性、开放性、生活性为一体,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的力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以及两个探究实验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我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磁铁让曲别针在空中跳舞”这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初步感受“磁铁的力量”。 第一个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种材质的物体的实验。该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该实验原来的设计是给定实器材料。修改后,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由学生搜集把他们所猜测的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通过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按照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设计了第二个实验:探究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原型是通过改变磁铁与铁钉的距离,分别数当磁铁离铁钉1厘米、2厘米、3厘米时,磁铁吸引铁钉的个数,从而得出结论。原实验在实验时,我发现当磁铁离铁钉越来越近时,吸引的铁钉越来越多,特别不方便数。而且课本上的铁钉比较难找,我在实验前试了很久才找到一种合适的铁钉。于是,我把实验进行了简单的修改。我把铁钉换成铁钉曲别针等铁制品的混合品。让磁铁一点一点的靠近铁制品,当磁铁离铁制品3厘米、2厘米、1厘米时,看磁铁吸引铁制品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磁铁的磁力大小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技术创新得应用实施措施 随着社会得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得新技术、新设备与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得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与补充,不断适应新得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得可持续发展。 1、节能减排 1、1节约土地 (1)施工现场得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黏土转; (2)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得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得开挖量,最大限度得减少对土地得扰动. 1、2节能 (1)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得节能、高效、环保得施工设备与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得节能施工设备等; (2)冬季采用集中供暖,减少粉尘排放。冬季用塑料布将窗户密封减少屋内热量流失。室外照明采用强度气体放电灯;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 220V 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三相系统时,使用三相平衡; 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得使用率与满载率。 (4)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得用电量.必须装设电表,生活

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得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与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提高节电率。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与施工设备得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 (6)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得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与能耗低效率高得手持式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1、3节水 (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得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及时收集施工现场得用水资料,提高节水率;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得节约用水标识: (3)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4)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1、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得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得消耗量,有针对性得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得2、5%,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3)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