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厚薄

比较厚薄

比较厚薄
比较厚薄

数学活动:比较厚薄(量)

(一)活动目标

1.会区分物体的厚薄,并学会正确表述比较的结果。

2.会按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知道厚薄是相对的。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厚薄不同的书本、盒子、积木、纸张等物品,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厚薄。

师:老师今天在桌上放了各种不同的物品,它们有的薄有的厚,等会小朋友可以到每张桌子旁边看一看,摸一摸,看看哪个东西比较厚,哪个东西比较薄。

2.学习比较厚薄的方法。

师:刚刚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的物品,你觉得同一种物品中哪个最厚?哪个最薄?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呢?那除了用眼睛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厚薄之外,你还能用什么办法来知道物体哪个厚哪个薄。

(1)教师示范正确的比较方法,引导幼儿目测或者用手按压法感知发现书本的厚薄。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办法,小朋友仔细看是怎么做的?

①(先出示一本薄点的书,再出示一本厚点的书一起放在桌子的同一水平上)

好,现在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们觉得哪本书厚、哪本书薄?

②(取出厚的那本书,再出示第三本更厚的书)那现在小朋友再来说说这两本

书中哪本厚、哪本薄?看不出来的话可以上来用手按一按,再比一比。

小结:比较物体厚薄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用眼睛看或者用手按一按、压一压。还有,原来物体的厚薄是相对的,跟一个物体比较的时候可能是它厚,可是跟另一个物体比较的时候可能就变成了它比较薄了。

③师:那现在把这三本书都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小朋友给这三本书按照从薄

到厚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吧。

(2)按照薄厚差异排序。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出示袜子、盒子、围巾等),小朋友再来给它们排

排队。老师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排一排,下面的小朋友帮忙看看他排的对不对;现在全部小朋友一起来说哪一个最厚,哪一个最薄,该怎么排。

小结:给三个物品排队时,小朋友可以用两两对比的方法比出一个厚的,再拿另外一个再两两对比比出一个厚的,这样就容易排了。

3.完成操作材料,给物品按照厚薄排队。

(1)介绍材料和要求。

①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这里有画纸、小木块和kt板,它们的厚度都是不一样的。

②等会小朋友回去坐好后,先拿出碗里的这些材料,把它们放在桌子上看一看、比一比,然后挑出一个最薄的,再挑出一个比它厚一点的,接下去再厚一点的,给它们从薄到厚排排队,排好后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

④检查完了的小朋友可以把它们收起来,然后先挑出一个最厚的,再挑出一个

比它薄一点的,接下去再薄一点的,给它们从厚到薄排排队,最后和旁边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讲评结果。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生活区投放厚薄不同的黄瓜片、胡萝卜片等,引导幼儿切一切、比一比这些材料操作前后的明显变化,并按照从厚到薄或者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序。

10.轻重、高矮、大小、多少、宽窄的比较

轻重、高矮、大小、多少、宽窄的比较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30页信息窗2 第1个红点标示的例题和2个红点标示的第一个例题。 二、教材分析 观察并进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常见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教材安排“比一比”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习惯和比较的能力。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背景,创设“帮妈妈放衣服”的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长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比较意识。 三、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在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比厚薄、比长短、比多少的直接认识,有比较多的感性经验。 四、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操作,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长短、厚薄等。 (二)在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

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掌握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比较的结果是相对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请看黑板,教师把左手五指叉开按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手的轮廓,这是老师的手,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手也画在黑板上呢?(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左手五指叉开按在黑板上,教师帮助他画出手的轮廓。)大家看这两只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老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 老师直接在黑板上画出的大的手心里写上“大”字,在小的手心里写上“小”字。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是通过看

中班数学比薄厚教案

中班数学比薄厚教案 【篇一:中班数学教案--比轻重】 活动内容:中班数学活动《比较轻重》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5日执教:张发金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 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 索精神。活动准备: 1、动物背景图:草地一幅;动物图片:马、大象、小兔、小狗、小 老鼠、跷跷板各一;箭头若干。 2、实物:教学书,文具盒及其他能比轻重的食物各一。 3、重量相似的苹果与梨;自制天平称一个,苹果,梨,橘子各一, 4、。每两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笔、纸,记录单若干,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 师:星期天,草原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图片出示情境图。) 1、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 2、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 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 师:(1)草地上有那么多动物,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2)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 比出它们的轻重。 (1)数学书和文具盒你们能看出它们谁轻谁重吗?(你们都认为不 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师: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轻重 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 提一提、掂一掂)

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轻重)资料讲解

比一比 (比高矮长短轻重)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中理解高矮、长短、轻重等含义,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轻重。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高矮、长短、轻重等含义,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轻重。 教学难点: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轻重。 教学具的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多少,生活中我们还会进行什么比较呢? 请一位孩子和老师站一起,让学生说说老师和学生两人可以比较些什么?(年龄大小、身高的高矮、体重的轻重、手臂的长短等等) 二、探究新知。 (一)、比高矮。 1、师生比高矮。 师:老师和××比身高,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完整表达:老师比××高,××比老师矮) 2、生生比高矮。让另一位身高差不多的孩子上来和××比高矮。(引

导学生思考怎样比才更合适?并能能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表达。) 3、找出教室里的两个物体说说谁高谁矮。 4、(打印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反馈) (二)、认识长短。 1、操作:比两支铅笔的长短。(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方法是一端对齐,能用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表达。) 2、同桌比手臂的长短。 3、比一比,说理由。(打印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反馈)

(三)、比轻重。 1、操作:比数学书和练习纸的轻重。两只手分别拿数学书和练习纸,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2、掂一掂文具盒和一支铅笔的轻重并说一说。 3、说一说谁重谁轻。 4、(打印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反馈)

(完整版)幼小衔接大纲

数学思维启蒙训练 数学思维启蒙训练大纲(上)课次知识点教学内容 1 我比你多,我比你大认识和理解多少和大小,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等。 2 比较高矮、轻重认识和理解高矮和轻重,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长短、远近等。 3 比较厚薄、粗细认识和理解厚薄和粗细,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厚薄、粗细等。 4 1-5数的认识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认识1-5各数,使伙伴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 5 1-5的书写在认识了1-5以后,学会写1-5的数字,并且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个数。 6 比较1-5的大小认识和了解符号“>”、“<”、“=”,并会使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7 找规律(一)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会发现事物中简单的规律。 8 上下、左右、前后通过具体活动,引导伙伴体验并学会判断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9 东西南北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3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10 里外、远近感知和理解简单的里外、远近空间概念,学会应用这些空间概念去表达人、物的位置关系。 11 6-10数的认识 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6-10各 数的含义;认识6-10各数,使伙伴经历6-10各数的抽象过程 12 6-10的书写在认识了6-10以后,学会写6-10的数字,并且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个数。 13 比较6-10的大小认识和了解符号“>”、“<”、“=”,并会使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14 单双数利用直观教具引导伙伴理解单双数概念,通过游戏活动让伙伴快速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发现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15 物品的分类尝试按大小、颜色、用途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进而培养伙伴进行物品分类的好习惯。 16 复习检测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检测,以便下一阶段地学习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教学目的: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仪器:实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 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计划

中班上学期计划 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教育目标 1、能够听信号有次序的排成一路纵队走;学习站横排,会各 种报数方法;能快速起跑,回蹲步走和正面钻的动作。(下雨球、儿歌《小皮人》、《我是小小兵》、抢玩具、) 2、能绕圆圈跑,又灵活躲闪的能力。 3、懂得接力赛,有规则意识,积极勇敢,具有集体合作精神。 4、直到眼睛的作用,懂的保护眼睛的一般常识。 5、了解寒冷季节御寒的简单常识,懂得简单的健身防病知 识。(我和冬爷爷交朋友、睡觉有学问) 6、能尝试想办法调节自己的心情。(悲伤森林) 儿歌:火车开了、过街老鼠 社会领域教育活动 教育目标 1、喜欢和大家一起游戏,敢于当众发言并能倾听别人讲话; 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知道怎样介绍自己,学习认识新朋友的方法。(交朋友歌曲《找朋友》、说说我自己、) 2、学习赞美他人和接受他人的赞美;知道朋友间要互相关 心、互相帮助,愿意帮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两个好朋友、

朋友树、你真棒) 3、乐于为集体服务,知道做事要耐心细致,体验劳动的乐趣。 (小小值日生儿歌《小小值日生》、我来摘菜、包饺子) 4、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感激关心照顾自己的人。(我 长大了儿歌《我的车》) 5、了解残疾人的痛苦与不便,能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假 如我看不见) 6、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几种家乡特产的名称、地点、 特点;感受家乡的变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游家乡、特产发布会《夸河北》、我住的地方) 7、了解传统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吃月饼) 8、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 法。(小心汽车、文明小乘客、小小厨房危险多) 9、知道集体外出时要遵守纪律,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 序。(上公园、) 10、认识冬季服装的名称、种类,学习根据不同的场合为自己 选择不同的服饰。(我会选衣服) 11、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饮食特点,学习简单的用餐礼仪。(小 餐厅) 语言领域教育活动 教育目标

小学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 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 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 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 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 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 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

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数学教案-长短、高矮

数学教案-长短、高矮 概念课: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b。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

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习。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二、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