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一、几个概念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最主要的场所。在氧化沟中,这微生物依靠机械曝气供给的氧气所创造的有利条件生长和繁殖,并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而产生絮状的活性污泥颗粒,在二沉池中经过泥水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二沉池:是二次沉淀池的简称,是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的场所,以获得纯净的出水。同时将分离的活性污泥重力浓缩到一定的程度,供回流到氧化沟中再利用。归纳起来讲,二沉池的作用就是进行泥水分离和暂时贮存污泥。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氧化沟工艺基本流程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公司污水的主要组成

酿酒污水

灌装洗瓶水

热电站/动力车间粉煤灰水

生活污水

?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酿酒生产底锅水,主要原因是该种废水的酸度偏低,属于高浓度碳水化合物,同时水中的氮、磷比例极低,易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异常。公司上马厌氧处理系统后,变废为宝,已经系统解决了因底锅水浓度较高对好氧处理系统的影响。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酿酒污水

?(1)包括底锅水、生活废水、外排冷却水

?(2)底锅水性质

?颜色:淡黄色或褐色

?主要成分:蛋白质、糖类、

?泛酸及其它胶体物质

?COD浓度:25000-60000mg/l

?SS浓度:500-1000mg /l

?pH值:2-5,呈酸性

?目前利用状况:用于厌氧处理系统

?(3)冷却水性质:同洗瓶水,但温度略高(50度左右)。

?全部循环利用。

灌装洗瓶水及其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含少量杂质和少量有机物

?(微生物)

?主要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COD浓度:10-80mg/l

?SS浓度:50-300mg /l

?pH值:6-8,基本为中性

?目前利用状况:各车间分

?散循环利用,重复利用

?率约30%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粉煤灰水及其性质

?颜色:灰色、混浊沉淀后的上清液浅灰色,含大量

?杂质(以炉渣和煤灰为主)

?主要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 COD浓度:30-300mg/l

? SS浓度:50000mg /l以上

? pH值:7以下,弱酸性(含

?化水工段排放的酸性废水)

?目前利用状况: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率约70%每天,

?排放量约500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生活废水及其性质

?颜色:浅灰色或黑色,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油类物质,易腐化产生恶臭?主要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基本对等

? COD浓度:100-300mg/l

? SS浓度:100mg /l以上

? pH值:7-9

?目前利用状况: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每天排放量约500-2000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污水处理费用的组成

?动力费用(电费):原来约60-80万元,厌氧处理项目上马后,目前为20万左右

?设备维修费用:约25万元,目前为20万元

?员工工资及福利费用:约2-3万元/年

?药品费用:原来约20万元,目前为5万元左右

?排污费:约50万元

?地下水资源费:每吨水水资源费为0.25元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污水处理成本影响因素

COD总量:与污水处理总量和污水浓度呈正相关。COD总量=污水总量*污水浓度。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水量和浓度的忽变,如饲料厂的排污行为。

设备:公司污水处理设备装机总容量540多千瓦时,原来电能消耗占总成本的50%,是污水处理站成本的要素,目前约占20%。目前大部分设备工作超过10年,维修费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约30%。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污水处理成本影响因素

人员素质:经过多年的培训和本次人员整合,污水处理人员素质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仍需通过加强培训和强化管理来降低运行成本。

工艺执行:根据淡旺季不同实际确定不同的运行工艺。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六、氧化沟运行管理

?(一)集水池的作用和管理

作用

?在于调节来水流量和水水泵泵送流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的频繁启动。容积较大的集水池还可以起到均衡水量、均化水质的作用,因而集水池有时也被称作集水调节池。

运行管理

1、开启粗格栅清捞垃圾;

2、进行定期的彻底清洗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一)集水池的作用和管理

清洗时注意事项

?1、抽空集水池中的剩余污水,采取鼓风等措施使池中的有毒气体散发;?2、下池操作人员穿戴好防水衣、靴,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系好安全

带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入集水池进行清理;

?3、一般要求每人下池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4、清洗完毕后,操作人员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水洗脸、洗手、洗澡;?5、清出的垃圾要及时、妥善处置。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格栅的作用和运转管理

作用

一是去除大的漂浮物、悬浮物,保护水泵和后续的设备和构筑物不被堵塞,保证其正常运转。二是拦截去除大量的固形物(特别是细格栅),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污水,通常称为物理处理方法。一般来讲,拦截的固形物的总重量占污水中悬浮固体的1/10左右。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格栅的作用和运转管理

格栅的分类

格栅分为两类:即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设在泵站集水池前,其间隙取决于水泵大小和型号和进水量,一般采用5mm。细格栅设在沉砂池前,间隙一般为0.5mm。格栅的间隙过大,易造成处理质量下降,使得一部分漂浮物通过;而间隙过小则易造成前后水位落差大,影响过水流量。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1、粗格栅的运转管理

经常观察集水池的水位,清污清污的间隔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过水量,造成水位落差大,影响过水流量(一般要求,粗格栅前后的水位差为20-50mm)。特别是栅渣较多时或汛期要及时延长清污时间或增加清污次数。

定期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巡检查,按设备“三定”和润滑“五定”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1、粗格栅的运转管理

避免齿耙错位、倾斜,若出现上述情况,不得强行开机,应及时调整。非正常停机时,在未查明原因的条件下,不得随意开启。

妥善、及时处理栅渣,每班至少清理一次,按要求堆放在指定的地点。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2、细格栅的运转管理

巡视时根据污水量的大小和细格栅栅渣量的大小及时进行清污;

定期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巡检查,按设备“三定”和润滑“五定”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妥善、及时处理栅渣,每班至少清理一次,按要求堆放在指定的地点。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氧化沟的运行管理

作用

?在氧化沟处理污水工艺中,氧化沟就是通常所说的曝气池,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最主要的场所。

反映氧化沟工况的指标

MLSS(污泥浓度),MLVSS(挥发性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曝气时间(t),污泥负荷(Fx或Bx),容积负荷(Fv或Bv),污泥泥龄(θ)。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氧化沟的运行管理

? 1、温度:20-30℃;

? 2、曝气时间:10-24h;

? 3、溶解氧:一般1-3 mg/l;

? 4、营养物质比例:BOD5:N:P=100:5:1;

? 5、SV%:20-30%,冬季大多为50-80%,夏季大多为20-40%;

? 6、SVI:冬季为150-250,夏季为50-120ml/g;

? 7、MLSS:3000-6000mg/l

? 8、PH:6-9

? 9、θ:10-30d

? 10、回流比( R ):冬季污泥性状差,多为100-150%,夏季为30-50%。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氧化沟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

①按曝气池组设置情况及运行方式,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配水;

②曝气池无论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③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

④二次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

⑤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⑥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二次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氧化沟的运行管理

?⑦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他方法,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⑧合建式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回流量,可通过调节回流闸板进行控制;

?⑨操作人员应经常排放曝气器空气管路中的存水,待放完后,应立即关闭放水闸阀;

?⑩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氧化沟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1、进水观察

?颜色:正常的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为粪黄色;我公司的污水多为浅黑色或灰黑色。

?均匀:一方面防止集水池中水位过高或过低,另一方面有效地避免在氧化沟中形成冲击负荷。

?采取水样:即定时定点采取进出水样。

?浸深:即对进水过程中的转刷刷片的浸没深度进行观察,特别是在水量较大的时候。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2、气味

?污水气味:正常的生活污水除了有粪臭外,还可能有臭鸡蛋气味,主要的原因是污水厌氧腐化后产生了H2S气体。在我公司主厂区污水还有

自己的特色,即酒香,但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根据污水的气味进行污染源的调查。

?污泥气味:正常的活性污泥有一种特殊的土腥味或霉香味,通过勤嗅可以判断氧化沟中污泥的正常与否。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3、活性污泥的观察

?外观:正常的活性污泥为褐色或浅褐色,因为水质的不同也可以是其它颜色,具有特有的土腥味。如果污泥的颜色明显较深,则可能是LSS 较高,污泥过剩,要及时排泥。

?镜检:正常的活性污泥在镜检时会发现游离的菌体很少,大部分是结合性菌体,也能观察到少量短的丝状菌。原生动物多为游泳型纤毛虫类和有柄纤毛虫类,有时有少量的轮虫。

?2007年10月份以前,由于我公司特殊的水质,从而使得丝状菌含量较多,成乱麻状或成束出现。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3、活性污泥的观察

?沉降性能: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沉降快,泥水界面清晰,在量筒中静置后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绒团状絮体而沉降。

?凝聚性能:凝聚性能良好的污泥在沉降后虽然有时上清液稍有混浊,但基本上是清澈的。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3、活性污泥的观察

?观察是否有老化、轻质污泥、腐化上浮污泥、反硝化污泥等。

?回流污泥观察:主要观察流量是否充足、回流浓度是否偏低等。

?转刷运行状况的观察:主要观察有无异常。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3、活性污泥的观察

?泡沫观察:氧化沟在供氧充足、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较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少量的泡沫,这是因为污水中含有少量的油脂,经过分解而产生了气泡。但是如果有大量的白色气泡翻滚,具有粘性不易自然破碎,

则表明污泥可能出现异常。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氧化沟工艺的四个重要操作

进水

曝气

回流

排泥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氧化沟工艺的四个重要操作

进水

?基本要求:均衡

?目的:有利于保持氧化沟中稳定的污泥负荷,同时对二沉池不至于造成冲击。当COD总量和水量突破某个极限后,均衡进水也不过只能使污泥异常的时间向后推迟而已。

?控制要求:详细观察和摸索来水的变化规律,弄清楚24小时周期内外排水的高峰期和低谷期,预测好瞬时水量,通过及时的调整污水泵的开启台数和阀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做到均衡进水。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曝气

?曝气的作用:供氧。微生物只能利用水中的氧,而不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因此就必须把空氧中气相的氧通过一定的装置变为水中的液相氧,并最终被微生物利用而变为固相的氧。

?需氧量的计算

?曝气池中的需养量通常用下述公式表示:O=aQLr+bVN′w

?其中a-氧化每公斤BOD5所需氧的公斤数(0.42-0.53);Q-为进水量;Lr-BOD5的去除率;b-污泥自身氧化的速度系数(0.11-0.188);V-曝气池的容积;Nˊw-挥发性污泥浓度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曝气

?控制要求

?应注意控制DO的高低要合适。如果过高,一方面可能造成能耗的浪费,另一方面则可能会造成污泥老化现象的出现,影响到处理效果。DO 过低,不利于污泥的增长,影响微生物的活性,易造成氧化沟和二沉池中有腐化污泥产生;同时也有利于丝状菌的增长,造成丝状菌性污泥膨

胀,导致处理系统的异常。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经济运行的方法

?1、尽量采用高效率的曝气设备。氧化沟工艺中多采用转刷曝气器,虽然动力效率较低(1.7-2.4kg(DO)/kW·h),氧的利用率(充氧速率为10-90mg/L·h)也不是很高,但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易于检修。?2、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DO自动监控装置,及时根据DO的高低调整转刷的开启及高低速转换。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经济运行的方法

?3、经常测定氧化沟中的DO,掌握其昼夜变化规律及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在耗氧低谷时,减少曝气量。特别是在夜间气温低、污水量小、耗氧少和易于充氧的特点,采取间歇曝气等经济的曝气方式。

?4、适当降低MLSS,避免高浓度造成的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经济运行的方法

?5、氧的最大需求量出现在和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的首端,此处常出现供氧不足的现象,为防止低DO防碍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可适当增加此段的曝气量。

?但是,有些理论认为,为创造良好的厌氧、缺氧区以实现反硝化作用脱氮的要求,投水点可以减少曝气。在实际的应用中,如在出现污泥膨胀现象时,可以减少进水端的曝气,因为丝状菌争夺氧的能力强于丝状菌,此时不供给足够的氧,不利于丝状菌的活动,却有利于絮状菌更好地吸附有机物以便下一阶段的分解和利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回流

?回流的作用

1、将二沉池中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返回到氧化沟中去,以维持氧化沟中足够浓度(数量)的微生物,以适应污水量的变化和污泥污泥浓缩性能的变化,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2、通过注入静止期或内源呼吸期的菌体以限制污泥的增长速度,利于絮状体的凝聚和沉降。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回流

?回流系统的组成

包括二沉池的排泥管路(通过重力自流)、集泥装置(刮泥机)、集泥井、回流污泥提升设备(潜污泵)、从污泥提升设备至氧化沟的管路等。?回流的调节方法

通常通过调节回流泵的开启台数和阀门的开启度来进行调节。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的作用

在曝气-二沉池系统中,活性污泥每天都在增长,要保持处理系统的正常平衡运转,必须及时排出多余的活性污泥(剩余污泥)。

排泥是曝气-二沉池系统管理的重要操作,也是对系统工艺调节的重要手段,及时而适量的排泥是保持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排泥操作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排泥量的大小。通常有五种方法,而在这五种方法中,最常用和最容易操作的有二种,即根据污泥SV%来确定和根据氧化沟中MLSS来确定。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1、根据SV%,按照经验来确定排泥量

? SV%可以大致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数量和二沉池的工况。因此,可以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运行经验,根据SV%确定排泥量。这种排泥法确定的最大优点简单易行,但仅适用于污泥性能稳定的情况。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2、MLSS来确定排泥量

?较SV%而言,MLSS能更好地反映氧化沟中的微生物数量。维持氧化沟中合适的污泥浓度能够保证处理效果,并能使其在二沉池中良好沉降。特别是污泥沉降性能不十分好的情况下,这是确定排泥量的最好的方法之一。一般曝气池的MLSS要求在2000-4000mg/l。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排泥量=(现有污泥浓度-期望的污泥)·V/排泥浓度,其中V为曝气池容积。如果从回流系统排泥,排泥浓度也即是回流污泥浓度。

?利用这种方法排泥虽然能够更好地确定排泥量,特别是在经验运行的同时,我们往往不需要每次都要测定排泥浓度就能够确定排泥量的大小。但这种方法在操作时需要等化验数据出来后才能确定排泥量。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3、保持稳定的污泥负荷来确定排泥量

?食料与微生物的数量之比(F:M)是生物处理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把污泥的BOD5负荷视作食料与微生物之比,即Bx=每天进入曝气池的BOD5总量/曝气池中的污泥总量=Q·BOD5/VNˊw。

?在实际的操作中,食料(BOD5)是无法控制的,污水总量也很难控制,要保持Bx的控制曝气池中的污泥总量,因此只有测出挥发生污泥浓度才能确定排泥量,操作起来更不方便。同时,由于BOD5的测定相对滞后,所以这一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根据Xe/Xr来确定排泥量

?在活性污泥法中,当运转平衡时,流出曝气池的污泥总量应等于进入曝气池的污泥总量加上排放的污泥量:(Q+Qr)Xe=QrXr+G

?Q-曝气池出流量 Qr-回流量 Xe-曝气池出口污泥

?Xr-二沉池底流 G-污泥增长量

?平衡运转时,排泥量等于污泥增长量,即qXq=G,其中q等于排泥量,Xq为排泥浓度。当从回流系统排泥时,Xq= Xr 。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

?5泥龄控制法

?我们知道,泥龄θ=VXa/ qXq,V为曝气池容积,Xa为曝气池中的MLSS,q、Xq同上,从而得出q= VXa/θXq,从回流管线排泥时,Xq等于Xr,而Xa=RXr/(1+R),所以q=V/θ·Xa/Xq=V/θ·R/(1+R),而R=SV/(100-SV),所以q= V/θ·SV/100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指示生物及其观察

?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原生动物有:钟虫类、盾纤虫类、累枝虫类、聚缩虫类、盖纤虫类、斜管虫类、种轮虫以及吸管虫类等。其共同的特征是固着性生物或葡匐性生物。特别是以钟虫类为主,可以单个活动,也有许多个一起呈放射性固着在污泥絮体上。

? 2、活性污泥状态不好时的原生动物:波豆虫类、弹跳虫类、屋滴虫类、豆形虫类和草履虫类等。其共同特征是快速游泳类的种属。此时,往往是曝气时间不足,空气量不够或进水流量过大,处理效果较差。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指示生物及其观察

? 3、活性污泥由坏转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漫游虫类、吸管虫类等缓慢游动或葡匐前进的生物数量增加或减少。

? 4、有冲击负荷时或毒物进入处理设施时出现的生物变化:盾纤虫数目急剧下降,钟虫等原生动物不活跃或有死亡现象。

? 5、废水浓度相对较低时出现的生物:游仆虫类和狭甲轮虫类。我公司这类原生动物主要在生产淡季时出现。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指示生物及其观察

? 6、曝气过量时出现的生物:变形虫类和轮虫类占明显的优势。? 7、在大量钟虫存在的同时,如果盾纤虫的数量多而且越来越活跃,可能会使污泥变得松散,如果继续出现钟虫数目减少,而盾纤虫数目增加的现象,则可能导致污泥膨胀。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指示生物及其观察

? 8、在有大量丝状菌存在的同时,如果发现累枝虫成堆出现,肉眼能见到污泥中有小白点,严重时在二沉池中成丝状出现,则表明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极低,一般低于0.5mg/l。

? 9、如果二沉池中出现有许多的鱼虫,说明处理效率较高,出水COD 通常在30 mg/l以下,但如果鱼虫颜色很红时,则表明出水中溶解氧极低。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五)指示生物及其观察

? 10、丝状菌数量特别多,基本上均是成束出现时,此时如果出现了斜管虫或板壳虫,并且数量逐渐增加,则表明溶解氧足够高,并有可能发生好转,丝状菌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七、二沉池的运行管理

?(一)二沉池的作用

?二沉池是二次沉淀池的简称,是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的场所,以获得纯净的出水。同时将分离的活性污泥重力浓缩到一定的程度,供回流到氧化沟中再利用。归纳起来讲,二沉池的作用就是进行泥水分离和暂时贮存污泥。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二沉池的工艺控制参数

表面负荷:就是二沉池单位面积所负担的污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1.5M3/M2·h,表面负荷越低,沉淀效果越好。

沉淀时间:控制在1.5-2.5h,T=V有效/Q,其中V有效是指二沉池中不包括下部沉淀的泥区的容积,Q是指入流的混合液的总量。

固体负荷:也称固体通量,是指单位面积部位时间内可负担的污泥量,一般为2-6 KgMLSS /M2·h。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二沉池的工艺控制参数

处理效率:即出水的BOD5(或COD)、SS等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通常用进、出水BOD5(或COD)、SS下降的百分比来表示。

泥面高度: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的明显的泥水界面,这个界面不能太高,否则在混合液流量过大或污泥沉降性能稍差时就可能破坏运转的平衡。一般要求,泥面必须在水面以下1.5米或更低。

污泥与剩余污泥浓度:适当调节回流量及适当排泥可以获得所需的污泥浓度。二沉池排泥的含水率一般要求为99.2-99.6%。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二沉池的分类

?按沉淀池中水流的方向分为平流、竖流和辐流式三种,通常为辐流式。对于辐流式二沉池,一般均要求安装刮泥机,以便于底部污泥的集中。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二沉池的运转管理

1、操作人员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的变化,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之均匀配水;二次沉淀池要完成泥水分离并回收活性污泥,关键是获得较高的沉淀效率,均匀配水是其中的首要条件,使各池进水负荷相等,并在允许的表面负荷和上升流速内运行,以得到理想的出水效果及回流

污泥。

2、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必须连续排放;二次沉淀池污泥不连续排放,不仅影响沉淀池本身的处理效果,而且曝气池也会因污泥浓度低、生物

活性差、污泥负荷高而降低有机物的分解。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二沉池的运转管理

?3、观察出水的透明度、颜色和气味,是否有老化污泥随水流出,鱼虫的数量及其颜色。

?4、观察池面、出水堰、槽是否有浮渣、漂浮物,要及时进行清捞,并定期清扫出水堰、槽。

?5、观察是否有腐化和反硝化污泥,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大回流、加强曝气、增加排泥等。

?6、刮泥机的运行管理:(详见设备维护保养)。

?7、定时采取出水水样:要按要求采取,保证水样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谢谢大家!

复习题

?二沉池的作用是:进行泥水分离和暂时贮存污泥。

?氧化沟的作用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最主要的场所。?格栅的作用:一是去除大的漂浮物、悬浮物,保护水泵和后续的设备和构筑物不被堵塞。二是拦截去除大量的固形物(特别是细格栅),因

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了污水,通常称为物理处理方法。

?氧化沟工艺的四个重要操作:进水、曝气、回流、排泥。

排泥量的确定最常用和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有二种:即根据污泥SV%来确定和根据氧化沟中MLSS来确定。

回流的作用:

1、将二沉池中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返回到氧化沟中去,以维持氧化

沟中足够浓度(数量)的微生物。

2、通过注入静止期或内源呼吸期的菌体以限制污泥的增长速度,利

于絮状体的凝聚和沉降。

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氧化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阐述了氧化沟工艺的原理和技术特征,介绍了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交替式氧化沟(如双沟、三沟式)、微孔曝气氧化沟等几种常用的氧化沟工艺类型和特点及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应用 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生物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今人们已开发了多种生物处理技术和工艺,其中氧化沟就是重要的处理技术之一。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的。1954年荷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自20。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氧化沟工艺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了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由于其流程简洁、运行稳定、运行方式灵活、管理方便、处理费用低,所以在我国引进、新建的污水处理工艺中,运用最多的是氧化沟技术。 1 氧化沟工艺 1. 1 工艺原理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一种变形工艺, 一般不设初沉池, 且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其曝气池呈封闭的环形沟渠形, 池体狭长, 曝气装置多采用表面曝气器, 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做不停的循环流动。 1. 2 系统构成 氧化沟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 氧化沟池体, 曝气设备, 进、出水装置, 导流和混合装置及附属构筑物。 1. 3 技术特征 氧化沟工艺与一般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有其独特的技术性能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氧化沟兼具完全混合和推流的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完全混合特征,而在短期内则呈现推流特征,这种独特的反应器水流特征有利于克服短流

现象和提高氧化沟的缓冲能力;②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由于曝气设备的定位分区布置,使沟内沿水流方向存在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使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呈现出好氧区和缺氧区的交替变化,从而实现了脱氮除磷;③氧化沟具有高能区和低能区两个能量区。在装置曝气设备附近处呈现高能区,有利于氧的转移和液体的充分混合;在环流的低能区,增加了污泥絮凝的机会,使污泥呈现出良好的悬浮状态;④曝气和推流混合的分离,提高了氧化沟运行的灵活性;水下推动器的使用,使曝气和推流混合分离开来。这些不仅解决了曝气设备很难同时满足曝气量控制和推流速度大小要求的矛盾,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氧化沟的沟深,从而构造出了更好的脱氮除磷环境,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性能和运行的灵活性;⑤氧化沟的HRT和SRT均较长,一般情况下,HRT为8~40h,SRT为10~30d,而硝化菌的世代周期大于10d,因此,较长的污泥龄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和生存,使氨氮转化率高,去除效果好。 2 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氧化沟及其应用 根据氧化沟的构造和运行特征,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典型的氧化沟系统。 2. 1 Carrousel 氧化沟 2. 1. 1 Carrousel 氧化沟工艺原理 Carrousel 工艺为一个多沟串联系统, 由多沟串联氧化沟及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所组成,进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后在沟内不停的循环流动。装置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 每个沟渠的一端各安装一个。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区段为好氧区, 处于曝气器上游和外环的区段为缺氧区, 混合液交替进行好氧和缺氧, 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脱氮条件, 而且有利于生物絮凝, 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Carrousel 工艺氧化沟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规模大小不等,从200m3/d到650000m3/d,BOD去除率达95%~99%,脱氮效果可达90%以上。

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一、几个概念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最主要的场所。在氧化沟中,这微生物依靠机械曝气供给的氧气所创造的有利条件生长和繁殖,并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而产生絮状的活性污泥颗粒,在二沉池中经过泥水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二沉池:是二次沉淀池的简称,是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的场所,以获得纯净的出水。同时将分离的活性污泥重力浓缩到一定的程度,供回流到氧化沟中再利用。归纳起来讲,二沉池的作用就是进行泥水分离和暂时贮存污泥。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氧化沟工艺基本流程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公司污水的主要组成 酿酒污水 灌装洗瓶水 热电站/动力车间粉煤灰水 生活污水 ?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酿酒生产底锅水,主要原因是该种废水的酸度偏低,属于高浓度碳水化合物,同时水中的氮、磷比例极低,易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异常。公司上马厌氧处理系统后,变废为宝,已经系统解决了因底锅水浓度较高对好氧处理系统的影响。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酿酒污水 ?(1)包括底锅水、生活废水、外排冷却水 ?(2)底锅水性质 ?颜色:淡黄色或褐色 ?主要成分:蛋白质、糖类、 ?泛酸及其它胶体物质 ?COD浓度:25000-60000mg/l ?SS浓度:500-1000mg /l ?pH值:2-5,呈酸性 ?目前利用状况:用于厌氧处理系统 ?(3)冷却水性质:同洗瓶水,但温度略高(50度左右)。 ?全部循环利用。

灌装洗瓶水及其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含少量杂质和少量有机物 ?(微生物) ?主要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COD浓度:10-80mg/l ?SS浓度:50-300mg /l ?pH值:6-8,基本为中性 ?目前利用状况:各车间分 ?散循环利用,重复利用 ?率约30%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粉煤灰水及其性质 ?颜色:灰色、混浊沉淀后的上清液浅灰色,含大量 ?杂质(以炉渣和煤灰为主) ?主要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 COD浓度:30-300mg/l ? SS浓度:50000mg /l以上 ? pH值:7以下,弱酸性(含 ?化水工段排放的酸性废水) ?目前利用状况: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率约70%每天, ?排放量约500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生活废水及其性质 ?颜色:浅灰色或黑色,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油类物质,易腐化产生恶臭?主要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基本对等 ? COD浓度:100-300mg/l ? SS浓度:100mg /l以上 ? pH值:7-9 ?目前利用状况: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每天排放量约500-2000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污水处理费用的组成

氧化沟工艺特点

1.2氧化沟的特点 1.2.1氧化沟的工艺特点[2] (1)简化了预处理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比一般生物处理法厂,悬浮有机物可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去除,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因此氧化沟可不设初沉池,污泥不需要进行厌氧消化。 (2)占地面积少因为在流程中省略了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时还省略了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使污水厂总占地面积不仅没有增大,相反还可缩小。 (3)具有推流式流态的特征氧化沟具有推流特性,使得溶解氧浓度在沿池长方向形成浓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条件。通过对系统合理的设计与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4)简化了工艺将氧化沟和二沉池合建为一体式氧化沟,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交替工作的氧化沟,可不用二沉池,从而使处理流程更为简化。 1.2.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3] (1)构造形式的多样性氧化沟沟的基本形式呈封闭的沟渠形,而沟渠的形状和构造则多种多样。沟渠可以呈圆形和椭圆形等形状,可以是单沟或多沟,多沟系统可以是一组同心的互相连通的沟渠(如奥贝尔氧化沟),也可以是互相平行、尺寸相同的一组沟渠(如三沟式氧化沟),有与二沉池分建的氧化沟,也有合建的氧化沟。 (2)氧化沟的曝气设备的多样性常用的曝气装置有转刷、转盘和微孔曝气等。 (3)曝气强度的可调节形氧化沟的曝气强度可以调节,其一式通过出水溢流堰调节堰的高度改变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曝气装置的淹没深度,改变氧量已适应运行的需要。淹没深度的变化对于曝气设备的推动力也会产生影响,从而也可对水的流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二式通过曝气器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调整曝气强度和推动力。 2各类型氧化沟特点 2.1卡鲁塞尔(Carroussel)氧化沟

氧化沟工艺介绍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摘要:近年来,在氧化沟中尝试使用各种综合曝气装置,即采用曝气器与水下混合器独立运行,将氧化沟中的水流循环混合作用与曝气传氧作用区分开来,使氧化沟中交替出现缺氧与好氧状态,已达到脱氮除磷目的,同时这种运行方式还能取得节能的效果。据报道,这种综合曝气系统已在国外得到应用,在国内也可尝试并推广采用这种综合曝气设备。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

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

AO工艺、A2O工艺

A/O工艺、A2/O工艺、氧化沟、SBR工艺、CAST工艺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 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 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 (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摘要 本论文主要设计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用于工业、农业、商业活动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是城市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关键工程,它对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本设计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污水流量为6万m3/d,经处理后应达到SS去除率85%,BOD去除率90%。本设计采用奥巴尔(ORBAL)型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奥巴尔(ORBAL)型氧化沟是氧化沟工艺的一种,具有优于传统氧化沟工艺的特殊优点: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工艺运行具有灵活性;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出水水质好并且有一定的承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处理工艺流程主要由格栅、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间等组成。本设计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合理,各构筑物集中紧凑、节约用地、便于管理,并且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 本论文包括城市污水概况,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其新发展,工艺方案的比较及选择,构筑物尺寸的计算,设备的选型,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运行成本的核算等。 关键词:城市污水;设计;ORBAL氧化沟工艺;工艺流程。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signs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he city is a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t is a great deal of water used for industry, agriculture, business activity and civic daily life in the transaction of city. The factory of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basic facilitie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main project of the control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and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 well .It also plays a role in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design is a factory of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the northeast,the flow of which is 6×104 m3 /d ,the removal rate of SS is 85%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BOD is 90%。The method of this design is ORBAL Oxidation Ditch , the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which is a improv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s a biochem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which mainly based on the activated sludge. the ORBAL Oxidation Ditch that we choose is one of Oxidation Ditch ,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simple process and small dimension ; smooth operation; economical and convenient for regulation ; It has favorable ability of bearing the impingement loading the wastewater treated by the processing; it can reach the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 . The process is consisted of screen bar 、sink sand pond 、Oxidation Ditch 、secondary clarifier 、sludge concentrated pond 、sludge dehydrated room and so on .And the plane distribution and elevation distribution are rational,the constructions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mpact,small dimension and fully-used in soil,convenient for regulation,and the cost of building and running are low,simple for operation . This paper is consisted of the summary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he technical and breakthrough of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comparison the processes and choose of method, compute of gauge of constructions, the choose of equipment ,the plane distribution and elevation distribution , the check of running cost and so on. Key Words: municipal wastewater; design ; ORBAL Oxidation Ditch technology; technology process.

(完整版)AAO工艺讲解

AAO简单工艺讲解 粗格栅:粗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粗格栅是由一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 进水的渠道,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细格栅:一种可连续清除流体中杂物的固液分离设备,主要去除水中一些细小的颗粒及悬浮物。 旋流沉沙池:利用机械力控制水流流态与流速、加速沙粒的沉淀并使有机物随水流带走的沉砂装置。污水由流入口切线方向流入沉砂区,在沉砂池中间设有可调速的桨板, 使池内的水流保持环流,旋转的涡轮叶片使砂粒呈螺旋形流动,促进有机物和 砂粒的分离,由于所受离心力不同,相对密度较大的砂粒被甩向池壁,在重力 作用下沉入砂斗;而较轻的有机物,则在沉砂池中间部分与砂子分离,有机物 随出水旋流带出池外。 厌氧池:污水溶解氧小于0.2mg/L,水力停留时间1.45小时,厌氧反应可分为四个阶段(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 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 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 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 一步的分解. (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 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 (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 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 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 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 再上述四个阶段中,有人认为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反应是在同一类细菌体类完成的.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很快,而第四个 反应阶段通常很慢,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反应过程,在前面几个阶段中,废水的中污 染物质只是形态上发生变化,COD几乎没有什么去除,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中污染物质

与氧化沟工艺比较

与氧化沟工艺比较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五)昆山市巴城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1、公司简介 昆山市巴城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位于苇城路与迎宾路交界往东500米。占地面积40亩,厂区总投资5000万元。于2009年6月28日破土动工,2010年9月投入运行。公司远期规划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近期规划设计为万吨/日,一期为万吨/日。工艺采用A2/O氧化沟+紫外线消毒,出水厂按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至张家港。服务范围:昆山软件园、阳澄湖旅游渡假区、巴城镇区企事业单位。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建设单位:巴城镇人民政府 监理单位:昆山世泰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2、工艺流程 图5—1 3、工艺设备说明 A2/O工艺 基本原理: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 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A2/O工艺特点: (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以上。 A2/O工艺的缺点: ·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 ·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 ·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 ·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 ·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原理: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讲解

前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不应回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事实,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其中包括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收获甚多,为日后的学习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与工艺平面图、高程图。在此,还要对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目的及任务 (3) 三.设计原始资料 (4)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4) 4.1污水厂选址 (4) 4.2工艺流程 (4) 五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5) 5.1设计流量的确定 (5) 5.2格栅设计计算 (6) 5.3.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8) 5.4.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8) 5.5.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11) 5.6.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13) 5.7.普通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7) 5.8.消毒 (19) 六.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20) 6.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20) 6.2污泥消化系统设计计算 (21) 6.3贮泥池设计计算 (22) 6.4脱水机选择 (23) 七.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3) 八.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4) 8.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4) 8.1.1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4)

氧化沟处理工艺说明

氧化沟污水处理说明 系统简介 污水处理厂根据实际达标排放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中型污水处厂大多采用氧化沟工艺。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标准有一级B标、一级A标。其排放参数如下 一级A标 一级B标 以上参数都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常规达标排放的主要参数之一,由此,根据这些参数选择相对应的工艺模式,这里集中说明氧化沟处理的工艺的一些重要部分第一节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改良型Orbal 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理工艺:推荐采用污泥机械浓缩脱水工艺。流程说明: (1)预处理(包括粗格栅池、提升泵房、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粗格栅池,进入污水泵站,经提升后进入细格栅池,然后流入旋流沉砂池。粗格栅池内安装机械粗格栅,污水中的较大的杂物,如树枝、塑料袋等在此处得以去除,且能够起到保护下阶段设备的作用。机械格栅的工作根据粗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进水泵站内安装潜水泵,将污水提升至细格栅池,潜水泵的工作依据泵站内的水位而设定的程序实现自动控制。细格栅池内细格栅,污水中较细的杂物在此得以去除,细格栅的工作根据细格栅前后的液位差由PLC自动控制清污动作,同时设置定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污水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沉砂池,旋流沉砂池通过机械搅拌产生水力涡流,使泥砂、陶粒和有机物分离以达到除砂的目的,气提抽砂与砂水分离机联动工作,将污水中砂粒分离出来。预处理阶段产生的杂物,陶粒、砂粒等,可以定期运至垃圾填埋场另行处理。

(2)生物处理(包括改良型氧化沟及紫外消毒池) 自旋流沉砂池出来的污水经计量后进入改良型氧化沟,在改良型氧化沟进水端与来自污泥泵的回流污泥在较小的空间内水力混合,然后经过过水孔,进入到改良型氧化沟的预反应区,经过厌氧处理去除一定的CODcr和BOD5,最主要是污染物较高的原水与预反应区内的微生物混和后,对预反应区内的微生物起到一定的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繁殖,防止污泥膨胀;污水经过预反应区后,进入主反应区,主反应区内采用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在此过程中进行脱氮除磷;改良型氧化沟的出水进入紫外消毒池,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一部分作为生产用水进行滤带反冲洗,其余可就近排入中河较为合适。今后可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考虑其他回用用途,节约水资源。 (5)污泥处理 为了保持改良型氧化沟中污泥浓度不变, 过多的污泥必须要排走。剩余污泥由污泥泵转送到脱水机房。在脱水机房,首先由螺杆泵将剩余污泥经与絮凝剂混合,再把它们送入带预脱水的带式脱水机脱水。干滤饼的干固含量可望达到20%以上。脱水后污泥的最终外运处置。 工艺流程框图如图: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ox idat ion ditch) 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 t inuou s loop reacto r) ,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自投入使用以来。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 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尔伯氧化沟、T 型氧化沟、DE 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开发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 属延时曝气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 池体狭长, 池深较浅, 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废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不停地循环流动, 完成对废水的硝化与反硝化处理。生物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氧化沟在空间上形成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 具有良好的脱氮功能。 最早的氧化沟为20 世纪50 年代开发的帕斯韦尔(Pasveer) 氧化沟, 在沟道转弯处采用竖轴表面曝气器, 在一侧沟道上设有横轴转刷曝气器, 取得曝气与搅拌两个作用, 二沉池与之分建; 1960 年, 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奥贝尔(O rbal) 氧化沟在南非被开发和使用, 后被Envirex 收购, 成为美国USFilter 公司的一项专利; 20 世纪60 年代荷兰DHV 公司开发了使用广泛的Car rou sel 氧化沟, 除了能获得较高的BOD5 去除效率, 同时还能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目的; 80 年代初, 美国开发了将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氧化沟中的合建式氧化沟——BM TS 型, 并发展成现在所说的一体化氧化沟; 此外, 还有目前常用的多沟交替式氧化沟(双沟DE、三沟T 型) 等等, 形成了颇为庞大的氧化沟家族。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看这里:污水处理工艺大全讲解

看这里:污水处理工艺大全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简单讲,“水处理”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有些地方还把污水处理再分为两种,即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两种。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 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水质标准衡量。 为达到成品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或可排放废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料水(原水)的加工过程。 加工原水为生活或工业的用水时,称为给水处理; 加工废水时,则称废水处理。废水处理的目的是为废水的排放(排入水体或土地)或再次使用(见废水处置、废水再用)。 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最终处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氧化沟工艺) 贾琳琳 (复旦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071 班) 指导老师:岳思羽 [摘要]本设计是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此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水质较为复杂。根据设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N、P含量均偏高,在去除BOD5和SS的同时,还需要进 行脱氮除磷处理,故采用采用以Carrousel氧化沟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以重力式浓缩池为主体的污泥工艺流程。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少、运行管理方便、基建与运行费用低等 特点。因此,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完全适合本设计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Carrousel氧化沟重力式污泥浓缩池 The Primary Design of a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Jia Linlin (Grade06, Class1,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Shaanxi) Tutor:Yue Siyu Abstract: It is a primar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for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velopment zone. The municipal sewage is mainly treated in this plant. Its water quality is more complicated.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the design,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high in the water quality of this project .So they should be dealed with,while BOD5 and SS are cleared. The plant adopts the major technology process for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and Gravitate Thickeners. The technology has characterize for short-period process, high efficiency, steady water quality, small rest solids and low fe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so on. And what’s more, it will be operated and managed in a convenient manner. So the comprehensive craft exists extensive adaptability and is totally suitable for the practical purpose of the originally design. Key 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Gravitate Thickeners

20个智慧水务案例详解(下)

20 个智慧水务案例详解(下) 经过一个月的申报、收集、审核,E20 汇总遍布全国的 20 个智慧水务案例,供业内参考交流。上辑包含以给水厂和给水管网为主的相关案例,下辑包含以排水管网、污水厂、供排一体化为主的相关案例。上辑已于9 月18 日发布,本文为下辑。 (注:下文按案例申报单位首字母排序) I.数矿?服务云平台(东莞寮步竹园污水处理厂) 案例申报单位:北京金控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效果图片案例简介数矿?服务云平台(东莞寮步竹园污水处理厂)由北京金控 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为东莞市寮步竹园常青水务有限公司服务,案例厂区为东莞寮步竹园污水处理厂。厂区位 于寮步镇西北端的竹园管理区内,总设计规模25 万吨/日, 首期建设规模10 万吨/日,处理工艺采用微曝氧化沟,占地 面积约为125001.81 平方米。厂区配套截污干管服务整个寮步镇,服务面积77.5km2 ,服务人口为42.70 万(2020 年预测人口)。 案例亮点数矿?服务云平台以合作的方式管理水务企业数据,以数据 采集、存储、处理为基础,逐步构建水务环保行业的大数据

平台。数矿?服务云平台(东莞寮步竹园污水处理厂),以互联网与厂区运营相结合,为厂区管理提供标准化模块功能,以及具有独创性的工程服务、节能服务、运营服务、数据服务等增值模块功能,众多客户对数矿? 服务云平台,均给予较高的评价。数矿? 服务云平台提供的KingTrol 污水处理信息化服务在2015 年获得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污水处理厂信息化管理系统”获得2013 年中国环保行业信息化优秀应用软件;“污水处理厂智能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系统获得2010 信息北京十大应用成果入围成果奖等。 效果评估数矿?服务云平台(东莞寮步竹园污水处理厂)可以解决传 统污水厂运行监控无法远程查看问题,实现远程监控、设备全周期管理、能耗分析、节能建议、专家决策支持等功能;预期通过数矿?服务云平台实现厂区节能5%~15% ,实现厂区出水稳定、达标;提供线上专家支持功能,为厂区运行异常提供原因分析、决策建议;提供短信报警功能,保持异常信息及时发送、准确送达;并将实现智能巡检功能,为厂区运营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效益评价 数矿?服务云平台采用入口+ 长尾的商业模式,进行水务信息 化管理系统的推广,低成本、快速复制,可以更快的占领市场;配合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较好的变现能力。

(完整版)氧化沟工艺及其特点

氧化沟工艺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2) 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