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广场规划设计一条游步道

某广场规划设计一条游步道

某广场规划设计一条游步道

xx广场游步道方案设计

游步道,是景点景观平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个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巡游、分散人流和供游人漫步、休憩、停留之用,我们看看下面的xx广场游步道方案设计吧!

一、游步道

游步道是真正引导游人深化景点、引人入胜的道路,在山峦、峡谷、水崖、小岛、丛林、水边、花间和草地上均有铺设,是完全融入大自然景观的道路,采纳的宽度为1-2.5米,也有小于1米的。游步道不仅是景观的组织与联系纽带,同时由于其曲折曲折或跌宕起伏带来的景观变化,从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游憩享受,由于游步道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此游步道在功能上除了具有与主次游路相同的引导和疏散的功能之外,作为慢速交通线,还有其更重要的功能,详细体现如下:

二、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满意基本功能的原则

游步道的设计,首先应满意其基本功能,即交通功能,通常次游路应与主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与次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也可以与主游路连接,游步道之间也可以形成环路。依据景点的设置,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游人不走回头路、错路或者毫无景观可看的路。

2、审美原则

游步道是广场连接景点的最终一部分,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而其审美性在整个园路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游步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观赏体验美丽的自然环境。敬重自然资源的特点,在丰茂的草场上可能采纳汀步路,在崖壁上修步道尽量保持岸壁的原貌,采纳悬空的搭建方式,水面上修路决不应当把水系景观分隔得生硬、简洁。

3、平安舒适原则

平安是游步道设计的重要前提,必需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线路设计应当尽量避开危急区域以尽量避开可能发生的平安事故。当平安与景点审美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尽量听从于平安,从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和加强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以满意平安的要求,如在较危急但风景美丽的观景点设置观景平台、加固台阶、安装护栏、设置警示牌、警界线、加强游人平安训练等。

铺装材料的选择也应留意其平安性,要尽量避开选用表面过于光滑的材料,在儿童嬉戏区应避开选用有棱角的材料,碎石接缝的处理不应把缝隙处理过大以免对老人和儿童造成危急,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不选用对比剧烈的颜色等等。

线路设计的舒适性。如线路设计中是否合理支配休息的地方,在沿途设置座椅、休憩平台;在具有夜游功能的广场路面照明是否合理美观,是否有刺眼的眩光,修理是否到位准时;卵石铺路会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但是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足底的不适;卫生间的支配位置是否相宜,无障碍设施是否齐全等等,都是衡量线路设计是否舒

适的标准。

三、游步道设计的方向

1、融入自然

游步道布局以生态爱护为原则,在可达性与欣赏性的基础上,有机组织与串连景观资源。在设计中充分爱护现有植被,游步道采纳地面与架空等手法,与现有植被有机结合。自然岩石上的游步道凿石而行,融入原有的地貌中。

2、丰富游憩体验

将游步道布局设计与为游客供应不同的游憩体验结合,在巡游路线的设计中突出路径与场所的不同感受。如在路径上串连了高台景观空间、中台景观空间、门式景观空间、峡谷景观空间、岩洞景观空间及林间植被景观空间等多种场所与空间形式,分别为游人供应环视、平视、俯视与仰视等多种景观视觉方式。使得人在景中,可触摸体会,人在景外,可欣赏、留影。游步道地块面积虽小,但作为整个景观游憩系统的最终一级道路形式,起着把游人引导至景点的重要功能,以满意游人的巡游欲求,线路设计得太长会使人疲乏而放弃连续探寻,太短又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畅通无阻太简单到达又会让人觉得缺少刺激,太艰险又让人望而却步,因此游步道的设计成为了广场道路系统设计成败与广场整体功能优劣的重要部分

风景园林工程

风景园林工程 工程:“执技艺以成器物”为“工”,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成为物品;“物之准”为“程”,法式、规范、标准、进程和过程。 可以说风景园林工程是以工程为基础而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学科。 桥梁的作用,具体实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意图的措施。 设计工程相辅相成 风景园林工程 研究对象:风景园林工程研究风景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竖向处理、地形塑造、土方填筑的场地工程;缀山、置石工程;风景园林理水工程(水环境的综合处理、滨水地带的生态修复、护岸护坡、水闸、水池及喷泉);风景园林给水、排水工程(节水灌溉、雨水收集、处理、回用技术);园路与广场铺装工程;种植工程(大树移植、屋顶种植、坡面种植);风景园林绿地养护工程;风景园林建筑工程;照明工程及弱电工程等。 风景园林工程 历史与发展: ?千年的文明史,素有“园林之母”的美誉。 秦汉“一池三山” 宋代假山缀石 清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相关的著作、资料、图集 ?发掘、整理、研究、继承 ?领域的扩展、材料的发展、技术的革新 第一章:场地工程 第一章:场地工程 场地工程是风景园林建设第一步,是各类绿地的载体。 筑园必先动土造地、挖湖筑山、平整场地、挖沟埋管、开槽筑路等。 本章主要介绍 1.地形设计 2.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3.土方施工 1.1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 一园林工程竖向设计的定义: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布置与处理。 现状的地形往往不能满足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需要进行原地形竖向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合理改造。 ?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就是对风景园林中各个景点、设施以及地貌在高程上进行统一协调而创造既有变化有统一协调的设计。 统筹安排各景点、设施与地貌景观之间,地上设施与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外之间在高程上有合理的关系。 1.1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 一场地设计的任务: ?地形设计 ?确定园林建筑与小品的高程 ?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涂装场地的设计 ?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确定场地的排水系统 ?安排场地的土方工程 ?管道综合 1.1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 一园林场地的原则: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就地取材、就近施工 ?挖填结合、土方平衡 1.1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 一园林场地的步骤: 相关资料的收集 场地现状资料 当地水文地质、气象、土壤、植物等现状和历史资料 上级规划(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总体规划) 当地施工队伍状况和施工技术水平 现场踏勘和调研

某广场规划设计一条游步道

某广场规划设计一条游步道 xx广场游步道方案设计 游步道,是景点景观平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个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巡游、分散人流和供游人漫步、休憩、停留之用,我们看看下面的xx广场游步道方案设计吧! 一、游步道 游步道是真正引导游人深化景点、引人入胜的道路,在山峦、峡谷、水崖、小岛、丛林、水边、花间和草地上均有铺设,是完全融入大自然景观的道路,采纳的宽度为1-2.5米,也有小于1米的。游步道不仅是景观的组织与联系纽带,同时由于其曲折曲折或跌宕起伏带来的景观变化,从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游憩享受,由于游步道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此游步道在功能上除了具有与主次游路相同的引导和疏散的功能之外,作为慢速交通线,还有其更重要的功能,详细体现如下: 二、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满意基本功能的原则 游步道的设计,首先应满意其基本功能,即交通功能,通常次游路应与主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与次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也可以与主游路连接,游步道之间也可以形成环路。依据景点的设置,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游人不走回头路、错路或者毫无景观可看的路。 2、审美原则

游步道是广场连接景点的最终一部分,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而其审美性在整个园路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游步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观赏体验美丽的自然环境。敬重自然资源的特点,在丰茂的草场上可能采纳汀步路,在崖壁上修步道尽量保持岸壁的原貌,采纳悬空的搭建方式,水面上修路决不应当把水系景观分隔得生硬、简洁。 3、平安舒适原则 平安是游步道设计的重要前提,必需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线路设计应当尽量避开危急区域以尽量避开可能发生的平安事故。当平安与景点审美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尽量听从于平安,从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和加强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以满意平安的要求,如在较危急但风景美丽的观景点设置观景平台、加固台阶、安装护栏、设置警示牌、警界线、加强游人平安训练等。 铺装材料的选择也应留意其平安性,要尽量避开选用表面过于光滑的材料,在儿童嬉戏区应避开选用有棱角的材料,碎石接缝的处理不应把缝隙处理过大以免对老人和儿童造成危急,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不选用对比剧烈的颜色等等。 线路设计的舒适性。如线路设计中是否合理支配休息的地方,在沿途设置座椅、休憩平台;在具有夜游功能的广场路面照明是否合理美观,是否有刺眼的眩光,修理是否到位准时;卵石铺路会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但是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足底的不适;卫生间的支配位置是否相宜,无障碍设施是否齐全等等,都是衡量线路设计是否舒

景区游步道方案设计

1. 引言 步道是景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供游客良好的观赏环境,还可以带领游客了解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相关信息。本文将针对景区游步道方案进行设计,以提供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 2. 步道规划 步道规划是设计景区游步道的首要步骤。在进行步道规划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2.1 景观资源 根据景区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资源,选择最具特色的景观点作为步道停靠点,以便游客能够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2.2 步道长度 步道长度应根据游客平均步行时间和体力状况进行合理设定。一般来说,步道长度不应过长,以免游客疲劳。 2.3 步道难度 根据游客的体力状况和步道的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步道的难度等级,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4 步道安全性 在步道规划中,必须考虑游客的安全。合理设置防护栏杆、路面防滑设施等,确保游客的安全。 3. 步道设计与建设 步道设计与建设是根据步道规划进行具体实施的环节。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3.1 材料选择 步道建设所选用的材料应具备耐用、防滑、环保等特点。一般而言,木材、石材和人工合成材料等都是常见的步道建设材料。 3.2 景观设计 在步道的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景观元素,如雕塑、花坛、观景台等,以增加步道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3.3 标识系统 为了方便游客的导航,应在步道上设置清晰的标识系统,如指示牌、地图等。

在步道设计中,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减少砍伐树木、减少土地开垦等。 4. 步道维护与管理 步道的维护与管理是保证步道正常运营的关键。在维护与管理过程中,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4.1 清洁与修复 定期清洁步道,保持步道的整洁和美观。同时,对于存在的破损和损坏,及时进行修复。 4.2 安全巡查 定期进行步道的安全巡查工作,检查步道设施的安全性,确保游客的安全。 4.3 游客服务 为游客提供相关的游客服务,如设置服务台、提供地图、提供导游服务等,以提高游客满意度。

园林工程考试试题(含答案)v

园林工程考试(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是。(B) A、树枝状管网; B、树枝状管网、环状管网和辐射状管网; C、辐射状管网。 2.园林工程建设是城镇基本建设的。(A) A、主要组成部分; B、次要部分; C、补充和完善部分; 3.地形设计的方法有。(C) A、等高线法; B、断面法; C、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 4.装运裸根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树根向前 B:树梢向后 C:顺序码放准确 D:后车厢板不用垫草袋 5.地形设计的方法有。(C) A、估算法; B、方格网法; C、模型法、断面法、等高线法。 6.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称为(D)。 A、土壤坡度 B、土壤倾角 C、地形地貌 D、土壤的自然倾斜角 7.机械压实土方的密实度可达( C )。 A、65% B、87% C、95% D、100% 8.园路的横向坡度一般在(C)之间,呈两面坡。 A、0.5~1% B、1~2% C、1~4% D、4~8% 9.园林中设计暴雨重现期为(C)年,重要地区为2~5年。 A、0.5~3 B、2~5 C、1~3 D、5~10 10.假山布置的法则是。(C) A、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做假成真;

B、因陋就简,有假有真,做假成真; C、因地制宜,有假有真,做假成真。 11.一般小游园、小水面公园采用(A)。 A、统一给水系统 B、分质给水系统 C、分区给水系统 D、分压给水系统 12.对施工组织设计来说,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其第一个重点,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是 A ,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 B 。前者的关键是“安排”,后者的关键是“选择”。 A、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B、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C、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 D、施工方法 13.苗木栽植时尽量做到。(B) A、提前起苗、运苗,中午栽苗; B、傍晚起苗,夜间运苗,早晨栽苗; C、干土起苗,中午运苗,裸根栽苗。 14.土方工程人力施工,一般平均每人应有(C)平方米的作业面面积。 A、2~2.5 B、3~4 C、4~6 D、6~8 15.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可将其分为。(A) A、微压、低压、中压和高压喷头; B、中压和高压; C、微压、低压、中压。 16.微灌系统的组成包括。(A) A、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 B、水源及喷头; C、管道与喷洒器。 17.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C) A、水源与管道; B、水泵及动力; C、水源、水泵及动力、管路系统和喷洒器。 18.置石时群置遵循的“三不等”原则是(C)

宝光广场规划设计说明NEW.DOC1

新都县宝光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一、现状条件分析: 1、广场用地范围: 广场用地包括一条宝光寺旅游参观道路和空地。南北长二百多米,东西宽131米,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 2、广场周边环境 广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县,广场南面为川陕国道,北面是历史悠久的宝光寺。 宝光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宝光广场与宝光寺将会形成古今与现代和谐辉映的新都景观。宝光广场也将进一步加强宝光寺在佛教界的光辉地位。广场东面城市规划是宾馆;西面则是旅游商业建筑。它们与宝光寺三面围合,形成宝光广场的基本围合空间。 二、广场定位及设计的指导思想: 1、本广场将主要满足三方面的功能: ①文化:体现新都的历史与文化特色,以巴蜀文化为背景,以巴山蜀水为内涵,以宝光寺为具体切入点。 ②交流与休闲:广场应作为游客与居民的休闲与聚会场所。 ③商业:地处旅游景点,商业功能是本广场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2、基于上述功能,提出以下的设计原则: 1、“净土”的设计原则:清泉宝塔的水面景色为广场开辟了安静 纯净的空间,是寺院佛教精神的延伸和取向。 2、“极乐净土”的设计原则:西方净土,即安乐、极乐世界。

因此广场依据这样的理念,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积极向上的乐土、开放空间。 3、“内心净化”的设计原则:对于一个朝圣者、一个决意修炼的 人,迈往寺庙的道路应有宗教般的气氛,因此,“甬道”的设计体现了这样的构思。 总结:综上所述,此方案创造出一个包含“佛教”气氛的场所,通过一系列的手法,使场所不仅是一个供人们休息、娱乐的构筑物,而且能赋予人们一种接近“安乐”的可能性,引发出心灵的感想和顿悟。 三.设计构思: 1.水体的设计:在广场的南边主要入口处,安排了宗教图案的旱喷泉水面,表达“人间凡土”的欢愉和入世精神。 宝光广场东北角占3300平方米的面积,作成自由曲线的 浅水面,水深3厘米,内置三色宝塔,为广场带来安静纯 洁的佛教精神空间。水体内栽种自由曲折变化水草、荷花, 是寺庙精神的延伸,水面高度为+0.600。“佛国净土”设 计,由平静水面与白色细沙两部分组成,三面由红色景观 廊围合出一个纯洁、清净的净土空间。从宝光寺山门往外 两条斜向宝光带,导向明确,寓意佛光远扬,发扬光大。2.下沉甬道广场:紧临净土空间是下沉广场,曲折的甬道,通过一系列台阶与上升台地的高度在-1.95米——-0.6米变化。通 过台阶和不断上升的台地,观众将看到右侧边界线丰富变 化的水面、明净如洗的黑色花岗石镜墙(墙上浅浮雕一系

道路与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8 道路绿化形式特点优点缺点备注 一板二带式常用,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 割线上种植行道树。(即1条车 行道2条绿带) 1.操作简单 2.用地经济 3.管 理方便 1.车道过宽时行道 树遮荫效果差2.不 利于机动车与非机 动车混合行驶时的 交通管理,不安全。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 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 道树 1.适于宽阔道路 2.绿带数量较大 3.生态效益较显著 不能完全解决不同 车辆混行时相互干 扰(多用于高速公路 和人城道路绿化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 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 非机动车道。 1.绿化量大,夏季 遮蔽较好2.组织交 通方便,安全可靠, 解决了车辆混行时 相互干扰。 占地面积较大(是城 市比较理想的形式, 尤其非机动车多时)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 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 各种车辆上行、下 行互不干扰,利于 交通安全和限速。 占地面积较大(若不 宜布置五带,则可用 栏杆分隔,以节约用 地) 3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1.道路绿地规划建设应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2.应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 3.绿地应与市政公共设施统筹安排,统一设计 4.植物选择应适地适树,充分发挥防护及安全功能 5.体现道路绿地景观特色 6.考虑远期与近期效果 (一)道路绿带设计 1.行道树绿带的设计 行道树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沿道路种植一行或几行乔木是街道绿化最普遍的形式,行道树的设计内容及方法是: (1)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 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 道路绿地所处的环境与城市公园及其它公共绿地不同,有许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1)土壤(2)烟尘(3)有害气体(4)日照(5)风(6)人为损伤和破坏(7)地上地下管线 选择条件

景观中的园路设计

景观中的园路设计 园路既是交通线,又是风景线,园之路,犹如脉络,路既是分隔各个景区的景界, 又是联系各个景点的"纽带",具有导游、组织交通、划分空间界面、构成园景的艺术作用。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 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路设计的要求: 1,首先,园路应该是一个闭合的线路,不能在某个地方突然断掉。2,根据人流量的大小确定园路的宽度,小庭院,一般80~100cm ,小区

一般150~200cm。 3,园路有分叉的时候,连接处应该圆滑。连接角度不能太小。

园路分主路、次路与小径(自然游览步道)。 主园路连接各景区,次园路连接诸景点,小径则通幽。 目前关于园路的分类也有同行提出: 结合我国一些典型风景城市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实践经验及参考国外同行经验, 建议分为风景旅游道路与园路两大类,并各有其分类与相应的技术标准 在园路工程设计中,道中平面线型设计就是具体确定道路在平道上的位置, 由勘测资料和道路性质等级要求以及景观需要,定出道路中心位置,确定直线段。 道路纵断面线型设计要是确是路线合适的标高,设计各路段的纵坡坡长,

保证视距要求,选择竖曲线半径,配置曲线、确定设计线,计算填挖高度,定桥涵、护岸、挡土墙位置,绘制纵断画设计图等。选用平曲线半径,合理解决曲直线的衔接等,以绘出道路平面设计图。 在风景游览等地的道路,不能仅仅看作是由一处通到另一处的旅行通道,而应当是整个风景景观环境的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考虑道路时,要用地形地貌造景, 利用自然植物群落与植被,建造生态绿廊的景观效果。

旅游景区规划案例

项目名称:阳山古村落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委托单位:郴州市桂阳县旅游局 编制单位: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项目总负责:吴楚材教授 项目负责人:雷晓东 参加人员:王峰吕振华刘破浪刘照祥 李春亮李琳陆兵

图纸目录 (3) 导言 (3) 1.建设环境条件分析 (4) 1.1阳山古村落建设现状概述 (4) 1.2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4) 1.3旅游发展潜力分析 (5) 2. 规划总则 (5) 2.1规划范围 (5) 2.2规划依据 (5) 2.3发展目标定位和功能 (6) 2.4指导思想 (6) 2.5规划目标 (6) 3.游客规模与容量 (6) 4.功能布局规划 (6) 4.1核心 (6) 4.2一线 (6) 4.3七区 (7) 5.道路交通规划 (7) 6.景观规划 (7) 6.1场地平整与景观营造 (7) 6.2水系整理 (8) 6.3人工构筑物风格 (8) 7.环境保护培育规划 (8) 7.1 森林生态及其景观保护区 (8) 7.2 植被景观恢复区 (8) 7.3古树名木的保护 (8) 7.4环境卫生 (9) 8旅游区服务设施规划 (9) 8.1一般规定 (9) 8.2旅游管理 (9) 8.3餐饮、住宿 (9) 8.4医疗卫生 (9) 8.5导游标志 (9) 8.6安全 (10) 9工程管线规划 (10) 9.1给水工程规划 (10) 9.2排水工程规划 (10) 9.3供电工程规划 (10) 9.4电信工程规划 (10) 10古村落保护与整治规划 (11) 10.1总则 (11) 10.2 保护等级与范围 (13) 10.3高度控制规划 (15) 10.4土地利用规划 (15) 10.5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 (15) 10.6近期建设内容 (16) 10.7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16) 11 近期建设投资概算 (17)

【最新】游步道设计方案word版本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游步道设计方案 篇一: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 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

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 朱怡诺;崔丽娟;李伟;雷茵茹;李春义 【摘要】近年来,我国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出来。游步道是联系湿地公园公共空间的主要纽带,游步道的设计不仅影响湿地公园的视觉美观和游客的行为体验,也影响湿地公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回顾了游步道设计的发展,探讨了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在生态、艺术、功能3个方面的体现,提出了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In recent years, some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s are gradually revealed in wetland parks in China during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Touring trail is the major bond that links the public spaces in a wetland park. Thus the design of trail does not only affect the visual appearance of wetland parks, the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of tourists, but also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etland park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rail design and explores the expression of trail design o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ecology, art and function. Finally,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potenti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urrent trial design for wetland parks in China. 【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16(012)004 【总页数】4页(P9-12) 【关键词】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 【作者】朱怡诺;崔丽娟;李伟;雷茵茹;李春义

热带雨林游步道设计的建设

热带雨林游步道设计的建设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生态丰富、植被茂密的区域之一,这里有着珍贵的物种、古老的文化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护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采取热带雨林游步道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篇文档将主要探讨关于热带雨林游步道设计的建设。 1、游步道的值得建设性 热带雨林是一个独特的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特殊的生态系统和古老的文化遗产。因此,热带雨林游步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游客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认识,进而增进对环境的理解和保护。 2、游步道的安全性问题 在热带雨林中,由于地形复杂、地貌不平等和气候潮湿、多雨,光线不充足等的原因,游步道的安全问题一直堪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游步道的安全性问题。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位置和路线,对于处于陡峭的山坡、石质地区等进行规避。其次,应该使用高质量、耐用的材料,例如木质平台、玻璃钢、石材等。游步道的扶手也需要考虑其牢固性和稳定性,以保证游客的安全。此外,在游步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狂风、暴雨等天气的影响。 3、游客服务设施

游客服务设施是游步道设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带雨林区域内,餐饮、住宿、卫生等服务设施有时十分有限,因而,游步道的设计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例如,设置防水木板路,环保型卫生间,采用当地材料制作的文化展示馆和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以提高游客体验度。 4、注意生态平衡 在设计热带雨林游步道时,需要考虑到生态平衡的问题,不能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也不能扰乱动植物的自然生态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生态保护的原则,采用可再生和环保的材料,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5、文化保护 热带雨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对于任何游步道的建设工作,应该在文化保护方面给予充分重视。游步道可以用于介绍当地传统文化、艺术和手工艺品等,以提高游客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总之,热带雨林游步道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其设计建设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和人文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路线和设施,保证游客安全和舒适的同时也要保障生态平衡和文化保护。只有如此,才能最好地呈现出热带雨林的独特魅力,增加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重视,达到自然保护和人类共存的目的。

生态游步道实施方案设计

生态游步道实施方案设计 一、项目背景 生态游步道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方便游客观赏自然风光而设计的步行道路。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游步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生态游步道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单位在实施生态游步道项目时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项目地点选择 生态游步道的地点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游客的观赏体验。首先,需要选择一个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密、地势适宜的地方作为游步道的建设地点。其次,需要考虑到游步道的连通性,便于游客在步行中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够顺利到达各个景点。 三、设计原则 在生态游步道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生态保护原则:尊重自然,保护植被,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安全原则:确保游步道的安全性,设置警示标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3. 体验原则:注重游客的观赏体验,设计合理的观景平台、休息点,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4. 教育原则:通过设置解说牌、展示板等形式,向游客传达自然生 态保护的知识,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设计内容 1. 路线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合理规划游步道的路线, 使游客能够在步行中欣赏到最美的自然风光。 2. 设施设置:设置观景平台、休息点、环保提示牌等设施,为游客 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3. 植被保护:在游步道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 原生态环境。 4. 安全防护:设置栏杆、护栏等安全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5. 环保教育:设置环保知识展示板,向游客传达环保理念,引导游 客爱护自然环境。 五、实施方案 1. 确定项目地点:根据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 生态游步道的建设。 2. 制定详细规划:对游步道的路线、设施设置、植被保护等进行详 细规划设计。 3. 确定施工单位:选择有相关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生态游步道的建

广西玉林江滨公园规划方案

广西玉林江滨公园规划方案 1. 概述 广西玉林江滨公园位于广西省玉林市城中心区域,总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 其中水面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规划方案将公园分为六个区域,分别为入口广场、文化景观区、运动休闲区、湿地生态区、江滨休闲区和市民休闲区。 2. 规划内容 2.1 入口广场 公园的主入口位于南侧,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接待游客和提供 咨询服务。广场中央设置了喷泉景观,四周铺设夜景照明系统,形成一道亮丽的城市夜景线。 2.2 文化景观区 文化景观区主要包括广场、雕塑和纪念碑等元素,在公园内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广场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可容纳大型文化活动。雕塑和纪念碑分别设置在 公园两侧,以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文化遗迹。 2.3 运动休闲区 运动休闲区涵盖了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多功能运动场地,以及游乐设施 和健身器材等。运动休闲区不仅提供了各种运动场地和娱乐设施,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2.4 湿地生态区 湿地生态区是公园最具特色的区域之一,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规划在此区 域设置了一系列生态景观如湿地系统、荷花池、芦苇荡等,以营造自然、生态的环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观赏和生态科普的场所。 2.5 江滨休闲区 江滨休闲区位于公园南侧,原有休闲广场将保留,并新建多个亲水平台和步道等。在江滨休闲区沿江一侧的湿地带将设置了生态步道,在这里,市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水鸟和江景。

2.6 市民休闲区 市民休闲区以休闲、娱乐和健身为主要内容。设置了亲水游步道、游艇码头、灯光景观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活动场所和独特的夜景体验。 3. 设计思路 在规划方案设计中,注重贯彻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景观元素和公园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多样化的场所和空间。同时,在公园建设中,注重环保,大力推广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营造出一座环境友好、生态美丽的城市公园。 4. 结语 广西玉林江滨公园规划方案,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给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同时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态元素和文化氛围。我们相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样的公园中也能实现。

海岛的游步道规划创新设计

海岛的游步道规划创新设计 道路是公园、花园和风景区的骨架与脉络,其中包括车行道路与步行道路两种,其中具有游览功能的步行道路便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游步道。游步道不仅是景观的组织与联系纽带,同时由于其自身的蜿蜒曲折或跌宕起伏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与游憩体验。 我们刚完成了一组海岛的游步道规划设计,由于该岛面积较小,地形复杂,无法通车,游步道设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于是在设计中尝试了多种创新的设计思路与手法。 海岛的游步道规划设计,由于该岛面积较小,地形复杂,无法通车,游步道设计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创新的设计思路与手法。 1.基地概述 这组海岛名为白塔山,位于钱塘江口____湾内,由白塔岛、马腰岛与竹筱岛三岛及外礁、北礁两礁组成,隶属海盐县,西北距县城武原镇约6公里,离大陆海岸线最近距离2公里。总面积约40公顷,是一个植被环境良好,风景秀丽的近陆型海洋岛群。三岛中最高为白塔岛,海拔49.7米,面积约17.3公顷;其次竹筱岛高为39.0米,面积约7.4公顷;马腰岛高为36.1米,面积约11.9公顷;外礁海拔6.8米,面积0.7公顷,北礁为6.9米,面积1公顷。群岛之间有浅泥沙滩连结,如白塔岛与马腰岛之间在退潮之后,露出海面面积约有6.3公顷,人可徒步在上行走。 2.游步道设计难点

(1)地形非常复杂,游步道在图中无法准确定位。虽然该群岛面积不大,地势也不高,但地形却异常复杂,其____顶为不同坡度的缓坡地,坡度小于100,中部为100~300的斜坡地,其下为大于600的海蚀崖,或为不同面积的海蚀岩滩。尤其是下部礁岩,由于海蚀风貌突出,在地形图中根本无法表达。 (2)景观资源丰富,如何通过游步道开展遴选组合,是本次游步道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在白塔山岛群内既有地文景观如宽阔的岩石台地、海蚀岩脉、海蚀石阶、微缩山水、柱形石林、海蚀岩窝、狭窄山岙、断崖等;也有水文景观如潮水景观、十字浪、海积滩涂、裂隙滴水、岩窝集水等;有生物景观如灰鹭鸟群、鳗苗蟹苗、漫山茶园、竹蹊幽径等;还有气候天象景观如一日三雾、海上日出、海上明月、海市蜃楼等;同时还包括如观音庙、制茶作坊等部分人文景观资源。如何串连和组织这些景观资源,并提供游人以不同的观赏角度与游憩体验,便成为本次游步道布局设计的主要任务。 (3)潮水变化大,部分景点的可达性具有间歇性的特点。白塔山岛群,平均高潮位4.40米,平均低位-0.30米,最大潮差为7.57米。涨潮平均历时5个多小时;落潮平均历时近7个小时,但由于受台风和钱塘江上游来水的影响,并无严格的规律。如两岛之间以及本岛与礁石之间的联系受潮水限制,每天只有在潮落之时才能得以连通。因此游步道布局设计受潮水变化的影响较大。 (4)岛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游步道布局设计生态保护要求高。白塔山岛群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达

风景区旅游道路规划设计探析

风景区旅游道路规划设计探析

风景区旅游道路规划设计探析 摘要: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是风景区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道路系统规划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状况、资源分布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和游客心理等诸多要素。武夷山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福建省主要旅游项目。但其现有旅游道路系统存在类型单一、主题模糊、冷线路多、热线路少等诸多不足,影响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发挥。本文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探析风景区旅游道路系统规划模式。 关键词:道路系统规划、武夷山风景区、创新性道路规划 一、风景区旅游道路含义及其规划原则 1、风景区旅游道路含义 风景区旅游道路是指供游人游览同时兼顾景区内外生产、安全、消防等运输作用的道路,属于园林型道路,由对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部分组成。风景区道路在景区内主要担负交通和景观功能,与此同时还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同营建景区交通系统的完整性。风景区旅游道路系统一般由旅游干支道、游步道、停车场、桥梁、索道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构成。 2、风景区旅游道路设计原则 (1)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舒适、快捷是旅游道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其前提是必须保证交通安全。如果不能保证交通安全,不管道路本身多么优美都是毫无意义的。除此之外,便捷也是旅游的关键要素,合理的旅途时间是游览者选择旅途地点的先决依据。 (2)市场向导,经济效益 旅游道路设计的关键是适应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游览者的需要,路线设计必须符合旅游者的意愿和行为。游览者对旅游路线选择的出发点是以最小的旅游时间和旅游费用来获取最大的游览欲望。 (3)地域特色,季节变换 旅游道路设计一定要突出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路线的鲜明主题。根据地理和文化特征,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系统,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使游览者感受旅途中有张有弛、富于节奏、高潮迭起的沿路景观。除此之

城市公园绿化带道路的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绿化带道路的规划设计 摘要:现代公园是由园林建筑和绿色植物组成的空间环境、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游憩、娱乐等活动的场所,较之为少数人享用的古典园林,其空间构成相对开阔得多,园林道路的比重也相对较大。所以,我们应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代公园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多方面的需求,发挥园路的导游、分隔空间和交通等作用,建设出符合我们时代特征的园林道路。文章对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原则、布局进行了理论探讨,详细论述了城市园林道路规划各要素。 关键词:规划设计;公园绿化;功能特点;道路; 原则 0 前言 园路的规划设计,是整个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园林绿化带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路是连接景观,分段隔离绿地的纽带,它贯穿于园林各景区的景点之间,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园路规划原则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面积有限的绿化地中,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这就需要合理的规划园路的尺度和密度。园路可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在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可设过路亭、坐凳、椅子等,在园路外延边界设置小广场等,这样宽狭变化,曲直相济,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人流密度客观上反映出路的需求度,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则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和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需要设计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1]。 2 园路功能与特点

【景观设计论文】城市公园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景观设计论文】城市公园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道路景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承担了整个公园脉络的重任,道路设计的优劣可直接影响游人对整个公园视觉及体验感的评价。文章以上海市闸北公园为例,介绍了园内道路系统的整体状况,并对园区道路与植被的空间关系及道路的铺装形式与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园内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园;道路设计;道路铺装;铺装应用 引言 公园道路又称园路,相当于公园的脉络,在园中起到了组织交通和空间、引导游人观光游览的作用[1,2]。道路网络是公园的系统骨架、纽带,支撑连接了公园中的各类景点、活动设施、建筑及空间。园路蜿蜒曲折的起伏动态线条、不同形式和寓意的铺装图案等使其本身也成为公园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城市公园道路分类 城市公园是为公众提供游憩、娱乐、展开文体健身等活动,具有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优良生态坏境的公共绿地[3]。根据城市公园的自身特点,本文将园路按照性能分为四类。(1)主干路。主干路即为公园的主要道路,多为环路,具有连接公园入口及各个重要空间及景点的作用,是园中大部分游客的游览路径。作为公园最主要的支撑构架,承载了园区的精华景色。部分大型城市公园的主干路在满足步行交通的功能同时,还需要满足车行交通的需求。(2)次干路。次干路是对游人从主干路到各个景点起到辅助作用的园区次要道路。考虑到公园中游人不同的观光需求,次干路连接了主干路不能达到的园区景点和景观空间,使得游人可以自由穿梭在各个景观节点之中。(3)游憩路。游憩路也称为游步道,一般布置在公园景观节点空间中,游憩路形式自由曲折,变化丰富,使得游人可以深入到山中、林下、花间中更加沉浸式地欣赏园区景色,提供散步和休息的场地。面积较大的城市公园为满足游客跑步、行走的需求,也设置了专业的健身步道,大多由具有保护锻炼者作用的特殊材料铺制,并有里程标记的功能。(4)专用路。公园中的专用路主要为园务管理专用路。园务专用路是指公园中为了满足养护管理及后勤运输等功能专门修建的园路。一般与公园主干路相连,通向园内的管理建筑、商业建筑后门等,主要使用人群为公园的后勤管理人员。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

公园方案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按照武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中心二组团”,“一中心”为武隆县城中心。“二组团”为仙女山组团和白马组团;桃花山公园位于“一中心”的核心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 同时本案位于县城乌江以北,北部城区以西,根据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红线,基地占地面积达255183平方米(约382.7亩);整个用地相对完整。南邻北部城区,北邻北部山脊,东接自然山体,南接原始自然山林。 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整个范围内地势高差较大,通过两条冲沟把山体沿东西向分成三大块,每块的地形变化不一,适宜建设的位置很少,建设用地不宜集中,应根据场地分散选择可建设的地点和游览园路的走向进行规划布局。红线场地内坡度均在10--20度之间,场地内南视线开阔,山脚即是画廊般的乌江。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武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渝黔门屏、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该公园将是武隆县城的主要生态氧吧和观景点。作为城市二级达标的公园,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武隆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武隆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公园性质及规划指导思想 (一)公园性质 根据公园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武隆县城景观,改善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为:具有时代特色、植物景观特色和武隆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市民游览、集休憩、娱乐、运动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性二级达标公园。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公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公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休闲功能要求的城市综合性二级达标公园。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七大功能区:1、入口综合服务区、2、四季花海中心景观区、3、武隆历史文化展示区、4、果园采摘区、5、果园综合服务休闲区、6、背景林区、7、森林有氧运动区。 2、基本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经济效益。 (5)、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城市综合性二级达标公园。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 3.1 绿道功能 (3) 3.2 绿道组成 (3) 4 绿道分级与分类 (5) 4.1 绿道分级 (5) 4.2 绿道分类 (5) 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 5.1 规划设计原则 (6) 5.2 规划设计成果 (6) 6绿道选线 (9) 6.1 基本要求 (9) 6.2 分类选线 (10) 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1) 7.1 绿道游径系统 (11) 7.2 绿道绿化 (14) 7.3 绿道设施 (15) 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 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1)

1 总则 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