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九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九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九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九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 (2018南昌联考)从1973年开始,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 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 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工厂等项目。这些项目 主要说明(

A ?我国已经开始局部实行开放政策

B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重视纠“左”

C .我国坚持继承和发展斯大林模式

D ?国家经济政策相对偏向重工业方面

解析:选D 。题干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为恢复经济进行政策调整 ,从

重工业的恢复开始,故D 项正确。引进国外设备不能代表国家对外政策的转变

,故A 项错

误;1975年,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故B 项错误;从国外引进设备说明我国并未 坚持斯大林模式,故C 项错误。

2.

(2018怀化期中)《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描述:

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

受到公社批判,无奈的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

烦恼,迷茫,

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B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C. 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 D. 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

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 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

”可知当时

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建立的是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故选A 项。

3?《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 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 1952年7月和8月,天津、北京证

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

B .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 .政府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

练摸拟提能力

随堂演练

D ?“左”倾错误已严重泛滥

解析:选C。证券交易是一种市场经济的手段。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日益好转

,及苏联“斯大林模式”影响,新中国开始逐步强化对经济的计划控制,故选C项。

4. (2018孝感模拟)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

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A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 ?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解析:选A。据材料“1961年”和“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故选A项。

5.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上述材料反映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任务是(

A .建立健全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B ?争取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C.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毛泽东针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讲话,主张“给地方

更多的独立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吸取苏联模式的教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C项。

6. (2018宜宾模拟)1950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指导意见突出两点:其一、以老解放区

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苏联经验;其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这说明当时的教育()

A ?服务社会主义B.照搬苏联经验

C.强调意识形态

D.脱离生产实际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吸收苏联经验”“创办人民大学,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可知,借鉴苏联经验,发展工农教育,体现当时的教育强调意识形态,故选C项。

7. (2018广州模拟)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 —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材料二 1953 —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1953 — 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提炼1953 —1956年和1957 —1960年两个阶段苏联和中国在农业 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原因。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53 —1956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 ,原因结 合苏联、中国当时的时代特征归纳;

1957 —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起伏 ,中国出现

下降,原因结合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的 “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归纳。

答案(1)1953 —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原因: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 国“一五”计划的实施,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

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2)1957 —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原因: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

导致垦荒 地区粮食减少。中国决策失误,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用时:45分钟)

、选择题

1. (2018开封模拟)以下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它表明 五”时期(

KE SHIZUO YE

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

D .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

解析:选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大中型企业投资比重逐渐增加,小型企业投资比重逐

渐减少,因而投资比重在向大中型工业倾斜,故选D项。

2. (2018沧州联考)“一五”计划期间,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

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

为24.4%、25.5%和26%,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这些投入合计占

到我国“一五”时期财政点收入的19.1%。政府此举()

A .助长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 .利于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C.忽视了其他非国有经济的作用

D .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4% >25.5%和26% ,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可知,“一五”计划以重工业为核心,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故选B项。

3. (2018安徽师大附中模拟)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1952年增长67.8% ;其中,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 下降为43.3% ;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这种状况表明()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工业生产与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C. 农村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D. 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

解析:选D。题干材料“农业总产值537亿元,增长24.8% ,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56.9% 下降为43.3% ” “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 ,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表明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的局面初步改变,故选D项。

4. (2018惠州模拟)1955年8月

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

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从此,中国经济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一一粮票。粮票出现

的重要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B ?大规模工业化导致粮食短缺

C.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发展

D ?“左”倾错误导致经济衰退

解析:选B。粮票的出现说明我国粮食供应短缺,这是由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

业导致农业发展落后造成的,故选B项。

5. (2018潍坊联考)1958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

A ?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

B ?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C.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

D .导致城乡差别缩小

解析:选B。据材料可得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政策从“严格限制”到“放宽”,材料未

涉及农业集体化运动,故A项错误;据材料“1958年” “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可得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是适应“大跃进”的需要,故B项正确;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对粮食统销政策的推行不利,故C项错误;仅从城市人口的增加不能说明城乡差别缩

小,故D项错误。

6. (2018太原模拟)1960年底,中央指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

根本制度”,并宣布恢复农村集市。这项政策()

A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 ?根除了“左”的错误

C.旨在加快工业化进程

D ?意在纠正“一大二公”

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 1960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结合所学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可知该政策意在调整、纠正1958年以来人民公社中“一大二公”现象,故选D项。

7. (2018 ?西名校联考)下表为1949- 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据此可知(

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

B ?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C.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改善

D ?各经济部门比重渐平衡

解析:选B。据题干表格可看出1949 —1956年间国民收入构成中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渐趋合理,故选B项。表格呈现的是国民收入的构成,并未提到物质

生活改善,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表格中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的比例,可知渐趋平衡是不符合题意的,故D项错误。

& (2018淄博摸底)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表明()

A.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被放弃

B .农村改革有历史渊源

C.私有制逐步得到中央认可

D .农村获得经营自主权

解析:选B。1960年,农村改革已经出现,而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再次进行农村改革,故选B项。人民公社被废除是在1983年,故A项错误;中国农村坚持的是公有

制,故C项错误;农村获得经营自主权是在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故D 项错误。

9. (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联考)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 ?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时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 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选A项。

10. (2018北京海淀区期末)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提高国防

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地研制出()

A ?原子弹和导弹B.喷气式战斗机

C.人造地球卫星

D.神舟载人飞船

解析:选A。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

导弹,故A项正确;中国1956年研制成功喷气式战斗机,故B项错误;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神舟载人飞船研制成功是在改革开放后,故D项错误。

11. (2018江西名校大联考)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

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

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

(196 5

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

B ?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

D .“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

解析:选A。根据“1958年”“加速实现” “提前并确定”等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 时期,冒进风气延伸到了科学研究领域,而“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这种冒进的风气助推

了科技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蛋白质人工合成项目的大跃进,不能扩大为全国范

围内的科学大跃进,故B项错误;“青年同志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说明青年在科研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青年是科研主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

政府科研投入,故D项错误。

12. (2018晋冀豫联考)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

A ?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

B .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

C.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 .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

解析:选B。《我的丈夫》体现的是家庭生活,不是政治问题,故A项错误;中共中央对《我的丈夫》的态度是“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表明在文艺创作的内容上不应限制太多,故B 项正确;艺术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制

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 (2018滨州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粮食逐渐成为各国之间角力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随着美国在全球粮

食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粮食”日渐成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政治意图、遏制战略对手的重要手段。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真正注意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70年代初,全球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在世界范围内歉收,一

些主要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输出量大幅出现下降。前苏联也改变了以往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

需求的做法,开始进入国际粮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加剧了国际粮食供求紧张状态。世界上出现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到80年代,仅非洲饥饿人口就达 1.5亿,每年有500万儿童饿死。

――摘编自安毅《世界格局调整中各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贸易、流通与储备政策》等

材料二

――据张颖《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演进及前瞻》等编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粮食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粮食状况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解析(1)据材料一信息从国际格局、美国对外政策、苏联的调整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背景。(2)分析中国的粮食状况可以依据题目中两个曲线图,从粮食产量、粮食进出口数量两个方面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两个阶段分析原因。

答案(1)背景:“冷战”的影响;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苏联政策调整;气候灾难的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2)趋势一: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波动原因: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政策失误及自然灾害。

上升原因:政策调整(尤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等因素。

趋势二:粮食进出口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净进口呈增长趋势。波动原因: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

增长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14. (2018茂名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申竽理京賢。爲(天沖机蛊制楚前

空爲

幵平煤矿

L- 卑穴矿?

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 根据图一中“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等工厂分布情况提取信息,结合

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进行说明; 根据图二中相关工厂的分布情况来提取新中国时期的工业布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

说明: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分布不平衡。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

示例三

信息: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 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

著, 铁路公路发展尤其

湖北魄布局

江南制选总局

去庆内军械所■■-;>

. /糾,j Y

一二船州船政财/

上悔 轮船捋商局

局信息,结合造成这一布局的原因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一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 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

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 中国统一全国,实行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

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 新中国工业布局

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 新

(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

图_

图二

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

说明: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新中国加强对交通运输业建设、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