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地段_有机更新_研究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地段_有机更新_研究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地段_有机更新_研究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地段_有机更新_研究

常州概况

常州概况 简介 常州,简称常,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民生富庶而著称的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三市(江苏的吴文化地区),即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年左右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武进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距今约4500年,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玉璧和玉琮为国家一级文物。武进春秋淹城位于武进区中心城区,距今约3000年,春秋晚期。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中吴、龙城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武进、新北、钟楼、戚墅堰五个市辖区,以及两个新区------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37个镇、25个街道办事处,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0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荟萃。历史古迹有武进郑陆镇三皇庙村寺墩遗址、圩墩村新石器遗址、春秋淹城遗址、武进阖闾城遗址、天宁寺、红梅阁、文笔塔、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北宋藤花旧馆)、苏东坡舣舟亭、篦箕巷(文亨桥)、青果巷、双桂坊、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瞿秋白纪念馆等;风景名胜有红梅公园、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淹城春秋乐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环球恐龙城(中华恐龙园、恐龙谷温泉)、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等。王安石曰:“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陆游赞常:“儒风蔚然,为东南冠。”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崇文重教、名家辈出,市内名人居旧址众多。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建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60多名,目前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与苏州、杭州、北京并列历代出文人学者最多的四个城市。 古代名人 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南朝宋孝懿皇后萧文寿;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南朝梁武帝萧衍;《昭明文选》主编昭明太子萧统;南宋政治家季札薛极;明代《永乐大典》主编陈济;明代学者谢应芳;明代文学家、抗倭英雄唐顺之(唐荆川);明代东林领袖顾宪成之师、经史学家薛应旂;明代“东林八君子”中的薛敷教、钱一本;明代政治家孙慎行;明末清初的“乱世佳人”陈圆圆;清代“阳湖文派”代表人物恽敬;清代“常州词派”代表人物张惠言、陈廷焯、况周颐;清代“常州画派”代表人物恽寿平;清代“常州学派”代表人物庄存与、刘逢禄;清代“江左才子”钱名世;清代文史学家赵翼;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清代政治家赵申乔、管干贞;清康熙朝状元赵熊诏;清代著名诗人黄景仁;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骈体文钞》作者李兆洛等 近现代名人 晚清宫廷史官恽毓鼎;讽刺小说家、《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常州“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费伯雄;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辛亥革命”元老吴

常州南大街商圈分析(市场必看、商家必看)资料讲解

常州市南大街商圈分析 常州市市区的第一商圈主要汇集在南大街及其附近。主要包括已经成型的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和今年11月8日开业的“莱蒙都会”。 南大街 南大街为常州市第一商圈!同时也是常州市商业项目一号工程,体量6万平米以上。南大街从立项开始就一度成为业内焦点话题,引起了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广泛关注。该项目身处原常州市最繁华的商业老城区,项目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左携泰富百货和新世纪两大本地商业巨头,后期规划又有莱蒙都会大型商业CBD,右临人民公园休闲区、文化宫闹市区,前靠常州市政府,后对兰园休闲区、九州服装城、紫阳花园高档小区、中天体育广场等诸多人居活动及购物要所。 历史上老常州人都知道,南大街、西瀛里商脉源远流长,历史上就是做生意很旺的地方。据清康熙《常州府志》载,此处明清时称大街,即为常州最早的商业区。南接广化街、西瀛里、青果巷,东西方与双桂坊、青云坊、孙府弄等相交接,北通府直街。民国初年,府直街改北大街,此街即称南大街,这里云集了常州的百年老店数十家,几百年来,这里始终为商贾云集的繁华城区。随着常州建设特大型城市框架的大幕拉开,辅以莱蒙都会的强势入驻,南大街的商圈积聚效应将最大限度的体现。 南大街商业步行街由常州之江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造,东起公园路,西至南大街,南自青果巷,北临延陵西路,东西方向宽120米,南北方向长600米。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12万平方米,商务办公面积4万平方米,住宅面积4.5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面积4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机动车600辆。步行街共设置了30台自动扶梯和35台垂直电梯。南大街由一条“S”型步行街将3个地块串联起来,一、二层为精品店铺,三层为风情美食街,地下一层为2万平方米的大型卖场——乐购超市,功能设计趋向欧美。南大街有各类大小商家630余家,主力品牌店除了乐购还有五星电器、麦当劳、泰富百货等十余家。日常客流量约为10万,节假日可达30万。 莱蒙都会 “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是华东首个58万平方米超大国际商业街区。建成后将成为集购物、休闲、旅游、餐饮、娱乐、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常州市最大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 119°08′-120°12′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17万。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可追溯到4500万年前。当时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别名龙城。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公元304年,改毗陵为晋陵。此后城名多次更迭为毗坛、兰陵、南兰陵、尝州、武进等。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常州”之名始于隋, 583年,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于589年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名,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1958年至今,先后历经约30次改革。现常州共有两个县级市:金坛、溧阳,五个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关于常州青果巷与名士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常州青果巷与名士文化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 青果巷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东至琢初桥,西通南大街,南是护城河。青果巷的房屋大多临河而建,形成了与河道并行的小巷和街道。弄堂或长或短,勾画出一股宁静的氛围。古巷两旁除了青砖雕瓦的明清传统民居外,还有大量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名人故居,形成了常州唯一的一块名门望族聚集地。仅明清两代就出了近百名进士,如清朝状元钱维城、明朝进士、抗倭名将唐顺之(即唐荆川)。与唐顺之故居仅数墙之隔的八桂堂天香楼,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国际知名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在青果巷东端祖辈世居。清末谴责小说家、《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也曾在青果巷西段沿东下塘边居住过。如此众多鹊声海内外的名人生长在这一小小的古巷中,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然而,令人感到十分可惜的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随着前些年的盲目征地拆迁和南大街的改造,千年古巷青果巷的老民居建筑竟遭逐年蚕食,面积大幅缩水。尤其是巷西一段,已被拆得面目全非,其中就有部分盛宣怀、李伯元故居。除此之外,在其原址上,新造了不少钢筋水泥的商业性建筑,并与南大街商业街区连成一体。一些来常考察的国家级古建、文物专家目睹青果巷目前残状,无不为之摇头惋惜。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青果巷是古代先人留给后辈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那里的名人故居、青石板路都是历史的鉴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去呵护它们。希望增强市民群众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和自觉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心,力争在常州形成人人关心历史文化保护、个个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建议青果巷的保护采取专家和市民相结合的办法,认真编制和完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在符合保护要求和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和开发利用,积极修复利用开发明清建筑、名人故居、古桥古巷等。利用青果巷名扬海内外的悠久历史名声,充分发挥这一古老街区历史文化教育、民俗民风展示和旅游休闲服务等多项功能,形成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商业、娱乐、住宅等于一体、展现常州历史文化风貌的又一新的都市旅游景点,成为人们领略常州历史文化和现形态的最佳场所。 三、调查内容: 青果巷名人故居的保护现状 四、调查方式: 实地参观和访谈 五、调查时间: 2011年6月4日 六、调查分工: 队长:严铭 采访人员:王同祥、王庆 记录人员:李朋朋、顾文善、王振兴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四年级作文:游青果巷作文300字

游青果巷 【游青果巷】 放学一到家,我赶快做完作业,就和外婆来到名副其实的青果巷。 在青果巷这儿,我觉得最迷人的是两个地方。第一个是角落,特别漂亮,那蓝色的绣球花就像一个个湛蓝蓝的小皮球。还有紫色的水仙,就像一把把紫莹莹的小喇叭。这些花旁边有一方大大的鱼塘,河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一些小鱼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有的游泳,有的睡觉,还有的浮出水面,真热闹啊! 第二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它像个舞台。“舞台”的两侧有几瓶高高的、形状规则的花瓶,花瓶里插着几朵美丽的白水仙。“舞台”中间有三个字——青果巷。青果巷是常州最为完整、最负盛名的古街巷,久违了的宽巷窄弄、白墙黛瓦重新与我们见面,市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前去参观了。最震撼的是夜景,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在黑瓦白墙上,绚丽多彩。我们的大运河在灯光的映照下,像一条长长的龙。 今天我和外婆匆匆游览了一番,下次我一定要抽时间来了解这里的文化。 二(9)班陈子璇 【游青果巷】 五四青年节的下午,我们小队相约青果巷,一起游览了这条百年历史的文化街区。 我们在东入口集合,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牌坊,正面写着青果巷三个字,反面则写着江南名士第一巷,我们在这里合影纪念。牌坊的

右侧是游客中心,在里面我们看了青果巷的手绘地图。知道青果巷是一条东起和平北路,西至晋陵中路,东西向的街区;这里有很多名人的故居,唐荆川、吴祖光、周有光、瞿秋白、史良、刘国钧等。 我们随着人群一路往西游览。在街区中心,我们看到了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道路、井、排水沟和房基。 最后,我们在梳篦博物馆体验了梳子的制作过程,在常州梳篦第九代传人邢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队每人都制作了一把属于自己的梳子。我们拿着梳子合影留念,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青果巷的游览。 二(9)班杨泽熙 【游青果巷】 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小队去了青果巷。那里的东西可真丰富啊!茶具店里整齐地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包子店里传出阵阵香气。 不久我们走到了一家做梳子的店门前,我看见几位老爷爷在做梳子,看起来有趣极了,于是我们一个个也跃跃欲试想要做一把。 做梳子的第一步是把梳子放在一个机器上,同时用左手握住一个大把手,用右手握住一个小把手,先推大把手,再推小把手,就这样反复循环,梳子的齿子就做好了。第二步是打磨梳子齿子间的缝隙,让它更平整。第三步是把梳子放在一个毛毛的滚轮上磨,让整个梳子更光滑。最后一步是在梳子上画上自己喜爱的图案,就这样,一把美丽的梳子就做好啦! 我觉得做梳子实在是太有意思啦! 二(9)班沈悠然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细嚼旧名香亦溢 ---常州地名由来研究 常州的老地名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无论从那个角度都能反映常州的历史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不要小看这些老地名,往往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就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或文化。老地名承载着不平凡的历史,记录着杰出的历史人物,流传着古老而动人故事,表现着某种民俗史实。老地名具有时代的遗痕,它浓缩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纵观常州地名,五花八门,精彩纷呈。诸如历史变迁,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文化文物、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可在地名中找到轨迹。分析和研究地名,能增长历史知识,熟悉家乡,热爱家乡,令人兴味无穷。 常州的地名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常州历史的特征,这能从地名的分类中可以得到验证。常州是历代郡、州、府治和县治所在地,为官者亦多,因此,以官署、官职、官宅得名的地名不少。诸如府直街、府东巷、府西巷、府桥头、常春路(明初,常州称常春府)、县直街、县学街、察院弄、尚书弄、局前街、传胪里、尉司湾、尉司路、官保巷、尚书码头、西宫廨、善庆里(此处旧有县狱,取“庆尔从善”之意)等。还有以驻军营地命名的如西瀛(营)里、小营前、小校场、营房前、校场弄、马园巷等。 这里,我就分几个部分来看看我研究的常州地名。

研究地名的分布,首先要揭开地名的文字伪装,即辨明同义异字和同字异义。 比如在江淮之间有很多村庄叫舍,反映开发初期的只是一个小房舍。舍在吴语区俗写作厍(晏殊第七子注(下同):如吴江有北厍镇),《广韵》为始夜切,应读sa,江淮方言的泰(州)如(皋)片的舍今读sa。邻近泰州、兴化的高邮水乡有很多厦,读sa,不是大厦,其实就是舍(注:高邮农村,×家厦的村庄名非常多),因为高邮在江淮方言的淮扬片,淮扬片把舍读作sei或xi,所以听到高邮东乡里下河地区的sa(舍),就记作厦了。同样,在北边的滨海县,sei (舍)有时被误写为同音的社,比如清代治河书籍中黄河(今废黄河)边的陈家社应该是陈家舍。因为睢宁、宿迁、邳州、赣榆等淮北州县实行乡社制,所以诱人犯错。 我们知道文化有核心区和外围区,地名区也一样。有些看来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地名,实际分布范围要超过那个核心地区。比如有学者认为泾、浜局限于太湖以东、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北水网密集地带,长江以北完全没有以泾、浜为名之地。实际上,江北的滨海县有河浜,淮安、盐城有泾口,宝应有泾河浜(注:又,海门东南部有汲浜镇)。其他很多江南特色的地名在江北都有,比如:作为河流的港,遍布于江苏的江淮之间;以常州为分布中心的墅,江北的阜宁有郭墅,高邮有邱墅阁,江都有戚墅庙。吴语区的地名在外围分布一般

走进常州

走进常州 ---记一次文化旅程因为这次契机,我才能认真而细致地沿着青果巷斑驳的石墙领略我的故乡---常州的文化底蕴。身处其中太久,往往会遗忘时光赠予我们的财富,而我如今要将它们一一拾起,细细品味。 如果不是这次带着探究的目的重游青果巷,恐怕我会深深沉迷于浓浓的古典气息当中而不知所以。这儿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条长街伴着一条长河,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荟萃了数不尽的人物精英。青果巷,隐藏在繁华之下的苍老,即使处于常州最为热闹的中心城区,也改变不了它的历史气息……

自2008年开始,青果巷历 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就被提出, 深宅大院毗连,流水人家相映, 青瓦粉墙,一式明清风格建筑, 如诗如画。我所看到的房屋大多 临河而建,形成了与河道并行的 小巷和街道。弄堂或长或短,勾画出宁静的氛围,街道两边有许多小商店,有些年代已久,招牌都看不清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诉说着时光的匆匆……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青果巷有500年历史的“八桂堂”。论说八桂堂的名人,第一个自然是明朝唐荆川,当年正是他种下的八棵桂花树,才有了后来的人杰地灵的八桂堂,所以他堪称为八桂堂的开山鼻祖。其次是清朝常州读书大户——庄家的的庄楷,还有清乾隆年间的状元、为后人留下许多稀世名画的著名画家钱维城和

钱维乔两兄弟,其著作《苏东坡舣舟亭图卷》名垂千古。另外,湖北布政史瞿赓甫以此为居,其侄孙瞿秋白也在这里出生,著名实业家张赞辰及其侄儿青年将领张太雷也居住于此,他们都与 八桂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 人生一部分都在八桂堂上演,是 他们成就了八桂堂的百年人文 底蕴,使常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光 耀千秋。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底蕴深厚,拥有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而在青果巷你可以很轻易地领略到这种文化的魅力,原因不在其他,单单是往来人群中不时常来的吴侬软语,便可体会一二。大多居住在青果巷中的是老年人,不是说青年人不喜欢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书画佳人马青原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

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

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苏州:公元前514年吴国建都于此,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1、季札(公元前576,前484) 吴王第十八世寿梦之四子。生于周简王十年(前576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年)。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年)寿梦病,将卒,欲立季札。札让日:“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父子之私乎?”后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以次相传,必授国于季札。寿梦卒,诸樊摄行国政,即除丧,诸兄皆致国季札,札谢曰:“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札不受,弃其室,避耕于舜柯山。诸樊伐楚中箭亡,当政13年。遗命承先志。后余祭立,夷昧又立。夷昧在位17年,又欲传位于季札,札辞让,遂逃归封地延陵。季札继承上祖泰伯盛德,三让王位,世人尊为“至德第三人”。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华出众。为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历访鲁、齐、郑、卫、晋等国,知兴衰,析清浊,为世人所赞赏。季札一生谦冲,蕴蓄于孝友之中,又极重友情,守信义。出访过徐,徐君好其剑,口弗敢言,为使上国未献。及还,徐君已卒,乃挂剑于其冢树而去,因而深受徐人敬重。季札受封于延陵(今常州),史称“延陵季子”,后又受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北),故又称“延州来季子”。季札谢世后,葬江阴申浦(今江阴市申港)。 2、萧道成(公元427--482) 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27年,公元482年),南朝齐创立者。字绍伯,小名斗将。在位四年。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东)。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江苏常州),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人。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卒,乃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一、定量评估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1城市的地域历史环境市域中能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村镇,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自然景观,以及与古城有重要历史联系的区域环境要素。 4-2古城格局古城的选址特征,与周边山水自然环境关系延续的情况,古城的街巷肌理、传统格局、城墙城门,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遗存状况,古城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中的典型性和影响力。 4-3历史风貌城市整体的风貌特色,及其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情况。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5-1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5-2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地文物古迹遗存具有相当的久远度与丰富性,或是在城市格局、建筑风貌、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较为典型或是独特的艺术表达,或是在城市的选址、建设、军事防卫、工程设施或工商业发展等方面体现了历史上重要的

技术工艺或科学理念。 5-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状态评估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产业经济等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影响。新的发展是否保障了历史的延续性。 标准说明: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附表中的“2-2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是评估城市中全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

常州的历史沿革

常州的历史地理沿革 人文学院历史0811 0820501114 周婷 [摘要]:从周朝开始,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化,常州这块土地的名字从延陵邑开始不断变迁,直到建国之后确定为常州;它的境域也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改变。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历了各朝各代文化雅客的不断书写,最后写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遗迹。 [关键字]:常州;沿革;历史地理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早在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此地就建邑立邦,始称延陵。此后,常州地名几经改变,境域也产生了较大的变迁,原辖境域今有划入他市县者,本属他境者,今又划归市辖。常州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三角中心地带,与上海、省会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 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以及两个新区,新北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 常州,周称延陵邑,秦置延陵县,汉为毗陵郡,晋改晋陵郡,隋曰常州,历来为府治所在。在东晋以及南朝时期常州分别置南兰陵郡、南东莞郡、南东海郡、南琅琊等郡,留下当时中原移民于此的历史痕迹。元称常州路,明初为常春府,不久复称常州府。为避明光宗朱常洛讳,常州府一度改为尝州府。至清常州府乃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江阴、宜兴、荆溪、靖江八县。民国时期废常州府存武进县,1949 年共和国成立,常州为江苏省辖市。常州地名的历史沿革大概课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延陵。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武进郑陆东);周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邑大约在今常州、武进、江阴、丹阳一带,是为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国有土地上征收与补偿培训资料

拆迁的重大区别 一、主体不同:拆迁主体是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征收主体是政府; 二、法律关系不同:拆迁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关系,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作为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对二者之间的争议作出行政裁决。征收时,政府作为征收主体,房屋征收部门不再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不再具有行政裁决权。 三、强制执行模式不同: 拆迁规定可以由政府组织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法院组织强制执行。征收规定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程序的不同:拆迁是用地单位向拆迁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领拆迁许可证实施拆迁;征收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由市、辖市(区)政府作出征收决定。 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1-9) ?第二章征收决定(10-20) ?第三掌补偿(21-35) ?第四章罚则(36-40) ?第五章附则(41-43)

第一章总则 本章主要容: 1.暂行办法制定的目的 2.房屋征收的前提、办法适用的围 3.房屋征收应遵循的原则 4.房屋征收的管理体制及职责 第一条暂行办法的制定目的 ?规规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 ?维护维护公共利益 ?保障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房屋征收的前提、办法适用的围 ?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前提) ?国有土地上(集体土地上的征收由《土地管理法》负责)(围) ?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征收补偿对象) 第三条征收与补偿的原则 ?决策 ?程序正当 ?结果公开 ?补偿公平(条例和办法上把他放在第二条,目的是增加补偿一定要公平的分量) 决策、程序正当、结果公开在办法中的体现:

青果巷常州古城的悠远记忆

青果巷常州古城的悠远记忆 一座老城,一条古巷,常常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恩泽后世,历久弥深。江苏常州的青果巷就是这样一条身世不凡的巷子。 说起常州,许多人觉得它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城。殊不知历史上的常州,原是江南重镇之一。早在公元前547年,它就以“延陵”之名建邑,此后曾用过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尝州、武进、长春等许多名字;被称为“常州”,也有1400年历史了。论建城时间,常州比苏州早33年,比无锡早345年;论行政级别,常州在明清两朝为“府”,连无锡也要归它管辖;论地理位置,常州居于运河漕运要冲,自隋唐时期便是各地赋粮的转运中心,直至清代,尚被誉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因此,它还有一个大气的别名――龙城。 后来,由于运河淤塞,航道难以通行,漕粮不得不转由海路航运,常州逐渐失去了水路交通枢纽的身份,渐渐式微。 然而,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常常不会因其经济地位的下降而湮没。常州繁盛时期所聚集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光芒最耀眼处,就是青果巷。 青果巷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前,位于常州老

城区中部偏南地段,东至琢初桥,西通南大街,南为护城河,是一条依河而建的古巷。清乾隆年间,临靠运河的青果巷成了南来北往各类果品的集散地,船舶云集于此,人们在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因常州人发音“千”“青”不分,传到后来就成了青果巷。 如果说古城常州的灵魂是悠久的历史,青果巷就是这悠久历史的载体。如果把青果巷比作一首诗,那么点缀其间的古建筑就是这首诗的魂,是它们给这深沉幽长的小巷带来了苍凉隽永的意境。 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 古建犹存的青果巷可以说是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巷北大多为旧时的书香门第,官宦富家,高墙深院,翰墨芬芳,院套院,宅连宅。其间穿插不少室内备弄,狭窄幽深,寻步之中,犹如身陷八卦阵。巷南则多为普通民居,青砖小瓦,小桥流水,进深约20多米。临河有码头、古纤道、系舟石;河上荡着小船,岸边飘着垂柳;临水而居的人们推窗见波,夜夜枕河而眠;带着泥苔的青石板路,湿滑留痕,形成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 早年,青果巷是常州名门望族的聚居地。常州城素有“刘半城,庄一角,青果巷唐家半条街”之说,常州人素以能居住在青果巷为荣。“唐家”即毗陵唐氏,早在宋朝,翰林院

江苏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秦汉 秦始皇秦淮河,秦望山,丹阳 徐福徐福故里:徐福祠赣榆县刘邦徐州汉城,歌风台,大风歌碑,拔剑泉 项羽项羽戏马台(徐州现存最早古迹),西楚故宫(亦叫霸王楼,在徐州彭城路北头),镇甲镇,虞姬故里,虞姬墓 韩信钓鱼台,胯下桥,韩信故里(淮阴县码头镇安润大街),漂母墓(东岳庙附近,又称泰山墩),韩侯祠 六朝 孙权石头城,孙权岗,镇江县甘露寺,邺城,太初宫,孙权墓,试剑石,北固山,多景楼 王导、谢安乌衣巷,王谢故居 谢朓谢公祠,谢公山 顾恺之(无锡人) 张僧繇安乐寺(夫子庙附近,已毁) 昭明太子萧流昭明太子读书台:1南京“台想昭明”(曾为金陵四十八景)2玄武湖“天籁清音馆”3茅山太子读书轩4镇江南山定居招隐山5昭明太子读书台(玉山公园) 王羲之镇江焦山#鹤路(那个字不认识) 王献之桃叶渡(秦淮河上的古渡口) 葛洪隐居罗浮山 祖冲之曾在镇江昆山为官宋 范仲淹滨海范公堤,镇江范公桥, 欧阳修六一祠,平山堂(由“远山来与此堂平”得名),苏州沧浪亭 王安石半山园,报亭禅寺,定林山庄,玄武湖围湖造田使湖面积减小 苏轼徐州:快哉亭,放鸽亭,黄楼,醉卧黄茅巷(苏东坡石床);常州:东坡公园,舣舟亭;宜兴:蜀山;扬州:平山堂(谷林堂),高邮文游台,斗野亭秦观秦观词,秦观墓 沈括镇江梦溪园 江苏山明水秀,名胜古迹遍布大江南北。省内以长江、大运河、太湖、海滨为主的风光,构成了“以水为主、以山水组合见胜”的独特旅游资源。南京的六朝遗迹,苏州的古典园林,无锡的太湖胜景,宜兴的竹海洞天,徐州的秦汉遗迹,连云港的海城山水。从古老的秦汉时期,江苏大地就孕育着许多迷人的风景:遥想千年前,中国第一大帝登临秦望山,俯瞰中国疆域;徐州汉城里汉高祖在歌风台大声高呼,此后竖起的大风歌碑隐隐透出远古的沧桑,拔剑泉于此涌出了不尽的泉水;戏马台上项羽拥着虞姬,远眺霸王楼;当年的胯下之辱如今凝固成了胯下桥,钓鱼台上淮阴侯那副对联“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怅怀了后世几多政客骚人。后至六朝孙权的石头城、孙权岗、镇江县甘露寺、邺城、太初宫、孙权墓、试剑石、北固山、多景楼,王导、谢安的乌衣巷,谢朓的谢公祠,谢公山,王献之的桃叶渡(秦淮河上的古渡口),葛洪的罗浮山,还有唐宋八大家中范仲淹的滨海范公

常州青果巷

常州青果巷 青果巷地处常州热闹繁忙的市中心,始于和平南路琢初桥段,由东向西到南大街弋桥处结束,期间途经正素巷、天井巷、雪洞巷、交铺巷、胜利巷等以及大小里弄几十条,京杭大运河常州旧城市河紧邻边上流淌而过,全长约800 m有余。现存比较完整的青果巷应是东段和平南路段到晋陵中路段为止,整个巷宽 3 m~5 m不等,全长不足500 m,沿市河北岸成东西直线形分布,沿河居民直接傍水而居。西段从晋陵中路段到公园路段则离河3 m而居,沿河为现在的胜利巷青果巷整个北面都为内陆民居,因河形成江南水乡典型的“一字形”街巷格局。 青果巷很有特色的街巷格局就是:因河设市,自成街区。其布局基本依照河流的东西走向而形成青果巷里的街巷一般都有名称,里弄则少有名头。青果巷规模不大,但平日商贾贸易往来固定在街面货铺里,所以,在当时也该算大的街巷了。至于横向连接的正素巷、天井巷、雪洞巷等较狭窄的街巷,行走足够,车轿过往就显得局促了,如果有菜农果商临街设摊,行人只能侧肩而过,原来的正素巷菜市场就是如此。当然,不能忘了江南水乡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舟楫,青果巷平日里由于有了它们才显得较为宽敞。后来由于重修运河,生意日渐衰落,青果巷反倒成了文人墨客读书行文的好去处。青果巷是因果品店铺相对集中于此巷而得名。明万历9年前,这里尚在运河岸边。当时船舶云集,为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就称“千果巷”。《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保留至今。蛤蜊巷据此地老人讲是由于市河沿岸产销蛤蜊而得名,后不知何因改成胜利巷,故知道此巷名的人不多。这些街巷名称,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江南城镇许许多多说不完的名人趣闻,还不时地再现街头巷口商铺门前各种论质讨价的生动画面。 青果巷自从读书人入住,书卷气盈巷,便少了往日的喧嚣,现存最老最长的店铺就数青果巷棉花店了。棉花店位于青果巷西首,面阔2间,原为二层木结构楼房,是典型的一层经商、二层住人的格局,差不多已拆光的木质排门还依稀可辨。 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古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光彩。青果巷——常州城市古建筑的代表,是一份厚重的知识遗产,它代

寻访常州历史文化

寻访常州历史,感受龙城变迁 8月24日,学校组织去了常州市区的一次寻访活动。先来到了著名的篦箕巷,我还是第一次亲临古运河,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和舒畅。虽然天气炎热,但我还是饶有兴致的围着篦箕巷转了一圈。篦箕巷又称“花市街”,常州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而闻名,素有“宫梳名篦”和“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而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乾隆南巡时在此附近的毗陵驿登岸进城, 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 便将此地赐为“篦梳巷”。近代,常州的篦箕和木梳还在美国旧金山和费城的世界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银质和金质奖。可见常州的篦箕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在一家店里转转,还发现了两样东西——留青竹刻和乱针绣,这三样东西合称“常州三宝”。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进了7号楼的“百年工艺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见证了常州工业近百年来的创业、发展和革新之路。里面陈列着常州近百年来工业发展的成果和工人们所获得的荣誉,而今,我们“90后”将踏着前辈的足迹,引领常州走向美好的将来。 午餐过后,休息片刻,我们去了常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包括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内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我们先去了二楼的历史文化陈列馆。1288件珍贵文物描述了常州人文习俗、历史文化的变迁。整个陈列分为史前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儒风尉然五大版块,逐一描述各时期常州的文化习俗。远古的常州曾经是荒无人烟的水乡泽国,是历代常州人用辛劳和智慧把她开发成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把这里变成了人们丰衣足食的理想家园。同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这里人文荟萃、名士辈出,涌现了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这里又成了人们仰慕的一方热土。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是不同历史时期常州的称呼。龙城则是常州的别称,是由六朝萧梁时的六龙城引申而来,而腾飞的龙正是常州的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好象征。 接着,我们又去了常州市少儿自然博物馆和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馆,分别了解了自然生物的变迁和爱国实业家刘国钧先生的光辉事迹。最后圆满结束了旅程。 此行,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常州文化,把我和龙城拉得更近了 裴淏

青果巷常州古城的悠远记忆

青果巷古城的悠远记忆 一座老城,一条古巷,常常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恩泽后世,历久弥深。的青果巷就是这样一条身世不凡的巷子。 说起,许多人觉得它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城。殊不知历史上的,原是江南重镇之一。早在公元前547年,它就以“延陵”之名建邑,此后曾用过毗陵、毗坛、晋陵、、尝州、武进、等许多名字;被称为“”,也有1400年历史了。论建城时间,比早33年,比早345年;论行政级别,在明清两朝为“府”,连也要归它管辖;论地理位置,居于运河漕运要冲,自隋唐时期便是各地赋粮的转运中心,直至清代,尚被誉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因此,它还有一个大气的别名――龙城。 后来,由于运河淤塞,航道难以通行,漕粮不得不转由海路航运,逐渐失去了水路交通枢纽的身份,渐渐式微。 然而,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常常不会因其经济地位的下降而湮没。繁盛时期所聚集的人文历史、文化传统,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光芒最耀眼处,就是青果巷。 青果巷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前,位于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东至琢初桥,西通南大街,南为护城河,是

一条依河而建的古巷。清乾隆年间,临靠运河的青果巷成了南来北往各类果品的集散地,船舶云集于此,人们在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色色俱。”因人发音“千”“青”不分,传到后来就成了青果巷。 如果说古城的灵魂是悠久的历史,青果巷就是这悠久历史的载体。如果把青果巷比作一首诗,那么点缀其间的古建筑就是这首诗的魂,是它们给这深沉幽长的小巷带来了苍凉隽永的意境。 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 古建犹存的青果巷可以说是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巷北大多为旧时的书香门第,官宦富家,高墙深院,翰墨芬芳,院套院,宅连宅。其间穿插不少室备弄,狭窄幽深,寻步之中,犹如身陷八卦阵。巷南则多为普通民居,青砖小瓦,小桥流水,进深约20多米。临河有码头、古纤道、系舟石;河上荡着小船,岸边飘着垂柳;临水而居的人们推窗见波,夜夜枕河而眠;带着泥苔的青石板路,湿滑留痕,形成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 早年,青果巷是名门望族的聚居地。城素有“半城,庄一角,青果巷唐家半条街”之说,人素以能居住在青果巷为荣。“唐家”即毗陵唐氏,早在宋朝,翰林院检讨唐华甫就定居。明朝时,唐家建的“唐氏八宅”,盛极一时。“唐氏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