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答案

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答案

历史必修模块(I)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

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对象:亲族、功臣、姻亲;其中主体为:亲族授土授民

影响: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①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②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③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秦王赢政创立皇帝称号

特点:①皇权至上②皇位世袭

4.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5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内容:中央为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作用: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汉武帝的措施: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7.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内容: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影响:①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②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8.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内阁设立:①殿阁大学士设立:明太祖朱元璋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②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年间

影响:①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②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③皇权高度发展,

成为重要标志。

9.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到明清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因素。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 、从1840年至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四次侵华战争及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2、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全民族抗战

3、侵华日军的罪行

①全面侵华,残暴统治,制造系列惨案如南京大屠杀②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等③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

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两大战场①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

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②193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胜利意义:①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

金田起义(揭开序幕)---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纲领文件: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2.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

作用:①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等中国反动势力的统治秩序,动摇了起政治基础;②打击西方资本主义的中国的侵略野心,避免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地位;

局限:农民阶级局限性;如:天京变乱(内讧)

3.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①1905年在东京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②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③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⑤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⑥袁

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辛亥革命的失败。

4.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②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导火线:1918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②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结果:初步胜利:①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②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参与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①南昌起义: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

③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④红军长征

原因: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⑤遵义会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B、确定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⑥《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到达陕北——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⑦西安事变: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两大战场: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积极抗战。

解放战争(1945——1949)

①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②解放战争的经过

全面进攻: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重点进攻。

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 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渡江战役:1949.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占领南京)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准备: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事宜。

②标志: 1949.10.1,开国大典;

③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人民代表产生: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意义: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③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方针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中共提

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主要形式:政治协商。职能的变化:建国初,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后成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

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自治区有: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文革的根本原因:极“左”思潮,对民主法制破坏。

6.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①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胡耀邦主持;②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③法制建设加快:A。颁布1982年宪法;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B、1989《行政诉讼法》;1999《行政复议法》。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C、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政治改革重点;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基层民主选举

地位:直接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7.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8.“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理论形成过程:①1981年,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②一国两制: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并存,是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③宪法保障:1982年宪法4正式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正式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

“一国两制”实践:①香港回归:1997、7、1日回归。洗刷数百年耻辱,翻开新的一页,迈出坚实一步,提供成功范例②澳门回归:1999年10月20日回归

9.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①基本原则: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②成就:A、第一年与17国建交;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54年第一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D、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

4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订《联合声明》影响: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5.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①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②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90年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CE);2002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③维护世界和平改善和发展与大国关系,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④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1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和平、安全。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

地理环境:多山地;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巷道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所以,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最为典型的

民主制是雅典民主制;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2.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

产生的历程:①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②确立民主:前509年

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③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3.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主要机构:①公民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意义和局限

积极:①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②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从而促进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

消极:①非公民无民主权利;②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③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如苏格拉底之死)。

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维系帝国统治的作用

主要内容:①《十二铜表法》其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影响: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法典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②查士丁尼法典: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 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权利法案》的制定:①时间:1689 年制定,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影响: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责任内阁:①③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②职责:内阁的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整个制度以代议制民主民主为基础。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

4.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主要内容:①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②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示意图:

总统内阁

行政

议会立法最高法院司法

5.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总统国王产生方式选举世袭有无任期有(四年一届)无有无实权有无

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

如何产生选举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国家权力中心总统议会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意义:维护共和制,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6.《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选举产生,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7.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德国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皇帝国王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

政府首脑是谁首相首相

政府如何产生皇帝任命首相组阁

政府对谁负责皇帝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皇帝议会

8.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

特点: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的意志和政策,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意义: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内容: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②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③工人运动蓬勃发展;④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

成立: 1871年3月18日革命后建立;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措施:①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②维护劳动者利益。③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

②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实行土地改革;C、退出战争。

③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意义:①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③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标志冷战正式开始。从此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经济:马歇尔计划:即1948年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苏联成立“经互会”对抗。

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民主国家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②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威胁下;③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④两国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3.欧共体的形成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影响:①西欧经济发展,实力增强;②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③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④美国霸权地位削弱,调整对欧政策。

4.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956-1972,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5.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标志不结盟运动诞生。

主张: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反对殖民、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影响:标志第三世界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恢复,共同构成多极化趋势。

6.中国的振兴

7.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解体的经过:①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受阻--政治改革混乱取消党的领导--民族纷争迭起--加盟共和国脱离;②1991年“8*19事件”成为解体催化剂;③苏联完全解体,标志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8.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

特点:①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新旧格局交替时期;②美国唯一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③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多极趋势日益明显;

9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影响:①有利于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④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例题和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常考题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纸带问题 3、追及与相遇问题 4、水滴下落问题(自由落体) 二、力 1、滑动摩擦力的判断 2、利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3、动态和极值问题 三、; 四、牛顿定律 1、力、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整体法与隔离法 3、瞬时加速度问题 4、绳活结问题 5、超重失重 6、临界、极值问题 7、与牛顿定律结合的追及问题 8、传送带问题 9、牛二的推广 10、? 11、板块问题 12、竖直弹簧模型

一、直线运动 1、xt图像与vt图像 2014生全国(2)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2 1v v `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2016全国(1)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 为40m 2、纸带问题 【2012年广州调研】34.(18分)(1) 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A.重锤质量B.重力加速度 C.重锤下落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动能增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①威尼斯②佛罗伦萨③尼德兰④巴黎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自由、和平.民主、科学 .人文主义.三权分立 .尼德兰革命的对象是: .西班牙的统治.英国的统治 .法国的统治.当地封建贵族的统治 .不属于法国殖民地的是: .新法兰西.路易斯安娜.新尼德兰.本地治理 .在巴黎人民年月日起义后起主导作用的是: .雅各宾派.吉伦特派.君主立宪派.热月党人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中,同法国结盟的国家是:.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英国 .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海地.美国.尼德兰.墨西哥 .西欧城乡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 .经济结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 .与天文学革命无关的是: .开普勒.马丁·路德.哥白尼.伽利略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世纪.、世纪 .、世纪.、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反映封建主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农民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无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英国.法国.尼德兰.意大利 .纽约的前身是: .路易斯安娜.新尼德兰.新法兰西.弗吉尼亚 .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的是哪次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日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底至月起义 .里昂工人起义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的是: .《权利法案》.《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人权宣言》.《美国年宪法》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美国.海地.墨西哥.阿根廷 .图中的人物是: .富兰克林.杰弗逊.罗伯斯庇尔.卢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 .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查理一世.查理二世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需求增加 .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商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年.年.年.年 .不属于-世纪俄国、法国、普鲁士改革共同点的是: .改革自上而下.目的是富国强兵

人教物理必修一考试试题

人教物理必修一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三个共点力F1、F2、F3的合力为0,其中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F1=8 N,F2=4 N,则F3的大小不可能是 A. 8 N B. 6 N C. 4 N D. 2 N 2.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B.每节课45 min C.数学考试9:40结束 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两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存在 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且两者方向相互垂直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5如图所示,恒力F大小与物体重力相等,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恒力F的方向与水平成 角,那么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 8

2 / 8 A .cos θ B .ctg θ C .cos 1sin θ θ+ D .tg θ 6.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3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 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 ,则v 是( ) A .24 km/h B .35 km/h C .36 km/h D .48 km/h 7.某物体沿平直轨道以2m/s 2的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测得物体的 速度大小为4m/s ,则在此后的2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①4m ②12m ③8m ④ 0m 以上答案可能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如图所示,质量101=m kg 和302=m kg 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5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250N/m ,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 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 推力F 作用于质量为m 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当移动0.40m 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 ) A .100N B .300N C .200N D .250N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一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正确的。多选、错选不得分,选对但不全的的得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栏中) 9.如图所示,A 与B 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 . A 、 B 间无摩擦力 B . 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m A +m B )gsin θ C .A 、B 有静摩擦力作用 α A B v

1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必修1历史第四单元试题 1.(2011年湖南期末)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1年银川期中)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4.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6.(2011年徐州模拟)“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天京变乱 D.黄海海战 8.(2011年山东师大附中期中)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会考模拟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青海省会考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一、本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B.时间C.功率D.质量 2.在物理学史上,首次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焦耳B.牛顿C.欧姆D.爱因斯坦 3.F1、F2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1=4 N,F2=3 N.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为A.2 N B.3 N C.5 N D.15 N 4.同学们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探究结果的是 A.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B.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 C.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反比 5.下列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 6.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 s末的速度大小为

A .5 m/s B .10 m/s C .20 m/s D .30 m/s 7.下列所述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木箱沿斜面匀速向下滑行的过程 B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C .小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过程 D .跳伞运动员在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8.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则质点 A .在0 ~ 1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0 ~ 10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10 s ~ 40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10 s ~ 40 s 内保持静止 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而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原来的 A .3倍 B .6倍 C .9倍 D .12倍 10.在图3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标明了带正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F 方向的是 11.面积是S 的矩形导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穿过导线框 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 A .0 B .BS C .S B D .B S 12.如图4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0.2 T ,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L =0.2 m ,导线中电流I =1 A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为 A .0.01 N B .0.02 N C .0.03 N D .0.04 N 13.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壶在额定 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约为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_整理版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 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 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1)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x t ? = ? ,方向与位 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v a t ? = ?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⑵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最新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1840-1919年)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共75分)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1839年 B 1840年 C 1841年 D 1842年 2.近代史上,江西省境内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始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中法战争期间 D 甲午战争期间 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 A 政府创办 B 引进外国技术 C 使用大机器生产 D 按市场规律办事 4.下列对洋务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B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始终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D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持清朝统治 5.《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 割占大片领土 B 巨额的赔款 C 开放通往内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 因是() A 列强已经选中并支持袁世凯 B 列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性质 C 列强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方式 D 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A 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 B 启迪人民挣脱闭关政策的束缚 C 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8.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C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D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9.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 驱逐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0.“五九国耻”是指 () A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 B 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 袁世凯用武力镇压国民党 11.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是()A对德宣战 B 同意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C允许日本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 D 允诺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据此回答l2-14题: 12.19世纪60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洋务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 ?外资在华设立的企业 A.?? B.??? C.?? D.?? 1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 A 政府创办 B 引进外国技术 C 使用大机器生产 D 按市场规律办事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原因有 ?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A.??? B.??? C.??? D.???? 15.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 主要是因为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D.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长沙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段(期末)考试 高一级物理科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的位移为-9m B.前2s内的位移为4m C.最后3s内的位移为5m D.前5s内的路程为31m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会改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可能会增加 3.图1为甲、乙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 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 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1页(共7页) 4.如下图2所示,细线悬挂的物体重力均为G,对A、B两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0 B.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0 C.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G D.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G 图2 5.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6.某时刻,质量为2.0kg的物体甲受到的合外力为8.0N,速度为10.0m/s, 质量为5.0kg 的物体乙受到的合外力为4.0N,速度为10.0m/s,则() A.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 B.甲的惯性比乙的大 C.甲的惯性比乙的小 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的惯性大 7.物体静止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t/s 2 1 -1 -2 B

2018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西周时期,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相辅而行,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其中,“察举制”作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 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 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宗教构梦”指的是 A.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 D.制造天京事变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首义”指的是 A. 黄花岗起义 B. 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6. 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沈阳 7.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 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8.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开启民间团体对话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9.图3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与照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直接相关 的事件是 A.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0. 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王位继承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1.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中,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 第一国际建立 C. 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13.中国瓷器制造工艺历史悠久,技术高超,种类丰富。清代在制瓷工艺上的创新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粉彩瓷 1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鼓励贸易 D.闭关锁国 15.“一战”期间,影响中国面粉由入超变为出超的外部因素是 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C.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D.西方文明礼仪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习俗

08-14年会考高中历史必修一部分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为秦朝最高统治者定的尊号是 A .秦王 B .皇帝 C .陛下 D .天子 2.自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终因为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而被废除。下令废除且规定以后不许再立垂相的皇帝是 A .汉高相.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3.与下图内容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美国学者克拉克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5.右图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政府实行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度 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A.繁荣儒家文化 B.防范地方割据 C.削弱宰相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9.中国近代史上将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回答4—5题 10.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 12.《红楼梦》中对贾氏宗祠祭祖、宗族事务管理、贾府爵位继承等的描述,真实地折射出封建社会 A.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封建家族的日益衰落 C.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13.右图所示物品是 A.调动军队的兵符 B.郡县长官的印信 C.称重的标准量器 D.秦朝皇帝的玉玺 秦铜权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代罗马文明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A.君主专制 B.代议制度 C. 法律制度 D. 直接民主 2.公元前5 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缘于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贵族的斗争 C.农民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 D.外邦人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 3.古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权利,其“黄金时代”是在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题大全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复习题 一、必修一(共 8题) 1 、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答案:(1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秦朝 (2)唐朝 三省六部制 (3)废除相权,加强皇权 清朝 (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评价:①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前期,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后期(明清后),阻碍了中国资本资义萌芽发展,背离了世界经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阅读下 请回答: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 (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列举两个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争?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 答应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 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战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争(或平型关大捷)。 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 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v t v v 0 t v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品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3?? ??? ??? ??? ????? ??????????????????? ??→?定义: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直线运动1、曲线运动机械运动平面运动分类、空间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定义: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取的参照物(假定不动)参考系选取原则:任意性、简便性、通常选地面例子:小小竹排江中游青山或两岸 定义: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 形状在所研究的问质点:运动的描述?????????????题中可以忽略时,我们把物 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 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判定原则: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被忽略物理思想:物理建模思想例子:研究武广高铁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时——可以 研究武广高铁列车通过北江大桥的时间时——不可以 钟表指示的读数对应的某一瞬间时刻:例子:2010年1月25日08时01分11秒初、末21 400t t t ? ?? ??????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 例子:2010年、1月、25日、8小时、1分钟、11秒两者关系: 说明:时间计算的零点,原则上任何时 刻都可以作为时刻零点,我们常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作为零点。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属标量:大小——平均速率与时间的乘积,无方向。路程:能真实的反映物体的运到情况,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例子:奥运冠军在米跑道上跑一400? ?? ???? ??????? ?? ?? ??? ??????????圈的路程为400米(m)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属标量:大小——有向线段的长度即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位移: 方向——起点指向终点不能真实的反映物体的运到情况,但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例子:奥运冠军在米跑道上跑一圈的位移为0米(m)一种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实验打点计时器:????????????????? ?????????????? ??? ? ??? ???? ?????????????????????????????????????? 室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6V 交变电流(50Hz)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方式——振针上下振动打点打点周期——0.02s 工作电压——220V 交变电流(50Hz)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方式——电火花打点打点周期——0.02s ????????????????

2014年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 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A )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求: v t v v 0 t v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基础知识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运动是()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这种运动叫做(),简称运动。 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这一要素,把他简化为一个()的点,称为()。 3、杂研究地球的公转时()把地球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自转时,()再把地球看作质点。 4、在描述一个物体的()时,选来作为()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的,通常选取()作为参考系。 5、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需要在()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6、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点,如果以奔驰的火车车厢为参考系,雨点则是向()下落的。 7、质点是一种()的模型,并不真实存在,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决定的。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基础知识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用()表示,时间间隔是用()表示。 2、我们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和“8时45分”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时间间隔是()分钟。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制(),有时指()。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有字母()表示。 3、一般说来,当物体从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尽管可能沿着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但是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质点)的()。我们从物体的()到()作一条有向的线段,有这条有向线段来表示物体的位移。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是(),位移的国际制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4、路程是()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 5、当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且运动方向不便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其他情况下物体的路程都要()位移。 6、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的法则,两个矢量相加遵从()定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基础知识 1、当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以这条直线为()坐标系,规定正方向,这样就可以用()表示质点(),用坐标的()表示质点的()。用坐标变化量的()表示位移的方向。 2、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位移大,运动的快;另一种是位移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