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秒杀技巧1:提炼有效语境+限定性选项

拓展训练

秒杀技巧2:逐一排除选项+锁定一一对应

1.排除选项

2. 一一对应

(1)感情色彩

(2)语义轻重

(3)表达风格

(4)搭配范围

(二)逻辑填空——成语辨析题

秒杀技巧1:单一成语辨析——关注近义成语

秒杀技巧2:多组成语辨析——侧重语境及限定性选项

【成语释义】

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轻松利落。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出人意料:指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鸡鸣狗盗: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

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剑走偏锋:指不走常规,找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以求出奇制胜。

【成语释义】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骑虎难下:比喻做事情进行到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又无法中止不能停止,做也不是,

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避实就虚: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指谈论问题回避要害。

(三)逻辑填空——高频成语精讲

层出不穷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

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司空见惯

指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很常见的样子,不觉得很奇怪。

相辅相成

辅: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相得益彰

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引人入胜

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指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措手不及

措手:着手处理;不及:来

举重若轻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息息相关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根深蒂固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

固:牢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

不可动摇。

功亏一篑

亏:欠缺;篑:盛土的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缘木求鱼

爬到树上去找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二、片段阅读

(一)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旨、关键词、中心议题、旨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做题原则】

【解题技巧】

1.心理矫治工作虽然在监狱管理系统中已初见成效,但在监狱系统中大范围运用还需假以时日。

2.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虽然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很多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

3.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就好像16个月大的婴儿。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少见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

【典型格式】

虽然……,但是……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

【关联词语】

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秒杀技巧2:递进之后是重点———————————————————————————————————————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

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1.物价上涨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相当一部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可能给低收入家庭带来沉重压力。因此对物价上涨不能掉以轻心。

2.《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3.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

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

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

秒杀技巧4:必要条件之后是重点———————————————————————————————————————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2.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

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

【转换格式】

只有A,才B=B必须A=不A则不B=A是B的必要条件(必备要素、不可或缺、

必不可少、前提、基础、保证、保障)=B以A为必要条件(必备要素、不可或

缺、必不可少、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秒杀技巧5:并列复句无重点———————————————————————————————————————

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

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再说=并且=加上等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有的…有的

3.【表现形式】

(1)关联词语

(2)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3)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句关系(隐性并列,藏于句中)

秒杀技巧6:首尾句原则———————————————————————————————————————【行文脉络的传统类型】

1.总—分—总

点明观点—阐述原因/举例论证—重申观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论证—解决问题

2.分—总

3.总—分

秒杀技巧7:段中藏重点———————————————————————————————————————【行文脉络的特殊类型】

分—总—分

(二)片段阅读——意图判断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的是?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说明)的是?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这段话告诉我们?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秒杀技巧1:把握准确的“言外之意”秒杀技巧2:故事寓言类的3/4处秒杀技巧3:意图判断主旨化

(三)片段阅读——细节理解题

秒杀技巧1:看清“是非”

秒杀技巧2:勿入“陷阱”

1.无中生有

2.概念混搭

3.曲解文意

(1)偷换时态(已然/未然/进行)

(2)偷换数量(多/少/中)

(3)偷换概念(主体/客体/扩大/缩小)(4)偷换逻辑关系(条件/并列/因果)(5)偷换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秒杀技巧4:细节理解主旨化——全面“理解”【正确答案的特点】

(1)原文部分语句的复述

(2)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四)片段阅读——标题填入题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最适合做这一段新闻标题的是?

以下最适合做上文题目的一项是?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秒杀技巧1:概括为第一要义

秒杀技巧2:兼顾文体风格

一、新闻消息类标题特点

二、说明文类标题特点

三、议论文类标题特点

四、散文类标题特点

五、记叙文类标题特点

(五)片段阅读——态度观点题秒杀技巧1:寻找观点引导词

秒杀技巧2:明确表达倾向性

秒杀技巧3:客观陈述无观点

秒杀技巧4:杂糅观点看句式

(六)片段阅读——词句理解题秒杀技巧1:寻找解释说明项

秒杀技巧2:词句理解细节化

秒杀技巧3:词句理解主旨化

(七)片段阅读——代词指代题【辨别标志】

文中“XXX”指代的是?

【做题原则】

秒杀技巧1:就近原则

秒杀技巧2:主语话题一致原则

三、语句表达

(一)语句表达——语句排序题

【辨别标志】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秒杀技巧1:观察选项布局,排除选项

一、易

1.112式:

如:

A.③②⑥⑤④①

C.④①③②⑥⑤

B.⑥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④①⑥⑤

2.13式+112式:

再如:A.③②⑥⑤④①

B.⑥①⑤④③②

D.③②④①⑥⑤

C.③①④②⑥⑤

二、中

【发语词特征】

【结语词的特征】

1.22式:

如: A.⑤②①⑥③④

C.②⑥①④③⑤

2.22式+13式:

如: A.⑤②①⑥③④

C.②⑥①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⑥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三、难

如: A.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①⑥②④③

B.④⑥②③⑤①

D.⑥②⑤①③④

秒杀技巧2:阅读原文句子,验证答案一、关联词语类

三、时间空间类

(二)语句表达——语句衔接题

【辨别标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秒杀技巧1:居中类——承上启下秒杀技巧2:居末类——承上或总结

(三)语句表达——结语推断题

【辨别标志】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

秒杀技巧1:转变读者身份

秒杀技巧2:重点阅读最后1—2句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 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国考春秀季联考常识判断20 20 言语理解40 30-40 数量关系15 10-15 判断推理40 30-35 资料分析20 15-20 模块汇总135 120-125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考试类别2014国考2013国考2013春季 联考辽宁2012春季 联考辽宁 2012春季 联考福建 常识判断0.7 0.7 0.9 0.9 0.8 言语理解0.8 0.8 0.8 0.8 0.9 数量关系0.7 0.7 0.9 0.9 0.8 图形常规0.7 0.7 0.7 0.7 0.8 图形分组0.8 0.8 0.7 0.7 0.8 逻辑判断0.7 0.7 0.7 0.7 0.8

定义判断0.7 0.7 0.7 0.7 0.8 类比推理0.8 0.8 0.7 0.7 0.8 资料分析0.7 0.7 1 1 0.8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 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 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言语理解】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技巧班 章晓铭

言语理解与表达 目录 第一讲:如何具备高分素养 (2) 第二讲:逻辑填空语境分析 (5) 第三讲:表面主旨题(一) (9) 第四讲:表面主旨(二) (10) 第五讲:隐含主旨题 (14) 第六讲:细节判断题、词语理解题 (17) 第七讲:标题接语题、态度观点题、语句衔接题 (21)

第一讲:如何具备高分素养

词语考查角度和辨析方法一、词语考查角度 (一)实词考查角度 (二)成语考查角度 (三)虚词考查角度 二、实词辨析方法

【例题1】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________我们的学习效果。 (2)老百姓说得好,________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3)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_______诚实温和。 A.考查宁可品性 B.考察宁愿品性 C.考查宁愿品行 D.考察宁可品行 【例题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大乡绅的仆人可以指挥警察区区长,可以_______招摇过市——这都是民国五六年的事,并非前清君主专制时代。自己当时_______,看了一肚子气;可是_______,也只好让那口气憋着罢了。 A.大模大样血气方刚人微言轻 B.威风凛凛血气方刚人穷志短 C.像模像样年轻气盛人微言轻 D.昂首阔步年轻气盛人穷志短

【例题3】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1)人家的进度_______就要超过咱们了,咱们得加油干呐。(2)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_______太主观了。(3)李伟思想敏捷,李黎的思想_______敏捷。 A.马上未免更加B.马上不免更加 C.立刻不免越发D.立刻未免越发 例题答案:1-3:A A A 第二讲:逻辑填空语境分析一、语境逻辑关系类型

言语理解笔记

前提性说明: 主旨做题顺序:看问题定题型——扫描文段靠标志找重点句——看选项找核心语义相同 一、主旨题的实质: 1、选择主要意思作答案,次要的不选; 2、不要对选项抱有任何希望,选择核心语义作答案,求同存异(语义相同即可,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二、判别方式 “这段话主要讲述”、“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最能准确概括这段文字核心内容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注意:“意在说明、表明、强调...”都是主旨题 黄金十六条(独孤十六剑): 一、二大原则: 1、汉语核心语义后置原则:重点在后 2、从形式出发靠标志解题:相当于路标、指示牌——数字、关联词、引号 二、十条核心:解题核心方法 (一)递进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1、不但A 而且B 甚至C :B重要——“甚至”表示程度之深(有夸张意味)c不是答案。 2、不但——替换:不仅、不仅仅、仅仅、仅、除了、不只不独不光不单 而且——替换:也、还、更、重要的、主要的、尤其、特别、依然、仍然关键的核心的(引导答案) (二)假设的不重要,正面论述是答案 代表词:如果、假如、否则、若、倘若 补充:1、A如果B,A要成为答案的条件:A必须是一句完整的结论,如果不是,通过假 设的内容转化成正面的论述是答案。

2、如果A,那么B中,A是重点;如果说A,那么B则B是重点。 (三)引用的不重要,作者自己的论述是答案 1、引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2、也就是说、这就是说、换言之、意味着引导的是答案 (四)转折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代表词: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事实上、实际上、不是...而是...其实当然只是,遗憾的是 例如:A但B:1、A 2、B 3、A和B 2、3均为答案,1不可作答案 有助于、有利于、推动了、牺牲了、扩大了、强化了、改善了、拓展了...这一类词语出现,我们可以概括为“意义重大”、“重要价值”“重要性” (五)关联词的连用,前面的不重要,最后一个是答案 例如:不但A,而且B,不过C,但是D,尤其E,实际F。——F是答案 (六)因果关系中,结论是答案(注意“结论”非“结果”) 1、区分结论与结果 结论:是论点、主要观点、主旨——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结果:客观事实——客观上发生的事实 2、因果关系概括方式有三:(1)某某认为什么什么是因为.......(2)“解释”某某的原因;(3)结论词引导的是答案 表示结论的词语:认为、说明、由此可见、看来、总之、所以、因此 (七)举例的不重要,前面一句是答案 举例方式有四种: 1、专有名词举例: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例如渐学山庄、孔子、北京 2、数字举例: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数字本身不重要,用数字说明的论点才重要 3、“据”字结构举例:根据(=按照)、据说、据统计、据调查、据研究 4、普通举例:例如、比如、像、以...为例,...就是证明/例证 例子里面的关联词(但、却等),不重要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2

方法精讲-言语2 主讲教师:林依 授课时间:2017.06.01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方法精讲-言语2(笔记) 【说在课前】 1.方法精讲言语1讲了中心理解题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找中心句,讲了转折词之后提示重点;因果结论词提示重点,例如因此、可见、于是等;通过主题词,可以对整个文段有完整的把握。 2.本堂课继续学习比较微观的词语,讲到并列关联词。 (三)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只有……才…… 例22(2012山东)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一切理念、制度和技术的价值基础。企业在重视财务、营销、技术的同时,更应重视员工。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根本,只有建立起以“重视员工”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凝聚员工、创造个性,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目标、方向和动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C.企业文化应以“重视员工”为中心 D.企业如何形成和加强自身的凝聚力 【解析】22.文段首句介绍价值观很重要,要建立起重视员工的价值观才有助于企业向前发展,“只有……才……”给出文段的核心信息,对应C项。文段比较简短抓住关联词即可。A项“企业文化”表述不明确,若企业具有消极的企业文化不能成为动力,要有重视员工的价值观,排除。B项“途径”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列举具体的办法途径,排除。D项“如何”表述不明确,排除。【选C】 例23(2016山东)机会分配不仅能对收入分配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在不公正的机会分配下,一些人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获得发展机会,但这些获得机会的人很可能缺乏利用发展机会从事社会劳动和创造的能力,这必然导致他们所从事的劳动或经营项目的生产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获得机会,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是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只有实现机会平等,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和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由机会分配不平等造成 B.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标志是公平的机会分配 C.公平的机会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率 D.机会分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内容 【解析】23.“意在说明”即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句表示机会分配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后文是对首句详细的解释说明和分析,即没有能力的人在该岗位会导致效率低。尾句“只有……才……”强调如何做才能使机会分配不影响效率,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即实现机会平等,“只有”之后是重点,对应C项。A项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收入分配的差距”,且通过客观分析,差距不是主要由于机会分配不平等造成的,例如有个人很上进,有个人很懒惰,他们之间收入的差距并不是由于机会分配不平等造成的,排除。B项非文段重点,文段谈论的是机会分配影响效率,并非谈论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标志,排

言语理解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核心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章片段阅读 第一节中心理解 一.提问方式 辨识标志:主旨、主要、主题、核心、中心、重在、强调、概括 意在、想、推出、告诉、意图 具体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 等等…… 二、解题思路 中心句匹配选项 中心句的特点: 1.表达观点——观点句 2.提出对策——对策句 原则:忠于原文,先判断话题,再纠结选项 三、解题技巧 关联词: 1.转折: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替换词语:虽然=虽是、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答题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同一主体,不同时间段,强调前后转变。 3)引用+转折,注意把握前后话题。 2.因果: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照此看来 答题要点: 1)重点关注结论。 2)宏观指代词,有时同样具有总结作用 3. 条件关系 a.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A,才B。 替换词语: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答题要点:条件(对策)是重点 注意:关联词省略的情况 同义替换: 只有A才B = A是B的必要条件/ 必然要求 =A是B的前提/ 基础/ 保障/ 途径/ 方式/ 方法 =不A则不B b.周遍条件:典型格式:无论A,都B。 答题要点:“无论”对前文有总结作用,后边结果是重点 4.并列关系:显性并列: (1)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 再说=并且=加上等。 (2)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隐性并列: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相同句式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 拓展一:引导对策的表述 1.直接引导对策:需要、应该、要求、亟需、应当、务必 2.间接引导对策:为了、如何 3.反面论证法引导对策 拓展二:主体排除法 1.主体:文段反复重现,着重论述的人、物、概念 2.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3.答题要点:抓住主体/话题——匹配选项 行文脉络 1.总-分-总:总起-分说-总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中心句居首尾。中间为阐释。 (2)对策是重点 2.总-分:中心句+ 解释说明 中心句居首句,承载段落核心。 3.分-总:各种列举+ 总结 中心句居尾句。多为结论或对策。 4.分-总-分:各种列举+ 总结+ 解释说明 背景铺垫举例论证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完整版

知识讲解 【辨别标志】 ※逻辑填空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解题原则】 ◇语境分析的使用价值 ◇语境分析的操作方法 【例题 1】一些附和文理分科的人只一味跟着感觉走,没有经历抽象思维即思想升华 第14 课语境分析 ※语境分析 ◇语境界定 B .未置可否 C .可以控制 D .无法确定 秒杀技1:

过程,发表的言论和文章只能陷于现象的表层就事论事,_______,也就难以产生正确的论点和论理。 横线上应填入的词,恰当的一项是(A.人云亦云 B.唯唯诺诺) C.浅尝辄止 D.亦步亦趋 【例题2】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为了使人物表现的更为______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大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______和歪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完整杜撰C.形象改编B.真实虚构D.丰满臆造 【例题3】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徒劳无益。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尴尬精辟C.误解透彻 B.不齿丰富D.苦恼鲜明 【例题4】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 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万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苦舌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滔 的。) A.能言善辩讷口少言实现C.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 B.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D.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 ? 秒杀技2: 【例题1】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_______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随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_______的种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第一章导学 第一节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作用 所谓言语理解与表达,指作为公务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许多种途径,其中言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言语活 动是人类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符号系统,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要素。 言语的理解实质上也就是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的过程。言语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词是言语材料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来表达的。言语的理解必须以正确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因此,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若不理解就谈不上言语的理解。但是,对各个单词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就能理解由个别单词所构成的短语和句子。短语或句子不是个别单词的简单堆砌,它在言语交际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而被使用着。句子的情况更为复杂。它不仅有一定的语法关系,语法关系不同,语义也不同;而且,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较高水平。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对一段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目的或意图的理解。与前两级水平相比,听出言外之意,难度要大得多。绝大多数时候,这种理解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力,还反映了他的思维水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甚至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言语的表达是由思想到说话或写作的过程。不论是口头言语的表达,还是书面文字的组织,都反映了一个人运用某种语言形式来达到其预定的目的和意图的过程。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针对应试者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在言语理解的正确性、言语表达的规范性、言语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应试者一定要提高自己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它要求应试者正确理解字词、语句、段落、全文的含义,并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应试者必须有较强的言语综合能力,才能在测验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对近年来测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言语理解与表达

试讲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第一章我们讲的是方法 一般常规方法是就题论题的解析方式,对于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等模块,通过题目训练,通常的解析方法可以做到对通用算法、思维的巩固和训练。而言语理解与表达与这些模块不同,一般常规方法对题目涉及的词语进行详细解释,对文段进行仔细剖析的就题论题的解析方式,虽然可以使同学对本题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点(如具体词语、段落)有透彻的理解,但是对于不涉及这些知识点的其他题目,这些解析就无能为力了。而恰恰言语中的知识点是无穷无尽的,无论在国考还是省考中,重复考查某个具体知识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外,在高度紧张的公务员考试中,用常规方法的思路去辨析在时间上是完全不可行的。那么,就题论题的解析方式对于同学们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成绩的帮助如何? 我的特色就在在于快速实战方法的讲解和运用。基于对言语理解与表达各个题型特点的深入剖析以及中文语言结构的深刻理解,提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解决方案。包括若干通用技法及其在具体专题具体运用中所衍生的快速解题技巧。当然,上乘武功需要招法和内功的结合,言语理解与表达仅仅依靠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的语言素养。为此,本书对若干最重要的语言素养的培养方法进行了讲解,并运用于实战训练之中。 接下来,通过几个实例,让我们体验一下本书的特色方法,开始言语理解与表达实战能力的突破之旅。 例1:“制作粗糙,________”,某文艺评论家这样点评当下国内的许多多媒体舞蹈作品。把几段现成的图像符号式地投射在背景屏幕上充当画外音,充其量只是布景道具的升级版。多媒体效果太过目眩神迷,与舞蹈________,有一种独立于表达之外的野心。比如有一个多媒体舞蹈,投射在大屏幕上的图案随着演员的每个动作变幻:演员伸展双臂,身后便出现万丈光芒,演员抱住身体,灯光也随之黯淡,看上去是在配合表演,其实是在和演员争夺观众的眼球,舞蹈彻底沦为了配角。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哗众取宠失枝脱节 B.喧宾夺主貌合神离 C.主次颠倒亦步亦趋 D.避重就轻格格不入 例2: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 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 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尤其要注意“才”,其实是隐含了“只有……才”这样的结构}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2016年国考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整理笔记(齐全)分析

2016年国考/省考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 一、常见的题型: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 (选词填空、语言表达、阅读理解) 二、试题的设计 (一)题目构成三要素: 1、提问 2、材料 3、选项 解题顺序:先看提问,再看材料,最后看选项。这样节省解题时间,解题时间建议是每题控制在50秒以内,甚至在40秒以内,遇上材料较长或较难题目可用1分钟,超出一分钟建议直接略过不要再停留。 (二)题型分类 1、阅读理解题:(1)主旨理解(2)细节理解(3)语句理解(4)接语选择 (5)标题选择(6)态度理解 2、逻辑填空:(1)实词(2)成语(3)虚词(4)混搭 3、语句表达:(1)语句排序(2)语句衔接(3)语句歧义句辨析 4、语文知识题型:如病句等 三、言语的地位 (1)题量:一般在25-50题之间,分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都不一样,但是此部分算是整张试卷最重要的题型部分,如果此部分能够达到80%以上的正确率,这样几乎能够确保行测65分以上,其他部分再把握一下能够达到行测70分左右。 (2)分值:一般在于0.8分/题,一般40题省考题占到32分至少。 (3)难度分布,80%题型简单,10%中等,10%偏难,因此争取拿下80%简单题目。 第一节言语的思维 一、统领大意 二、定位关键词——引导词、暗示词 1、关键词:并列词、递进、条件、因果总结、转折、顺承 2、情态词:有趣的是,难道、有意思的是 3、援引词:即加双引号,“”内的词 4、语意重点呈现——顺理成章 某些关键形容词:重要、关键的是 三、掌握顺序 1、先看提问,再看材料,最后对应分析选项 2、思路顺序:先正向思考,再反向思考——先细节再排序最后多词选择 四、判断最佳 好——更好:语意吻合、选项间最佳(贴近要求) 坏——更坏 第二节言语的圈套 一、圈套的成因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老师内部讲义精华版)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内部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 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 表达 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 读题面 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 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 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 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 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笔记(最牛)

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顾斐)-笔记(最牛)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

言语理解解题思路与要点

言语理解规律整理 言语理解之广义主旨题: 主要的提问方式有:“主要说明、主要意思、主要谈论、主要讲述、核心意思、主要表达、主要告诉我们”这些表达一般都是要求你领悟这段文字的主旨句。可以根据“主要”两个字来做判断,如果看到“主要”二字,基本上就是要求找出段落主旨。 言语理解专题之推论题: 推论题的类型也是较为常见的题型,一般提问方式是这样的:“作者接下来可能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填入最恰当的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前两种表述要求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前文来推后文。后两者要求推出言外之意。 解题思路: 1、先看提问方式,究竟是属于概括、意图、细节、语病,每种类型的侧重点不同,做题的对策也不尽相同。 2、再看选项,结合提问方式,先确定(或是排除)一些选项。 3、然后看文章脉络,注意重点词汇。汉语的结构,侧重点在后面,比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是……而是……等等,可以跳过但是,所以,而是之前的句子。 主旨概括题解题方法: 1) 原则:首尾句原则。段落主旨题要重视段落的首末句。有时主旨句出现在中间,比较少见,起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遇到段落中前后段意思转折式,应该提高警惕,这往往是主旨所在。 2) 没有明确的主题句,要进行归纳,重视首末句。 3) 原则:转折原则。段落的主题句要看第二、第三句话,如果是对第一句话进行阐述,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此类推。如果最后一句是对全段总结,那么该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段中转折,那么该句可能是主题句。 4) 原则:强调原则。作者反复强调的是主题。 5) 原则:首段疑问原则。首段出现疑问句,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全文探讨的内容,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当有转折词出现时,那么段、句的中心往往在这些词的后面。(篇章阅读) 注意:要从选项中选择一个与四句话共同指向对象意思最接近的。找不到共同指向的论点,应该求助于排除法。选项干扰特点:一般是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覆盖全文。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过于笼统,范围太大,远远超过文章范围。过分肯定或否定。 原则:表示因果、递进、转折、弱转折(ex:其实,实际上,事实上) 这类词语尤其要引起重视,这类题型比较常见。 一.而且,更,甚至,并,并且,也,还。 二.所以,是因为,因此,因而,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三.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四.只有,除非,必须,应该,需要 言语理解4个避免: 一.主旨题避免以偏概全。

第二套【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言语必考点习题精讲班(二) 主讲:章晓铭 21.韩国《朝鲜日报》10月18日报道称,中国、韩国和日本为了登陆“欧洲桥头堡”巴黎 展开激烈的文化竞争,但是受限于各种条件,中日文化“走出去”畅通无阻,韩国却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望尘莫及 B.鞭长莫及 C.望其项背 D.措手不及 22.书画批评家、鉴定专家高鸿指出,拿林散之、启功为例,他们都是以其书名享天下,虽 然他们的书作被收藏家所青睐追捧,然在人们的收藏意识里________花钱投资其书, ________ 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价位收藏其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不如 B.宁可也不 C.即使也要 D.不但而且 23.在这样一个________的时代中,人们已经越来越无法按照祖辈的方式生活。所谓“现代”, 越来越迅猛地________ 了“传统”的轨道,在一片前所未有的旷野中向着不可知的未来疾 奔。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荡摆脱 B.激变挣脱 C.荡漾脱离 D.变动挣扎 24.问题在于,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 ________ 呢?如果今天你拍一个丈母娘女婿剧火了, 明天一定会有一堆的婆婆媳妇剧;谍战剧火一部,必然会有数百部前赴后继地跟上来;名著 翻拍也是,过几年就重来一次。难道我们的生活真是贫瘠到这样的程度,没有任何更有______ 的事情可以呈现了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模仿刺激性 B. 跟风戏剧性 C. 抄袭故事性 D. 媚俗爆炸性 25.可惜的是,虽然三年间英武殿书画馆的展出已经有了十来期,画册也已经出了9本, 但大多数游览故宫的观众,却总是________,能在书画馆驻足________ 古代书画名作真迹 之美的,只是少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浏览 B.浅尝辄止欣赏 C.走马观花亲睹 D.浮光掠影精读 26. 种种_____表明,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九连增”,夏粮又紧接着实现了“十连丰”,但 农业生产的基础依然薄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由于连续的增产而显出更多_____ 。一些长期 采用的增产举措面临考验,农业生产方式亟待实现根本转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迹象隐忧 B. 趋势问题 C. 现象危机 D. 情况隐患 27.文章写出来不等于就完事了,还须反复阅读,反复斟酌,反复修改。文章成篇了, 只是解决了主体工程的________问题,尚有许多细节需要不断________、增删变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考查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 3、时间管理: 4、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考试学相关得命题原理: (1)题干得来源与选择 (2)提问方式得设置 (3)正确答案与干扰选项得设置 6、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得标志) (2)正确答案得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与谐得一个条件就是对于多样性得认同 【选项 1】差异就是与谐得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得负面影响就是主要得【选项 2】气候变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3)干扰选项得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 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 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 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 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 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 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 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 一、逻辑填空 (一)逻辑填空——实词辨析题 秒杀技巧1:提炼有效语境+限定性选项 拓展训练 秒杀技巧2:逐一排除选项+锁定一一对应 1.排除选项 2、一一对应 (1 )感情色彩 (2)语义轻重 (3 )表达风格 (4 )搭配范围 (二)逻辑填空——成语辨析题 秒杀技巧1:单一成语辨析——关注近义成语 秒杀技巧2:多组成语辨析——侧重语境及限定性选项【成语释义】 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轻松利落。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得工作或处理困难得问题。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得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_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片段阅读 ●题型 ●主旨概括题 ●标志: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的是?这段文字主旨、旨在说明、 关键词?对这段文字概括(总结、归纳)最准确的的事? ●意图判断题(相较于主旨题侧重于推断,但注意不要过度引申) ●标志:意在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想表达? ●态度观点题 ●标志: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的态度? ●细节理解题 ●标志: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是?下列表述正确/不正确的是?下列理解正确/不正确 的是? ●词句理解题 ●标志:文中XX如何理解?文中XXX指的是? ●词语指代题 ●标志:文中XXX指代的是? ●标题填入题 ●解题技巧 ——找到文章主旨句;——————————对逻辑标志【转折——虽然但是、其实、实际上;递进——不但而且;因果——因为所以;必要条件——只有才(不是只要就);并列——既又、与此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也是并列关系)】要敏感;——————————要明晰(总分、总分总、分总分、分总)分别对应主旨句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对比选项【同义替换、精简压缩是的正确选项常用的方法;正确选项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优先忠于原文的选项;错误选项的一个常见形式——看似很有道理的无关选项(过度引申,无中生有)】——————————优选作者意图、目的、出发点;——————————把握作者的倾向性(适合隐含观点);——————————有些题目无观点(具体分析); ●语句表达 ●题型 ●语句排序题 ●语句衔接题

解题技巧:————关注划线处前标点符号;——————————对前文进行概括总 结、阐述、补充说明等;——————————注意主体、话题、倾向性与前文保持一 致; ●下文推断题 重点阅读文章后半段(就近原则);正确答案应与文章后半段的主体、主题、倾向性保持 一致; ●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 ●题型 ●实词辨析题 ●成语辨析题 ●关联词辨析题 ●解题技巧 利用感情色彩(倾向性)、语意轻重、表达风格、搭配范围、词性功能辨别错误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特殊题型 病句,篇章。 ●解题技巧 ●分布解题法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通过提问方式明确题型; ●替换压缩法 同义替换和精简压缩是正确选项常用的形式。 ●成分分析法 ●背景铺垫法 常出现于句首,重点背景介绍之后; ●主体排除法 主体即中心话题,主体≠主语,有的错误选项设置就是陈述主体与原文不一致,尽管表述没错,但是是非重点。 ●指代引导法 文章中若出现宏观指代(概括上文),则该句比较重要; ●援引观点法 ●表达倾向法

2015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红领名师模块班冲刺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冲刺讲义【一、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二、行测答题策略概述】 1.取舍策略 2.时间管理 3.判断要求 (1)相信直觉,切忌修改 逻辑填空、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常识判断 (2)仔细思考,慎重判断 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判断、定义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一、言语命题技术及作答策略 1.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a.主旨、意图、态度、细节、标题、词语、代词 b.排序、衔接、推断 c.实词、成语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选项2】气候变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无中生有②概念混搭 【例句】诗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纸质媒体上,要充分利用舞台、影视等多种平台,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很多优秀诗歌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走向舞台、影视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表演者的理解和感受,对诗歌进行了“第二次艺术创作”,辅以声光电等多种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欣赏性和观赏性。 A.表演者对诗歌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延长了诗歌的生命力 B.普及诗歌需要借助舞台、影视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③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2.做题顺序: 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二、理解能力——梳理文段结构 引子+观点/对策+补充论述 三、何为引子 (一)援引观点 【例1】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例2】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例3】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二)背景铺垫/阐述现状 【例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许多社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小事不能自理,需要社会特殊照顾,目前,社会对一些独居老人的关照仍显欠缺。逢年过节,虽然有关部门上门送粮油、衣物、金钱等进行慰问,但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关心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成立一些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社区互助会等更加适合空巢老人欢度晚年的场所,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可以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加强了社区群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助,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晚年生活得丰富多彩。 【例2】近年来全球油价持续上涨,随着各国原油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全球原油储备资源日趋紧张。据分析人士预测,这一上涨趋势绝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受此影响,尽管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越来越多的人决定暂缓买车或者开始暂停用车。照此看来,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 【例3】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对儿童阅读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从读者年龄段来说,有的作家专心致志地为幼儿写作,有的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写作,还有的着力满足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需求;从写作内容来说,有的作家专门为孩子写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写冒险小说,有的则认真地为孩子写生活故事。 【例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