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段孩子课堂发言的培养-精品文档

低段孩子课堂发言的培养-精品文档

低段孩子课堂发言的培养-精品文档
低段孩子课堂发言的培养-精品文档

低段孩子课堂发言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最好平台,在这样的平台里,怎样才能调动起孩子做为课堂主体的力量?特别是低段的孩子们,他们刚踏入新校门,面对陌生的课堂怀着复杂的心情。学校里知识的传授离不开课堂,此时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保持专心听讲就很不容易。发言,作为课堂交流的方式,常常变孩子自由说或者就是几乎全班孩子的沉默。如何才能培养课堂中孩子们的发言呢?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此时该做些什么?课堂中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发言,这是怎样的一种交流,逐步培养孩子的发言习惯,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灵性,更加充满效率呢?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发言的习惯,我在实践教学中做了些简单的探讨和尝试。

首先,课堂提问加强引导,在语言上用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来引导孩子思考。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的

绿色的课堂中,通过学习课文后师提问:课文第3 自然段中,小

伞”指的是什么?孩子回答:“是一把伞。”我提示:孩子,你再看看语文书上69 页的图,观察再想想这里的伞是指的什么?孩子再回答:“是爷爷手里的扇子。”我不厌其烦的再提示:有点对了,再想是把什么想象成扇子啊?孩子沉默了,几乎不敢再说了。我再次鼓励:“没关系,你第二次的回答已经比第一个答案更接近成功了,如果再读读第3 自然段你会找到准确的答案

的。”孩子自己又读了本段再次回答:是树的叶子。我引导:“孩

子你理解正确了,但是你回答的简单。小伞---- 在这里是指树叶长得很茂盛,在夏天里可以给人们带来阴凉,就如同小伞一般。” 孩子初次接触到比喻句子,我用这样具体的语言反复引导孩子,让孩子能在回答问题时找到正确的理解方式。对于这个孩子我耐心的步步启发,让他反复读,并图文结合理解老师的提问,虽然

他慢,但是他终于知道这个问题的意思了,并能简单回答出来。

帮助可见,在孩子课堂发言中老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孩子

一步步接近更正确,更完整的回答。

其次,教师与孩子多沟通,让优美的句子在孩子的回答中展现。在课堂内外多与孩子做语言上的沟通,让孩子在我面前敢说,能说,学会组织自己语言,并合理的表达出来。

在我的班级里面有这样一个孩子:孙海燕是个能干的孩子,上一年级已经7 岁,在班级中是老师的好帮手。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她自信满满,课堂上很活跃,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课堂中,她的领悟力强,读书,识字总是走在其他孩子的前面,常常成为大家的小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的画》的时候,请生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海燕大胆评价:“我觉得林惠希的画画得形象,生动,把大自然秋天的景色用颜色丰富的表达出来了,整副画很美丽。”我及时对她的评价给予肯定。

显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能这样评价已经是很不错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准确性强,有头有尾,俨然能胜任“小老师”

的职责。这个孩子的回答常常能引领其他的孩子,我在引导她时也相当注意。语言的修炼不是一朝一夕的,平时里孩子们就在收集好的词句,并初步理解词句意思,课堂中我有意识的让孩子们把好的词汇运用进语言表达,好的表达就是一张优秀的奖状,她能给其他的孩子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我及时锤炼此孩子的良好语言,甚至语态希望她的状态感染班级中更多的孩子。

最后,教师可以深入孩子的心理,充分分析孩子的心理活

动,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生命的享受具有层次性,如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一样,其高层次也是显示生命质量的形态,即是精神享受。低段的孩子们从以前的半玩半学状态才走入学校,在课堂上会感到

紧张而受到约束。这就需要老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孩子们建立起互相尊重,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教学中的对话是民主的,协商的。老师与学生的精神是放松的,心情是愉悦的。

我的班级中有个杨林的女孩子,她反应慢,学习的习惯也养成的不好,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她不活跃,更加不自信。对于她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这个孩子总是一知半解的。学习上有拖帐的现象。于是我在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提问教学中,尽量选择其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她来回答,以便树立她的自信心。如在教学上册《四季》时,解决问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难度不大,请她回答合适,杨林答到:“我喜欢…??”她似乎不敢说,很紧张。我走到她的

身边鼓励她:“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你喜欢的季节的。”“冬天。”她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你喜欢冬天的什么呢?”我继续追问,并抬手抚摩着孩子的头。杨林抬头了,我感觉孩子没有那么紧张了她仍然小声说:“因为要下雪啊!”“回答的真好,希望今年实现你的愿望--- 冬天有雪。”我兴奋的接着孩子的话说。杨林的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对孩子多做的肯定会让她对学习增加点信心,让她能及时的跟上全班的步伐,这样的努力和肯定一定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效果,并且也能让她积极的肯定自己“一定行”。让她能和同龄人共同进步。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都会激励孩子自主参与,让孩子们用

说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教学实践中教师更是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孩子们在课堂上建立起了沟通桥梁。低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逐渐培养引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敢说,能说,会说,孩子能与教师建立平等的交流,相互沟通,让教学相长,这就是培养孩子们课堂发言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