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考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10-12个,2分/1个)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即地下水的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等要素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空隙类型包括孔隙,裂隙,溶穴。Xue

3孔隙度:单位体积岩土中孔隙所占的比例。n=Vn/V*100%;Vn为岩土中孔隙体积,V 为包括孔隙在内的岩土体积。

4孔隙:颗粒与颗粒集合推之间的空隙叫做孔隙。

5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

6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记为μ,用小数表示。

7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等于总压力减去孔隙压力。

8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9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1潜水等水位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

12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13地下水: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14地下水面(位):地面下岩石中的孔隙被重力水充满形成自由水面,自由水面所处的高程为地下水位。

15包气带:地表到地下水面这一部分。

16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17流网:在渗透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18流线: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19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20地下水含有气体,离子,胶体,有机质,微生物。

21地下水中的离子成分:Cl-,SO42-,HCO3-重碳酸根离子,Na+,K+,Ca2+,Mg2+

22总溶解固体: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

23溶滤作用:与岩土相互作用,使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

24地下水的补给:饱水带获得水量的过程,水量增加的同时,盐量,能量也随之增加。25地下水的排泄:饱水带减少水量的过程,减少水量的同时,盐量和能量也随之减少。26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27泉: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28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弱透水层在水力梯度的作用下发生水源交换。

29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各种要素(水位,水量,化学组成,气体成分,温度,微生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

30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某一范围内地下水分水量(盐量,热量等)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

31均衡期: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断。

32均衡区: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地区。

33水力梯度:沿水流方向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

34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5渗流:地下水在岩土孔隙中的运动。

36层流:水质点做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37紊wen流:水质点做无秩序,互相混杂的流动。

38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存量,热储存量)增加。

39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支出大于收入,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存量,热储存量)减少。

二简答题(共20分4分或5分/1个)

1水循环的意义。

答:(1)自净,净化即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持续净化。(2)水量更新及补充,

即通过不断循环再生,水量得到持续补充。

2给水度大小影响因素。

答:(1)颗粒大小(2)初始埋深(3)下降速度(4)土层结构。

3地下水中含气体的意义。

答:(1)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

(2)有些气体会增加地下水溶解某些矿物组分的能力。

4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富集的原因?

答:(1)在地壳中含量大,较易溶于水,O,Ca,Na,K,Mg,

(2)在地壳中含量不大,但极易溶于水CI,S,

(3)在地壳中含量大,极难溶于水Si ,AI,Fe。

5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与矿化度的关系。

答:(1)低TDS水中,主要是HCO3-,Ca2+,Mg2+,

(2)中等TDS水中,主要是SO42-,Na+,Ca2+,

(3)高TDS水中,主要是CI-,Na+。

6溶滤作用强弱的影响因素。

答:(1)组成岩土的矿物的溶解度,

(2)岩土中的孔隙多少,

(3)水的溶解能力,

(4)水中溶解气体CO2 O2的含量,

(5)水的流动状态。

7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排泄来源。

答:(1)大气降水,(1)泉

(2)地表水,(2)地表水泄流

(3)地下水,(3)土面蒸发

(4)凝结水,(4)叶面蒸腾

(5)人类影响。(5)井孔,排水渠道,坑道等设施

8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有哪些?

答:(1)溶滤作用,

(2)浓缩作用,

(3)脱碳酸作用,

(4)脱硫酸作用,

(5)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6)混合作用,

(7)人类活动。

9泉的出露原因。

答:(1)单纯由于地形切割地下水面而出露,

(2)地形切割使相对隔水底板出露,

(3)水流前方出现相对隔水层或下伏相对隔水底板抬升时,地下水流动受阻,溢流地表,

(4)地形面切割导水断裂,断裂带测压水位高于地面时出露成泉,

(5)岩脉或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地下水沿冷凝收缩形成的导水通道

出露。

10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的区别。

答:通过空隙过水断面的实际流速为μ,它是地下水的质点流速在A n面积上的平均值。

渗透流速及虚拟流速,相当于渗流在包括骨架与空隙在内的断面A上的平均流速V。

11 孔隙度大小的影响因素?(孔隙多少的影响因素)

答:(1)颗粒分选程度,

(2)颗粒排列状况,

(3)颗粒形状,

(4)胶结物的多少。

三论述题(32分8分/1个)

1地下水的功能?

(1)宝贵的资源。是理想的饮用水源;用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热能;利用含水介质储能;是良好的旅游资源。

(2)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对成壤过程,风化过程,以及岩溶发育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地下水与气体,成岩溶液,烃ting类等共同构成地质流体,形成有价值的矿床和油气藏;流体的热传输和润滑作用是板块构造的前提。

(3)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矿坑与隧道突水;海水入侵含水层。

(4)活跃灵敏的生态环境因子:人类活动不恰当地改变地下水,导致不良的生态环境;土地沙化: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湖泊咸化;地下水污染。

(5)极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地下水露头出现高温异常,可以提示地热增温率高。

2孔隙水,裂隙水,溶穴水的区别?

方向性上,溶穴水最好,裂隙水次之,孔隙水最差。

连通性上,孔隙水最好,裂隙水次之,溶穴水最差。

3地下水水的动态的影响因素。

(1)气象因素:在气象影响下,地下水动态呈现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多年变化,

(2)水文因素:河流补给地下水时,随着远离河流,地下水位抬升时间滞后和延迟增大,波形趋于平缓,

(3)其他因素:地震,固体潮,潮汐,外部荷载等都会引起地下水要素变化,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增加新的补给来源或排泄去路,影响地下水天然的平衡状态,从而改变地下水动态。

4流网绘制步骤。

(1)确定边界,边界包括定水头边界,隔水边界及地下水面边界,

(2)源汇的确定,根据补给区和排泄区课判断流线的趋向,

(3)周边流线和条件的确定,

(4)内插,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补其余部分,得到由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的正交网格。

5地下水均衡方程式。

收入项(A)包括:大气降水量(X),地表水流量(Y1),地下水流量(W1),水汽凝结量(Z1)。

支出项(B)包括:地表水流出量(Y2),地下水流出量(W2),腾发量(Z2)。

均衡期水的储存量变化为Δω,则水均衡方程式为:

A—B=Δω

(X+Y1+W1+Z1)—(Y2+W2+Z2)=Δω

X—(Y2—Y1)—(W2—W1)—(Z2—Z1)=Δω

水储量变化Δω包括:地表水变化量(V),包气带水变化量(m),潜水变化量(μΔh)及承压水变化量(μeΔh e)。其中,μ为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和饱和差,Δh为均衡期潜水位变化值(上升用正号,下降用负号),μe为承压含水层的弹性给水度,Δh e为承压水测压水位变化值。据此,水均衡方程式可写成:

X—(Y2—Y1)—(W2—W1)—(Z2—Z1)=V+m+μΔh +μeΔh e

6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

潜水

(1)埋藏浅,

(2)与外界联系大,水量水质较容易恢复,

(3)补给充分(河流,降水)可排泄给河流,蒸发,

(4)水质易污染,但自净修复能力强。

承压水

(1)埋藏深,

(2)有隔水层,动态变化小与外界联系不大,

(3)其他含水层越流补给,径流排泄,

(4)水质好,不易污染,一旦污染,很难恢复。

四计算题(16分8分/1个)

1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含水层,K=15m/d,n=0.2,沿水流方向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m,其中水位标高Ha=5.4m,Hb=3m,求AB间水力梯度,地下水参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1)I=(Ha-Hb)/L=(5.4-3)/1200=0.002

(2)V参=KI=15*0.002=0.03m/d

(3)V实=V参/n=0.03/0.2=0.15m/d

2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含水层,K=20m/d,AB两断面间距5000m,两断面处承压水头为130.2m和125.2m.厚度M=100m,求两断面水力梯度和单宽流量。

(1)I=(Ha-Hb)/L=(130.2-125.2)/5000=1/1000

(2)V参=KI=20*1/1000=1/50m/d

q=dV参=100*1、50=2 m^2/d

3一潜水含水层潜水位为100m,其一承压水层测压水头为80m,两含水层之间有一层10m厚的弱透水层,其垂向参透系数为10^-3m/d,计算单位时间水平面积上的越流量。

(1)Q=KA(Ha-Hb)/L=10^-3*1*(100-80)/10=2*10^-3m^2/d

4某水源地开采区为正方形,边长15KM,区域面积为225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mm,降水入渗系数为0.2,开采区西部和北部约180KM^2的地区,地下水位埋深2-3m,蒸发强度为0.00008m^3/(m^2.d),其他地区无蒸发,南部和西部为补给边界,其单宽流量分别为5m^3/(md),10 m^3/(md),北部和东部为隔水边界,水源地开采量为每天70000m^3,进行均衡计算,确定该水源地是正均衡还是负均衡。

解:Q收=Q降+Q补

=0.2*740*225*1000+5*15*1000*365+10*15*1000*365

=115425000m^3/a

Q支=Q蒸发+Q开采

=0.00008*365*180*10^6+700000*365

=260756000 m^3/a

Q收—Q支=-145331000 m^3/a<0

所以,该水源地为负均衡。

5某水源地位于正方形区域内,边长为10KM,区域面积为100KM^2,多年降水量为600mm,降水入渗系数为0.2,地下水位恒深大,无蒸发,周边均为补给边界,单宽流量为5 m^3/(md),水源开采量为每年1千万立方米,该水源地是正均衡还是负均衡?

解:Q收=Q降+Q地下水

=0.2*600*100*1000+4*5*10*1000*365

=85000 000 m^3/a

Q支=1000 0000 m^3/a

Q收—Q支=75000 000 m^3/a

所以,该水源地为正均衡。

五读图题(10分10分/1个)

投资咨询师继续教育考试-水文地质学概论试卷-100分

投资咨询师继续教育考试-水文地质学概论试卷-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某一松散的饱水岩层体积含水量为30%,那么该岩层的孔隙度为()。 A.大于0.3 B.0.3 C.小于0.3 D.不能确定 用户答案:[B]得分:6.00 2.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上是()。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基本一致 D.有时一致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水文地质学重点研究的对象是岩土体空隙中的水,()和毛细水则是水文地质勘察研究的重中之重。 A.结合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结晶水 用户答案:[B]得分:6.00

4.天然状态下承压水动态属()。 A.蒸发型 B.径流型 C.弱径流型 D.人工开采型 用户答案:[B]得分:6.00 5.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含水层的实际速度和渗透速度分别是()。 A.25m/d,100m/d B.100m/d,25m/d C.25m/d,25m/d D.100m/d,100m/d 用户答案:[B]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除人为因素外,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主要有()。 A.降水因素 B.水文因素 C.地质因素 D.气象(气候)因素 用户答案:[BCD]得分:8.00

2.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具体研究()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A.地下水与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用户答案:[ABCD]得分:8.00 3.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 A.浅层水及深层水 B.包气带水 C.潜水 D.承压水 用户答案:[BCD]得分:8.00 4.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较多的离子有()。 A.钠离子(Na+) B.钾离子(K+) C.钙离子(Ca2+) D.镁离子(Mg2+) 用户答案:[ABCD]得分:8.00 5.按含水的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区分为()类型地下水。 A.孔隙水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

1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A(2013)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材1学期学院专业卷别:A 考试科目:水文地质学基础考核方式:开卷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4)页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占5分,多选题占10分,共15分) 1、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⑴二十一世纪,水文地质学着重向着()应方向发展。 A.环境水文地质学; B.水资源水文地质学; C.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水文地质学 ⑵毛细饱和带与饱水带虽然都被水所饱和,但是由于毛细饱和带是在 表面张力的支持下才饱水的,所以也称()。 A.饱水带; B. 张力饱和带; C.包气带; D. 支持毛细水带 ⑶舒卡列夫地下水分类的依据是地下水中六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 Na+)及()。 A.酸度; B.碱度; C.矿化度; D.固形物 ⑷在冲积平面上,要通过打井获取较丰富的地下水,通常在()地 段布井。

A. 地势相对较高的; B.河间较低洼的; C. 平原区的上游; D.平原区的下游 ⑸地下水污染主要与()等人类活动有关。 A.工农业与生活; B. 过量开采地下水; D.矿山开采排除地下水;C. 基坑开挖降水 2、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都选对者给分,否则不给分) ⑴下列属于地下水功能的描述是()。 A.宝贵的资源; B.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C.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D.工农业用水; E.地球内部地质演变信息的载体 ⑵自然界的水循环分( )两类。 A.地质循环; B.大循环; C.水文循环; D.小循环; E.全球水文循环 ⑶岩石的空隙有( )哪三大类? A.孔隙; B.裂隙; C.溶隙; D.洞隙 ⑷根据给水与透水能力,可将岩层划分为( )。 A.弱透水层; B.隔水层; C.含水层; D.绝对不透水层 ⑸绘制地下水流网时,首先应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 或流线。边界包括( )三种类型。 A.隔水边界; B.水头边界; C.地下水面边界; D.分流线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填空共32分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 一.填空(共32 分) 1.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3 分) 2.地下水按含水岩石空隙介质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3 分) 3.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定义为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2 分)4.达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Q=KIω各项代号的含义为Q——渗透流量;K――渗透系数;I――水力梯度;ω―― 过水断面面积。(4 分) 5.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作补给。(3 分) 6.上升泉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 分) 7.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包括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和人类活动。 (7 分) 8.地下水渗透流速V 与实际流速U 的关系表达式为V=neU__(ne 表示有效给水度)。(3 分) 9.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孔角毛细水、悬挂毛细水、支持毛细水。(3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可以从压力小的地方流向压力大的地方。(是) 2.松散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给水度也越大。(否) 3.溶滤作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水中Cl-的相对含量也越高。(否) 4.在达西实验条件下,达西仪斜放,所得实验结果与正放实验结果相同。(是)5. 下降泉泉口的水流也会出现,自下而上的流动。(是) 三.选项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含水层是( c )岩层。 (a)含水的,(b)能够透水的,(c)含有重力水的,(d)含重力水与毛细水的 2.容易产生悬挂毛细水的土层剖面是( a )。 (a)上细下粗,(b)上粗下细,(c)均质土,(d)粘性土 3.在同一承压含水系统中,动态变化较大的部位是( a )。 (a)补给区,(b)径流区,(c)自流区,(d)排泄区 4.脱碳酸作用的结果,使地下水的( a )。 (a)矿化度降低,(b)HCO3 - 含量增高,(c)pH 不变,(d)Ca2+、Mg2+含量增高 5. 潜水含水层获得补给后,潜水水面就会( d )。 (a)抬升; (b)不变; (c)抬升或不变;(d)不一定抬升 四.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共15 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A2013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第材1学期学院专业卷别:A 考试科目: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核方式: 开卷 姓名: 学号:专业班级: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试卷共(4)页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占5分,多选题占10分,共15分) 1、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⑴ 二十一世纪,水文地质学着重向着( )应方向发展. A.环境水文地质学; B。水资源水文地质学; C.三维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水文地质学 ⑵ 毛细饱和带与饱水带虽然都被水所饱和,但是由于毛细饱和带是在 表面张力的支持下才饱水的,所以也称( )。 A.饱水带; B.张力饱和带;C.包气带;D。支持毛细水带 ⑶ 舒卡列夫地下水分类的依据是地下水中六种主要离子(K+合并于N a+)及( )。 A.酸度; B.碱度; C。矿化度;D。固形物 ⑷在冲积平面上,要通过打井获取较丰富的地下水,通常在( )

地段布井。 A. 地势相对较高的; B.河间较低洼的; C. 平原区的上游;D。平原区的下游 ⑸地下水污染主要与()等人类活动有关。 A.工农业与生活; B.过量开采地下水; D。矿山开采排除地下水;C. 基坑开挖降水 2、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都选对者给分,否则不给分) ⑴ 下列属于地下水功能的描述是( )。 A.宝贵的资源; B。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 C.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D。工农业用水; E.地球内部地质演变信息的载体 ⑵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两类。 A。地质循环; B.大循环; C.水文循环; D.小循环; E.全球水文循环 ⑶岩石的空隙有( )哪三大类? A。孔隙; B。裂隙; C.溶隙; D.洞隙 ⑷根据给水与透水能力,可将岩层划分为( )。 A.弱透水层; B.隔水层; C.含水层;D.绝对不透水层 ⑸绘制地下水流网时,首先应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 或流线.边界包括( )三种类型.

水文地质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10-12个,2分/1个)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的形成与演化,即地下水的水量(水位)水温和水质等要素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2空隙类型包括孔隙,裂隙,溶穴。Xue 3孔隙度:单位体积岩土中孔隙所占的比例。n=Vn/V*100%;Vn为岩土中孔隙体积,V 为包括孔隙在内的岩土体积。 4孔隙:颗粒与颗粒集合推之间的空隙叫做孔隙。 5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 6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记为μ,用小数表示。 7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等于总压力减去孔隙压力。 8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9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1潜水等水位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 12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13地下水: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14地下水面(位):地面下岩石中的孔隙被重力水充满形成自由水面,自由水面所处的高程为地下水位。 15包气带:地表到地下水面这一部分。 16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17流网:在渗透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18流线: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19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20地下水含有气体,离子,胶体,有机质,微生物。

21地下水中的离子成分:Cl-,SO42-,HCO3-重碳酸根离子,Na+,K+,Ca2+,Mg2+ 22总溶解固体: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 23溶滤作用:与岩土相互作用,使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 24地下水的补给:饱水带获得水量的过程,水量增加的同时,盐量,能量也随之增加。25地下水的排泄:饱水带减少水量的过程,减少水量的同时,盐量和能量也随之减少。26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27泉: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28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弱透水层在水力梯度的作用下发生水源交换。 29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各种要素(水位,水量,化学组成,气体成分,温度,微生物等)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 30地下水均衡:某一时间段,某一范围内地下水分水量(盐量,热量等)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 31均衡期: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断。 32均衡区: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地区。 33水力梯度:沿水流方向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 34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 35渗流:地下水在岩土孔隙中的运动。 36层流:水质点做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37紊wen流:水质点做无秩序,互相混杂的流动。 38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存量,热储存量)增加。 39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支出大于收入,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存量,热储存量)减少。 二简答题(共20分4分或5分/1个) 1水循环的意义。 答:(1)自净,净化即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持续净化。(2)水量更新及补充,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二) 一.填空题(30 分) 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原生孔隙(结构孔隙)、次生孔隙、次生裂隙。(3 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 分) 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3 分) 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水位埋深浅和土层岩性。(3 分) 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含水岩层空隙之中的重力水。(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作用。(3 分) 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水的流动性。(2 分) 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2 分)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5 分) 10. 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2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是)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是)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否)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是)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是)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C )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C )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C )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 4. 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 A )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B )。 A 水文因素, B 气象因素, C 地质因素, 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4.1 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表示地下分水线)。(5 分) 4.2 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5 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 分) 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 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3 分) 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 和。(3 分) 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4 分) 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3 分) 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2 分) 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2 分)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 和的补给。(5 分) 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2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 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

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 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 B 气象因素, C 地质因素, 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5 分) 观1 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 图4-1 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5 分) 4.3写出图4-1 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5 分) 4.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4-2 中所示,试说明观1 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

东北大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答案(367)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卷 学习中心:安徽省公路工程技工学校院校学号姓名杨琪 (共页) .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 )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的来源: )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 大气降水。 )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 )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 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 )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水文地质试题

水文地质试题 一、填空题 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9、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5 Mpa/m. 10、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12、矿井涌水量常用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水仓水位观测法及水泵有效功率法。 1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17、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18、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19、绝对湿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22、水系的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23、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4、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5、孔隙度是指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05142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05142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01542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

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

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

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 3 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22 水量的比值。

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13春学期《水文地质学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气象因素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天然因素之一,描述其影响的错误表述是:() A. 气象因素主要对潜水动态影响最为普遍。 B. 气象因素对潜水动态在时间上的变化影响表现为周期性地变化。 C. 任何气象要素引起的潜水水位变化都是真变化。 D. 降水补给使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蒸发排泄使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变咸。 满分:5 分 2. 有关岩溶水的运动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A. 岩溶水都呈紊流运动。 B. 岩溶水都不承压。 C. 岩溶水运动不同步及局部与整体运动方向不一致。 D. 岩溶水具有统一的区域地下水水位。 满分:5 分 3. 下面描述地壳岩石中存在的水的形式正确的是:() A. 地壳岩石中存在在岩石“骨架”中的水只有沸石水和结晶水。 B. 地壳岩石中的水都赋存在岩石空隙中。 C. 地壳岩石中除存在液态水外,还存在着固态水和气态水。 D. 结合水不属于岩石空隙水。 满分:5 分 4.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 A.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满分:5 分

A. B. C. D. 满分: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岩溶含水系统中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优于裂隙及孔隙含水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水中HCO3-的含量取决于与CO2 含量的平衡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潜水埋藏越浅,对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越有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给水度与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地下水系统是以含水层作为基本的功能单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饱水带中的水都是重力水。

构造地质与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矿山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一、名词解释 1、岩体 2、突水系数 3、富水系数 4、渗透系数 5、给水度 6、稳定流 7、地震液化8、岩爆9、孔隙比 10、水灰比 二、简答题: 1、简述矿井充水条件。 2、影响采动区发育高度的主要采矿因素有哪些? 3、简述Q~S曲线预测矿井涌水量的原理及步骤? 4、说明有效应力原理,并据此说明地面沉降的原因; 5、写出达西定理及其参数含义,并据此推导出完整井出水量公式; 三、论述题 1、边坡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保护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2、简述矿井井下防治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一、名词解释 1、岩体 2、地下水均衡 3、径流模数 4、土的孔隙比 5、液限 6、非稳定流 7、越流8、岩爆9、岩溶陷落柱 10、大井法

二、简答题: 1、简述矿井充水条件。 2、影响采动区发育高度的主要采矿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流沙及潜蚀,如何防治? 4、说明有效应力原理,并据此说明粘性土压密的原因; 5、写出达西定理及其参数含义,并据此推导出完整井出水量公式 三、论述题 1、边坡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保护边坡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有那些? 2、简述矿井防治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构造地质与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年级: 一、名词解释 渗透系数给水度落差地堑枢纽 静储量越流背斜正断层滑坡 二、简答题(共70分) 1、如何进行断层的野外识别? 2、什么是水动态与水均衡,写出地下水均衡方程式(10分) 3、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4、矿井排水将会在哪些方面将会对水文地质环境产生影响?(10分) 5、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三类,各自特点(10分) 6、简述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0分) 7、写出达西定理及其参数含义,并据此推导出完整井出水量公式。(10

水文地质基础期末复习题

水文地质基础期末复习 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水文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是: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其水量与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对各个圈层产生的影响,从而服务于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岩土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容空间和传输通道。 3、空隙的特征:多少、大小、形状、方向性、连通程度及空间变化。 4、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5、孔隙度:是单位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所占的比例。 6、给水度:是指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记为μ。 7、有效应力:是岩土骨架所承受的应力。 8、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9、隔水层:不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10、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有一定规模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1、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12、渗流: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的运动,发生渗流的区域为渗流场。 1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1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1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

16、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 17、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18、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就是溶滤作用。 19、入渗系数:大气降水量补给地下水的份额,采用降水补给系数。 20、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地下水面或地下水含水通道与地形面相切时,地下水呈点状或散点状涌出地表成泉. 21、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各种要素(水位,水量,化学组分,气体成分等)随时间变化。 22、地下水均衡:某一时段,某一范围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等)的收支情况。 23、均衡区: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地区. 均衡期: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段. 24、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增加,称为正均衡 25、.负均衡:反之,支出大于收入,地下水储存量减少,称为负均衡 二、简答题 1、地下水中气体的意义:一方面,气体成分能够说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另一方面,有些气体会增加地下水溶解某些矿物组分的能力。 2、影响孔隙度的因素:颗粒分选程度;颗粒排列状况;颗粒形状;胶结物的多少。 3、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颗粒大小;分选程度;排列状况;颗粒形状;胶结物的多少。 4、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

咨询水文地质学概论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天然状态下承压水动态属()。 A.蒸发型 B.径流型 C.弱径流型 D.人工开采型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2.自然界的液体运动状态通常有两种类型,()和紊流。 A.渗流 B.流束 C.流层 D.层流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含水层的实际速度和渗透速度分别是()。 A.25m/d,100m/d B.100 m/d,25 m/d

C.25m/d,25m/d D.100 m/d,100 m/d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4.水文地质学重点研究的对象是岩土体空隙中的水,()和毛细水则是水文地质勘察研究的重中之重。 A.结合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结晶水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上是()。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基本一致 D.有时一致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除人为因素外,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主要有()。

A.降水因素 B.水文因素 C.地质因素 D.气象(气候)因素 用户答案:[BCD] 得分:8.00 2.饱水带岩层按其透过和给出水的能力,可划分为( )。 A.含水层 B.渗水层 C.蓄水层 D.隔水层 用户答案:[AD] 得分:8.00 3.裂隙水的埋藏、分布与运动规律,主要受岩体的相关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包括()。 A.裂隙类型 B.裂隙性质 C.裂隙发育程度 D.裂隙比例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水文地质期末考试题

水文地质期末考试题

做( B ) A絮流运动 B 层流运动 C 稳定流 D 非稳定流 7 一个地区经受溶滤愈强烈世界愈长久,地下水的矿化度越( B ) A高 B底 C 不稳定 D稳定 8 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 D )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 )的水 A老、新 B老、老 C 新、新 D新、老 9 河西走廊中段,降水只占地下水补给量的4%.其余属( A ) A河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 河水与地下水共同补给 10 潜水面埋藏愈浅、蒸发愈 ( C ) A稳定 B不稳定 C 强烈 D 弱 四.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空隙大小的影响因素 (1)空隙大小与颗粒大小有关 (2)空隙大小与排列方式有关 2.什么叫空隙度.空隙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孔隙度是描述松散岩石中孔隙多少的指标 (2)与排列有关,与分选有关 3.什么是给水度? 当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高度是,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来的水体积称为给水度 4包气带水的运动与饱水带的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1)饱水带——重力势

包气带——重力势+毛细势 (2)饱水带任一点水头随水位变化 包气带水头则是含水量的函数 (3)饱水带的渗透系数是个定值 包气带渗透系数随含水量的降低而变小 五.论述:(12分) 如果某地区地下水流动很快,水交替(循环)迅速,溶滤作用很强烈,长期作用下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如何?水肿以那种阴、阳离子为主?该地区地下水中的水质的矿化度是高还是低? 答:该地区地下水中的水质矿化度低 长期强烈溶虑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以低矿化度的难容离子为主,如:Ca2+、Mg2+等。 这是溶虑作用的阶段性决定的,在由多种盐类组成的岩石中,早期氯盐最容易溶于水中被带走,岩土中氯盐减少,且继续使用,较容易溶于SO42-盐类,被溶入水中,随水带走,岩土中SO42-盐类减少,且继续作用,最后只剩较难溶于水的碳酸盐类。

东华理工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东华理工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若想免费下载该文档: 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0915081213.html, ->论坛->文档下载区->(搜索想要的文档) 一、概念题(20分) 1、 结合水 岩土空隙中,离固相颗粒表面较近,受静电引力较大,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地下水。2、 孔隙水 赋存于松散岩石孔隙中的地下水。 3、 贮水系数 单位面积承压含水层饱水岩石柱体,水位上升/下降一个单位,储存/释放的水的体积。 4、 隔水层 不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 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6、 稳定流 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各要素不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7、 地下水均衡 均衡区在均衡期内,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的收支之差等于储存量的变化。

8、 沉积水 包括沉积作用水(软泥水)与沉积成因水(软泥水的进一步演化),前者指存在于沉积物堆积时期水底软泥中的水,后者又包括同生沉积水与后生沉积水。同生沉积水指与岩层同时沉积形成并一直保留于其中的地下水,后生沉积水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由相邻岩层挤压而来的水。 9、 降水入渗系数 降水中真正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10、下降泉 潜水补给形成的泉。 二、填空题(20分) 1、取潜水面为基准,饱水带潜水面处的水位是0 ;若包气带支持毛细水的弯液面恰好位于潜水面处,则弯液面处的水位是-hc ;当支持毛细水弯液面上升到最大毛 细上升高度(hc)处时,弯液面处的水位是0 。 2、毛细现象的产生与表面张力和液体对固相表面的湿润有关。 3、据补给泉的含水层性质,泉分为上升泉、下降泉两类。 4、据排泄方式与水交替程度,潜水可分为蒸发型、径流型、 弱径流型三种动态类型;深部承压水的动态类型为径流型。 5、动态与均衡的关系为:动态是均衡的外部表现,均衡是动态的内在原因。 6、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的提出完成了对渗流场、水化学场、水温场三场的统一。 7、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山间堆积盆地地区,潜水的水化学分带最为完整。 8、承压水形成自流井受控于地质构造,而潜水形成自流井受控于地形。 9、裂隙含水系统大多呈带状或脉状分布,其由大裂隙、中裂隙、 小裂隙三种级次的裂隙构成。 10、我国南北方岩溶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岩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