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

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亚洲和欧洲在世界上的位置、范围。

2. 学会运用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 了解各时区之间的差异和原因,能简单换算。

4. 使用亚洲(欧洲)地形图总结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理解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5 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了解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 学会读亚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

7. 了解欧洲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自我探究与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之大同时又很小,体会生活的丰厚多姿。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

2. 难点: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

【学习过程】

你说我说他说大家都来知道——

知识点(一)认识大洲

“亚洲”、“欧洲”两个名字的由来——P2的第一节

P2的第二节、第三节并且仔细浏览P2的图1—1

知识点(二)“亚细亚”和“欧罗巴”

学生从图1—1中找出白令海峡和地中海之滨,学生朗读P3的阅读第一节。

学生集体朗读P3的阅读部分的第二、三、四、五节。

学我所用相互提问——

问题探讨(一):

1. 亚欧大陆的面积是多少?

2. 从地理位置方面看亚洲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活动(一)P3的活动1、2、3题,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纠偏。

归纳从哪几个方面认识大洲的位置:

知识点(三)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问题探讨(二):

1.什么是世界时?

2.什么叫零时区?

3. 全球的24个时区是如何确定的?

4.我国的“北京时间”是什么标准?

5.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什么特征?

6. 如何计算时区

学生活动(二)P4的活动1、2题,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纠偏。

学生个性张扬——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且指出自己认为这节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我学我做我掌握——

【学习重难点二】

1. 重点知道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2. 难点是欧洲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学习进程

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基础知识学起

知识点(一)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学生集体朗读教材P5的“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许多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知识点(二)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因素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地势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

知识点(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 学生集体朗读教材P7的第一节和第二节;

2. 仔细观察“图1--7”看看亚洲、欧洲分别具有十二种气候类型中的哪些,并且在书上标出;

3. 学生集体朗读教材的P8的第一节和第二节;

4. 仔细观察“图1--8”、“图1--9”看看季风的风向。

学生探究(一)

1.亚洲的地形、地貌、地势的特征是什么?

2.亚洲的海拔之最是什么?说出具体数值。

【学生代表回答,其余学生适当补充,教师纠偏】

学生探究(二)

1.“亚洲包括世界上的各种气候类型”这样的说法对吗?

2.“马来群岛”和“奥伊米亚康小镇”的气温各有什么特点?

3.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分别是什么?对当地气温和降水

有什么影响?

【学生代表回答,其余学生适当补充,教师纠偏】

要想知道饺子的味道好不好,必须亲口慢慢地慢慢地吃下去

学生活动(一)教材P6的1、2题

学生活动(二)教材P7

学生活动(三)教材P8—9的1、2、3、4、5、6题

学生活动(四)仔细浏览地图册的P7—8 P9—10并且回答卡通人物的问题。

【学生练习】《全能训练》

【课后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