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末冶金原理_考研复习纲要

粉末冶金原理_考研复习纲要

粉末冶金原理_考研复习纲要
粉末冶金原理_考研复习纲要

课程名称:粉末冶金学

Powder Metallurgy Science

第一章导论

1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史History of powder metallurgy

粉末冶金是采用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混合物)为原料,经成形和烧结操作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零部件的加工方法。

粉末冶金既是一项新型材料加工技术,又是一项古老的技术。

.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粉末冶金技术雏形,古埃及人用此法制造铁器件;

.1700年前,印度人采用类似方法制造了重达的“DELI 柱”(含硅Fe合金,耐蚀性好)。

.19世纪初,由于化学实验用铂(如坩埚)的需要,俄罗斯人、英国人采用粉末压制、烧结和热锻的方法制造致密铂,成为现代粉末冶金技术的基础。

.20世纪初,现代粉末冶金的发展起因于爱迪生的长寿命白炽灯丝的需要。钨灯丝的生产标志着粉末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

.1923年硬质合金的出现导致机加工的革命。

.20世纪30年代铜基含油轴承的制造成功,并在汽车、纺织、航空、食品等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随后,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生产,发挥了粉末冶金以低的制造成本生产高性能零部件的技术优点。

.20世纪40年代,二战期间,促使人们开发研制高级的新材料(高温材料),如金属陶瓷、弥散强化合金作为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

.战后,迫使人们开发研制更高性能的新材料,如粉末高速钢、粉末超合金、高强度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热锻)。大大扩大了粉末冶金零部件及其材料的应用领域。

.粉末冶金在新材料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

2粉末冶金工艺

粉末冶金技术的大致工艺过程如下:

成形(模压、CIP、粉浆浇注、轧制、挤压、温压、注射成形等)

烧结(加压烧结、热压、HIP等)

—后续处理

Typical Processing flowchart for Powder Metallurgy Technique

3粉末冶金技术的特点

.低的生产成本:

能耗小,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设备投资少。

↑↑↑

工艺流程短和加工温度低加工工序少少切削、无切削

.材料成分设计灵活、微观结构可控(由工艺特征决定):

能制造普通熔练法不可能生产的材料,如W-Cu、SnO

2

-Ag、WC-Co、Cu-石墨、金

属陶瓷(TiC-NiCr,Al

2O

3

-Ni或Cu,TiB

2

-Cu等)、弥散强化材料(Al

2

O

3

-Cu Al

2

O

3

-Al,

Y 2O

3

-Fe基合金)、粉末超合金(非相图成分)、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如钨钼、含油

轴承、过滤材料等。

.高的性能:

粉末高速钢、粉末超合金因无成分偏析和稳定的组织(细的晶粒)而性能优于熔炼法制备的合金;纳米材料,金属-陶瓷梯度复合材料(梯度硬质合金)。

主要不足之处:

.由于受设备容量的限制,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尺寸较其它加工方法(铸造,机加工等)小;

.材料韧性不高;

.零部件的形状复杂程度和综合力学性能有限等。

正被新型成形技术(如无模成形技术,温压成形,注射成形)逐步克服。

4粉末冶金材料及其零部件的应用

由于粉末冶金材料及其零部件较其它加工方法制造的零部件的成本低,以及其性能能满足特种要求,因而粉末冶金零部件和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十分广泛。如:

.汽车制造业的各种粉末冶金零部件;

.机加工工业中的切削用硬质合金和粉末高速钢刀具;

.电子工业用粉末冶金磁性材料和电触头;

.计算机的原器件用电子封装材料;

.机械制造业的减磨零件和结构部零件;

.航天航空业中的耐热材料及结构零部件;

.家用电器中的微型轴承;

.原子能材料;

.武器系统和作战平台(高效、低成本);

.建材工业用金刚石工具材料等。

.环保与化工用催化剂及过滤器件。

总之,粉末冶金材料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随着粉末冶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粉末冶金的技术上的优越性也更加显著,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温压成形技术的出现使粉末冶金零部件在轿车上的应用水平由原来的13.2Kg/辆增加到22Kg/辆,大大扩大了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应用范围。

5粉末冶金的未来发展

. 大量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结构零部件的开发与应用。

.组织均匀的全致密、高性能难加工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非平衡材料(amorphous,microcrystalline,metastable alloys).

.特种新型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纳米复合材料,梯度复合材料)

. 新型成型与烧结技术的开发

.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6粉末冶金技术与其他材料加工技术间的关系

粉末冶金作为一种加工方法,主要从成本和性能上弥补其他加工技术上的不足。与其它加工技术一样同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范畴,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不断提供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粉末冶金技术因其独特的工艺优势将继续发挥先导作用。

第二章粉末的性能与测试方法简介

§1 粉末及粉末性能

1粉末颗粒与粉末体的概念

习惯上,人们按分散程度将自然界的固体分为三类,即致密体(>1mm)、粉末体(μm―1mm)和胶粒(<μm)。然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一分类方法存在严重不足之处。也就是说,超细颗粒与纳米颗粒均同属于粉末体的范筹。

粉末颗粒指组成粉末体的最小单位或个体,简称颗粒。

粉末体则是由尺寸小于1mm的颗粒及颗粒间孔隙所组成的集合体。

可流动性:由于粉末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远低于通常固体内原子间作用力压缩性:由于颗粒间存在相当数量的孔隙,也具有可压缩的特性。

单个粉末颗粒可能是单一晶粒,也可能是多晶粒。主要取决于粉末制备方法和制取工艺条件、颗粒大小和颗粒的晶体学特性。

2 粉末颗粒的性质

颗粒的聚集状态

由于粉末颗粒细小,具有发达的表面积,颗粒表面附近的原子活性很高,导致粉末颗粒发生某些聚集现象。

单颗粒:单个独立存在的颗粒被称为单颗粒。粗粉末通常以单颗粒形式存在。

一次颗粒(primary particle):最先形成的不可以独立存在的颗粒,它只有聚集成二次颗粒时才能独立存在。

二次颗粒(secondary particle):由两个以上的一次颗粒结合而又不易分离的能独立存在的聚集颗粒被称为二次颗粒。若能被分离,就成为单颗粒。细粉末通常以二次颗粒的形式存在。

一次颗粒与二次颗粒间的差异如图所示。(图,18)

团粒(agglomelate):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依靠范德华力粘结而成的聚集颗粒。絮凝体(flocculate):在液体介质中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结合的更松软的聚集颗粒。

颗粒表面形貌(surface morphology)

粉末颗粒的表面形貌一般来说凹凸不平的,即使是采用机械破碎法制得的陶瓷粉末。从理论上讲,粗大的颗粒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沿一定晶面的解理断裂,形成平整的断裂面。但由于受力状态的复杂性,解理面并非沿同一晶面进行,而发生惯穿多个晶面的断裂,从而导致颗粒表面的凹凸不平。而对于通常的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制取的粉末颗粒,由于出现优先成核与生长的客观条件,易形成凹凸不平的欠发育完整的表面。

内部结构

大部分的粉末颗粒系多晶结构,粉末颗粒内部存在许多缺陷,如空位、位错、晶格弯曲等,还存在孔隙、裂纹等。另外还有夹杂(还原法制粉中更为突出)。

3粉末性能

粉末性能包括物理性能(颗粒的密度、熔点和显微硬度等)、几何性能(颗粒形状,颗粒尺寸及其组成)、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松装密度,流动性,压缩性,成形性和烧结性能)。特别是粉末的工艺性能受控于前三种粉末性能。

3.1 粉末的物理性能

3.1.1颗粒密度材料的理论密度即无孔隙密度,一般不能代表颗粒密度。

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制粉方法所制备的粉末颗粒内含有孔隙(开孔或闭孔)和裂隙。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表示颗粒的密度。

真密度(pore free density)即固体材料的理论密度。除一些具有不同晶形的物质(碳、氧化锆、氧化铝、碳化硅等)以外,其它物质的粉末颗粒的真密度与其理论密度相同。

有效密度(ffective particle density)系单位体积内粉末颗粒的质量。颗粒中存在的闭孔体积计算在内。很明显,它小于颗粒的真密度。要精确测定粉末颗粒的有效密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采用比重瓶法测定其近似值,因而也称为比重瓶密度。

3.1.2 显微硬度粉末颗粒的显微硬度主要取决于构成固体物质的原子间的结合力、加工硬化程度和纯度,左右着粉末的压缩性。后二者主要受控于粉末制取方法。如还原铁粉颗粒的显微硬度可采用适当的退火工艺来消除加工硬化、降低其中氧、碳含量,达到降低颗粒显微硬度的目的。

3.3.3 粉末颗粒的熔点对于普通粉末冶金用金属粉末,粉末颗粒的熔点与固体的熔点几乎相同。但当粉末颗粒的尺寸很小时,颗粒的熔点大幅度降低。如尺寸为10nm的纳米银粉,其熔点仅为97℃。

3.2 颗粒的形状(Particle shape)

颗粒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即规则形状与不规则形状颗粒。主要取决于粉末的制造方法。具体关系如下:

球形颗粒—气相沉积,液相沉淀;近球形—雾化,溶液置换;片状—机械研磨;多角形—机械粉碎;树枝状—电解法;多孔海绵状—还原法。

严格来说,所谓规则状颗粒系指能用现有数学工具加以准确描述的颗粒。而通常指的颗粒形状是粉末颗粒的外形轮廓投影的形状。而颗粒的形状的表征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因而,造成表征粉末颗粒尺寸时也只能给出很粗糙的表达。一些典型的粉末颗粒如图所示。(此处附图)

目前,对于颗粒形状的描述仅局限于定性分析,即以人们已知的自然界中的

物体形状作参考来加以表示。颗粒的形状的观察通常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作为分析手段。

§2粉末粒度及其分布(Particle size and its distribution)

1 粒度(particle size)习惯上,粉末颗粒的大小(即粉末粒度)采用一维(one dimension)尺寸来衡量,粗略地表示粉末颗粒的粗细程度,以μm或mm为单位。通常所说的粒度指的是粒径。粉末粒径反映颗粒外形的某一尺寸。粒径的具体数值与粉末颗粒的形状及粉末粒度的分析方法有关。因为,对于具体的测试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有关粉末颗粒形状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如筛分析法指网孔的尺寸;光学显微镜法或扫描电镜法则代表颗粒投影的某一尺寸,即定向径;沉降分析、比表面法的当量粒径或等效球径。

投影径:D A=(4A/π)1/2(令颗粒的投影面积A与直径为D A的球形颗粒面积相等)=(6V/π)1/3(令颗粒体积V与直径为的球形颗粒的体积相等)等体积球径:D

v

表面径:D sp=(S/π)1/2(令颗粒的表面积S与球形颗粒的表面积相等)

体比表面径:D sv=6/S v=6V/S

前三种表示方法都基于了不同的对颗粒形状的假设,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换算,且几何意义不明显。第四种方法不需对粉末颗粒的形状作任何形式的假设,而且其几何意义很明显,即为颗粒中心(centroid)到各表面元(微表面元ds)按其表面积加权距离的两倍。其有效性在于:(1)便于比较不同形状粉末颗粒的尺寸大小;(2)能有效地说明粉末颗粒尺寸对粉末的工艺性能(如粉末的压制与烧结性能)的影响。

2.粒度组成或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2.1 粒度组成指具有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在粉末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数(质量或个数)。对于具体的测试方法,所测得的粒度分布是粗略的。因为,不同粒度范围的颗粒,其形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反映了颗粒尺寸的大小。

2.2 表示方法:

列表法

直方分布图(histogram)和频度分布曲线:即以频度(各粒度范围的颗粒数占所统计颗粒总数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粒径为横坐标,矩形高度代表该粒级的频度(百分数)。这一表示方法比较直观,适用于筛分析和显微分析法测定的粒度分布的表征。若粒级取得足够窄,矩形上边的中点的连线成为频度分布曲线。(见教材)

累计分布曲线(cumulative curve):分为“正”和“负”累计分布曲线两种。后者表示颗粒尺寸小于该粒度数值的粉末颗粒占颗粒总量的百分数;而前者则指粉末颗粒数量大于该粒度数值的粉末颗粒占颗粒总量的百分数。若将二者绘制于同一图上,则二者呈对称分布。(同上)

以上表示方法一般基于显微镜法或筛分析法,且分析过程极其复杂,适用于较粗粉末的粒度组成分析。而对于微细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常采用一种快速分析方法—激光衍射法。该法可给出粒度组成的连续分布曲线和粉末的平均粒度。

3 平均粒度(Average particle size)

常用平均粒度的表示方法:

算术平均径D a=∑N i D i/∑N i

体积平均径 D v=(∑N i d3/∑N i)1/3

面积平均径D A=(∑N i d2/∑N i)1/2

比表面平均径D sp=K/(ρS m) K=颗粒的形状因子;ρ=颗粒的密度

4 粒度分析方法

4.1筛分析(Screening):适合于较粗(>38μm)粉末的粒度分析。测得粉末颗粒的最大外形尺寸。

目或网目数m:指筛网上一英寸长度内的网孔数。目数↑,网孔↓

m=(a+d)

其中a=网孔尺寸; d=网丝径。且一英吋等于25.4mm。

筛网标准:使用较多的是泰勒筛制。其分度方法是以200目的筛孔尺寸(0.074mm)为基准,依次乘以主模数21/2得到比得200目更粗的150、100、65、48、35目;对于小于200目的筛网,则依次除以主模数21/2得到比200目更细的270、400目。若所需的筛网粒级更加密集,则可用副模数21/4去乘或除。与上一筛制相比较,筛网数量增加一倍。

筛分析法简单快捷,工业用铁、铜基粉末常采用此法来分析粉末的粒度组成。显微镜法(Microscopy):A光学:粒度大于1μm;B 电镜:粒度大于μm。此法测得的是颗粒定向径或投影径。并且,易于观察颗粒的表面形貌。

借助于图像分析仪可进行快速定量分析。

4.3 沉降分析(Sedimentation):适合于粒度细小粉末的分析。

原理:重力G=πd3ρg/6

g/6

浮力F=πd3ρ

o

运动阻力R=3πdηv。

=0),颗粒在液体中匀速运动。不难想象,当颗粒受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F

i

粒度较粗的颗粒在沉降初期,因受到较大的重力作用而具有较大的初速度而较快地到达沉降天平的托盘。细小颗粒较后到达。

)(h/t)〕

d=175〔η/(ρ-ρ

o

=介质的密度;h=沉降起η=沉降介质的粘度;ρ=颗粒的密度(有效密度);ρ

o

始高度;

t=沉降时间

一般采用沉降天平分析。

4.4 X-射线衍射:纳米粉末的粒度分析

4.5 激光衍射

5 粉末比表面(Specific surface area)

粉末克比表面S m:1克质量的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g;

粉末体比表面S v:单位体积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1。便于不同材质粉末的

比表面大小的比较。

二者间的关系:S v=ρ松×S m

对于颗粒形状相似的粉末体,S

m

↑,颗粒尺寸↓。粉末颗粒的比表面取决于颗粒形状、粉末粒度及其组成、颗粒的表面粗糙程度。粉末的比表面决定了粉末的成形性和烧结性的好坏,是粉末的重要性能。

3.1气体吸附法—BET法

原理:测量吸附在固体表面上气体单分子层的质量或体积,由气体分子的截面积换算出单位质量粉末的表面积。

S m =V m N0A m/(22400M)

V m =吸附在粉末颗粒表面的单分子气体的总体积;N

=阿佛加德罗常数;

A

m

=被吸附气体分子的截面积; M =粉末质量

测试方法:分为容量法和质量法。前者直接测量被吸附单分子气体的体积,而后者则称量吸附前后粉末质量的变化,得到吸附量,再转换成气体分子的体积。5.2空气透过法(Air permeability):测量空气流过一定厚度粉末床后压力的变化。适合于微小粉末粒度和比表面的测定。

§3粉末的工艺性能(Processing property)

1粉末松装密度(apparent density)与振实密度(tap or packing density).松装密度(俗称松比)ρ

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填充容器时,单位体积内粉末质量。

取决于粉末的制备方法[粉末颗粒的形状(导致机械啮合和产生拱桥效应的机会)、颗粒的密度(自然填充的动力,固体的理论密度和内孔隙存在与否)及表面状态(粗糙程度,决定了颗粒之间的摩擦力)、粉末的粒度及其组成(→拱桥效应←粉末颗粒间的摩擦力+颗粒重力)]及粉末的干湿程度(液膜导致颗粒间粘附力)。

.粉末振实密度(tap dens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粉末受敲打或振动填充规定容器时单位体积的粉末质量。

振动作用为颗粒间的相互填充创造条件(输入动力和减小颗粒间填充前的摩擦力)。因而,其数值大于粉末的松比。

(相对密度d);

.粉末体的孔隙度θ=孔隙体积/粉末表观体积=1-ρ/ρ

m

/ρ>1,且θ=1-1/β

.相对体积β是相对密度的倒数1/d=ρ

m

2 流动性(flowability,flow rate):50克粉末从标准漏斗流出所需的时间,以秒/50g表示。一般来说,粉末的流动性与其松比成正比。即粉末的松装密度愈高,其流动性愈好。粉末的流动性反映颗粒间内摩擦力的大小。在粉末压制过程中,流动性决定了粉末填充模腔的均匀性和自动压制可实现程度。若粉末的流动性太差,需对粉末进行制粒处理。

3 粉末的压制性(Compactability):粉末的压缩性与成形性的总称。

.压缩性(Compressibility):表示粉末在指定的压制条件下,粉末被压紧的能力。一般用压坯密度(或相对密度表示)表示。主要取决于粉末颗粒的塑性,颗粒的表面粗糙程度和粒度组成。

.成形性(Formability):粉末经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一般用压坯强度表示。即颗粒间的结合强度和有效接触面积大小反映了粉末颗粒的成形性能。

.影响因素:除了粉末的塑性(颗粒的显微硬度←颗粒合金化、氧化与否,粒度组成)以外,其它因素(粉末颗粒形状、颗粒表面状态、粒度)对两者的影响规律恰好相悖。为了制取高压缩性与良好成形性的金属粉末,除设法提高其纯度和适当的粒度组成以外,表面适度粗糙的近球形粉末是一重要技术途径。

§4 化学成分

1 粉末化学成分金属粉末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金属的含量和杂质含量。化合物粉末还包括主要元素含量是否与化学计量一致的问题。

粉末中的主要杂质的种类:

.与主要金属结合,形成固溶体、化合物,还原铁粉中的Si,Mn,C,S,P,O;钨粉

中钼、钠等;

.机械夹杂:SiO

2、Al

2

O

3

,毛刷纤维材料,舟皿和球磨机内壁材料成分等

.制粉方法固有的杂质:

如羰基法引入的游离C等,还原铁粉中的硅酸盐杂质的存在造成粉末工艺和物理性能的下降。

2主要分析内容除分析主要成分的含量以外,还需测定其它成分(包括杂质)的含量。

金属粉末的氧含量

若氧与金属成分形成可还原的氧化物或部分固溶在金属中的氧。这部分氧的含量通常采用氢损法测定。但若金属粉末中还存在可与氢形成挥发性化合物的元素如碳和硫,则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氧含量。该法适合于一般工业用Fe、Cu、Ni、Co、W、Mo粉的氧含量分析。若粉末中含有不被氢还原的氧化物(如钙、硅、磷、铝、铬、锰等),则测定值低于实际氧含量。

对于超细或纳米(金属或非氧化物陶瓷)粉末,由于表面能和活性极高,导致氧的大量吸附,氧含量很高。这些氧对后续加工带来相当的困难,如在超细或纳米硬质合金的生产过程中,造成合金碳含量控制和烧结致密化等困难。

金属粉末的杂质的测定一般采用酸不溶物法测定。采用有机酸(铜用硝酸,铁用盐酸)溶解粉末试样,经过滤和高温煅烧,称量计算。如:

铁粉盐酸不溶物=盐酸不溶物的克数/粉末试样克数×100%铜粉硝酸不溶物=(不溶物克数-相当于锡氧化物的克数)/粉末克数×100%

作业题:教材164页中1、3、4、5及“粉末压缩性与成形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协调两者间的矛盾”。

第三章粉末制备技术

粉末性能取决于粉末制备方法,对粉末冶金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过程的影响极大。因此,对于具体的应用要求必须选择好合适的粉末原料。对于粉末冶金工艺

过程来说,粉末的制备技术是关键的第一步。

§1粉末制备方法概述及分类

1物理化学法

1.1还原法:

.碳还原法(铁粉)

.气体(氢和一氧化碳)还原法(W,Mo,Fe,Ni,Cu,Co及其合金粉末)

.金属热还原法(Ta,Nb,Ti,Zr,Th,U)→SHS自蔓延高温合成。

还原-化合法:适合于金属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粉末

化学气相沉积CVD

物理气相沉积PVD或PCVD(复合粉)

电解法:水溶液电解(Cu,Fe,Ni,Ag粉);熔盐电解(Ta,Nb,Ti,Zr,Th等活泼金属粉末)

羰基物热离解法:Fe,Ni,Co粉末

2 机械法

机械研磨:铬粉,铁铝合金,硅铁合金,钼铁合金,铬铁合金等脆性金属或合金粉末。

雾化法:包括气体雾化(空气和惰性气体)和水、油雾化以及旋转电极雾化等。.气体雾化:铁、铜、铝、锡、铅及其合金粉末(如青铜粉末、不锈钢粉末);.水雾化:铁、铜及合金钢粉末;

.旋转电极雾化:难熔金属,铝合金、钛合金、超合金粉末,工具钢粉末。

.其它形式的雾化:

§2粉末冶金铁粉的制造

在粉末冶金材料及其零部件中,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因而,在一般的工业领域,粉末冶金零部件一般指的是铁基粉末冶金。本节主要介绍固体碳还原法和雾化法,并介绍一种铁粉制造新技术。

1还原铁粉—固体碳还原法(carbon reduction)

基本原理:

1.1.1还原反应

氧化物MeO被还原剂X还原的还原通式可表示如下:

MeO+X=Me+XO

还原剂X的选择依据:

.△G MeO>△G X O;

.还原剂的氧化产物和还原剂本身的组份不污染被还原金属或易被分离。而该反应又可看成下述两个基本反应组成,即:

Me+=MeO (1)

X+=XO (2)

将(2)-(1)得到上述总反应。

由热力学可知,还原反应的标准等压位变化为

ΔG o=-RTlnKp

ΔG

2o=-RTlnKp

1

=(P

O2

)XO

ΔG

1o=-RTlnKp

2

=(P

O2

)MeO

ΔG o=ΔG

2o-ΔG

1

o = [ln(P

O2

)XO-ln(P O2)MeO]

= [(P O2)XO/(P O2)MeO]<0

即金属氧化物的离解压(P

O2)XO大于还原剂的氧化产物的离解压(P

O2

)MeO。换句话说,

在还原温度下,氧与还原剂X的亲和力大于氧与金属元素的亲和力。

铁的氧化物被碳分步还原,遵循下述反应,

C+CO

2=2CO FeO

x

+CO→FeO

y

+CO

2

其中X>Y,X=,4/3,1;Y=4/3,1,0。当X=0,则铁被还原。

A.固体碳不是直接的还原剂,CO才是直接还原剂。虽然固体碳也能还原铁的氧化物,但反应界面很小,碳的固相扩散速度与碳以CO形式的气相迁移相比几乎

可以忽略,在整个还原过程中处于次要地位。

B.若将Fe-O,C-O 两相图的重叠,当温度T>570℃,Y 值在4/3→1→0范围内依次变化即由Fe 2O 3→Fe 3O 4→浮斯体(FeO. Fe 3O 4固溶体)→Fe (金属铁); 当T<570℃,则Y 值在4/3→0之间依次变化(此时氧化亚铁不能稳定存在)。Fe 3O 4被CO 开始还原成FeO 的温度为650℃,使FeO 还原成金属Fe 的开始温度为685℃(此处附图Fig ) 1.1.2还原动力学

氧化铁的固体碳还原速度受上述两固—气反应控制,并遵循着CO 的吸附(在铁氧化物表面)、反应、CO 2解吸的基本规律。当金属铁形成以后,还存在CO 被铁催化分解成C 及C 通过铁层的扩散这些过程。由于铁氧化物在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比容变化,因而生成的铁是多孔的,且铁颗粒之间产生较严重的烧结现象,即一般得到海绵铁饼。

基本工艺流程

900℃左右,除水和使铁氧化物发生晶型

转变Fe 3O 4→Fe 2O 3)→磁选→破碎→过筛(-60目)→磁选(无烟煤、焦碳或木炭粒,脱硫剂如石灰)→装罐(SiC 还原罐)→隧道窑还原(1000-1050℃)→粗碎→细碎→磁选→过筛→合批→精还原→细碎→过筛→微

粉分离Fig Fabrication flowchart for reduced iron powder

还原铁粉质量的控制 .酸不溶物含量的控制:

①原料选择:采用低硅(沸腾钢)、锰的轧钢铁磷为原料。

②磁选:强化磁选过程,尽可能地降低原料中的非磁性物质的含量。 .还原程度的控制即碳氧含量的控制

还原终点:浮斯体还原成海绵铁和海绵铁开始渗碳过程之间的转折点。在还原过

程中,在海绵铁的纵断面上出现三种情形:

①氧化夹心:有黑色、棕色、蓝色等未还原透的FeO(浮斯体),氧含量高,总铁、碳量低,即粗还原不足。调整配碳比,提高还原温度或延长还原时间;

②渗碳:银灰色断面上出现闪亮点。发生渗碳后的铁粉硬度高,带来粉末压缩性差和导致模具磨损严重这些危害。调整配碳比和还原工艺参数,缩短还原时间。

③精还原退火工艺可同时降低粉末碳氧含量,提高铁粉的工艺性能。通常,退火温度选择在800℃左右。

主要作用:

消除粉末加工硬化,提高粉末压缩性;

降低氧碳含量,提高粉末总铁量,有利于提高粉末的压缩性和减小模具磨损。

Fe

3O

4

+H

2

→Fe+ H

2

O Fe(C)+ H

2

=Fe+CH

4

Fe

3

O

4

+ Fe(C)→Fe+CO

.零件表面质量的控制:微粉颗粒尺寸小于阴模与模冲或组合模冲间间隙,铁颗粒在压制过程中落入这些间隙,造成拉模现象,其结果导致模具磨损,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一般采用风力(控制风压)分级措施分离微粉。

还原铁粉的主要技术特点

. 低的成本,为制造大量价质优价廉的中低密度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创造条件;. 颗粒形状复杂,粉末成形性能好,便于制造形状复杂或薄壁类零部件;

. 粉末烧结活性好;

. 粉末纯度、压缩性较低。而采用高温还原可提高粉末的压缩性。

2雾化铁粉—雾化法

雾化铁粉包括水雾化铁粉和气雾化铁粉两类。首先介绍雾化法的基本原理。雾化(atomization):借助外力的作用将熔融金属粉碎成粉末的过程。广义雾化是指借助于外力将液体变成细小液滴的过程。

实质:外界输入的机械能(流体的动能)→粉末的表面能(形成粉末颗粒的表面)。.二流(金属液流和雾化介质流)雾化(冲击雾化):气雾化和液体雾化(水或油作雾化介质);

.离心雾化:旋转电极雾化,旋转圆盘雾化和旋转坩埚雾化;

以气体雾化为例介绍雾化过程的特点和机理。

1.1雾化过程机理

四个特征区域(Fig Fig 此处附3图):

Ⅰ负压紊流区:雾化介质气流向前运动带动附近区域的气体离开该区域,造成负压状态,并引起金属液体的扰动,分散成许多纤维束;

Ⅱ原始液滴形成区:由于气体介质的扰动导致液体纤维失稳,分割成粗液块或大的液滴;

Ⅲ有效雾化区:原始液滴在气流汇聚焦点被剧烈粉碎成细小条带状液滴;

Ⅳ后续细化与球化区:借助于惯性作用,条带状液滴分散成更细小的液滴。同时表面张力使液滴产生球化。

1.2 雾化粉末粒度d p的影响因素

在雾化过程中,粉末粒度受控于金属熔体的抗雾化本质(resistance,阻力)和熔体吸收外界输入能量(driving force,动力)的多少。

2.2.1熔体的抗雾化阻力因素:

A 金属的性质—熔体的粘度(原子间作用力大小)和表面张力:熔体的粘度表征雾化初、中期的阻力,而表面张力则为雾化后期的阻力。表面张力大的金属熔体,需要较高的雾化能量。

.↑T,η↓

.Si,Al合金元素的存在,↑η

.合金成分

B 金属液流直径:单位体积熔体吸收能量的效率。液流直径↑,熔体吸收雾化

介质的能量相对下降,d

p

C 雾化介质:

.金属氧化膜的形成导致η↑;

.雾化介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愈大,需要更高的金属熔体过热度,相对而言提

高了熔体的粘度。

2.2.2熔体吸收外界能量的因素: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

A 雾化介质的压力:压力↑,d

p

对于气体雾化,根据气体动力学原理,增大压力可是雾化介质的动能增加。但对于拉瓦尔喷嘴,气流速度V与气体介质的压力P的关系为

V=k (k为常数)

不难看出,V随压力P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气流速度不再增大,而趋近于一个常数。即一味提高压力并不一定能细化粉末粒度。一般气体压力在6-8atm。水压为35-210atm。国外也有采用超高压(1000atm)水雾化制取10μm铁粉的情况。

B能量传递效率:

.喷嘴的结构(金属液流的长度,喷射长度,喷射顶角)参数;

.喷嘴类型(如拉瓦尔喷嘴);

↓)。

.雾化介质的动粘系数(↑T,η

m

2.3雾化粉末颗粒形状的影响因素

雾化粉末颗粒的球形度受控于熔体的表面张力σ(球化动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时间τ和熔体的粘度(抗球化阻力)。

A 熔体的过热度:除Cu,Cd外,↑T,σ↓;但因液滴细化,作用在液滴上的力升高→球化。

B 合金元素:还原性的合金元素如C,P虽也降低σ,但使η↓↓,→球形;N 则起保护金属液滴免受氧化而使η↓。

C 液滴飞行距离:飞行距离↑,表面张力的作用时间长,易球化。

,λ↑,易得到不规则粉末。

D 雾化介质的热学性质:C

p

2.4 雾化粉末的化学成分的改变

雾化介质与金属熔体间的化学反应导致金属粉末成份改变。采用空气作雾化介质,氧与金属熔体和液滴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导致粘度增加。特别是

在雾化合金粉末时将发生合金元素的优先氧化,并形成难还原的氧化物(如铁铬合金,铝及其合金)。对于这些合金体系一般不采用空气作雾化介质,而改用惰性气体。而高碳铁水的空气雾化则利用这种反应。

2.5 RZ法—雾化铁粉的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废钢熔化、熔炼(或高炉铁水精炼,脱硅,制取低硅生铁液)→增碳(降低钢液熔点和粘度以及为颗粒表面粗糙化创造条件)→雾化→干燥→振动球磨破碎→氢

气中还原退火

工艺设计思路:

①解决纯铁高熔点所带来的工艺困难:工业纯铁的熔点在1500℃以上,熔炼温度达1650―1700℃,采用低硅高碳()合金,使熔体温度保持在1300-1350℃。而过高的碳则会导致铁液的表面张力增加,难以得到细粉。

②高碳铁水可减轻空气与铁反应形成铁氧化物所造成铁水粘度增加的趋势;同时,碳与氧在后续高温还原时具有脱氧作用,为焖火处理创造条件。

③成形性能的改善:

A 利用雾化过程中铁中的碳与氧的反应使颗粒表面形成凹凸而粗粗糙化:

Fe(C)(l)+O

2=Fe(l)+CO

2

CO

2

微气泡在逸至铁液滴表面时造成表面凹凸。

B 破碎时颗粒表面形成凹凸;

C 高温还原时使颗粒间产生轻度烧结,即细小颗粒粘结在大颗粒上。

三都有利于降低雾化铁粉的松比,改善粉末的成形性能。

2.6 水雾化铁粉

.水的热导性和比热比空气大,冷却能力强

.水还会与铁液接触时产生剧烈的气化而具爆炸效应

粉末特点:颗粒表面粗糙,易得氧含量较低、压缩性较好的不规则粉末。

3快速冷凝技术(简介)

快速冷凝技术的冷却速度>105℃/s,是传统雾化技术的重要发展。由于强化

冷却过程和外界输入能量,可得到性能奇异性能的粉末和合金。

主要技术特点是:

.基本消除了合金成份偏析,提高合金元素和相在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

.提高合金元素的固溶度;

.可得到许多非平衡相或材料,包括非晶、准晶、微晶粉末。经固结后,这些材料具有奇特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

.可抑制有害相的形成。如在Al-Fe合金中,针状的化合物转变为弥散相,大幅度改善合金的力学和耐热性能。

§3钨粉和WC粉末的制造

1氢还原制备W粉

1.1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1.1.1钨氧化物的形态

四种形态:WO

3(浅黄); (蓝色); (紫色,工艺控制得当,难以出现);WO

2

(棕

色)

1.1.2钨的形态

分为α-W(稳定)、β-W(立方型微晶,活性高,可自燃)两种。β-W是一种特殊结构的不稳定电子化合物,不是α-W的同素异构体。在520-850℃时可转变成α-W。单个钨粉颗粒的粒度很细,一般以二次颗粒的聚集形式存在。

1.2基本原理:一般采用三氧化钨作为生产钨粉的原料。

1.2.1还原反应

WO

x +H

2

→WO

y

+H

2

O (反应通式)

其中X=3,,,2;Y=,,2,0。X、Y值逐渐降低,且Y=0意味着钨的生成。

当反应温度高于584℃,反应分四步进行,即WO

3→→→WO

2

→W;

当温度低于584℃,反应则分三步进行:WO

3→→WO

2

→W。

1.2钨粉粒度的控制

钨粉粒度分类:超细粉:<μm;极细粉:μm;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版)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版)注:蓝色为08年大纲变化;红色为08年大纲内容;紫色为09年大纲变化;橙色为09年大纲内容。 第一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 考查的知识范围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基本题型示例参见第三部分。 三、评价目标 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07年的为: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删减了“基本”二字。) 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07年的为: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07年的为: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 180 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试卷满分为100 分。其中,必答题为90 分,考查范围和内容比例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2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约20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约18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20分 形势与政策约10分 选做题为10 分,考生应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I 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n 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的一门或多门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 道试题的成绩记人总分。 (四)题型比例

最新考研政治考研大纲范文

最新考研政治考研大纲范文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分析题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识记部分).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单选-多选部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清中叶(乾隆朝)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 2、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 3、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有史称“康乾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 5、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为英国,美国,法国。 6、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第二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2、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手段有: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了《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签了《望厦条约》(中美第一个),中法签了《黄埔条约》,中俄签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住北京) 3、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签了《北京条约》,与俄还签了《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4、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缔结《中法新约》。 5、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6、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7、1894年11月,日本屠杀中国居民2万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 8、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圆明园。 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11、1901,《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与外国列强打交道的专门部门。 12、英国人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40余年之久。 13、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为通商口岸。 14、1860年,《北京条约》有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15、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16、《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也援例进行,对华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17、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成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以后各国纷纷在中国开办银行。 18、文化渗透的手段: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19、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所办的报纸有《中国丛报》,《北化捷报》(改名《字林西报》),《万国公报》 20、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21、旧的被统制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2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4、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只有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5、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6、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领会)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差不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题1分〕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题2分〕 分析题50分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代史纲要备考知识点 总结 本文为各位考生汇总了以时间线为主的周年纪念事件,希望帮大家更好的复习这一部分。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二·九运动 在民族危机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2012考研政治大纲

2012考研政治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 1、考试性质…………………………………………………………………(l) 2、考试学科范围……………………………………………………………(l) 3、评价目标…………………………………………………………………(l) 4、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 (2)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理论体系概论 (3)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2、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字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沦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4、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约16 % 多项选择题约34 % 分析题约50 %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

2020考研政治大纲解析:辩证法

2020考研政治大纲解析:辩证法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辩证法 辩证法的变动不是很大,知识点更加精确完善,大家都知道,谈辩证法的时候,辩证法要了解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新大纲里面,我们新大纲的第五页上,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第一段里面,肯定要了解联系和发展,了解联系和发展的时候,增加了一个知识点,今年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使得每个概念知识的表述,更加科学逻辑。 我讲过当我们要谈联系发展的时候,两个概念是相连贯的,由于事物的黏性、相互作用,会带来事物的变化,事物的变化当中,我们把一切的变化统称叫运动,前期的变化我们叫做发展,谈联系发展的时候,必须处理好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这在从前讲课的时候讲到过,过去的大纲里面没有这个过度,今天增加了一个过度,辩证法里面增加了一个过度,就是联系与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是新增的知识点。很可能出现在选择题里面,十分的到位,准确地演绎了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事物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事物相互作用时,当作用乙的时候会发生变化,作用甲的时候写会发生变化,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把向上的运动变化叫发展,新增的知识点,联系运动变化发展。 我们知道,讲辩证反的时候,除了总论里面谈联系和发展至于,谈了三大规律,第一叫质量,第二叫对立,第三是否定规律,三大规律怎么把握?连续五年的时间里面,质量和否定规律,都考了,纬度对立没有考。重点是对立规律,有一个细微的调节,我们要在这个细微的调节里面,把握住明年复习的方向。 当谈对立规律的时候,谈过三个战略,八个原理,首先从矛盾内涵出发,对立中决定了斗争性,第一个十分重要的原理,矛盾的统

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今年有变动,变动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告诉你,告诉你对于统一规律复习当中,矛盾的统一性的关系十分重要。 怎么变动的?过去在考纲里面,只谈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现 在加了一句话,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极其相互关系。 大家可以做一个笔记,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极其相互关系,为什么加相互关系这四个字,就说明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极其重要,很可能成为今年大题,将覆盖你明年考试里面的五六成,七八成的内容。为什么这个原理重要?因为这个关系告诉了你三句话。 1.任何事物的关系都是即对立又统一的。面对即对立又统一的 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和平发展当中,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构建和谐世界,这个尤其可以落实到中美关系上。大家听好,在当前国际形势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中美关系,在今年一年的 国内外形势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中美关系,请大家今年考试的时候,着重去把握中美关系。如果提到说怎么把握中美关系?任何的关系都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中美之间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该对的数据对,在这个情况中,我们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构建和谐的中美关系,但当碰 到美国人被遏制中国,拉帮结伙,危急到核心力量的时候,该斗争 斗争,在团结中求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对这个统一规律里面,替掉了一个知识点,就是矛盾分析的方法,我觉得提掉这个十分重要,每个原理都是方法,你不值得专门讲一 个方法的风险。在整个辩证法内容里面,增加了一个标题,第三个 问题。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增加了这么 一个标题,增加了一个标题,什么意思?完善课程内容体系,而且告诉你,恐怕这部分内容应该引起你的重视,我把辩证法就总结完了。 辩证法大概三个辩论点,在总论部分里面,当谈到联系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讲到三大规律 的时候,重点是对立统一规律,着重调成的知识点,过去叫矛盾的 统一性和斗争性,现在叫做他们的关系,这对于今年考试来讲是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其中,中英《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这些主权都只是部分破坏,而没有完全丧失 3.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4.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第二,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两半社会,《辛丑条约》以后,中国正式沦为两半社会,注意两者的区别。 5.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第六,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极端贫困及不自由的生活。 两半社会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半殖民地化;经济半封建化;社会不平衡化。 近代中国的国情既可以表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也可以表述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 6.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第一,地主阶级——官僚地主、城居地主、资本家;第二,农民阶级——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第三,工人阶级——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第四,资产阶级——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注意,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属于劳动人民。 7.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8.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 一、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2019年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复习提纲(精华版)

2019年考研政治近代史重点复习提纲(精华版)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综述: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 2通过几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虎 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签订不平等条约后,中国所丧失的权利: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 5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分析点)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文化上都具有封建性的特征。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些特征开始瓦解,主要表现在: (1)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以后,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中国:主权遭到破坏,丧失完全独立的地位;但名义上仍然是独立的国家。经济上是半封建的中国: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要和支配地位。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 (2)社会阶级关系变动。旧的阶级,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发生了一些变化。就地主阶级来说,有的转化为官僚地主,有的转化为城居地主。农民阶级一部分向贫农和雇农转化,一部分成为了产业工人后备军。同时,导致了新的阶级的产生,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3)主要矛盾变化。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4)出现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确实在各个方面给中国都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进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工人阶级的优势: 第一,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第二,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第三,高度集中,便于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第四,与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买办、商人、地主和官僚。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弱点:软弱性。 9如何评价“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帝国主义国家对 落后国家的侵略一定程度了促进了落后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是帝国主义“充当了

自考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试题完整版

自考近代史纲要历年真 题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 03708)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着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C.要不要实行共和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药》 D.《祝福》 年11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建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上海印刷工会 C.上海纺织工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纲要》在考研政治中占比例为14%,本文为各位考生汇总了以时间线为主的周年纪念事件,希望帮大家更好的复习这一部分。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入侵中国华北地区。接着,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二·九运动 在民族危机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等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③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⑤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 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4.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5.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4 1.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9 1.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2.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7 1. 规律及其客观性 2.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3.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4.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19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认识的本质 3.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真理与价值24 1.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 真理的检验标准 3.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29 1.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2.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 4. 自由与必然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0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0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6 1.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5.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0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43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