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ICC置管相关练习题

PICC置管相关练习题

PICC置管相关练习题
PICC置管相关练习题

一、PICC适应证与禁忌证

㈠PICC的优势

1、相对传统中心静脉穿刺(CVC)有更少的并发症。

2、相对其他短时间外周静脉导管有更长的留置和使用时间。

3、相对其他静脉导管更加节省医疗费用。

4、减少感染的风险。

5、不需要手术放置、可在床旁直接操作。

6、病人更加舒适。

7、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一针”治疗。

8、保护外周静脉。

9、可由护士操作,相对于CVC,护理相对简单。

㈡PICC适应证

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

2、需要中心静脉穿刺(CVC)置管输液者。

3、需要中、长期保持静脉通道者。

4、颈、胸部手术的病人。

5、需要经常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的病人。

㈢PICC禁忌证

1、严重出血性疾病。

2、有静脉血栓形成史。

3、有血管外科史或外伤。

4、外周静脉不能确认。

5、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6、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7、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㈣PICC导管特点

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

2、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3、导管总长度通常为65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减。

4、导管上以厘米做的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

㈤PICC应用的要求

1、肘部血管良好。

2、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

3、健侧手臂。

4、配合的病人。

5、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

二、PICC穿刺点选择

成人: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儿童: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或隐静脉。要根据小儿的体型和发育程度选择最合适的静脉。

㈠静脉选择

1、首选右侧。

2、首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深。

3、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

4、末选静脉:表浅、暴露良好,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

㈡各静脉优缺点

1、Basilic(贵要)静脉:

优点:上臂最粗最直的通路;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时,更容易穿刺。

缺点:位置远离中线,使插入和护理困难;只有很短的一段血管能够触摸到。

2、Median cubital(前臂正中)静脉:

优点:易于穿刺和护理;是肘窝部最突出的血管。

缺点:不同病人之间解剖差异较大;由于静脉瓣的存在,放置导管有一定难度。

3、Cephalic(头)静脉:

优点:易于穿刺放置和护理;容易触摸和定位。

缺点:血管较细且扭曲;汇入头静脉时呈一定的角度,可能导致导管推进困难;在前臂以下血管腔比较狭窄。

4、Brachial(肱)静脉:

优点:血管腔大;保持最完好,即使在多次静脉穿刺的病人。

缺点:位置较深,限制了使用。

㈢穿刺点位置选择

预穿刺点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

三、PICC的穿刺

㈠导管的选择

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腔最小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因为较粗的导管其使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起的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

在任何时候穿刺部位下方出现水肿,但不是由于绷带或衣物过紧所致则应考虑是导管相对静脉较粗,导致静脉回流受影响所致,应是拔除导管的指征。

㈡置管前准备

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解释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他相应穿刺工具的选择可能性、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

2、病人或家属(委托人)签署置管同意书。

3、穿刺用品(参阅锁骨下静脉穿刺),一次性PICC穿刺包。

4、导管尖端位置确定:遵医嘱和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如液体和药物的类型、输液疗程、药物的PH和渗透压、液体流速和体积。建议有两个可供选择导管尖端的位置: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

㈢PICC导管留置长度的测量:

测量病人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以确保导管放置后尖端在上腔静脉。

1、成人:将上肢从躯干部向外展大约45°~90°角。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a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

2、儿童: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当通过大隐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下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下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a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

3、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使病人处于最佳穿刺体位。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静脉解部完全一致。

㈣PICC的穿刺方法:

1、直接穿刺:

⑴使用带有可撕裂鞘的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回血后放松止血带。

⑵保持可撕裂鞘不动,拔出穿刺针。注意:穿刺针拔出后不能再次插入鞘,以减少鞘血栓栓塞的机会。

⑶检查是否出现搏动的血液流出,验证没有穿入动脉。注意:流出的血液颜色并不是穿刺进入静脉的最可靠依据。

2、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

⑴确定静脉的位置。

⑵将穿刺针插入静脉并回抽。

⑶卸下注射器并检查有无搏动性血流,出现搏动性血流提示误穿刺入动脉。

⑷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静脉。

⑸推进导丝直到需要的深度。注意:导丝穿过针尖斜面后不能后退,以减少针尖割断或损伤导丝的危险。

⑹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注意:在退出穿刺针时,防止导丝脱出。

⑺将导丝尾部穿过扩器和可撕裂鞘组合尖端。固定附近的皮肤,轻轻旋转并推动扩器和可撕裂鞘进入血管直到足够的深度。扩器可抽出一部分,以方便推动可撕裂鞘通过弯曲的血管。注意:直到可撕裂鞘被很好的放置在血管中,才可以完全的抽出扩器,以防止损伤鞘的尖端。

⑻固定附近皮肤,轻轻旋转,推动扩器外的可撕裂鞘进入血管。

⑼固定导管鞘,将导丝和扩器一同退出。注意:不能把扩器作为导管留置,否则有穿破血管壁的危险;不适当的暴力操作可能损坏导丝。

㈤PICC导管的放置

1、握住抗菌保护套的远端,推送PICC导管进入可撕裂鞘。随着推进操作保护套将与导管自动分离。

2、如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可以后退导管后边冲洗边推进。

3、在到达预定的插管长度之前5厘米处,停止插管。

4、后退可撕裂鞘,直至鞘退出穿刺点。

5、抓住鞘两边的拉片,向两侧拉开,直到可撕裂鞘全部被撕裂离开PICC导管。

6、推进导管到预定的留置位置。注意:当导管尖端大约到达预定部位时,让病人摆正体位,以降低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的可能性;成人:让病人把头转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并将下颚贴在肩部。

7、用足够量的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以保证没有残留血液。

8、检查导管位置:用注射器通过导管抽取,直到可以看见血液。对于双腔导管而言,打开近端腔的帽并根据导管大小抽取血液。

9、把延长管连接到合适的接头管路上。不使用的管腔用肝素帽封好。

注意:该产品中有水止卡片,有可能被小孩或意识不清醒的成人拿去并误吸入气管。因此,术者在不使用水止卡片时应将其拿走。水止卡片在延长管上,用于更换肝素帽或输液导管时闭塞管腔。注意:为防止过高的压力损害延长管,在通过管腔输液之间应打开水止卡片。㈥导管的固定:

1、插管完成后,有两种固定方式可以选择。根据导管在体外留置的长度,你可以使用固定在导管尾部的固定翼,也可以使用导管夹及其加固器。这两种固定方式都可以用锁定(StatLock)装置固定,以便将导管固定在病人的臂上。

2、这种背面有粘性的固定装置简化了最后的导管固定和伤口敷裹过程。

3、导管夹及其加固器使你可以在尽可以靠近穿刺点的位置固定导管,使你可以保留兰色柔软尖端及其带来的种种好处。

4、用无菌敷料掩蔽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一次。

5、建议在连通输液系统之前,在X线下对导管头部的位置进行定位。

㈦影响PICC导管流速的因素

1、病人的基本情况。

2、静脉壁的完整性。

3、静脉系统的阻力。

4、液体的渗透压。

5、导管的长度与径。

6、注射泵的压力。

7、不适当的导管固定可导致导管打折影响流速。

㈧PICC导管的拔除

1、去除敷料。注意:为避免损伤导管,不要使用剪刀去除包扎。

2、将导管从固定胶贴上取下。

3、沿与皮肤平行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注意:为避免导管断裂,在拔管遇到阻力时不要使用暴力。遇到阻力时,可在局部加热20~30分钟,再沿平行皮肤的方向慢慢拔出导管。如果仍有阻力,照X光并通知医生。

4、在丢弃导管前,要测量和观察导管,以确定导管全部都被拔出了。

5、覆盖穿刺点。

四、PICC的护理

㈠操作后记录

1、导管型号。

2、导管长度与径宽。

3、外露段的长度。

4、注射部位、臂围。

5、选择注射血管。

6、导管放置时间。

7、放置过程。

8、放置时出现的任何情况。

9、导管留置在左侧或右侧。

㈡留置中记录

1、导管留置状况(有无并发症)。

2、臂围。

3、输液状况。

4、换膜时间。

5、体位变动对输液有无影响。

6、解决方法。

7、备注。

㈢留置导管24小时观察。

1、前臂有无水肿或青紫。

2、穿刺点有无出血。

3、穿刺点部位有无红肿或血肿。

4、穿刺点上方发红、硬、出现条索状线或疼痛。

5、病人有无不适感,如头痛。

㈣留置过程中观察

1、穿刺点有无红肿、液体渗出或水肿。

2、穿刺点周围有无疼痛或硬结。

3、体温有无变化(体温是PICC留置过程中监测感染的重要指征)。

4、液体输入状况。

5、导管有无脱出。

6、测量上臂周长:手臂外展90度在臂与肘部位之间进行。如大于2cm或以上,这是发生血栓的早期表现应特别注意。

㈤PICC护理

1、导管固定

用10x12cm透明膜固定导管,将固定器须用贴膜贴住,用胶布交叉固定尾端。胶布贴在透明膜上。

2、换膜

更换贴膜时应按常规消毒穿刺点,需压住肝素帽部位,往肘部上方撕,避免拉出导管。在操作后第一个24小时后更换贴膜,以后每3天或每周更换一次(与使用贴膜特性有关)出现潮湿,脱落等任何污染或危及导管时随时更换,使用发汗剂者要求每48小时更换敷料,病人若带导管洗涤时应用大规格贴膜将暴露段导管固定器和肝素帽全都贴住以防止水渗进引起感染。

3、封管

建议用20ml肝素盐水封管,肝素液浓度50~100U/ml。24小时不输液,早晚各封一次。每次治疗后肝素帽须正压封管,以防远端回血。用三通时也须边推肝素盐水边关开关,开关一定得关死,避免回血导致堵塞。

4、导管的拔除

建议导管留置时间8~12周,可根据治疗所需由医生决定留置时间。导管拔除时应从穿刺点部位轻慢拔出,立即压迫止血,用敷料固定,每24~48小时换药直至创口愈合,测量导管长度,观察有无损伤或断裂并做好记录。

5、护士维护注意事项

⑴输液前先注入10mlNS确认导管通畅,禁止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

⑵每次输液后用NS20ml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

⑶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高粘性药物后立即用NS20ml脉冲式冲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⑷冲管必须使用脉冲方式,并做到正压封管。

⑸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

⑹勿使用暴力冲管。

⑺换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

⑻禁止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

⑼观察用PICC的输液的流速,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⑽PICC为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五、PICC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1、穿破血管

原因:因外周静脉不及中心静脉粗大,即管壁簿,所以在进针时动作勿太快,进皮时力稍大些,进皮后再进血管;未触及血管(穿刺时)。

处理:PICC穿刺针相对普通输液针头较粗,加上在外周穿刺,所以在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或位于穿刺点上方,用手造紧或在穿刺点附近轻轻拍打,也可在穿刺前用毛巾热敷所选择的血管使其更充盈。

2、导管堵塞

原因:穿刺时间过长,病人年龄偏大,血粘稠度高。

处理:在穿刺前可将导管注满肝素盐水后再穿刺。

3、穿刺针在血管里但未回血

原因:因病人自身血管条件限制,肿瘤化疗病人血管较硬。

处理:在穿刺前穿刺针接注射器穿刺,避免穿破血管。

4、送管不畅

原因:导管前端触及静脉瓣。

处理:可将导管往外退2cm左右再转一圈避开静脉瓣送管,在腋窝处扎止血带或导管接注射器,边推盐水边送管,但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

5、液体输入不畅

原因:导管只有一末端孔,如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且液体滴入不畅。

处理:将导管外抽l~2cm,如再不行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

6、误伤动脉

原因:穿刺过深,误入动脉。

处理:退出穿刺针,加压止血。

7、心律失常

原因: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进入心房或心室。

处理:应准确测量长度避免置入过长,退出导管少许。

8、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

处理:湿热敷20min/次,4次/日,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若三天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9、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有关(导管外周形成血栓)与穿刺时损伤血管膜有关。

处理:热敷、尿激酶溶栓、拔管。

10、感染

原因: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

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11、导管阻塞

原因: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肝素封管,脂肪乳剂沉淀引起或血管膜损伤,正压封管不严格引起。

12、前臂水肿

原因:加压时绷带缠绕过紧,体位关系或侧支循环不良引起。

处理:适当调整绷带松紧,防止穿刺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①血栓浅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浅表静脉,急性期患肢局部肿痛,沿受累静脉可触到有明显压痛的条索状物,周围皮温增高,稍红肿。一般在1~3周后逐渐消退,局部遗留硬条索状物和皮肤色素沉着,本病可复发。

②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小腿静脉或腘静脉,局部疼痛、肿胀,行走时加重。直腿伸踝试验(Homan征)阳性,压迫腓肠试验(Neuhof征)阳性。此外常见静脉曲,当静脉曲,当静脉血栓延伸至髂、股及下腔静脉时,上述症状加重,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心动过速等。血栓脱落时,可导致肺栓塞。

(3)诊断:根据浅表静脉部位红肿及扪及痛性条索状物等特点,可诊为血栓浅表静脉炎。根据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Homan征和Neuhof征阳性,结合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和静脉造影,即能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

①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时,需绝对卧床1~2周,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避免膝下垫枕或调节病床单纯抬高局部,以免阻碍静脉血液回流。

②告诉患者弹力绷带或弹力袜的治疗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穿合适的弹力袜并保持各部压力均匀,嘱勿擅自停用。对着弹力袜及绷带者应每日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压痛。

④血栓浅静脉炎可予保泰松、消炎痛及阿斯匹林治疗。这些药物有较严重的胃肠反应,宜饭后服用。

⑤深部血栓形成3日或有栓塞症状者应予溶栓治疗,治疗时应注意保护好静脉血管,按时用药。用药过程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每日复查凝血时间。如保守治疗48~72小时无效,应行静脉血栓摘除术。

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变化。经常检查病人肢体是否有肿胀、炎症、深部肌肉压痛、皮肤发绀、静脉怒等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栓塞症状,

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及引起血栓脱落,必要时可予缓泻剂。

⑧应帮助恢复期患者恢复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先在床上活动患肢,渐下地扶床锻炼,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

(5)预防:

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或炎症,最好选用上肢静脉穿刺输液。

②每24~48小时应更换静脉导管,并且密切观察静脉注射部位有无炎症。

③避免输入对静脉有刺激性溶液。如输入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溶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滴速宜慢。

④不宜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时应局部严密消毒,动作准确、熟练,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将针头及输液导管牢固。

⑤对长期卧床者应鼓励其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并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必要时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防深部血栓形成。术后应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立。

⑥积极治疗静脉曲,对小腿静脉血栓形成者应尽早处理,以防血栓向心端延伸或脱落。

⑦药物预防:可酌情予肝素等。

PICC置管维护方法

P I C C置管维护方法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PICC置管维护方法 ?更换敷料 ?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内更换贴膜,去除棉垫。 ?每周更换贴膜一次。 ?若贴膜有潮湿、脱落、可疑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贴膜方法: (1)贴膜自下向上撕取,注意导管勿拔出。 (2)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周围皮肤,范围大于贴膜面积。 (3)更换后在贴膜、观察表及护理记录上记录日期及时间。 ?顺序:酒精消毒—碘伏消毒—待干---固定圆盘…… ?更换肝素帽 ?每周更换一次 ?可能发生损坏时 ?有残余血液时 ?取下肝素帽后及时更换 ?患者维护—日常生活 ?不影响一般性工作,家务劳动,适当的体育锻炼 ?避免提过重物品,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避免游泳或浸湿贴膜,可淋浴,免盆浴 ?定期冲管、换贴膜、肝素帽 ?如需使用通透性高的贴膜或敷料时,应缩短时间间隔 ?患者维护---自我检查

?冬季3次/日,夏季随时检查 ?内容:有无移位、渗血、松动 ?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拔管指征 ?导管的留置时间应由医生决定,在没有出现并发症时,PICC导管可一直用做静脉输液治疗; ?体重长至理想指标; ?停止一切静脉治疗者; ?家长放弃治疗者; ?导管异位; ?导管断裂; ?误入动脉、机械性静脉炎处理无好转者、化学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无法再通; ?穿刺局部有感染化脓者。 ?导管的拔除 ?患者平卧,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切勿过快过猛。 ?拔管后立即压破止血,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的静脉炎。 ?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 ?做好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导管培养 ?记录

PICC置管术后的维护

PICC置管术后的维护 一、定义 PICC的全称: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经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7天至1年)。 二、PICC置管的目的 ●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 ●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 ●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PICC导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化疗、胃肠外营养(PN)、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家庭病床的病人、早产儿。 2.禁忌症: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不能固定;乳腺癌术后患侧肢体静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欲插管位置有放射治疗史、血栓形成史、外科血管手术史;确诊患者对器材过敏;菌血症、败血症。 四、PICC的优点 ●相对外周留置针: 减少治疗中断;保护静脉系统;提供可依赖的通路 ●相比中心静脉导管:减少CVC置管并发症;操作简单;减少病人外伤的发生;减少导 管相关性感染;病人痛苦轻 ●增加病人满意度 五、PICC的分类 目前国内使用的PICC一般为硅胶或聚氨酯材质,按导管型号可分为1.9Fr、3Fr、4Fr、5Fr及6Fr;其中成年人一般选择4Fr、5Fr,儿童选择3Fr,新生儿选择1.9Fr。按导管结构分为前端开口式,三向瓣膜式;按导管功能分为耐高压注射型及非耐高压注射型;另外还有单腔、双腔及多腔之分。PICC的长度从50厘米到65厘米。 六、导管维护 A-C-L导管维护三步曲是最新的导管维护流程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 L–Lock 封管 (一)维护目的

PICC置管维护

PICC置管维护 预期目标:1. 预防感染,保持管道通畅 2. 患者对操作满意,主动配合,对置管维护注意事项了解。 用物准备:1. 0.5%洗必泰消毒液(或碘伏,酒精),一次性治疗巾,0.9%无菌生理盐水,20ml(或10ml)注射器一支,无菌手套1副,10X12cm透明敷料,输液贴,正压接头(肝素帽),胶布。 2. PICC换药包:弯盘1个,无菌镊2把,纱布4块,棉球若干(不少于6个)操作流程:1. 核对医嘱,PICC导管维护记录。 2. 核对床号,姓名,与患者交流。 评估患者: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异常,测量臂围(肘窝上10cm),并记录。 3. 洗手,戴口罩 4. 评估用物。 操作:更换肝素帽,冲管。 1. 患者臂下铺一次性治疗巾隔湿。 2. 抽吸20ml或10ml无菌生理盐水备用。 3. 取出正压接头与注射器连接好备用(打开肝素帽包装,预冲肝素帽) 4. 撤除旧肝素帽,用酒精棉片(或棉球)包裹路厄式接头,旋转用力擦试10 —15次。 5. 更换新的肝素帽 6. 20ml(10m)生理盐水脉冲冲管,正压封管。(如需使用肝素NS封管者再取125u /ml肝素盐水3—4ml封管) 更换贴膜: 1. 自上而下去除敷贴,注意切忌将导管引出体外。 2. 查看导管刻度,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或渗出物。 3. 洗手,打开PICC换药包,按无菌原则投递透明贴膜,无菌胶布,准备络合碘 酒精棉球。 4. 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3遍酒精,3遍络 合碘),待干。 5. 导管“S”型固定,贴膜,妥善固定导管。 6. 注明维护时间,导管长度,填写长期维护手册,交代注意事项。 维护注意事项:1. 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 2. 禁止将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上。 3. 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地移入体内。 4. 不能用于某些造影检查时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5. 不能用含有血液和药液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6. 不能将导管蓝色部分放在贴膜外,避免导管损伤后细菌进入人体内。 7. 一定要手动脉冲方式冲管,不可依赖静脉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8. 如果经由此导管抽血,输血,输注其他粘性液体后须先脉冲冲管后再接 其他液体。 9. 经常观察导管滴速,发现滴速减慢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10. 经常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硬节,渗出物,应及时作局部处理。 11.嘱患者带管侧肘部勿过度弯曲,勿提重物,防止管道断裂、堵塞。 导管冲洗频率:1.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

[原创]PICC置管维护方法

[原创]PICC置管维护方法 PICC置管维护方法 , 更换敷料 , 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内更换贴膜,去除棉垫。 , 每周更换贴膜一次。 , 若贴膜有潮湿、脱落、可疑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 更换贴膜方法: (1)贴膜自下向上撕取,注意导管勿拔出。 (2)用安尔碘消毒穿刺周围皮肤, 范围大于贴膜面积。 (3)更换后在贴膜、观察表及护理记录上记录日期及时间。 , 顺序:酒精消毒—碘伏消毒—待干---固定圆盘…… , 更换肝素帽 , 每周更换一次 , 可能发生损坏时 , 有残余血液时 , 取下肝素帽后及时更换 , 患者维护—日常生活 , 不影响一般性工作,家务劳动,适当的体育锻炼 , 避免提过重物品,不做 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 避免游泳或浸湿贴膜,可淋浴,免盆浴 , 定期冲管、换贴膜、肝素帽 , 如需使用通透性高的贴膜或敷料时,应缩短时间间隔 , 患者维护---自我检查 , 冬季3次/日,夏季随时检查 , 内容:有无移位、渗血、松动 , 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 拔管指征

, 导管的留置时间应由医生决定,在没有出现并发症时,PICC导管可一直用做 静脉输 液治疗; , 体重长至理想指标; , 停止一切静脉治疗者; , 家长放弃治疗者; , 导管异位; , 导管断裂; , 误入动脉、机械性静脉炎处理无好转者、化学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无法再通; , 穿刺局部有感染化脓者。 , 导管的拔除 , 患者平卧,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切勿过快过猛。 , 拔管后立即压破止血,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的 静脉炎。 , 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 , 做好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 导管培养 , 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