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

完整性

温诗铸: 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博士生培养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为好,很多问题要一块商量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

,高等学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对发展学校的学科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我个人来说

,我的所有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培养训练研究生开始做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培

养了大约80个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博士后12—13个,硕士生15—16个,其他都是博士

生;我所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中绝大部分都有博士生参加。博士生是学校发展非常重要的部

分,是学校科研的一支主要力量。

我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

完整性。我基本是按这三方面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我在摩擦学实验室工作,我们主

要搞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摩擦学涉及机器中的摩

擦、磨损、润滑理论。我们所做的

课题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基金,也有一部分是横向题目。博士生区别于硕士生的最关键一

点是要做创造性工作。所谓创造性,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我一直跟学生讲,博

十生跟硕士生的差别不在工作量,你可以做出两个硕士学位论文,但并不是博士学位论文

。不是工作量加大了,就是博士学位论文了。博士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上要求

不同。博士生必须做创造性工作,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有

可能是理论上的创新,有可能是实验方法创新,或者是揭示了一个新的现象。总而言之,

你的工作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你得到的新结论是对学科的发展起作用的,这一点要求是

非常重要的。博士论文发表程度如何,水平高低是突出的反映,因此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时要特别注意“能不能做出比较前沿的工作”,这是第一点要求,让学生明确以后,他自

己会按这个方向去做。

第二点要有科学性,作风上要扎实。我们是搞工程科学

的,工程科学实践性很强,所以,

我培养的研究生都是理论和实验都要做的,其中有的学生以理论计算为主,但必须有实验

验证;有的可能是实验为主,比如摩擦题目,做了很多现象,发现具有很多规律,但最后

一定要有理论分析,必须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来解释。理论和实验都要,这很重要。我看

有的学生,有些题目,有些搞软件的,三、四年时间在计算机前面培养的学生,我觉得这

种软件应该经得起实践考验。大家到我实验室去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都是做实验的,而

且实验台都是自己做的。这点对工科学生特别重要;当然各个学科不太一样,至少我们学

科必须要求学生这样做。提出的理论要有个验证,若做不到全面验证,也要验证一部分。

我们曾经为解决某个润滑问题搞了个数值解,但其中的一部分要加以验证。对工科学生而

言,全面培养十分重要。

我曾经碰到一个学生,他拿出的实验数据很凌乱,我觉得实际现象的结果不应该是这个样

子,我说:你的数据不行,不能答辩,要重新做实验。

学生很快给了我一个结果,学生自

己把数据搞得很光滑、我仔细一查发现他自己编造了虚假数据,我一直没让他毕业,所以

培养学生严格的作风,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同时也要树立作为教师的威信,树立形象。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是论文质量高不高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论文工

作的完整性。我们现在培养研究生的通病就是“雨过地皮湿”,即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我

把它叫做丰产不丰收。费了很大劲,没把问题解决彻底。我一再给学生讲伤十指不如断一

指。我把问题定的比较窄,但是内容比较全,这方面我有要求,下任务书时就写清楚。比

如学生费很大劲搞了物理模型、编了程序,搞了算例,很多学生搞了两个算例,就到此为

止。这并没有达到目的。题目很大,一、两个算例,没有做彻底。我要求他必须找出规律

,揭示现象、找出规律以及理论分析等都要做,规律的机理解释都要做全。比如一个现象

,发现参数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规律性的实验,但必须还要提出机理,搞清楚作用机制

在什么地方,最后再定量描述,我要求学生做的比较完整。这样才能使这个项目做的比较

深入。这往往是学生很不耐烦的,因为学生喜欢做粗浅的工作,做了摩擦,做了一点曲线

,就马上提出要去做磨损。我说你不要做磨损,要接着做摩擦,把摩擦做出规律来,再解

释清楚,并描述它。在如何做学位论文方面我有些经验教训。我自己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时,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结果投了两次都被退回来了。人家解释说这个

问题你没

是我对学生做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如何保证这个要求?我通常是下指令。有的学生非常大

的毛病就是做着做着,哪儿能逃掉就逃掉,迎着困难不愿上,结果他走着走着就走到歪路

上去了。因为我们培养过程中间有阶段检查环节,所以,我下指标,你必须做到什么程度

才能答辩。

另外,我觉得年轻人可塑性很大,特别是青年学生。我总跟他们说,你们既然花了三、四

年时光把美好的青春用在这里,你就要想办法做出成果

来。松一松就过去了,紧一紧他就

提高了水平。有好多学生不报我的研究生,因为我严格。但报了我的研究生学得都不错。

现在我们招的研究生中有的是为了科学事业献身,有这个劲头。但也有的是想拿个文凭就

拉倒,他就愿意报那样的导师,弄个软件,而实验的、工程的就很少。有的来了就想早点

走。学生可塑性大,你给他讲道理,还是能做到的。举几个例子,我培养过的研究生中还

是有几个拔尖的。我1981年刚从英国回来时开始带第一个博士生。那时我才是个副教授,

没资格招博士生,金国藩先生是正导师,我做副导师。这个学生做了个前沿的题目,国外

还没解决的。当时“四人帮”刚被打倒,清华连实验台也没有,那时计算方法不多,计算

机是穿纸带,数值计算根本无法弄,做到零点几微米油膜,在很小区域的变形场,这在当

时是前沿的课题。我把在英国编的程序带回来,按我的计算方法,实验台请别人给准备,

这个学生确实把这个问题突破了,做出来了。这是我们国家至少我知道是机械学方面的第

一个博士。还有一个研究生,他没上过大学,老三届的,

完全靠自学

,硕士毕业于别的学

校,后来

学生,觉得面子上不好过,这不是学生的问题,3个被处理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态度问题,你

给他工作他不能按时完成,多次警告、做思想工作都不行。另2个学生答辩后缓授学位。其

中1个学生实验做得不够,找参考书中别人的数据填在里面,我认为这不是你的工作,等于

是文献综述,当然有你的一些实验。我当时允许他答辩,半年再补充一些实验。还有个学

生他工作很努力,出了很多成果,七机部还转让这个成果,但是他的论文写得太差,文字水

平太差,写东西写不清楚。我认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博士毕业,做个学术带头人,写点

东西,这么差怎么行?结果,这个学生先答辩,但缓授学位。我给他半年时间,学点语文,

把论文好好改改。先毕业不影响工作和工资,我还跟别人单位说了,水平是够的。半年以

后拿出一个论文很象样子,我还怀疑是否是他写的,怀

疑是他爱人帮着写的,于是拿段文

字、参考文献的摘录等等进行考察,确定的确是他写的,说明他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做了

,我的学生吊儿郎当的不是太多。我觉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严格要求。年轻人

容易满足,你提出高标准,他还是能够达到的,他们的可塑性较大。还有个问题,研究生

培养团队精神比较重要。我手下摊子比较大,下面有好几个组。我们有博士生、硕士生(硕

这种模式是我从英国学来的,这种方式很重要。研究生要培养团队精神,光靠老师进行个

别谈话还不够。另外,要养成一个习惯,也是我从英国学来的,我的导师是个老头子,如

果没有数据你就别去找他,他根本不理你,我现在的原则就是no result no talk,没有结

果不要找我。学生要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什么事,他的程序问题,遇到这样问题

找你,别理他,这是他自己的事。我是把握方向的,我提出要求,这是我的事,你有问题

找你的同学去。让他们之间去讨论,我觉得一定得培养

他们的团队精神。研究生和本科生

不一样,研究生要靠自己,这个思想要明确。所以团队精神很重要。我指导研究生,我下

面还有几个教授,也是导师,我靠这样几个方式,一个是我做学术报告,一学期两、三次

,引导大家向前走,讲我们这个领域有什么新发展,有什么前沿问题。用做学术报告的方

式引导大家做。另外,我还做了一些研究方法报告,比如:怎样写论文,怎样发表论文,

包括哪些杂志,讲的比较具体,全实验室的人都听。关于研究方法我也做过报告。另外,

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是很费劲的事,预答辩也很重要。研究生培养是很花钱的,发表论文

需要钱,开会需要钱,但还是要支持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

苏轼课题研究(DOC)

课题 对苏轼生平事迹的研究 吉林一中 10级27班

对苏轼生平事迹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次课题,我们将以苏轼为出发点,多方面的研究其生平事迹。主要包括对苏轼生平事迹的概述、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由“乌台诗案”前后的性格转变等。在研究过程中,组内成员大量查找资料,利用现有资源,所查资料翔实丰富,事实论据充实,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上网查资料法 研究成果: 1.组内成员对苏轼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品味名家风尚,提升人文素养 3.感悟苏轼的性格及精神,以此帮助我们树立积极的生活心态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中小学教材中苏轼的诗词和文章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苏轼有了很大的兴趣。为了对苏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于是,便提出了此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探究苏轼的生平经历,从而了解其诗文豪放又不失精妙的缘由,通过分析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来探究其深邃的思想和性格。本次研究性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学习,提高我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来提高我们对苏轼思想、性格等多方面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本次对苏轼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得到了如下观点:苏轼是一位才思敏捷、心胸豁达、有情有义、坚韧博大的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在遭遇痛苦与磨难时,拥有的是坚韧博大、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精神。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他所拥有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去借鉴和学习。

论文选题题目

中文系2009级语文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备选题目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文学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 蒲松龄的鬼怪情结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课题总结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课题总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种举世瞩目的艺术形式。国画尊为国粹;书法举世无双;诗词歌赋更是占有一席之地。从古至今,多少才子,学者投身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但学有所成终是寥寥无几,而全部收入囊中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苏轼,却正是这凤毛麟角中的领袖人物。他的博学多识,令后人不胜羡之。 在文风绚烂的宋代,有一个父子三人都成为杰出作家的家庭,而这个家庭的代表,正是一代文豪——苏轼。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而苏轼所作之词更是标新立异,把自己的胸襟气度,人生经历融入词中形成了不同前人的鲜明个性特色。他以他的学富才雄,一洗文学界“绮罗香泽之态,宛转稠缪之度”唱出了“关西大汉,铜琶铁板”之音,令天下耳目一新,开发出另一番新的天地。一曲《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心中的无限豪放渲泄得淋漓尽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召显豪迈本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曲《蝶恋花》亦是突出他心中清旷“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句慷慨之词,一阵阵爽朗之笑,一首首千古绝诗,编织成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号 苏轼的文章,由于阅历丰富、学问渊博,突破了无数繁文缛节,不少篇章都力求自由而又准确的表达出深邃的思想意境。把韩愈、柳宗元以来所提倡的文章发挥到极致。他将自己的处世旷达和旷世之才注入文风,使之潇洒磊落、飘逸爽朗。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的视野使他的作品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无法城法牢笼。有的情怀婉转,有的诙谐广博,有的慷慨豪迈……都意境高雅,气韵充沛、自然天成。这不仅因为他学识浑厚和兼收并蓄的深厚学养,更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追求和人生境界。一切的一切,都使他成了北宋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

古代文论论文题目

中国古代文论论文选题 一、先秦部分 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 4.治水神话的蕴含 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 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 7.《诗经》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 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 9.漫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 10.《诗经》与妇女问题 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12.“思无邪”辨 13.《诗经》对隋以前文学的影响 14.《诗经》与行役问题 15.《论语》写人技法初探 16.从《论语》看孔子其人 17.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18.试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19.孟子“仁政”说评议 20.《庄子》浪漫主义特色评述 21.试论《庄子》的人生观 22.谈谈《劝学》的比喻和铺陈 23.浅议《左传》的行人辞令 24.《左传》塑造人物的几种手法 25.《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26.《左传》叙事的艺术成就 27.《左传》所写的女性 28.《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 29.《左传》所写的反面女性 30.《左传》人物传记文学成就 31.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 32.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 3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34.《离骚》兼《国风》《小雅》诗旨说 35.屈赋“兮”字解 36.屈赋对汉赋的影响 37.中国最早的咏物诗——《橘颂》 38.屈原《九歌》的浪漫主义 39.屈庄浪漫主义的异同 40.宋玉“悲秋”的主题与影响 41.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42.荆楚文王考

43.“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与哲学指归 二、汉魏六朝文学 44.试论贾谊的政论散文 45.贾谊骚体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 46.司马相如大赋的艺术特点与成就 47.司马迁是怎样塑造项羽和刘邦的 48.司马迁是怎样处理史实与文学手法的关系的 49.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50.《史记》塑造正面人物的艺术方法 51.司马迁笔下的反面人物 52.《史记》为“无韵之《离骚》”说 53.从《淮阴侯列传》看《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艺术 54.汉乐府民歌对《国风》的继承与发展 55.《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6.从汉乐府民歌看汉代的妇女问题 57.汉代女性的文学创作 58.汉代的宫怨文学创作 59.《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 60.《神记》故事情节的几个特点 61.《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 62.谈谈中古时期的几篇书信体抒情散文 63.三曹诗歌比较举偶 64.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65.曹操在建安文学中的地位 66.曹操乐府诗评说 67.曹操其人与其诗 68.评曹植诗歌的文学价值 69.曹植诗歌艺术性初探 70.略论曹植的《洛神赋》 71.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72.《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情感分析 73.自然、真淳、和谐——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74.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75.从陶渊明生命历程看桃花源思想的形成 76.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风貌 77.说陶诗的平淡与醇美 78.陶诗抒情手法管窥 79.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 80.隋以前骈体文的发生与发展 81.以礼闲情的爱情佳作——评陶渊明的《闲情赋》 82.士与仕的夹缝里——从西方心理学看魏晋风度 83.钟嵘“建安风骨”的主要内容 84.阮籍的身世及其《咏怀》诗

毕业论文题目

成都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这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自考的论文题目供自考学生选用,学生也可自拟题目。

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论文选题1 1.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与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 2.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与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 3.浪漫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4.波德莱尔对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贡献 5.《恶之花》的审美价值 6.《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人格分裂主题 7.蓝波诗歌创作的革命意义 8.马拉美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 9.叶芝诗歌的象征主义表现 10.叶芝诗歌的民间文学风格 11.叶芝诗歌创作与爱尔兰民族革命 12.《海滨墓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手法 13.《杜伊诺哀歌》的艺术特色 14.《杜伊诺诗歌》的艺术特色 15.《荒原》的用典艺术 16.《荒原》的结构特点 17.《荒原》的象征内涵 18.《普鲁佛洛克的情歌》的主题思想 19.《普鲁佛洛克的情歌》的人物分析 20.艾略特与但丁

21.尤金·奥尼尔创作中的东方思想 22.《毛猿》中扬克的形象分析 23.《毛猿》的结构分析 24.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 25.《琼斯皇》的心理描写技巧 26.《变形记》的细节描写技巧 27.《变形记》的格里高尔的形象分析 28.《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家人的形象分析 29.从《变形记》看卡夫卡对人类境遇的悲剧性认识 30.《城堡》的存在主义思想 31.卡夫卡创作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变格 32.从神学的角度看卡夫卡的创作 33.《追忆似水年华》中时间与艺术关系的主题表现 34.《追忆似水年华》的心理描写分析 35.《都伯林人》的内在结构 36.《都伯林人》对“瘫痪”主题的表现 37.《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与欧洲文学中的发展小说 38.乔恩斯意识流描写的技巧 39.《尤利西斯》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分析 40.从《尤利西斯》与《俄底修斯记》的对照看乔恩伊斯对现代生活的认识 41.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如何构建了新的小说的审美观念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苏轼

篇一:王亚琼开题报告(二稿)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论晏几道与苏轼的“梦”词 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文教育)班级: 103班姓名:王亚琼指导教师:侴佳琪申报日期:2013年11月30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篇二:宋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探究开题报告 宋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探究——开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主要学习宋词,选取了四位作家柳永、苏轼、 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共八篇宋词佳作,包括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的词作。我们都知道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虽然在之前对宋词已有接触学习,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而宋词学习是高中诗歌教学的重要时段,学生对宋词的了解也应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为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保护和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为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之目的,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保护和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构建“自主——合作——研究”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和安排了这次“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词意蕴的伟大,体会其声律之美,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也使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和可能,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所发展。三.、课题的实践意义 词盛于宋,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对这两大流派的评价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正确地评价古代作家作品的问题,而且也有关词的发展的艺术规律性问题。中国宋词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北宋婉约词家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精妙,各具风韵,自成一家。其词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豪放派是宋词的另一派别,其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将二者一进行比较,就知其风格各异,对于第二单元的宋词教学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两流派的特点,从而掌握词的风格,体会其意境,分析不同风格词人的思想特点。探究宋词豪放与婉约派的词风,可辅助教学,且加深了对词的了解,学习不在停留于表面感性的认识,从理性的方面去关照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而且让他们走进一个时代,了解一代文人的不同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这将有利于今后教学中学生碰到类似问题不在怯怕,勇于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篇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1、对联欣赏与写作 2、酒与酒文化的研究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挑选

以下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你参考 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 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 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 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 6 柳永词的雅和俗 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 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 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 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 14 《水浒传》主题辨析 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 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 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 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 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 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 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 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 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 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 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 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 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 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 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 42 论二晏词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1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 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 6 柳永词的雅和俗 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 14 《水浒传》主题辨析 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 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 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 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 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 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 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

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 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 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 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 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2 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91 论归有光的散文 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 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98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99 “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及参考题目大全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指导 ●一、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二、如何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 ●不断细化,小而具体,有感而发 ●三、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 ●四、如何使行文更加合乎文体规范 ●(一)标题:1、揭示课题;2、揭示论点 ●(二)段落的组织 ●(三)整体结构合乎规范 关于古代文学论文的选题及学术水平的三个层次 三层次: (一)填补学术空白 (二)达到学术研究的前沿 (三)有后续研究的潜力 填补学术空白: ●了解研究状况:1、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复印资料》(全文);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复印资料》中所附的论文篇目索隐 ●2、作者原著(可能含有某些线索,如苏轼文集、苏轼诗集中就有相关的版本目录信息) ●3、相关研究论著 ●如《苏轼年谱》中就有大量关涉苏轼的文章或书籍介绍 ●4、相关学科研究 ●如历史研究、哲学研究、言语研究之类

●5、学术期刊网 ●认真阅读原始材料: ●1、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 ●2、查找资料、做好阅读笔记 ●达到学术前沿: ●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研究方法);资料的细致辨析(发常人之所未见) ●有继续研究的潜力: 对课题内涵、外延有清楚的意识和界定 ●根据教材所选文章撰写写作提纲: ●论《花间词》的艺术 ●写作提纲 ●标题:《论<花间词>的艺术》 ●内容纲要: ●一、温庭筠为代表词派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一)、花间词人的分派:温庭筠派和韦庄派 ●(二)、温庭筠等人词的特色:秾丽绮艳与蕴藉含蓄 ●1、温庭筠等人词秾丽绮艳风格的阐释 ●2、温庭筠词等人蕴藉含蓄风格的阐释 ●“含蓄无穷,词之要诀。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清·沈祥龙《词论随笔》) ●(三)、温庭筠等人运用含蓄表现手法做词的五种表现方式。 ●1、以动作见内心(通过能够反映内心活动的外部动作描写来

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及诗歌风格比较毕业论文

【标题】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及诗歌风格比较 【作者】古丽娟 【关键词】李白;苏轼;天真执着;通脱超然;清新自然;平淡古朴【指导老师】李胜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李白和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星空中璀璨的两颗明星。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而苏轼也被尊称为“坡仙”。在我国文学史上被冠以“仙”的尊称的大概也只有他们两位了。李白其人其诗一直广受关注,一直是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点、热点。在海外,亚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李白早有研究,日本研究李白的历史尤为悠久。李白在西方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喜爱,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李白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诗人,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诗人,他的诗歌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李白的学者越来越多,李白的影响不仅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相反越来越大。[1](p7)苏轼同李白一样,同为一代巨擘,历来被认为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其创作成就堪称北宋文学的最高峰。直到现在,苏轼的思想和创作仍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苏轼在海外也广有影响,不仅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苏轼研究有十分深厚的基础,在欧美文学界也不断有值得借鉴的成果问世。[1](p10)苏轼一向是赞誉李白并向之学习的,因而他们两者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比较两者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两者的相似和差异。 李白和苏轼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均为一个朝代的文学巨擘。李白是盛唐诗歌的典型代表,苏轼则是隆宋文坛的领军人物。他们同为蜀人,然而却一生时光都游历在外,终老他乡。他们均天才丰赡,少年得名,被后人视为天生才华的代表。他们同样受到儒、道、释各家思想的影响,同样“奋厉有当世志”,有着积极入世、追求功名的实际行动。在个性气质上,他们都本真豪放、潇洒自由、乐观旷达。 他们都具有忧时伤国、济世爱民之心,关心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面对黑暗的政治和祸国殃民的当道人物,怒目以对,刚正敢言,不因个人利益和安危而退避,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原则,尽管在人生旅途和宦海生涯中饱受打击、磨难,依然是非分明,守正不阿。 尽管李白和苏轼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两个仍然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两者的人生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诗歌风格的差异。 一、人生态度:天真执着与通脱超然 李白生性真率豪放,一生自然本色,以天真而执着的态度面对世界,似乎未经历练陶铸,没有掩饰。他的那些愿为宰弼的大话,有些幼稚可笑,但都是他的真实想法。[2](p2)苏轼的性格豪迈旷达,几经宦海沉浮,颖悟人生。因此,苏轼常常显露出一种游戏人生的成分,不时表现出幽默讽刺调侃的一面。 两者都处于逆境的时候,李白真而放,因此遭遇不平、身陷囹圄时,是悲愤,是发泄,是狂呼:“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万愤词投魏郎中》)。苏轼旷达,在遭受打击惊吓之后,能以通脱超然的态度对待逆境,有时不妨自我调侃和解嘲。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序言中就曾这样说: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苏轼)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3](p2) 李白自信、天真、狂傲、仗义。他对待人生就像一个在炎热夏天玩耍的孩子,不愿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他通体透明,不躲不藏,无遮无拦,潇洒的做人,潇洒的做事,潇洒的作诗。想做官了,他就说“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南陵别儿童入京》);做不成的时候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参考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4、《诗经》燕饗食诗的场面描写 5、《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6、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7、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8、论《诗经》中的史诗 9、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0、《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1、《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12、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13、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4、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5、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6、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7、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8、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9、《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20、《战国策》名篇研究 21、老子的思想 22、《老子》的艺术特色 23、《庄子》的艺术特色 24、《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5、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6、《吕氏春秋》与杂家 27、《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 28、《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29、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30、《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 31、《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32、《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 33、宋玉赋试论 34、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35、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倾向 3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37、《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38、《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39、《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 40、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41、《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42、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 4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4、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 45、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6、. 曹操与诗文革新 47、.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48、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49、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50、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51、.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52、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53、曹植诗风的衍变 54、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 55、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56、梁朝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 57、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 58、《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 59、邺下文人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60、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 61、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 62、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 63、.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64、.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65、.谢灵运与山水诗 66、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6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 6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 69、论《子夜歌》 7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71、《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72、《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73、《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开题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之历尽磨难笑对人生 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之历尽磨难笑对人生 2、课题提出的背景: 有关数据表明,青少年的自杀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增长趋势。这引起社会和家庭的极大关注。如美国青少年自杀死亡已成为同年龄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交通事故等意外死亡。香港10—19岁年龄组的自杀率1995年已达到3.4人/10万人。在我国大陆,青少年自杀现象也较为严重,据统计表明,我国自杀率最高的年龄在16—30岁之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花季,正是身体强健、求学就业的好时机。为什么要产生自杀轻生的念头呢?主要原因有:1.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如考试失败、失恋等,而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又过低,选择轻生之路的中学生往往自尊心很强,对自己要求过高,父母期望也很高,而一旦受到挫折,便承受不了,感到失去了生存的意义。2.家庭危险因素。有些父母管教过严,家庭中缺乏交流,孩子时常处于不被人理解、看重的地位,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有可能以自杀方式唤起父母的关注;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常感到自己是一个包袱,再活在世上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还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使孩子任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很低,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批评,就可能自杀。总之,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3、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就是通过研究苏轼的生平,学习苏轼在困难挫折中,历尽磨难,笑对人生,超越自我的乐观旷达精神。培养自己在困难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 4、课题研究的内容 熟悉苏轼生平资料;深入了解苏轼所受磨难,体会苏轼的乐观旷达精神;结合本人自身情况,逐步培养乐观精神,谈研究体会。 5、研究步骤: 小组成员确定课题名称,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小组成员定期与不定期交流,形成论文。 6、课题研究的方法 自主搜集法: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搜集苏轼生平资料。 总结交流法:通过小组成员交流,丰富材料。去粗取精,形成论文 7、预期成果:搜集材料汇总成册,形成论文。

文学类学术论文题目大全

一、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论朴素美 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苏轼生平研究开题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开题报告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味与感悟。青少年时他充满理想与抱负,经受“乌台诗案”的打击后,在儒、释、道三教的浸润下,他重新对人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最终他智慧地从苦难中寻找到了美好。 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着这场文学变革的最高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苏轼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因为他的创作体现了这场文学变革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审美趋向,也不仅因为苏轼比其他作家具有更雄大的才力、高超的技巧,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因为苏轼的创作在很多地方突破了这场文学变革的基本宗旨。观其作品,可见其对人生的苦苦探味,以及此后又进入的澄清境界。 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论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仁宗嘉佑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嘉佑六年应直言极谏策问,授大理寺公事,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他也迅即卷入了这一浪潮。在嘉佑六年的对策中,他就发表过改革弊政的议论,其后又在《思治论》中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但苏轼与欧阳修一样,对政治改革取比较温和的态度,所谓“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表明他希望改革在不引起剧烈变动的条件下施行,并主要通过社会各阶层的自觉努力调整与道德完善来改变社会的衰败。 因此,当王安石推行新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他便与欧阳修等一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对新法的立场上,而卷入上层政治冲突。在王安石执政期间,苏轼主动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逮捕下狱,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虽经营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精神上却因这一场

常用论文题目列表

常用论文题目列表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二、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常用论文题目列表范文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二、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论文题目《王维、苏轼禅诗之比较浅探》

论文题目:《论埃德加·莫兰的复杂范式》 (On Edgar Morin’s Complex Paradigm ) 选题背景及意义: 17世纪产生了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经典科学体系。经典科学的理性主义方法主要是通过经验归纳和数学演绎从大量反复的经验事实中去把握解释它们的简要、明确的规律。埃德加·莫兰认为经典科学的思维方式建立在“有序”、“分割”和“理性”的三大支柱之上1。“有序”意味着人们认为所有的无序性都是表面的,是暂时的无知的结果,背后隐藏着待发现的有序性;“分割”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学科的专业化,一是认为客观现实可以不考虑它的观察者而被加以考察;“理性”意味着被视为“绝对理性”的归纳—演绎—同一性的逻辑。这三大支柱在20世纪热力学、微观物理学、地球科学、生态科学、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等等新兴科学探索的发展中动摇了。经典科学的简化思维方式受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等新概念不断出现,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兴起。这些科学理论包括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学,超循环论,混沌学,分形学等。发表第一篇关于复杂性重要文章的作者沃伦·威沃曾经预言: 19世纪是复杂性被瓦解的世纪, 而接替它的20 世纪将是有组织的复杂性的世纪。2科学发展的前沿正在出现一个能够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动向, 这就是建立在非线性科学和自组织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复杂范式、复杂性方法或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兴起。复杂性理论的兴起将为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演进、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经典科学的理解方式即简化范式受到了全面的挑战。复杂范式已初见端倪, 并将在21 世纪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范式。这是一场科技观乃至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及其复杂性的研究使人类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特别是混沌理论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大大促进了复杂性的研究进程,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和众多学科的关注。人们认为复杂性科学在新世纪将会有重大突破性进展,它向新世纪科学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极好机遇,复杂性研究必将展示其美好的应用前 1[法] 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江南大学学报》,陈一壮译,第5卷第5期,2006年10月,第18页。 2[法]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137。

有关文科的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实例.doc

文科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实例 《从儒道思想浅论李杜生命观之比较》 《浅论陶渊明的仕与隐》 《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代的休闲文学》 《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论的生命意识》 《从到:题材的重写与创新》 《刘勰与陈子昂风骨论之比较》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析中国古代"梦文学"的艺术特色》 《从看西晋人心态》 《浅论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浅述张之洞经学思想》 《违禁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万种风景总关情—由二晏的意象探析两者词的主题异同》《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综论》 《浅述"梦窗体"及其词史地位》 《宋词中秋千意象与闺阁女子的情怀》 《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网络文学刍议》 《论中的生命意识》 《论中的生命意识》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电影的艺术欣赏》 2019-04-05 《从儒道思想浅论李杜生命观之比较》 《浅论陶渊明的仕与隐》 《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代的休闲文学》 《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论的生命意识》 《从到:题材的重写与创新》 《刘勰与陈子昂风骨论之比较》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析中国古代"梦文学"的艺术特色》 《从看西晋人心态》 《浅论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 《浅述张之洞经学思想》 《违禁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 《万种风景总关情—由二晏的意象探析两者词的主题异同》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 《综论》 《浅述"梦窗体"及其词史地位》 《宋词中秋千意象与闺阁女子的情怀》 《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网络文学刍议》 《论中的生命意识》 《论中的生命意识》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 《电影的艺术欣赏》 2019-04-05 《从儒道思想浅论李杜生命观之比较》 《浅论陶渊明的仕与隐》 《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代的休闲文学》 《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研究》 《论的生命意识》 《从到:题材的重写与创新》 《刘勰与陈子昂风骨论之比较》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析中国古代"梦文学"的艺术特色》 《从看西晋人心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