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5月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5月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5月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5月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5月高三语文高考二模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

(3)《琵琶行》中,“,”两句以周围景物的寂静侧面

烘托出余音绕梁的艺术感染力。

2.按要求选择。(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

口罩、消毒纸巾、中药、防疫手册……连日来,不少海外留学生收到一份来自中国驻外使领馆的

特殊礼物——“健康包”。小小包裹,传递着关爱。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祖国时刻牵挂着海外同胞的

安危。

以下最合适作为上面这则短通讯标题的一项是()。(2分)

A.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B.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C.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D.千里不辞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很多重大的灾祸都是在人们不以为然

....的忽视中酿成的。

B.大家对这样恶意诽谤并且扭曲事实的一类人不赞一词

....。

C.活动中很多商家都一言九鼎

....地承诺了七天无理由退货。

D.不一会,只见他一挥而就

....写出了一篇立意绝佳的文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更有效

盛洪

①当人们谈论生命起源时,总会惊叹于其实现的概率极低,于是有人就借此证明,如果没有一个

有超级智慧的有意设计,怎么会这样呢?

②然而,实际情形可能正好相反。生命形态的成功概率非常之小,比如只有一百万亿分之一。这

个超级智慧怎么发现这么小概率的知识呢?一是随机地试验,直到碰到那个对的知识。二是先构想一

个生命形态的结构,然后依此设计一种筛选程序筛选,在这一百万亿种可能性中筛选,先筛掉9999/10000,于是就剩下一百亿种,再在这里边随机选择。哪种更有效率?

③初看起来,后一种方法似乎更有效。若真知识就藏在经程序筛选过的一百亿种可能性中,即使

对选中的可能性再做随机或顺序的选择,也是对一百万亿可能性进行完全随机选择效率的一万倍。然而,如果真知识并不隐藏其中,人们就永远失去了找到真知识的机会了。而如果人们再设计一个筛选

程序,在上一次筛选过的可能性之外进行选择,这就与全面的随机选择没有区别了,而这也许会比上

一种方法幸运时要慢一万倍。

④若要使筛选程序有效,最好要知道被寻找的潜在知识是什么,但这是个悖论

..,因为这正是要找的对象。所以,人们认为是刻意的筛选,在大自然看来只是一种随机选择。我们把全面随机地选择称

为“中性的选择”,那么所有人为设计筛选程序的选择都是“非中性的”。这意味着,一种筛选程序

是远离还是靠近真知识,也只是一种随机概率。所以平均而言,刻意的筛选不会比随机选择更有效率。

⑤既然找到真知识如此之难,近代以来的科学探索难道不是刻意寻找吗?不是取得了很大成就

吗?但是,已取得成功的科学只是在简单系统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一是因为简单系统的可能性规

则的数量较少;二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可直接观察到现象的知识。实际上,科学家们也是经过多次失败

和曲折后,才找到真知识。这一过程,在大自然看来,其实是随机的。

⑥而某些复杂系统的基础规则数量则是个天文数字,是无法计量的,按顺序逐个实验显然行不通。沃尔夫拉姆设计过一个自动搜寻巨大数量的移动元胞自动机可能规则的程序,加入他期望的各种参

数,很快搜索了一百万个可能规则,接着是一千万,最终“一无所获”。而去掉参数后不久,他就发

现了两个有趣的结论。这证实了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要好。

⑦即使在极简的行为规则方面,只要不能直接观察到,人们也不能通过理性设计比随机选择更快

地在大量可能规则中寻找到真知识。比如在人类社会这种有机体中,迄今没有一样规则或制度是人造

的。反过来,即使依据这些规则形成了某些有机体或自组织,如市场、村社或社会秩序等,由于人们

没有看到它们的起源,也是无法知道当初的基本规则是如何被发现的,其中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不能完

全理解和把握的。这已经足以令人相信,人类社会绝大多数规则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人为设计的。

⑧任何一种生命类型的形成都像是中了万亿大奖,概率极低。人类如果按顺序去找,要耗费上亿

年时间;而“理性地”设计一种筛选程序,结果会比随机的选择还要差。然而,这样费时恒久的工作

可以让大自然去做,大自然有的是时间。在宇宙这个巨大的实验场上,在万亿个不同地点每时每刻都

在发生着随机的选择,由于是随机的,就相当于同时进行万亿个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接近全部的

实验都失败了。但经过相当长时间,一个随机选择成功了。成功的行为从时间角度看就会呈现出有序

的结构。

⑨生命有机体的演化,同样遵循这最简单的元规则。比起没有生命的个体,生命体在选择时行为

规则的复杂度增加,行为规则的可能性也急剧增加。从最简单个体到最复杂的生命之间,有很多层级,而每一层次的随机选择中,也只有偶然的一两个行为是有效的,从而被肯定和持续下去。采用此行为

规则的有机体就会发展起来。

⑩如果理性选择不如随机选择,理性还有什么用呢?首先最重要的是,恰是理性让人知道“理性选择不如随机选择”,在人类的文化传统中,这是最重要的知识。除此之外,理性还能做什么?第一,对简单系统的行为规则进行探讨;第二,对简单系统本身进行模仿;第三,对有机体已经显现的行为

规则进行探索。

?那么,证明了随机选择可以生成人类,那些潜藏在亿万可能性之中的真的行为规则又是谁安排

的呢?这仍是一个更大的谜。那藏在后面的自然法也许人类永远不能知道。因而,证明了随机选择比

理性选择更有效后,人们仍应保持敬畏。

3.第④段中的“悖论”在文中具体是指。(2分)

4.下列选项属于本文所说“随机选择”的一项是()。(3分)

A.证券市场的结构及时间的波动序列的整体形成过程。

B.某位科学家提出假说后进行求证或证伪,发现知识。

C.农民种植树木,通过嫁接技术改变植物本来的性状。

D.人们从各种媒介的旅游信息中选出自己满意的产品。

5.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比动植物形成的规则系统更复杂。

B.随机选择是从无数规则中挑选出最优的一种行为规则。

C.若生成规则数量非常巨大,真知识被发现的概率会很低。

D.在逐层演化中,未采用有效行为规则的有机体就会死亡。

6.第⑥段中用沃尔夫拉姆设计程序的这个例子来证明“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要好”,你认为论证

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4分)

7.文章是如何紧扣标题中的“更”字展开层层论证的,请加以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这个春天正在连绵不绝地醒来

陈开来先生:

你好!

①见字如晤。

②三月一号的晚上,我在书房听到了隐隐的雷声。那时候我刚好在电脑前发呆,在雷声中我想起

了去年刚拍的电视剧《惊蛰》,这个节气终于又一次来临。后来我找了一张白纸写下“惊雷破浪,特

工醒来”八个字,然后对着这张纸持久地发呆。这是多么奇怪的念头,于是我想,特工其实只是我写

的小说和剧本中的人,而万物醒来,才是最正确的表达。

③春天正在如火如茶地行进着,我们宅在屋子里,闻到春风的气息,或者偶尔看到小区里绿化丛

中一朵花的悄悄开放。

④陈开来先生,你晓得的。我的早展,一般会从中午开始,洗漱时我会突然停止刷牙,满嘴泡沫

地对着镜子发呆。这个眼睛细小、体态臃肿的人,中年人所有的失落、努力、彷徨、自大,以及恰如

其分的城府,都一一呈现。面镜而立,大概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好奇。如果我观察镜中人的人生,会窥

见另一个自己,正像一场电影一样,被我长久地观望着。如此真实谦卑,有着少年时的理想,有着中

年时的倦怠。

⑤因为写作的缘故,我睡得越来越晚。新冠疫情下的城市,静得能听见小区内一只流浪猫的呼吸声。陈先生,我还听到了隐隐的雷声,以及雷声以外万物的声音。你呢?

⑥我总是在小说中写到医院。我记得我老家诸暨枫桥镇上的一家服装厂,办在一家腾空了的医院里。后来服装厂也搬走了。就在这座医院里,我和我的妹妹相继出生。我父亲在这座医院里,因为骨

折而动过两次手术。我的母亲也在此动过一次丢术。我当兵离开家乡之前,体检就在这家医院。在没

有空调的年代,一群小伙子脱光衣衫围一只升起来的火炉学蛙跳。医生和部队的军医,用炯炯有神的

目光观察着动画片一样的我们。陈先生,我说这些,不是想回忆青春,是想说,其实你和你的家人,

也必定和医院发生着各种关系。

⑦我以这座医院为故事发生地,写过一个叫《医院》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叫唐小丫的女人一生之

中和医院之间的关系。在我以前的旧小说《麻雀》中,一个叫李小男的姑娘,她的代号就是医生。而

在这次疫情自我隔离的一个多月里,我收到过护士的短信,知道很多医生护士的故事,他们奔向武汉

疫区,义无返顾。

⑧我想那是他们的战场。

⑨陈开来先生,我特别想写一部电影,写医生和护士,写短短的几天,他们平凡的生活被一场疫

情打破而且改变。当千帆过尽,他们变得达观,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从本质上讲,我想写的是

人。如果这部电影能拍,我特别希望我的那些医生和护士朋友,能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候

我觉得他们就是亲人。

⑩陈开来先生,我不晓得你是如何理解出门这个词的,在我的老家,出门不是去上班或下楼取个

快递,而是出远门的意思。出门是一个直接而且令人感到温暖的词。如果是在古代,需要选择春风浩

荡的日脚,带好盘缠,备马车行李,或者过驿站,或者乘舟船,想着半个月后经过苏州,是要看看哪

位老友并去观前街听一曲评弹的。如果到了济南,必定是需要向哪位朋友讨杯酒喝,顺便看一看大明

湖。半年以后,到了京城,可能是需要夏末初秋了……那时候站在大红宫墙之外,穿起了秋衣,开始

想什么时候是归期。

?你有没有想过要出门?

?现在,一个叫桃渚的明代千户所,戚继光抗过倭寇的地方,成为我心向往的地方。那是台州府

的地盘,保留着古旧的痕迹。如果你站到那个古老的兵营,一定能听到喊杀声就此响了起来。我想,

桃渚的惊蛰恐怕也要到了吧,也一定有雷声会滚过桃渚的上空,一直向那片海域奔去。而那片海涂,

曾经是倭寇们上岸的地方。于是我能看到明朝的烽火,那时候的战船,以及那时候已经在使用的一种

叫鸟枪的火枪。

?其实我说到桃渚,是因为它会成为我古代谍战系列中第三部《昆仑海》的故事发生地。这是一

个连绵的故事,是一场与六和塔和武林门,与桃花和春潮有关的,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特工战。我

即将虚构的那江南一役,已过去四百年了。而故事总会连绵不绝,春天,也在连绵不绝地醒来。

?陈先生,尽管你只是我小说中虚构的一个人物,但是我十分真诚地给你写了这封信。小说中你

在拱宸桥边的春光照相馆里当伙计,不晓得生意如何。另外我告知你一声,以你为男主角的小说《醒

来》,已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今年的第三期。

○15这个春天正在连绵不绝地醒来。陈先生,春安。

海飞

2020.3.4 8.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部分。(3分)

9.第⑩-?段中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4分)

10.结合全文内容,赏析文章的标题。(4分)

11.本文以虚构人物为书信对象,请评析这一艺术表现形式。(4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唐)曹松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12.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13.根据你的理解,本诗最适用于下列哪一种情境()。(2分)

A.给独自踏上异乡的朋友的宽慰之赠言。

B.给去奔赴美好前程的朋友的赠别寄语。

C.表达希望友人平安,快速到达的祝福。

D.与友人分别后传递对友人不舍的思念。

14.若要评选出本作品中的写景佳联,你会推选哪一联,并说明理由。(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万户严武惠公

①公名实,字武叔,泰安长清人。

②癸酉秋,国兵破中夏,已而北归,东平行台调民为兵,以公为众所伏,署.百夫长。明年春,泰安张汝楫据灵岩,遣别将攻长清,公破走之。庚辰三月,河南军攻彰德,守将单仲力不支,数求公救,公请于主将,主将逗留不行,公独以兵赴之。庚寅四月,朝于牛心之帐殿,天子赐之坐,宴享终日,

赐公虎符,宠以不名,又数数目公,顾.谓侍臣言:“若严公者,真福人矣。”

③初,彰德既下,郡王怒其反复,驱老幼数万欲屠之。公曰:“此国家旧民,吾兵力不能及,为所胁从,果何罪耶?”王从公言,释不诛。继破濮州,复欲之,公言:“百姓未尝敌我,岂可与兵人并戮之?不若留农种以给刍秣。”濮人免者又数万。

④大兵由武休出襄、邓,公时在徐、邳间,以为河南破,屠戮必多,乃载金缯往赎之,且约束诸

将,毋敢妄杀,有所虏获,必使之骨肉完保。灵壁一县,当废者五万人,公悉救之。兵人既素服公言,

重为资币所诱,故皆全济。是冬大饥,俘虏北渡者多饿死,又藏亡法严,犯者一村皆坐,逃亡累累,

无所于托,僵尸蔽野。公命作糜粥,盛置道旁,人得恣食之,所活者不知几何人矣。

⑤东州既为乐土,四外之人托公以为命者相踵也。公为之合散亡,业.单贫,举丧葬,助婚嫁,多求而不靳.,屡至而不厌,肉骨之赐,盖有不胜书者。故闻公之讣远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能罢。

(节选自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顾.谓侍臣言(2)业.单贫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署.百夫长()

A.签署

B.委任

C.安排

D.代理

(2)多求而不靳.()

A.嘲笑

B.答应

C.痛

D.吝惜

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8.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限断三处)

故闻公之讣远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能罢。

19.第③段中严武惠公两次劝说的话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分析其原因。(3分)

20.第②段是如何塑造严武惠公形象的?请加以分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照碧堂记

(宋)晁补之

①去都而东,顺流千里,皆桑麻平野,无山林登览之胜。道都而来者,见其为宽闲之土而乐之。

岂特人情倦于其所餍,欣于其所未足耶?此照碧堂之所以为胜也。

②宋为本朝始基之地,城南有湖五里,前此作堂城上以临之,岁久且圮。今南丰曾公始新而大之。横七楹,深五丈,自东诸侯之宅,无若此者。先是,南都岁赐官僚钱七千缗,公奉己约,故能有余,

积以营斯堂,屹然如跳出堞上,可以放怀高蹈,寓目而皆适。

③后补之谪官于宋,登堂必慨然怀公,抚槛极目,天垂野尽,意若遐骛太空者。花明草薰,百物

媚妩,湖光弥漫,飞射堂栋。长夏畏日,坐见风雨自堤而来,水波纷纭,柳摇而荷靡,鸥鸟尽舞,客

顾而嬉,悠然不能去。盖不独道都而来者以为胜,虽餍于吴楚登览之乐者,度淮而北,至此亦踌躇徘

徊而喜矣。

④夫人之感于物者同,而所以感者异。斯须之顷,为之易意,乐未已也,哀又从之。公与补之俱

起废,而公为太史氏,补之亦备史官,间相与语斯堂,属补之记之。

⑤补之尝论,昔人所馆,有一日必葺,去之如始至者;有不扫一室者。夫一日必葺,以为不苟,

于其细则将推之矣;不扫一室,以为有志,于其大则不可必卒之。盖其成功有命,则婼①与蕃②之贤,于此乎未辨。公则曰:“吾何有于是,从吾所好而已矣。”

⑥公名肇,字子开,文学德行,事君行己,为后来矜式。其出处在古人中,其欲有为在天下后世,

其卷而施之,一郡不以自少而以自得,又乐与人同者如此。堂不足道也。

【注】①婼:叔孙婼,据载“叔孙诺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②蕃:陈蕃,

即前文中“不扫一室者”,后用“陈蕃室”借指胸怀天下者的居室。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而

B.其

C.夫

D.以

22.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照碧堂原本建在城墙上,下临湖水,年久失修。

B.交代了堂的规模之大,自古无诸侯宅第比得上。

C.曾公用节俭所存的俸禄积余翻新扩建了照碧堂。

D.凭借有利地形,从照碧堂可极目远眺欣赏美景。

23.第③段画线的“坐见风雨自堤而来”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24.有人认为第⑤段中“补之尝论”的这段话可以删去,你认同吗?说说你的看法。(5分)

三写作 70分

25.作文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身处各种各样的“群”里,这些“群”对人们的生活和认识产生或大或小

的影响,而人们对于“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迷花倚石忽已暝。《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1)B

2(2)D

3.设计筛选程序设计目的是为寻找真知识,与实现筛选程序的有效最好是先知道真知识这一前提是相

互矛盾的。

评分说明:矛盾双方各1分。

4. A

5. C

6. 示例一:充分,观点要证明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好。在这个例子中,加入“参数的设置”代

表着理性选择,但最后却失败了;(1分)去掉参数“自动搜寻”,代表随机选择,结果很快发现了

结论;(1分)随机与理性选择结果形成鲜明对比,证明了观点。(1分)这是一个典型事实,元胞机数量规则巨多的特点,例子体现了科学性。(1分)因此论证是充分的。

示例二:不充分,观点是要证明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好。在这个例子中,加入“参数的设置”代表着

理性选择,但最后却失败了;(1分)去掉参数“自动搜寻”,代表随机选择,结果很快发现了结论;

(1分)然而元胞机的规则数与大自然的系统规则数无法相提并论;(1分)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虽是事实,却是孤例;(1分)例子专业性太强,不利普通读者理解;(1分)所以论证不充分。

评分说明:充分不充分不给分,理由1点1分。

7.本文处处将“随机选择”与“理性选择”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以突出前者的有效性,以此体现“更”字;在开头提出论题,“哪种更有效”,聚焦“更”;接着在假设理性选择的有效性后,对其成立条

件进行了评估,质疑其效率,在对比中论证了“更”;然后,厘清科学探索与理性选择的关系,指出

科学研究过程从自然角度看实为随机选择;在此基础上,从复杂系统和极简行为规则两方面,都将随

机选择与理性选择进行比较,突出“更”;又从生命类型的形成与演化角度,用大自然随机选择的事

实,证明“更”字;文章没有单方面论证随机选择的效率,而是处处有反驳意识,从而得出“更有效”

的结论。

评分说明:6个点,1点1分。

8.划线句描写了青年时的“我”在医院体检时的场景;(1分)在“升起来的火炉”的环境中,“脱光衣衫”、“学蛙跳”等描写富有动感;(1分)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等细节描写凸显医生形象;

(1分)用“动画片”的比喻,使描写很有画面感,生动而富有视觉冲击力;(1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医院的鲜明记忆,表现医院、医生与我们戚戚相关。(1分)

评分说明:前四点一点1分,给满2分为止,最后一点1分。

9.作者先想象在古代春日里出门远行的隆重与舒展惬意的情形;(1分)接着又想象桃渚的惊蛰,并点明这是虚构的小说中的战场;(1分)两次想象,是对春天美好的憧憬,表现不能出门时期作者

精神上的苏醒与放飞;(1分)拓宽了文章境界,富有艺术感染力。(1分)

评分说明:一点1分,意对即可(效果如写到与前文的具体照应,也给分)

10.“这个”强调了今年春天的与众不同,而“春天”则从现实中的惊蛰写起,暗含着蓬勃的生机和

希望的意思;“连绵不绝”显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从开头写到由疫情而不能出门,及“我”中

年疲惫,写到医生的战场,再写到我虚构小说中的战场,点出“故事总会连绵不绝”,生活的力量总

会还原;“醒来”则用了拟人手法,与文中的“惊蛰”“发呆”“隐隐的雷声”等词照应,揭示春天

的到来,暗示自己创作生命的苏醒。标题充满诗意和力量。

评分说明:内容分析2分(1点1分,给满为止);全文的思路结构1分;手法及总体效果1分。

11.【示例一】用虚构人物作为抒写对象,构思巧妙。陈开来是作者小说《醒来》中虚构的男主角,

暗合本文标题和内容;(1分)到文末才揭示出对方的虚构身份,制造出一种悬念感;(1分)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及自己笔下人物的尊重;(1分)作者虚构与陈开来的对话,实则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内心;(1分)行文自由且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1分)

评分说明:一点1分,给满4分为止。

【示例二】用虚构人物作为抒写对象,给人矫情和不真实之感。(1分)陈开来是作者小说《醒来》

中虚构的男主角,小说的内容及其人物与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无关;(1分)到文末揭示出对方的虚构身份,前文缺少必要的伏笔照应,显得突兀、生硬;(1分)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作品人物的喜爱,但

读者并不熟悉这个虚拟人物,难以引发读者的共鸣。(1分)

评分说明:一点1分,给满4分为止。

12.B

13.D

14.示例一:第二联最佳。作者描写了一幅拟想友人舟行水上的画面;平静的水面倒映山的倩影,汲水扰乱了水的平静,感觉山在摇动;扬帆航行,不觉船动,反觉江岸在行走;从水动疑山动,船行觉岸

行的心理感觉呈现了景物的流动感;不从送行人眼见之景着笔,反从想象之景描绘,虚境拓宽了诗的

意境;以离别之速衬难舍之情,抒发了对友人一路的牵挂与想念;画面有灵动之美,景中含情,富有

感染力。

示例二:第三联最佳。这一联是诗人想象友人奔赴南京途中之景;上句写了诗人看到天空云朵飘荡,

似乎跟着友人离开京口,是眼前之景;下句写大雁飞入南京,这想象之景;虚实结合,丰富了诗的意

境;“云”和“雁”的意象有所寓意,而“离”与“入”两字体现了景物从此地到彼地的空间转换,

以离别之速衬难舍之情;画面富有层次,看似平常,实则别有趣味,匠心独运。

评分说明:选诗句和对诗句的赏析分别评分。(选出句子不得分,选第二联或第三联最多5分,选第四联最多4分,选第一联最多2分。)

15.(1)回头(2)使……就业

16.(1)B

16.(2)D

17.这一年冬天发生严重饥荒,去往北方的俘虏中大多饿死了,另外窝藏流民(逃亡者)的法律又很严酷,犯了罪(有窝藏者)整个村子的人都要连坐,逃亡的人很多,没有安身的地方,冻僵的尸体遮蔽了原野。

评分说明:“俘虏北渡者”、“藏亡法严”、“一村皆坐”、“逃亡累累”、“无所于托”、“僵尸

蔽野”为6个点,一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8.故闻公之讣/远近悲悼/野哭巷祭/旬月不能罢。

评分说明:断句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第一次从人情角度,强调由于军队实力弱没能保住彰德,百姓投降敌人是迫不得已,以劝郡王消

气;第二次则从功利角度强调留存他们可用来耕种补充马料。两次情况不同,但都入情入理,体现了

他仁爱百姓和对劝说对象心理把握的智慧。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20.以侧面描写为主。通过士兵对其信服而被任用,以突出其威信;彰德之战中,主将的犹豫不决

侧面烘托出他的果断勇猛;天子的称赞侧面烘托出其为国立功,战功赫赫。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21.A

22.B

23.答案示例:此句描绘盛夏之际,在照碧堂中避暑观雨之情状;(1分)“风雨自堤而来”,写出风雨由远及近,充满动感,让人感受到凉意扑面的惬意;(1分)一“坐”字,从容淡然,突显了照碧堂的高耸及其阔远的观景视角;(1分)观景人的惬意悠然跃然纸上;(1分)总领了后文水波纷纭、柳条摇动、荷叶摇摆等画面;(1分)为后面写此处胜景受到人们的喜爱、认可作铺垫。(1分)评分说明:前四点一点1分,给满3分为止。最后一点1分。

24.答案示例:不可以。作者议论了两种人,一日必葺之人,从细小处的一丝不苟可推论出其能实现他

小的志向;(1分)一屋不扫有大志之人,不一定能实现其大志;(1分)因为成功与否还与天命有关;(1分)这既是对曾肇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其尽人事听天命的乐观淡泊的肯定,暗含以“天

命”宽慰曾肇的情感;(1分)用两种古人之贤烘托曾肇之贤(1分);引出第6段对曾公的赞美(其兼有“有为天下后世”的大志和“施之一郡”的不苟);(1分)结构上起勾连与层进作用,不能删去。(1分)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25.略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 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 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 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 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2014上海二模】上海市虹口区2014年高考模拟(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 英语试卷2014.4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10页)和第Ⅱ卷(第11页), 全卷共11页。第I卷第1-16小题、第41-77小题为选择题,答题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第I卷第17-40小题、第78-81小题和第II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第I 卷(共103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A carpenter. B. A doctor. C. An electrician. D. An editor. 2. A. $40. B. $30. C. $20. D. $10. 3. A. Confused. B. Sympathetic. C. Embarrassed. D. Uninterested. 4. A. Leave right away. B. Stay for dinner. C. Catch a train. D. Have a meeting. 5. A. He believes that Jack will sell his house. B. He believes that Jack is joking. C. He disagrees with Jack. D. He believes that Jack will quit his job. 6. A. There won’t be enough cups left. B. They’ve got plenty of cu ps. C. They’re buying what they need. D. They’ve got enough food for the picnic. 7. A. Jerry really wants the scholarship. B. No one wants the scholarship. C. Jerry isn’t interested in the scholarship. D. Others like the scholarship more than Jerry. 8. A. He did better than expected. B. He failed the maths exam. C. He used to be a top student. D. He answered only 10% of the questions. 第1页

2019年静安高三语文二模含答案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2019.05.08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__。”既是景语又是情语。(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李准备在祝贺母亲生日的贺卡上题写古诗表达心意,适合选用的诗句是()。(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前后照应并连贯的一项是()。(3分)总之,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__________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之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这种种情况从前人也都知道,所以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个话。 A.多变\意在言外\言不尽意 \求之于字里行间 B.灵动\求之于字里行间\意在言外\言不尽意 C.特殊\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 言不尽意 D.复杂\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熊月之 ①近代上海跟江南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地域来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空间性质来说,是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一般城镇的关系;从相互关系上说,是中心与腹地的关系。从上述三个维度来考察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联,我认为有五个方面。 ②近代以前的上海地区文化,统属于江南文化。在文化地位上,苏州、杭州、南京等地高于上海。以上海与苏州而言,近代以前苏州为江南中心城市。苏州物产丰盈,多富商大户,多合商儒为一体的上流阶层,多文化名人。 ③近代以前的上海县,扩大而至松江府,一直笼罩在苏州文化里,仰视苏州。苏州书画出名,上海人便模仿苏州书画。苏州戏剧出色,上海人便争赏苏州戏。苏州的家具、服饰、饮食,以及各类行为方式,都是上海人歆羡的对象。明清人形容上海城市发展不错,最好的表彰语便是“小苏州 ...”。民国时期学者研究上海话语素,发现苏州语系占了7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的继承关系。 ④186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文化地位已超过苏州、南京、杭州。1900年,上海人口

2017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1_积累应用(含答案)

2017年高三二模汇编1: 积累应用 长宁(金山)区 1.按要求填空(5分) (1),任重而道远。《论语·伯》 (2)望西都,,伤心汉经行处。《【中吕】·潼关怀古》(3)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由空间开拓视野,由时间 驰骋想象,营造了开阔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杜甫《登楼》中相似手法写出相似境界的一 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一位同学要在“高三毕业典礼”上表达愿景,下列适合在发言中引用的一项是()。(2分)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是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某电视台邀请一对父子艺术家为嘉宾。老艺术家曾接受过该台采访,而此次未能前来。电视台主持人对年轻艺术家说的开场白,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我上次采访过您父亲,家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B.我上次访谈您父亲,亲聆先贤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C.令尊曾光临本台,老人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D.我曾垂询令尊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看法,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1.(1)士不可不弘毅(2)意踟躇山坡羊(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2.(1)(2分)B (2)(3分)C 崇明区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2)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3)轼《?密州出猎》一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两句用典抒情,杜甫《登楼》一诗中运用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面对一位背负压力、灰心丧气的同学,下列各句最适合用来劝慰他的一项是()(2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2)小王老师收到一个学科研讨会的通知,因有事不能参加,发短信说明。下列措辞最得 体的一项是()(3分)

上海市2018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上海市2018年静安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2018.05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总为浮云能蔽日,。([唐《登金陵凤凰台》) (2)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过三种之境界”,其中形容第二种境界的 句子是“ ,。” 2.按要求选择。(5 分) (1)卓不凡同学恃才傲物,好友想写一句话劝诫他,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2 分) A.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C.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葛洪)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规范地[甲]?过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教师职业的性质不明确,其特点也会不明确,不仅给教师带来[乙],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A.[甲]透露 [乙]疑惑, B.[甲]披露 [乙]困惑 C.[甲]披露 [乙]疑惑 D.[甲]透露 [乙]困惑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中国怎样成了中国人的中国 ①公元前 7500 年左右,中国开始出现农作物和家畜,还有陶器和打磨的石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动 植物驯化中心之一。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 期间,这些地区性文化在地理上扩张,它们开始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文化多样性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而交战的酋长管辖地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规模更大、权力更集中的国家的形 成。 ②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在中国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较短;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南北之间既不像非洲和墨西哥北部那样被沙漠阻断,也不像中美洲那样被狭窄的地峡隔开。倒是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黄河、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 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有这些地理因素促成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统一,而西方的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比较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 的统一。 ③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但主要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 南。这个趋向在文字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产生的一种被充分证明的书写系统,是在华北得到完善,并流传各地,预先制止了任何其他不成熟的书写系统的发展或取而代之,最后演化为今天仍在中国使用的文字。华

上海模考题真题-2014年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二模卷

2014年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二模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或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1)传统中国画的一个特点是文化性。南宋美术史家邓椿有云:“画者,文之极也。”国画讲究历史文化的积淀,既有与时俱进、笔墨当随时代的一面,又有丰厚积累的一面。鉴赏齐白石的几幅“趣作”,便可从中了解中国画蕴含的这种独特的艺术之美。 (2)齐白石有三绝——画虾、画蟹、画鸡,他画其他的画,也画得很好。《自称》是一幅非常有趣的画,在这幅画里可以看到画家在观察大自然时,没有把物理当成画理、把自然规律当成艺术规律。“奥理冥造”是宋代沈括的说法。沈括既是文人学者,又是自然科学家,他非常懂画,“奥理冥造”是他对中国画家想象的一种概括。在这幅画中,齐白石画的小老鼠,跳到秤钩上去了,想要掂掂自己的分量,旁边写着“自称”。老鼠不可能跳到秤上称自己的重量,这是齐白石的一种想象,很有创意,而且创意里带着幽默和讽刺,好像在说你这个小耗子,你偷油吃、偷粮食吃,别以为自己了不起,你上秤看看自己有多大分量?非常有趣。 (3)画既有好坏高下,也有真假之分。我在台湾就看到过这幅画的赝品图版,但真假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中国画讲笔墨,笔墨有两种功能,第一要造型,塑造形象。齐白石画老鼠,肌肉是紧的,外边的皮也是紧的,尾巴是有弹力的。而在这幅假画里,老鼠仿佛就剩皮了,没有骨头,这个尾巴,笔不从心,仿佛快要断开一样。笔墨的另一种功能是用于审美的,要善于操纵中锋的线。秤砣有重量,拴秤砣的绳必然抻得很直,齐白石画秤砣的线就抻得很直,秤杆也能一笔画下来。假画中的线,画得不直,那么沉的秤砣,系秤砣的绳还能弯弯曲曲吗?更糟糕的是,造假者怕小老鼠在秤钩上掉下来,给秤杆的另一头挂了一条线。挂线之后,秤砣便不能挪动,分量也就称不出来了。秤杆上的准星是标记分量的,系秤砣的绳,靠着移动中的平衡,才能根据准星知道分量。造假者没有见过秤,没有生活经验,完全凭自己的想象。这样画,老鼠是掉不下来,但也不用“自称”了,画得非常笨、非常蠢,造假造得破绽百出。这权当是题外话。 (4)齐白石还曾在他87岁的时候画过一幅画,是给三儿子齐子如(齐良琨)的媳妇王紫佩画的,题跋为“鸡不仅能鸣”。汉代《韩诗外传》中记载,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齐白石画里有来自民间的生动活泼的气息,他画公鸡,将其作为“德禽”来歌颂。 (5)而在另一幅作品中,齐白石画小鸡夺蚯蚓,小鸡旁边写着“他日相呼”,明明是两只小鸡在抢蚯蚓,为什么是“他日相呼”呢?原来如上所述鸡有五德,其中一德——仁德,就是见食相呼,意思是鸡有团队精神,不吃独食,看到好吃的,把同伴招呼过来,大家一块

2020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渐黄昏,,都在空城。(姜夔《》) (3)杜甫《登楼》中“,”两句借三国典故抒发诗人的忧虑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真正的蔑视,,,。因为,如果你让一个你所看不起的人知道你轻视他,你就不过是表露了对他的某种尊敬。 ①总是不露声色 ②作为真正荣耀的对应面 ③不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答案】 1.(5分)(1)吾尝跂而望矣 (2)清角吹寒扬州慢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1)(2分)A (2)(3分)B 【解析】 1.课内名句默写注意字形、字义,根据诗句的内容理解性背诵,默写的准确率会比较高。 2.(1)本题考查语境义,按照题目要求选择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A选项的意思是指: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去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B选项的意思是指: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C选项的意思是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D选项的意思是指: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结合语境义

【2014长宁、嘉定二模】上海市长宁、嘉定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长宁嘉定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建筑:?此地人?的文化生态场景 ①城市建筑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景观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建筑,怎样体现既往与当今、时代与地域的关系?这是当下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生态演进的重要思考点。 ②?现代性?促成了合理的城市化和建筑现代化,也导致了文化断根的城市化和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于是,面对历史空间,便有两种倾向:标榜逻辑合理的?新陈代谢?和诉诸历史价值的?怀古恋旧?,而前者占压倒性优势。观察中外城市与建筑演变进程中呈现的差异,可以对上述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一是以巴黎19世纪的?奥斯曼计划?为例,法国近代旧城改造虽然颇具争议地拆除了大半的中世纪建筑及街区,但是也留下了有着较高建造质量并仍适应当代发展的近代历史城市景观。今天的中国,大部分城镇包括重要历史城镇都经过了初级改造,却留下了很多问题和遗憾,低质建造比例大、地域风土特征保留少、景观相似度甚高等现代城市建筑通病随处可见。第二个差异是,当代西方城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工业时代为背景,已经面临?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问题,城市的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已从相对立走向相交融,而中国如何在社会和人文意义上,同时实现从农耕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有机更新?,乃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在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下,传统城乡的改造有必要坚持反思现代性的历史主义观念和保持各地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地域主义立场。 ③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我们正在失去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说过的?使居者能有‘此地人’切身感受?的地域建筑特征。面对此种挑战,虽然当下很多城市采用?再现?古城、古建已逝风貌的重建对策,但是这种被动的历史?再现?很难成为城市演进的主导方向。 ④城市空间并非是一元性的,即使在全球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文化生态上有魅力、可持续的城市,不仅是?与古为新?拥有历史厚度的城市,还拥有质感的山水、建筑和人文环境,是有?此地人?感受的地方。这里不妨以?地平线?作为比附,虽然可视的地平线需要深远的地理尺度,但是在拥有史地维度和质感的城市,却可以深切感受到人文与自然交织的?心理地平线?。自人类建造城市以来,地平线就不断被城市景观的?天际线?所掩蔽,聚居程度越高,地平线消失越甚,可是?心理地平线?在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空间中始终存在。比如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古典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恰恰是封闭围合的?壶中天地?,完全看不到物理空间的地平线,通过对景、障景和借景,却让人有小中见大的意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地平线?。再如杭州西湖一侧是城市轮廓,另一侧是凤凰山等自然山林形成的天际线,无论从哪一侧看出去,都没有延绵的地理地平线,但是谁又能说杭州这种半城半山一水连的城市空间不似?天堂?呢?所以,在城市建筑设计和城

2014上海初三物理二模各区压轴题汇总

2014二模各区压轴题汇总 2014杨浦基础考(1.5模) 28.如图21所示,底面积为2×102 米2 的圆柱形平底薄壁水槽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装有金属球的小盆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小盆的质量为1千克,金属球的质量为1.6千克,金属球的体积为0.2×103 米3 。 ① 若把金属球从盆中拿出并放入水槽中后,小球沉入水底,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② 求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29.在图2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12欧,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电流表、电压表的表盘如图22(a )、(b )所示。求: ① 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② 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 ③ 现有两个滑动变阻器,A :“50欧 2安”和 B :“150欧 1安”,请选择其中一个替换定值电阻R 1或R 2 。 要求:选择适当的量程,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保证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电流表和电压表V 1都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且使电压表V 2的变化量最大。 第一,为满足上述要求,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选填“A”或“B”)替换定值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R 1”或“R 2”)。 第二,算出电路中电压表V 2的最大变化量 △U 2。 R 2 A S V 2 R 1 V 1 图21 图22 (1) (2)

32. 小王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小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50Ω 2A ”、“20Ω 2A ”两种规格)、电键及导线若干,其中待测小灯上只有所标“0.22A ”(指小灯正常工作电流)字样清晰可见。他连接电路,并把滑片移到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发出明亮的光,而电压表却无示数。接着他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减小,电压表示数逐渐增大,当滑片移动到中点位置附近时,小灯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3伏。他经过思考分析,不更换实验器材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并规范操作,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16安和1.3伏。 ① 请说明小王判断小灯正常发光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_欧,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__瓦。(需写出计算过程) 2014黄浦区二模 21.如图10所示,装有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10-2 米2 ,静止在水平面上。 ①若容器内水的体积为2×10-3 米3 ,求水的质量m 水水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②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m ,现有物体A 、B (其密度、体积 的关系如右表所示),请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不会溢出),可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 ’水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 ’地 的比值最小。 选择________物体(选填“A ”或“B ”),求p ’ 水 与p ’地 的最小比值。(用m 、ρ水 、ρ 、V 表 示) 22.在图11(a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在6~12伏范围内调节,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 ①求通过电阻R 1最小电流I 1最小。 ②若通过变阻器R 2的电流为0.5安,求10秒内电流通过R 2所做功的最大值 W 2最大。 ③现有标有“20Ω 2Α”、“50Ω 1Α”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有一个表盘如图11(b )所示的电流表可接入电路。 若电源电压调至某一数值且保持不变,当选用标有__________字样的变阻器替换R 2,并把电流表接入__________点时(选填“M ”、“N ”或“M 、N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ΔI 最大。求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 (10) (11) (12) (13) (a ) (b) 图11 图10 物体 密度 体积 A ρ 2V B 3ρ V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 宝山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现代人与创新人格 刘铁芳 ①创新品质 ....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 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突出创新品质在现代人的个性发展、人格生成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创新品质在人的个性发展、整体人格生成中究竟意义如何?创新,中文意为“创造新的,更新”,英语中意指“bring forth new ideas;make innovations”。就创新的基本含义而言,它所指涉的其实只是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中性的、与价值并无直接关涉的 指称,也就是说 ....,创新所直接关注的只是观念和行为的“新”,并不直接指涉观念和行为本 身的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 ..价 ...“为什么”,是.事实而非....,创新所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 值。换言之 ....,在个体的人格整体中一定有...,创新本身并不足以确保其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 比创新更基本、也重要的因素,比如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社会责任感,比如德性等。创新说到底只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体人格的基本追求乃是独立性、自主性、完整性、丰富性,创新只是实现个体人格的手段和形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化,创新是为个体人格服务的,而不是人格为创新服务,尽管一定的人格基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归根到底创新还是要服务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人格永远也不是或者说不应是创新或者别的什么 的手段,人格就是目的。也许 ..,就我们的惯于听从、服从的人格现实而言,强调独立人格比创新人格更有价值。 ④当然,也有人把创新所需要的个体人格特质,诸如开放的心态、批判质疑意识、进取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与创新相关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创新人格。尽管如此,这种看似完整的“创新人格”仍不足以标识完整的个体人格,个体人格中

2014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作文题目(全)

2014高考二模作文 虹口: 有一群人抛开束缚,一有机会就走出去,并为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穷游。 “穷游”人,追求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背上行囊,清爽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读山阅水,心灵自由。他们的足迹,可以踏入还未被开发的地方;他们的梦想,就是要穷尽想游之地。有时还会无计划,无目的,买一张车票,潇洒出行。 时下,强劲的穷游风,刮进了校园。家长,社会对此表示忧心。 黄浦: 林语堂说,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有人却不以为然,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 静安(杨浦,宝山,青浦):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浦东新区: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对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徐汇(松江,金山):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圈地走,一走就是七天七夜,最终饥饿劳累尽数死去。其实,只要他们其中的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近在嘴边的松叶。 这个实验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崇明: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他告诉我们:即使各个环节都是比较完美的90%,可在5个环节之后的结果就不是90%,而是59%了。如果抛开简单的数学意义,这个结论说明什么问题?你对这个等式又是怎样理解和思考? 奉贤: 《西风颂》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全诗最后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历来脍炙人口。 闵行: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长宁(嘉定):

2014上海市语文二模定稿权威官方版D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浮光跃金,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赋”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______(2分) A.“爱上层楼”描绘少年活泼向上的勃勃生气。 B.“强说愁”写出了词人年少无知却故作深沉。 C.“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无法排解内心忧愁。 D.整首词表现了词人识尽人生愁苦之后的旷达。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____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B.第②段以“如看场中美色”比喻读书多从而获益多。 C.作者以孔子读《易》阐明要读书千遍,探其深意。 D.作者以虞世南等人的示例从反面强调要深入研读。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①,游国学②。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①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清求.而不与()(2)亦未假.书于汝()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B. 我把你珍贵的书看得太重,特意拿这本书来互相游戏一下而已。 C. 我把你珍贵的书看得太重,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D.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特意拿这本书来互相游戏一下而已。

2019年上海宝山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宝山区2019年第二学期期中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二模)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望西都,,伤心秦汉经行处。《[中吕] ·潼关怀古》 (3)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由空间开拓视野,由时间驰骋想象,营造开阔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杜甫《登楼》中用相似手法写出相似境界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一位同学要在“高考誓师大会”上表达愿景,下列适合写进发言稿一项是()(2分)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某电视台邀请父子两位艺术家为嘉宾;老艺术家曾在该台做嘉宾,而此次因工作忙未能前来。下面是电视台主持人对年青艺术家说话,得体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上次曾采访过您父亲,家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B.我上次访谈您父亲,亲聆先贤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C.令尊曾光临本台,老人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D.我曾垂询令尊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看法,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二阅卷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①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 ②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③“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A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诉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

上海市普陀区201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供参考学习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2013.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期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 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 ①先秦诸子由于社会影响巨大,历史贡献卓著,因此对中国文脉的形成有特殊贡献。我把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 ....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在这三个等级中,处于第一等级的庄子和孟子已经是文学家,而庄子则是一位大文学家。 ②把老子和孔子放在第二等级,实在有点委屈 ..这两位精神巨匠了。我想他们本人都无心于自身的文学建树,但是,虽无心却有大建树。这便是天才,这便是伟大。在文脉上,老子和孔子谁应领先?这个排列有点难。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记。孔子开创了中国语录式的散文体裁,使散文成为一种有可能承载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文体。孔子的厚重和端庄并不堵眼堵心,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健康君子的斯文潇洒。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千年正统,因此他的文风也就成了永久的楷模。他的文风给予中国历史的,是一种朴实的正气,这就直接成了中国文脉的一种基调。中国文脉,蜿蜒曲折,支流繁多,但是那种朴实的正气却颠扑不灭。因此,孔子于文,功劳赫赫。本来,孔子有太多的理由在文学上站在老子面前,谁知老子另辟奇境,别创独例。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不容外借。在老子面前,语言已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甚至无须任何解释、过渡、调和、沟通。这让中国语文,进入了一个几乎空前绝后的圣哲高台。我听不止一位西方哲学家说:“[甲]从语言方式,老子[乙]是最高哲学。孔子不如老子果断,因此在外人看来,更像一个教育家、社会评论家。”外国人即使不懂中文,也能从译文感知“最高哲学”的所在。有一段时间,德国人曾骄傲地说:“全世界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这当然是故意的自我夸耀,但平心而论,回顾以前几百年,德国人也确实有说这种“大话”的底气。然而,当他们读到老子就开始不说这种话了。据统计,现在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本老子的书,其普及度远远超过老子的祖国。 ③说完第二等级,我顺便说一下第三等级。韩非子和墨子,都不在乎文学,有时甚至明确排斥。但是,他们的论述也具有了文学素质,主要是那些干净而雄辩的逻辑所造成的简洁明快,让人产生了一种阅读上的愉悦。当然,他们两人实干家的形象,也会帮助我们产生文字之外的动人想象。 ④更重要的是要让出时间来看看第一等级,庄子和孟子。孟子是孔子的继承者,比孔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现代文二 静安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教授与烟斗(吴小如) ①教授叼着烟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闻一多先生的遗照。抗战期间我生活在沦陷区,没有到过昆明,因此无缘与闻先生接触。在我的师辈中,如朱自清、俞平伯、游国恩、沈从文诸先生,有的根本不吸烟,像废名先生更是反对吸烟,连学生吸烟都不敢当着他的面。 ②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合并到北大来,教师队伍中有三位先生是经常叼烟斗的,按照年龄排列,则是吴组缃先生、王瑶先生和朱德熙先生。这三位先生同我共事都在四十年以上。今天他们都已成了古人,回忆一下他们吸烟叶、叼烟斗的神情形态,也算是对他们的悼念吧 ③组缃先生长我十四岁,是我的同宗,但辈分比我大得多。院系调整之初,包括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望见组缃先生威仪棣棣的庄严神态,都存有敬畏之心,连我这年轻教师也不例外。久而久之,才发现他是一位貌似严肃、心实慈祥的长者,只是疾恶如仇,不说假话,待人不虚与委蛇,才使人由敬生畏。组缃先生从不轻易赞许别人,直到晚年,有的学生写了书请他作序或题辞,他仍不随便动笔。而对于我这同族晚辈,感情却日益深厚。每逢家乡托人带来茶叶,他知我也是嗜茶者,总让学生顺路送一部分给我。我有时买一点小礼物或补品去看望他,他并不推辞,却总说所买的东西太昂贵了,破费太多。我写了书送他,求他指教,他总是认真阅览,然后指出优缺点,不过往往有溢美之辞。在学生面前他总是为比他年轻的同行们代树威信,为他们说恰如其分的好话,对我更不例外。不虚夸,不苛责。几十年来,敬他的心与日俱增,畏惧心理却早为亲切交谈和推心置腹所取代了。 ④组缃先生晚年已不吸烟,但在十年浩劫以前,烟斗是不离“手”的。每次在同他起开会或谈话时,尤其是在他书房里做客,总看到他手上拿着烟斗,不停地在做吸烟前的准备工作。那就是,用细细的纸捻儿慢条斯理地向烟斗的小孔中缓缓插入,经过转动,再点点拉了出来,为的是把里面的烟油擦净。事实上,抽一次烟叶不过几分钟的事,而擦烟油的工作几乎要用一整天。组缃先生的烟斗花样繁多,都在书桌上陈列着,吸烟时轮番取用。因此搓纸捻擦烟油的工作仿佛永远做不完。他吸用的烟叶皆属上品,味道芳香,在座的人遇到组缃先生吸烟时,总会嗅到各种各样的烟叶香味,而不觉得烟雾呛人。 ⑤如果说组缃先生的烟斗是常不离“手”,则王昭琛先生(王瑶字昭琛)的烟斗则是永不离口的。1971年北大中文系不少师生住到密云县郊农村“开门办学”,跟昭琛住一室的学生们是这样形容他的:“王瑶老师在擦左边面颊时,把烟斗歪向右唇角叼着;等到擦右边时,再把烟斗推到左唇角。宁可有的地方毛巾揩不到,也不肯拿开烟斗。” ⑥组缃先生和昭琛先生还有一个共通之处,即除吸烟叶外都嗜饮茶。不过组缃先生总是饮他从家乡皖南寄来的绿茶,而且都属佳品名茶;昭琛则只喝苿莉花茶。每天从下午到午夜,无论有客与否,他总在沙发前的长条案上陈列着若干碗茶水,一碗一碗不停地灌下去。总之,他一面用力吸着烟斗,一面不停举杯饮茶,已成为他几十年来的惯例。所以很多熟人都听过他常说的一句笑话:“我一年到头都在水深火热之中。” ⑦朱德熙先生也是一直用烟斗吸烟叶的。他吸烟时比较注意风度和姿态,很带洋绅士气派。如果说,组先生是以纸捻通烟斗为习惯动作,昭琛是以烟斗不离口为特殊风貌那么,德熙最习惯的动作则是不停地划火柴,不停地点烟斗,一口口不停地吸烟。不过他爱一面聊天一面吸烟,不等谈话画句号时烟叶就熄灭了,于是便继续划火柴,继续点燃烟叶,继续一口口地吸。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客去为止 ⑧如今,这三位名教授都已作古,他们的逝世,不仅是北大的损失,不仅是学术界的损失,

2019年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 (2)“天朗气清,。”既是景语又是情语。(__________《兰亭集序》) (3)《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李准备在祝贺母亲生日的贺卡上题写古诗表达心意,适合选用的诗句是()。(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D.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前后照应并连贯的一项是()。(3分) 总之,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之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这种种情况从前人也都知道,所以才有“”、“”、“”这些个话。 A.多变\意在言外\言不尽意 \求之于字里行间 B.灵动\求之于字里行间\意在言外\出人意表 C.特殊\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 言不尽意 D.复杂\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熊月之 ①近代上海跟江南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地域来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空间性质来说,是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一般城镇的关系;从相互关系上说,是中心与腹地的关系。从上述三个维度来考察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联,我认为有五个方面。 ②近代以前的上海地区文化,统属于江南文化。在文化地位上,苏州、杭州、南京等地高于上海。以上海与苏州而言,近代以前苏州为江南中心城市。苏州物产丰盈,多富商大户,多合商儒为一体的上流阶层,多文化名人。 ③近代以前的上海县,扩大而至松江府,一直笼罩在苏州文化里,仰视苏州。苏州书画出名,上海人便模仿苏州书画。苏州戏剧出色,上海人便争赏苏州戏。苏州的家具、服饰、饮食,以及各类行为方式,都是上海人歆羡的对象。明清人形容上海城市发展不错,最好的表彰语便是“小苏州”。民国时期学者研究上海话语素,发现苏州语系占了7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的继承关系。 ④186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文化地位已超过苏州、南京、杭州。1900年,上海人口超过100万,已是中国最大城市。1947年,上海人口430万,南京103万,杭州61万,苏州39万,上海以外江南城市人口总和仅为309万。集聚到上海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江南人。1930年,江苏、浙江两省籍人占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