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人员需要了解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机制

新媒体人员需要了解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机制

新媒体人员需要了解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机制
新媒体人员需要了解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机制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机制

一、编辑分发和社交分发

互联网内容分发主要可以分为3种类型:编辑分发、社交分发、算法分发。

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内容主要是:

编辑分发:平台编辑给你推荐的内容;

社交分发:你的关注的用户生产/筛选的内容;

算法分发:机器算法给你推荐的内容。

其中编辑分发出现的时间最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就有了。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我们看到的节目都是编辑筛选出来的。这种内容分发是中心化的,一个编辑团队决定了广大的用户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编辑分发的模式会带来两个弊端:

第一,首先因为是人工审核,随着的内容量的激增,编辑团队的人员必须要扩充才能保障内容分发效率,否则会导致优质的内容得不到分发。

而内容的边际效益随着内容量的增加是递减的,所以人工审核所代表的编辑分发肯定没有未来。一旦内容量出现了指数级别的增长,审核人员的成本是巨大的。

第二,编辑因为自身的专业性可以筛选出优质的内容,但是优质的内容不一定是用户喜欢的内容。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编辑分发无法覆盖长尾用户的口味。

社交分发把内容的筛选权还给了用户,所以社交分发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消费特定内容。而用户对于内容的诉求是多种多样。因此大量长尾领域的自媒体开始崛起,不管你所处的领域多么的小众,只要内容够干够硬,那么就会收到关注。因为再冷门的需求,放在14亿人口的基数,沉淀出的用户量是很可观的。

二、算法分发

内容分发的最终目标就是高效的连接用户与内容。随着内容量的激增,用户找到目标内容的成本越来越高。与其让用户自己筛选内容,为什么不让平台帮助用户过滤出有价值的内容呢?

2006年,张艺谋筹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去世界各地寻找灵感,他们一行人在麻省理工体验了一把当时还属于先锋科技的算法推荐。

根据用户的特征标签,给用户推荐相匹配的内容,这就是算法分发。从抖音给我推荐婚纱、相亲广告来看,字节的算法还是挺准的。我还没说,就给我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微信公众号一直是典型的社交分发产品,但是今年开始有点往算法分发上转变。之前公众号消息列表的排序一直是严格按照推送时间来的。这种分发方式符合张小龙的产品理念——“通过设定简单的、确定的规则来构建一个自然的生态,用户在这个去中心化生态里能自然演进。”

按照时间排序可以保障公众号的公平竞争——不管你是50万粉丝的行业大V,还是500粉丝的新手,谁的推送时间靠后,谁的排序就靠前。

微信开始实行了算法排序,就是考虑了不同的公众号对用户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些你经常打开和互动的公众号在排序上会更靠前。从这样来看,的确是提升了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