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公法讲义

国际公法讲义

国际公法讲义
国际公法讲义

国际公法讲义

第一部分总论——国际法基础理论问题

一、绪论——国际法的概念、特点、编纂、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立法方式:各国协议共同制定

国际法的主要特征2.执行方式:无超国家强制机构,通过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实施条约

国际条约

独立的渊源国际习惯:客观要素(惯行)和主观要素(法律确信)

一般法律原则: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

国际法渊源★★国际组织的决议

辅助资料司法判例

各国权威国际法学家学说

例题(2007年真题)

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甲乙丙三国中,甲国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丙国曾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后退出该议定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原理和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该原则对甲国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对乙国没有法律拘束力

B.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议定书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C.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原则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D.该原则对于甲乙丙三国都具有法律拘束力

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一元论和二元论(平行论)、纳入、转化及混合方式、关系。

1.中国宪法就此未作统一规定

2.民商事领域,条约优先于国内法,但保留的条款除外

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3.民商事以外的领域的条约如何适用,个案处理

4.某些条约和国内法并行适用(如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

5.WTO规则原则上不能在中国直接适用

提示:一国制定的国内法与该国参加的条约冲突时是否当然无效?

例题(2007年真题):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和我国有关法律,当发生我国缔结且未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与我国相关国内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何者优先适用

B.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

C.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自由裁量,以公平原则确定优先适用

D.我国缔结的任何未作保留的条约的条款与中国相关国内法的规定不一致时,都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

(民商事才优先)

(一)国际法的特点

(1)强制力依据:国家协议意志;

(2)立法方式不同:平等协议制定;

(3)主体和调整对象: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定政治实体;

(4)强制方式:国家本身的单独或集体的行动;

(5)发达程度不同:时间短,不如国内法发达。

(二)渊源

例: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BC)

A.国际条约(最主要的渊源) B.国际习惯(最早的渊源)

C.一般法律原则D.国际法院、其他国际私法机构、仲裁机构的判例及各国国内判例

E.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的学说 F.国际组织的决议

(三)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实践

1.国际层面

(1)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

(2)同时国际法不干预一国国内法制定,除非该国承担了相关的特殊义务。

(3)如果一国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由于优先适用其国内法造成其对国际法的违背,该国应对此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

2.国内层面(国际法在国内法中的地位及两者冲突时怎么协调)

(1)国际条约:民商事条约直接优先适用(保留除外)、转化适用、并行适用(外交特权、豁免方面)。

《民法通则》142条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依照本章的规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民事诉讼法》第2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行政诉讼法》第7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注意:WTO协议将主要采用“转化”方式在我国适用。

(2)国际习惯: →国际惯例补缺原则+公共秩序保留。

《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民法通则》第150条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特点——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1954年由中印、中缅首倡。

(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原则的来源: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原则(例外)、各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殖民国才可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例题: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下列关于内政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一国对另一国进行的经济援助有可能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

B.发生在甲国领土范围内的甲国国家行为一定会属于甲国的内政

C.甲国利用经济优势强迫乙国从计划经济转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干涉乙国内政的行为

D.在甲国的领土外实施的行为不可能属于该国的内政范围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1)主权: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自保权(国防权、自卫权);

(2)属性:国家固有的(非国际法赋予的)根本属性、不可分割、历史性;

(3)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最重要的方面。

2.不干涉内政原则——内政:国内管辖事项,不得违反国际法。

3.不使用武力原则(禁止侵略行为和禁止侵略行为的宣传)——例外:自卫、联合国(UN)授权。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首次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规定为一项普遍性的国际义务。

第二部分国际法的主体

一、范围——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解放组织(个人?)。

例题:下列哪些属于国际法主体?()ABC

A.国家 B.政府间国际组织 C.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D.香港 E.美国各州 F.邦联制国家 G.英联邦 I.微软公司

二、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

1.国家的四要素(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权组织、主权)

2.国家的类型(判断哪些为国际法主体,哪些不是)——单一国、复合国(联邦、邦联)、永久中立国。

(1)独立权①自主性

②排他性

(2)平等权①国防权

3.国家的基本权利(3)自保权②自卫权

①领土管辖,又称属地优越权

(4)管辖权②国籍管辖,又称属人管辖权

③保护性管辖

管辖权:④普遍性管辖

(1)属地管辖权:

①依据:行为发生地、结果发生地在境内。

②特点:现代国家行使管辖权的首要依据和普遍形式;优越于其他管辖权;受到一定限制。

(2)属人管辖权(国籍管辖权):

①对象:本国自然人、法人,船舶、航空器、航天器等具有本国国籍的特定物。

②注意:特定物作为管辖对象,适用属人管辖;特定物的内部空间作为管辖范围类比属地管辖。

(3)保护性管辖权:

该管辖权通过两种方式行使:①上述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内被依法拒捕和管辖;

②通过国家间对行为人的引渡来实现。

(4)普遍性管辖:

行使:在本国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区域行使,是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普遍的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不论这些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和罪犯的国籍,各国都有权行使管辖。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被公认为普遍管辖权的对象。

4.国家主权豁免(绝对豁免主义和相对豁免主义、豁免的放弃)

中国:绝对豁免主义。

(1)一国不对他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进行管辖。

(2)一国的国内法院非经外国同意,不受理以外国国家作为被告或外国国家作为诉由的诉讼,也不对外国国家的代表或国家财产采取司法执行措施。

国家主权豁免——“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

(1)司法管辖豁免:受案豁免、诉讼程序豁免、执行豁免(阶段放弃原则)。

①司法管辖的豁免:即未经一国同意,他国法院不得受理以该外国国家为被告或者以该外国国家财产为诉讼标的的纠纷。根据国际社会的一般作法,一国法院可以受理以外国国家作为原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且该外国法院也可以审理该诉讼中被告提起的同该案直接有关的反诉。

②诉讼程序的豁免:即未经一国同意,即使该国放弃管辖豁免,外国法院也不得对该国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得强制出庭作证以及实施其他诉讼程序上的强制措施。

③强制执行的豁免:指一国同意在他国法院中作为被告或主动作为原告参加民事诉讼,在未经该国同意时,他国法院不得根据本国判决对该国财产实行强制执行。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三项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司法管辖豁免是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的核心内容,是诉讼程序豁免和强制执行豁免发生的前提条件。但当一国在他国法院放弃司法管辖豁免时并不等于该国同时放弃诉讼程序豁免和强制执行豁免。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三项内容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2)绝对豁免和相对豁免:关于国家主权豁免原则主要有两种学说:绝对豁免说和限制豁免说。前者认为国家的一切行为和财产都享有豁免;后者主张将国家的行为分为商业行为和非商业行为(非主权行为和主权行为、管理权行为和统治权行为),认为国家的商业行为不享有豁免,非商业行为才能豁免。现在,限制豁免说逐渐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但限制豁免说并不否认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制度是一项国际法原则。我国关于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立场是:

①理论上坚持绝对豁免。即主权国家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享有以上所述三方面的豁免。

②我国的国有企业,虽然经营的是国家财产,但是,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不享有豁免。

③豁免的放弃(个案放弃原则):明示放弃:声明、公告;默示放弃: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介入诉讼。

5.国际法上的承认(单方行为)

(1)对新国家的承认(基于新国家的出现:合并、分离、分立、独立)。

(2)承认的方式包括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

默示承认:接受使、领馆;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签双边政治条约。共同参加不是承认。

(3)对新政府的承认:原因是基于革命或政变;原则是有效统治原则。

(4)法律承认的效果:可建交、承认对方的立法司法行政及豁免权、具有追溯力、对旧政府承认的撤销。 关于承认法律效果的争论——构成说与宣告说。

例题:下列关于国际法上“承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承认一经宣布就会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奠定全面交往的法律基础

B .承认一旦完成,就相当于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

C .支持新国家参加政府间组织构成对该新国家的默示承认

D .法律上的承认具有溯及的效果,而事实上的承认则不具有溯及的效果

承认:

⑴特征:单方性、政治性、法律性。

⑵明示承认与默示承认(默示包括:建交、正式接受领事、缔结政治性条约、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⑶法律承认(正式承认)与事实承认(非正式承认)。

⑷国家承认、政府承认:

①国家承认:基于领土变更(独立、合并、分立、分离);

②政府承认的原因:基于剧烈革命、政变等导致的政府更迭;

③政府承认的条件:“有效统治原则”。

⑸对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的承认:后果是交战团体或叛乱团体自己承担国际责任,除非该团体自己掌握国家政权,组建新政府。

6

非人身性条约

分离、分立:协议 无协议,公平地按比例

例题:甲国在一段时期内附属于乙国,后又从乙国中独立出来,该国家目前面临着国家继承的问题,该国家与被继承国之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该新独立国家可以继承的包括?( )

A.甲国领土范围内属于乙国国家所有的不动产

B.丙国领土范围内属于乙国所有的一批动产,附属之前原属甲国所有

C.与该领土行政管理有关的归乙国所有的国家档案

D.乙国曾经为在甲国领土范围内与丁国争夺势力范围进行战争向丙国政府借款

继承: 人身性、政治性条约不继承

条约的继承 非人身性条约要继承(如领土划界等)

不动产:随领土走

继承 财产的继承 动产:实际生存原则(实际联系原则)

继承:国家债务、地方化债务(国家名义借的,用于地方)

不继承:地方债务、恶债、本国政府对外国私人所负之债、本国私人对外国所负之债

三、国际组织(有限制的派生主体,受到国际条约限制)

1加权表决制、协商一致)

2.联合国

(2)联合国大会的职权, 大会的表决制度:一般问题、重要问题。

(3)安理会的职权:和平解决争端、制止侵略。其它;安理会的表决制:程序性、非程序性事项 。

A.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的立法机构,其所通过的决议对所有会员国都具有约束力

B.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机构之一,其对于实质性事项的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10个成员的同意票,即需要2/3多数通过

C.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其对于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关于任何事项的决议都享有一票否决权

D.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也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如在表决某一实质性事项时,常任理事国弃权或缺席应视为否决,从而相关决议不能通过

3.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特点和性质

特点:政府间的、成员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属于调整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专门领域问题的国际组织,不包括一般政治性、军事性的国际组织。性质:具有独立的国际法律人格。独立性、专门性、政府间、全球性的国际组织。

4.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非政治、非营利、志愿性)

经社理事会给予的三种咨商地位:①普遍咨商地位;②特殊咨商地位;③注册咨商地位。

非政府国际组织(NGO):

(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特点:①跨国性;②非政治性和非政府性;③非营利性;④志愿性。

(2)法律规制:①这种组织首先是在某个国家注册登记成立,受该国国内法规范;

②若在其他国家进行活动,也应当尊重有关国家法律,不得从事违法活动。

(3)联合国与一些非政府组织的联系机制:

根据《联合国宪章》及有关决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给与一些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建立联系。“咨商地位”根据所涉及的事务领域的广泛程度分为三种:对就经社理事会议程上几乎所有问题进行工作的大型国际非政府组织,给予“一般咨商地位”(所有),对仅与经社理事会少数问题领域有关的非政府组织,给予“特别咨商地位”(特定),而对那些经社理事会认为有时可对其工作作出贡献的非政府组织,给予“列入名册地位”(特别贡献)。取得咨商地位或观察员身份后,这些组织可在联合国系统内,可参与联合国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常见的非政府组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国际特赦组织、绿色和平、人权观察、国际难民组织、透明国际、无国界记者、樂施會、国际人道救援与发展、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新月会、饥饿计划、国际救援委员会、无国界工程、无国界医生、国际标准化组织。

四、国际法律责任★★★★★国家不当行为的责任

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

国家机关的行为

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

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

可归因于国家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视为支配国的行为)

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叛乱成功组建新国家可视为新国家的行为)

国家的间接责任(国家对自己的不作为、疏忽、放纵违法行为)

构成违反一般义务:国际不法行为

违反国际义务

同意

国际无排除不当性的情况对抗与自卫

法律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责任危难或紧急状态

终止不当行为、恢复原状

传统责任形式:赔偿、道歉

保证不再重犯、限制主权外空探索:国家责任制(发射国家承担责任)

新发展: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的赔偿责任核能利用:双重责任制(营运商、国家)

其他:经营者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例题1:下列有关国际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只有在实施了国际不法行为的情况下才承担国家责任

B.一般一国地方政府机关的行为不属于可归因于该国国家的行为

C.如果叛乱未导致组成新国家,叛乱团体的行为不属于可归因于国家的行

D.只要受害国对加害国的不法行为事先表示了同意,则加害国即可免除其国际责任

例题2:下列何种行为不构成国家的国际不当行为?()

A.某国军用飞机未经允许进入他国领空

B.一国对其公民哄抢外国使馆财产的行为,坐视不管

C.某国公民抢劫外国游客,受到其国内法的惩处

D.甲乙两国缔结了一项双边条约,由甲国向乙国提供贷款,但到期未如约履行

国际法主体的法律责任(主要是国家)。

1.国际责任的构成――国际不当行为

(1)可归因于国家:

①国家机关的行为(不管国家机关的级别高低、也不管是立法、行政、司法);

②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

③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一般不区分这些人的职务行为或非职务行为);

④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视为支配国的行为;

⑤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在一国领土上的被承认的叛乱运动的机关自身的行为,不应视为该国的国家行为。已经或正在组成新国家的叛乱运动的行为,应被视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新国家的行为;

⑥国家的间接责任:事前失职行为、事后纵容行为。

(2)违背国际义务(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①国际不法行为——违反一般国际义务;

②国际罪行——违反对人类至关重要的义务。

2.排除不当性的情况

(1)自愿同意:违背义务方违背的不得是国际强行法上的义务(如种族灭绝);

(2)对抗与自卫:适度、有必要;

(3)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这个偶然事故不能是国家自己造成的;

(4)危难或紧急状态。

3.传统责任形

(1)终止不当行为;(2)恢复原状;(3)赔偿;(4)道歉;(5)保证不再重犯;(6)限制主权。

4.新发展(注意三类主体的任何行为都是国家行为:元首、大使、代表)

(1)国际刑事责任双罚原则:对于国际罪行采取双罚制,既惩罚国家,又惩罚责任人。《国家责任的条文草案》列举了构成国际罪行的四种情况,即:

①严重违背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如违背禁止侵略的义务;

②严重违背对于保护各国人民的自决权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如以武力建立或维持殖民统治;③大规模地严重违背对于保护人类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如灭绝种族、种族隔离、贩运奴隶等;

④严重违背对于保护和保全人类环境至关紧要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如大规模地污染空间或海洋环境。1998年《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条约拟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刑事法院,对犯有灭绝种族罪、反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四种最严重的国际罪行的个人行使管辖权。

(2)国际赔偿责任: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国家虽然没有不当行为,但仍要承担无过错责任)。

核能利用:双重责任制。

国家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在营运人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外空探索:国家责任制(见外空法部分)。

分论一国际法上的空间

一、领土

1. 领土的范围——领陆、领水、领空及其底土。

2.领土主权——领土所有权和领土管辖权。

3.领土主权的限制:一般限制(无害通过、外交及领事特权与豁免等)及特殊限制(共管、租借、国际地役、势力范围)。

4.界河:以主航道或河道中心线为界分属沿岸国,使用界水时不得损害邻国的利益

5.多国河流(只对沿岸国开放,分段属沿岸国)与国际河流(依条约对所有国家开放)

6. ★★★领土的取得方式A、无主地;B、有效占领——合法

时效:有争议,现已不合法

传统方式添附:合法

征服:以战争合法性为基础,现已不合法

割让非强制——合法

领土取得方式强制——非法

殖民地独立

新方式公民投票(条约或国内法有规定)

7.边界——国际实践中以山脉与河流为界的通常处理方法

8.

9

例题:)

A.领土主权是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的最高权力,是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包括所有权和统治权两个方面B.领土主权及于领土的全部范围,在领陆、领水、领空以及领陆、领水下的底土均能行使

C.派遣国对于本国驻他国大使馆享有领土主权

D.领土主权不得施以任何限制

二、海洋法★★★★★

重点掌握:沿海国在各海域的权利和义务。

(1)内海、内海湾、历史性海湾、港口——属于沿海国之领土。

港口国对外国船舶的刑事管辖权。

(2)领海(属于领土,但受“无害通过制”的限制)。

有害通过、潜水艇通过。

沿海国对外国船舶的刑事管辖权(贩运毒品、后果及于沿海国、船长或船旗国外交领事代表请求、扰乱沿海国安宁)。

(3)毗连区:沿海国四项管制权、依附性(其他性质:专属经济区或公海)。海关、财政、移民、卫生。

(6)群岛水域:行使主权,无害通过权和群岛海道通过权。

(7)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四种通过制度(过境通行、公海自由通过、无害通过、特别协定)、过境通行与无害通过的区别。

际海底管理局)、开发制度(平行开发(自由开发、申请开发))。

【例题】下列表述,根据国际法判断何者是错误的?()

A.一国的领水一般包括内水.内海和领海

B.内陆国也可以拥有领水

C.沿海国对于在自己专属经济区建造的人工岛屿和设施享有领土主权

D.外国航空器在他国的领海上空享有无害通过权,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上空享有自由通过权

E.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发只能由国际海底管理局的企业部进行

海洋法:

1.领海基线

⑴正常基线:也叫低潮线,是落潮时海水退到离海岸最远的潮位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潮线。这种划法适用于沿岸平直、海陆界限显而易见的。

⑵直线基线:是指在大陆海岸和海岸外岛屿最外缘上选定适当的点,将这些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沿着沿海国的折线,这条折线即是领海基线。采用这种方法通常是在海岸非常变曲、海岸附近有许多岛屿或礁石的地方。

2.内海→法律地位同陆地

⑴所有外国船舶不得驶入内海或其他海洋活动;

⑵外国商船如获准进入内海,必须驶入指定的港口并遵守该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

⑶对于遇难或基于履行条约义务或按照国际公约规定行事的目的,外国商船被允许驶入内海时,要遵守沿岸国的法律;

⑷在内海中不得享有无害通过权。

3.港口——对外籍船的管辖:

⑴原则:沿岸国与船旗国管辖相结合的方法,但外籍军舰或政府公务船豁免。

⑵刑事:原则上不管,除非对沿海国有害、案情重大、应请求(船长或船旗国领事)。

⑶民事:船内部事项,原则上不管,除非涉及港口国利益。

4.领海

(1)范围:领海基线量起最多12海里。

(2)无害通过:外国非军用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条件下,无须事先通知沿海国或取得许可而在该国领海内通过的权利。而通过是指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为了驶入或驶出内水而通过领海的航行,这种航行应继续不停和迅速进行(注意:无害通过不适用领海上空的飞机飞越)。

①“有害”:任何武器操练、船上起降飞机、违反沿海国规定上下人员货币货物、故意严重污染、捕鱼、科研测量、其他与通过无关的行为。

②“通过”:无须通知、无须取得许可、连续不停迅速通过(不可抗力、遇难、救助的除外)、潜水艇须上浮并展旗。

③沿海国义务权力:不妨碍、不歧视、不收费、危险情况公布、分道航行管制、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3)沿海国的管辖权【民事不管,刑事有3】:外籍船内的刑案原则不管。三例外:①有害于沿海国;

②打击毒品;③应船长、船旗国使领馆官员请求(应船长请求采取行动前应通知船旗国使领馆官员)。

5.毗连区(非领土)

(1)范围: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实际最长宽度要用24海里减去领海宽度)。

(2)沿海国的权利:特定事项的管制权: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

(3)特点:非领土性、依附性:或为公海或为专属经济区。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6.专属经济区→必须主张才有,非固有权利,专属经济区的制度不影响其上空和底土本身的法律地位。

(1)范围: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和毗连区部分重合)。

(2)沿海国的权利及特征:

资源权:对区内资源享有专属开发的主权权利(这主权权利不等于领土主权)。

管辖权:登临逮捕走司法、提供担保即放他、尽快通知船旗国。不得监禁与体罚(此项仅针对非法捕鱼)。

(3)他国权利——“航飞铺”。

7.大陆架

⑴范围:

①从领海基线量起到如果自然延伸部分不足不到200海里的,扩展到200海里。

②如果自然延伸超过了200海里,则最多不超过350海里,或最多不超过2500米等深线以外100海里。

注意:这里的大陆架和地理上的大陆架概念有所不同,不包括领海以内的部分。

⑵沿海国的权利:资源权:非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定居种的生物资源。

固有、专属性:主权权利——区别于专属经济区。

⑶沿海国权利的限制:①200海里外要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缴费或实物;

②不影响上水、上空的地位;

③他国有铺设权。

【关于用于航行的国际海峡的特别规定】比无害通过权利要宽松。——过境通行

【群岛水域】领土主权,无害通过权和群岛海岛通过权。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8.公海

(1)六大自由——“航飞铺、科建捕”

①航行---挂旗规则(注册并挂旗、只能挂一面、不能随意更换,否则视为无国籍船舶,各国军舰均可登临);

②飞越;

③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④科考自由;

⑤建设人工岛屿(不具有自然岛屿的地位,不能成为领土,但可在其周围划定500米安全地带);

⑥捕鱼。

(2)两种管辖权:

船旗国管辖:公海上的船舶受其船旗国的专属管辖,除非国际条约另有规定。

普遍管辖:海盗行为、非法广播(船旗国、设施登记国、设施所属国、受影响国)、走私毒品、贩运奴隶。

(3)登临权(临检):一国的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得到正式授权,有清楚标志可识别的政府船舶或飞机,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军舰、政府船舶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有合理根据认为其有公约所列不法情况时,拥有登船检查及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这些不法情况为:海盗、贩奴、非法广播、船舶无国籍、或虽然该船悬挂外国旗或拒不展示船旗,但事实上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如果错误登临,造成损失,临检国承担国际责任。

(4)紧追权:沿海国拥有对违反其法规并从该国管辖范围内的海域向公海行使的外国船进行追逐的权利。

主体:同登临权的主体。事由:外国船违反本国相关海域法律。

起止地点:从本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止于:他国领海。

要求:①先发视听警告停止信号,再紧追;②连续不断,进入公海还可继续追。

9.国际海底区域

(1)范围: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大陆架以外)。

注意:国际海底区域和公海海底并非同一概念,公海海底有可能是大陆架。

(2)权属: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

(3)开发——“平行开发制”:如果开发申请者探明了某一片矿区,它必须先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供两块价值相当的矿址,由国际海底管理局挑选一块作为“保留区”由其企业部开发,另一块通过合同方式交由申请者开发,称为“合同区”。

三、民用航空法和外空法

(一)民用航空法

1.国际民用航空的基本制度

领空主权(完全排他)、航空器国籍制度(国家和民用航空器)、定期和不定期航班飞行、国内载运权、空中禁区。

《芝加哥公约》【中国加入的】:领空主权原则:非允莫入、领空立法权、空中禁区权、国内航线专营权。

航空器国籍原则:公约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而只适用于民用航空器。

2.损害赔偿制度(华沙公约及海牙议定书——推定过失和不完全过失责任原则)

损害赔偿制度——《华沙公约》《海牙公约》及三个修订。

(1)推定过错原则:免责理由:已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受害方原因。

(2)责任期间:①乘客:上――下(含上下过程)。

②登记的行李、货物:运输期间(包括航空站内、航空器上、航空站外降停的任何地点)。

③延误:也担责。

A.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它不能飞行 B.传送假情报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 D.破坏航行设备危及飞行安全

(二)外空法(外空的法律地位

《外空公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月球协定》。五个公约中,中国没有加入《月球协定》。

2.外空的法律地位——不得据为己有原则:对全人类开放,任何国家、个人、企业不得对太空主张主权或所有权。

3.外空活动法的主要内容

(1)登记制度(双重登记制):①本国登记册;②UN秘书长总登记册;③多国发射择一国登记。

(2)营救制度——对象:宇航员:①通知(发射国、UN秘书长);②尽力营救;③安全交还(发射国应支付有关保管、交还费用)。

(3)责任制度(国家责任制):

①外空对外空:过失责任。——如果都没有过错的,各自承担各自的损失,如都有过错,则各自按过错比例承担责任。

②外空对地面:绝对责任。

③外空先碰撞再致地面损害:碰撞各方对地面损害承担共同的绝对责任,类似连带责任。

责任公约不适用于:①发射国国民受损;参加发射的外国公民受损;

②应发射国邀请留在发射区或回收区的外国公民。

四、国际环境保护法

防止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

1.大气环保《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集团方式、排放权交易、绿色交易)臭氧层保护:《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例题: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规定?()

A.公约成员国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在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净排量方面,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量,可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

C.排量超出其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其他排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放量,使得总量仍然达标

D.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的抵销其部分排放量

2.海洋环保:防止海洋倾倒废物《伦敦海洋倾废公约》——黑名单、灰名单、白名单

3.《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遗产

4.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巴塞尔公约》

(1)通知进口国政府,并得到其书面准许。

(2)进口国政府必须证实对该废料已作出无害环境的处置安排,包括详尽的处置办法和相关合同,才能准许进口。

(3)该种废料如果进行越境转移,必须有相关的保险或担保。

(4)禁止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之间的废弃物贸易。

程序:①书面通知、书面答复:出口者书面通知进口国主管部门,进口国应书面答复。

②出口国审查:有进口国书面同意、出口者与处置者已定合同、有详细无害处置办法。

③合同受阻应运回:废物无法依约处置,如无其他合法安排,应运回出口国。

④有保险、保证、担保。

⑤放射性物质例外:有其他国际制度管制的。

公约不适用《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与《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海洋:《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

(1)黑名单:禁止倾倒;(2)灰名单:特别许可证;(3)白名单:一般许可证。

《UN生物多样性公约》

自然生态和资源《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分论二国际法上的个人

一、居民的国籍血统主义:单系和双系血统主义

出生取得出生地主义

混合制(多数国家采用,包括我国)

1.取得申请入籍:申请——审查——批准——入籍

加入取得因法定事实取得:跨国婚姻、收养、取得住所、领土转移等

自愿丧失:自愿退籍和选择放弃

2.丧失因法定事实丧失——婚姻、收养、入籍等

非自愿丧失被剥夺国籍

3.国籍的冲突及解决(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解决)

4.中国的国籍制度★★★★★

《国籍法》

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九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条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一)外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外国的;(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第十五条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例题:真题06年——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07年——中国人姜某与甲国人。

国籍取得:

(一)原始国籍

1.血统主义【我国采用双血统】

(1)单系血统主义:只能取得父亲的国籍。

(2)双系血统主义:父母双方均可。

2.出生地主义:取得出生地国籍,不考虑父母国籍

3.混合主义:兼采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多数国家的做法)

(二)继有国籍(转承国籍)

1.申请入籍——“归化”

2.跨国婚姻、收养、取得住所、领土转移

(三)中国国籍法的规定

1.原始取得:血统主义兼采出生地主义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或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2)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3)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2.继有取得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1)中国人的近亲属;(2)定居在中国的;(3)有其它正当理由。

另外,对于希望恢复中国国籍的外籍华人,中国国籍法规定,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

3.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注意:中国境内加入外国国籍的,必须去办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否则仍然是中国国籍。

4.经批准丧失中国国籍

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⑴外国人的近亲属;⑵定居在外国的。

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

《国籍法》第十四条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5.反对中国公民拥有双重国籍

中国《国籍法》第3条明确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另外这一原则还表现在:

⑴外国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而一旦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⑵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⑶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主要内容:

⑴外国人的范围;

⑵外国人的地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差别待遇、互惠原则与普惠制);

⑶外国人的入境和出境。

外国人出入境居留管理和外国人的待遇:

1.入境制度要点

(1)各国没有允许外国入境的义务;

(2)入境一般实行护照签证制——国际旅行证、国际船员证、国际公务员证等也能起到护照的作用;

(3)国家间可以通过协议互免签证;

(4)拒绝入境的理由:国家有权规定,对可能危及本国安全、社会秩序或国民健康的外国人拒绝入境。如精神病患者、某种传染病患者、有刑事犯罪前科或犯罪嫌疑人、被宣布为“不受欢迎、不能接受的人”等。

2.出境制度的要点

(1)国家一般不禁止外国人的合法出境,但可规定某些条件;

(2)出境一般要办理出境手续,依法付清捐税或债务,了结诉讼;

(3)外国人合法出境可以依法带走其私人合法财产;

(4)国家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依法令外国人限期离境或将其驱逐出境,但该措施不得无端滥用。

3.外国人的待遇

外国人的待遇主要指一国对本国境内的外国人(特别是长期和永久居留的外国人)所设定的权利和义务。实践中,各国一般通过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来规定外国人的待遇问题,关于外国人待遇包含以下制度:(1)国民待遇(内外平等):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相同的待遇,即在同样的条件下,外国人的权利和义务与本国人相同。其要点如下:

①国民待遇一般限于民商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方面,不适用于政治权利方面;

②国民待遇通常是国家之间在互惠原则基础上互相给予的,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平等关系;

③国家出于安全与社会利益的考虑,可以对外国人的民商事权利做出某些限制。

(2)最惠国待遇(外外平等):是指施惠国给予受惠国国家或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家或国民的待遇。通常也是国家之间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互相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一般不适用于以下情况:①给予邻国的一些优惠(如边民的往来不按一般出入境手续办理);②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等范围内的优惠;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及其他在条约中明确规定不适用于最惠国待遇的情形。

(3)差别待遇:是指国家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公民的待遇,或给予不同国籍的外国人不同的待遇。

(4)互惠原则与普惠制:是指一国给予外国国家或国民某种优惠待遇须以该外国给予本国和国民同等的优惠待遇为前提。但是基于一些原因,国家自愿同意的片面优惠待遇不在此限,例如普遍优惠制,它是指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某些特殊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同样的优惠。普惠制或称普遍优惠制,是指为减少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中,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某些特殊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同样的优惠(普惠例外于最惠国待遇)。

三、国家对特定个人管辖权的冲突及其协调制度★★★★★

(一)外交保护

前提条件(他国国家不当行为、国籍继续原则、用尽当地救济原则)。考点:“立即”。

1.外交保护的性质

(1)属人管辖权的重要体现;

(2)外交保护本质上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制度;

(3)无论本国公民是否作出请求,国家都可以自行作出保护或拒绝保护的决定。

2.外交保护的条件

(1)该国的国家的不当行为致本国人损害。

(2)国籍连续原则:自受害行为发生时起外交保护结束。

注意:如果该公民同时具有被请求保护国家的国籍,则不能进行外交保护(例如:某A具有甲乙两国的双重国籍,则A在乙国受到侵害不能请求甲国提供外交保护)。

(3)“用尽当地救济”。

3.外交保护的范围

实践中,外交保护经常适用的情况有:(1)国民被非法逮捕或拘禁或受到歧视性待遇;(2)国民财产或利益被非法剥夺;(3)国民被“司法拒绝”等情况。

(二)引渡

无条约无义务、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及其例外、双重犯罪原则、罪名特定原则、转引渡需经原引出国同意原则;中国引渡法的相关规定。引渡(追诉引渡、执行引渡):

1.基本原理

(1)无条约无义务。

(2)四原则:①双重犯罪原则:不要求同一罪名;②罪名特定原则:引渡罪名和审判罪名必须一致;③本国人不引渡;④政治犯不引渡。注意战争犯;种族灭绝、隔离犯;劫机;侵害外交代表不视为政治犯。

(3)不得随意转引渡:必须征得引出国的同意。

2.我国《引渡法》的有关规定

(1)联系途径、机关:我国和外国之间的引渡,通过外交途径联系。外交部为我国指定的进行引渡的联系机关。引渡条约对联系机关有特别规定的,依照条约规定。引渡由公安机关执行。

(2)引渡强制措施:

①引渡拘留:对于外国正式提出引渡请求前,因紧急情况申请对将被请求引渡的人采取羁押措施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外国的申请采取引渡拘留措施。

②引渡逮捕:高级人民法院收到引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和材料后,对于不采取引渡逮捕措施可能影响引渡正常进行的,应当及时作出引渡逮捕的决定。

③引渡监视居住:对被请求引渡人不采取引渡逮捕措施的,应当及时作出引渡监视居住的决定。

(3)外国向中国申请引渡的条件:

①双重犯罪原则:指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引渡国和被请求引渡国双方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并可起诉的行为。

②诉讼引渡:为了提起刑事诉讼而请求引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均可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更重的刑罚。

③执行引渡:为执行刑罚而请求引渡的,在提出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

(4)应当拒绝外国引渡请求的情况:①中国人不引渡。②在收到引渡请求时,中国已经作出生效判决,或者已经终止刑事诉讼程序的。③政治犯,或者中国已庇护的。④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其种族、宗教、国籍、性别、政治见解或者身份等方面的原因而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在司法程序中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⑤根据中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⑥根据中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在收到引渡请求时,由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已被赦免等原因,不应当追究被请求引渡人的刑事责任的。⑦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曾遭受或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⑧请求国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的。但请求国承诺在引渡后对被请求引渡人给予在其出庭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审判机会的除外。

(5)可以拒绝引渡的情况:①中国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或准备提起刑事诉讼的;②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

(6)须向我国提供的材料:①请求书。②诉讼引渡:逮捕证或者其他同等效力文件的副本。执行引渡:已生效判决书或裁定书副本,对于已经执行部分刑罚的,还应有已执行刑期的证明。③必要的犯罪证据或者证据材料。请求国掌握被请求引渡人照片、指纹以及其他可供确认被请求引渡人的材料的,应当提供。

(7)罪名特定原则和不能随意转引渡,除非中国同意。

(8)引渡请求的审查:

①外交部进行形式审查(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材料)。

②最高院指定的高院进行实质审查(请求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最高院对该高院作出的裁定进行复核。

③形式审查不合格的,请求国又不在法定期限内补充材料,应中止引渡。但请求国可以对同一犯罪再次提出引渡该人的请求。

(9)中国向外国申请引渡的条件:

第四十七条请求外国准予引渡或者引渡过境的,应当由负责办理有关案件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的审判、检察、公安、国家安全或者监狱管理机关分别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提出意见书,并附有关文件和材料及其经证明无误的译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分别会同外交部审核同意后,通过外交部向外国提出请求。

第五十条被请求国就准予引渡附加条件的,对于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可以由外交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被请求国作出承诺。对于限制追诉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量刑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在对被引渡人追究刑事责任时,司法机关应当受所作出的承诺的约束。

引渡条件承诺由外交部作出;涉及到追诉,由最高检决定;涉及到量刑,由最高法决定。

第五十一条公安机关负责接收外国准予引渡的人以及与案件有关的财物。

对于其他部门提出引渡请求的,公安机关在接收被引渡人以及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后,应当及时转交提出引渡请求的部门;也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接收被引渡人以及与案件有关的财物。

(三)庇护

不得予以庇护的人:从事侵略战争、种族隔离和灭绝、劫持飞机、侵害外交代表等国际罪行者、域外庇护。

1.定义

一国对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予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例外:从事国际罪行的人不得庇护(战争、种族灭绝或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

2.性质:属地管辖权的体现;是权利,而非义务

3.行使范围

必须在本国领土内;域外庇护不合一般国际法:不得利用外交领事机构馆舍、船舶、飞机进行庇护。

案例题题型:管辖权的冲突——引渡——庇护——外交保护

例题:下列有关引渡和庇护的说法中,何者正确?()

A.庇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允许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可见,庇护就是不引渡。

B.庇护是国家基于领土主权而延伸出来的权力,因此国家在不违背其国际义务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给予某人以庇护以及给予受庇护人何种待遇和地位

C.对于从事战争犯罪、劫持航空器、种族灭绝和侵害外交代表等行为的人,任何国家不得对其进行庇护

D.对于我国逃到境外的一些贪污犯,我国享有属人管辖权,所在国有义务在我国提出引渡请求时,适用或引渡或起诉原

四、人权——最基本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国际人权宪章(三个文件)——联合国两个主要人权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

分论三国际法上的交往——外交、领事关系法和条约法

一、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1)最高代表

1.外交机关体系(2)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家元首(3)无须出示外交全权证书(必须是正职)

1.中央外交机关政府:一国最高行政机关、首脑无须全权证书

外交部门:处理日常外交事务的机关、外交部长无须全权证书

外交机关大使级

使馆公使级

常驻外交代表机关:代办级【不正常情况下适用,算半个】

2.外交代表机关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代表

事务性使团

临时外交代表机关:特别使团

礼节性使团

2.★★★★★使馆

(1)★★★★★使馆:

使馆及其人员比较

(1)职务代表、保护、谈判和交涉、调查和报告、促进。

(2)义务守法、不干涉、用途符合职务、不为私益、洽谈公务遵循程序。

大使:元首向元首派遣的最高一级使节,享有最高礼遇

馆长公使:元首向元首派遣的第二级使节,礼遇稍逊于大使

代办:外交部长向外交部长派遣的使节,与“临时代办”不同

参赞:协助馆长处理外交事务的高级别外交官

一般外交人员武官:作为武装力量代表,处理军事合作事务的外交官(2)使馆人员:外交秘书:分一、二、三等,按指示办理外交事务和文书

随员:最低一级的外交官

说明:横线以上人员及其构成同一户口之家属享有完全的特权与豁免

行政技术人员:译员、工程师、行政主管、会计等,不是外交官

服务人员:司机、清洁工、修理工等,不是外交官

(3)哪些人的派遣须经接受国同意(馆长、武官、派遣非派遣国国籍者担任外交官):人员派遣:①馆长、武官:须征求接受国同意;②其他人员:无须同意,除非是非派遣国人;③接受国拒绝接受无需解释。

(4)外交代表的派遣和开始执行职务的时间:馆长递交国书开职,其他外交官员到任开职。

(5)外交团(不具有任何法律职能、不得干涉内政)

(6)外交代表职务及特权与豁免的终止。

例题:安某和皮某分别是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和随员。安某多次参加乙国群众举行的反政府集会和游行;皮某则是大量订阅乙国反对党公开出版的刊物并将有关内容向甲国报告。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A.安某的行为违背了外交人员对驻在国的有关义务规定

B.皮某的行为违背了外交人员对驻在国的有关义务规定

C.一旦安某或皮某的行为被确定为违背了相关的义务,其外交特权与豁免即应被剥夺

D.一旦外交人员的行为被确定为违背了相关的义务,驻在国可以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离境

3.领馆★★★

(1)领事馆的职务(保护、促进、调查报告、发放护照等文件、办理公证登记等接受国不禁止的行政事务、向本国国民提供协助等)

(2

职业领事:

领事官员

名誉领事:非专职,从接受国中的本国侨民或当地的商人或律师中选任,从事某些职务(3)领馆人员:受雇担任领馆行政技术事务

领事雇员通常包括:译员、速记员、办公室助理员、档案员等

服务人员:司机、清洁工、修理工、传达人员等

(4

4.外交特权与豁免★★★★★

使馆馆舍的特权与豁免:参见与领事馆的比较表

外交特权与豁免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

使馆行政技术人员:执行职务范围以外的行为不享有民事和行政豁免

使馆服务人员:仅就其执行公务行为享有豁免、所得免税、免于保险办法(1)使馆:接受国人员不经馆长(或其代理人)许可不得进:即使火灾、流行病发作、送达文书

①馆舍:接受国有保护义务

馆舍财产免搜查、征用、扣押或强制执行

②档案、财产:无论何时何处均不得侵犯。

③使馆人员的行动和旅行自由。

④通讯自由:A.接受国应允许使馆为一切公务目的自由通讯,并予以保护;B.为了通讯需要,使馆可以采取一切适当方法,包括使用外交信差和明密码电信在内的方法通讯,但未经许可,不得装置并使用无线电发报机;C.使馆来往公文不受侵犯;D.外交邮袋不得被开拆或扣留;E.外交信差享有人身不受侵犯权,不受任何方式的逮捕或拘禁(但受托转交外交邮袋的商业飞机机长不视为外交信差)。

⑤免纳捐税和关税。

⑥使用国旗国徽等国家标志。

(2)外交人员:

①人身不可侵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外交人员不受任何方式的逮捕和拘禁;接受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步骤防止外交人员的人身、自由或尊严受到任何侵犯。外交人员的人身不受侵犯并不排除对利用此项特权进行犯罪活动的外交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对外交人员的行凶可以防止;在外交人员进行间谍活动且情况紧急时,可以当场拿捕,然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②财产、文书、信件、寓所(含临时寓所)不受侵犯。

③免纳捐税、关税,行李免受查验:外交人员免除一切对人、对物征收的国家的、区域的或地方的捐税。其中主要是免纳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直接稅。

④其他特权与豁免:外交人员免于适用接受国实行的社会保险方法,免除一切个人劳务和各种公共服务,免除关于征用、军事募捐、屯宿等军事义务。

⑤管辖豁免:

刑事:完全豁免,接受国的司法机关不得对外交人员进行刑事审判和处罚,此类案件一般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行政:免接受国的户籍和婚姻登记、行政违法行为不制裁。

民事:一般豁免。四项例外:A.外交人员在接受国的私有不动产物权诉讼;B.以私人身份作为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或受赠人的继承事项诉讼;C.外交代表在接受国内在公务范围以外所从事的专业或商务活动的诉讼;D.外交人员主动起诉而引起的与该诉讼直接有关的反诉。

作证:完全豁免,不得强制其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没有提供证词的义务。

注意:豁免只能由其本国明示放弃,自己本人不能放弃;豁免并非无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适用范围:

①外交官家属:同一户口、非接受国的国民,同外交官的豁免权。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第20条规定,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享有各项特权与豁免。

②行政技术人员及其同户口家属:如果不是接受国的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也享有各项特权与豁免。但有三项例外:A.执行职务范围以外的行为,不能享有民事管辖和行政管辖豁免;B.就任以后进口的自用物品不能免纳关税;C.其行李不免除海关的查验。

③服务人员:如果不是接受国的国民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享有下列特权与豁免:A.只就其执行公务的行为享有豁免;B.其受雇所得报酬免纳捐税;C.免于适用接受国实行的社会保险方法。注意: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相比,我国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豁免条例》增加了给予外交特权豁免的人员种类,主要指持有中国外交签证的人员。

④时间范围:自进入接受国就任时——离境或离境之合理期间结束时止,即使发生武装冲突亦然。

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员,自其被接受国接受而进入接受国国境就任之时起享有此等特权与豁免。其已在该国境内者,自其委派通知接受国外交部时开始享有。如遇使馆人员死亡,其家属应继续享有其应享有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途经中国的外国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享有在中国过境或者逗留期间所必需的豁免和不受侵犯(第22条)。

5.领事特权与豁免领馆馆舍的特权与豁免:参见与使馆的比较表

领事特权与豁免领事官员特权与豁免

其他特权与豁免:免个人劳务和服兵役等

领事雇员:执行职务范围的行为享有和领事官员相同的司法和管辖豁免

领馆服务人员:仅就其服务的工资免纳捐税

(1)馆舍——我国对领事馆的保护同使馆。

①非经馆长允许,不得进入工作区域,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需采取迅速保护行为时,可推定馆长同意;接受国负有保护责任;

②领馆财产原则上不得征用,但确有必要时,可以征用,但要给补偿。

③领馆邮袋原则上不可开拆,有重大理由在派遣国代表在场下可开拆,拒绝开拆的,邮袋退回原发送地。

(2)人员:

①人身不可侵犯:当领事官员犯有严重罪行时,可予以逮捕或拘押;

为了执行确定有效的司法判决,可施以监禁或拘束其人身自由。

②管辖豁免:民事:一般豁免。三项例外:

A.因领事官员或领馆雇员并未明示或默示以派遣国代表身份而订立契约所发生的诉讼。

B.第三者因车辆船舶或航空器在接受国内所造成的意外事故而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

C.领事官员主动起诉引起的与本诉直接有关的反诉不享受豁免。

③作证:职务行为所涉事项豁免,除此之外领事不得拒绝作证。但如果领事拒绝作证也不得对之加以强

制措施或处罚。

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例外

外交官员

1.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参予的私有不动产的物权的诉讼。 2.外交代表私人参予的继承案件。 3.外交代表私人从事商业或专业活动。 4.外交代表主动诉讼引起对他主诉之反诉。 领事官员 1.领事官未明示或默示以

派遣国代表身份订立的契

约之诉讼。 2.领事官主动诉讼引起的反诉。 3.与第三者因车、船或航空器在接受国内的意外事故发生的诉讼。

外交官员:①绝对的刑事司法管辖豁免;②民事行政管辖豁免的例外。

领事官员:一定程度的刑事司法豁免;执行公务的行为享有民事管辖豁免,民事豁免例外。

例题: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詹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商务参赞。在乙国任职期间,詹某遇到的下列哪些争议可以由乙国法院管辖?

A .詹某以使馆的名义,向乙国某公司购买一栋楼房,因欠款而被售房公司起诉

B .詹某在乙国的叔叔去世,其遗嘱言明将一栋位于乙国的楼房由詹某继承,但其叔叔之子对此有异议,而诉诸法院

C .詹某工作之余,为乙国一学生教授外语并收取酬金,但其发音不够准确,该学生诉诸法院,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D .詹某与使馆的另一位参赞李某,因国内债务问题发生纠纷,李某将此纠纷诉诸乙国法院

E .詹某圣诞节驾车兜风时将一日本武士撞伤,该武士诉诸当地法院

7.外交官员与领事官员的作证义务问题及特权与豁免之放弃

“不受欢迎的人”与“不能接受的人”:

(1)对象:前者:对于使领馆官员;后者:使领馆其他人员。

(2)条件:可随时并不加解释。

(3)处理:派遣国应召回或终止其职务,否则接受国可拒绝承认其使领馆人员身份,甚至限期离境。

二、★★★★★条约法

1.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

(1(2;(3(1)缔约能力和缔约权:缔约能力:国际法主体。

缔约权:国内机关对缔约权限的分工:

①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一般限制。

②缔约代表不得超越其权限的特殊限制。

③越权缔约:A.机关越权原则有效,除非非常明显并涉及根本重要的国内法规则;

B.代表越权原则有效,除非事先将该代表权限的特殊限制通知其他谈判国。

(2)自由同意:错误(重大误解,非文字错误)、欺诈、贿赂、胁迫。

(3)符合强行法:缔约时不违法,但违反之后产生的强行法,条约自违反之日起无效。

2.条约缔结程序和方式——(1)约文的议定(全权证书)。

(2)认证(草签、暂签、正式签署、通过——多边公约的认证)。

(3)一国表示同意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哪些?(签署、批准、加入、接受

和赞同)。

缔结程序:约文议定(全权证书)--约文认证--同意受约束(签署、批准、加入、接受和赞同)。 条约的缔结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

(1)约文的议定:约文的议定指缔约方为达成条约约文而进行的谈判、约文的起草和对条约草案的商定。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缔约谈判:是指缔约方为了就条约的内容能够达成一致而进行的交涉。谈判可以由有缔约权的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全权代表进行,全权代表谈判时需携带全权证书,以证明他们的身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使馆馆长议定派遣国和接受国之间的条约,国家向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或其机关之一派遣的代表,议定在该会议、组织或机关中的条约,无需出具全权证书。②关于条约约文的起草:双边条约的起草,可以由一方提出草案或双方共同起草;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需要谈判缔约以解决争议时,也可以由第三国起草约文。多边条约的起草,可由参加谈判的各方代表共同起草,或由国际组织起草,或由专门的委员会起草。

(2)约文的认证:约文的认证一般有以下方式:①草签。②负有尚待确认条件的签署或暂签。在签署人所属的本国政府确认之前,只具有认证条约约文的效力。如果经过本国政府核准确认之后,则发生正式签署的效力。③签署,签署在条约法上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只是认证条约约文。第二,除认证条约约文以外,还表明签署人所代表的国家已确定同意缔结该条约,受其约束。第三,认证条约的约文,并表明签署人所代表的国家已初步同意缔结该条约,但尚需经过批准,才受该条约的约束。④通过。在现代国际实践中,在公约草案拟定后,召开各方代表会议对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再以表决或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约文。约文如获通过,一般不再被更改。

(3)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缔约主体只有以特定的方式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才能成为条约的当事方。实践中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签署。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条的规定,以签署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有以下三种情形:第一,条约规定签署有此效果。第二,另经谈判国协议确定。第三,该国在其谈判代表的全权证书中或在谈判过程中表示签署有此效果。②批准。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批准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有以下四种情形:第一,条约本身的规定。第二,另经谈判国协议确定。第三,该国的代表对该条约作出了须经批准的签署。第四,该国在其谈判代表的全权证书中或在谈判过程中有此表示。③加入。一个条约是否可以加入,由该条约本身规定或相关国家约定。加入是国家确定同意受条约约束的方式,因此一般不需再经批准。④接受和赞同。用接受和赞同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的情况有:第一,没有在条约上签署的国家,用接受和赞同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其效果类似于加入。第二,国家在条约上签署之后,用接受和赞同表示最终同意受条约约束。其效果类似于批准,是上述一种简化了的批准手续。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均为正职)

*豁免全权证书 驻外使馆馆长:代表派遣国签署与驻在国间的双边条约

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签署该组织范围内的条约

3.条约的保留 条约规定禁止保留;

(1)不得提出保留的情形 保留不在条约准许的保留范围内;

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不符。

条约为国际组织章程——该组织有权机构接受即有效

(2)保留的接受和效力 其他情形——条约国自行决定是否接受

背。

②保留的接受: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十条的规定,其要点如下:

A .条约明文准许的保留,一般不需要其他缔约国事后予以接受。

B .谈判国数目有限的条约,如果从谈判国的有限数目和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来看,在全体当事国之间适用条约的所有条款为每一当事国同意承受条约拘束的必要条件时,则保留必须经过全体当事国的接受。

C .条约如果是一个国际组织的组织约章,保留须经该组织的主管机关接受。

D .凡不属于以上情况的,除条约本身另有规定以外,保留经另一缔约国接受,就接受国而言,保留国即成为该条约的当事国。保留经另一缔约国反对时,不妨碍条约在保留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除非反对国明确表示反对条约在两国间生效。一国表示同意受该条约拘束而附有保留的行为,只要至少有一个缔约国接受该项保留,就成为有效。

③保留的效果:A .在保留国和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条约的规定;B .在保留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如果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保留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C .在其他当事国之间,不修改条约的规定。

4.条约的批准和登记

不登记的法律后果:国际联盟、联合国。

例:甲乙丙三国均为联合国会员国,现三国间签订了一项条约,根据《联合国宪章》和《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登记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些正确的?

A .该条约应尽速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并由秘书处公布

B .该条约须在生效之后方能登记,登记后发给由秘书长或其代表签署的证明

C .若甲国持该条约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则乙丙两国可免除登记义务

D .若该条约未在秘书处登记,则该条约不得在联合国任何机关援引 【答案】ABCD

5.条约的效力

(1。

(2原则上仍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但如果第三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推断其同意接受这项权利。

(3)条约冲突时的效力——宪章:

后约

①条约必须信守:善意解释、忠实履行、不得废弃(情势变迁除外)。

②条约冲突的解决规则:

A.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完全相同,一般适用后约,先约失效。

B.如果条约本身规定了解决冲突的规则,则依据该规则办理。

C.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个条约的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在同为两个条约的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个条约的当事国之间,使用两国均为当事国的条约。

③条约对第三国无损益:A.设置权利:第三国无相反表示,可推定同意,不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

B.设置义务:必须经第三国书面明示接受。

6.条约的解释规则+上下文;目的宗旨解释;善意解释

条约解释规则①依约定作准文字解释

辅助规则:补充资料+多种文字冲突②无约定,各文本同一作准

③各国只受本国文字约束不能从其他文字

解释中获利

④最能调和的解释

条约的解释是指对条约的整体、个别条款或词句的意义、内容和适用条件所作的说明,其目的在于明确条约中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地方,从而有利于条约的诚实善意履行。

(1)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依据《条约法公约》第31条规定,条约应就其用语按照上下文并参照其目的和宗旨所具有的通常意义,善意地予以解释。其应遵守的规则是:

①按照条约用语在其上下文中的通常意义解释;

②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③善意解释。条约应予以善意的解释,不能将条约解释得使一方不公正或不公平地优于另一方。

(2)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

①条约解释的补充资料。如果以上述的规则解释条约,意义仍不明确或难以解释,可以使用补充资料。如缔约的谈判记录、条约的历次草案、讨论条约的会议记录等。

②两种以上文字的条约的解释。经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条约中规定或当事国协议遇意义分歧时应以某种约文为根据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一作准,条约的用语被推定为有相同的意义。

7.条约的修订规则(修正和修改)

8.条约终止和停止实施的原因——条约本身规定、履行完毕、履行不可能、共同协议终止、丧失国际人格、被代替、单方退约、一方违约、断绝外交领事关系、战争、情势变迁。

分论四争端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与战争

一、国际争端解决

1.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

战争或武力解决:非法

平时封锁

强制方式干涉——非法

反报:针对不违法行为★★

报复:针对违法行为★★

谈判与协商

政治方法斡旋(第三者促使谈判协商)与调停(第三者提出方案并参加谈判或协商)★★

调查(查明事实)与和解(查明事实和提出建议)非强制解决方式仲裁:国际常设仲裁法院(1900年、海牙)

诉讼管辖权

法律方法国际法院:管辖权咨询管辖权

诉讼国际海洋法法庭

21名法官、诉讼当事人(包括缔约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参与海底开发者、海洋法法庭、其他协定的当事者);

自然人或法人作为法庭当事人的两项限制(用尽当地救济、其国籍国或担保国也应邀参加司法程序)、任择性强制管辖。

2. ★★★★★国际法院

(1)法官:平行选举、专案法官。UN会员国

(2)管辖权:对人规约当事国任何国际组织、个人、法人不能成为诉讼当事方

①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特别声明当事国

自愿管辖:双方协议提交的任何争端

对事协定管辖:条约中规定的争端(缔约国未保留)

任择性强制管辖:条约解释、违反国际义务的事实、国际赔偿

的性质和范围

②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有权请求发表咨询意见的主体范围):联合国大会及大会临时委员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要求复核行政法庭所作判决的申请委员会以及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或其他机构。

(3)诉讼程序:起诉、书面程序和口头程序。附带程序:初步反对主张、临时保全、参加或共同诉讼、中止诉讼。

(4)判决的效力和执行——国际法院的法官:

(1)15名,必须来自不同国家,不能有任何两名法官来自同一国家,法官不代表任何国家,不受本国政府制约,也不受任何联合国机构的制约。法官是专职的,不得担任任何政治或行政职务或从事任何职业性的活动。法官在执行职务时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2)产生及任期:联大、安理会双重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年改选5名,可连选连任。

(3)回避制度及专案法官制度:本国案件不回避,除非就任以前曾经手。

如果案件的一个当事国的国民是国际法院的法官,他方则可以选派一人做“专案法官”,享有与法官同等权利,双方均没有本国国籍的法官,则双方可以各选派一名“专案法官”。

注意:选举国际法院的法官时,五大国没有否决权。

3.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以自愿为基础)

(1)对人:只能是国家,不包括国际组织,不包括个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有三种:①联合国会员国。②非联合国会员国但是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③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也非《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但是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提交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管辖、保证执行法院判决并履行相关其他义务的国家。这三类国家的地位完全平等。其他国家、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不能成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

(2)对事:国际法院管辖的案件有三种:

①自愿管辖:指争端当事国签订特别协定,将争端提交给国际法院,法院根据当事国的同意从而拥有管辖权。

②协定管辖:指在现行条约或协定中设立专门条款,或订立专门协定,规定各方同意将有关的争端提交给国际法院管辖。

③任择性强制管辖:指《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可以发表声明,就具有下列性质之一的争端,对于接受同样义务的任何其他国家,接受法院的管辖为当然具有强制性,不需要再有特别的协定。这些争端包括:有关条约的解释;违反国际义务的任何事实;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赔偿的性质和范围等。这里的“任择”是指当事国可以任意声明接受管辖,但一经声明,国际法院便具有强制管辖权而不需要双方再签订特别协定。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终局性的,不得上诉。当事国如果不服从判决,可以向法院请求解释和申请复核,法院应以判决的形式作出决定。国际法院的判决要自愿履行,如果遇有一方当事国不执行判决,他方可以向安理会申诉,安理会可以做出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法院的判决。

4.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

(1)申请主体:联大(及大会临时委员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要求复核行政法庭所作判决的申请委员会、联大授权的UN专门机构或其他机构。任何国家、团体、个人,都无权请求国际法院提供咨询意见。

(2)咨询意见:国际法院作出的咨询意见没有法律拘束力,但是由于法院在国际法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咨询意见对有关争端的解决有很大的影响。

5.国际海洋法法庭【德国汉堡】

(1)诉讼管辖权(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须以书面声明方式接受法庭管辖权)——诉讼当事人:

①公约缔约国。

②管理局和平行开发合同的自然人、法人(自然人、法人作为当事方有两条限制,第一,当事方须“用尽当地救济”;第二,自然人和法人的担保国或国籍国应参加司法程序)。

③其他规定将管辖权授予法庭的条约当事者。

(2)与国际法院在海洋争端方面的关系:如系国家间的海洋争端,当事国可择一进行管辖。即海洋法庭的建立不排除国际法院对海洋争端的管辖。

(3)适用法律和缺席判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与该公约不相抵触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如当事一方不出庭或对其案件不进行辩护,争端他方可以请求法庭继续进行审理并进行判决。

6.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

大会、安理会、联合国秘书长、区域国际组织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二、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一)战争与武装冲突

战争是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所造成的法律状态。战争的特点:⑴战争是国家之间的行为和状态;⑵战争一般以武装冲突的事实为表现方式;⑶战争是一种法律状态。“交战意思”为确定国际法上战争状态的决定性的判断标准。

国际法上的战争主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武装部队的冲突及由此而产生的法律状态。法律特征有:⑴战争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武装争斗,也包括国际法其他主体之间所进行的武装冲突和相关状态;⑵战争主要是敌对国家之间武装部队的武力争斗,而且是大规模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武力冲突;⑶战争是一种法律状态,主要是指国家的交战关系。这种状态的存在不仅取决于武装冲突的事实存在,而且要看冲突的双方是否有“交战的意思”,即冲突的双方或一方对发生或将来发生的武装冲突是否认定为战争。

(二)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外交和领事关系断绝缔约方为交战国:除领土条约等规定固定和永久状态的条约,其余一般终止

对条约关系的影响有约定从约定

平时条约与战争冲突的条款中止经贸往来禁止本国境内:敌国的公产没收(使领馆除外),私产可限制不可没收

公产:可征用或使用,军事性的不动产可破坏法律后果对敌产的影响占领区私产:对可军用的可征用,其他的不得干涉和没收

对敌国公私船舶、航空器及货物可拿捕没收,但科学、宗教、慈善、

医院除外,中立国商船上敌国私产可用于战争者方可没收。

对敌国公民的影响——敌国公民带有敌性

(三)战争的结束方式

1.停止敌对行动:(1)停火;(2)停战;(3)投降。

2.结束战争状态:(1)缔约和平条约;(2)单方面宣布战争结束;(3)发表联合声明。

(四)战时中立——战时中立与永久中立、政治中立、领土中立化不同。

在战争时期,中立国和交战国都承担着不作为、防止和容忍三种义务。

不作为防止容忍

交战国不得在中立国领土从事战争

行为。防止其军队及人民侵犯中立国及其

人民的财产与权利。

容忍中立国与对方交战国保持外交和商务关系。

中立国不得直接或间接帮助交战国

的任何一方。防止在其领土或管辖范围内为交战

国准备作战行动。

容忍交战国对其船舶的临检,对其船上的战时禁制

品加以拿捕、审判和处罚。

(五)战争法的海牙体系和日内瓦体系

海牙公约体系:是以1907年海牙公约为代表和基础,主要是规范作战方法和手段的规则和制度;

日内瓦公约体系:是主要以1949年日内瓦四个公约为代表和基础,是关于保护那些不直接参加战争或已经退出战斗的那些战争受难者(平民、伤病员和战俘)的那部分人的人道主义法律规则。

(六)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的基本原则

1.“条约无规定”不解除当事国的义务

2.“军事必要”不解除当事国的义务

3.区分对象原则(区分战斗员和平民等)

4.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原则——⑴过分滥杀滥伤作用的武器(极度残酷的武器、有毒或生化武器、核武器);⑵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⑶禁止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⑷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七)对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1.1949年两个《日内瓦公约》及其1977年的两个附加议定书的适用

《日内瓦公约》的适用特点:⑴适用于战争和武装冲突;⑵不论交战地点和作战性质;⑶在交战国中有非缔约国的情况下,公约对缔约国仍有拘束力;⑷在战时允许非缔约国接受并援用公约规定,而不以加入为前提。

例题:甲乙两国发生战争,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行为是违反战争法的?()

A.甲国为消灭藏匿于乙国村庄中的乙国军事目标而摧毁了整个村庄,造成平民的大量伤亡

B.甲国军队占领乙国某村庄后,乙国部分军人假装投降,在甲国军队受降时发动攻击

C.甲国军队占领乙国部分领土后,在身体和精神上对乙国平民施加压力,迫使其提供情报

D.甲国军队为迫使乙国某股部队投降而对附近平民实施集体刑罚和扣为人质

2.对平民的保护、伤病员的待遇、战俘的待遇——人道主义原则

例题:甲国与乙国在一场武装冲突中,各自俘获了数百名对方的战俘。甲、乙两国都是1949年关于对战时平民和战争受难者保护的四个《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日内瓦公约》中的有关规则,下列哪种行为不违背国际法?(2006年卷一第34题—单选)

A.甲国拒绝战俘与其家庭通信或收发信件 B.甲国把乙国的战俘作为战利品在电视中展示

C.乙国没收了甲国战俘的所有贵重物品,上缴乙国国库 D.乙国对被俘的甲国军官和甲国士兵给予不同的生活待遇(八)战争犯罪★★——《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和纽伦堡审判判决中所包含的原则:

⑴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受惩罚;⑵不违反所在国的国内法不能作为免除国际法律责任的理由;⑶被告的地位不能作为免除国际法责任的理由;⑷政府或上级命令不能作为免除国际法责任的理由;⑸被控有违反国际法罪行的人有权得到公平审判;⑹违反国际法的罪行是: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⑺共谋上述罪行是违反国际法的罪行;⑻战争罪犯无权要求庇护;⑼战争罪犯不适用法庭时效。

(九)国际刑事法庭

联合国前南刑事法庭,安理会一个具有司法性质的附属机关;临时性。

联合国卢旺达国际法庭,设立于1994年11月,其性质与前南刑事法庭相同。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A)。 A.国内运输权 B.飞行专属权 C.机场的建造权 D.航行资料专有权 2.英国的(B)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格老秀斯 B.赛尔登 C.宾刻舒克 D.真蒂利斯 3.我国采取(B)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自然基线法 D.几何直线法 4.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B.地球表面 C.月球表面 D.公海 5.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A)。 A.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C.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D.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6.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A )。 A.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B. “无主物” C.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D.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7.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A)。 A. 1903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D)。 A.营救协定 B.赔偿责任公约 C.东京协定 D.外层空间条约

9.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 A.登临权 B.紧追权 C.执法权 D.攻击权 10.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B)。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1.xx是(A)。 A.领峡 B.公海海峡 C.内海峡 D.自由海域 12.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C)。 A.内陆水 B.领海 C.内水 D.毗连区 13.()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折线基线法 D.几何直线法 14.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D)。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巴黎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一 B.二 C.三 D.四 16.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 A.通过制度 B.无害通过制度 C.自由航行制度 D.条约规定的制度 17.国际海底区域是(B) A.公海海底 B.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大陆架 D.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国际公法期末复习终结版

2009年春季学期国际公法考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判断 填空 单选多选 简答 案例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用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宗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2、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各个领域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 3、永久中立国:它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中,不参加任何一方。 4、地方化债务:是以国家名义向外国国家、国际组织或其他国际法主体所付的合法的用于国家领土某一部分的债务。 5、国籍: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一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 6、留居:外国人合法进入一国境内后,可根据所在国的法律和有关国际条约,在该国短期、长期或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居留国的权利和义务由该国法律规定。 7、国际河流:是指流经两个以上国经并对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的河流。 8、国际地役: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对其领土主权所加的一种特殊限制,据此,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一定范围内为另一个国家的某种目的或者利益服务。 9、历史性海湾:有关国家对该水域在相当长时期内有效地行使排他性主权,并且得到其他国家默认。 10、无害通过:是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 11、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其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量其,不超过200海里。 12、临时代办:是在馆长职务空缺或不能执行职位时,被委派暂代行使馆长职务的使馆外交职员。 13、名誉领事:是委派过从接受过当地人士中选任的兼职领事官员,不属于委派国国家工作人员的编制,一般也不领取委派国的薪金,通常从领馆收取的费用中提取报酬。 14、专案法官:遇一案件法官中有当事一方国籍的,则他方可派一专案法官参与该案的审理。专案法官应具有与法官相近的资历,在该案汇总与当选法官权利相同。 15、反措施:是一国针对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为而不得不采取某种不符合自己对他国原已承担的国际义务的一种非武力对抗行为。 16、咨询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对按照规定向它提出的任何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的职能。 二、简答 1、国家继承 国家继承:指一国丧失其国际法律人格或丧失一部分领土时,它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他国(一国或数国)的情况。 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 分裂;

国际公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二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和▁▁。 2.国际法的制定者是▁▁,没有统一的▁▁来制定、颁布法律和法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 4. ▁▁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现代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已为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而▁▁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实际上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但是▁▁、▁▁都不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 5.国际法上的国家,具有区别于其他非国家实体的四个条件:▁▁、▁▁、▁▁和主权。 6.国家的类型包括单一国和▁▁、独立国和▁▁,此外还有▁▁。 7.国家的基本权利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独立权、▁▁、▁▁和▁▁。 8.国家行为和国家财产享有▁▁。 9.国际法上的承认,主要有对▁▁的承认和对▁▁的承认两种。 10.国际法上的继承包括▁▁、▁▁和国际组织的继承。 11.国家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和▁▁是引起国家责任的原因,国家责任是一种▁▁。国家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2.国家领土包括▁▁、▁▁、▁▁及底土。领土主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 1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要求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领海和不超过▁▁的毗连区。

1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自由包括▁▁、▁▁、▁▁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准许的人工岛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15.国籍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因▁▁而取得,另一种是因▁▁而取得。国籍的丧失可为▁▁和▁▁两种。 16.根据国际实践,各国对外国人待遇,常见的有以下原则:▁▁、▁▁、差别待遇原则和▁▁。 17.在国际法上,国家▁▁引渡罪犯的义务。因而,引渡是根据▁▁进行的。庇护是国家的▁▁行为。引伸于国家的▁▁。 18.国内的外交机关有:▁▁、▁▁、外交部门。一国派驻国外的外交机关有常设的机关和▁▁。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分为▁▁、▁▁、▁▁三级。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馆馆长分为四级:▁▁、▁▁、▁▁、▁▁。 19.对一个国家来说,缔约权必须由统一行使。条约的缔结程序,一般说来包括:▁▁、▁▁、▁▁和▁▁。关于条约的遵守,有一项古老的原则,叫“▁▁”。 20.缔约条约的▁▁有权解释条约,因某条约、公约或宪章而创设的国际组织,有权解释之。 21.联合国的重要机关有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惯例) 2.国家:机构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际公法》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国际公法》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答 题纸上) 1. 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 A.格老秀斯 B.边沁 C.奥本海 D.卢梭 2.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不应视为国家行为的是( )。 A.国家机关的行为 B.军队的行为 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 D.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 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 A.《大陆架公约》 B.马耳他外长帕多 C.美国总统杜鲁门 D.《海洋法公约》 4.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各国所享受的权利的是( )。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A.经济 B.战争 C.政治 D.宗教 6.一个有效的条约由于出现了法定的原因而结束其法律效力被称为( )。 A.条约的中止 B.条约的终止

国际公法讲义

国际公法讲义 第一部分总论——国际法基础理论问题 一、绪论——国际法的概念、特点、编纂、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立法方式:各国协议共同制定 国际法的主要特征2.执行方式:无超国家强制机构,通过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实施条约 国际条约 独立的渊源国际习惯:客观要素(惯行)和主观要素(法律确信) 一般法律原则:各国法律体系共有的原则 国际法渊源★★国际组织的决议 辅助资料司法判例 各国权威国际法学家学说 例题(2007年真题) 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甲乙丙三国中,甲国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丙国曾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后退出该议定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原理和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该原则对甲国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对乙国没有法律拘束力 B.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议定书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C.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原则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 D.该原则对于甲乙丙三国都具有法律拘束力 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一元论和二元论(平行论)、纳入、转化及混合方式、关系。 1.中国宪法就此未作统一规定 2.民商事领域,条约优先于国内法,但保留的条款除外 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3.民商事以外的领域的条约如何适用,个案处理 4.某些条约和国内法并行适用(如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 5.WTO规则原则上不能在中国直接适用 提示:一国制定的国内法与该国参加的条约冲突时是否当然无效? 例题(2007年真题):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和我国有关法律,当发生我国缔结且未作保留的条约条款与我国相关国内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何者优先适用 B.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 C.如条约属于民事范围,则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自由裁量,以公平原则确定优先适用 D.我国缔结的任何未作保留的条约的条款与中国相关国内法的规定不一致时,都优先适用条约的规定 (民商事才优先) (一)国际法的特点 (1)强制力依据:国家协议意志; (2)立法方式不同:平等协议制定; (3)主体和调整对象: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定政治实体; (4)强制方式:国家本身的单独或集体的行动; (5)发达程度不同:时间短,不如国内法发达。 (二)渊源 例: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BC) A.国际条约(最主要的渊源) B.国际习惯(最早的渊源) C.一般法律原则D.国际法院、其他国际私法机构、仲裁机构的判例及各国国内判例 E.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的学说 F.国际组织的决议 (三)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实践 1.国际层面 (1)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 (2)同时国际法不干预一国国内法制定,除非该国承担了相关的特殊义务。 (3)如果一国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由于优先适用其国内法造成其对国际法的违背,该国应对此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 2.国内层面(国际法在国内法中的地位及两者冲突时怎么协调) (1)国际条约:民商事条约直接优先适用(保留除外)、转化适用、并行适用(外交特权、豁免方面)。 《民法通则》142条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依照本章的规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民事诉讼法》第2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行政诉讼法》第7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注意:WTO协议将主要采用“转化”方式在我国适用。 (2)国际习惯: →国际惯例补缺原则+公共秩序保留。 《民法通则》第142条第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民法通则》第150条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一)特点——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1954年由中印、中缅首倡。 (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原则的来源: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良心出品】国际公法案例题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案例复习题 三、案例讨论题 1、光华寮案 (1)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后,日本的法院是否可以受理台湾当局代表中国的诉讼?为什么? (2)日本京都地方法院1977年的最初判决是否符合国际法?为什么? (3)1982年及其后日本各级法院对光华寮案的的判决或裁定是符合国际法的吗?为什么? 答案要点: 光华寮案至今未完结。该案涉及多方面的国际法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光华寮案违背国际法上的承认制度 根据国际法的承认制度,承认新政府的法律效果是,承认了新政府就不能再承认被推翻了的旧政府。一般来说,未被承认的国家或政府在不承认国的法院没有起诉权的,这一原则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确认。1972年日本是以条约的形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从而使所承担的义务就更加明确。既然日本已经不再承认所谓的“中华民国”,那么台湾就不能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在日本法院就光华寮提起诉讼。因此,日本法院受理台湾当局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提起的诉讼,完全违反了国际法的承认制度。 (二)光华寮案违背国际法上的继承制度 在光华寮案上,京都地方法院和大阪高等法院完全混淆了国际法上的国家继承和政府继承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国家继承是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国家如何继承前国家的财产问题。但政府继承则不同。它是国家本身没有变,国家的同一性没有变,只是代表这个国家的政府发生了更迭,新政府取代了旧政府,而不问其财产以什么形式出现(动产或不动产),也不管这些财产处于国内还是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其国家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国际法主体依然如故,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了中华民国政府,所以,凡属于前政府的国家财产,完全由我国政府全部继承是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的。现在,日本法院关于对光华寮案的判决理由之一,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不完全继承旧中国政府在外国的财产”。不符合中日之间签订的条约精神,也违反国际法上的继承制度。因为,无论从国际法上政府继承的理论,还是从对该寮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情况看,光华寮都应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有。无疑,日本京都地方法院于1977年9月16日对光华寮案的判决是正确的,而1982年大阪高等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 2、湖广铁路债券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在美国享有豁免权?为什么? (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是否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为什么?(3)为什么说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恶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有义务继承?为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享有豁免权。这是因为,国家主权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根据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完全独立和平等的,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对另一个国家行使管辖的权利,一个国家的法院没有经过国家同意,不能受理以外国国家作为诉讼对象的案件。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无可非议地享有司法豁免权。 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不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这是因为,美国地方法院以一个主权国家作为被告诉讼,行使管辖权,作出缺席判决甚至以强制执行其判决相威胁,这是完全违反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法原则,违反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大字版

1、国际法调整国家之间关系有法律拘束力原则规则制度总称性质法律性普遍性特征主体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制定者主要是国家/调整对象国际关系/实施靠国家本身的行为 2、国际法主体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地位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不同程度地参加国际组织有权采取包括武装斗争的不同方式来争取和维护独立,同时享有接受国际援助的权利特征国际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国际法权利义务的直接承担者 3、渊源国际法作为有效的法律规范所以形成的方式或程序也是国际法的规范第一次出现的场所分类形式渊源指制定国际法的程序和方式即国际条约(国际法主体之间依国际法而缔结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书面协议/明示/主要渊源/约束缔约国/造法性条约{专门确立修改国际法原则规则制度条约多边}契约性条约{专为缔约国规定权利义务条约})习惯(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并被认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果/默示/古老渊源/约束所有国家)和一般法律原则/实质渊源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规范,包括成文法和习惯法 4、国际法与国内法一元论主张同属一个法律体系(国际法优先说和国内法优先说)/二元论平行说属于两个不同法律体系互不隶属地位相等/联系论 5、原则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法基础的法律原则特征被各国公认/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构成国际法基础 6、原则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固有权力国家最高最重要属性)互不侵犯(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不得以违反国际法的任何其他方法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侵犯另一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互不干涉内政(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他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政外交事务)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在法律享有平等地位不以损害他国利益的方法或手段谋取特权或利益)国际合作/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善意履行国际义务 7、强行法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容抑损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特征普遍性整体性绝对性同:国基原属强范围异:强不仅包括国 二、国家定居在特定的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下的人的集合体要素永久人口/确定领土/政府/主权基本权利独立权(国家按自己意志处理内外事务不受外界控制干涉)平等权(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自卫权(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独立)管辖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享有豁免权者除外)物和所发生事件及对其领域外特定的人物事件所具有的行使管辖/领域管辖/国籍管辖{国家对具有其国籍的人实行管辖}/保护性管辖{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家及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管辖}/普遍性管辖{对国际法规定的某些特定罪行,由于其危害国籍和平与安全,危及全人类共同利益不论其行为发生地为何地}2、国家豁免国家根据主权和平等原则不接受他过管辖特权分类管辖豁免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其他国家对其诉讼或以其财产作为诉讼标的/执行豁免未经一国同意其他国家不得对其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依据法院判决对其实施强制执行/诉讼程序豁免即使一国放弃管辖豁免未经其同意也不得对他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包括不得强迫其出庭作证或提供证据及其他诉讼行为3、国家承认既存国家对新产生的国家给予的认可,接受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与新国家建立关系进行交往的行为特征单方面行为/承认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的事实及表明愿意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引起一定法律效果性质构成说主张一个新国家通过承认才被升格为国际法主体/宣告说一个新国家在其成立时就已是一个国际法主体承认只具有宣告确认作用形式明示默示/法律上事实上4、不承认原则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的事实后情势不得予以承认5、继承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引起的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从一个承受者转移给另一个承受者的法律行为特征依主体不同可分国家继承政府继承和国际组织的继承/对象是国际法上权利义务/发生原因是领土变更的事实和政权更替6、国家继承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引起一国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被另一国所取代而发生的法律关系条约继承国家继承发生时对被继承国有效的条约是否对继承国继续有效(政治类不继承地域类继承经济类不确定)国家财产继承国家继承发生时,按被继承国法律为该国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利益原则国家财产随领土转移由被继承国转属继承/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不动产转属继承国动产所涉领土有关继承)7、国家债务(国债地方化债务)继承恶债{国家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举之债}不继承三、国籍一个人属某一国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意义是一项人权/确定属人管辖依据/提供外交保护依据取得因出生取得国籍{单双血统主义出生地混合}/因加入取得国籍{申请婚姻收养}丧失自愿解除国籍/取得外国国籍而丧失国籍/剥夺国籍中国双系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结合/不承认双重国籍/防止减少无国籍人2、外交保护国家对于在外国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通过外交机关向加害国提出求偿的行为条件限制本国国民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非法侵害/受害人持续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用尽当地救济3、引渡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而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该国的请求,移交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原则政治犯不引渡/本国公民不引渡(基于属人管辖)/双重审查制(司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审查缺一不可)/相同(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双方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行为)/罪行特定(只能就作为引渡理由的罪行进行审判或处罚)对象请求引渡国国民/被请求引渡国国民/第三国国民本国公民不引渡4、庇护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受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并给予保护行为对象从事政治或科学活动受迫害的人即政治避难依据宪法引渡法 四、人权经国际人权条约规定或联合国大会决议所宣示予以保护的基本权利分类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征普遍性平等性相对性特殊性渐进性 五、国家领土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上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取得变更方式先占{国家对无主地有效占领取得领土主权}添附{因自然人和人为作用使国家领土扩大人为和自然}时效{一国占有他国某块土地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受干扰占有进而取得该地主权}割让{国家将自己领土依条约规定转让他国使他国得此地主权}征服{一国通过武力强占和兼并取得他国土地主权} 六、海洋法确定各海域的法律地位并调整各国在海洋利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国际公法期末总复习题5

国际公法试题[习题集] 国际法习题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 1、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国际法就是指国际条约B国内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 C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D国际法是国内法的渊源 答案:ABCD 2、司法判例和权威最高公法学家的学说可以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的原因是下列哪些选项? A它是某些规则存在的证据B它是国际惯例存在的法律证据 C它的法理具有权威影响D它是确认法律原则的补充资料 答案:ABCD。 第二章国际法的主体 3 默示承认是一种间接的通过某种行为表示的承认,它通常有下列哪几种方式? A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建立领事关系 C既存国家与新国家共同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或国际组织 D既存国家与新国家正式缔结政治性条约 答案:ABD。 4、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 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答案:C。 5、下列关于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关系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大会有优先权B.安理会协助大会进行工作

C.在采取维和行动问题上,大会可以主动向安理会提出建议 D.大会协助安理会进行工作 答案:D 6、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非程序性事项时,五个常任理事国均享有否决权。据此,并据其他有关规定及联合国实践,指出下列诸项中的正确者。 A五国中任何一国投反对票,决议便不得通过 B五国中任何国家投弃权票,决议也可能通过 C五国中无投反对票者,决议就肯定通过 D五国中无投反对票者,决议可能通过 答案:ABD。 7、联合国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关系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专门机构要定期向联合国提交工作报告B联合国承认专门机构的职权范围 C联合国专门机构与联合国有隶属关系D联合国会员是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当然成员答案:AB。 第三章国际法律责任 8、下列哪种行为可以免除国家责任? A一国迫使他国同意,违背该他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B一国的军用飞机进入他国领空 C一国在遭到极端危难的情况下,为保护本国的生存而违背了国际义务 D一国造成重大偶然事故使外国国家或国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答案:C。 9、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哪个行为不应被视为国家行为? A 国家机关的行为 B 军队的行为 C 叛乱活动的机关的行为 D 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 答案:C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国际公法》期末考试 简答题题库 (2015年1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31.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 参考答案: (1)航空登记国的管辖权;(1分) (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人犯仍在该航空器内,则航空器降落地国有管辖权;(1分) (3)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1分) (4)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该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 国或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权;(2分) (5)罪犯发现地国有管辖权;(2分) (6)不排斥本国法的其他管辖权。(1分)32.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参考答案: (1)约文的议定。条约约文的议定通常是通过缔约方派代表进行谈判。对国家来说,它可以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进行议定约文的谈判;但通常都是由国家的主管当局委派全权代表参加谈判。(2分) (2)约文的认证。缔约各方代表议定条约约文之后就进入第二个程序,即认证约文的阶段。谈判国可以在条约中规定认证的程序,或由参加起草约文的国家约定程序。若没有规定或约定程序,可采用以下方式:签署、待核准的签署和草签。(2分) (3)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条约约文经过认证后,进入一个国家最终接受条约拘束的阶段。只有国家作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它才是条约的缔约国并能成为当事国,从而受条约拘束。国家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签署、交换构成条约之文书、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或任何其他表示同意之方式。(2分) (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国家以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的方式表示接受条约拘束,须履行交换或交存其批准书、接受书、赞同书或加入书的程序。因为这样的文书是缔约国最终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证明。(2分) 33.战争法规定了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参考答案: 现行国际条约规定的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有: (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的和过分伤害的武器;(2分) (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4)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分) 3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 答:国际习惯是指被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或通例或惯例。(2分)国际习惯形成须具备两个要素: (1)-般的实践或通例。一般的实践或通例是指各国普遍一致的,并且是恒久的为。它首先要求有国家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存在,例如各国从事国际关系职责的国家机关的行为或表示,国内的涉及国际法的立法和司法判决,以及对某一国际行为的沉默、弃权或容忍等。此外,还要求国家的行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一致的和恒久实行,从而形成一般的实践或通例。(4分) (2)法律确信。法律确信是指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一般承认一种实践或通例为法律,对其具有法律拘束力。(2分) 32.简述沿海国对领海的所有权和管辖权。 答: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3分)主要表现在: 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1分) 2)沿海航运权;(1分) 3)领空权;(1分) 4)立法管辖权;(1分) 5)战时中立的沿海国之领海应有中立地位,交战国不得在其中进行交战或拿捕商船等违反中立义务的行为。(1分) 33.简述使馆人员的派遣与接受。 答:国家间通过谈判达成建交和互设使馆的协议后,即可建馆并派遣使馆人员,但使馆馆长和使馆中的武官的派遣和接受要遵守一定的程序。(2分)具体如下: 1)派遣国向接受过止式派遣使馆馆长和使馆的陆海空武官之前,必须先将其拟派的人选通知接受国,征得接受国同意后,方能正式任命派遣。(3分) 2)使馆的武官和其他人员得到认命后即可赴任,但使馆馆长还须履行递交国书的程序。国书是

国际法 期末复习资料

一、现代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重要主体 (三)其他国际法主体 1、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2、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 叛乱团体(insurgent body)是指一国内反抗政府或进行起义的团体。 交战团体是指一国内为政治目的而向本国政府发动内战的交战团体。 3、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战争中,人权中是)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一)一元论 1、国内法优先说 主张国际法从属于国内法。 2、国际法优先说 主张国内发从属于国际法。 (二)二元论 主张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种绝对不同的法律体系,完全分离,不相逾越,也无冲突的可能。 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以立法的先后时间来决定适用。 (三)联系论 主张国际法与国内法应该是紧密联系,协调一致,互为补充,互相渗透的,而非互相排斥和对立的。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属性,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力。 它有两方面特性: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这是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行的第一项原则。 主权的基本内容。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2.各民族平等及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是指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主权国家,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民族经济的权利。 3.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 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通过和平方法予以解决,任何使用或企图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办法来解决争端,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5.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件原则。 6.依照宪章进行国际合作原则。 7.诚意履行宪章所负义务原则。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中国和印度、中国和缅甸三个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共同倡导的一组系统的国际法原则体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互不侵犯原则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 和平共处原则 五、国家的要素和基本权利 (1)固定的居民 (2)确定的领土 (3)政府 (4)主权(与他国交往的能力)

国际公法复习资料-选择题

国际公法复习资料--选择题 单项选择 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B)。 A.克林顿 B.格老秀斯 C.普芬道夫 D.瓦特尔 2.以下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B) A.国际人权原则 B.不干涉内政原则 C.华盛顿原则 D.仲裁原则 3.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A)。 A.使国际法法典化 B.使国际法汇总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是(A) A.中、印、缅三国 B.中国 C.印度和缅甸 D.中缅两国 5.关于国际法效力的根据说法比较正确的是(D)。 A.人类理性说 B.国家之间的势力均衡说 C.大国统治阶级的意志说 D.国家间的协议说 1.国际法上,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是(D)。 A.政变引起的政权更迭 B.宪法程序外的政权更迭 C.领土主权被限制 D.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 2.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A) A.与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B.公平原则 C.随领土转移原则 D.协商原则 3.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 A.仅指单独自卫 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 C.必须以受到外国干涉为前提 D.自卫不向安理会报告 4.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因此(A) A.承认仅仅是单方面的行为 B.承认意味着建交 C.承认不具有溯及力 D.承认是可以撤消的 5.甲、已两国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下列条约哪个一般不继承(C)。 A.甲、已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已两国间的界河使用协定 C.甲、已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已两国间的界湖水分配协定 1.南极洲是地球的六大洲之一,其总面积为(B)。 A.1300多万平方公里 B.1400万多平方公里 C.1450万多平方公里 D.1500万多平方公里 2.北冰洋面积约有(D) A.1300万多平方公里 B.1400万多平方公里 C.1450万多平方公里 D.1500万多平方公里 3.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经过长期和平地行使管辖权而取得对该领土的主权称为(C)。 A.先占 B.割让 C.时效 D.添附 4.以一个固定点到另一个固定点所划直线为边界的方法是(A) A.几何划界法 B.天文划界法 C.自然划界法 D.混合划界法 5.1955年首次南极会议的参加国美、英、法、日等(C)。 A.10国 B.11国 C.12国 D.15国 1.1702年荷兰著名的法学家(B)在他的《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划分为领海和公海。 A.格老秀斯 B.宾刻舒克 C.赛尔登 D.施瓦曾伯格 2.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B)。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A.24海里 B.30海里 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D.6海里 4.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C)。 A.内海 B.历史性海湾 C.国际航行的海峡 D.群岛水域 5.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 A.通过制度 B.无害通过制度 C.自由航行制度 D.条约规定的制度 6.对于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可划到(A)。 A.240海里 B.350海里 C.240海里 D.360海里 7.沿海国在大陆架上有(B)。 A.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 B.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C.开发资源自由 D.建立法律之自由 8.(D)不能行使紧追权。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讲义系列-周忠海国际法

第一章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以为后边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法的概念、渊源、主体、基本原则、编纂、以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基本内容。 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 一、国际法的定义和特征 国际法是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它有三个主要特征: 1. 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有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调整的对象是以国家 为主的国际法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2. 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间的协议。 3. 国际法强制执行是通过国家采取单独的或集体的强制措施。 二、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指国际法具有法律拘束力或法律效力的依据。对此,权威的法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传统的国际法学家的主张形成了三大派: ①格老秀斯派。 ②自然法学派。 ③实在法学派。 第二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大体上分三个时期:萌芽时期、近代国际法的时期、现代国际法发展时期。 一、国际法的萌芽时期 国际法的萌芽时期是指近代前的古代和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国家分处于相距甚远的世界各地,交往不具世界性,只有区域性的很少往来,并且交战连绵不断,因此国际法在当时还停留在分散的游离状态,比较集中在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埃及等地出现了一些有关战争、结盟、订约、使节等习惯。到了中世纪,由于罗马教皇和皇帝成了欧洲的至高权威,几乎没有了

国家交往,因此少有国际法规则产生。但到了中世纪后期,在欧洲出现了领事、使馆制度、涉及海洋的规则和领土取得的规则等。古代和中世纪存在于国家之间交往的一些习惯法原则和规则虽未形成国际法体系,但它们对近代国际法的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近代国际法也可以说是欧洲国际法,因为它的形成在欧洲,它的发展也主要在欧洲国家间。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威斯特伐里亚公会的召开(1643—1648)和《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签订。 近代国际法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的问世。这部巨著系统地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当时国际法的一切范围并对国际法学提出了主张。著作中提出的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很快得到欧洲国家重视并不断付诸实践,使国际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近代国际法形成之后还不断地发展,如18世纪形成了海洋自由和领海制度,提出了主权、独立、平等、不干涉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19世纪确立了国际河流制度、中立制度并产生了战争法的新规则,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规则,当时,国际组织也开始出现,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打破了欧洲界限。 三、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进入了现代的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法主体扩大 近代国际法的主体是单一的国家,而现代国际法的主体增加了两类: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因此,国际法律关系从向来为国家间法律关系转为包括国家间、国家与其他主体间,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扩大 国际法从单一调整国家间的关系改变为以调整国家间关系为主,同时也调整国家与其他主体间,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国际法的领域和内容的变化 国际法不仅产生了许多新领域和新的分支,如空间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等,而且一些原有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如现代海洋法的兴起,现代国际法

国际公法复习资料(第8-12章)

《国际公法》复习资料(第八至十二章) §选择题 第八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外交关系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公约是( C ) A. 特别使团公约 B. 哈瓦那外交官公约 C.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D. 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签订于( C )。 A. 1961年 B. 1962年 C. 1963年 D. 1964年 二、多项选择题 1. 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 A. 国家元首 B. 政府 C. 司法机关 D. 外交部门 2. 国内外交机关包括( BCD )。 A. 使馆 B. 国家元首 C. 政府 D. 外交部门 第二节使馆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 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产生于( A )世纪,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A. 15 B. 16 C. 17 D. 18 2. 外交团是( A )方面的团体。 A. 外交礼仪 B. 外交使团 C. 领事 D. 私人 3. 外交团的职能在于( D )。 A. 谈判 B. 协商 C. 合作 D. 礼仪 4. 使馆馆舍可用于( D ) A. 保护政治犯 B. 关押本国人 C. 关押犯罪的侨民 D. 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5. 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 ABD )。 A. 参赞 B. 司机 C. 警卫 D. 会计 二、多项选择题 1. 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AB )。 A. 使馆馆长 B. 各类武官 C. 各种参赞 D. 使馆秘书 2. 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 ABCD )。 A. 调查职能 B. 谈判职能 C. 保护职能 D. 促进合作职能 3. 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 BCD )。 A. 特使 B. 大使 C. 公使 D. 代办 4. 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 AC )。 A. 使馆馆长 B. 政务参赞 C. 武官 D. 馆长家属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 一、单项选择题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题―期末

作业 1、中国公民甲原是中国某银行地方支行行长,曾数度非法将总额为1.05亿美元公款转移到A国,以个人名义存入A国A1银行,而后潜逃该国。当得知甲藏匿于A国后,中国请求引渡,并要求A国对甲采取先行强制措施。A国以双发没有引渡条约、其国内法中没有贪污罪罪名和规定死刑不引渡为由拒绝引渡。同时,甲在A国申请政治避难,诉称他在国内时因为与其上级领导在管理方面的意见不合而遭到政治迫害。A国同意了申请,给予他庇护。 其后,由于甲涉嫌A国在野党政治献金丑闻,又由于两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以A国暗示,如果中国保证不判处甲死刑,可予考虑。 根据案情,分析A国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做才能引渡甲? 2、A国总统甲因贿选丑闻陷入信任危机。他利用出席B国国际会议之机转道C国寻求政治避难,随后遭A国国会罢免。C国承认甲的C国国籍,并允许他在C国定居。A国指控甲犯有腐败罪和侵吞国家财产罪等20项罪名,多次要求C国引渡,但C国以甲拥有C国国籍予以拒绝。A国民众对此极为不满,愤怒的示威人群冲进C国驻A国大使馆,占领使馆并将使馆工作人员扣为人质。A 国政府宣布保持占领使馆和扣押人质,以向C国施加压力。C国因此派遣一支特种部队到A国解救人质,但被全部抓获。A国以非法入境罪判处他们4年监禁。A国和C国都是《联合国宪章》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 问题:1)C国拒绝引渡甲是否合理?为什么? 2)甲对A国指控的罪行是否享有豁免权?为什么? 3)A国对其民众占领C国使馆和扣押人质的行为是否承担国家责任?为什么?4)C国派遣特种部队解决人质的做法是否符合国际法? 5)被抓获的C国特种部队人员是否享有战俘地位? 3、一艘A国货轮驶离A国港口进入公海后,一A国船员酗酒后将一B国船员杀害。该货轮在通过C国领海驶往目的地D国港口时,B国领事请求C国协助,将A国犯罪嫌疑人逮捕。C国接受了请求,在通过其领海的A国货轮上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