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镇

小城镇

小城镇
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作业2参考答案

1、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

方面?

答: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1)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2)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

3)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

4)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

5)小城镇建设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

方面?

答: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

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

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2)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

3)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未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将显现出以下趋势:

1)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

2)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

3)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4)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模式。

答:1)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2)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

3)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

型等。

5、按发生机制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

设模式?

答:1)政府主导模式。

2)城市辐射模式。

3)资源开发推动模式。

4)市场带动模式。

5)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以

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案要结合自

己所在城镇实际)

答:XX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XX

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

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

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

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

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

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

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

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

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

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

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

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

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

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

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

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

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

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

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

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

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

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

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

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

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

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

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

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

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

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

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7、推动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有哪些?阻

碍小城镇发展阻力因素有哪些?

答:动力因素有:

1)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

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

2)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

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

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3)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

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

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

量提高)。

4)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

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

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

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

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

5)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

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

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

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

6)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

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

(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

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

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

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

阻力因素有:

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

术、观念)。

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

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

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

3)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

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

系)。

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

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

管理体制的制约)。

8、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

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题要点和思路:(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

做统一答案)(以下答案仅是举例,真正答

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

1)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

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

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

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

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

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

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64.23

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万人口,

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

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

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

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

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

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

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

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

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

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

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

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

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

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

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

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

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

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

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

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

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

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

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

天。

2)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

关于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

摘要: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分

析,得出了发展小城镇及其公共财政体制

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通过将农

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通

过小城镇的公共财政体制因势利导,可以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三农”问题;

公共财政体制

一、小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

式发布,强调“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

重中之重”,一定要常抓不懈。随着我国市

场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三农”问题日

益显现,不仅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

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呢?从发达国家的经

验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

市化。城市化就是通过将农村的剩余劳动

力转移到城市,从而达到减少农村人口,

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问

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而且众说

纷纭。有的人认为首先发展大城市好,有

的人认为中等城市应该优先发展,有的人

认为应着重发展小城市、小城镇,还有的

认为应该保持大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镇并

进的战略。

那么,到底是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

呢?首先在观念上不应该惧怕人口的流

动,而应该正视人口流动问题,因为只有

通过人口流动才能保证长远的社会稳定。

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

要想使中国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

步就转移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

到方方面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金问题、

住房问题、交通运输问题等等一系列难题。

发展小城镇尽管有占用土地资源过多,浪

费巨大,污染严重,不易管理,效率低下,

在吸收就业方面也远远不如其他几种发展

策略,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

其在中短期解决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方

面确实有其优势和可行性。

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方

小城镇是80年代以来新建的乡镇企业

的集中地,在地理位置上,小城镇的星罗

棋布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有力的依托。它把

广大的农村与大中城市连接起来,不仅带

动了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大中

城市的繁荣。

今后小城镇建设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

方面问题:第一,农村工业经过多年的培

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在今后的进一

步发展中,应当追求规模和集聚效应,实

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

置。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使

发展小城镇战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上

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从城市的集聚效

应来看,目前发展小城镇仅在现阶段是合

理的,要想长远发展则需慎重。长远目标

应该是有重点地发展条件较好、有前途的

集镇和城镇,使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城市。

但是,要注意一个地区不能平均地发展集

镇和城镇。可以将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

对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不应一律加以

限制,而要有选择地发展。一是近期积极

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并要长期使其中的

一些发展为中、大城市。对于大中城市、

特大城市要着重进行优化,同时有选择的

进行发展。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户籍政策,

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允许有条件的农民

进城定居,从观念上认识到违背城市化规

律的做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改

变不合理的居住政策,允许农民租房、买

房、集资购房,以及到城里居住等。此外,

要形成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农村的规模经

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变农民的生活

方式和工作方式,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

化;允许农民进城兴办企业,从事工、商、

服务业等;允许企业从农村招工,使农村

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避免离乡不离土,

进厂不进城;还要在就业、择业、迁移等

方面实行体制改革和较宽松的政策,从而

使农村剩余劳动人口较为顺利地迁移,与

工业化同步实现我国的农村人口的城市

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

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自

身也可以产生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土地出

让金、建筑业的税收,还可以使人力、资

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土地聚集,从

而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大量成长

型的资源。因此,小城镇建设应注意和撤

乡并镇的工作相结合,还应和制定灵活的

土地、户籍改革及金融投资政策相结合。

三、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财政存在的

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由于小城镇财政存在着分税制财政管

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小城镇在省、市

之间的收入分配没有解决,表现在财政的

预决算权由上级政府做出,同时返还给小

城镇本身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导致

了小城镇财政资金的困难。另外,小城镇

的公共支出范围还是主要围绕“经济建设”

展开的,即财政支出用于工、商企业生产

经营上的比重过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

支出比较小。而且“统支”色彩较浓,公共支

出范围较宽泛,没有统一的规则,产生了“摊

薄”效应。小城镇在公共支出上存在的“越

位”和“缺位”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

视,因此小城镇财政应尽快明确公共支出

的范围,把那些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市场

该做、且能做好的事情放手交给市场去做,

而一些完全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尽快

承担起来,避免有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所以说,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小城镇

发展的财政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

创造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财政环

境。结合我国小城镇公共财政的实际情况,

适时地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

1 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有所为有所

不为,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弊端,退出一

般竞争性领域投资,集中资金、精力确保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政府

正常运转和公共活动的需要,消除职能越

位、错位的矛盾,转为向小城镇提供有效

的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另外,政府还要

努力实现政企分开,从“运动员”的角色尽快

转变为“裁判员”的角色,不再直接参与企业

微观经济层面的活动,而是要转为着力引

导、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良好的发

展环境上来。

2 加强小城镇公共物品的投入和供给

首先,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加强

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产业化的

支持以及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等。在加速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农

业的地位,而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

向,充分利用好本地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

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而培育龙头企业,进行农业产业化,

则可以带动整个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并能

够对其他周边的小城镇产生示范作用。加

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迅速地提高农民

的人口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

件,从而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

程。

其次,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据有

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小城镇平均沥青路

面不足1 3千米,全国3%的建制镇、60%

以上的集镇缺少供水设备,因此进一步完

善小城镇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经刻

不容缓。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不但能

够改善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在给老百

姓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投资

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者。政府对基础建设

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出一些,个人、企业

筹一些”的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再次,加强信息提供和高新技术开发。运用新信息、新技术不但能提高农业的质量,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质量,增强乡镇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造成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

3 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

在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完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使小城镇真正拥有一级财政和一级财力。具体的措施包括合理划分县、镇财税的分配比例,调整机构设置,理顺财税关系、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使小城镇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拥有自己的预算权和决算权。最后,各小城镇还应筹建和完善一级国库,同时还要依据地方特色安排公共支出,建立、健全自上而下以及小城镇之间的转移支付体系,从而保证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和长远的发展。

只有在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财政体制加以改革,才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艳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

建设[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0)

[2]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

理论思考[J] 福建论坛,2004,(7)

[3]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 中国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梁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

的若干构想[J] 现代财经,2002,(8)

[5]刘溶沧,赵志耘中国财政理论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厉以宁中国经济运行于增长[M]

学习出版社,2002

第一章绪论

一、小城镇的概念

城市的特点:

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

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居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

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中心;

聚集各种组织,活动趋于专业化;

此时的社会契约基础主要是法

律、法规;

生活方式多样化,竞争激烈。

乡村的特点:

规模小、人口少;

封闭型;

面对面的口头交流;

成员的同质性;

分工简单,生产自给性强;

传统和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

地位;

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组织起来

的。

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

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

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

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

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

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

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

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

镇和集镇。

费孝通给出的小城镇的定义:

“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

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

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

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小城镇的分类

依照行政建制分类:

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

镇、集镇

依照形成原因分类:

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

利用型的小城镇;

依照职能特征分类:

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

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

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

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

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

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

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

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

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

地重点发展小城镇

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

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

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

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

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

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

尽管就规模效率而言,大城市比

小城镇要优越得多,但现有大中城市不仅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国有企业尚有

1000多万下岗职工等待安置,加上城市每

年新增的数百万劳动力需要就业,不可能

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在这种现状下,

选择小城镇是必要的。

3.揭示小城镇发展规律

速度:慢——快——慢

规模和数量:小—大—小;少—

多—少

空间分布:集中——分散

三、小城镇的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

“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

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

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发

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

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

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

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

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

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具有承上启下

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

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

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

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

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因此,发

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

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加快农村

工业化的进程;

小城镇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网络

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

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

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

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

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

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

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

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

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

贵资源。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计划2010年达到2.5万至3万个。

优先发展沿河、沿江、沿海、沿路、沿边

境等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乡镇企业有一定基础、农村批发和专业市

场初具规模的小城镇。2010年建成1.8万

个人口规模1万以上,能够适应当地经济

和社会发展、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

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具有特色的

新型小城镇,其中人口3万至5万的小城

镇争取达5000个,部分突破10万人口。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建立完善的城镇化体系

推进城镇的经济发展

健全城镇的功能

改善城镇的环境

加强城镇管理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1.建立完善的城镇化体系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2.推进城镇的经济发展

要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健全城镇的功能

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道路建设,还应包括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环境改善与营建,以及健全城镇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服务功能等系统工程。

强调以人为本

4.改善城镇的环境

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

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

5.加强城镇管理

加强城镇的规划管理

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

加强城镇流动人口的管理

城镇的综合管理

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小城镇建设2-4章重点辅导第二章城镇化理论

一、聚集—扩散理论

该理论是对城乡动态关系,特别是小城镇形成机制的描述。

集聚效应:

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

聚集效应的两个子概念: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

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效益,意指由于一批厂商的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例如工业的聚集,可以共享电力、水源和交通运输等各种基础设施,避免污染的扩散。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的减少。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聚集经济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聚集不经济则构成空间集聚的排斥力和约束力。

一座城市的兴衰,实际上由聚集效应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综合作用所决定。自觉运用聚集效应的原理指导小

城镇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扩散效应

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

后,发展速度将放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

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

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

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由于劳动力、

市场、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使新的增长

点得以形成。

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

化推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

支撑体系的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

流通渠道,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从城市

输入,而人口、产业等也无法在农村地域

上聚集,农村城市化进程必然严重受阻。

二、三元结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在1954年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

济发展》,首次指出了二元结构的困境,

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

出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概

括为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化的工业部门

同时并存。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

逐步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

的双重二元结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

村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

域上的城市传统工业区和城市新型经济

区。由此构成了城乡双重二元矛盾,使以

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

“三元结构”

比“二元结构”多出来的另一元,

就是以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

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

城镇。

三、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F·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中心地理论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

勒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一书中,系统地建立起了对聚落地理学具

有重大影响的理论。

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决定城市

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又是怎样的规律。

他从经济学观点来研究城市地

理,认为经济活动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

要因素。他不仅注意每个具体城市的位置、

形成条件,而且更加关注一个区域的城市

总体数量、区位、发展和空间结构。

它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

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均匀分布的6

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

方面对城镇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

中心地理论表明,城市服务功能

的档次决定着中心城市的等级及其吸引范

围。中心城市服务档次越高,便需要更大

空间范围的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才能够

实现其最基本的收益。

中心地理论是一种综合的、宏观

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为

具体解决计划、规划问题的动态平衡打下

了基础。但在60年代人们刚开始运用中心

地理论的时候,却只注意了中心点的作用,

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城市,忽视了周边区域

的建设。

2.F·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是50年代法国经济学

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

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当时人们对二战后一些新兴独立

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感到困

惑,在这种情况下,佩鲁提出增长极概念,

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经济计划,建立

和发展增长极,以极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

经济的增长。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许多国家运用增长极策略发展大城市。

增长极的含义:

一是指具有创新能力、规模大、

增长迅速关联效应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

门;

二是在地理含义上指区位条件优

越的地区,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

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地理空间。

“推进型单元”:

是指的优势经济单元,它自身的

增长与创新能够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

长,也就是具有创新性质的产业或企业(如

长虹),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根本途径。也只有创新性企业和产业才具

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支配效

应”和“扩散效应”。

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

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契机只

能出现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造成经济

增长点实力膨胀,形成中心地。出现了带

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其作用下使经济发

展出现了增长极核,同周围地区形成一种

势差,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经济

极化过程既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地

域性的。

根据增长极思想,佩鲁提出的政

策建议是:如果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缺少

发展极,那就应该创建增长极。

创建增长极要区分两类增长极:

一类是吸引中心。一类是弥散中心。前者

的作用是把边沿地区的居民吸引到发展极

来,减少边沿地区的人口压力,使农户的

耕作面积扩大并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边

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后者是投资的结

果,将增加边沿地区的人口密度。

在发展中国家,增长极战略主要

用于解决三个问题:

①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

题;

②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城市化

问题;

③首位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问

题。

增长极策略:

把工业和投资集中于极,促使被

视为增长极的城市迅速发展、增长和繁荣,

然后再由增长极影响周边地区发展,以争

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该理论被广泛的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小城镇大多分布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产要素富集的地区。小城镇迅速发展带来的产业集聚、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使小城镇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周围广大农村区域,成为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五、“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是根据产业革命240多年来世界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二是直接依据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积极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创新实践。

理论基础:

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和《论小城镇建设。》(一)“城乡磁铁”论

1.提出的背景:

城乡分离曾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无节制地追求物质财富,劳动者的一切都从属于大机器生产,城市环境越来越失去对人的尊重: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乡对立日益严重;人的心理状态日益被扭曲……这种城市病态在19世纪末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城乡磁铁论就是此时提出的。

霍华德敏锐地看到了这种繁荣和进步的昂贵代价:乡村的停滞、落后和城市生活脱离自然。这种代价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他认为,“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磁铁。

2.田园城市设想

所谓田园城市,其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有花园,建成区用农田或绿地隔开,内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它既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自身又有一定的模式,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

在对田园城市的规划提出设想之后,他进一步提出“社会城市”的观念。

社会城市在规划方面,倡导一种类似“城市群”的概念。主张田园城市的发展出路在于“靠在其他乡村地带以外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社会城市”。主张建设一种高速铁路系统解决社会城市间的沟通问题,它使每个城镇到最远的邻镇只需走10英里,大约12分钟即可到达。在城市生活方面,强调“自足”与“平衡”原则。“自足” 要求田园城市具有自身的良性运转方式,既不依赖于外部的支持。“平衡”主要是指城乡平衡,强调农业、农村对工业、城市的作用,防止城市过度膨胀而侵害农业。

3.“城乡磁体”论

霍华德设想出三种磁力:城市、

农村和城乡接合。他为此绘制了“三磁铁

图”,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两块磁

铁,它们各自力争把人民吸引过去。然而

还有一个与之抗衡的劲敌,那就是部分吸

取二者特色的代表新生活方式的第三块磁

铁:城市—乡村磁铁这个磁铁兼具城市和乡

村的优点,而尽可能地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他指出城市和乡村具有彼此依赖

的优点和缺点:

城市的有力因素是提供就业机会

和享用各种市政设施的机会,但自然环境

恶化;

乡村有好的自然环境,是一切美

好事物和财富的源泉,是智慧、艺术、诗

歌、音乐灵感的沃土,阳光明媚,空气新

鲜。但缺少城市的物质设施和就业机会,

生活简朴。

“城乡磁铁” 兼具二者优点。霍华

德说:“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

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

美景应兼而有之”。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霍华德的理

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它确实指明了城市

健康发展的方向。它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不

同凡响的城市观:即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类应该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重视

城市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

路。

霍华德追随者先后于1903年和

1919年在伦敦的远郊区建设了两座田园城

市,莱奇华斯和韦林。分别规划为3、5万

人和5万人。后来,巴黎郊区小城镇建设,

在布局和地方经济体系的考虑方面,都受

到田园城市思想的深刻影响。英国的田园

城市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小城镇建设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二)地区城市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地区城市理

论设想是对霍华德“城乡磁体论”的继承和

发展,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分强调了

城市的中心地位,毫无节制地索取乡村的

土地、水、空气、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不

及后果地向乡村排放各种污染。对乡村无

情地剥削不仅伤害了乡村也伤害了城市。

2.芒福德的城市观

芒福德持一种动态的、社会学的

城市观。他认为:

乡村是大地的产物,它们反映了

农民在支配大地时的技巧,乡村生活的每

一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

城市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

一旦和外部环境脱离,就会逐步丧失活力。

原始的农业区不论在生产上还是思想上发

展都很缓慢,长期居住在矿区和林区的人

知识难以更新,有些中小城市的产品质量

长期上不去,都是由于缺乏和外部交流、

竞争。因而,城市无论大小,都应该力争

把自己的经济、文化活动和全国的,甚至

是世界的经济、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

芒福德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的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机体为了维

持自身的生命状态,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

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积极的联系,有机体和

环境之间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这

种关系一旦失衡,生命就会暂时停止或永

远死亡。与有机体生命活动相关的环境就

是它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它

必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在供求上相互取得

平衡,才能持续地保持活力。而且,由于

人类社会必须继承十分复杂的社会传统,

这就有必要把社会传统作为赖以生存的第

二种环境。

3.芒福德的区域观

芒福德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

境称为区域。他所谓的区域作为一个独立

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

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

意图的体现。因而,芒福德所谓的区域,

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综合

体。

芒福德指出,要划分区域,不能

仅着眼于寻求它周边范围,而是要研究它

的中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已经成为一个重

要的地理因素、这个范围内的能量、人口

和商品具有向该城市集中的趋势;他们在

那里聚集、分配、疏导、转运。这个范围

就是区域。城市的活动有赖于区域的支持;

区域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推动。

在城镇发展问题上,芒福德提出

了地区城市理论设想,即在一个大城市地

区范围内,设置许多小城市,再用各种交

通工具把这些小城市连接起来。目的是在

大城市周围通过设置这些小城市来构建一

个区域,形成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关系。

芒福德认为城市与区域的和谐发

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重构大

城市必须改变其经济模式:制止人口增长,

不再增加造成拥挤的机械设施,制止建成

区的不断蔓延,制止难以控制的巨大和不

合理的“宏伟”。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

心人和陶冶人。

(三)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

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

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

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

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

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

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

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

1.小城镇道路理论

决定发展小城镇的因素:

中国人口及其分布特点;

避免“大城市病”,大城市模式不

利于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况且这种模式与

我国国情也很难适应;

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

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费孝通主张将“三大差别”和农民

一起“消灭”在小城镇里。

重视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商品集

散中心的地位。

2.关于小城镇发展动力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

推动力;

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3.人口流动论

人口流动的两个阶段: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

“离土又离乡”和“离乡又离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苏南模式”:由乡镇工业的兴起而进入工业化。

“温州模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即“小商品,大市场”。

“珠江模式”:珠江三角洲借助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此外,费孝通还提出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民权模式”、“侨乡模式”等。

5.区域经济思想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

费孝通提出港珠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建议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建议: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为脊梁,以南丝绸之路和西出阳关地欧亚大陆为尾闾地经济区域发展设想。

第三章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城镇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1—前17世纪的夏朝,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就出现了许多城镇;

商代都城遗址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700米,城外有壕沟,城南、城西有青铜器冶铸场、酿造场等。这说明,当时的城镇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

中国古代小城镇建设的特点:

1.城镇规划和建设以皇权和神权为中心

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断地向民众灌输皇权和神权的无上威严,城镇建设的布局也因此而以皇权和神权为中心。城镇中央分布的一般是宫殿、官衙、寺庙、宗祠等,而在城镇的外围往往是普通居民的居住区、商业区、手工业区。许多朝代都设有两层城墙,内城是统治机构和统治者的居住地,外城是手工业和一般的集市,内城和外城之间是商店、酒楼和普通居民的住宅。

2.城镇的发展与和平环境密切相

中国古代小城镇建设首先是在北

方地区获得发展,随着北方战争不断,导

致小城镇发展的中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

汉唐以后,随着水路的开通,更兼有战争

的因素,我国的经济中心南移,小城镇建

设在南方取得了发展,形成了南密北疏的

城镇格局,与此同时,我国城镇还出现了

“北方政治中心,南方经济中心”的局面。

3.城镇以政治职能为主

在古代,城镇建设主要是为了适

应统治阶级统治和掠夺的需要,设置城镇

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和军事因素,一般不考

虑经济因素。许多地方具备建设小城镇的

条件,也排除在考虑之外,只能设立临时

集市

4.城镇系统完整城镇类型多样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出现

过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小城镇,主要有军镇、

“草市”镇、驿站镇、港口型小城镇、县城

镇和商业镇等。这些小城镇在合适的土壤

上生长,切合当时的实际。商业镇是指大

部分人专门从事某种手工业或其他专门行

业的集镇,如瓷器镇、矿冶专业镇、盐业

镇、茶叶镇等。

中国近代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历时

109年,这是中国的一段屈辱历史。小城镇

建设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曲折而畸形发

展:

1.小城镇建设在特殊的历史情况

下获得发展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投资

办厂、洋务运动和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

三种力量推动中国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

2.小城镇在地区的分布极不平

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

3.城镇殖民色彩浓厚,整体发展

缓慢

从工业投资、经济结构和建筑风

格,都体现了殖民主义的色彩

解放后小城镇发展的曲折历程:

50多年的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大

致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1.恢复与初步繁荣至衰落阶段

(1949——1957)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了一系

列有效措施发展国民经济,如在农村中推

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占有的手工业

作坊并分给手工业劳动者;同时这段时间

里对户口的控制较松,城乡之间的迁移一

般不受限制。因此,中国小城镇建设在这

一阶段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

初,全国共有小城镇2000多个,经过发展、

整顿与规范,到1954年初,我国的小城镇

已有5402个,增加120%,年均增加30%。

从1954年开始,由于国家优先发

展重工业,同时基本上消灭了私营经济,

使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受到巨大的影

响,并最终导致城镇数量和规模下降。此

时,农村无法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政府不

得不限制劳动力流向城镇,同时加强了对

商品粮的管制。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

力无法在城镇里安身立命,被迫回到农村。

因此,这段时间里,小城镇走向衰落,1955

年小城镇数目减至4487个,而到了1956

年则变为3672个。

2.曲折而缓慢的发展阶段

(1958——1978年)

1958年“大跃进”运动,贯彻“全面

跃进”的方针,农村劳动力爆发性的涌进城

镇,小城镇人口猛增,1959年小城镇人口

达到4446万,建制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

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6%,小城镇的人口和

数量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过程一直持续

到1962年。

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

示》,建制镇常住人口的标准由2000人提

高到3000人,导致建制镇数量剧减。

1961年全国有建制镇4429个,到

1964年则减至2817个,年平均递减率达

7.59%。政府制定的户籍政策限制人口转

移,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小城镇的人口减

少,1965年,建制镇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

比例下降至5.2%。小城镇的经济也逐渐萧

条。

1966年至1976年是我国小城镇

发展缓慢的阶段。原因有二:

1.从50年代开始出现的影响城

镇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

的解决;

2.“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动乱

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农业作为

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发展缓慢,经济体制

更趋僵化,城乡分割更趋严重;

3.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机

关干部、知识分子和城镇居民中的应届中

学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抑制了城镇人

口的增长。

统计资料表明,从1966年至1978

年,全国建制镇总数在2800个上下波动。

1978年的建制镇数量与1954年相比,减少

了50%多,农村集市也由原来的5万多个

减少到2万个左右,而且有半数是有集无

市,有些传统的天天集变成了定期集,有

的全日集也变成了“日中集”。

3.快速增长与全面繁荣阶段

(1979年至今)

1978年至1984年,拨乱反正农村

改革,成为了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上山

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农村的干部、职工

大批返城,这批人约为2000万。而在农村

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手工业、

服务业和商业都获得了政策的容许,城镇

集市贸易因此而得以恢复和发展。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明确

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

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并将它作为城市建

设方针确定下来。

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民政部《关

于调整建制镇的报告》,对镇的设置标准

进行了修订: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

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

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或总人口在

2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非农业人口占全

乡人口10%以上;或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

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人,却又必要,都可建镇。

与此同时,政府放宽了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小城镇的空前发展。

从1978年到1995年,建制镇的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17532个,增长了8倍,年平均增长13%,2000年,全国的建制镇数量上升到了20312个。

第二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一、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状况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水平超过30%后就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到2003年已经达到40.53%,表明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规划滞后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地区分布不平衡以及体制制约等问题。

1.小城镇数量与规模

至2001年末,我国有设市城市664个,建制镇20374个,建制镇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近10倍,乡的数量则下降了近2倍,为19341个。

小城镇除了在数量上的增长外,其规模也不断地扩大。1995年与1978年相比,5万人口以上的镇总数增长了13倍,3~5万人口的镇增长了16.5倍,1万人口以下的镇数量下降了9.12%,其中5000人以下的镇数量下降了43.3%。从人口规模来看,近一半的小城镇具备了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的基础。从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小城镇的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993年开始已经突破40%,1995年为44.4%。

2.小城镇的空间分布

区域分布不平衡和不同地区小城镇类型的差异。

从区域分布来看总体趋势是:由东部、中部、西部相对平衡发展,向东部地区进一步倾斜的方向发展。

3.小城镇类型分布

据统计,广东、福建、江苏、山东、辽宁等较发达省的建制镇与乡的比例在7:3左右,广东省建制镇是乡镇总数的90%以上。而在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西藏等欠发达省区建制镇仅占全省乡镇总数的20%左右。

东部发达地区的建制镇多是综合发展型的,是该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在欠发达地区,由撤并乡建镇方式形成的镇其行政职能更为突出。即它主要是当地的政治中心,而不是经济中心。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上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小城镇发展要求数量少,规模大,应重点发展卫星城镇,分担大城市的压力;

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小城镇发展要求数量多,规模小,这样有利于小城镇辐射面的扩展。

二、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

由于复杂的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发

展,满足不了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

具体说,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

战:

1.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世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过度城镇化,这是发展中国

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滞后城镇化,我国和印度最

为典型。

这两种类型都是违背城镇化建设

规律的,严重地阻碍了城镇化的正常发展。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不同步的问题很严重,

这将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

的局面,仍将是今后小城镇建设也面临的

重要问题

2.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世界小城镇

建设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类对自然

的征服能力,与此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

来了巨大的破坏:耕地减少、水资源的污

染与破坏、大气污染、森林资源的过度开

发与破坏、噪声大、交通拥挤等等,这些

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为尖锐。小城

镇建设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环,是我国

小城镇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

题。

3.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

小城镇建设是以工业发展为前提

的。而工业的发展又以能源的消耗为代价。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

突出。目前,石油、淡水和森林资源等成

为世界性的短缺资源,因此也是国际争端

的焦点。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有

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小城镇建设显然

不能仿照西方发达国家那种高能源消耗的

建设模式。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成为今

后小城镇建设必须考虑的要点。

4.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

通、犯罪的矛盾

城镇贫困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并有着很强的顽固性。威胁着社

会的公平与稳定。由于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住房短缺、居住拥挤、设施简陋、居住环

境恶劣等等成为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普遍

问题;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增多;城镇犯

罪也是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一个因素,它危

害了城镇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扰乱了城

镇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影响着小城镇

建设的顺利发展。

5.小城镇建设与就业

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容纳农

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对大中城市的压力,

可以就近集中发展乡镇工业企业,可以更

好带动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我们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无法在短时期内建设大量的城市为农业剩

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采取建设小城镇

的办法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并不意

味着小城镇没有失业问题。随着农村劳动

力向小城镇的转移,城镇人口增多,失业

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

为今后小城镇建设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中国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机

在宏观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

下,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国小城镇

建设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这些机遇主要

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加入WTO 加快我国小城

镇建设

进入19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生产、分

配、消费、科技、投资等经济活动在全球

范围内的交易流通得以实现。推动整个城

市化进程,我国的小城镇也将在这些经济

活动中获得较大的受益。

一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

展;

二是资本入驻中国,提供劳动就

业,给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十分有

利的发展机遇。

2.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

设突破发展“瓶颈”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产品是制约

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农产品本身供

给不足,小城镇建设需要占用耕地,进一

步导致农产品的减少,从而使小城镇建设

面临着无法突破的困境。现在,农产品的

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的商

品率不断得到提高,为更多的农村人口向

小城镇流动提供商品保障,从而加速小城

镇建设。

3.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

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实现城乡一

体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

为这样一个公式:乡村城市—城乡分离—

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城乡一

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在

社会生产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

在城乡壁垒消除以后,以小城镇

为载体,将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以城

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

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三)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与中国特有的

农村工业化运动联系在一起,具有与通常

城市化过程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今后中国

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它以往的发展轨

迹。.

1.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

小城镇数量经历从增长到减少的

演变过程,有其必然性。在经济发展水平

不高,大量的农村地区处于与城市文明相

隔绝的状态,小城镇的规模和腹地普遍较

小,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增长。

而当小城镇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农村

地区被数量不断增多的小城镇“分割”完

毕,都成了小城镇的腹地之后,小城镇的数量增长就会停止,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将变为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发展,小城镇的数量反而可能会减少,但发展空间则有所扩大。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今后小城镇建设主要的任务是扩大规模和提高建设的质量,发挥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把农村和城市连接起来。

2.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

部分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的中心小城镇因为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展,会逐渐与乡村系统相分离,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

那些位于城镇密集区和大都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有可能纳入所属地区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成为卫星城市,形成人口和产业分布更为紧凑合理的城市群或城市连绵区。

未来小城镇的功能

更多的小城镇则作为乡村地区的中心而存在,发挥着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1)促进农村居民点集中,构建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人文居住环境。

(2)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将通过小城镇向乡村扩散,经过消化最终形成乡村特色文化。

(3)为农业和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比如提供市场信息、销售农业生产资料、提供良种、农机修理等等。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因为行政区划的变动或乡镇企业的迁出、倒闭等原因而衰落,以至消失。这些小城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之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它们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消失。

3.中西部小城镇建设与东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小城镇发展在区域上的不平衡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改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中西部地区建制镇发展速度与东部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

4.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乡镇企业在发展之初,主要是建在行政村或自然村。其优点是:有利于满足增强集体经济力量、提高社区福利和以工补农的需要;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并得到乡村地方政府各种非政治制度性的支持;可以使用兼业农民作为企业职工,带来劳动力要素价格和企业经营风险的降低。

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以下两个趋势:

加速向小城镇中聚集。工业生产本身的规律是规模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提高小城镇的集聚经济效益。

乡镇企业的性质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小城镇的变化。

发展小城镇是改革开放前期城乡

隔离局面没有被打破的情况下中国农民选

择的自我城市化道路,随着经济改革和城

乡隔离体制改革的突破,乡镇企业将出现

重大的变化。诸如“离土不离乡”、“密集劳

动替代技术和资本”、“集体模式”等特点正

在逐渐削弱和消失。随着非国有经济地位

得到充分肯定,城乡经济渐趋一体化,乡

镇企业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形式将逐

渐失去其特殊性。乡镇企业的发展将逐渐

融入国家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中,成为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发展,而不再成为脱

离于国家工业化体系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过

程。

小城镇也将不再是简单的容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也不是过去经

常所说的“亦城亦乡”的空间载体,它将成

为统一的现代化城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与各层次的城镇联接成一个整体而

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第四章中国小城镇的成长机制

第一节城镇发展动力的理论

供给基础型理论

需求指向型理论

一、供给基础型理论

1.循环和累积的因果原则

城镇经济增长以及对邻近地区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扩散效应“:扩张中的城镇需要

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投入要素,同时也需要

更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因而能刺激邻近

地区生产的发展。

“回波效应”:是劳动力、资金和

其他资源被吸收进大的城市中心或中心集

镇,使次一级的城市或集镇得不到这些生

产要素的供应,大城市的产品进入这些次

级市场,又会使本地工业衰退。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冈纳·缪尔

达尔提出城市的成长遵循着“循环和累积

的因果原则”,它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

作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一旦某种力触发

了城市的成长(如在城市中新建一家工

厂),由于产业部门相互联系的性质,将

促使其他有关部门的成长,这些部门的成

长又孕育着与它们有关的部门的成长。又

导致新的产业部门进入城市,开始新的一

轮循环,城市就是在这种累积和循环的过

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就是通过这样

的一种互动关系来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

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展,在这些相关产业进入小城镇之后,小

城镇便在这种逐渐的累积和循环中成长起

来,小城镇的发展又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

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反过来推动乡镇

企业的发展。

3.小城镇成长动力模式之一

——对资源的吸引力

对一个城镇而言,其居民和各行

各业的从业人员始终是它成长的动力来

源,只有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才可能使

之获得足够的动力持续发展。

农民进入小城镇门槛高,成本高。

对农民的引力低。

4.小城镇成长动力模式之二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定量乡镇企业在地理上的聚

集,使企业之间的专业协作成为可能,可

促使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准的提高。小城

镇一旦聚集相当数量的乡镇企业,会促进

特定专业市场的形成,使企业不必各自单

独到城市寻求市场,从而在和城市的交换

关系中处于较平等的地位。

乡镇企业、就业、专业市场、小

城镇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二、需求指向型理论

认为引起城市成长的力量与城市

内部需求有关。一个城市地区人口的增加

和收入的增长能够带来地方市场需求的增

加,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刺激生产的增加;

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会产生对生产资料和生

产性服务的更大需求。由于城市便利的服

务设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常会吸引大批

退休人员、旅游者和访问者,从而大大增

加当地市场需求而推进城市经济。

1.基础-非基础模型

由需求的增加而导致城市经济的

发展,可以用乘数理论加以说明。其中最

典型的代表是基础-非基础模型。该模型

说明:在城市中由于建设一个新工厂,该

工厂职工领取工资后,其中的一部分必然

用来购买货物和服务,结果促进了当地消

费部门的成长,这些部门的成长使城市的

收入增加,从而导致消费的再增长。乘数

理论认为,在城市中有基本部门(基础部

门)和服务部门,后者是供应城市内部需

求的部门,基本部门的增长是促使城市成

长的动力,服务部门是受基本部门的带动

而发展起来的。

2.小城镇成长动力模式之三

——农民的需求驱动

社会存在着对小城镇的需求,需

求主体不同需求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农民

对小城镇的期望是过上富裕生活,城镇中

有好的房屋、道路、商业网点、教育机构

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信息获得方便,

精神生活丰富。这对农民有相当的吸引力。

小城镇创造就业机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供一条出路。满足农民获得工作的需求。

第二节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

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在城市增长的经济基础模型中,

城市经济被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部门和服

务部门。基础部门是为该城市以外的需求

而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部门,服务部门

则是供应当地需求的部门。当一个城市把

其产品或其劳务销售到本城市以外的市

场,可以给本城市带来收入,这笔收入会

被花费在当地的服务性部门,从而刺激了

当地服务性部门的发展,进一步产生了收

入和就业。这个过程将连续不断进行下去,

城市经济由此得到扩张。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调整、

整顿、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

①纠正改革前的政策偏差和失

误,允许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

②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资源的分

配开始向消费资料部门倾斜,长期落后的

城市服务部门得到快速发展;

③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④放宽城市建制标准。

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由于这种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行政力量,因而动力不可能持久。旧的城市福利体制和户籍等政策并没有改变,城市增长过程被严重削弱,城市扩张的动力最终受阻。

第三节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一、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正是生产力的发展改变、推动着城乡关系的变化,不断创造城镇化的条件。

1.农业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最早的城镇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对于小城镇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贡献来实现:

食物贡献

原料贡献

劳动贡献

土地贡献

2.工业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的根本特征在于生产的集中性、连续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正是工业化所要求的空间集中,才导致了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聚集,进而促进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部门可以根据人类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生产量稍多一点,社会就会感到过剩,但人们对于工业品的需求一般是“无止境”的。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已被世界城市化历史所证明,中国小城镇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化模式,推动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中国农村工业化。

乡镇企业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第一,加快了人口集聚过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镇就业。同时使进镇务工的农民接受了城市化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享受城镇公用设施,从客观上带来了人口城镇化方面质的飞跃。

第二,乡镇企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了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以及镇区规模的不断扩大。

第三,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小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乡镇企业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转移。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在小城镇的建设中,不论是乡镇企业间接提供的税源,还是乡镇企业直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都为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吸引力的进一步增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3.第三产业的动力

城镇的形成首先是商品交换的需

要,商业的繁荣与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城镇的兴衰和发育状况。第三产业

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从事第

三产业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改变传统

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利用本地交通、通讯便利,建立

贸易中心,确立本地乡镇工业品经销集散

地功能,形成贸易吸引力,带动乡村人口

在本地的集中和金融、信息、服务、交通、

通讯、工业、文化、教育等的全面发展。

4.聚集经济的动力

聚集经济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

在动力,产业聚集所推动的城镇规模扩张,

反过来又会吸引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和人

口聚集的互动机制,促成了小城镇规模不

断扩张。

5.比较利益的动力

从农村的内部推力来看,人多地

少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此也带来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

业,从而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从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来看,日

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动农村地区

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

6.政策的动力

政策对小城镇发展是重要的影响

因素。政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国家宏观政策,指明了小城镇发

展的方向和道路,对小城镇发展最具影响

力。

国家专项政策,诸如土地政策、

户籍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各个不同方面

影响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地方性政策,如地方税收政策、

用地政策、产业政策等。具体和直接地推

动小城镇发展。

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

区位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地理位置

的优劣性和通达性,区位对小城镇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交通、信息等要素

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1)区位的便利程度决定了其与

外界经济往来的可能性;

(2)区位市场环境影响着其外向

型经济或内向型经济的形成;

(3)区位关系影响对开放经济的

依赖度;

(4)区位影响资源和政策。良好

的区位会吸引优越的资源;优越的区位条

件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性考虑。

二、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

影响产业转移,难以进入较高层

次的产业就业,只能在低层次形成过度竞

争;

职业转移不够彻底,兼业现象非

常普遍;

传统观念越根深蒂固。他们守着

“进有致富之路,退有善生之本”的重土安

乡念头,形成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局面。

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

的阻力

由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通过

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的。在小城镇建设之

初,乡镇企业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因而小

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求乡镇

企业的进化。乡镇企业的进化包括乡镇企

业布局的进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进化。

3.传统文化的阻力

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和文化是困

扰小城镇建设进程的重大制约因素。传统

农业社会结构以单家独户为生产单位,以

分散的自然村落为基础。在传统的小农经

济基础上形成的农村文化对现代文化、城

市文化,特别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方式

和组织方式进行排斥,这种排斥必然造成

农村文化的落后,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和城

市化进程。

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

城乡分割的一系列政策和管理体

制,一方面割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妨碍

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延缓了工业化进程,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其突出表现就是隐性城镇化现象,即乡村

地区已经实现了产业转移的人口无法实现

地域转移,使他们只有为工业化提供剩余

劳动力的义务,却不能完全分享工业化的

利益和城镇文明。

小城镇是在充分利用动力,尽量

克服阻力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政策的制定应围绕增加动力和减

少阻力来进行。

5-6章重点辅导

第五章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

本章以小城镇建设相关的法律法

规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小城镇建设规划的

概念和内容。

学习时要求学员重点掌握第一节

的内容,再通过第二节和第三节强化对第

一节的理解。

本章思考题

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判断一个规划的合法性?

小城镇用地分哪些类?小城镇用

地标准有哪些项?

小城镇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

些?

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

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

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

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

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

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

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

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

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

容:

第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状况、建

设用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

上,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

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

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关于小城镇用地分类:

小城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9 大类、28 小类。小城镇用地的类别应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的代号,适用于规划文件的编制和村镇用地的统计工作。

表5-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第二,进行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公共建筑、生产、公用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仓储、绿地等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第三,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

第四,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第五,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第六,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第七,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第八,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特别要注意,小城镇的规划要素不完全与城市相同。它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城镇的和乡村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镇区的公用设施和村里的公用设施。小城镇有许多城市没有的自然规划要素,如农田、树林、自然保护区、山丘、河流、湖泊、甚至小水塘等生态环境;小城镇还有许多城市没有的人工规划要素,如每个小城镇特有的街道网络、空间格局、建筑形态、整体色彩、甚至历史文脉。所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要素。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正是要通过小城镇建设规划去保护和提高它们。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关于小城镇土地和空间以及配置的发展管理。它不同于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它仅仅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之下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当然,它服务于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它又从土地和空间以及配置上约束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因为,所有的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决策都是关于发展的,发展的强度,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需要受到建设规律的制约,所以,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发展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门规划。

表5-9小城镇规划前期调查任务一览

行政区划

农业区划

自然资本

土地与空间利用现状及其分类

地形图,航摄象片

地质资料(地质灾害)

土壤分析资料

气候模式

水资源:生活与生产

植物种群、地方动植物资源资料

社会资本

人口:性别、年龄、健康、文化、

家庭、就业、收入

居住水平:人均宅基地,上下水,

医疗卫生设施分布

文化历史和古迹分布

教育设施及分布

管理体制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生产资本

生活经济状况统计

生产状况统计

建筑物分布、面积、层数、质量、

容积率

社会基础设施:道路桥梁、供电、

给排水、通讯、防灾、环境保护

居民点或镇的形体和风貌:地貌、

路径、边缘、交点、区域标志、等等(草

图与照片).

调查资料来源于:土地局,农业

局,经委,计委,农委,规划局,测绘局,

地质矿产局,气象局,水利局,统计局,

建委,房产局,环保局等等。

第六章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和教训

本章以访谈和案例的形式介绍了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学习时要求

学员了解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中的教训,

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和21世

纪发达国家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掌握如

何用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去分析我们小

城镇建设现状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美国与英国小城镇发展规划方面

有何不同?

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

什么?

什么是新城市主义?简述新城市主义

设计的原则?

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

取向

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

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的城乡发展正在进入了一个

关键时期,特别是我们的大城市郊区和沿

海发达地区的乡村,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

的速度向前推进。

但是,作村镇规划不能简单地套

用城市规划的一般模式,因为村镇规划,

包括自然村,行政村,小镇的乡村规划,

不同于城市规划,如在开发城市边缘地区

时,如何处理排污、农田保护、绿带与开

放空间规划,如何规划乡村住宅区与道路、

如何在现代化的小城镇里继承传统小城镇

的设计要素。

因此,我们面临如何在规划中统

筹兼顾乡村,统筹兼顾区域,统筹兼顾环

境,统筹兼顾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

和谐社会的新课题。积极研究发达国家村

镇规划的经验与教训,可能是有益的。

相对周围的农田而言,英国的乡

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

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因

此,他们在给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

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

向,确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

的农田。

同时,他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

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

共交通、等等。在英格兰的乡村,农业所

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

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

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英

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

事农业活动。于是,他们几十年前面临与

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有时,他们需要就

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他们需要把他

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在英格兰,直到

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的政

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

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2 000到

20 000人不等。当他们选择一个村庄,把

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这个地方是不是一

个“集”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村庄

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

英国的乡村规划师考虑的是,它

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

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另

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

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

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

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

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因此,在英格

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

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

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

具有潜在的威胁。

与英国相比,美国战后以来的城

镇规划产生了严重问题。它没有给城镇划

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

可以随意发展。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

基础设施方面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直到

现在,美国城镇仍然被随意发展所产生的

问题而困扰。

今天,大多数美国人不是生活在

传统意义上的镇子里,甚至于也不是生活

在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里。相反,大多数美

国人是区域的居民,即他们生活在具有多

样性和层次结构的大都市里,在这样的区

域里,有成百个习惯上认为明确的和互不

相干的“社区”,很少有人可以在五到十分

钟的步行距离内买到生活必需品。

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

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

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

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没有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在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因此,美国规划师在90年代开始放弃自给自足的镇和郊区的过时的观念,而把区域看作一个社会单位。战后,当郊区发展而内城衰退时,这个郊区与内城此起彼伏的关系不是很明显。但是现在,许多老的郊区正处于过渡时期,事实上,有些正在快速地衰退,所以,对内城郊区的社会联系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了。在一个都市区域内的每个人,无论老的或小的,富的或穷的,都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联系着。

在他们看来,“传统街坊”式城市和乡村的建设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和节约的。什么是“传统街坊”的特征和社会目标呢?概括地讲,包括:

对住宅、商店和工作场所的规模加以限制,尽可能地安排在一起;

多样性的街道以便公平合理的满足行人和汽车需要;

边界清晰的广场和花园,以便居民有非正式的社会活动场所和娱乐场所;

合理地安排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建筑,使它们成为社会、文化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使它们成为这个街坊的标志;

私人住宅沿着街道和广场布置,形成一个连贯性的边际线,而不要被花园分隔开;

通过减少使用汽车的次数和里程,减少交通拥堵,增加个人拥有的时间;

通过把日常生活必需品送到步行可以达到的地方,使老人和孩子们得到更大的独立性;

通过在公共场所的步行,市民有机会相互了解,同时关照他们的公共安全;

通过提供各种不同的住宅和工作场所,把各种不同年龄和经济状况的人群混合在一起,把社区凝聚在一起;

通过公共服务设施,人们的民主意识得到鼓励,社会进化得以保证。

从以上经验看,欧美规划师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特别仔细地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

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他们必须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

村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村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村镇原有的形体布局。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他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

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

当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欧洲

模式和美国模式。例如交通规划,在英格

兰,他们通常让公路绕过集镇和村庄,车

辆利用旁道进入集镇或村庄;当设计进入

集镇或村庄的旁道时,他们考虑的是怎样

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对良田的占用和

对植被的破坏。他们通过设计一定数目的

转盘,使得车辆减低速度,进入村镇。通

常情况下,他们设计三点式:旁道、转盘、

旁道、转盘、旁道,再回到公路。在英格

兰,道路两侧的商业设施是受到严格控制

的,不允许随意开设商店;而在美国,封

闭的高速公路常常是横穿小镇和村庄。封

闭的高速公路是十分昂贵的,因为它必须

照顾到整个公路系统。

当然,他们在规划上也有共同点。

例如,无论在美国、英国、加拿大还是在

澳大利亚,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是一

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英格兰,小城镇和

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

府负担。在美国,政府不再负担这笔费用,

政府要求开发商承担这笔费用。人离不开

饮水,饮用水一定要避开污染源,以保护

人的健康;人也需要保护土壤的卫生,小

城镇的人口在增长,生活用水的需求越来

越大,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污水,小城镇

周围的土壤就会被破坏。

如何处理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是

一个最为根本的规划问题,因为,他们必

须在小城镇或村庄里选择在什么位置上安

置化粪池,在什么位置上构筑湿地,把经

过化粪池处理过的污水自然排放到那里,

使污水得到第二次处理。

这些位置决定了小城镇或居民点

的布局,如开放空间的位置、住宅区的安

排、绿带缓冲地带的方位。还有一个设计

小城镇或村庄时的共同点,那就是规划村

镇时,他们总是从设计开放空间入手,必

须设计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在

确定了开放空间网络之后,才能以创造性

的方式开发土地。小城镇房地产的价值就

在于它的周围是否有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

空间网络。

发达国家村镇规划的设计要素和

价值取向:

为什么发达国家把开放空间,污

水处理和道路安排看作乡镇规划核心呢?

因为,他们认为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背

景和设计要素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乡村

的九大形体特征如下:

非农业使用的土地叠加在至少10倍

于它的自然开放空间上;

人的尺度与乡村自然尺度的巨大反

差;

乡村空间基本保存着原有自然地理形

态和多样性的相互联系;

土地和空间的非农业化会对生态循环

链发生影响;

乡村生活与生产在土地与空间使用上

的混合;

开放空间与其它使用在土地分配上的

比例和在空间布局上的存在特殊规律;

乡村居民点所在区域对乡村居民的资

源供应能力和废物吸收能力是确定的;

农业用地的保护与对农业用地调整的

生态约束;

乡村居民点自然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

特征的混合。

他们在村镇规划与设计时,采取

了不同于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

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

持续性

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

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

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2.保证人类的消耗是在自然再生

范围之内的

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把我们的废弃物变为其它物种的

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再利用

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为

自然所承受。

3.阻止人为的灾难

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

5.居民参与

7-8章重点辅导

第七章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

析与政策选择

第一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

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1.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

城镇是分散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

非农经济成分膨胀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

展到一定高度上的产物。

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湖南

851个建制镇非农经济产值达到1000万元

以上只有235个。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

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

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

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

“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

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

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

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

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

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

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

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

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

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

3.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大批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

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

与80年代前期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

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

题。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1.乡镇企业空间分散布局

据1992年对全国乡镇企业的统计,全国2079万个乡镇企业,办在县以上城市的只占1%,办在建制镇的只占7%,其余的92%都分散在各村庄之中。

乡镇企业的空间分散布局导致以下问题:

企业规模过小;

土地资源的浪费;

环境污染源增加;

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效益;

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乡镇企业分散不利于中心城镇的建设,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强化了农村兼业化现象,制约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结果是导致“非城市化的工业化”现象的发生,成为阻碍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

2.小城镇人口的非稳定性

突出特点:“兼业人口”众多,“家家务工、户户种田”

“离土不离乡”,小城镇居民兼业务农的状况一直没有根本改变。

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可以分为流动和稳定两阶段:

流动是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向小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稳定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沉淀”于小城镇并稳定就业和居住生活。

我国小城镇人口发展仍处于这样的阶段:

非农化进程发展很快,城市化步伐依然滞后;

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明显落后。

小城镇居民兼业务农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其迁移行为具有暂时性、不彻底性和非稳定性的特征。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1.规模偏小

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从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小城镇规模还比较小,有的小城镇只是初步具备了雏形,与规模化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限制了小城镇的聚集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作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建制镇规模主要是1~5万人之间,占80%。其中,1~2万人之间的城镇数居首位,占28.2%;2~3万人之间和3~5万人之间的城镇,各占25%左右。这里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如果只考察城镇上的非农业人口,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 000多人,非农业人口仅3 300多人;集镇有1 700人,

非农业人口不到400人。

城镇规模小的弊端:

(1)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难以

吸引周边的资源,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

辐射作用。

(2)行政人员相对多,加剧农民

的负担。

(3)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

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

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

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

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

进一步集聚。

2.规划管理不科学

规划管理是一项长周期和长效益

的工作,由于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为三年,

导致短期行为严重,一些政府只顾眼前的

经济指标,不重视为日后产生效益的规划

管理。有的尽管有一个总体规划,但大都

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

小城镇的规划主要存在的弊端

①论证不充分,规划不科学。不

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长官意志”出发。

造成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中不能反映当地的

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自然历史风貌、人

文景观等要素。不能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不能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居

住、文化、市政等各项建设,规划不科学。

②规划起点低,缺乏战略眼光。

把小城镇建设当作是区域性人口的简单集

中,内在结构简单化,不是从农村现代化

的高度去推进小城镇的建设,不能正确处

理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生产与生活

等方面的关系。

③重点不突出,布局不合理,生

产生活设施不配套。

④特色不突出,个性不明显。小

城镇的发展本应有不同的类型,但当前的

小城镇建设大多是“一锅煮”,“一条马路两

排房”就取代了所有的“风格”。

⑤缺乏严肃性,随意更改规划。

规划缺乏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换一

个领导就改一次规划。由于规划不科学,

执行不严格,当前许多小城镇的建筑物都

是沿公路两边延伸,形成马路城镇和带状

城镇,给城镇集中的供水、供电、通讯设

施的改善以及排水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

相当大的难度。

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

心内容之一,目前小城镇发展中最突出的

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各镇各自为政,基础设施不能共

享;

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城镇功能不完备

完备的小城镇功能,是一定区域

内农村的工业发展中心,商业和服务业发

展中心,交通运输中心,财政金融中心,

通讯信息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和政治文化

中心的“交汇体”和“集合体”。小城镇只有具

备这样七个“中心”作用,功能才算完备。

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小城镇还

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合地,小城镇的工

业、交通、通讯和科技等方面都还很落后。

5.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小城镇镇区建设千篇一律,

一个模式,都是新区加老区,新区街道一

字长街,临街建筑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变

化与特色,显得单调、呆板,缺少个性、

活力和朝气。有的只是就小城镇建设抓小

城镇建设,没有把小城镇建设同本地区的

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缺少自己的特色。其结果必然导致小城镇

缺乏支柱产业的支撑,发展后劲不足,有

的甚至还没兴旺就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小

城镇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就没有灵

魂,难以发展。

第二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制度性缺陷

一、户籍制度的缺陷

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了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导致了大量

的“两栖”人群的产生。尽管各地为加快小

城镇建设而出台的一系列户籍改革措施,

但目前户籍制度仍然是劳动力在城乡之

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僵化的户籍制度主要从以下两个

方面对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行限制:

1.形成了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两

栖人”。

2.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

空间范围。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农村社会保证制度的不完善。

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

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滞后。使得农民不愿意

放弃作为基本生存基础的土地。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情况

下,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绝大

多数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成

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

也直接导致了农民进入城镇的不彻底,影

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缺陷

家庭承包经营制原有的制度设计

是农户分户承包经营,集体组织提供产前、

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事实上,农户变成了

各自为政、分散化了的经济实体,给农业

机械化的推行、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

经验、先进耕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带来很

大困难。

四、财政体制的缺陷

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

渠道。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饭财政,

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行政权力来

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

“以地生财”

“集资建镇”。

五、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小城镇土地利用混乱无序,存在

大量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镇政府可根据自身利益或谋求政

绩的需要,在土地出让上采取短期行为而

无视城镇的长远发展;

利用手中权力,与开发商进行“黑箱操作”,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第三节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

选择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阶段,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小城镇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第二阶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

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实行身份证管理。

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现实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是降低农民进镇的门槛和风险,促使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化,保持小城镇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设定不同的保障方式:

1.对于新进镇的农民,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2.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

3.对已经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小城镇居民,建立小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对于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是:

基本建立起以养老、医疗保险为主体,并与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事业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覆盖范围广,资金来源渠道多,社会化程度高,待遇合理适当,管理体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事业新格局。

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

可采取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①取消以乡镇企业产值、发展速度作为评价政府领导人政绩的标准,降低企业集中的阻力;

②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政分割和社区限制,促进乡镇企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③严禁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向乡镇企业乱摊派,降低企业在小城镇的经营成本;

④维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

1.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健康有序发

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

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划要有超前眼光

和区域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先

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

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农村、城镇,

以及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是一

个有机整体。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不能

着眼于单个小城镇的发展定位,而是要从

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确定规

划。只有将局部的、个别的小城镇放到区

域经济的整体中来设计规划,才能形成区

域内小城镇群体的合理、有序结构。否则,

离开区域发展的整体,既使小城镇个体设

计的再好,也会限制区域整体综合优势的

形成和发挥。

2.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与管理,

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①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把生态建

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

位。绿化工作要与城镇建设同步进行,真

正把小城镇建设成“城在山中,房在绿中”

的现代园艺式集镇。

②硬件建设要配套,交通、通讯、

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水电等公用设施建

设都应配套,保证居民生活方便。

③加强小城镇的管理和社区建

设,培育居民的社区理念和社区的亲和感,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

城镇化和现代化。

3.特别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①因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

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这就要求我们采取

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分散、分批

地投资建设;

②但是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

确定建设标准,可以采取先“土”后“洋”的办

法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不能把建设标准定

得太高,以免产生欲速不达的后果。

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1.小城镇建设用地,要在节约用

地、保持耕地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规划、

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

2.对城镇建设用地,可以仍然实

行土地部门征为国有,由乡镇或开发单位

建设后进行出售、转让或租赁。

也可以考虑由农民以土地入股,

与企业合作建设新厂房;也可以由农民集体

经济组织直接将土地租给企业使用。城镇

的居民住房,既可以由拥有土地的农民利

用集体土地建设商品住房,出租或出售给

迁入的居民,也可以将土地直接出售给迁

入的居民,再由居民自主建房。

3.合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对工

业、商业、住宅等用地,采取不同地价政

策。有偿出让集镇优良区位的土地使用权,

把用地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功能区的建设结

合起来。

4.为了协调小城镇用地与农村集

体、农民的利益关系,改变以往一次性征

地、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租用、

入股等方式参与开发,使农民能够享受到

土地的长期收益。

5.挖掘土地资源,节约保护耕地。

要严格按照城市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保护耕地。。

6.在完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制度

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六、改革财政体制

可以通过直接引资的方式来解决

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就是制定

各种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

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包括国家投

资、地方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

和引进外资在内的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这

是扩大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来源的一项基

本措施。

第八章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

第一节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就业

中国是个农民大国,理论和实践

都证明:

农业和农村问题本质上是农民的

问题。

毛泽东: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

问题

我们曾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上21%的人口。

但不能忘记,我们是用世界40%

的农民为世界上10%的非农民生产粮食。

农民人数多

生产力水平低

刚刚解决温饱

要实现全面小康,还要付出十分

艰苦的努力。

农民就业的意义:

农村工作要把农民工作放在首位

农民就业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点

增收、减负、脱贫

稳定社会的基础

农民就业现状:

13亿人口,9亿在农村

农村劳动力5亿

农业生产仅需2亿

农村劳动力富余3亿

打工人数1.2亿(9400万)

不能实现就业的还有1.5亿

近5年每年新增1000万

安置农民就业的艰巨性:

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状况严重;

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脆

弱;

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在减弱;

城镇吸纳容量趋紧;

国际就业扩张日趋艰难;

农民素质制约劳动力的转移。

就地转化论:

离土不离乡(乡镇企业)

亦工亦农(兼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关于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

道;

我国现有乡镇企业2084.7 万家;

分布在机械制造与修理、冶金、

造纸、印刷、建筑、运输、服装、农林牧

渔、文体用品、商品批发与零售、餐饮住

宿、商品批发与零售、食品加工与酿造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中。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中,每千人中拥有中小企业数量为40~50 户;

我国目前每千人中只有7.8户中小企业

假设按发达国家的底线,即每千人拥有40 户中小企业来推算,我国尚需增加大约4 000余万个中小企业才能达到这一水平。如果是这样,将可以提供 3.6 亿个就业机会。

乡镇企业调整基本思路: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生产原料, 由城市进行加工的格局。割断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有机联系。

乡镇企业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调整的重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 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还可以缓解农民跨地区流动的压力。

乡镇企业调整基本思路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农村三产总量不足, 发展相对滞后, 内容结构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

积极推动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在农村的发展;

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

关于资金来源:

政府、投资公司、民间资金,企业投产并获利后,政府资金以“零利”退出。

政府出资的目的分担或减少风险,同时也提供了“国家信用”,有助于吸引民间资金。

我国约有10 余万亿民间资本,政策措施得当,可以吸引一部分资本用于发展乡镇企业。

异地转化论

就地转移的困境:

农业的吸纳力下降

乡镇企业滑坡

离土离乡(民工潮、进城)

农民就业的空间去向不是按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设想预先规定,而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产业的地区布局决定。

两个规律:

择业的意愿和动机:

人往高处走

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两个规律导致三个基本流向:

农业流向非农

乡村流向城镇

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切有利于农民自由地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而向其他产业、城镇流动的理论、政策、做法,都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之,则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

发展小城镇

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比分散办厂就

业能力(包括连带效应)可扩张50%以上。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引导乡镇企业向

小城镇集中,无疑将为乡镇企业提供更为

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又会

伴随着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上升,反过来

推动城镇化进程,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农村

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

性循环。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发展

一、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1.农业发展使城镇化的基础

食物贡献

原料贡献

劳动力贡献

土地贡献

资金贡献

2.农村城镇化对农业的贡献

市场贡献:

城镇化水平越高,农业市场空间

越大;没有城镇化,就没有农业的商品化

和市场化。

结构贡献:

没有城镇化,就没有农业生产结

构的高级化。

高级化是需求与收入弹性大的农

产品在农业中所占份额占有较大比例。城

镇居民更追求品质、营养、安全等,对农

产品定额需求就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

了市场导向。

就业贡献: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是社会发

展的主线,然而,它不可能在农业内部来

实现。它依赖于城镇非农业的发展。

没有城镇化,就不能实现农业劳

动力的非农转移。

规模贡献与资金贡献

农业的规模化。

工业反哺农业

二、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

农业的产业化推动城镇化

城镇化出农业进产业化

三、关于美国模式

重视农业发展,使城镇化与农业

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1862年《宅地法》,从土地制

度尚未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

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1877年的《哈

奇法案》

3.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西

部铁路)

4.对农业实施保护(价格支持、

工业反哺)

美国模式的经验:

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受到

高度重视,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业,

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相互促

进,协调发展。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

一、农村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

家庭承包经营(效益、劳动力消

化、农村发展)到80年代中期,家庭承包

经营结束最为农村发展增长点的使命;

1984年乡镇企业崛起,成为新的

农村发展的增长点。(90年代后,经济效

益下降,社会效益不稳,能耗、污染等)

不能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城乡的流动(一人打工全家脱

贫)。

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

城乡职业一体化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城乡信息、交通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

终目标,但城乡一体化不是以消灭农村为

目的,而是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社会

经济的联结和空间的融合。

二、农村的出路在于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就是将农村社会的发

展推进到现代城市发展的轨道上,使农村

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

方式,发生城市性的变革,从而使全体社

会成员享受社会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农村城市化,并不是把全部农村

人口都吸纳到城市,农村城市化本质上是

农村地区国家职能的城市化,农村富余劳

动力就业的非农化。只要满足这个条件,

向什么方向转移并不重要。可以是大城市,

小城镇,或留在农村。

小城镇对农村城市化的作用:

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重

要途径

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

个台阶

在区域经济圈和城市带重要作用

关于小城镇的历史地位:

小城镇作为城镇体系的一员,在

这个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始终占有一席之

地。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产场所和居

民点,具有大中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

不同历史时期其作用可能有所不

同。

几千年的村镇发展史证明:一些

具有优秀民族文化特色、古朴传统的集镇,

面对大小城市的迭次兴衰变换时,却显示

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社会学家、城镇规划学家偏偏P.

格迪斯城跨要数千年经久不衰的穆斯尔堡

村:“当爱丁堡还不曾问世,穆斯尔堡村已

是个自治市,当爱丁堡从世上消失,穆斯

尔堡村仍旧是个自治市”。

小城镇资源优势和特色营造

摘要 发展小城镇是绵阳加快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通过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小城镇化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它对于一个地区的生产力的均衡地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的作用,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将城市中的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与农村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为小城镇的人们提供一种自然而又城市化的生活氛围。由于我国的中心小城镇大多集中在城市周围,小城镇也成为城市与效区的有机结合点。在这个结合点上,大城市的经济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小城镇的资源、人力和环境优势成为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所以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近郊小城镇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已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绵阳市中心小城镇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特殊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产业布局及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住宅区建设对中心小城镇建设的影响,研究了小城镇资源优势和特色营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今后绵阳市小城镇规划建设及相关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建议。为增强绵阳市小城镇的发展后劲、促进本市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绵阳市小城镇规划标准和领导者的科学决策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绵阳市;小城镇规划;城镇化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Mianyang's urbanization road,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superiority of small towns is as everyone knows.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productivity in economic area,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an make the advantages of city life style with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mall town living environment perfect combination. Suburban towns because of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perfect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base, become the city and suburb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oints. At this juncture, big city economic advantage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 the small town of resources,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and becom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o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small towns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author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present stage Mianyang center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in urban plann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discussed the industrial layout and industrial l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 center, research of small town resource advantage and characteristic building, public servic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ssues and to make a prediction of

2017年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院十大排名

“特色小镇”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国外,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这些小镇,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达沃斯小镇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在这里召开年会,发布世界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等方面的一手资讯;美国格林威治小镇,占地面积仅174平方公里,全球350多只管理着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对冲基金中,却有近半数公司把总部设在这里。“特色小镇”的“特”,主要指产业“特”,即高新服务业或传统经典产业中的某一行业乃至其中的某一环节。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生命力,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陈锐看来,“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产业及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及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支撑意义。 我国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后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力推,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供给侧改革的浙江实践。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去年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江苏特色小镇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创建路径和工作机制。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下面列举几家从规模到实力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旅游规划特色小镇规划设计院,目的在于能够使有相关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需求的朋友能够对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公司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区分。当然,这也仅仅是作为一个参考,具体操作时仍需要各位多方了解沟通,以找到合适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院。 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中国首家专注规划全链的研究院,旨在为城乡发展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全院下设6个研究所1个中心,建立了一支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院校教授、博士、硕士在内的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规划设计队伍。 提供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旅游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工程设计、招商策划、地产策划、投融资咨询等专业服务。 中经汇成旗下中国产业规划网,是国内城乡规划领域内知名的权威性站点。 四川远景设计研究院

灵溪镇小城镇规划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走上调整战略、集约发展的道路,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中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下面,仅以灵溪镇为例,谈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认识 关键字: 自然概况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2]位于浙闽交界处鳌江流域,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个县城集镇,位于苍南县中心偏北。北离温州市区83公里,南距福建省福鼎市32公里。灵溪镇风光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在63-4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水量1737毫米。灵溪地理条件优越,其西南距闽东地区仅16公里,北上83公里即温州市区,西依玉苍山,东濒东海,周边与浙江的平阳、文成、泰顺三县和福建省的福鼎相毗邻,是浙江的南大门。 人文概况 全镇面积达88.5平方公里,总人口22.6万人,下辖9个办事处、112个行政村、24个居民区,当地语言为闽南语。1981年苍南从平阳分析出来并确定灵溪为县城后,灵溪人民充分利用浙闽边界的地理优势,发挥县城的集聚效应,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人才和资金,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灵溪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属三座水利发电站和一个3.5万伏变电站,工业企业有电力、建筑、砂石建材、藤编、玻璃纤维、茶叶、制衣、光学、包装印刷、化工等。城镇建设 灵溪镇内公共设施、社会事业齐全完备,工、商、运、建、服五业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内有1所卫生院,具备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1所中学,10所小学;全镇电视、通讯、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程控电话、手机可直拔国内外;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均从镇内经过。农民人均人收入达到了3662元,获得江西省文明镇的光荣称号,丁洲村荣获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镇内实现了水泥路环绕主干道,城镇主要街道道路硬化率达到90%。 2004年,该镇饶北河以西约7.2 平方公里被市政府规划定为上饶市城东新区,上饶新火车站就坐落在该镇境内,给该镇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2005 年,灵溪镇党委、政府提出“接轨城区,融入都市,打造生态东郊镇,建设文明新花园”的发展定位,引领全镇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迈上灵溪发展的新征程。灵溪镇内公共设施、社会事业齐全完备,工、商、运、建、服五业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内有1所卫生院,具备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1所中学,10所小学;全镇电视、通讯、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程控电话、手机可直拔国内外;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均从镇内经过。农民人均人收入达到了3662元,获得江西省文明镇的光荣称号,丁洲村荣获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镇内实现了水泥路环绕主干道,城镇主要街道道路硬化率达到90%。 一、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 政策条件:中共中央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指出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明确了今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同时,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意识到,我市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城区现代化是不够的,其与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息息相关,没有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我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产业条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原来布局在城市中的传统产业今后将主要向小城镇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老的村镇企业及新建企业将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趋于严格,过去“遍地开花”式的企业布局方式将逐步改善;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这群人的户籍安置、转化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和居住人口的结构,并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住房与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 交通条件:灵溪镇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相对较多。如灵溪镇离市区为8公里,北与311高速公路连接,320国道穿境而过,依托上饶市这个区域中心城市,信息来源渠道多,人才多且引进容易,资金引进比较方便,随着今后市区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的东迁及新火车站的北移,这些都为灵溪镇的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及规划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灵溪镇依托320国道建设,在国道两侧各建一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 (2)市政公共设施不完善,欠帐过多。镇区没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 (3)规划管理中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小城镇建设中违法批地、违章建筑案例仍然存在。 (4)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尚未确立,规划起点低,缺乏通盘考虑。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本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5)城镇规模偏小。如灵溪镇,镇区人口219万,全镇人口2.万人,即使全都住到镇区上,也因其规模小,只能搞小而全:“一条商街,一处公园,一所中学,一家卫生所…”,虽已铺马路,装路灯,搞绿化…,有城市外观,却无城市生活内在魅力和气氛。人气不旺,行人稀落,夜幕未垂,店门早闭,毫无诱发消费之氛围。 (6)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破坏;是灵溪镇发展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灵溪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灵溪镇环境质量的改善;

浅谈特色小城镇的规划

浅谈特色小城镇的规划 摘要: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要注重顶层设计,做好全盘谋划、坚持制度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把握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要素、挖掘本底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建设误区,重视后期运营、带动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随着中国新 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江浙一带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突出、机制创新”的 特色小镇。从他们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案例大多都是对特色小镇 规划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支柱产业、历史文化等多 方面都要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措施 1 特色小镇的规划的重要重点 1.1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指具有悠久文化和历史、风俗特色鲜明、地理区位优越等,能够 吸引外来人员参观小镇特色地理风貌及欣赏人文文化、民俗风情,同时发展小镇 特有的新型产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特色小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了文 化传承、特色旅游、特色产业等。 1.2明晰特色小镇发展历程 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需要对小镇的发展历程以及地理环境有一个深入、全面 的了解。众所周知特色小镇的发展都有着独到的历史进程,因此,规划首先需要 对小镇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其次,要对小镇的特色进行深入的挖掘,要对小镇的文化、资源优势进行了解,文化传承、地形优势、土壤资源等都是有 特色发展的潜力。 1.3明确特色小镇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不仅要对现有的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利用,而且要明确 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创新等措施,促进小镇人文底蕴以及产业的演化与发展,持续提升小镇的人文环境、整体 公共服务、宜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等。 1.4确定特色小镇产业支柱 特色小镇的建设重点是特色产业,小镇的产业发展不仅是以量位主要方向, 而是小镇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新型产业的发展,结合小镇特有的资源优势发 展具有小镇特色的产业,以期带动小镇的全面发展。在生产中不断创新产业的产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才能使特色小镇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 1.5塑造文化内涵 任何出色的特色小镇都有着自身相应的文化内涵。任何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 都需要将其自身的文化功能作为发展的“内核”。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成功的案例都 没有单纯局限于对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展示,而是更加强调对于传统文 化的活利用,并且赋予其时代精神,最终才能够真正的形成凝聚特色小镇的新文 化氛围。其次,规划中应明确小镇文化内涵时,还需更加强调精细、美观而具有 地域辨识性,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的 特点展开的创新性实践,因此全面而系统的特色小镇规划措施就是必不可少的。 2 特色小镇的规划的主要措施 2.1挖掘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主题 小镇的特色,不仅要结合小镇的人文历史的发展历程,特色产业的塑造,还 需从区域的大角度入手确定特色鲜明的主题。

039“区”向“城”转型背景下的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宁波杭州湾新区近郊小镇为例

“区”向“城”转型背景下的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以宁波杭州湾新区近郊小城镇为例 李诗强黄伟锋 【摘要】宁波杭州湾新区由“工业新区—综合新城”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同周边的农村或城镇发生利益关系,同时存在着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等矛盾与困惑,在这样背景下的庵东镇面临行政区划调整后与杭州湾新区功能关系的重新审视,明确其在新区中角色定位、城镇空间结构、村庄建设以及未来城镇拓展方向等问题,为此庵东镇急需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谋划,为把握、利用好机遇提供空间上的决策参考,既满足杭州湾新区对城市发展指导性的需求,又能理性的向新区表述自身发展诉求,保障庵东镇在新环境下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新区转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1.研究背景 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处于杭州湾产业带中心位置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以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政策环境,必将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在宁波杭州湾新区迅猛的发展浪潮中,经历过去单纯“工业区”发展路子,走向“综合新城”发展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新区必然会与周边乡镇发生利益博弈关系,包括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等问题,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变,必然促使庵东镇重新审视与杭州湾新区的功能关系,以及未来城镇空间拓展方向;另外从庵东镇内部环境来看,由于城镇快速发展和时间维度上的推进,上版总体规划的规划思路已不能有效诠释庵东镇现阶段的发展,包括其产业发展策略、城镇交通体系、城乡空间布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受到严峻挑战。从整个庵东镇远景发展战略高度,深入分析区域发展趋势与机遇,剖析现实发展状况与历次规划理想间的矛盾,最终从“路基—路标—路径”三个层面上(图1),围绕未来庵东镇怎么发展这个核心问题,从战略定位、区域协调战略、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策略、村庄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引导庵东城镇空间从迷茫无序走向清晰有序。

六种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六种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模式一:工业园区特色镇。突出发展以历史经典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特色镇。如泸州市二郎镇和遂宁市沱牌镇发掘川酒千年文化内涵,推动“名酒·名园·名镇”互动发展,使历史经典产业焕发青春,成为展示四川厚重白酒文化的特色名镇。成都市新繁镇大力发展“新繁泡菜”食品产业园和“西部家具之都”家具产业园。凉山州安宁镇围绕发展现代医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建设成凉工业园。广安市街子镇对接重庆产业转移发展汽摩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形成了一批产城相融的特色镇。 模式二:旅游观光特色镇。发挥历史文化厚重,山川雄奇秀美,民俗风情浓郁多姿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特色镇。做优历史文化名片,如江油市借助“诗仙故里”文化积淀和古迹遗存,打造青莲国际诗歌小镇。做优自然风光名片,如阿坝州漳扎镇打造以羌族风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镇。做优休闲旅游名片,如南充市搬罾镇建设“锦绣田园”发展乡村观光旅游镇。 模式三:商贸物流特色镇。重点在区位和经济条件好、人口流动密度大的小城镇发展商贸物流特色镇。如泸州市九支镇引入13家知名企业发展商贸批发市场,成为川黔交界的商贸物流重镇。资阳市贾家镇依托成渝三条国道交汇地理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宜宾市新市镇依托长江、金沙江黄金水道打造辐射大小凉山的物资集散中心,取得了突出效果。 模式四:生态宜居特色镇。重点在生态优良、气候宜人的地方,发展适宜居住、康养和观光的生态宜居特色镇。如攀枝花市红格镇利用冬季气候温和盛产温泉的优势,打造阳光旅游品牌小镇。眉山市高庙镇依托峨眉山秀美风光和森林资源富集的优势,打造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康养度假基地,现已成为中国知名度较高的夏避暑、冬赏雪的度假休闲养生精品小镇。 模式五:现代农业特色镇。发挥四川农业大省的优势,建设服务农村、带动农业、助农增收的特色小城镇。如资阳市龙台镇突出柠檬种植优势,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研发为一体的柠檬集散中心,打造出“中国第一柠檬小镇”。再如内江市镇西镇发展无花果、白萝卜、大头菜、花生糖等特色农产品,一大批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小城镇蓬勃兴起。

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区别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区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该文件指出,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区别

基本情况 袜艺小镇,地处诸暨新老城区交接处,依托沪昆高铁、浙赣铁路和诸暨三环线的有利位置,是大唐镇上的一个“镇中小镇”。大唐袜艺小镇规划面积 2.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亩,建设用地1162亩。小镇紧扣打造“供给侧经济新模式”为核心,提出了“重构袜业、重塑大唐”战略目标,以转型升级作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并提出“把大唐打造成为全球唯一的以袜子为图腾的一个特色小镇,力争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和全球唯一的袜业旅游目的地”的愿景。 建设模式 小镇在规划过程中,紧扣“袜业”主业,通过与诸暨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大唐草塔小城市规划、大唐袜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明确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确定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方案,统筹推进工业、文化、旅游、时尚等项目建设。通过产业平台的搭建,从智能制造、原料和机器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从微笑曲线的两端进行延伸;从做强“美丽经济”出发,做到文化、旅游、生态和特色小镇建设相互结合、相得益彰。通过袜业制造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融“智能、商贸、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现有基础 2015年,大唐镇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7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限上服务业企业33家。2015年大唐镇生产袜子80.2亿双,同比减少5.7%,完成销售79.3亿双,同比减少4.2%。但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6亿元,增长3.8%,财政收入7.94亿元,增长9.74%。 发展目标 小镇重点规划建设“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区域,预计到2017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3.6亿元,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入驻企业495家,全年接待游客近24万人次。

2019最新的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调研报告

2019最新的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化模式的外部发展条件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走上调整战略、集约发展的道路,着重于提升产业结构档次,调整经济与发展战略,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目前我市共有27个省级重点镇,79个一般建制镇,117个乡集镇,2522个村庄。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我市的小城镇建设中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是摆在我市城乡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仅以信州区的沙溪镇和灵溪镇两镇为例,谈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认识。 沙溪镇和灵溪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主要表现在:中共中央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 __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指出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明确了今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同时,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意识到,我市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城区现代化是不够的,其与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息息相关,没有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我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原来布局在城市中的传统产业今后将主要向小城镇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老的村镇企业及新建企业将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趋于严格,过去“遍地开花”式的企业布局方式将逐步改善;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这群人的户籍安置、转化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和居住人口的结构,并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住房与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 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相对较多。如灵溪镇和沙溪镇离市区分别为8公里和22公里,北与311高速公路连接,320国道穿境而过,依托上饶市这个区域中心城市,信息渠道多,人才多且引进容易,资金引进比较方便,随着今后市区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的东迁及新火车站的北移,这些都为两镇的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两镇依托320国道建设,在国道两侧各建一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 (2)市政公共设施不完善,欠帐过多。镇区没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

中国特色小城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10782300.html, 中国特色小城镇 作者:孙轩张晓欢陈锋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09期 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布局不仅能反映当前发展趋势,还决定着空间经济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中国各地发展特色小城镇的热情高涨,建设不断提速。据统计,全国特色小镇试点有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当前以及今后,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布局都将对中国整体城镇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如何理解当前特色小城镇的分布空间格局以及发展趋势,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引导特色小城镇发展。 1.从整体分布和发展趋势看,呈现东部地区引领,西部、中部紧跟,东北发展较慢的趋势。从第一批特色小城镇的分布看,东部地区最多,其次为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数量比约为40%:30%:22%:8%,以秦岭淮河为南北界,分布数量比约为59%:41%(南方比北方)。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分布和密度分析,发现特色小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为上海、苏州、杭州形成的三角区域。从数量看,浙江省位居第一,共计入选8个,江苏省、山东省及四川省分别入选7个,其余省份入选数量为3-4个。第二批特色小城镇分布比例基本与第一批保持一致,东部地区仍为最多,西部、中部、东北其次,数量比约为38%:29%:25%:8%,南北分布数量比为58%:42%。第二批特色小城镇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苏南至浙北区域的特色小城镇优势,还出现了围绕北京、成都、广州等城市周边的特色小城镇集聚区域。从数量看,江苏、浙江、山东、四川依然呈现强势,其他省市均有所提升。结合两批特色小城镇分布情况来看,特色小城镇分布格局呈现东部地区引领,西部、中部紧跟,东北发展较慢的发展趋势;在空间变化中,南北相对平衡,长三角地区出现一个集聚程度相当高的区域,并且增长势头很强;广州、北京、成都等城市所在区域特色小城镇集聚程度随时间发展不断提高。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至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二字,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这篇文章张鸿雁教授通过对浙江近些年特色小镇建设的考察,总结了其建设的价值与特点,结合其发展经验,针对江苏现有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江苏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成熟特色小镇建设的价值与特点 1. 重构地区经济框架,提升区域经济潜能。一是建构经济主体区域均质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使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形成多样化、均好化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创造新的高端产业集聚模式。如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就促进了以云技术、智慧产业、新型金融产业和地方性产业为主体的浙江特色

“块状经济群”的深化发展,为其整体经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多样. 化的平台和高地。三是提供区域性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四是形成福民富民自我生长机制,在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传统产业集聚和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升的同时,通过空间再生产形成了内在的区域性社会发展动力。 2. 提高社会治理标准,改善区域生活品质。一是建立现代 产业、传统产业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社会精准治理新秩序空间,在发展新型产业的同时使传统产业形成了新价值,并成为现代社区生活的一部分。二是强化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如浙江每个小镇都要求通过3A 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形成 幸福产业链模式。三是创造新型社会空间整合再发展模式,产业集聚与社区生活、建设相结合,既形成了全新的地点精神和市民文明文化,也使社会治理成为发展的结构性部分和过程。四是建构品质化特色城镇生活方式,形成新型城镇化系统下的“化镇为市”,“化传统农民为现代农民的有机发展过程”。五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使区域社会整体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运营模式之中。 3. 区别现有城镇发展,创新利用地区空间。一是与城市及 城镇相比,更多考虑人的尺度、创新服务和“三生融合”, 突显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特色。

旅游小城镇的景区化设计手法

旅游小城镇的景区化设计手法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小城镇的景区化设计手法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目前国内旅游小城镇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经营上存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小镇旅游主题化差异不明显,文化特色不鲜明,或休闲产品不够创意创新,旅游核心产品不具有核心吸引力。 一个好的旅游小城镇本身就是一个景区,当休闲已经成为这个城镇、村庄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驻足观看、游览、体验。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两相宜的意境。因此旅游小城镇的打造,关键在于景区化打造手法的运用。 作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绿维创景从上百个旅游小城镇案例的规划设计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打造方法和模式,本文将就景区化设计手法方面的经验进行分享。 完整的景区开发建设,是一个严谨而专业的流程,需要经历资源评价、文化内涵挖掘、景区总体定位、产品体系设计、规划总体布局、建筑景观设计落地等多个步骤。旅游小城镇要实现景区化打造,前提是要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进行评价与整合,通过资源的整合及文化的挖掘明确小镇的旅游总体定位及产品谱系,选择相应的景观设计模式,在景区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的框架下,按照传统景观打造手法进行景观核心及景观节点的设计,如入口形象设计、核心广场设计、夜景照明设计、景观小品设计、绿化植被设计等。 绿维创景的景区化打造手法,聚焦于景区设计模式指导下的总体布局规划及传统的景观节点设计手法升级。 一、四大景区化设计模式 景区化打造的关键,是要将旅游要素有机结合到旅游小城镇的环境当中,这首先需要将景区化设计模式加以总结,形成一种基本指导思路并加以运用。绿维创景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四大景区化设计模式: 自然生态式:这类小镇一般处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资源。其打造应以自然景观环境为背景,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原生态的环境景观,景观设计为画龙点睛之笔,对于人工景观的打造应强调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最终形成城景共融、人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氛围。主题营造式:这类小镇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某种主题,如滑雪小镇、温泉小镇、滨海小镇等。对其打造,应强调主题式的设计,整体建筑和小镇环境都应该体现主题内容,整体上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 文化体验式:该类小镇的旅游活动以艺术文化体验为主,如中国传统的古镇古村,或是现代的壁画小镇、动漫小镇等。其空间体验的尺度可以小到一条休闲商街,也可以大到整个空间环境,从建筑的文化符号到整个小镇的肌理形态,构成了完整的文化体验氛围,在打造时应突出有韵味的文化空间体验。 互动游乐式:有些小镇以某项大型活动或赛事为主要吸引物,以协调人与主要的活动场地关系为主,游客参与性强,如法国的勒芒小镇、西班牙的隆达斗牛小镇等。打造时,应注重游线的设计及游客互动游乐的体验。 二、五大景区化打造要素 旅游小城镇所包含的要素多种多样:小镇入口广场、形象大门、游客服务中心、教堂寺庙、博物馆、主题广场、商业步行街、公园绿地、游乐场、滨水空间,除

城市远郊小城镇发展模式及规划应对

图1 天津远郊小城镇空间分布 马健 张蓉 李芳 张娜 城市远郊小城镇发展模式及规划应对 【摘要】界定了远郊型小城镇的划分依据,分析其面临的缺乏城市功能区依托、基础设施差、道路交通不便、土地商业开发潜力低等不利因素研究总结国内外近郊小城镇的一般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新形势,提出通过传统农业与新兴服务业相结合、主体性地产开发、创新规划布局方式、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等规划手段促进远郊型小城镇的发展。并在实际项目中加以实施和改进。 【关键词】远郊型小城镇;发展模式;规划应对 1远郊小城镇发展背景 1.1研究背景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 已成为重要并且关键的环节之一,根据城市化规律,将小城镇建设与都市群发展战略相对接,将其作为城市体系的基点,围绕天津中心城区,形成11个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新城和30个星罗棋布、类别多样的中心镇。天津市第二批小城镇试点工作已于2007全面开工,预示着小城镇建设在天津开始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普遍需要解决好的是农民安置、资金平衡、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城市远郊小城镇既有小城镇建设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自身特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杨家泊镇(茶淀桥沽、七里海镇)发展模式的解析,从而对城市远郊区小城镇建设模式提出一些新的构想和发展思路。 1.2研究对象分布 参考其它地区的经验,结合天津市自身的特点,将远郊小城镇其界定为除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外区县的小城镇,即汉沽区、大港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辖区内的82个小城镇。其中,中心镇19个,包括杨家泊镇、茶淀镇、小王庄镇、太平镇、河西务镇、崔黄口镇、王庆坨镇、大口屯镇、林亭口镇、 下营镇、邦均镇、马伸桥镇、上仓镇、唐官屯镇、独流镇、王口镇、七里海镇、宁河镇、潘庄镇。从分布规律来看,远郊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发展不均衡。 1.3远郊小城镇发展的困境 近郊小城镇由于距离中心城区较近,大部分可以依托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的基础设施,例如华明镇依托空港物流区,张家窝镇依托京沪高铁站,或者仅仅依靠区位优势发展房地产业。而城市远郊区与中心城区距离较远,缺乏城市功能区依托,且基础设施较差,道路交通不便,土地商业开发潜力低,这些都成为远郊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如果采用近郊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建设远郊小城镇,即主要通过宅基地换,将集约出的土地面向市场出让,开发住宅产品, 以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小城镇特色发展

小城镇特色化发展——2017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 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论坛总结: ▲小城镇规划需要深刻体会和挖掘当地地域性特征,不管是文化的还是生态的。 ▲小城镇规划需要分析规划实施后的使用对象,即面向村民、小城镇居民进行小城镇规划的调研,关注人的需求。 ▲小城镇空间特色的塑造没有一成不变的原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和做法,正因为如此,特色小城镇才更有魅力。 平行论坛一:小城镇产业发展和空间特色塑造 1.从哪些方面塑造小城镇的空间特色 武凤文副教授认为主要包括特色、景象、品质和美丽四个层次,其中“特色”是贯穿到总体的,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保留体制并将其盘活;通过住建部的培育来保护提升产业、形态及风貌(前提是小镇本身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特色);挖掘人(社会习俗)、物(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产业等的资源来重塑风貌。 谢华教授提出,小城镇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到各省市以及到地方的大局建设,那么要怎么吸引城市人来小城镇、并且将其留住呢?主要是关注小城镇的风貌、民居产业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由于很多特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被埋没了,因此关键是充分调研当地县域范围、镇域范围的资源,挖掘小城镇的民族特色及资源,形成相应的产业,比如挖掘某些沿海小镇的海塘文化、海产品文化。 由于教育中缺失小城镇的内容,很多时候设计者以城市的手法来对待城镇,以致不符合当地的诉求。陈懿教授以四川的一个红叶风景区为例,提出要从小城镇的风水、人居环境入手,充分考虑当地人的心理,才能使规划获得他们的认同。当时风景区由于红叶树木被砍伐而衰落,规划建议将以前的枫情提升成七彩风情,形成四季的特色风貌,这也符合藏区特色风貌。设计者先是设想长期居住需要什么环境,进而提出较为贴合当地人需求和喜好的方案。 2.塑造小城镇的空间特色有哪些方法 荣丽华教授提出了三个方法。第一是特色化发展,要求决策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和规划业界三个层面都对小城镇的地域性有足够的关注,不能盲目跟风。第二是可持续发展,让各种建设及方法都能持续下去。第三是具有可实践性,不能仅仅作出较难实现的渲染图。比如说呼伦贝尔的太平村,当时解决用电问题的措施是林场发电,这既容易实践、也兼顾环境需求。 总结 最后,陶其中副秘书长总结道,塑造空间特色其实没有一成不变的原理,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和做法,这也是特色小镇的魅力所在。与会的各位专家对理论和实践的阐述都十分精彩,总体而言,塑造小城镇空间特色,可以关注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系统化、自然生态、社会性、人的追求、技术性以及实施性。

旅游小城镇的评定标准_绿维创景

旅游小城镇的评定标准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Design Institute Ltd.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小城镇的评定标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旅游小城镇,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是小城镇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之一,无论是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还是城镇化进程来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层面也对这一发展模式给予了支持,提出来要加快推动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而这离不开旅游小城镇评定标准的制定。2014年,受北京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委托,绿维创景编制了《北京市旅游小镇评定标准》,本文将就此项目过程中的一些研究心得,加以提炼概括,以期为后续旅游小城镇的创建和管理提供借鉴。 一、界定旅游小城镇的关键因素 旅游小城镇应具备基本的三个条件:一是至少要具备一个AAA级以上旅游区(或相当于一个AAA级以上旅游区)的资源当量和市场接待规模;二是旅游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需达到5%以上(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三是旅游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8%以上(发达国家旅游的就业带动率一般在10%以上,选取这个数据的80%为标准点)。绿维创景从旅游小城镇的概念及旅游小城镇建设、管理、运营等角度出发,立足旅游开发、城镇化体系构建、产业发展三大视角,提出界定旅游小城镇的八项重点——产业体系、吸引力架构、基础设施体系、人居环境、社区参与与居民受益程度、管理系统、保障体系、市场影响力。 (一)三大视角 1、旅游开发视角 顾名思义,旅游小城镇是以旅游功能为重点的综合区域。在开发时应立足市场需求,从旅游的舒适化、人性化、休闲化角度,以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发展为目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方法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方法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方法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一、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四大症结 (一)法规标准不完善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有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相关法规,但并未针对旅游小城镇指定实施细则。由于旅游小城镇在诸多方面的特殊性,目前已有的城乡规划标准难以指导其规划建设,突出体现为: 用地指标:小城镇用地指标是以常住人口进行统计的,而游客属于流动人口范畴,没有相应的用地指标,导致无地可用: 用地分类:旅游小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旅游建设用地,依据小城镇规划相关规范,难以进行细分,也难以进行分类控制; 建设标准问题: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标准,在城市的基础上有适当的降低,但对于一个高品质的旅游小城镇来说,旅游服务设施却往往要比一般性城市设施的建设标准还要高。 (二)历史风貌难保留 尺度宜人、特色鲜明的小镇风貌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发展小镇特色建筑和特色空间却难度很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风格开始蚕食小镇的传统街区,导致小镇历史风貌逐渐丧失,出现千城一面的结果。同时,部分旅游小城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容易走入大拆大改大建的误区,破坏性的建设导致小城镇风貌发生不可逆转的巨变。

(三)环境设施压力大 旅游小城镇的环境承载压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旅游旺季时,游客对环境与设施造成的压力。游客量是随季节波动的,旺季时大量游客涌入旅游目的地,旅游设施供不应求,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是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旅游设施建设往往倾向于选择景观条件或资源条件最好的地段,但目前有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设计水平低下,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设施运营过程中,企业往往也不愿意在三废处理上进行投入,导致部分企业排污超标,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四)主题特色不鲜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小城镇的需求大大提高,对旅游小城镇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许多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仍然较为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文化特征不够鲜明,或者是同一主题重复建设,或者简单的模仿照搬,缺乏创新。 例如,许多地区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建设温泉小镇,但人气却大相径庭,关键就在于一些小镇不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没有将文化特色注入小镇的建设,造成温泉旅游产品品质较低,缺乏吸引力。 二、旅游小城镇规划的五大对策 (一)特色鲜明、文化为魂 旅游小城镇,以文化及小镇风貌为主要体现特征,文化加小镇风貌就形成了其作为景区的一个前提。其中,文化是旅游小城镇的核心吸引力所在,也是其发展的灵魂。要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小城镇,就应该首先挖掘文化、梳理文化,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