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

目录

第一讲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

第二讲物质的量 (5)

第三讲离子反应 (8)

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 (12)

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 (15)

第六讲铝及其化合物 (19)

第七讲铁及其化合物 (22)

第八讲硅及其化合物 (25)

第九讲氯及其化合物 (29)

第十讲硫及其化合物 (33)

第十一讲氮及其化合物 (36)

第十二讲常见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40)

第十三讲常见仪器与操作 (48)

第十四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53)

第十五讲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 (56)

第十六讲实验设计和评价 (60)

第十七讲原子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表 (72)

第十八讲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 (74)

第十九讲化学键 (77)

第二十讲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79)

第二十一讲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 (82)

第二十二讲甲烷、乙烯、苯 (85)

第二十三讲乙醇、乙酸 (88)

第二十四讲糖类、油脂、蛋白质 (91)

第二十五讲高分子材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94)

第二十六讲基本营养物质 (97)

第二十七讲微量元素、维生素 (101)

第二十八讲食品添加剂、药物与健康 (106)

第二十九讲金属材料 (110)

第三十讲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113)

第三十一讲化学与环境保护 (116)

第一讲 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 (2018届宿迁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用一束光通过淀粉溶液时,产生丁达尔现象,说明淀粉溶液属于( )

A. 溶液

B. 胶体

C. 悬浊液

D. 乳浊液

2. (2018届南京市模拟测试)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是( ) A. 观察颜色 B. 一束光照射 C. 静置 D. 过滤

3. (2018届徐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属于( ) A. 碱 B. 盐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4. (2018届苏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硫酸铵是一种化肥,它属于( )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5. (2018届扬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激光晶体[氟代硼铍酸钾(KBe 2BO 3F 2)]这种战略性材料的国家,氟代硼铍酸钾(KBe 2BO 3F 2)属于( )

A. 氧化物

B. 有机物

C. 酸

D. 盐

6. (2018届扬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食物腐败 C. 钻木取火 D. 蜡炬成灰

7. (2018届盐城市模拟测试)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油脂酸败 B. 石油裂解 C. 钢铁生锈 D. 干冰升华

8. (2018届无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酒精挥发 C. 牛奶变酸 D. 石油裂解

9. (2018届宿迁市第一次模拟测试)工业生产高纯硅涉及的化学方程之一为SiO 2+2C=====高温

Si +2CO↑,该反应属于( )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0. (2018届苏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反应制备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Na +KCl===NaCl +K↑。该反应属于( )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11. (2018届镇江市模拟测试)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四氯化钛反应制备金属钛,其化学方程式为:4Na +TiCl 4===4NaCl +Ti 。该反应属于( )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化合反应

12. (2018届无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我国古代用炉甘石炼锌,主要反应为:2C +ZnCO 3===Zn +3CO↑,该反应属于( )

A. 置换反应

B. 化合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3. (2018届宿迁市第二次模拟测试)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Fe 2O 3+3CO=====高温

Fe +3CO 2 B. Al(OH)3+NaOH===NaAlO 2+2H 2O C. 2NaOH +SO 2===Na 2SO 3+H 2O D. 2Mg +CO 2=====点燃

2MgO +C

14. (2018届南通市第一次模拟测试)金属锗可用于远红外光学仪器,其制备原理为GeO 2+2H 2=====△

Ge +2H 2O ,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5. (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测试)铝热反应原理可用于焊接铁轨。右下图是实验室进行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图,点燃镁条就可以引发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没有

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6. (2018届南通市第一次测试模拟)下列指定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沼气——CH 4 B. 碱石灰——Na 2CO 3 C. 漂白粉——CaCl 2 D. 明矾——CuSO 4·5H 2O

17. (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测试)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苏打——NaHCO3

B. 胆矾——CuSO4·5H2O

C. 水煤气——CO2

D. 生石灰——Ca(OH)2

18. (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一次模拟)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 氯化钠食盐NaCl2

B. 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C. 氢氧化钠烧碱NaOH

D.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19. (2017届徐州市学测第一次模拟)下列生活生产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相对应的是( )

A. FeSO4·7H2O——绿矾

B. Na2O2——火碱

C. BaCO3——重晶石

D. C6H12O6——蔗糖

20. (2017届苏州市学测模拟)下列化学式与指定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

A. 光导纤维——Si

B. 熟石灰——CaO

C. 水煤气——CO、H2

D. 绿矾——Fe2(SO4)3·7H2O

第一讲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 B

2. B

3. B

4. D

5. D

6. A

7. D

8. B

9. A 10. A 11. A 12. A13. D14. B15. D

16. A17. B18. C19. A20. C

第二讲物质的量

1. (2017届镇江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2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

B. 5.6 g的Fe在足量Cl2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 A

C. 0.1 mol·L-1 Na2SO4溶液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0.2 N A

D. 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6N A

2. (2017届扬州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64 g S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 1 mol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1 mol·L-1 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2N A

3. (2017届盐城市学测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22.4 L SO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C. 1 mol Mg变成Mg2+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N A

D. 1 L 1 mol·L-1 H2S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N A

4. (2017届徐州市学测第一次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0 g N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22.4 L 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 5.6 g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D. 1 L 1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目为2N A

5. (2017届徐州市第二次学测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44.8 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2N A

B. 常温常压下,6.4 g 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 A

C. 1 L 0.1 mol·L-1 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0.1N A

D. 100 mL 1.0 mol·L-1 FeCl3溶液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6. (2017届无锡市学测第一次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44 g N2O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22.4 L N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 1 mol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1 L 1 mol·L-1 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 A

7. (2017届无锡市学测第二次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 L 1 mol·L-1 KClO3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 16 g O2与16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D. 1 mol Zn变为Zn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

8. (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一次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54 g Al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都是6N A

B. 同温同压下,N A个NO2与N 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C. 1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2N A

D. 11.2 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9. (2017届南京市学测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

C. 1 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D. 0.1 L 1 mol /L NaCl溶液中含有Na+个数为N A

10. (2017届连云港市学测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 mol Mg转变为Mg2+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 1 mol·L-1 KOH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O2、CO的混合气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N A

11. (2018届无锡市第二次模拟测试)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8 g D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B.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

C. 1 L 1 mol·L-1 KOH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N A

D. 1 mol Cl2溶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12. (2017届苏州市学测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 g氧气和臭氧(O3)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2N A

B. 标准状况下,4.48 L水中含有H2O分子的数目为0.2N A

C. 1 mol铁与足量的硝酸反应,生成H2分子的数目为N A

D. 0.2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4N A

13. (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二次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 g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 A

B. 1 mol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 A

C. 常温常压下,11.2 L H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0.5N A

D.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 A

第二讲物质的量

1. A

2. C

3. A

4. D

5. B

6. C

7. C

8. A

9. C10. D11. C12. A13. B

第三讲离子反应

1. (2018届镇江市模拟测试)在含有大量的Ba2+、OH-、NO-3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SO2-4

B. HCO-3

C. Cl-

D. NH+4

2. (2018届宿迁市第二次测试模拟)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Cu2+、K+、NO-3、Cl-

B. Na+、K+、OH-、Cl-

C. Mg2+、Na+、OH-、SO2-4

D. Ba2+、H+、CO2-3、OH-

3. (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测试)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SO2-4、Na+,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NH+4

B. AlO-2

C. Cu2+

D. Ba2+

4. (2018届南京市模拟测试)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CO2-3、NO-3

B. Ba2+、SO2-4、NO-3

C. Na+、H+、HCO-3

D. NH+4、OH-、Cl-

5. (2018届无锡市第二次模拟测试)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l3+、Cl-、Ca2+

B. Mg2+、SO2-4、OH-

C. Na+、SO2-3、H+

D. Fe3+、SCN-、K+

6. (2018届盐城市模拟测试)在含有大量Fe3+、H+、SO2-4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Ba2+

B. OH-

C. I-

D. NH+4

7. (2016届扬州市学测二)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OH-、HCO-3

B. NH+4、NO-3、OH-

C. H+、K+、CO2-3

D. Ba2+、OH-、Cl-

8. (2016届盐城市模拟)某溶液中大量存在Ba2+、H+、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Ag+

B. SO2-4

C. CH3COO-

D. Mg2+

9. (2016届徐州市第一次模拟)在含有大量Cl-、H+、Fe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NO-3

B. ClO-

C. SO2-4

D. Ag+

10. (2016届徐州市第二次模拟)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SO2-4、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OH-

B. Ba2+

C. NO-3

D. Ag+

11. (2016届无锡市模拟)某无色溶液中存在大量NH+4、H+、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CO2-3

B. OH-

C. Cu2+

D. Al3+

12. (2018届扬州市第二次模拟测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铁与醋酸:Fe2O3+6H+===2Fe3++3H2O

B. 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2Na++CO2↑+H2O

C. 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

D. 向盐酸中加入适量氨水:H++NH3·H2O===NH+4+H2O

13. (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测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AlO-2+H2↑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

C.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D. 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CO2-3+2H+===CO2↑+H2O

14. (2018届南京市模拟测试)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2-3+2H+===CO2↑+H2O

B. 氢氧化镁与醋酸溶液反应:Mg(OH)2+2H+===Mg2++2H2O

C.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D.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Cu2++H2↑

15. (2018届无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

B.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C. 三氯化铁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D.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2-3+2H+===CO2↑+H2O

16. (2018届徐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uCl2溶液与Fe的反应:Cu2++Fe===Cu+Fe3+

B.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C. 氢氧化铝与HNO3溶液的反应:OH-+H+===H2O

D. 水垢中的CaCO3用CH3COOH溶液除去:CaCO3+2H+===Ca2++H2O+CO2↑

17. (2018届宿迁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

B. 氯气与H2O反应:Cl2+H2O===2H++Cl+ClO-

C. 醋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H+===CO2↑+H2O

D.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a2++SO2-4===BaSO4↓

18. (2018届无锡市第二次模拟测试)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

B.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C. 三氯化铁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D. 醋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2-3+2H+===CO2↑+H2O

19. (2015届扬州市调研测试一)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 mol气体;

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 由第一份进行的实验推断该混合物是否一定含有Cl-?。

(2) 由第二份进行的实验得知混合物中应含有(填离子符号),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3) 由第三份进行的实验可知12.54 g沉淀的成分为。

请计算形成该沉淀的原混合物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

(4) 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2-3、SO2-4,可能含Cl-,且n(K+)≥0.04mol

B.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2-3、SO2-4,可能含K+、Cl-

C.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2-3、SO2-4,可能含Mg2+、K+、Cl-

D.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SO2-4,可能含Mg2+、K+、Cl-

第三讲离子反应

1. C

2. B

3. B

4. A

5. A

6. D

7. D

8. D

9. C10. C11. D12. D 13. D 14. C 15. B

16. B 17. A 18. B

19. (1) 不一定,因为碳酸银、硫酸银都是沉淀

(2) NH+40.8mol·L-1

(3) BaCO3、BaSO4BaSO4的物质的量为

4.66 g

=0.02 mol

233 g·mol-1

BaCO3的物质的量为

12.54 g-4.66 g

=0.04 mol,

197 g·mol-1

则CO2-3:0.04 mol SO2-4:0.02 mol

(4) A

第四讲 氧化还原反应

1. (2016届盐城市模拟)我国古代用炉甘石炼锌,主要反应为2C +ZnCO 3=====高温

Zn +3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 被还原

B. C 发生氧化反应

C. ZnCO 3被氧化

D. ZnCO 3是还原剂

2. (2016届徐州市第二次模拟)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一定条件下,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为Al 2O 3+N 2+3C =====一定条件

2AlN +3CO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l 2O 3是氧化剂

B. N 2是还原剂

C. 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Al 2O 3发生了氧化反应

3. (2016届苏州市模拟)ClO 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ClO 2的反应如下:2KClO 3+H 2C 2O 4+H 2SO 4===2ClO 2↑+K 2SO 4+2CO 2↑+2H 2O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KClO 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 生成2 mol ClO 2时有4 mol 电子转移

C. H 2SO 4发生还原反应

D. H 2C 2O 4是还原剂

4. (2016届徐州市模拟)反应6NO 2+8NH 3===7N 2+12H 2O 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NH 3发生了氧化反应 B. 反应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C. NH 3是氧化剂 D. NO 2是还原剂

5. (2016届盐城市模拟)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复分解反应

B. KNO 3发生氧化反应

D. NaN 3和KNO 3中氮元素化合价均降低

6. (2016届扬州市模拟三)工业上粗硅的生产原理为2C +SiO 2=====高温

Si +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iO 2是氧化剂

B. SiO 2发生氧化反应

C. C 表现出氧化性

D. C 被还原

7. (2018届南通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一定条件下,浓H 2SO 4能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反应,如:S +2H 2SO 4(浓) =====△

3SO 2↑+2H 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S 是氧化剂

B. S 得到电子

C. 浓H 2SO 4发生还原反应

D. 1 mol H 2SO 4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 mol

8. (2018届扬州市第二次模拟测试)新型Na -CO 2电池工作原理为:4Na +3CO 2===2Na 2CO 3+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 是氧化剂

B. CO 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C. CO 2全部被还原

D. 每生成1 mol Na 2CO 3转移2 mol 电子

9. (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NaH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H 2O===NaOH +H 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 2O 是还原剂

B. NaH 被还原

C. H 2O 失去电子

D. NaH 发生氧化反应

10. (2018届南京模拟)反应2NaClO 3+Na 2SO 3+H 2SO 4===2ClO 2↑+2Na 2SO 4+H 2O 可制备高效消毒剂ClO 2。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O 3被氧化

B. Na 2SO 3是还原剂

D. 每生成1 mol ClO2转移2 mol电子

11. (2018届无锡市第二次模拟测试)下列制取单质的反应中,化合物作还原剂的是( )

A. 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气

B. 用氢气高温还原氧化铜得到单质铜

C. 用碳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

D. 用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溴

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

1. B

2. C

3. D

4. A

5. C

6. A

7. C

8. D

9. D10. B 11. D

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

1. (2017届苏州市学测模拟)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氧化钠

C.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稳定

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 (2017届南通市模拟)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 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D. 取1 mol·L-1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颜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

3. (2017届木渎高级中学模拟)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分别向等质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 分别向等质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 分别将等质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 分别将等质量的白色粉末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4. (2017届徐州市第二次学测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铁可制作防锈油漆

B. 碳酸氢钠可制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 氯气不能用来合成药物,因为它有毒

D. NO能促进血管扩张,防止血管栓塞

5. (2017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模拟)加热纯碱和小苏打的混合物20g,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称量其固体质量是13.8g,则原混合物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

A. 84%

B. 8.4%

C. 1.6%

D. 16%

6. (2017届前黄中学模拟)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 b点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C. c点溶液的pH=7

D. x值为106.0

7. (2018届苏州中学模拟)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15.7 g混合物能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B.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 向50 mL盐酸中加入混合物27.6 g时,盐酸过量

D.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

8. 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料、合成洗涤剂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及水等为原料制备纯碱,其反应原理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然后再焙烧NaHCO3制得纯碱(Na2CO3)。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的名称为。

②析出NaHCO3晶体中可能含有少量氯离子杂质,检验该晶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杂质的操作方法是。

③向沉淀池中先通入足量NH3,后通入CO2,析出NaHCO3晶体而不是Na2CO3晶体,其原因是。

(2) 常温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20 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的质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CO2-3、HCO-3、H2CO3(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填化学式)。

(3) 若称取10.5 g纯净的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92 g。如果把剩余的固体全部加入到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求溶液中剩余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写出计算过程)

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

1. B

2. D

3. C

4. C

5. D

6. D

7. D

8. (1) ①过滤②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该晶体中含有氯离子

③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2) ①不能②HCO-3、H2CO3

(3) n(NaHCO 3)=10.5 g

84 g·mol

-1=0.125 mol

NaHCO 3最终完全转变成NaCl ,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aHCO 3的物质的量 n(HCl)剩余=n(HCl)总-n(NaHCO 3)=0.1 L×2 mol·L -1

-0.125 mol =0.075 mol c(HCl)剩余=0.075 mol 0.1 L =0.75 mol·L -1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

.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11 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烫伤宜找医生处理。(2)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NaHCO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3溶液淋洗,NaHCO3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然后请医生处理。)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4(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如粗盐的提纯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石油的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防止液体暴沸,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如石油的蒸馏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萃取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使漏斗内外空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用四氯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要用玻璃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混合物NaCl和KNO3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三、离子检验现象离子方程式离子所加试剂 AgCl↓Ag+=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稀Cl-AgNO3 +=BaSO4↓、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SO42-稀HCl除杂四.;但过量的试剂必须”过量”,而应是“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1.物质的量(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1023)2.摩尔(mol: 把含有6.02 ×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6.02 X1023mol-1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 . g/mol 单位:2)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5.摩尔质量(M)(1) .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或 ( n = m/M )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6.六、气体摩尔体积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

必修1全册基本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配套练习全集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 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1.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解析:选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A、B、C正确,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B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错误;由H到He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D错误。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D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 解析:选B A项中核电荷数大小关系为Al>Na,错误;B项中元素的金属性关系为Na>Al,正确;C项中Na是11号元素,Cl是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解析:选D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N O Si P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10-10 0.75 0.74 1.17 r m) A.1.43×10-10 m B.1.1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选B P与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与Si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臵,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二化学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杭绍金温衢七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A D A B C B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C B D B B D 三、填空题(每空2分) 21.(1) NaHCO3 ==Na++ HCO3-(2) H2CO3 H++ HCO3- (3)NaHCO4 ==Na++ H++SO42-(4)CaCO3==Ca2++CO32- 22.问题1: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问题2:C(金刚石、s)==C(石墨、s):△H== —1.90kj/mol. 23.(1)正向(2)BD (3)n(D)>0.6mol,n(C)=1.8mol,n(D)>0.5mol。 24.(1) E NaClO ,I NH3。(2) Cl2+2OH-==Cl-+ClO-+H2O 。 高温高压 (3) N2+3H22NH3 催化剂 (4)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能使气体和阴离子通过,防止了氢气与氯气混合发生危险,以及氯气与碱的反应。 四、实验题(每空2分)

25.(1)锥形瓶溶液颜色交化,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无色,且30s不变。 (2)酸碱指示剂自身为有机弱酸碱。 (3)0.1288mol·L—1。(4)①③,②④。 五、计算分析题(6分) 26.(1)否当a=3时,b=6,该温度下不存在pH=6的一元强碱(1分) (2)否 a=5时,Va>Vb(V a=103a—14Vb),与题意不符 (3)3.5<a<4.67(2分)。 杭绍金温衢七校2009年4月期中联考高二化学双向细目表 题型序 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 分 值 难度实际难度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选择题1 考查点电荷及库仑定律√ 3 0.8 2 考查库仑的贡献√ 3 0.8 3 考查电场强度的概念√ 3 0.7 4 考查电场线和磁感线√ 3 0.65 5 考查静电现象的应用 3 0.7 6 考查电容、电动势、电流单位√ 3 0.8 7 考查电流强度计算√ 3 0.8 8 考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3 0.8 9 考查焦耳定律实验√ 3 0.7 10 考查磁场方向√ 3 0.65 11 考查物理学史事实√ 3 0.8 12 考查安培定则√ 3 0.65 13 考查左手定则√ 3 0.65 14 考查磁感应强度概念√ 3 0.7 15 考查洛伦兹力方向√ 3 0.7 16 考查磁化与退磁√ 3 0.8 17 考查磁性材料应用√ 3 0.75 18 考查安培力计算√ 3 0.65 19 考查安培力受力分析√ 3 0.6 20 考查电磁感应发现√ 3 0.8 21 考查电磁感应条与法拉第定律√ 3 0.6 22 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 3 0.8 填空23 考查元电荷√ 2 0.8 24 考查电容光焕发√ 2 0.7 25 考查电能计算√ 2 0.7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铁铜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铝 教学目标 1.认识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难点: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 一、金属与合金 常温下,除汞外是液体外,其余的均为固体。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均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五.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①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 ②合金的熔点、密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低. ③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大. ④合金的化学性质也和各成分金属不同.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最常见、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2.特点 二、铝 (1)铝在常温下能很快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2)跟酸的反应 非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强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3)跟碱的反应 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理解为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 6H 2O = 2Al(OH)3 + 3H 2↑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 简写为:2Al + 2H 2O + 2NaOH = 2NaAlO 2 + 3H 2↑ (4)与氧化物的反应: 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Al 2O 3 + 2Fe 2Al + Cr 2O 3 ==== Al 2O 3 + 2Cr 特点: 放出大量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本质:铝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应用: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Mn 等)。 (5)制法 1)铝土矿制备铝的步骤和原理: 步骤:铝土矿 溶解 过滤 酸化 过滤 (NaAlO 2) (Al(OH)3 ) 灼烧 电解 铝 高温 高温 过量NaOH 溶液 过量的CO 2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KNO 3 Ag + +Cl - ==AgCl↓(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NaNO 3 Ag + +Br - == AgBr↓(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NaNO 3 Ag + + I - == AgI↓(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典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知识点的认识】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分 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 A﹣,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doc

必修 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 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 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 Na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 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 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 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 6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 7 )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 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 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1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 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 1) Cl -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 +AgNO 3生成白色沉淀 +少量稀 HNO 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 Cl - ( 2) SO 42-的检验: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全书复习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 、F 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目录及知识整合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整合(共4个专题个10单元31节)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移去“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二、物质的量 三、物质的聚集状态(删去“1mol物质体积的计算”) 四、物质的分散系(移去“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移去“萃取、分液”)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移去“Cl-、SO42-检验、焰色反应”) 三、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删去一或与二合并)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三、原子核的组成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生产原理 二、氯气的性质(加上“Cl-检验”) 三、氧化还原反应(加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四、溴、碘的提取(加上“萃取、分液”)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加上“焰色反应”) 二、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三、离子反应(加上“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 四、镁的提取及应用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重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二、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三、铝及铝合金 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二、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重点硅及二氧化硅的性质) 一、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 二、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加上“SO42-检验”) 三、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二的复习)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重点氮氧化物、硝酸的性质)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一二合并)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三、硝酸的性质 一、教材整合的整体思路是:由于学生基础底,知识薄,教学中特别注重初中知识的复习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前期关注“点”即“知识点、考点”;中期过渡到“线”即“知识链”;后期到“面”即“知识网”,使学生将知识用“块”的立体形式来构建学科模块,以便学生认知、理解、运用学科知识。 二、教材整合的整体原则:将相关知识合并,将一些无所谓的过渡性内容删除,将重点知识加以强化。 三、教材整合的具体操作: 专题一:大量移去理论性知识。移去理由:我校学生初中化学知识几乎空白,没有初中知识支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无疑难如登天,费时费力。 专题二:加上专题一中移去的理论性知识。加上理由:专题二在学习了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后马上加上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了就用自然而然,省时省力。 这样“一删一加”在不影响知识掌握的情况,省去了不少时间,而且易教易学。 专题三、专题四:删去无所谓的过渡、与衔接,学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关键。所以均整合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学生记忆、应用练习为主。这样专题三、四会省去不少时间,而且不影响知识的学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题集(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全套同步练习 目录 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化学苏教版必修2) (3) 1.1.2元素周期律(化学苏教版必修2) (7) 1.1.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 1.2.1离子键(化学苏教版必修2) (18) 1.2.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化学苏教版必修2) (23) 1.3.1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化学苏教版必修2) .. 27 1.3.2不同类型的晶体(化学苏教版必修2) (31) 2.1.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苏教版必修2) (36) 2.1.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苏教版必修2) (41) 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苏教版必修2) (47)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50) 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化学苏教版必修2) (52) 2.3.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苏教版必修2) (58) 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化学苏教版必修2) . 64 3.1.1天然气的利用甲烷(化学苏教版必修2) (67) 3.1.2石油炼制乙烯(化学苏教版必修2) (73) 3.1.3煤的综合利用苯(化学苏教版必修2) (78) 3.2.1乙醇(化学苏教版必修2) (82)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 (85)

3.2.2乙酸(化学苏教版必修2) (88) 3.2.3酯油脂(化学苏教版必修2) (94) 3.2.4糖类(化学苏教版必修2) (98) 3.2.5蛋白质和氨基酸(化学苏教版必修2) (102) 3.3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化学苏教版必修2) (106)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 (109) 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化学苏教版必修2) (112) 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114) 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114) 4.2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化学苏教版必修2) (115) 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19) 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120) 专题一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2) 专题一综合检测答案 (126) 专题二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8) 专题二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31) 专题三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33) 专题三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37) 专题四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39) 专题四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44)

【精品推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测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专题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S 32Cl 35.5K 39 Ca 40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ClO2属于() A.氧化物B.酸 C.碱D.盐 答案:A 解析:Cl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A项正确。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氩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D项中表示的元素为Ne元素,属于惰性气体元素,性质与氩元素相似,D项正确。 3.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长颈漏斗④洗气瓶⑤量筒⑥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④⑥B.②⑤⑥ C.①②③D.②③⑥ 答案:A 解析: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洗气瓶用于气体分离,蒸馏烧瓶用于蒸馏分离,A项符合题意。 4.将4 g NaOH固体溶解于10 mL水中,再稀释至1 L,从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 mol·L-1B.0.1 mol·L-1 C.0.01 mol·L-1D.10 mol·L-1 答案:B 解析:将4 g NaOH固体溶解于10 mL水中,再稀释至1 L,其浓度为0.1 mol·L-1,从中取出10 mL,浓度不变,B项正确。 5.某阳离子M n+核外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质量数为() A.x+y B.x-n+y C.x+n+y D.x+n-y 答案:C 解析:M n+的质子数为x+n,质量数为x+n+y,C项正确。 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颜色的不同 B.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 m之间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v1.0可编辑可修改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升失氧还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失去2乂“ I I TOO -1 2KBr + Cl 5— B 乓十 2KC1 I 卞 得到羽L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化綁 硕卜奸 金属氧化物 非全屈氧化靭 (碱性氧化物) 「 氧化还原反应

(1)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还原剂T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 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一一只有氧化性,如Fe3+、H2SQ、KMn?等; 中间价态一一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I2等; 最低价态一一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I-、S2-等。 (3) 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 ? CI2 Br 2 I 2 S --------------------------------------------------------------------- ?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 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 16HCI (浓)=2KCl + 2MnCI 2 + 5Cl 2? + 8H 2。 MnO + 4HCI(浓)=△= MnCI 2 + CI 2? + 2H 2Q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Q> MnQ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女口:2Fe + 3CI 2 = 2FeCI 3 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I 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