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

一、单项选择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1995年

2、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智力型经济B、信息化经济C、创新型经济

2、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A 、争夺人才B、发展核武器C 、维护经济安全

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

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

A、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B、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

C、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

三、论述题

1、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不仅是各国经济,而且各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政治和军事是核心内容。而当今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关系,对世界政治和各国政治都产生了影响。(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有助于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合作。(3)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可以加快发展,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4)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因此更多地强调主权过时的观点,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尖锐。(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动荡加剧、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渗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稳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获益者,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能力。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反映的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3评析材料费的观点。

(3)结合材料1。分析材料4所提观点的实质及其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5和材料1、3,阐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答案要点:

(1)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西方五国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美国拥有明显优势。

(2)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作用不管发生多大变化,它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体。从材料3也可看出,发达国家一方面宣扬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又搞贸易保护主义,说明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作用并未消失。

材料2认为经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的作用逐渐消失,实际上否定了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宣扬“主权过时论”,目的在于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

(3)实质是企图将全球化变为美国化。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拥有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并有独霸世界的战略企图。

(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世界经济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制订规则,并加快自身的发展。

2、以下是关于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材料

材料1美国的领导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在世界各种新危机的险境中导航并利用其产生的

材料2

问:本世纪末发生的战争和大屠杀增加了。是不是美国这个惟一的超级大国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对此加以控制呢?

答:美国想控制,但是它却控制不了。甚至在军事技术和经济上所占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优势都不足以使它能够控制形势。美国必须认清,自己对稳定世界局势所起作用的局限性。迄今,它对此没有做出哪怕是最小的贡献。就连北约的干涉也没有对世界起稳定作用,而恰恰相反。……即使美国人能够重新

适应世界警察也可能挨打这一点,它们也不适合当世界警察。首先美国人不要过分自信,其次人们应该懂得有三四个政治大国进行合作的必要性。这当然不能避免所有冲突,但可以促使不酿成冲突。

问:美国副总统戈尔刚刚在竞选活动中说过:“我们是天然的世界领袖”。

答:美国仍将是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军事大国。我不相信其他国家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赶上美国的巨大技术优势。美国人在21世纪的主要力量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即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大部分遵循美国的模式。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著名原则是()B、求同存异

(3)七十七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4)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5)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始于()

C、泰国

2、多项选择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A亚非会议的召开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2)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B、铁托总统C、尼赫鲁总理D、纳赛尔总统

(3)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类型包括()A、总统共和制B、议会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军人政权

(4)下列选项中,反映冷战后南北关系新变化的有()

A、南北关系中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B、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

E、资本流动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回流

3、简答题:

为什么说亚非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答题要点:亚非会议之所以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原因在于:第一,亚非会议标志着亚非民族独立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第二,亚非会议直接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万隆精神”增进了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推进了它们联合反帝反殖反霸的斗争,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4、辨析题:

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答题要点:错。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的整体作用有所减弱,但并不表明第三世界不存在。第三世界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一,这类国家的数目继续扩大。一些前苏东国家加入第三世界后,使第三世界国家的数目达到160多个国家。

第二,这类国家的共同特征并没有改变。从历史角度讲,它们有被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共同历史遭遇,有战后仍受新老殖民主义剥削的经历。从现实角度讲,有它们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存的多种经济成份,弱小的民族资本和严重的对外依附等特征。

第三,这类国家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并没有完成。其共同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反帝、反殖、反封、反霸,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冷战时期,这两大任务既是第三世界团结合作的基础,又是第三世界联合斗争的目标。冷战后,完成两大任务,更加紧迫和复杂。

第四,联合国的面貌仍需继续改变,它仍是改变联合国面貌的主力军。多年来,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的面貌大为改观,已成为一个伸张正义、反对强权、维护公理的不可替代的国际组织。然而,联合国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能完全反映这类国家的意愿。因此,它们仍需继续努力,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反映它们的意愿、维护它们的利益。

总之,从当今世界的实际情况看,这类群体的客观存在不容置疑。从今后世界的发展看,它们必须继续加强联合与合作,以完成它们面临的共同任务。

5、论述题:

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面临哪些挑战?

答案要点:冷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的激烈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国家主权方面所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

第一,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国家主权原有的边界概念发生变化,跨国信息流动造成了“信息安全”等新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各国的相互依存,各国在加入国际经济体系或区域集团的过程中,需要让渡部分经济主权。但是,由于西方大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避免损害国家根本利益,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问题日益尖锐。解决人口、环境、能源、毒品等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少数发达国家却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第四,政治上,西方国家加紧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西化”、“分化”,或以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破坏人权、对种族或少数民族实行“国内侵略”为借口,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危害其主权。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进程中,少数西方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上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在坚持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

6、材料题: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当前南北关系。

答题要点:当前南北矛盾依然尖锐,在政治上表现在:(1)发达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目的在于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轨道。(2)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反政府组织和人士,干涉它们的内政。(3)通过各种手段,以压促变,使发展中国家实行“民主”。在经济上表现在:(1)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2)债务问题更加严重。(3)发达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不仅没有达到30年前承诺的标准,而且逐年减少。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六章冷战后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苏联东欧剧变后初期,东欧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普遍特点是实行B、“亲西方一边倒”外交政策

2.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多数东欧中亚国家开始经济转型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

B、激进的“休克疗法”方式

3.俄罗斯、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建立的政体形式是()A、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

1. 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A、自由化C、私有化D、稳定化

2.东欧中亚政治转型中形成的主要的政体形式有()

A、总统制C、议会制

3.已经正式加入和即将在2004年正式加入北约的国家有()

B、波兰

C、匈牙利

D、波罗地海沿岸三国

E、捷克G、斯洛文尼亚

[答案] BCDEG

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是(A、法国

2、“三个世界”的提法最早的提出者是()D、西方学者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请指出中国是以下哪些国际组织的创始成员国()A、联合国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确定中美关系原则三个重要公报是()

B、《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D、《中美八.一七公报》

三、论述题

1.怎样认识“一边倒”政策的提出及其原因

所谓“一边倒”,意思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成同盟。“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其意义非同寻常。

在二战结束以后,美苏开始了两极对抗的“冷战”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世界日益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东西两个对立集团,美苏矛盾尖锐化。

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建立和发展新中国这一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当时,国内各种力量,包括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在内,对于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大政方针都不太统一。于是,1949年7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公开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文中说道:“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不仅在中国,即是在世界也绝无例外,不是倒向帝国主义,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中立是伪装的,第

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随后,中苏关系发展迅速,而中美关系逐渐恶化,尤其是朝鲜战争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标志性事件,两国陷入敌对状态。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破裂,“一边倒”政策最终不复存在,在60年代被反帝反修的“两个拳头打人”战略所取代。

关于中共选择“一边倒”政策的原因,学术界作了诸多探讨,其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强调了美国对华政策对“一边倒”决策的影响。第二种观点强调了“一边倒”外交决策中,中国共产党本身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考虑。第三种观点强调了苏联因素在中国“一边倒”中的作用。

许多学者充分肯定了“一边倒”的外交决策,或者认为其是必然的。也有些学者认为“一边倒”有两面性或认为它并不是必然的。“一边倒”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等一系列作用下作出的重大外交抉择,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因此围绕其展开的研究和探讨如此之多,是不足为奇的。

第八章当今时代主题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

论述题:

1、怎样理解当今时代主题的内涵

根据公开文献的记载,中共中央十三大报告(1987年10月25日)最早把和平与发展与时代主题概念联系起来,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以后,中共十四大报告(1992年10月12日)的提法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的发展也决不能长期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中共十五大报告(1997年9月12日)的提法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解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战略性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任重道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又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但是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本着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胚珠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重要基础。”十六大报告又一次重申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观点。根据这些论述,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时代主题强调的是全局性问题,是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表现。

2、关于国际秩序的内涵

秩序,包括序列、有序、规矩等含义。国际秩序包含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它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形成的运行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国际秩序的存在和运行包含几个要素:(1)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和排序,其中,大国或国家集团因为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自然对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持有最大的发言权。因此,国际格局是国际秩序的重要基础。(2)国际秩序需要一定的国际机制与之相配合。(3)主观因素,包括国际行为者对自身利益、目标以及国际事务的认知、价值追求等。一定的国际秩序首先体现的是一定时期里大国的利益和价值。

在学习中,要注意国际新秩序与“世界新秩序”的辨析

国际新秩序是第三世界国家首先提出的主张,西方国家则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种种主张采取消极的态度。但是在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

这两种新秩序观从名称到内容实质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是对立的。前者从民族国家作为国际关系的主体即国家间关系出发,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观,故称做“国际新秩序”,其目标是实现公正合理、普遍和平、共同发展,它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和要求,因而得到了广泛支持。后者则是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主宰全球事务出发,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基础上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秩序观,在这种所谓的新秩序下强化军事集团,推行西方价值观,使之一统天下,因而把它叫做“世界新秩序”。这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迄今为止,惟独美国使用“世界秩序”的提法,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官方文件在谈到新秩序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国际新秩序”的提法,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反映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实力地位的不同,因而建立国际/世界新秩序的出发点和目标也就不同。

在这两种秩序观之外,还有基于全球主义思潮而形成的“世界秩序”观。

这一思潮强调: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依赖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增加;国际价值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跨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的多元化;全球问题的爆发;地球人类这一意识的增强;决策框架在各种层次上的相互联系现象;武力作为决定社会价值分配手段的功能相对减低。这些因素的发展使现有的大国中心秩序正在日益失去其创造、维持、发展并改变国际体制中价值分配的规则化的决策机制的能力,越来越需要一个以全球化的共同体为中心的秩序,即世界秩序。

网络安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分组密码体制应遵循什么原则,以DES密码体制为例详细说明。 混乱原则和扩散原则 混乱原则:为了避免密码分析者利用明文和密文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破译,密码的设计因该保证这种依赖关系足够复杂。 扩散原则:为避免密码分析者对密钥逐段破译,密码的设计因该保证密钥的每位数字能够影响密文中的多位数字 密钥置换算法的构造准则 设计目标:子密钥的统计独立性和灵活性 实现简单 速度 不存在简单关系:( 给定两个有某种关系的种子密钥,能预测它们轮子密钥之间的关系) 种子密钥的所有比特对每个子密钥比特的影响大致相同 从一些子密钥比特获得其他的子密钥比特在计算上是难的 没有弱密钥 (1)分组长度足够长,防止明文穷举攻击,例如DES,分组块大小为64比特, (2)密钥量足够大,金额能消除弱密钥的使用,防止密钥穷举攻击,但是由于对称密码体制 存在密钥管理问题,密钥也不能过大。 (3)密钥变化够复杂 (4)加密解密运算简单,易于软硬件高速实现 (5)数据扩展足够小,一般无数据扩展。 差错传播尽可能小,加密或者解密某明文或密文分组出错,对后续密文解密影响尽可能 2.利用公钥密码算法实现认证时,一般是(1)C=EKRA(M),发送方A用私 钥加密后发送给B;(2)M=DKUA (C):接收方B用A方的公钥进行解密。 请问,在这个过程中,能否保证消息的保密性?若不能,请你给出解决方案。 答:不能,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是单次加密,而且接收方采用的是公钥解密,公钥是公开的,只要有人截获了密文,他就可以据此很容易地破译密文,故不能保证消息的保密性。 解决方案:可以采用两次运用公钥密码的方式,即:(1)C=EKUA(EKRA(M)) (2)M=DKUA(DKRA(C)) 这样,发送方A首先用其私钥对消息进行加密,得 到数字签名,然后再用A方的公钥加密,所得密文只有被拥有私钥的接收方解密,这样就可以既保证提供认证,又保证消息的保密性。 3.Ipsec有两种工作模式。请划出数据包的封装模式并加以说明,并指出各自的 优缺点。 IPSec协议(包括 AH和ESP)既可用来保护一个完整的IP载荷,亦可用来保护某个IP载荷的上层协议。这两方面的保护分别是由IPSec两种不同的模式来提供的,如图所示。其中,传送模式用来保护上层协议;而通道模式用来保护整个IP数据报。 在传送模式中,IPSec先对上层协议进行封装,增加一 IPSec头,对上层协议的数据进行保护,然后才由IP协议对封装的数据进行处理,增加IP头;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库

一、单选题 1、当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不发达国家推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通过技术、经济援助等形式,来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与控制。这一计划又称:(“第四点计划”)杜鲁门《国会咨文》第四点 3、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4、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 5、第三世界被称作“失去的十年”是指20世纪(80年代) 6、按照APEC的目标规定,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应该在:(2020年) 7、在APEC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茂物会议(1994 印尼)) 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9、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正式运行)) 10、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这一计划是:(“星球大战”计划) 1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12、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是调

整:(产业结构) 13、“三个世界”开始形成是在:( A ) A、 B、20世纪 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4、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20世纪60年代) 15、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美国) 16、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是:(中国) 17、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是:(美国) 1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直接对 选民负责) 19、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执政是代表:(共和党) 奥巴马 是共和党人 20、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是代表:(自民党)菅直人 是民主党人,并且是民主党创始人 21、《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 是两大竞选集团 22、下列关于美国两党政治制度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是两大竞选集团) 23、在西欧国家中,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法国)法国现任总统为萨科齐 24、在西欧国家中,实行委员制的国家是:(瑞士) 25、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保守党和工党) 26、当今英国首相执政是代表:(保守党) 卡梅伦 27、1986年,欧共体第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国。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4、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8、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9、中国何时加入WTO()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0、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1、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2、田中角荣内阁时期的日本外交政策是()。 A、“亚洲一员”外交方针 B、“等距离外交”方针 C、“全方位”外交方针 D、“多边自主”外交方针 13、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在()召开的。 A、埃及 B、印度 C、缅甸 D、南斯拉夫 14、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5、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中国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是有利于( ) A.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D.推动经济全球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D )。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3、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 )。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4、中苏关系于( C )完全破裂。 A、1964年法国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 B、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 C、1969年苏联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时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C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C )。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和平与发展是中国( B )。 A、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D、一项基本国策 8、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B )。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9、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D )。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10、中国何时加入WTO( D )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1、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B )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2、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 )。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4、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D )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D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 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 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国际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战略方针有( ABD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雅尔塔体制:指美、苏、英3 大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3.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 4.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它由两部分构成,即物质的、可见的、可计量的力量和精神的、不可见的、难以计量的力量。 二、思考题: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 3 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 ,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 世纪50 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3)两极格局的演变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战后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具有哪些重大影响?原因: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实力消长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称霸世界,大搞军备竞赛和到处扩张,严重地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相反地,日本、西欧等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力量进一步壮大,由此推动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两极格局解体后,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次格局转换的特点是: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进过程。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级世界,但他没有足够的

2018《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 一单选题 1 《网络安全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C:2017年6月1日)。 2 《网络安全法》是以第( D 五十三)号主席令的方式发布的。 3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长是(A:习近平)。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网络安全法》立法过程特点的是(C:闭门造车)。 5 在我国的立法体系结构中,行政法规是由(B:国务院)发布的。 6 将特定区域内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联结起来,用于特定用户之间通信和信息传输的封闭型网络是( C:局域网)。 7 (A: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 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8 在泽莱尼的著作中,它将( D:才智)放在了最高层。 9 在泽莱尼的著作中,与人工智能1.0相对应的是(C:知识)。 10 《网络安全法》立法的首要目的是(A:保障网络安全)。 11 2017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和国家网信办发布了(D《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 12 《网络安全法》的第一条讲的是(B立法目的)。 13 网络日志的种类较多,留存期限不少于(C :六个月)。 14 《网络安全法》第五章中规定,下列职责中,责任主体为网络运营者的是( D: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 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15 ( B数据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故障或其他安全事件导致数据丢失,而将数据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 存储到其他存储介质。

16 ( B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是指对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17 联合国在1990年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是(C:《自动化资料档案中个人资料处理准则》)。 18 2017年6月21日,英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规则来保护网络安全,其中包括要求Facebook等社交网站删除(C18 岁)之前分享的内容。 19 《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最多处以(B:十万元)罚款。 20 (B:LAND )的攻击原理是伪造受害主机源地址发送连接请求,使受害主机形成自身连接,消耗连接数。 21 ( D:Teardrop)的攻击原理是构造错误的分片信息,系统重组分片数据时内存计算错误,导致协议栈崩溃。 22 信息入侵的第一步是( A信息收集)。 23 (C :nslookup )是操作系统自带命令,主要用来查询域名名称和IP之间的对应关系。 24 网络路径状况查询主要用到的是(B:tracer )。 25 我国信息安全管理采用的是(A欧盟)标准。 26 在确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时,更侧重于机械化和绝对化方式的国家是( D:美国)。 27 在信息安全事件中,( D:80%)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 28 信息安全管理针对的对象是(B:组织的信息资产)。 29 信息安全管理中最需要管理的内容是( A目标)。 30 下列不属于资产中的信息载体的是(D:机房)。 31 信息安全管理要求ISO/IEC27001的前身是( A:英国)的BS7799标准。 32 管理制度、程序、策略文件属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化文件中的(B:二级文件)。 33 信息安全实施细则中,物理与环境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身安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介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一 一、填空: 1.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经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20实际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3.二战以后,美国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它还通过想西方国家提供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来保证美国实际经济霸主地位。 4.新经济是一种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支柱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代表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新经济的核心信息技术。 5.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地位日益显著。目前,它的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 40% 。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以 西欧、日本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7.当今世界政治力量结构是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是美国,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第三世界整体。 -1-

8.冷战结束后,大国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 9.中国主张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A.国家利益 B.生存利益 C.全局利益 D.发展利益 2.综合国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力包括:( B ) A.资源力 B.经济力 C.科技力 D.军事力 E.文教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 了 ( C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复兴欧洲计划 4.( A )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A.跨国公司 B.国际金融 C.能源 D.国际贸易 5.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 D )的旗帜。 A.经济全球化 B.新科技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新经济 三、多项选择题: 1.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ABCDE ) A.国家 B.国际组织 C.政党 D.跨国公司 E.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提纲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提纲 备注:记得看时事报告P52,P78 页,做后面的单选及多选题 1. 格局:就是各种力量对比与组合的结构。 2. 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的第二次首脑会议。 宗旨:划分势力范围,商讨战后大国合作和维护世界秩序的问题。 主要内容:苏美英占德原则 各国联合对日方针 组建联合国 波兰边界划分 结果:形成雅尔塔体系。 3. 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4.1946年3月5日,铁幕演说P3 5. 马歇尔计划 6. 1949年4月4日,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同年8月24日,公约正式生效。 7. 1949年1月,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其中第四点内容是,利用技术和输出资本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 8. 1947年7-8月,苏,保,捷,匈,波,罗5国签订贸易协定,称作“莫洛托夫”计划。与西方的马歇尔计划相对抗。 9. 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 10. 1955年5月14日,苏,波,捷,匈,保,罗,阿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 11. 美苏争霸的态势:P7 70年到80年代中期,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世界霸权,攻守的态势互有转换: ①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 ②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则处于守势。 12. 尼克松主义主张:P8 13. 1975年苏联介入安哥拉内战,1979年出兵阿富汗。 14. 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的特点: ①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 ②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 ③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 ④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⑤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15.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P14 16.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P16 17. 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冷战思维是冷战时期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以美苏争霸世界为中心,以两大阵营,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全面对抗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思维模式。 两大要素: ①以瓦解对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和归宿;

世界经济与政治简述题

?什么是世界格局?简述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P8+P9 共4点意义 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及有关的组织机构等)在合作与竞争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在实力上和利益上达到或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均衡。 研究世界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世界。 其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特别是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再次,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最后,研究世界格局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我们自己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地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 ?简述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主要表现。P155+P156 共5点 第一,右倾保守政治力量占据上风。 第二,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第三,不断制造“教科书事件”,为侵略历史翻案,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第四,出台右倾色彩较浓的政策法案,计划修改宪法。 第五,极力发展军事力量,妄图充当军事大国。 ?简述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P193中间1段 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经济上,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不能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的密切结合,从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了生产力的发展 ?什么是国际秩序?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P112倒数第二段;P117第2段5点 国际秩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围绕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2.坚持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3.世界各国主权平等;4.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5.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简述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的原则。P7最后5点 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世界格局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把研究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中,从整体来认识和看待; 2.相互联系原则,强调整体内部个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 3.有秩序原则,即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是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的, 这种秩序性和规律性规定了整体的性质和功能; 4.动态原则,即整体、部分及各要素都处于运动发展之中; 5.定量化原则,即它们的运动、变化都以一定的数量表现出来。 这些原则对我们研究世界格局是有帮助的,事实上,我们就是把世界格局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研究的。 ?简述北约东扩的原因。P141??? 西方国家为了消化冷战的胜利成果,填补因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力量和权力真空,启动了北约东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你的得分:100 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9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2.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 4.首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卡翁达 D.阿尔弗雷德-索维 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达国家的发展 C.北方国家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6.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新德里会议 D.吉隆坡会议 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10.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是要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安全的大致内容包括三部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 3、网络攻击的步骤是:隐藏IP、信息收集、控制或破坏目标系统、种植后门和在网络中隐身。 4、防火墙一般部署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 5、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数据收集器、检测器、知识库和控制器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是(B)。 A、黑客技术与网络病毒日益融合 B、攻击工具日益先进 C、病毒攻击 D、黑客攻击 2、拒绝服务攻击(A)。 A、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请求的指令 D、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3、HTTP默认端口号为(B)。 A、21 B、80 C、8080 D、23 4、网络监听是(B)。 A、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计算机 B、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的数据流 C、监视PC系统的运行情况 D、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5、下面不是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是(D)。 A、DES B、AES C、IDEA D、RSA 6、在公开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即(D)。 A、解密密钥 B、私密密钥 C、私有密钥 D、公开密钥 7、DES算法的入口参数有3个:Key、Data和Mode。其中Key的实际长度为(D)位,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 A、64 B、7 C、 8 D、56 8、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B)。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C、网络中使用者的安全 D、网络中财产的安全

17年3月西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考核试题(卷)与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联合国的主要审议机构是:() A. 联合国大会 B. 安理会 C. 国际法院 D. 秘书处 正确答案:A 2. 为维护自己的国防独立,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比利时 正确答案:A 3. 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总共有:() A. 10个 B. 15个 C. 20个 D. 25个 正确答案:B 4. 1959年,英国、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奥地利等6国成立的与欧共体相对抗的经济合作组织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经互会” C.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D. “马格里布经济共同体” 正确答案:C 5.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执政是代表:() A. 自民党 B. 民主党 C. 社会党 D. 共和党 正确答案:D 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成员国:() A. 15个 B. 28个

C. 24个 D. 26个 正确答案:B 7. 在PEC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 A. 茂物会议(1994 印尼) B. 大阪会议 C. 马尼拉会议 D. 奥克兰会议 正确答案:A 8. 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加拿大 D. 日本 正确答案:B 9. 标志冷战正式开始是()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凯南的八千字电报 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朝鲜战争的爆发 正确答案:C 10. 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新东方政策”以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关系的西欧国家是:() A. 徳意志民主共和国 B.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正确答案:B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到200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 A. 第三大贸易国 B. 第四大贸易国 C. 第五大贸易国 D. 第六大贸易国 正确答案:A 12. 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 A. 民主党和共和党 B. 激进党和保守党 C. 保守党和工党 D. 民主党和社会党 正确答案:C 13. 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日本首相是() A. 中曾根康弘 B. 田中角荣 C. 小渊惠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题 1.简述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特点 第一、政治上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势不两立第二、军事上两大集团(北约与华约)强烈对抗 第三、两种类型的经济(市场与计划)并行发展,交往较少。第四、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第五、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2.简述推动多极化的有利因素 第一,世界经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之势推动多极化进程第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改组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第三,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对单极化倾向产生制衡作用。第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要求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3.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基本特征(1)发展速度快,交易规模大 (2)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3)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第一,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在制成品中又以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为快。第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也逐年扩大。 (4)贸易地区分布出现重大变化

二战后,国际贸易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家贸易中迅速崛起。先是“四小龙”,后是中国大陆的崛起,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5)知识产权成为重要内容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有一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4. 简述美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共和制:共和制是指由通过国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民意机构和公职人员监督和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联邦制:联邦制是指由若干成员国(或邦、州)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制度,它是国家形式“复合制”中的一种。 三权分立:在宪法的约束下,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由法院行使,这三个部门彼此保持一定独立,但又互相制约最高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拥有修改宪法和制订法律,审批政府的预算和决算,批准政府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和总统对高级官员的任命,调查特殊事件及对总统和副总统的复选、弹劾等权力。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于一身,总揽行政权力。宪法授予总统的权力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作为国家元首的权力、行政权力、立法倡议权和否决权、外交权、军事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择题

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C ) A,战后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初期 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CE) A,民族分裂主义 B,极端主义 C,霸权主义 D,新干涉主义 E,强权政治 3,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C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 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 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E,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D) A,维也纳体系 B,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雅尔塔体制 E,布雷顿森林体系 5,近年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D ) A,结盟关系 B,军事集团关系 C,对立关系 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 E,政治集团关系 6,20世纪90年代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ABCE ) A,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 B,不对抗

C,不针对第三国 D,首脑外交空前活跃E,不结盟 7,联合国的宗旨是(ABCD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协调各国行动 C,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D,促进国际合作 E,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8,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ABCDE ) A,世界政治在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 B,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C,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D,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 E,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9,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ABC ) A,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B,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 E,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0,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ACDE ) A,苏联的解体 B,美国霸权的衰落 C,东欧的剧变 D,德国的统一 E,华约的解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