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d10523306.html,

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作者:郭建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06期

阅读自古就有“语文学习之母”的美誉,它能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基本素养。古语“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如果把阅读说成是吸收和积累的话,那么写作则是这种根本前提下的抒发和表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读与写的辩证关系。对于学校教育中的学生群体而言,他们能够进行读与写的材料来源一般有三种,即课本读物、课外读物和自身的生活积累。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努力创设各类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多阅读、善思考、勤动笔”的兴趣爱好和良好习惯。让学生在不断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象能力。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对此简要阐述。

一、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学法比教师研究教法更重要。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和学得的,要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学,探讨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引导学生探索适合的听课方法、讨论方法、具体阅读方法等。使教与学形成合力,更好促进学生发展。特别是高三针对高考,要学生用锤炼的探究性阅读本领,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在高考阅读答题中,必须要学生依题意答题,进行探究阅读,总结解题“程序”、思路,使答题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探寻就涉及到思考、提问,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古人说:“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学与思、思与问”之间的联系,大科学家爱因斯

坦也曾经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文本资料的阅读之后,许多学生往往“无疑可质、无题可问”,或者所提问题没有深度、缺乏价值。一言以蔽之,就是学生“不会思、不善问”。

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良好习惯。新课标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编排及其形式要求,一举打破了以文体或以写作知识为序的传统体例,更加凸现出人文性、整合性和选择性的显著特点,为教学活动以及应试高考创设了相当宽松的环境氛围。新教材由此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更加注重“阅读与鉴赏”对写作教学的引导和促进;在强调“内驱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写作的个性化释放;在激发活力的同时,更加强调写作教学对过程的强化作用。有鉴于此,对学生勤于练笔和个性化写作的要求似乎越来越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远离阅读和生活,只为写作而教学”。与之相反的是,我们要灵活设计教学情境,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因素,努力培养学生勤于练笔、善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