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_____________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_____________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浚其泉源(jùn)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ōng)

C.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

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ō)

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下列四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5.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善始者实繁

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

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下列对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这里的三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里“以”和“而”在相对位置出现,意思是接近的,“却”,都表示意思的转折。

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这里的三个“则”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这里的两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谓之曰魏征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

(1)请给这段选文加上标点。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谓之曰魏征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佞(nìn)

B.南衙(yá)

C.廷诤(zhèng)

D.陛(bì)下

(3)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美,赞美。

B.谢,道歉,谢罪。

C.面,当面,名词做状语。

D.幸,指古代臣子或者嫔妃受到皇帝的喜欢。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来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

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贞观政要·任贤》)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汝离间我兄弟

②魏征为太子洗马

③喜逢知己之主

④但其尽心所事

⑤从容对曰

⑥征慷慨自若

⑦臣所以敢言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2)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雅有经国之才——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B.君臣相得——君臣各有收获

C.臣见之若仇——我看见他们就好像仇敌一样

D.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我自己好比是金子,你好比是优秀的冶金的高手。

(3)“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是指( )

A.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B.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C.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D.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4)文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谋,打算,谋划。

B.雅,雅致,高雅。

C.劳,犒劳,慰劳。

D.擢,提拔,提升。

(5)对下列“之”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早为之谋”,之,指代太宗。

B.“召征责之曰”,之,指代魏征劝建成太子对付太宗这件事。

C.“太宗为之敛容”,之,指代魏征所说的话。

D.“臣见之若仇”,之,指代王硅、魏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建成”“隐太子”“息隐”这三人与太宗都是兄弟关系。

B.“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C.本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对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委以重用。

D.这段文字体现了唐太宗一贯强调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政治思想。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见书。

2.(1)动词,用(2)连词,目的关系,来(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4)介词,用

(5)并列连词,来(6)并列连词,来(7)并列连词,来(8)因为(9)以致(10)认为(11)凭(12)按照

3.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4.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5.“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6.“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7.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8.(1)一是“知足”“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二是“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三是“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四是“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五是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2)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平天下”的目的。(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9.(1)水比喻人民,舟比喻君(政权) (2)强调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一致的。

综合练习

1.D(应为bō)

2.D(应为百官)

3.A(都是“因为”)

4.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

5.(1)A(分别是“听说”“懂得(引申义)”“见识”);

(2)A(都表示“大概”);

(3)B(是指能开始的人很多,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4)A(根本,今做副词,或名词,表示基础的东西、重要的东西。元首,今比喻引申为一个国家最高领导。骨肉,今义是“骨头和肉”,但今天也有“亲骨肉”之说,乃是其比喻引申。);

(5)C(第一个“则”是“就”的意思,不包含假设语气。)

拓展练习

1.(1)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谓之曰:“魏

征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选自《大唐新语》)

(2)A(应为nìng);

(3)D(幸运的,侥幸,有幸。);

(4)①太宗和宇文士及②太宗在大是大非上能从谏如流,但小节上亦爱听奉承话;宇文士及小人心态,反应快,善于狡辩,拍马一流。(有此大意即可)

2.(1)C(洗马,古官名;所以,凭着。)

(2)C(3)A(4)B(雅,敬词。)

(5)B(指代魏征。)

(6)A(三者是同一人。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20200522202733)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 “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归类 【文学常识】 1、魏征,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太宗当政时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2.、“疏”,即奏疏、奏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诫之意;后来唐太宗曾赐手召,褒奖魏征,并将此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行文思路】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段:通过对比和层层推导,解释不积德义的危害性。 第三段: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 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 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7、欲流之远者远,使······流得远 B.意动 1、乐盘游乐,以……为乐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_____________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_____________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完整word版)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知识归纳 注音 臣闻求木之长.者zhǎng必浚.其泉源jùn人君当神器之重.zhòng 塞.源而欲流长也sè忧懈怠.dài虑壅.蔽yōng 惧谗邪 ..chánxié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则思无因喜以谬.赏miù 一、古今异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2.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3.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度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 认为。 二、词类活用 1.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名词用作状 语2.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名词作 动词 3.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形容 词用作名词 4.居域中之大.大:重位。形容词用作名词 5.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形容词用作名 词6.择善.而从之善:好的意见。形容词用作 名词 7.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形容 词用作名词8.简能而任之能:有才能的人。形容词用 作名词 9.智者尽.其谋尽:用尽。形容词用作动词10.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使动用法11.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使动用法12.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使动用法1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使动 用法 三、重要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B.纵情以傲物纵情:尽情 C.永保无疆之休休:美 D.所宜深慎深慎:特别谨慎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情不胜其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君当神器之重安步以当车 C.必积其德义积土成山 D.貌恭而不心服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3.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学生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 C.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曰:“沛公安.在?” ②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善始者实.繁 ③振.之以威怒 ④塞源而欲流.长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说明:精心整理了五个方面的习题——文学常识、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题型既夯实基础,又提升能力,后附有答案。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魏徵, 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 ,以古为镜,可以 ,以人为镜,可以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2.臣闻求木之长.者: 3.必固.其根本: 4.必固其根本. : 5.欲流之远.者: 6.必浚. 其泉源: 7.必浚其泉源..: 8.根不固. 而求..木之长: 9.臣虽在下愚.. :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 :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 命: 14.善始者实繁.: 15.克. 终者盖寡: 16.克终者盖.寡: 17.克终者盖寡. : 18.盖在殷. 忧必竭诚以待下: 19.则纵情以傲物..: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21.虽董. 之以严刑:

22.振.之以威怒: 23.诚.能见可欲:24.将.有作: 25.将有作.: 26.则思谦冲.以自牧:27.则思谦冲以自牧.: 28.惧满溢 ..: 29.则思江海下.百川:30.乐.盘游: 31.则思慎始而敬.终: 32.虑壅蔽 ..: 33.惧谗邪 ..: 34.则思正.身以黜恶:35.则思正身以黜.恶: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37.宏兹.九德:38.宏.兹九德:39.简.能而任之: 2、一词多义 善: ①择善.而从之: ②善.始者实繁:则: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则.智者尽其谋: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②虽.董之以严刑: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②必竭诚以待下.: 诚: ①诚.能见可欲: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以: ①纵情以.傲物: ②戒奢以.俭: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⑤虽董之以.严刑: ⑥振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老师用)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列四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4.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善始者实繁 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 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分段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 第一节: 一、重点实词 1. 必浚.其泉源 2. 人君当.神器之重 3. 永保无疆之休. 4.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5.情不胜.其欲 二、词类活用 1. 臣闻求木之长.者 2. 欲流之远.者 3. 必固.其根本 4. 人君当神器之重. 三、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四、特殊句式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五、重点句子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节: 一、重点实词 1.凡百 ..元首,承天景.命 2. 能克.终者盖寡 3. 则纵情以傲物. 4、虽董.之以为严刑

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6.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二、词类活用 貌.恭而不心服 三、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四、特殊句式 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五、重点虚词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第三节: 一、重点实词 1. 则思谦冲.而自牧. 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3、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4、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5.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 宏.兹九德7. 代下司.职 8.亏.无为之大道哉 二、词类活用 1. 则思止以安.人 2. 则思江海下.百川 3. 乐.盘游 4、想谗邪 .. 5. 则思正.身以黜恶. 6. 简能.而任之 7. 择善.而从之 8. 何必劳.神苦.思 三、古今异义 役聪明之耳目 四、特殊句式

奔车(以)朽索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2.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译文: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不考

(完整版)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找找答案吧!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 2.背景介绍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谏太宗十思疏合集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

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基础巩固(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奢.侈(shē)疏浚.(jùn)满溢.(yì B.壅.蔽(yōnɡ)黜.恶(chù)堵塞.(sāi C.谬赏(miù)懈怠.(dài)装载.(zǎi D.垂拱.(ɡǒnɡ)谗.邪(chán)殷.忧(yīn 2. 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字玄成,封郑国公,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诤臣”称之。 B.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等观点,被唐太宗奉为座右铭。 C.疏,原义为“分条陈述”,后指一种文体,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疏。 D.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几乎全用对偶句和排比句,句式整齐华美,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必固其根本 ..②不念居安思危 ....③凡百元首 .. ④莫不殷忧而道著⑤则思虚心 ..以纳下⑥则思三驱以为 ..度 ⑦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⑧则纵情 ..以傲物⑨则思知足 ..以自戒 A.①③④⑤⑧⑨ B.②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④⑦⑧⑨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必劳.神苦思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B.必固.其根本 C.则思知止以安.人D.则思虚.心以纳下 5.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简能.而任之 A.想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 B.择善.而从之 C.则思江海下.百川 D.当神器之重. 6.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有善始者/实繁 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D.何必/劳神苦思 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虽董之以严刑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C.将崇极天之峻 D.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8.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练习(带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训练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 2、认识“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 一、检查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臣闻求木之长者( )( ) 2.必固其根本( )( ) 3.欲流之远者( ) 4.必浚其泉源( )( ) 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6.臣虽下愚( ) 7.人君当神器之重( ) 8.居域中之大( ) 9.塞源而欲流长也( ) 10.承天景命( ) 11.善始者实繁( ) 12.克终者盖寡( )( )( ) 1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14.则纵情以傲物( ) 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16.虽董之以严刑( ) 17.振之以威怒( ) 18.诚能见可欲( ) 19.将有作( )( ) 20.则思谦冲以自牧( )( ) 21.惧满溢( ) 22.则思江海下百川( ) 23.乐盘游( ) 24.则思慎始而敬终( ) 25.虑壅蔽( ) 26.惧谗邪( ) 27.则思正身以黜恶( )( ) 28.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29.宏兹九德( )( ) 30.简能而任之( ) 31、 虽董之以严刑 ( ) 32、诚能见可欲 ( ) (二)一词多义 善:① 择善而从之 ( ) ②善始者实繁 ( ) 则: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②则智者尽其谋 ( ) 虽:①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 ②虽董之以严刑 ( ) 长:① 臣闻求木之长者 ( )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 ) 下:① 则思江海下百川 ( ) ②必竭诚以待下 ( ) 诚:① 诚能见可欲 ( )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 以:① 纵情以傲物 ( ) ② 戒奢以俭 ( ) ③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 ④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 ⑤ 虽董之以严刑 ( ) ⑥ 振之以威怒 ( ) ⑦ 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⑧ 则思知止以安人 ( ) ⑼ 则思谦冲以自牧 ( ) 能:①诚能见可欲 ( ) ②简能而任之 ( ) (三)通假字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心得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心得 《谏太宗十思疏》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丰富的哲理内涵,精湛的写作技巧,是一篇高质量的政治散文。虽然文章写于1300多年前,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具有特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文中的思想深刻,对我们仍有许多可取之多。60年代初,党内曾印发作为学习材料。现在市委又作为每月一文的第二个学习篇目来组织大家重温,有着更加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浓厚开门纳谏、广开言路的“两新”大讨论氛围,而且对我们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建设新九江,更好地为事、为人、为官更具借鉴作用。 一、修身养德,扎深和谐与发展之根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一篇之要。积德义是手段,思国安是目的。“十思”就是对这个具有哲学理论深度思想方法论的具体诠译。百行德为首。做人要有人德,从政要有政德,为官要有官德。建设新九江,需要我们加强官德修养,更好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深化以民为本的理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魏征是在提醒皇帝要注意民心,争取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朴素的民本思想。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一定要执政为民,心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真正把群众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尊重群众,善

待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我们的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我们的事业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党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二)弘扬谦虚谨慎的作风。“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不仅会发生在唐太宗身上,我们的一些干部也有的不由自主。认为领导得要高人一等,保持距离,摆官架子,对下属趾高气扬,对百姓不屑一顾。“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如果我们高高在上,只会脱离群众,失去民心。因此,我们要“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居庙堂之高更忧其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安不忘危,戒骄戒躁,在勤勉实干中把握发展机遇,在孜孜奋斗中实现兴县富民。 (三)恪守清正廉洁的情操。戒奢侈,戒纵欲,戒奢以俭是积官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十思的一个主要内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常思贪欲之耻,骄奢之祸,腐败之害。坚持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息嬉止奢,革除不良嗜好,戒贪玩之心,做到工作XX标准,生活上低要求,以清廉俭朴树威信,以人格魅力赢民心。 二、广集民智,激活和诣与发展之源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广纳群言,“择善而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