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双城市职教中心付丽丽

计算机病毒对于学生来说,即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学生通过广播、电视对“计算机病毒”已经耳熟能详。只要学生开始接触计算机,就要与计算机病毒打交道。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对于计算机病毒的本质还不了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怎样的?它有多大的破坏力?它与平时说的“病毒”有什么联系?它可能传染给我们吗?学生常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惑。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传播。据统计我国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应有的防范计算机病毒知识,我国83.98%的计算机用户曾被病毒感染。所以在学生中增强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这节课是《信息技术》一册计算机常识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的特点;怎样防范;怎样杀毒。要学好这一课,要求学生要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组成,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盘符、文件及文件夹重要概念等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以下几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危害?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是怎样传播的。

3、学习一些常见防止病毒危害的方法。

4、掌握一种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以及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并且使学生明白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并不是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原理,而是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神秘感,知道怎样防范计算机病毒,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应怎样杀毒。所以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掌握防止计算机病毒危害的方法和学会使用一种杀毒软件。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鲜明的形象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对抽象的感念、数据感知能力较弱。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被计算机所展现的强大功能所吸引,感到计算机非常神奇。希望自己能迅速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一名操作计算机的“高手”。但在学习时由于年龄特点,喜欢上机操作,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优选教法,使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又学习了计算机知识。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进行了近一学期计算机常识的学习,已经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了Windows 98基本的操作技能。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等重要的概念。可以运用鼠标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以及操作键盘录入英文和汉字。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例如:学习鼠标的操作。大部分学生经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通过练习可以很快地掌握,熟练地运用鼠标。而有少数学生,经过练习仍然不能熟练掌握鼠标“双击”的操作方法。还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有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平

时可以经常练习,他们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往往超过班上其他的同学。对于学生这些情况,教师上课时应区别对待,鼓励程度差的学生多上机操作,教师多加以指导。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布置一些有难度的练习。促使其去钻研学习。

“计算机病毒”是由一些代码和数字组成,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而对于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学生往往感到非常陌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大段大段的讲述,学生会感到非常的枯燥,并且难以接受理解。所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帮组学生建立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有意制造的程序。利用动画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病毒的特点和传播的途径。同时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在学生操作时,教师注意巡回,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

在教学时,利用教师的提问和多媒体的演示,用平时生活中的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相识之处引入课题。使学生明白是计算机病毒导致计算机工作不正常。再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一些人故意制造的程序。教师播放几次影响较大的计算机病毒如:CIH病

毒、蠕虫病毒、现在的求职信病毒造成破坏的资料,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部分教学时间为5~7分钟。

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这一节时,采用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讨论的学习方法。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并出示学习后要完成的练习。学生根据自学的知识,讨论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并表示鼓励。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补充讲解。这一部分教学时间为8分钟教学“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是这一节课的重要内容。如果只是简单的出示几种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方法,学生不可能有较深刻的映像。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各种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方式。使学生对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你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条或几条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方法。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倾听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学生发言后教师将学生找出的方法归纳总结,得出一个较完整的措施。在这中间教师用磁盘实物,教学生怎样给磁盘加上写保护。这一部分教学时间12分钟。

在教学“计算机病毒的清除”这一部分时,首先使学生明白,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应立即用杀毒软件杀毒,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我根据实际情况,将书上的杀毒软件KV300。换成现在常见的金山毒霸2007。教学时注重演示,学生观看老师的操作步骤。强调发现病毒时应如何处理。然后安排学生实际操作任务:检查自己计算机

C盘上的所有文件。学生操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这一部分教学时间为12分钟。

最后让学生口述:什么是病毒?怎样防范病毒?进行课堂小结。

《病毒》说课

《病毒》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分析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病毒》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生物圈中有细胞结构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理解病毒在活细胞中的寄生生活和复制增殖。 3).举例说出病毒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病毒的类型、病毒与人类关系等基础知识,以及在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理解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式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病毒对人类的害与利的两面性,确立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2、教学重点和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二、说教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当做“海绵”一样,尽可能多的吸收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新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知识。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为主,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有机集成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但是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病毒的形态十分微小,学生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特点缺乏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多媒体信息使其形象化、直

病毒说课稿

《病毒》说课稿 宁强县荣程中学王卫红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病毒》。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病毒》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本章是第五单元最后一章,是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几大类群。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理解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病毒发现及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体会到科学研究源于生活并造福于生活。 3. 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策略 1. 教学手段:(说教法) 利用教材、资料、图片,着重采用启发式、归纳总结的方法理解病毒主要特征。 2. 学情分析:(说学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向学生提问:引起禽流感的元凶是什么?那你们知道病毒是什么吗?以学生熟悉的背景入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第一部分病毒的发现。本部分让学生阅读教材89页并总结发现过程。通过科学史教育,使学生了解病毒发现过程,并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2)第二部分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首先通过教材中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总结出:病毒结构简单,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怎么进行繁殖的呢? (3)第三部分病毒的种类。通过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图片,提问:病毒千姿百态,如何给他们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将病毒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为三类。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4)第三部分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部分主要采用学生归纳总结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91—92页,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后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三)反馈总结 (四)巩固练习,知识运用 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结合课后习题和绩优学案对知识进行巩固。 (四)作业:绩优学案基础关。 四、板书设计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结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 三、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1.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内 2.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四、病毒种类 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进行分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五、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沪教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青少》说课稿

沪教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青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选用及教材: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二节。 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信息获取等知识。经过适当处理,确立《健康上网快乐成长—信息技术与青少年》为这节课课题。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而不照搬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从学生的角度阐述如何趋利避害,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掌握信息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3)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规范和有关网络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判断的能力和自制力。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有关信息,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自己对网络的态度,最后以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已的观点。整个过程,就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 4.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充分、合理应用,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加强网络保护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教法学法: 总体原则“以学为本、师生互动”

《病毒》说课稿

《病毒》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病毒》。这部分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物进化、生态系统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细菌、真菌后转入对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的学习。在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上它能使学生经历猜想、体验、探究等过程,启迪学生的探索灵感和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能让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鉴于这种认识,本章单独成一个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学习的预备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混合编班后,学生无论在学习成绩还是心态方面都出现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其共同点就是好奇心强、敢问敢讲,无意注意占明显优势,本节课通过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进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针对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水平的不同,形象思维发达而逻辑思维欠缺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多采取合作学习、互助学习达到教学的目标,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形态大小; 描述病毒的结构组成和繁殖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探究认同病毒既可能导致疾病,也可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从而尝试运用辩证的思维观察、认识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生活和繁殖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双城市职教中心付丽丽 计算机病毒对于学生来说,即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学生通过广播、电视对“计算机病毒”已经耳熟能详。只要学生开始接触计算机,就要与计算机病毒打交道。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对于计算机病毒的本质还不了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怎样的?它有多大的破坏力?它与平时说的“病毒”有什么联系?它可能传染给我们吗?学生常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惑。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传播。据统计我国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应有的防范计算机病毒知识,我国83.98%的计算机用户曾被病毒感染。所以在学生中增强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这节课是《信息技术》一册计算机常识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的特点;怎样防范;怎样杀毒。要学好这一课,要求学生要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组成,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盘符、文件及文件夹重要概念等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以下几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危害?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是怎样传播的。 3、学习一些常见防止病毒危害的方法。 4、掌握一种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以及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意识,并且使学生明白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并不是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原理,而是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神秘感,知道怎样防范计算机病毒,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应怎样杀毒。所以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掌握防止计算机病毒危害的方法和学会使用一种杀毒软件。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鲜明的形象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对抽象的感念、数据感知能力较弱。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被计算机所展现的强大功能所吸引,感到计算机非常神奇。希望自己能迅速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一名操作计算机的“高手”。但在学习时由于年龄特点,喜欢上机操作,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优选教法,使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又学习了计算机知识。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进行了近一学期计算机常识的学习,已经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了Windows 98基本的操作技能。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等重要的概念。可以运用鼠标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以及操作键盘录入英文和汉字。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例如:学习鼠标的操作。大部分学生经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通过练习可以很快地掌握,熟练地运用鼠标。而有少数学生,经过练习仍然不能熟练掌握鼠标“双击”的操作方法。还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有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平

5 病毒说课稿

病毒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病毒》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在生物圈中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识别病毒,明白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但能繁殖后代等,它具有生命特征,因而是生物。 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病毒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怎样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知之甚少。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的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 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种类、结构与生活,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四个方面。其中,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并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由于学生对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了解还只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并不能从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因此,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特点成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重点:认识病毒的结构,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二、说教法

抗击病毒说课稿

抗击病毒说课稿 北滩小学尚立爱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病毒的特征; 2.描述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资料,进一步获取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2.通过一分为二的看待病毒,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病毒的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从以下几个题目中任选两题,查找资料进行解答 1.病毒是怎样发现的? 2.病毒有多大? 3.病毒是怎样构成的? 4.病毒怎样生活? 5.病毒有哪些种类? 6.哪些疾病由病毒造成的? 7.疫苗是怎样制成的? 8. 人类怎样利用病毒?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讨论法、谈话法和情景教学法。运用谈话法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开展辩论赛的形式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运用动画设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说学法: 1.通过布置课前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进行预习。使学生体会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同时体会到课前预习到位给课堂

学习带来的好处。 2.通过一环扣环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比较细胞、病毒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4.在开展辩论赛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出与人交流的技巧和益处,同时形成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播放一段flash动画:SARA 流行时我们拥有希望,重温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时的情景。引入:SARS 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进行新课 1.在二十世纪以前,人们还不知道病毒这种生物,但现在人们已经了解、掌握并能运用一些病毒,在此期间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是怎样发现病毒的呢?由一位学生讲述收集到的病毒发现史的资料。教师出示有关科学家的图片和细菌过滤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图片。引发思考病毒的发现与哪些因素有关?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病毒发现较晚的原因是它太小了,那么病毒有多大?请一位学生讲述自己查到的资料。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体会病毒的很小,要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 3.小小的病毒是什么样的?引入病毒的结构: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打算采用四步:第一步: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与病毒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初步印象,第二步出示细菌和病毒结构图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病毒结构特点: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第三步,放大病毒结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病毒的结构推测它具有哪些生物特征,从而加深对病毒结构的理解。第四步,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同时引入病毒的生活方式。 4.根据病毒的生活方式是严格的寄生生活,引导推测病毒可以寄生在哪些类型的细胞里?从而引导出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是噬菌体。由学生根据查到的资料举例说明。 5.病毒寄生的生活方式引入病毒在活的生物体内寄生,对生物体会造成危害,那么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这个知识点我采用开展辩论赛的方法解决。(三)反馈与小结 进行反馈小练习: 1.判断正误 (1)病毒全都是有害的()。

微生物学说课稿

专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说课稿 说课人: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下午好!我叫。。。,来自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我说课的内容是《微生物技术》,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大纲、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无论生物技术的发展如何突飞猛进,微生物技术一直是其重要的基础和核心,不可或缺,对于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微生物技术是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之一。因而微生物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微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掌握必备技术、形成无菌意识以完成微生物检测、纯培养、生长测定、育种和菌种保藏等工作任务的重要课程。 这些生物技术在产业应用的前提是有大批专业素质较高的生产技术人员,我院生物工程系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这些生物工程产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酿酒生产和食品加工中主要细菌、酵母菌、霉菌等类群、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了解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功能及其利用方式;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方法;微生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微生物培养与生长测定方法;菌种保藏的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微生物显微操作、形态鉴定、无菌操作、生长培养、分离纯化等技能。并能综合运用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微生物的生产培养和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3.素质目标: 增强生产操作规范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摄取知识和信息、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探索创新等职业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二、课程设计 2.1理念和思路

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 一、教材分析 从本节内容安排来讲是安排在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的直线运动之后,又在平抛、圆周、天体等更复杂曲线运动之前。是后面研究学习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把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力学、直线运动学完,对于用动力学方法处理直线运动应该没太大问题。但曲线运动尚未接触,不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许多曲线运动,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很容易接受什么是曲线运动。关键是曲线运动方向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列举各种生活实例及实验探究,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节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显著区别。 2、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曲线运动条件,掌握速度与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方向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2、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体验学习物理的兴趣。 2、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的判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五、教法及学法 教法:目标分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验视频探究法 学法:自主、合作、作图练习、推导、观察视频等学习方法 本课时通过四个环节完成“建立坐标系、运动位置、轨迹、位移、速度的描绘以及探究曲线运动的产生条件”等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完成“曲线运动及其产生条件的探究”的教学任务。 环节1、视频导入、曲线运动(板书:曲线运动) 设计情景1、体验曲线运动 播放“荡秋千”“撑开带有雨水的伞绕伞柄旋转”“在砂轮上磨刀具”“花样滑冰”“链球”“飞机拐弯” 前面学习了直线运动,学生会发现生活中轨迹是曲线的例子较多。 演示:抛出去的物体做曲线运动。 环节2、建立坐标、位移速度(板书: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 设计情景2、在坐标系上表示运动轨迹、位移的方法 第一步、首先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步、画出轨迹。(播放“描点法绘制平抛运动的轨迹”)第三步、画位移。用绘图方法体验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第四步、画分量。体会分量随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设计情景3、体验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播放视频“撑开带有雨水的伞绕伞柄旋转”“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实验验证”“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实验”“小实验:红墨水沿切线方向飞出”

《病毒》说课稿

《病毒》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病毒。 一、说教材 《病毒》这一节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中的内容。《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之后安排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生物进化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病毒式微生物中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本节课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目标的设定有三类:(一)、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概念; 2. 举例说出病毒的分类; 3. 描述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二)、能力目标:1. 通过了解某物的特征归纳出某物的概念; 2. 收集于病毒相关的报刊、知识; 3. 养成通过探究学习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2. 认同病毒对人类既有坏处也有好处; 3. 关注事物的两面性。 教学的重点是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难点是病毒结构的独特性和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其影响人类健康及其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病毒的形态十分微小,所以学生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缺乏了解,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我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准备了图片及资料,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和组织学生观察,增加学生对病毒的理性认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所以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推断并探究知识内容,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说进程

八年级上第五章病毒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重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0~91页,完成下面问题: 1、课件展示动物植物细胞,病毒的图片,比较不同之处。(回顾认知) 2、课件展示三种病毒的结构图,找出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自主总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知识升华) 4、大屏幕动画放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来总结病毒要选择怎样的生活 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理解概括)学生分组交流问题。派出代表发言 (当同学理解有误时:你的回答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听听其他同学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精彩发言后:非常全面,准确,太精彩了。) 教师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有生命,属于生物。病毒可以依靠其寄生的活细胞的 营养物质生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表达交流的能力。 『板书』三、病毒的结构、生活和繁殖 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附图(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学以致用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H7N9病毒 B、草履虫 C、痢疾杆菌 D、酵母菌 2、2013年4月份以来,由甲型H7N9病毒引起的流感在全国多地爆发。下列对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含遗传物质 B、能独立生活 C、每个人都会得此病 D、没有细胞结构?重难点突破方法: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并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记忆。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常提到病毒,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有害的,不好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或者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思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叙述:病毒对植物的危害。被病毒侵染的植物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使人类、动物致病。但随着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利用一些动物病毒,经过人工无毒处理制成的疫

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病毒

病毒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病毒》。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病毒》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构建了一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本章是第五单元最后一节,是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学生整体把握生物圈的生物类群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章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资源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病毒发现及应用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体会到科学研究源于生活并造福于生活。 基于此,在结合八年级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确定本章的重点为: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为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特征。 二、教法和学法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物学思维,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但是本节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病毒的主要特征等,是学生较少接触的,较难理解,需要教师更多的解释和铺垫,基于此,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对探究活动感兴趣的特点,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min)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引起感冒的原因,让学生注意到80%左右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得过感冒吗?那你们知道病毒是什么吗?以学生熟悉的背景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28min) 根据学生的提问,围绕中心问题,层层深入。 (1)第一部分病毒的种类。本部分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和合作学习法。首先通过多媒体动

《计算机病毒》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病毒。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第四章第三课的内容,知识点主要围绕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和预防展开,它是学生已经学会上网进行查阅资料,浏览视频,下载文档等的后续课程,是他们今后更好利用网络的基础。 我的教育对象是初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认知和思维方面以逻辑思维占主导,但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本节课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对于人生病的感受引申到电脑也会生病的问题上,告诉他们电脑病毒就是电脑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之后引导他们得出电脑病毒的特点,并讨论得出预防电脑病毒的措施。在讨论过程中我会注意巡场,保证他们都参与其中。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特性,并学会预防计算机病毒。 【过程与方法】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学习,树立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习惯。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学会查杀病毒。而难点则是树立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好习惯。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考虑到初中生的现状和本节知识的特点,我采取以下教法:讲授法和谈论法。而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我将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法和师生互动学习法。

下面我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新课环节】这一环节我打算采用情景导入法,问学生们是不是都生过病,比如感冒拉肚子之类,当同学们回应后我会接着问生病是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回答头昏、肚子疼、不想学习,整个人不听使唤等,之后会总结说生病确实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那同学们想想,既然我们人会生病,那计算机会不会生病呢?学生可能会陷入思考后回答会的,我会提问说会的同学,问问他的理解,他可能就会讲到自己家的电脑出现过的故障,比如反应慢,我会继续问他是为什么出现故障,他可能会说是设备陈旧等。等回答完之后我会提问还有没有别的同学家里的电脑也生过病,但是和前面这位同学的不一样,有可能就会有同学讲到自己家电脑中毒,此时我会告诉大家,我们的计算机也会生病,而计算机病毒就是生病的原因之一。之所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另一方面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自己家电脑的故障。 【新课讲授环节】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计算机病毒会导致计算机生病,那么谁能说说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同学们可能无法准确说出定义,我会总结大家的答案之后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做一介绍。之后我会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病毒是什么,那大家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吗?让同桌之间进行讨论,讨论之后举手发言。同学们应该能够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和潜伏性,但表达不准确,我会总结引导。但针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和寄生性,他们可能无法自己总结。而就传染性,我会让他们和自己感冒相联系,说班上有一个同学感冒,第二天可能他的同桌或前后桌都感冒了,经过这样的引导他们应该就能得出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而寄生性我会直接讲授,告诉他们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性,它和寄生虫一样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依附在其他文件或程序上。 接下来,我会提问,既然计算机病毒会破坏我们的电脑,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它呢?要求同学们讨论,前后桌4人形成自然小组,讨论之后我请同学回答,讨论时间5分钟,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场,保证他们都参与其中。5分钟后,我会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组的讨论结果,之后总结出计算机病毒预防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提高警惕;二是下载查毒软件,定期查杀;三是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这其中第一点同学们都能想到,而关于查毒软件可以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在教材内容以外,补充了三种形态以外的其他形态、关于繁殖方式跟进补充了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分步动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门引入艾滋病内容贯穿整课 二、学情分析 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怎样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并耐心的引导。另外,学生已学过植物、动物、人体、细菌、真菌,对于认识某一类具体生物的方法较为熟悉。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部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提高兴趣,然后“再学习”会较自觉。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方面 (1)、说出病毒的发现过程、形态、大小、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生活和繁殖方式。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阅读文本获得信息的能力、动手构建模型的能力、表达交流、比较分析、解决问题、判断推理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病毒的结构及生活方式时,联系到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3)、关爱艾滋病人,多一些科学理性的认识,少一些盲目恐惧和歧视。 四、本节渗透的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通过本节课主要渗透培养以下方面。 (1)、在文化基础方面,培养科学精神素养,尤其是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究的基本要点。 (2)、在自主发展方面,培养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素养,及其包含的乐学善学、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共五个基本要点。 (3)、在社会参与方面,培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素养,尤其是社会责任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要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中生物课标的课程内容包含10个一级主题,其中第2条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条是生物体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病毒说课稿

《病毒》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学生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结构和生活,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089028664.html,] 1.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培养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学生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的理解: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病毒》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单细胞生物等由细胞结构构成的生物体。病毒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全新

的内容,但可以与前面所学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但它具有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它不能独立生活,却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生,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物质“繁殖”后代,病毒具有生命的特征,因而是生物。人类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才逐渐认识了病毒。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通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知识;已学会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等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具备了独立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他们对本节课涉及的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知识,难以理解,尤其是病毒的非细胞结构很难理解。 初中学生,生性好动,想象力比较丰富。学习病毒不排除恐惧排斥心理,因此要善诱善导,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据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的难点是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法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病毒说课稿(1)

《第五章病毒》说课稿及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中第四章的内容。在前三章中,学生了解了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实际观察了动物、植物、单细胞生物等由细胞结构构成的生物。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个全新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教学时既与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相联系,又是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部分的基础。所以在生物知识体系中起到纽带的作用。病毒又与人类健康、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学习中关注自身健康,珍爱生命。 2、教学目标分析: 课堂教学中关注小课题的研究,但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去定如下的目标 a. 描述病毒的发现,根据病毒的形态、大小及种类等方面识别病毒 b.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说出病毒的主要特征 c.说出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健康,尊重关爱生命 在讲授知识同时,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其中,采用呼唤的形式,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充满生命和气息和关爱的课堂中,愉悦的学习。 3、学情分析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学情分析: 结合知识能力特征: 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知识,具备了独立学习本节部分内容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他们对本节课涉及的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尤其是病毒的没有细胞结构不好理解。 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特征: 4、重难点分析: 依据学生前期学情、课程标准、会考的要求以及对教材整体内容的分析,确定了重难点,如下: 重点:(1)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 福建省诏安一中沈益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二、学情分析: 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诏安一中的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部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人“小资料”、“科学*技术*社会”。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后“再学习”较自觉。学生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但是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3)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 四、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六、教学过程:

病毒说课稿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说课稿 沁园中学冯海燕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本次说课包括五个程序: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 我将重点阐述本节课的导入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处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病毒》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在生物圈中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识别病毒,明白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且能繁殖后代等,它具有生命特征,因而是生物。 教材中关于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病毒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的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2)认同病毒对人类有害也有利。 二、说教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当做“海绵”一样,尽可能多的吸收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新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自主的学习知识。我采用了我校的“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于是我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另外,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有便利的上网条件,我让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这一优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法: 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 在课堂中,学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学习: 1、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做到五个明确:一是明确自学内容;二是明确自学方法;三是明确自学时间和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四是明确自学展示任务;五是明确小组和个人展示的考核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