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美学撷珠

西方美学撷珠

西方美学撷珠
西方美学撷珠

西方美学撷珠

课程开发:夏晴

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1、初步了解美学的相关知识,体会人生的审美精神,让学生获得对人生理性的思索和热爱。

2、通过文学、影视作品的阅读、咀嚼、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纯正的审美趣味,以期把握经典作品的深层思想内涵。

3、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征,进一步训练学生分析、辩证、批判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探索更新的学习方式。

4、渴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认识西方尤其是现当代的美学发展,以积极、平和的艺术哲学观和审美观观照中西文化及其价值判断。

【课程实施】

1、教学以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为切入点,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校本研究为目的,

力求深入浅出。

2、专题研究计划为八讲,20课时,自2005年3月30日开始。

有来自高一年级十四个班级中的31人参加学习,以自主方式组织研究学习。

以自愿原则划分小组,确立研究重点。

3、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发展潜能。

4、作为个人开设的又一门校本课程,希望能与先前开设的传统美学构成呼应,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又是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课题教学用时教学方式呈现方式

绪言美是难的

——美学学科性质介绍

1课时

讲析讨论课堂教学确立小组

第一讲“崇高”的记忆,从《特洛伊》开始……

——希腊史诗中的审美范畴

3课时

放映《特洛伊》讨论赏析。

串入“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的讲析。

影视欣赏

课堂教学

第二讲水仙之恋

——希腊神话中的审美心理研究

2课时

以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为例切入,插入安妮宝贝作品,以《春天的童话》收尾。课堂讨论

小说阅读

动漫欣赏

网络链接

第三讲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

——中世纪审美精神漫谈

2课时

以《新爱洛绮斯》切入,介绍《圣经》作品精神。观看影片

讨论作品

理性升华

第四讲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2课时

以影片《莎翁情史》切入,以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为例阐释其时代人文精神。观看影片

讨论作品

理性升华

第五讲尼采、叔本华的审美人生观

4课时

哲学作品解读,论坛讨论课堂教学

网络讨论

第六讲非理性主体的霸道与罪恶的快感

——弗洛伊德等的心理美学

2课时

以意识流作品切入,观看影片

讨论作品

课堂教学

第七讲人诗意的栖居

——海德格尔等的生命的时间形式

2课时

重读史铁生的作品,从文本解读入哲学思考。课堂教学

探究对话

结束语美学是困境中的追求2课时课程评价

成果展示演讲展示

对话讨论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熟悉学生。介绍“美学”学科性质。学生讨论交流,确立研究小组。

教学步骤:

1、点名,熟悉学生。要求学生大致谈谈对美学的认识。

2、教师升华:

(1)美本质的难解。“美是难的”!

(2)“美学”语词的来源,西方美学大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简单介绍鲍姆嘉通的《美学》,“埃斯特惕卡”感性学的深刻内涵。

(3)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是社会的。

相对于人或人的意识来说,美是客观的。美是一种社会价值,离不开社会,否则,它就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依据。

(4)简单介绍几种美学学说,譬如美在距离说、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

3、根据兴趣爱好,划分研究小组。

《西方美学撷珠》课程设计实施调查:

1、是什么促使你选择“西方美学撷珠”这门课的?你是如何认识“西方美学”的?

2、下面粗线条地给出了西方美学发展的大致线索,请选择你喜欢的“顿点”,并简要说说原因。

(1)以《特洛伊》为依托,从《荷马史诗》牵出,介绍英雄的精神。“崇高”的范畴。

此岸世界的彼岸化(柏拉图),彼岸世界的此岸化(亚里斯都德),和谐壮丽的物态化(古希腊的艺术趣味)。

(2)自恋情结。希腊神话的现实意义。以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为例切入。萨特的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这儿是承上启下的内容,为后面的大块的(3)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尼采的《禁欲主义理念意味着什么》。以《荆棘鸟》一类的片子切入。

(4)以莎士比亚的作品切入,介绍文艺复兴时代的审美特质。

(5)尼采、叔本华专辑。以网络为知识切入的主要形式。

(6)非理性主体的霸道和丑的产生。

“形而上”的美学哲学思考理论——“形而下”的心理内观。

(7)弗洛伊德罪恶的快感,荣格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柏格森生命的时间形式,直觉作为理性的反题。《追忆逝水年华》、卡夫卡、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杜拉斯等作品都可以融入其中。

3、根据同学们的信息反馈,兴趣偏嗜,挑出同学们渴望探讨和研究的内容,设立课程探讨的话题,并划分兴趣小组:

从《特洛伊》看古希腊的悲剧情结和崇高精神;

从水仙之恋观希腊神话中的审美心理;

从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看中世纪审美精神;

从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 ”看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情怀;

尼采、叔本华审美人生观研究;

从弗洛伊德等的心理美学观非理性主体的霸道与罪恶的快感;

从海德格尔等的生命的时间形式审视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

教学内容:

观看影片,讨论发言,谈组织学生阅读体验。放映《特洛伊》讨论赏析。串入“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的讲析。

教学步骤:

1、介绍古希腊文化,《荷马史诗》,宏观把握。

2、放映《特洛伊》讨论赏析。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发言,谈谈观后感。促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探索思考。

3、教师升华:串入“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的讲析。

第5、6课时

教学内容:

水仙之恋——希腊神话中的审美心理研究。

教学步骤:

1、学生集体观看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师生共同朗读,氤氲一种氛围。请学生先谈认识、见解、感受,教师过渡,孤独落寞的伤感、似乎永远的擦身而过是缘于内心对自我的执着。

2、回顾古希腊神话的故事,插入电子图书安妮宝贝作品集,以文本的解读,感受自恋情结,体会这种审美心理的特质。

3、以动漫欣赏《春天的童话》转向亮色,走出自恋,寂寞之后,是生命的喜悦。布置课堂和网上传帖的讨论中心。

第7、8课时

教学内容:

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中世纪审美精神漫谈

教学步骤:

1、阅读电子图书《圣经》,请学生先谈认识、见解、感受。。

2、教师补充介绍:原始基督教的产生,包括源头、基督其人、初期教义、初期政治思想;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三位一体”;原祖原罪;基督救赎——认为上帝是世界和宇宙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神秘力量,他是至高无上、全知全能、无所不在、创天地万物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3.理性升华——人类的敬畏之心;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

第9、10课时

教学内容: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全市公开课)

教学步骤:

1、学生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分小组进行专题(包括: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研究,莎士比亚个人生平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研究,《哈姆雷特》研究)研讨,并派代表上台演讲,谈认识、见解、感受。

2、观看影片《哈姆雷特》。

3、再从《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说开去,延及莎士比亚其人其作,再反观文艺复兴的整个时代的美学精神。

教学内容:

尼采、叔本华的审美人生观研究。

教学步骤:

1、作好相关的网络设施准备。将学生带到网络教室。打开《西方美学采撷珠》网页,注册登陆。

2、学生课网上搜集资料,传帖发帖,在这样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学习的能力。

3、将知识化为能力,在师生共同品赏文本的同时,以发帖的形式交流感受,写出自己对尼采、叔本华的独特理解。

第13、14课时

教学内容:

非理性主体的霸道与罪恶的快感——弗洛伊德等的心理美学。

教学步骤:

1、“形而上”的美学哲学思考理论——“形而下”的心理内观,介绍西方美学研究的这一重大转折。

2、“自我”“本我”“超我”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15、16课时

教学内容:

人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等的生命的时间形式。

教学步骤:

1、以《追忆逝水年华》的情节和普鲁斯特的个人介绍导入。

2、了解海德格尔其人其作和化通俗的的哲学思想。

3、拓展延伸:卡夫卡、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杜拉斯等作品内容的铺述,要求学生课外阅读。

第17、18课时

教学内容:

结束语美学是困境中的追求。

教学步骤:

1、回顾这一路走来的西方美学历程,回首“悲剧”的相关学说,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观,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演变和深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升华。

2、学期总结。测试评价。

参考书目:

《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牛宏宝著

《西方美学史》(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朱光潜著

《德国艺术家随笔》东方出版中心

《美学新概念》学林出版社徐岱著

《西方美学主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周来祥著

《莎士比亚研究》安徽自学考试办公室王维昌著

【课程评价】

1、标准测试法。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对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测。意在了解教学效果,寻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2、作品分析法。以论文、创作活动、课堂发言、网上传帖质量等为对象,对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3、自我评价法。学生参照标准体系对自己的活动和发展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自省反思能力的养成,渴望回归教育的本质。

附课例:

(一)“崇高”的记忆,从《特洛伊》开始……

明净的天空,金色的阳光,潋滟的海水。希腊群岛,就象撒在爱琴海中的明珠,鲜明灿烂,光芒四射……

电影《特洛伊》开篇就用这蓝得逼人的颜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开始了一个古老神话故事的讲述:

人间的国王佩琉斯和忒提斯结婚,不和女神埃里斯掷下了金苹果飘然而去,无限的争执后,年轻的王子帕里斯将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佛洛狄特,从而获得了斯巴达王的妻子——美艳绝伦的海伦,并将之带回了特洛伊,这引发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

规模宏大的战争,庄严虔诚的祭祀,单纯可爱的英雄,充满平民气息的天神,令人陶醉的酒液的芬芳,沁人心脾的静穆的伟大……那是一个毫无掩饰的时代,那是希腊文化的象征!一切都是那么率真,仿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儿童。神圣的天国也只不过是“阳光普照下永远不散的宴席”,无限的渴望赋予人生神性的光辉和美丽的梦境,让每一个践行努力者都拥有对终极秩序和终极价值追问的可能。

“你可以选择默默无闻的度过平凡而幸福的一生,会拥有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但是,死后,没有人会知道你的英名;你也可以选择在战场上激战,建功立业,你会拥有象大海一样汹涌澎湃的生命体验,在斗争和冒险中享受现世的欢乐,当然,也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却能名垂青史。”这是爱琴海女神对决定参加战争的儿子——阿喀琉斯说的一番话,这位少年英雄带着母亲为他深情地串起的一挂海螺,义无返顾,奔向了那清澈湛蓝的地方……

这是一场个体生命的悲壮的、关乎平庸与崇高的抉择,也是一个艰难而沉重的话题。从古罗马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到英国博赖特的“庞大的自然对象”,从博克的审美范畴到康德的“崇高的分析”,他们共同论证了崇高的一个最基本的特质——超越有限的个体生命,“努力向无限挣扎”,从而肯定主体尊严。阿喀琉斯便是在面对人生与战争的严峻,接受“命运”悲剧的挑战,随时准备对付人生征途中的死亡过程中,建立了对人生痛苦与邪恶的敏锐认识。如果说悲剧就是正视死亡、焦虑、罪行、恐惧和绝望,那么崇高就是在对人生无限眷恋中展现人性最美丽、最高贵,最快乐的全部诗意。悲剧固然使人恐惧,但却是一种理性的恐惧:在恐惧之中,使人思考和成熟,使人性变得更完整和更深刻,使人走向崇高。

让我们借一首小诗,再次审视《特洛伊》这个古老却具有永恒魅力的神话故事吧。

让高休止忍受率真,

仿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儿童,

特洛伊在燃烧,燃烧

不可征服的城,倒了

海伦的双目装满泪水

阿喀琉斯的头颅垂下

爱情被驱赶着

从斯巴达开始

美貌制造的罪孽

背负到别的国度

这不是两个男人的战争

帕里斯与墨涅劳斯之间

站着忧郁的海伦

还有希腊的尊严

无辜的尸体在慢慢地腐烂

阿喀琉斯的灵魂在沙滩喃语

妒忌的神啊为人设计

永无休止的悲哀

我们知道,希腊神话中,逻各斯式的命运无可抗拒,阿喀琉斯的死亡毋容抗拒,帕里斯与墨涅劳斯,对于情欲的追求无可泯灭。但是,所有的执着的求索不曾改变,一切犹如飞蛾扑火,明知死亡仍执意向前:这就是希腊的悲剧精神,无法抗拒的悲剧情结。

正是这悲剧成就了崇高!

(二)水仙之恋……

遥远的记忆,葳蕤着一片茂密的树林;清冷明澈的湖水,倒映着一个忧郁的少年。苍白俊朗的面容,干净幽冷的眼神。

那个秋天的黄昏有一种明媚,薄雾轻抚着安详的天蓝。不祥的粉红的光辉,擦亮一缕温和的笑容。一个透明的影子缓缓地坠入水中。溅起朵朵美丽的涟漪。然后,水面绽开洁白绝俗的水仙,他叫那喀索斯……

这就是水仙之恋,西方心理学上和文学作品里的那喀索斯情结。这个遥远而离奇的不幸传说具有长久的文化生命力,因为她形象而深刻的揭示了人类身上与身俱来的一种生命情结:自恋。

顾名思义,自恋首先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内心生活为重点的利己主义的情感表现。弗洛姆在《人心》里指出:“尽管自恋的各种表现形式不同,但一切自恋的形式都具有这一共同的特点,即对外部世界缺乏真正的兴趣”。在人世的芸芸众生里,最具有个人意识的莫过于那些从事精神创造性工作的艺术家。比如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和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三人间的精神恋,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这样一种精神特质也有物态化的凝冻结晶,我们不妨读一读下面几段文字:

我昏昏沉沉的埋在一件宽大而柔软的风衣里,双膝屈在胸前,身体随着夜行车的颠簸而轻轻摇晃着。橘红的灯光挟着一些街边物的阴影掠过面颊,温柔而失真。

干净有着一种远远的傲气,还包含有懒洋洋的派头,它与夜晚的城市背景相互映衬,显出令人难忘的气质。他一直伫立在车头的扶栏边,一手插进裤袋,斜倚着身子看窗外,窗外并没有什么好看的,他自己也象什么都不存在似的,隐在那个角落了。

(卫慧《葵花盛开》)这个女孩喜欢喝冰水。喜欢的装束是白棉布裙子,光脚穿球鞋。头发很长。有漆黑明亮的眼睛。

她穿灰绿色的纯棉绣花上衣,那种绿,像潮湿的没有见过阳光的苔藓,寄生在幽凉的墙角里。墙角是能带来安全感的地方。我们把书本竖起来,埋下头,恍若回到少年的校园时光。

(《安妮宝贝作品集》)文中男女形象的刻画塑造都有一种自恋的倾向。应该说,自恋的实质是对生命的珍惜。突出的自恋情结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一种表征。自恋是一种激情,通过自恋唤起的这种生命激情,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基本方式,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艺术”(罗丹),自恋是内心丰富、情感敏锐的“人”的觉醒,是美感发生的逻辑起点。

自恋者的作品几乎都流淌着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这种情怀,或产生于人与一种无形的自然力量的矛盾冲突,或表现为一种愿望与理想的不能实现的失意。这样一种情怀给予人的是柔性的、韧性的,哲学的、超越的感受,在轻轻的叹息、独自的感伤中升华为人生意义与宇宙真谛的获得。以对不可抗拒的对象的超越,成就悲情之美。

因而,我们说自恋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也是我们的审美意识的发源地。弗洛姆曾指出,所有“正常人”或多或少地都具有自恋倾向。但是,自恋固然是美感发生的逻辑起点,却并非就是其文化归宿。那喀索斯的故事告诉我们,自恋只是审美活动的生成胎盘,美感体验的真正发展意味着从这种绝对自我中心的自恋意识的范囿作出突围。否则,仅仅停留于自恋之中,结局只能是美的毁灭而非诞生。

经验表明,生活里的自恋主义者大多是一些自怜自艾的人,在他们身上生命力不仅没有强化反而大大被削弱了。缺乏自立精神导致了他们也缺乏真正的自尊品格。自恋者虽然热爱生命,但爱的只是自己,这个世界对他没有意义。这就导致了自恋情结的一个内在的生存悖论:它既是个体生命所必需的,又对其生存构成一种威胁,彻底的自恋具有一种排他性。

人啊,只有超越狭隘的自恋才能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人。

(四)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薄加丘、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蒙田;马基雅弗利、托马斯·莫尔……这一串长长的名字可以一直列下去,每一个都标志着一个不可企及的巅峰,而在他们的周围还旋转着千万颗璀璨的星辰,他们合在一起构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一个需要巨人也产生巨人的时代,这就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以人学来反对神学,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给人以人身自由和个性自由,弃绝中世纪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神性眼光,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因而,文艺复兴一词的真正涵义是自由的新生——人类精神恢复意识和自我决定的力量,经由艺术认识外部世界和人体的美,解放科学中的理性和宗教上的良知,将文化重返智性,建立政治自由的原则。从文艺复兴以来,人性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运行。

于是,那些文艺复兴的巨人们,对奇妙的世界睁开了双眼,经受了我们可称之为现代世界的第一个伟大的春潮。世上没有什么比在他们身上颤动的完满生命更奇妙的了:他们天生富于各种能力和感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们个性在行动中的作用。行走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尽管饥饿,疾病,疲惫,危险,失望,但他们从未有那种产生于怀疑主义的厌倦疲困,从不知道那种受到挫折而引起的绝望,他们那清新而纯正的感觉,使他们对美和自然的东西具有敏锐的眼光。他们渴望宏伟壮丽,他们能够凭直觉领悟豪华显赫,与此同时,餍足的时期还远在后面。他们的青春活力似乎所向披靡;没有一种快乐曾减弱他们的胃口。他们好像出生在一个欲望和能力势均力敌的时刻,一个知觉没有迟钝、感觉没有腻烦的时刻,他

们以全部的生命与激情追寻甜蜜的幸福。被成为“人文主义之父”的诗人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在这里,世俗的荣誉和幸福成为人的最高理想,尘世的享乐成为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文艺作品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对人性的赞扬和对世俗欲求的肯定。

但是,乐观主义和享乐主义并不是人文主义的全部。实际上,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而言,神性维度的隐退,或者说换用人的眼光看世界只会使人的眼睛看到更加真切的东西。当神性的维度消失之后,人的价值和感性需求固然只能从人的方面来解释,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罪恶和渺小从此也只能归属于人本身,这就是人的真实处境。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那段著名的台词最能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内心的这种矛盾:这是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在一定意义上,没有了神性的解释,人的一切固然只能归属于人本身,但人也因此就得承受由此而来的一切:人性的疯狂、社会的混乱、世界的苦难和生命的无意义等等。因此,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我们必须看到它的两重性:既有乐观主义、享乐主义和个性主义的一面,又有悲观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的一面。

而在莎士比亚那里,基督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原罪精神、博爱精神在充分尊重个体价值的基础上重新得到了诠释。莎士比亚把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情感与理性、欲望与道德、个体与社群、自尊与谦卑,“所有关于人生的重要问题几乎没有不被莎士比亚探讨过,以至于近三百年的所有新兴哲学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某些端倪”。

读莎士比亚,你能读到他在初期作品里掩饰不了的浪漫、激情、乐观,就像《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这部影片独有的基调;能读到他在中期时表现出的现实、深沉、忧愤,就像《哈姆雷特》中王子的那个“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题;也能读到他在晚年时期流露出的悠远、怀疑、虚无,就像《暴风雨》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

俄国著名文学批判家赫尔岑说:“对莎士比亚来说,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宇宙,他用天才而有力的画笔描绘出了这个宇宙。”可以想象,缺少了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会是多么的软弱无力,苍白无望,而正是莎士比亚这样的巨人创造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

上一篇文章:神奇的武侠(下)

下一篇文章:聆听圣人的教诲论语选读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设计美学》期末复习资料2010.12 试题类型: 判断题:2’X5 简答题:20’X2 论述题:20’X1;30’X1 1、先秦至两汉是我国设计美学形成的基础阶段,许多设计美学观念在这时开始形成。 2、先秦时期理论上较为突出的成就就是设计典籍《考工记》的出现。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墨子的“先质后文”、“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进一步强调了实用功能,反对浪费奢靡。 5、杨雄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提倡一种博大精深、富于崇高色彩的美。 6、按照郭沫若对青铜器的说法,青铜器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人化——神化——礼化——人化。 7、简要论述《考工记》设计学思想。 答:1、“阴阳五行”的道器统一观。是说各种事物现象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2、“天人合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天时”、“地气”指的是自然方面的客观因素,“才美”、“工巧”则强调的是主体和主观因素。主张人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工艺制作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并认为自然规律可以制约设计的优劣。3、“制器尚象”。《周易》中就已提到“制器尚象”,主张把有形之器与卦象等抽象符号联系起来,运用象征手法表现抽象的“意”。 8、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创作原则。 9、简要论述宋代哲学特征。 答:中国哲学美学在宋代现实儒道释三学融合,完成了以道德为本体和主题的中国人格美学.既不向往神仙或宗教的热狂境界,也渴慕治国平天下的世工业绩,它面向现实人生,高度重视生活情趣,任情感自然地流露和表现,鄙视宫廷艺术的富丽堂皇、雕琢伪饰。宋代美学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提倡“平淡天然的美”,以欧阳修、苏轼、严羽为代表;另一派是提倡客体化的、具有伦理道德性质的“理”,以邵雍、程璟、程颐、朱熹等哲学家为代表。 10、中国设计美学思想来源。 答:道家美学的思想对设计美学的影响。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及其学派,在道家看来,真正的美是一种同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心境与自然融合、与道同行的境界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佛教美学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影响,中唐时期的禅宗,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的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 11、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P32 (结合课本适当张开论述答题) 答:1、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气神” 2、中国设计中的“意”与“象” 3、中国设计美学中的“和”与“合” 12、苏格拉底被认为是西方设计美学思想的鼻祖。(P37) 苏格拉地论述美和效用的关系问题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古希腊简述基本上是三种主要柱式,即多利克、伊奥尼亚和科斯林三种柱式结构。 14、多利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特点。 答:(P39) 1、多利克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式 2、伊奥尼亚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由于曲线明显, 这一柱式结构又被称为女性柱式。 3、科林斯柱式的特点是装饰性强,但是在古希腊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典雅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科 林斯柱式。 15、奥古斯汀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然之美”两种类型。 答:(P41第四段) 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奥古斯丁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整体”。美不在于各种成份的量,而在于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浩如烟海,一人乃至一代人抑或几代人穷全部精力,对其进行精细深微的研究。下面我将从整化、原则、思维方式及其效果四个方面谈谈对西方美学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认识。 一、过去时期 过去时期的美学即西方古典美学,主要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黑格尔写过近百万字的美学讲稿,那也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古典美学的第一个特点――追求哲学整化,即美学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哲学的,是为哲学构架的整体化服务的。这方面与中国古典美学大不一样。中国古典美学主要是通过艺术理论表现的。象意境这个概念,《诗式》、《姜斋诗话》、《人间词话》论述它的很多,哲学著作论述的就很少。可是,西方古典美学的大量命题,大多是由哲学家提出,并通过整体的哲学构思来讨论的。就说美学这个名字吧,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来的时候就不是为了专门创立美学这门学科的,而是因为他看到人类心理活动既然分成知情意三部分,相应哲学体系就有一个漏洞,因为研究知的有逻辑学,研究意的有伦理学,而研究情的却一直没有一门相应的科学。鉴于这种情况,他专门设立了美学这门学科,以此来完成哲学构架的整体化。 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指出西方古典美学的哲学整化倾向,而是分析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亚理士多德有一句话说得好:“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说明:西方古典哲学是从对自然和现实的认识开始的,目的是把认识现实化,借助手段达到实现这种现实化的目的。自然和现实中有美的现象,也有其他一些现象,哲学家就是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本体化、认识论、方法论的反思,通过这些反思构筑自己的哲学体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样,哲学家们很自然地把包括美的现象在内的一切现象进行哲学反思,从而提出,阐释这些现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包括美学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为什么不能如此呢?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多是帮皇帝作治国安邦的哲学解释,所以,他们讲究“德”、“礼”、“仁义”、“孝”,而不去深究那些“好象不作边际不合实用的希腊智者所醉心的宇宙根源问题以及认识自然与一般知识技能的问题”加上中国是个人伦的社会,哲学家对人伦关系关心较多,对自然和现实中的审美关系就不如西方人那么关心了。其次,中西文化背景也不同,西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包括审美关系,所以,西方哲学家们在建造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必然会考虑到审美关系;中国文化是一种化,中国哲学家即使考虑了艺术中的一些美学问题,也用“载道”、“教化”之类予以论证,使中国古代美学不能象西方古代美学那样纳入哲学文化的框架之中,而纳入人伦文化的整体意识之中。 第二,西方古典美学强调理性原则。这里所说的理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方式上从哲学入手讨论美学,二是在研究内容上强调美与真的关系。前者在前个段落中已作了说明。就后者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与中国美学相比较来论证。中国哲学讨论的最多最高的问题是善,孔子强调仁学,《论语?学而》说:“泛爱众而亲仁”,他还说:“人而不仁,如乐何”,都是讲伦理道德问题。道家虽然不同意儒家的道德论,但也有自已的道德论,追求自然无为,不受拘束的道德境界,《庄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澹然无极而众美众之”“依乎天理”,正之所谓也,所以,中国所讲的理性是道德理性,美学上重视的是美与善的结合。西方美学也有研究美与善的关系的,但是更突出地是强调美与真的联系。维柯曾说:“人类首先进行的是没有感知的感觉,其次才以不安和激动的灵魂来感知,最终才以纯粹的头脑来自省。这才是评价诗的真正原则。诗形成于情欲和感觉,有别于形成于理性自省的哲学,所以哲学越提高到普遍,就越接近于真;而诗越掌握特殊,就越实”。(4)从维柯对诗、诗评与哲学区别中不难看出:西方哲学追求的是真的境界,而不是道德伦理境界。由这种哲学派生出来的美学也是以求真为最高境界,比如说,西方较早关心审美的毕达哥拉斯提出美与和谐、数的比例的关系,实际上给美注入理性的基因。吉尔伯特和库恩说:“数是现实的本质这种一般假设,在音乐里最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的哲学结论,促使他们对音乐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试图以数的比例来说明这种关系。”(5)到西方古典美学的一个集大成者黑格尔手里,美完全成为理念活动的一种表现形态,他直言不讳地说:“对于我们,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科学对象,须先有所假定。”(6)这个假定就是哲学或理念,他还说:“美,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固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可见,黑格尔从他研究美学的西方古典美学的这种理性原则与哲学整化是一致的。 哲学尤其是认识论的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求真,哲学把美学纳入自己的构架之中,也要求美学服从哲学的这种主、体营造任务,服从哲学的逻辑演绎的规则,不能游离于哲学的求真之外专门研究美学。因此,西方哲学家实际上有的也是美学家,有的美学家也是哲学家。比如康德,主要是为了哲学整化来讨美论学,从而把美与真、善连结起来的,所以,谢林说:“哲学的普遍官能――整个哲学的拱心石――乃是艺术的哲学。”(8)因为哲学要求美学从属于自己,所以,黑格尔也根据追求哲学普遍性的总体构想来定义美,认为“美和真具有同一本质,只是形式不同”(9)。我们看到:中国古典哲学的任务与西方古典哲学的任务不同,对美学的要求也就有差异。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发乎情,止于礼义”,而不大看重美与真的内在联系,中国古典美学中很少有作品把美看作真的象征,而西方古典美学中把美作为真的象征的人就相当多,这种观点的影响也相当大。 第三,由于西方古典美学追求哲学整化,讲究理性原则,所以,它在思维方式上必然采取形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比较起来,中国古代美学直观的把握要突出一些,中国古代美学家多数是文艺评论家和作家,那些研究了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如朱熹、王夫之的文艺造诣很深,喜爱从品味艺术的角度把握艺术,所以中国古典美学是直观的、经验的、形象的、缺乏系统的。西方古典美学则是理性的、抽象的、演绎的、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体现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方十个人中屡见不鲜。 相同点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

西方美学总汇

西方美学总汇 原始时期: 人类审美的发展是沿着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塑造器物形态的过程进行的。 在设计的产生初期,功能——这一重要的设计理论范畴,此时悄然成为设计的主角,从这一时期的器物造型中可以粗略地看出设计美学的发展取向是围绕着的“功能”这一中心进行的。 古希腊时期: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古罗马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代替希腊城邦,成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美学思想基本上从古希腊继承下来,以希腊为典范,被称为古典主义。罗马时期的美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贺拉斯、郎加纳斯和普罗提诺等。 郎加纳斯的《论崇高》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认为崇高的风格来自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又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把文艺创作从重视形式技巧,转移到重视精神修养。”。《论崇高》仍然没有超出古典主义范围。 普罗提诺他和柏拉图一样,都把美看成是超现实的精神性的东西。但他不同于柏拉图,他承认物质世界呈现于感官的美,虽然感官的美的源泉仍然是理念。普罗提诺不同意把美看成是比例和对称的希腊传说观点。他认为,有些对称的东西固然是美的,但有些单一东西,如阳光,也是美的。而且同样一张对称的脸,有时美,有时丑,美的原因不在于对称,而在于能够赋予事物形式的心灵,在于来自神那里的理性。普罗提诺把美学导向了神学唯心主义,从而为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开启了先声。 中世纪美学思想: 欧洲中世纪起于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止于15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有以下特点: ①以上帝的名义来讲美。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上帝的美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美,是上帝作为万物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形象反映到他的作品中的结果。 ②反对艺术,实际上却又承认了艺术的存在。镜子中的人像唯其是不真实的,所以才能成为一个真实的映象;感情也不能一概否定,为了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说服力,需要激发感情,象夸张、隐喻之类的东西,是可以允许的 ③重视形式。形式来自上帝。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匀称加上色彩的悦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也说,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鲜明的颜色是公认的美。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 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当然,这些怜悯和恐惧的体验如何能够引起我们灵魂的净化,尚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持久争议,但其理论贡献仍是不容抹杀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不仅指出了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而且抓住了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所经历的由消极情感(怜悯与恐惧)到积极情感的转化过程。尽管后代的思想家对于这个过程提出了日益精细的理论说明,但亚里士多德所发现的悲剧感的这一根本特征却始终没有被推翻,并且构成了悲剧理论研究的核心。 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发生于“矛盾冲突”的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法运用到了对于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他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会产生分裂与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理念冲突的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与亚里士多德不同,他并不认为 悲剧的发生是由于悲剧主人公的过失所致。而且,黑格尔的精辟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以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安提戈涅》为例说明,国王与安提戈涅的冲突就是国法与家法之间的伦理力量的矛盾冲突,这两种伦理力量都是合理而片面的。国王与安提戈涅分别代表着国家利益和血缘亲情,所以,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

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谈希腊古典主义时期艺术的审美特 点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摘要: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的源头之一,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三 大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早期,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成熟期,即古希腊伯里克利时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定型化时期,即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它的总体特征主要在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美学的体论色彩;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客体主义基调。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 一、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分期我们一般把古希腊罗马统括为西方历史的一个发展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古罗马与古希腊都是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历史阶段上,另一方面古罗马社会是在古希腊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由于地域和繁荣时期的不同,二者仍然是西方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两大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古希腊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而古罗马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成熟和衰落时期。从整个社会发展史来看,古希腊时代从公元前12世纪起至公元前2世纪(前146年罗马人攻占所有希腊城邦)止。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形成和巩固时期,其中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是雅典民主制时期。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奴隶制民主制开始衰落。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奴隶制军事独裁帝国逐渐代替了共和国,奴隶制的中心转移到古罗马。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帝国达到鼎盛,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从此奴隶制走向离散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而进入封建社会。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考察西方美学的起源———古希腊罗马美学,我们可以在上述总体分期基础上作如下的划分。第一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早期,又可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这是古希腊美学的形成期。第二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成熟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鼎盛期。第三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定型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塞罗、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丁。它包括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帝国的漫长时期。这是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一个发展廓。这里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是由早期古典主义美学转向成熟的古典主义美学的转折式人物。其具体表现就在于,前苏格拉底的美学是宇宙论的一部分,而到苏格拉底以后,美学就成了人本论的一部分,这是重大的突破。还要说明的是,希腊化和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间跨度虽长,但在美学上,这时主要是继承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因而是古典主义美学的定型化过程。 二、古希腊美学的一般特征 1.古希腊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时期的人发展得比较正常,人类的社会分工尚刚刚开始,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处在直观把握向理性把握中,因此,这时的美学思想也在最全面的方向上得到了阐述,虽然它还没有独立起来,但在全面揭

浅谈西方美学

浅谈西方美学 这学期,我选修了美学,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美学,我了解到了西方美学的思想和历史。使我对美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西方美学源于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西方艺术的土壤,其中萌生的思想也是西方美学的源头。希腊神话彰显了崇高美,这点可以从艺术作品中看出来。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雄浑、壮丽,而希腊油画中的神话人物线条优美,色彩丰富,人物形象生动,非常美。希腊美学展示给我们的是向往光明的乐观主义精神,是最终会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对未来世界的希望,使人受到启发和鼓舞,并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后来古罗马代替了古希腊,但古罗马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文化,也继承了古希腊的美学思想。 罗马帝国灭亡后,美学进入了黑暗时期。在这近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该时期认为美都来自上帝,只有神是美的,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都是一些神话人物,而且人物形象非常呆板,没有表情,等级划分非常明显。 中世纪的美学既是神学的附庸,又有反神学的东西。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就是从中世纪美学思想的孕育出来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14世纪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法、英、荷等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达到高潮。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同处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同一时期的杰出人物。达芬奇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被人们称为十大未解之谜,西方油画一般不会用山水画来作为背景,而《蒙娜丽莎》却用山水作为背景,体现了画的纵深感。尤其是蒙娜丽莎那嘴角的一丝微笑,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思。《最后的晚餐》画的是耶稣和他的十二个信徒。这幅画采用明暗对比和辐射点把耶稣放在了一个中心位置,还有就是所有人物的指向也是耶稣,这就突出了耶稣的重要位置,其中耶稣神态平常,表现了耶稣的大度。而十二个信徒的神态被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力出来,这体现出达芬奇高超的绘画造诣。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是《大卫》《哀悼基督》《最后的审判》、《创造亚当》,其中前三个都是雕塑作品,而后一个是油画。米开朗琪罗喜欢雕塑,他的雕塑作品体现了他高超的雕刻造诣,在他这三个雕塑中,线条光滑、多变,体现了他高超的技巧。《创造亚当》中,那快要接触却没接触到的画面非常有难度。米开朗琪罗作品中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健壮,给人一种力量美。 拉斐尔的代表作是《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等。他创造了学院派,是文艺复兴三杰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画家。《雅典学院》这幅作品中,拉斐尔把当时很多有名的人物都画了进去,也把自己也画了进去。《西斯廷圣母》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当圣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要去拯救人类,她没有表现出自豪,而是表现出了担忧,这就是母爱,不求孩子有多大的成就,只愿他平平安安。而画中的一堆小孩儿的骷髅头,至今是未解之谜。 文艺复兴后,美学又经历了法国启蒙运动美学,德国古典美学,最后是近现代美学。 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我对美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我非常喜欢这门课。

(完整版)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悠悠华夏五千年,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中国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人们所称道。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源,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主要思潮和派别之一,其形成和发展直接与儒家相关。“仁义”是中国古代人民一直很推崇的一种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仁时一种美。“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爱、互助、同情等。1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舆!”2百行以孝为先,这是一种仁爱。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敬爱父母、笃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假如一个家庭父母不和睦,妻离子散,而家庭成员整天都心烦意乱,事事不顺心,那么又何来“美学”之说呢?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沉思美之所在,强调唯有遵循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所以“仁”时一种美。 “忠孝两全”一直是中国古典美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孝”是仁的一种,而忠则是义中的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忠”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情感,其行为指的是舍己,即要求人们为忠诚对象放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一概念极其鲜明地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对象“伦理型”特征。“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与之相关的忠信、忠义、忠告、忠言等词,一直都广为流传。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公孙丑问孟子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指的就是融合了道德思想,渗透着情感意义。为实现一定的伦理目标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精神。“孔孟”之一的孟子高度赞美了这种为理想实现而自我牺牲的一切精神。那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社会美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影响和鼓励着一代代的人们为之学习和努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的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金人的诱惑和威胁下不为所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的边疆将士勇敢无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的清朝诗人于谦在诱惑面前洁身自好。 而对中国古典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的道家学派,则主张“道”作为宇宙的终极始因,把体道作为人得的存在的最高价值境界,道是道家思想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将先秦时代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的具有人格化意味的“天”的观念,引向初具形而上色彩的抽象的理论层次。“道,可道也,非恒道也。”8“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9在老子的哲学中,道在宇宙的意义上被称为宇宙动力学始点而近于“一”,或在本论意义被作为万有物的终极本体而近于“无”,道即一即无,道不可道,道即是从自然运作中抽象出来的统摄万有的无为无不为的最高宇宙法则。10但老子的思想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朦胧而深奥,而作为“老庄”之一的庄子继承了老子之道,并认为谈天轮道目的在于为人的现实存在寻找一种有宇宙的色彩和本体论意味的绝对价值境界,因为庄子哲学哲学中引入了“天”、“人”、“吾”、“我”四者的关系。“无为为之之谓天”11,“天”在庄子的哲学中表达了“天帝”、“天帝”等人格化或宿命的意义,作为与人相对的自然的本然状态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儿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

西方美学史-概要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笔记 序论 1、序论重点两个,一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及他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它变成一门社会学科的经,二是美学史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编写马克思唯物主义。 2、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把美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他认为美学跟逻辑是对立的,逻辑研究的是抽象的思维,美学研究具体的感性或形象思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发展的奠基石。 3、1)历史发展来看,西方美学思想一直侧重文艺理论,根据文艺创作实践做出结论,又转过来指导创作实践。从方法论上看,文艺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美学必须结合文艺作品来研究,所以美学历来和文艺批评联系在一起成为文艺批评的附庸。 2)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论,所以历来是哲学的一个附属部门。 3)近代自然科学蒸蒸日上,他也闯入文艺领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不仅是是文艺创作者而且还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自然科学对文艺不仅在创作工具和技巧方面有所贡献,而且自然科学对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有益影响,美学不再依附于哲学和逻辑学。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此后美学又受到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的影响。 4)西方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西方“主义”盛行,大多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改换,不值一提。随着工人运动的上升,文艺和文艺理论成为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反过来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美学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 4、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萌芽 一、希腊文化概况 1、希腊美学思想起源公元前6世纪,盛于前5-4世纪。也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 2、希腊文化起源于地中海的爱琴海一带岛屿和亚平宁半岛,起初是奴隶制度。 3、希腊早期的生产主要是农业。奴隶制度以及土地集中形成土地贵族阶级。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美学起源的时代,由于战争以及工商业贸易的发展,新产生了进步的民主阶级。土地贵族阶级和新生的民主阶级对立。流传下来的希腊文化大多是土地贵族阶级的文化。 4、希腊神话,起源: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口头流传--前六世纪形成荷马史诗;也有一部分保存在戏剧之中,特别是悲剧。祭神节和文娱节的演戏是希腊人受教育的机会。三大悲剧家 5、公元前五世纪,音乐、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也很繁荣。雕塑艺术发展到顶峰。 6、希腊美学理论有着丰富的文艺理论做基础的。 7、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希腊文艺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达到了黄金时代,即伯里克利斯时代。这个时代,希腊文化从传统思想统治转化为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出现了一批哲学家。文艺时代转变为哲学时代的三个原因: 1)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带动了哲学的研究;2)新生民主阶级向地主贵族阶级争夺政权的民主运动,促成了批评辩论的风气。民主阶级里的诡辩派促使希腊思想由研究自然科学向研究社会问题上转变;3)希腊的贸易以及战争和各民族的交流,外来思想的影响激发哲学的思考。 8、哲学家注意社会问题,必定就会注意文艺问题,文艺发展的本身也要求理论性的概括,就势必注意到美学问题。 9、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极盛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仍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思想体系”。中西美学的理论基础不同,有学者认为西方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人(社会)的审美关系之上的;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物(自然)的审美关系之中的,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差甚远。在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社会风气引导下,西方美学家形成了喜欢用缜密精确、高度思辨的方式来研究美学,十分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在论证方法上,西方美学家也十分推崇抽象思维,擅长逻辑分析,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而常常喜欢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美学命题和结构。而中国美学则是在感性直觉中体现出理性的思辨,是一种更加接近于艺术思维方式的个人体悟,是一种具象的抽象。它不重系统的著作,而重零星的感受,不重理论的分析,而重直观的欣赏}不重逻辑的分析,而重联想的丰富口]。因此,人们常常认为中国美学是一种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美的规律。其论证手段是直觉感悟,而不是推理判断。由于中国美学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手段,因此中国美学很少有西方那样完整的美学体系和关于美学的宏篇巨著,许多美学观点只是散见于各种随笔和杂感之中。以至于有人提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叽“,甚至西方美学家鲍桑葵居然武断地认为中国、日本,甚至整个东方都“没有关于美的思辨理论机”,这种观点显然是过激的。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风格迥异。但是只要我们对二者稍加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在面对许多重大美学问题的时候,其实中国和西方的某些观点和看法非常接近,甚至很多观点中国人提出的时间比西方人更早。这种现象从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就开始了。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 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西方现代美学

西方美学研究学号: 西 方 现 代 美 学 学院: 学号:

年级: 姓名: 与西方美学有关的十本书: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1日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易中天《破门而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日 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1日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4月丹纳《艺术哲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10月 邓肯《邓肯自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5月1日 克罗齐《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1日 参考资料: 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佩特《文艺复兴》、王尔德《狱中记》、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克莱尔·贝尔《艺术》、梅纽因《人类的音乐》、罗丹《罗丹艺术论》、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西方现代美学的历史使命,首先就是破除艺术从属论,确立艺术的独立地位。现代美学以克罗齐和洛特曼对黑格尔的艺术从属论的批驳为主要标志。 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都以艺术独立理论为发展主线。 艺术是否具有独立的地位,它与哲学、宗教等的关系如何,这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任何美学理论最终都必须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西方现代美学演变历史 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都是艺术从属论的代表。柏拉图从哲学角度评判诗与艺术没有真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与艺术反映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更具有哲学性。这两种争论一直贯穿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而黑格尔提出哲学最终将取代艺术,而把艺术从属论发展到了巅峰。克罗齐“度的理论”的出现,黑格尔的以艺术从属论为内核的艺术消亡论,确立起艺术的独立地位,最终使得西方古典美学演变至现代美学。 现代美学又突出两个路线:一是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是艺术的

美学概论重点

《美学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关于美学 第一节美学学科的诞生 1.美学学科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P5 第一个阶段:审美意识的原始发生。时间:前文字时代(主要是原始社会)。 第二个阶段:美学思想的自觉构建。时间:文字时代以后直至18世纪。 第三个阶段:美学学科的诞生和独立。(标志性事件: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美学》,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2.原始人的审美活动与审美意识有两个基本而明显的特征:P7 第一是实用性和功利性; 第二是审美性和精神性(超功利性)。 第二节西方美学的进程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是“感觉的科学”,并且明确把审美活动归 结为感性认识,认为应该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感性的审美,应建立专门的“感性学”。 (美学最初最基本的定义)P12 2P12-14 维柯(“诗性的智慧”是感性的智慧和想象的智慧,是 以感觉为基础的想象,即具有形象的想象)3.P15 毕达哥拉斯学派:最美的平面是圆形,最美的立体是球形。 苏格拉底:美是有用的。 柏拉图: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给人类带来哲学,亚里士多德给人类带来科学。” 个别的感性存在与它的本体存在是一致的。 善必与善的怎是合一,美合于美的怎是。 美的现象体现美的本质,美本体与美的现象是合一的。 普洛丁:太一说和流溢说。 中世纪:美在上帝。 19世纪 理性主义美学:理性主义认识论法国布瓦罗: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 德国莱布尼茨:美是直觉的,不一定是清晰的。 经验主义美学:经验主义认识论英国培根:关注现实中具体的审美范畴 霍布斯:以善为美的核心,以美为善的形式 洛克:“白板说” 古典美学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 主要著作是“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西方古典美学的颠峰之作

西方古典美学的颠峰之作 ——黑格尔《美学》述评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是西方近代最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辩证法论者。黑格尔1801年起任耶拿大学讲师,后受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8年起受聘于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和校长。黑格尔著作等身,卓有影响的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美学》。他的美学理论主要见于其三卷本的巨著《美学》。这是他在海德堡大学和伯林大学期间所作的“美学讲演录”,1831年他逝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 论基础上的,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理念(也称绝对精神),世界万物皆是理念衍生的产物。他的哲学体系共分为三大部门: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美学、历史、宗教、法律都属于精神哲学。精神哲学是绝对理念衍生发展的最高产物。他认为,绝对精神在艺术中以直观形式认识自己,在宗教中以表象形式认识自己,在哲学中以概念形式认识自己。

他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将辩证法全面地运用到美学中去。他的《美学》实际上是艺术哲学,即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艺术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及其发展规律。他说自己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为了科学地认识艺术是什么”。他的《美学》分为三部分:美学原理研究,艺术发展史研究,艺术类型研究。是他使美学真正成为一门完整系统的学科。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他又称作“神”、“普遍力量”、“意蕴”,实际上指的就是艺术的根本精神实质。他认为理念是绝对无限的实体,艺术是相对有限的形象,艺术的使命就是以有限的感性形象显现无限的普遍真理,达到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他指出艺术创作就是给抽象的精神理念灌注生命气息,使精神理念外化为艺术作品,使之成为精神理念自身的对立面(作品),从而使精神理念从自身的对立面中认识自身。如果把他的所谓“精神理念”理解为人的情感意念,那么,他的艺术哲学观点无疑是非常深刻而正确的。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是自然与理想的结合。“自然”指社会现实,“理想”指美学观念。他提出,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