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给水规划中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的确定方法探讨

城市给水规划中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的确定方法探讨

城市给水规划中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的确定方法探讨
城市给水规划中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的确定方法探讨

城市给水规划中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的确定方法探讨

时间:2007-12-12 11:21 阅读:1059次编辑:PRC来源: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前言

城市需水量的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设计规模的依据,直接影响到城市水源规划、水厂规划、管网规划,是决定给水工程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环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使用起来比较直观、简便,因而是城市需水量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时,指标的确定是决定城市用水量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环节。如果指标过高,将会造成设施建设规模偏大,导致运行不正常和设施闲置,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果指标过低,建设设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造成短时间内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因而,合理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确定的方法非常重要,本文是根据城市总的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比例系数法确定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

1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1.1 目前使用的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情况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是目前各城市编制城市给水工程

规划的重要依据,该规范中给出了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但是由于《城市给水

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是国家标准,要考虑到各城市在不同规模、不同经

济水平、不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所以规定的用水量指标范围较宽。各地有必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在国家标准的约束下制定符合当地用水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用水指标,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模型的建立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水资源量、城市规模、工业水平、公共设施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等有关。在同一城市,人

均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往往有相对稳定的比例,可以通过城市生活用水量

指标以及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城市用水量。

如果用一个综合系数反映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与生活用水指标之间的关系将会缺乏灵活性,难以根据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调整及时、合理地做出调整。因而根据城市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将综合用水指标分成三个部分,即: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其他用水,各部分均以各自的比例系数反映出其与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关系。如果对现状人均用水量指标计算准确,并科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使各

个部分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资料、规划目标及时地做出调整,可以及时、准确地对给水工程规划做

出修正,从而使需水量预测达到较高的准确性,且对近、中、远期规划都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这一

思想出发,建立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模型如式所示:

q 综合=(K1+K2+K3)?q 生活(式1.1 )

其中:

q 综合——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L/ (人?d))

L/ q 生活——生活用水量指标(综合考虑了管网漏失率和未预见因素后的指标值)

(人?d))

K1――综合生活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

K2――工业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

K3――其它市政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比例系数

(注:本模型得出的指标在应用时相应的计算人口采用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以及折

减后的流动人口组成的规划人口数。)

1.3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的确定

1.3.1 城市居民平均用水量水平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规划人口中包括暂住和流动人口,而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中表2.2.3-1 给出的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的指标的人口基数没有包括暂住

人口和流动人口,但这两部分人用的水已经包括在城市用水中,因此反映出来的指标值偏大。这两

部分人口对城市用水,尤其是风景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城市的用水量不可忽视,因此这

里作为计算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基数的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已综合考虑了暂住人口和

流动人口后的均值。

根据城市供水部门提供的城市供水数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数据(常住人口、暂住人口

与流动人口乘以一定的折减系数后得到的计算人口数)分析可以得出各年度该城市的城市平均的居

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城市居民用水量的平均水平,并且包含了管网

漏失及未预见因素等的影响。

1.3.2 居民用水入户调查

对该城市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区内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人口数的居

民用水进行入户调查,整理调查数据,以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该城市居民实际用水

指标的范围。在居民入户调查的结果的基础上,考虑该城市管网漏失率和未预见因

素的影响对其进行修正,得到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值。

1.3.3 确定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

对比由1.3.1 中供水部门提供的生活用水量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数得出的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均值和1.3.2 中对入户调查结果修正过后的生活用水量指标值,

从而确定q 生活。

1.4 自备水源的归属与模型中系数的确定

1.4.1 自备水源用水量的划分与归属

自备水源是由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供水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一些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其用水需要而自建的供水设施,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统一供水系统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在确定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时,自备

水源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加以考虑。

自备水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自备水源,主要是由于城市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不足,部分企事业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解决生活、生产用水,供水水质满足生

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这一类自备水源与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的功能一致,应随着城市

公共供水设施的完善而逐步取消,在计算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时其供水量应并入到

城市总的用水量中。另一类是工业自备水源,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自建取水设施,

满足本企业生产工艺用水需求。这一类工业自备水源,一般主要用于工业冷却水,

水质要求较低,其水量与城市规划工业用地的布局和进驻的企业有关,而与城市其

它方面的发展关联性较弱,在用水指标计算中,应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单独预测用

水量,并纳入城市给水规划,统一进行水资源平衡。

1.4.2 各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在城市中,历年供水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比较完整,分析各种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关系逐年的变化过程及趋势,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性,预测城市规划期内各比例系数的值。

2 应用实例

以南方某城市为例,用上述方法计算该城市在新的一轮规划中人均综合用水

量指标的预测情况。

2.1 q 生活值的确定

由供水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

前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为210 L/人?d,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其所在省中处于中上

水平。根据目前该市用水情况变化情况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增长,在近期生活用水量指标还可能会有所升高。该市入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主要分布在150?200 L/人?d范围之内,占调查总户数的

79%,将入户调查数据加权平均后得到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为175 L/人?d,按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50331-2002)(以下简称标准)3.0.1条规定,该

城市属于第三分区,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220L/人?d,该市的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目前属于《标准》中的中等水平。另据供水公司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该市居

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在水价不变的情况下略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约为

4.10%,考虑到节水政策和节水措施实施所带来的节水效果,这一部分增长在新阶段的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中不加以考虑。该城市的管网漏失率为10%,未预见因素按

9%考虑,则二者的综合影响系数为 1.1 X 1.09=1.2,在入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乘以

1.2的系得到城区的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为210 L/人?d,可以看出城区的生活用水量

指标入户调查结果与实际供水情况得到的平均值吻合,取q生活=210 L/人?d。

2.2 各比例系数的确定

该城市多年供水数据中各种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功能定位的成熟和各项设施的完善,各种用水与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

平稳。

2.1 可以看出, 随着该市近1 0年来的快速发展, 城市设施配套和功能建设力度加大, 综合生活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值在初始阶段呈现下降趋势,从2002年开始变化趋于平缓, 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有所上升, 2004 年起又回归到原有水平,这说明从2002 年开始,城区城市配套设施和功能已基本趋于合理。根据该市的发展目标, 在今后还将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休闲体育、大型主题公园和海洋海岛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旅游产业;以商务会议、博览展示、体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服务产业;为区域服务的住宅房地产业等。所以,今后该的生活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值稳中有上升的可能,建议城区K1 取值为1.60 ?1.80 比较合理。

根据该市城市规划( 2001?2020)中城区将来的发展定位预测,工业用水维持现有水平,远期随着节水意识的提高,节水产业的引入以及节水工艺的应用,会有所降低。根据图2.1 显示的趋势分析,建议工业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为0.5 ?0.7 。其他市政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在平稳中有缓慢上升,基本

维持在0.05?0.06之间。

2.3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不含工业和其他自备水源)

=(1.8+0.7+0.06) X 210= 538L/ 人?d

根据计算结果取近期值为 455 L/人?d ,远期为540 L/人?d 。该市按照《城 市给水工程

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

2.2.3条规定区域 属于一区,城市规模为大城市,城市单位人口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

0.8 ?1.2m3/ 人?d ,即800?1200L/人?d 。由于编制《给水规范》年提指标是依据 1991?1994年 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近年来 由于水资源紧缺,节水措施的加强,高耗水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工厂外迁等因素,城 市供水量增长缓慢,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使《给水规范》所提指标偏大。且《给 水规范》中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主要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的典型城市的用 水量和用水人口计算得出,此处的用水人口未包括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而城市的 规划人口包含这两部分人口,所以《给水规划》所反映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偏高。

式 2.1 和式 2.2 所反映的用水量指标值是在包括了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总人口的 基础上得出的,且用水量较大的工业自备水源根据拟引进的工业情况单独考虑,实 际计算结果与目前小区规划中使用的数据 500?550 L/人?d 比较吻合,但低于规范 的建议值,说明这一方法与该城市用水量的实际状况基本相符,是比较合理的。

3 结论

在城市给水规划中,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用 水量预测、管网

规划规模的合理性,《给水规范》中给出不同分区和规模的用水量 指标变化范围较大不便于选取,而且用水量指标偏大,不符合保护和节约利用水资 源的要求,也不能反映因节水措施的加强实际用水量指标已下降的现实情况。本文 依据在同一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建立了 用水量指标的计算模型 (式 1.1 ),各个参数可以根据城市多年用水资料的变化趋势 得出,而且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使用方便而且符 合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南方某市的计算实例可以看出,用该模型 1.1 进行用水量指标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而且因其中的参数是依据计算城市 当地的多年用水资料得出,应用的普遍性强,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广泛地实现广泛

应用。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下限) = (K1+K2+K3) q 生活

=(1.6+0.5+0.05) X 210= 452 L/ 人?d

( 式 2.1)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上限)

= (K1+K2+K3) q 生活

( 式 2.2)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 6、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地块面积的比例。即: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 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7、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8、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9、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10、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国泊位是指地块应配置的停车的车位数。其他设施的配置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配电所),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等。 11、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成,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2、建筑间距系数:是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13、日照标准: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14、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与两侧建筑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线。 15、住宅平均层数:是指各种住宅层数的平均值,即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之比。单位:层。 16、住宅建筑净密度:是住宅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单位%。 17、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单位:m2/hm2。 18、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居住用地面积之比。单位:m2/hm2。 19、人口净密度:是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居住总人口/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 20、人口毛密度:是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公式为:人口毛密度=居住总人口/居住用地总面积(人/hm2) 21、生地:完成土地征用,未经开发、不可直接作为建筑用地的农用地或荒地等土地。 22、毛地:在城市旧区范围内,尚未经过拆迁安置补偿等土地开发过程、不具备基本建设条件的土地。 23、熟地:经过“几通一平”的开发或已经拆迁完毕,可供直接建设的土地,即建筑地块产品。 24、飞地:又称插花地,指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土地部分或全部处于他人土地范围内。 25、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6、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7、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修订稿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 标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城市规划常用术语和指标: 1、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2、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3、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4、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5、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 6、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地块面积的比例。即: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 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 7、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是指建筑物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8、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地区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9、交通出入口方位:是指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 10、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停国泊位是指地块应配置的停车的车位数。其他设施的配置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中小学、托幼、居住区级公建),环卫设施(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电力设施(配电站、配电所),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等。 11、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主要是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成,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住宅的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

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 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 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享协同的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摘要: 城市建设首先是各类工程的建设,而规划在城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位置、分类、功能、本套程度、能力大小等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城市工程系统指 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体系,它由交通、通信、供热〔气〕、给排水、环卫、 全等工程体系构成,它们的规划就是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而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给水工程; 一、概述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等组成,其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 定城市给水设施的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 户要求;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和设施分布及规模。给水工作系统与排水工程系统 被称为城市生命保障体系,因此,做好它的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主要分定额指标法和函数法二大类。它们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定额法侧重于定性,函数法侧重于数学分析,要做好预测要用二者互相验算、互 相修正和互相补充,才能使预测所得结果最大限度地符合要求,满足规划的需要。 1.定额指标法 所谓定额指的是单位用水量,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条件下用水量

调查统计结果,考虑各种因素发布的规范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权威性,这是规划工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和认真实施的,对规划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用水量预测主要定额指标有: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万人·d)、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3/km2·d)、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d)、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人·d)、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 (m3/ha·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预测时根据城市规模大小、工业规模取不同值乘上相应的规划人口预测数或工业产值即可得到预测用水量。此类方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计算快捷方便、数值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如果城市发展变化大则易失准。比如海南海口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发生过供水严重不足的情况,居民生活用水连五楼都短缺,这即是规划跟不上变化的结果,用水量预测占了很大的因素。 2.函数法 函数法就是将与用水量有关的各种要素作为自变量,以对应关系建立与用水量Q有关的关系式,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数学计算求得Q值。主要有:线性回归法、产函数法、年递增率法、生长曲线法等。 ( (3)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供水能力的增加(增值是非均匀的),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增加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平均增长率用复利公式预测城市规划期用水量,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城市用水年增长速率在4%~ 6%之间,规划人员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经济、人口的变化趋势确定年增长率的取舍,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另外此预测方法时限不宜过长。 (4)生长曲线法 城市用水量的变化根据我国各典型城市的数字来看,呈S型曲线,则据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016年版) 一、总体说明 (一)指标构成。本指标共包含8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4项二级指标分项。 (二)评价方法。评价采取百分制,总得分满分为100分。总得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级指标得分为其下层指标得分之和。计算时各分值保留2位小数。(三)指标权重。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为其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下的各分项权重之和为100%。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及 权重二级指标及 权重 二级指标释义及评价方 法 二级指标分项及计算方法 惠民服务L1(37%)政务服务L1P 1 (8%) 1.本指标用于评价城市 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推 进政务服务事项“一号 申请、一窗受理、一网 通办”的情况。 2.本指标由以公民身份 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 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 率、一站式办理率、网 上统一入口率等三个分 项进行评价。 3.本指标评价得分=8%× 三个分项分数之和。 1.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L1P1 -A1): 计算方法:L1P1-A1分项分数= 30%×(已实现 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 服务事项数量/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面向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政务服务事项,本分项中的政务 服务事项总数由各省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 际情况确定。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 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公民个人 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法人和 其他组织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标识,并在办理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证照的政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 都市道路交通治理评判指标体系 一、交通治理体制、政策与规划 1. 交通综合和谐机构 符号:P1 指标类型:差不多指标。 定义:是否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都市交通综合和谐机构,按照交通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都市进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治理。 要紧评判内容:(1)机构健全;(2)决策民主化;(3)目标任务明确;(4)分工落实;(5)建立考核机制;(6)有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运作机制。 单位:无 表1 交通综合和谐机构分级表 评判标准等级一二三四五 P1满足六项满足五项满足四项满足三项少于三项 指数[90,100][80,90)[70,80)[60,70)[0,60) 2. 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符号:P2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都市和A、B、C类都市。 定义:是否在居民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以及道路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都市交通现状与存在咨询题,对交通需求与进展趋势进行推测,并结合本地特点,确定交通的进展目标及方向。规划编制应以建设集约化都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贯彻资源节约、环境

爱护、社会公平、城乡和谐进展的原则,爱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都市安全和国防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进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要紧评判内容: 1. 规划范畴和期限是否与都市总体规划一致; 2.进行了充分的现状咨询题分析,交通症结分析准确; 3. 进行了科学的交通趋势分析和交通推测; 4. 交通进展目标明确、符合都市的进展方向和国家进展战略; 5. 规划内容符合都市的特点,内容全面; 6. 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近期实施方案具体; 7. 通过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 8. 政府批准实施。 单位:无 表2 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分级表 评判标准等级一二三四五 P2满足八项满足七项满足六项满足五项少于五项 指数[90,100][80,90][70,80][60,70][0,60] 3. 都市交通专项规划 符号:P3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都市和A、B类都市。 定义:是否编制了完备的专项交通规划体系,即在都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按照都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停车场专项规划、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 要紧评判内容: (1)编制了公共交通规划并经政府批准实施; (2)编制了停车场规划并经政府批准实施;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_98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一、总则 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3、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的规定。 二、城市和城市化 1、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3、市 municipality; 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4、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5、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6、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7、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8、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9、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0、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三、城市规划概述 1、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围,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1 总则 1.0.1 为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提高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排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城市排水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1.0.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1.0.6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规划期规模控制,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应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1.0.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排水范围和排水体制

2.1 排水范围 2.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2.1.2 当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设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时,应将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排出口及其连接的排水管渠纳入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范围。涉及邻近城市时,应进行协调,统一规划。 2.1.3 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城镇,其污水需要接人规划城市污水系统时,应进行统一规划。 2.2 排水体制 2.2.1 城市排水体制应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基本类型。 2.2.2 城市排水体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和废水受纳体条件,结合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及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情况,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2.2.3 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 2.2.4 合流制排水体制应适用于条件特殊的城市,且应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3 排水量和规模 3.1 城市污水量 3.1.1 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源供水的

工信部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和许多城镇正在积极开展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为了使这一工作有秩序地进行,保证城市规划的质量,以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现将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拟订,并经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讨论修改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发给你们,请结合你们的实际情况试行。在试行中有什么意见,望随时告诉国家城市建设总局。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编制城市规划,统一城市规划定额指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城市规划定额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部分。 总体规划的定额指标是城市发展的控制性指标,作为编制总体规划的依据。 详细规划的定额指标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建设和设施的具体指标。本规定只对居住区详细规划定额指标做了具体规定,作为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也可作为制定和审批居住区建设计划的控制性指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城市、工矿区、卫星城和原有城市的新建区。其他城镇和旧城改建地区可参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实行。 第四条我国各地城市情况不同,本定额指标规定了一定幅度,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第二章总体规划定额指标 第五条城市人口规模划分 ---------------------- |分类|人口规模| |-------|------------|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万以上至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万以上至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和20万人口以下| ---------------------- 第六条规划期人口计算 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规划期人口是指达到规划期限时,城市人口的预计总数和构成比例。 规划期人口计算,根据城市不同性质、规模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一般宜采用劳动平衡法,其人口构成比例参考下表: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2) 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2)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 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 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12) 2.1 中新生态城 (12) 2.2 曹妃甸生态城 (14) 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1) 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 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4) 3.1 指标选取原则 (24) 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5) 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6) 4.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6) 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7) 4.3 规划指标体系 (31) 4.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32) 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34) 1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1.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 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但是两者在应用上都存在争议,过少的指标会被认为不够全面,而过多的指标会因为指标间的相关性导致指标间关系复杂,指标综合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 有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计划”,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构、交通、能源与物质流和社会经济议题等四方面标准。此外美国克里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变迁、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国内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较多的是综合指标评2 价方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稿)》成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考核的官方性基本指标体系之一。2004年, 建设部颁布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包含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三大类指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城市规划标准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城市规划界也在积极地将各种生态规划特别是绿色空间等直观生态指标融入到传统城市规划标准中去,但国内外尚未明确直接地提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命题。而实际上国内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的规划体系工具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难以得到传统城市规划相关系统的支持响应,以至于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缺失是其原因之一。低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可以使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程度的行业规范性,使低碳生态城市的进程按照人们的预期目标发展。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出版了《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导原则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其指标体系,阐述了指标的概念及其方法。该指标体系强调了面向政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3.1.7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3.1.7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3.3.1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4.1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3. 4.2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3.3. 4.3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3.3. 4.4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4.1.3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4.1.3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编制城市规划,统一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城市规划定额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部分。 总体规划的定额指标是城市发展的控制性指标,作为编制总本规划的依据。 详细规划的定额指标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建设和设施的具体指标。本规定只对居住区详细规划定额指标做了具体规定,作为编制详细规划依据,也可作为制定和审批居住区建设计划的控制性指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城市、工矿区、卫星城市有原有城市的新建区。其他城镇和旧城改建地区可参照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实行。 第四条我国各地城市情况不同,本定额指标规定了一定幅度,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第二章总体规划定额指标 第五条城市人口规模划分 第六条规划期人口计算 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规划期人口是指达到规划期限时,城市人口的予计总数和构成比例。 规划期人口计算,根据城市不同性质、规模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一般宜采用劳动平衡法,其人口构成比例参考下表:

基本人口:指不属于为本市服务的工业、建筑业、对外交通运输业、非市属机关、旅游业、科研机关的职工和高等院校师生员工等。 服务人口:指为本市服务的行政机关、工商业、文教卫生、市政公用等单位的职工。 被抚养人口:指依靠家庭或社会赡养的人口。 第七条城市生活居住用地。 第一编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城市公共建筑用地 城市公共建筑定额指标一般采用三级,即市级、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按四五万人考虑,小区的人口规模一般按一万人左右考虑。 城市公共建筑用地定额,近期为6~8平方米/人,其中市级为1平方米/人,居住区级为1.5~2.0平方米/人,小区级为3.5~5.0平方米/人。远期9~13平方米/人。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简答题 l、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功能及工程设旖(P.81) l)取水工程:水源和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将水从取水口提升至水厂的一级泵站等; 2)水处理(净水)工程:水厂内各种水处理构筑物或设备、将处理后的水送至用户的二级泵站等: 3)输配水工程:输水工程是从水源泵站或水源集水井至水厂的管道,或仅起输水作用的从水厂至城市管网和直接送水至用户的管网,包括其各项附属构筑物、中途加压泵站。输水工程分为配水厂(泵房、清水池、消毒设备和附属建筑物)和配水管网(各种口径的管道及附属构建筑,高地水池和水塔)。 2、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及特点(P。81-83) 1)统一给水系统:该系统管理简单,但供水安全性低。 2)分质给水系统:分质供水可以保证城市有限水资源优质优用。分质供水管理系统增多,管理复杂,对旧城区实施难度较大。 3)分区给水系统:分区给水可以使管网水压不超出管网所能承受的压力,减少漏水量和减少能量的浪费。但将增加管刚造价且管理比较分散。该系统适用于给水区很大,地形起伏,高差显著,及远距离输水的情况。 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可以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适用。 5)区域性给水系统:对水资源缺乏地区,尤其是城市化密集地区的城镇较适用,并能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3、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及其特点、适用范围(P.96-97) 1)树状网 特点:构造简单、长度短、节省材料和投资:供水的安全可靠差,并且在树状网末端,因用水量小,管中水流缓慢,甚至停留,致使水质容易变坏,而出现浑浊水和红水的可能。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小城镇和小型工矿企业或城镇建设初期;用地狭长和用户分散的地区:在详细规划中,小区或街坊内的管网。 2)环状网 特点:任意管道都可由其余管道供水,从而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能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并大大减轻水锤造成的影响;增加了管线的总长度,使投资增加。 适用范围:在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 4、城市排水体制的概念、类型、选择因素(P.108-110)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用的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又称排水制度。 分类: 1)合流制排水系统: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 2)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选择因素: l)环境保护方面:分流制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2)工程投资方面:合流制的总造价要较分流制低; 3)近、远期关系方面: 4)施丁管理方面:分流制水量水质变化较小,有利于污水处理和运行管理。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附件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社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亟需构建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反映和评价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引导并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政府履职、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建设发展智慧城市要着眼于城市全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现阶段其内涵主要有: 一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实现三者的融合发展,是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智慧城市正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政府管理方式无法迅速地响应、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高效感知、监测、分析和整合,有助于解决城市因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带来的种种弊病,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是提高城市运转效率,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运转效率已明显无法满足要求。建设与发展智慧城市,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服务水平的高质、高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处于产业链低端等普遍性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智慧产业是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形成有形或无形的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式与手段。智慧城市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实时采集、集约管理,构建以信息为中心、各主体共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指标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交通管理体制、政策与规划 1. 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符号:P1 指标类型:基本指标。 定义:是否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主要评价容:(1)机构健全;(2)决策化;(3)目标任务明确;(4)分工落实;(5)建立考核机制;(6)有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运作机制。 单位:无 表1 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分级表 评价标准等级一二三四五 P1满足六项满足五项满足四项满足三项少于三项 指数[90,100][80,90)[70,80)[60,70)[0,60) 2.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符号:P2 指标类型:附加指标,适用于特大型城市和A、B、C类城市。 定义:是否在居民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以及道路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交通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本地特点,确定交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规划编制应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贯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安全和国防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主要评价容: 1. 规划围和期限是否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2.进行了充分的现状问题分析,交通症结分析准确; 3. 进行了科学的交通趋势分析和交通预测; 4. 交通发展目标明确、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发展战略; 5. 规划容符合城市的特点,容全面; 6. 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近期实施方案具体; 7. 通过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 8. 政府批准实施。 单位:无 表2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分级表 评价标准等级一二三四五 P2满足八项满足七项满足六项满足五项少于五项 指数[90,100][80,90][70,80][60,70][0,60] 3. 城市交通专项规划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1.0.3 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2.0.3 市municipality;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town 经国家批准设镇建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3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3.0.2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3.0.3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住宅小区的各种评价指标

小区评价指标 评定房子好坏标准:实地看房之楼盘硬件 1、防水 ·房屋顶棚无水渍、厨房及厕所防水良好、上下水管与地板结合处无漏水、渗水。 2、墙角 ·看墙角是否平整、龟裂、有无渗水。 3、室内装璜和做工 ·尤其是每个接角、窗沿、墙角、天花板等等做工是否细致,平整。 4、采光 ·一定要拉开窗户看一下通风、采光、排气管等是否好。 5、墙体 ·住宅内部无任何裂缝;如果双方无法对是否是裂缝进行确定的,由出卖人申请有关机构就此问题进行评价;保温层墙壁表面平整,瓷砖地板平整无松动、无爆裂、无间隙。 6、插座 ·位置是否合理,数量是否足够。 7、厨房卫生间 ·厨房不宜过于狭长,应有配套的厨具、吊柜,应有放置冰箱的空间。卫生间应有独立可靠的排气系统。下水道和存水弯管不得在室内外露。还要注意抽水马桶、洗浴设备、燃气设备、暖气设备等等。主要应注意选择这些设备质量是否精良、安装是否到位。 评定房子好坏标准:实地看房之考察社区配套 一、居住密度及私密性 ·住宅之间的距离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视线的干扰。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4米内能辨别对方,12米内能看清对方容貌。为避免视线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居室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24米为宜,高层住宅的侧向间距宜大于20米。此外,若设计考虑不周,塔式住宅侧面窗与正面窗往往形成“通视”现象,选择住宅时应予以注意。

二、公共建筑 ·居住区内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稍大的居住小区内应设有小学,以排除城市交通对小学生上学路上的威胁,且住宅离小学校的距离应在300米左右(近则扰民,远则不便)。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顾的基层商店配套,服务半径最好不要超过150米。 三、小区绿化 ·居住环境有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绿地率”与“绿化履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有些开发商会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由于居住区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杀菌消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有关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北京城近郊居住区绿地率应在35%以上,在市区附近,如果住区绿地率能达到40%甚至50%,就比较难得了。 四、小区布局 ·在居住区规划中,应使住宅布局合理,为保证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要求条形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即为日照间距。北京地区的日照间距条形住宅采用1.6至1.7H(H为前排住宅檐口和后排住宅底层窗台的高差)。塔式住宅采用大于或等于1H的日照间距标准。如果住宅的日照间距不够,北面住宅的底层就不能获得有效日照。 五、小区内交通 ·居住区内的交通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混行两类。目前作为楼盘卖点的“人车分流”,汽车在小区外直接进入小区地下车库,车行与步行互不干扰,因小区内没有汽车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扰,小区内的步行道兼有休闲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区环境质量,但这种方式造价较高。 ·人车混行的小区要考察区内主路是否设计得“通而不畅”以防过境车流对小区的干扰。是否留够了汽车的泊位,停车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般的原则是露天停放的汽车尽量不进住宅组团,停车场若不得不靠近住宅,应尽量靠近山墙而不是住宅正面。另外,汽车泊位还分为租赁和购买两种情况,购房者有必要搞清楚:车位的月租金是多少;如果购买,今后月管理费是多少,然后仔细算一笔账再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