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抢抓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强工业强县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我省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1、突出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先后组织实施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方案270余例,盘活存量资产近230亿元。到2005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由1998年3.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1亿元,增长3.3倍。二是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大型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通过“九个一批”的改革措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拓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到2003年底,完成了1204户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到2005年底,已有1537户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由554户减少到231户,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户数由2625增加到5021户,所占比重由67.5%提高到95.2%,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73.6%提高到86.4%。三是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通过对劣势企业重组“打捆儿”申报债转股,共对55户企业重组为21个项目申报成功,债转股金额116.5亿元。通过实施债转股,21户债转股企业年平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6.5亿元,负债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99年以来,企业共剥离银行不良贷款560亿元,已处置231亿元。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十五”期间,成功上市企业21家,募集资金120亿元。四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03年以来,按照“属地移交、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全省共分离移交企业办中小学校253所,占总数的85.8%,基本完成了大中型企业所办医院的分离移交或企业化改革管理工作;除省机场公司所办公安机关外,基本完成了企业所办公安机关的移交工作;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全省现已有1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6.2%;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企业生产与生活的水、电分离。五是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32家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已累计分离辅业企业(含集体)333个,剥离三类资产64.7亿元,分离富余人员约13万人,安置职工10.3万人。

2、突出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创新企业组织形式。除中央在皖企业外,全省3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329户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占总数的99.4%。二是大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方式。我省45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通过股改,上市公司率先享受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融资72亿多元。三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制衡机制。我省约有6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制衡机制,其中40%的企业实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全部解决了控股公司法人代表与上市公司的交叉任职问题。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以效益增长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工资均衡增长机制,改革和完善了职工收入分配办法,企业实行灵活工资分配方式的占81.3%。全省已改制企业中,管理人员实行竞聘的占85.8%。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全省有309万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1%。四是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促进负担沉重的老企业焕发新生机。1998年以来,全省共争取118个企业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共涉及资产149.1亿元,职工37.2万人,核销银行呆坏帐88.6亿元。截止2005年底,有102个项目已经实施终结。通过实施关闭破产,消灭了一批亏损源,生成了一批新的优强企业。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淘汰落后工作。几年来,全省共关闭865处落后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小煤矿,关闭264户小水泥企业,关停60户小轧钢、小冶炼、小

铁合金厂,压缩落后棉纺29.08万锭,压缩落后缫丝能力10万绪。同时,自1998年以来,按照《破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786户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关闭破产,减少企业亏损36.6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12.9亿元,安置职工54.1万人。

3、突出技术改造,推进工业结构优化。一是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十五”前三年,全省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72.1亿元,比“九五”增加167亿元,其中2002、2003年连续突破200亿元、300亿元两个大关,分别达到231亿元和355亿元,年均增长32.5%。2004年和2005年全省分别完成工业投资648.5亿元和946.8亿元。据统计,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2006年技术改造投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52.1亿元,超额完成730亿元的目标,净增120亿元;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新开工128项,竣工投产60项。2006年技术改造完成投资与2003年相比,三年增长1.4倍,净增5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十五”初期的19.3%上升到2006年的24.0%,占全省工业投资的60.1%。二是全面实施技术改造“百千工程”。每年抓好100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1000项“专精特新”项目的实施,编制下达了安徽省年度技术改造“百千工程”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重点围绕建设钢铁及有色、能源、化工医药、新型建材和非金属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日用电器、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基地,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动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三是大力推动骨干企业发展。实施大公司、大项目战略,建成了一大批投资超亿元、5亿元的重点项目。重点推进马钢、奇瑞、江淮、铜陵有色、海螺等骨干企业的系统改造和产品升级。奇瑞公司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轿车代表企业,2006年进入全国轿车排名第三位;江汽集团成为国内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和出口基地,轻卡产量位居全国载货车第二位,乘用车(商务车)产量排名全国第三;马钢公司综合产能已经突破1000万吨,为建设国内重要的精品钢材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螺集团水泥产能达到近亿吨规模,跻身世界六强;铜陵有色全年电解铜产量超过5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重要骨干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06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四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十五”以来,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972.1亿元,增长60.8%,占工业投资的69.3%;传统优势产业保持较高的投资强度,2006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业、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采选及加工业等产业完成投资432亿元,产业地位得到巩固提高;新兴产业投资大幅增长,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完成投资由2000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3.7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由9%提高到16%。高强度的投资,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推动了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5.6:36.4:38.0调整为2006年的16.7∶43.3∶40。汽车、家电、工程机械、化工等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4、突出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一是突出项目建设。十六大以来,我省积极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狠抓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实施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24项、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18项,总投资28.29亿元。实施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2044项,省财政资金支持3516.2万元。2006年以来,认定了176项省级新产品。建立了《技术创新项目库》,收集项目达1484项,总投资601亿元。支持马钢、海螺、叉车、奇瑞、星马、江汽、丰原、美菱、华茂等一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强优企业。二是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截至2006年底,共认定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共拥有专职技术开发人员数22555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9430人。2006年,204家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82.82亿元,占当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七成;技术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10.1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 3.96%。省级技术中心与高校和研究所合办开发机构数共计338个, 2006年申请专利数为1273项。三是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提升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联合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安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院士行”以及“煤矿安全技术创新院士安徽行”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共性关键难题。2003、2006年先后在马鞍山召开了“安徽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会上发布科技成果2715项及企业技术难题与需求685项,参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洽谈,共完成签约合作项目204项,投资总额达26亿元。在充分发挥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的基础上,瞄准国内科技优势最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召开了4次产学研项目洽谈会,建立了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合作的通道,构架了我省企业与著名高校之间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促进著名高校的科技成果向安徽转移。四是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推进企业信息化是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先后制定下发了《安徽省“十五”计划纲要信息化三年实施意见》、《安徽省“十一五”企业信息化规划纲要》和《安徽省企业信息化工作意见》,提出了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2002年以来,以冶金、汽车、建材、机械等行业为突破口,每年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给予支持,共安排支持资金1700万元。结合我省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省,合肥市和芜湖市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着力加强示范工程引导作用,同时,以省属企业、重点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十五”期间,省属企业、重要骨干企业平均每年信息化投资在7-10亿元,高于全省信息化建设占总投资的比重,其信息化建设应用项目,无论科技含量还是应用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优选了30项示范作用强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5、突出节能管理,推进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强化节能降耗目标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全国节能工作会议精神,代表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开展了安徽省120家企业节能行动,落实了省政府与33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单位,强化节能管理和监督。启动了企业能源审计及节能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组织实施重点节能项目。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节能技改。“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78个,完成投资365亿元,一批新型干法水泥、余热利用、高炉煤气回收发电、煤矸石发电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2006年以来,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立“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库。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技术,积极组织申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淮河流域和重点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己争取国债项目42个,总投资26.7亿元,目前国家已下达国债补助资金6370万元。2006年设立节能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43个省级节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设立安徽省节能专项资金,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的政策,引导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如利用低温余热发电,利用工业废气、废渣延伸产业链条,既能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对各市申报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分两批进行了认定,共有96户企业、150多个产品通过认定,可利用工业固废801万吨、工

业废气11.2亿立方。全年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可享受国家税收优惠近2.8亿元,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重点为矸石制建材、矸石发电、粉煤灰制建材、磷石膏制建材、高炉煤气发电、冶金、化工、造纸、酿酒中水利用等项目。四是加强节能管理工作。2006年出台了《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安徽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已经省十届人大第31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安徽省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条例》即将报省人大三审。各项节能法规的制定将为促进我省“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法律保障。积极加强以节电和提高用电效率为核心的需求侧管理,引导电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高峰用电负荷,极大地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近三年全省平均减少高峰负荷170万千瓦左右,用户每年减少电费支出约1亿元。五是大力实施我省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废水治理国债项目。为加强淮河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利用国债对沿淮四省的淮河流域工业企业实施废水治理及清洁生产改造,并会同国家环保总局编制了《2005-2007年淮河流域重点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我们会同省环保局积极申报,我省共有70个项目被列入其中,总投资133236万元。这批项目分三年实施,全部完成后,预计可削减COD排放量20329吨/年、氨氮排放量5378吨/年(省政府与国家签订的目标是:COD削减量17000吨/年、氨氮削减量5378吨/年)。

6、突出全民创业,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是组织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促进全面创业的具体措施。代拟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1号)。制定了《安徽省全民创业实施意见》、《安徽省创业基地建设标准》、《关于建设创业辅导中心的指导意见》等意见,建立促进创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加大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制定了《安徽省全民创业活动宣传方案》,与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江淮》等新闻媒体合作,扩大全民创业工作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配合团省委做好安徽省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工作,精心编印了《全民创业实务》。举办了600多人参加的中小企业创业培训班、经营管理培训班和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完成了2006年度银河培训工程任务。三是抓创业基地建设,为创业提供有效载体。对我省现有的创业基地进行了普查统计,掌握了基本情况,目前全省已建有各类创业基地180个。对80个创业基地进行了认定工作。对一批创业基地进行了资金支持,以引导促进各市加快创业基地的建设。四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协助省人大出台了《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制定了《安徽省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与认定办法》,为我省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认真筛选了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项目,纳入“十一五”项目库,2006年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90%用于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下达支持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912.5万元,争取资金额在全国位居前列。积极推进我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我省105家中小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意中小企业博览会,签约金额达11.8亿元。五是着力促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多次组织全省银企对接活动,仅2006年就向省内各家商业银行重点推荐554个项目,涉及资金需求98亿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150家,注册资金达到50多亿元,推荐上报了20家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享受减免营业税政策。六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采取优惠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同产业的中小企业入园生产,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工业集聚式发展,并通过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据统计,我省初步形成了以中小工业企业为主体的140个产业集群,集群中约有16192家企业。其中,超过10亿元的集群有29个,最大的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7、突出规划先行,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一是抓好十五规划的实施和中期评估工作。认真抓好《安徽省“十五”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规划纲要》等四个综合性规划、分行业发展规划和《安徽省煤矸石综合利用“十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和中期评估,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二是编制“十一五”工业经济领域规划。编制完成了《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11个工业行业规划和5个专项规划,提出了“133”工业振兴计划,形成了一个以工业规划纲要为龙头、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相配套的一主两翼工业规划体系。首次按国家国民经济统计分类,编制了《安徽省工业经济和行业经济素描》和《安徽省工业行业发展报告》,明确了行业发展重点。三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了《安徽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年本)》,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开展了能代表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各行业领头企业名单调整工作,确定后将叠加使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重点扶持。组织向国家上报了70项为新型工业化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143.5亿元。四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共同发展。与芜湖市共同主办了第二、第三届中国(芜湖)汽车博览会,建立了与江苏、浙江等七省推进汽车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与上海市经委签订了《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分阶段推动沪皖两地产业经济互融共进,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组织参加了2006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塑造安徽工业强省新形象。

8、突出效能建设,切实打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娘家”。一是着力服务于基层和企业。我委组建后,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分南北两片进行了调研,在各市分别召开基层经委、有关部门、各类所有制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22次,实地考察了100多家各种所有制企业。将全省调研中基层和企业反映的47个问题进行分类,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认真查处每一件涉及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办实办优。为推动全省经委系统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我委为全省各市、县经委配发了办公用电脑。二是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对经省政府批准保留的审批项目和2个便企项目,统一进入省政务中心窗口办理,并设立了首席代表,做到“八公开”,实现了提速、提效和便民、利企。重视发挥互联网等媒体作用,着力提供优质服务。2006年,省经委网站发布文件230余件,在信息专网发布文件510余件,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3300多条,访问量达46万人次。加强新闻宣传,及时宣传报道全省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我委开展的各项重要活动。三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贯彻东向发展战略,在苏州举办了安徽省工业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全省各市、县(区)工业经济部门主要负责同志130多人参加了培训,边学边看边思考,对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谋划发展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坚持学用结合的“一年一处一课题”的“三个一”活动,打造学习型机关,提升全委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

在上述工作的推动下,近年来,我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工业生产增长迅速,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10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33.2亿元,年均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由2000年的547.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73.5亿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0%。“十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4.0%、24.8%、42.6%。8家工业企业名列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2006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达到1762.7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利润突破200亿元,达到230.9亿元,同比增长35.1%。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0.7%,比年初提高28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滚动发展,我省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初步形成,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6年,全省装备业、优质材料产业、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副

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6%以上。2006年全省机械、轻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050亿元和1080亿元。行业中的支柱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汽车产量达到55万辆,名列全国第6,有望成为“十一五”期间我省千亿产业之一,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重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省50户重要骨干工业企业和20户省外投资重要骨干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利润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1.8%、61.5%、54.3%。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省轻重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41:59调整为30.1:69.9。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810亿元,占全省GDP的8%,按同口径统计比上年增长28%。(安徽省委宣传部来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