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端电源及LDO线性电源测试原理

三端电源及LDO线性电源测试原理

三端电源及LDO线性电源测试原理
三端电源及LDO线性电源测试原理

三端稳压电源及LDO线性电源测试方法

作者:李雷

一、 器件介绍

三端稳压器电路(简称三端电源)是模拟集成电路中较大的一个系列,也是各种电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源供电电路,它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整机和电源系统之中。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电源芯片公司推出了Low Dropout Regulator,即:低压差线形稳压器,简称LDO。这种电源芯片的压差只有1.3-0.2伏,可以实现5v转

3.3v/2.5v,3.3v转2.5v/1.8v等要求。本文主要介绍通用线性电源的测试原理和实用

测试方法。

1.三端稳压电源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三端电源可以分为多类:

1.从输入、输出电压极性上可分为:正稳压电源(如:78XX、78MXX、78LXX),负稳压电源(如:79XX、79MXX、79LXX)。

2.从输出电压幅度上可分为:5V输出----24V输出。(如:7805,7809、7815、7824、7905、7909、7912、7915等)

3.从输出功率上可分为:

小功率L系列(IO=100MA)如:78L05、79L12等。

中功率M系列(IO=500MA)如:78M09、79M05等

大功率系列(IO=1.5A)如:7812、7915等

4.从封装形式上可分为:TO-3、TO-220、TO-39等。

5.从输出形式上可分为:固定输出(78XX、79XX、78MXX、79MXX等),可调输出(LM117/217/317、LM137/237/337、LM150、LM138等)。

6.从产品等级上可分为:军用级(LM117、LM137),工业级(LM217、LM237),民用级(LM317、LM337)。

2.三端电源的典型测试系统简介

A LTX公司的SAI600测试包

作为模拟器件测试系统著名生产厂家之一的LTX公司采用SAI600测试包对线性三端稳压器件进行测试。SAI600测试包是基于大规模线性集成电路测试系统LTX-77 的一个通用测试包。该测试包具有100V的程控功率电压源及10A的可编程恒流源负载,可对常见的78XX ,78MXX ,78LXX ,79XX ,79MXX ,79LXX , LM117,LM137 等器件进行电参数测试。测试参数共为8项,分别是:1)输出电压(VO)

2) 线性调整率3)负载调整率4)静态电流5)静态电流随输入电压的变化6)

静态电流随负载电流的变化7)纹波抑制比8)降落电压。SAI600测试包原理图如下:

B 华峰公司的三端稳压器测试系统 STS 2108B

STS 2108B 集成稳压器测试系统是北京华峰测控技术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模拟三端电源电路测试系统。STS 2108B 适用于固定正输出、固定负输出、可调正输出和可调负输出稳压器的参数测试。系统测试原理符合国标 GB 4377-84。系统具有50V 程控输入电压范围和 5A 程控输出负载电流的能力,可以完成输出电压V O、基准电压V REF、启动电压V ST、电压调整率S V、电流调整率S I、备用耗散电流I DS、备用耗散电流变化量ΔI DS(V)、ΔI DS(I)、输出短路电流I OS、纹波抑制比 Srip、功率

调整率S P等参数的测试。STS 2108B 测试原理图如下:

二、 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半导体集成电路稳压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2.1 输出电压(VO)

2.1.1 定义:当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保持不变时,在输出端测得的电压值即为输出

电压(VO)

2.1.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1.3 测试说明:

如图所示开关K1,K2处于原始位置,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

电压VIN,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测出此时器件的输出

电压,即为VO。

2.2电压调整率(SV)(又称为线性调整率)

2.2.1定义:当输出电流I O和环境温度 Ta 保持不变时,由于输入电压V I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V O的相对变化量。

2.2.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2.3 测试说明:

如图所示开关K1、K2处于原始位置。1)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

流电压VIN1,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测出此时器件的

输出电压,记为VO1。2)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

VIN1+&VI,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测出此时器件的输

出电压,记为VO2。3)计算出SV=(&VO/VO)*100% 式中&VO=|VO2-VO1|。

2.3 电流调整率(SI)(又称为负载调整率)

2.3.1 定义:当输入电压V O和环境温度 Ta 保持不变时,由于输出电流I O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V O的相对变化量。

2.3.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3.3 测试说明:

如图所示开关K1、K2处于原始位置。1)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

流电压VIN,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1,测出此时器件

的输出电压,记为VO1。2)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

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2,测出此时器件的输出电压,

记为VO2。3)计算出SI=(&VO/VO)*100% 式中&VO=|VO2-VO1|。

2.4 静态电流(ID)

2.4.1 定义:在规定的输入电压VI下稳压器所消耗的电流。

2.4.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4.3 测试说明:

如图三所示开关K1连接到电压电流源VI3,K2不动作。1) 设置电压源VI3

为0V。 2)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由功率电流源

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3)由电流表VI3(VIAM3)测得器件2脚的

电流即为ID。

注:ID=IIN-IO。

2.5静态电流随输入电压的变化量(ΔI DS(V))

2.5.1 定义:当输出电流I O和环境温度 Ta 保持不变时,由于输入电压V I变化所引起的静态电流ID 的变化量。

2.5.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5.3 测试说明:

如图三所示开关K1连接到电压电流源VI3,K2不动作。1) 设置电压源VI3

为0V。 2)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1,由功率电流源

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由电流表VI3(VIAM3)测得器件2脚的电流

ID1。3)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2,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由电流表VI3(VIAM3)测得器件2脚的电流ID2。

4)则ΔI DS(V)=|ID1-ID2|。

2.6静态电流随输出电流的变化量(ΔI DS(I))

2.6.1 定义:当输入电压VIN和环境温度 Ta 保持不变时,由于输出电流 IO变化所引起的静态电流ID 的变化量。

2.6.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6.3 测试说明:

如图三所示开关K1连接到电压电流源VI3,K2不动作。1) 设置电压源VI3

为0V。 2)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由功率电流源

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1。由电流表VI3(VIAM3)测得器件2脚的电

流ID1。3) 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由功率电流源

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2。由电流表VI3(VIAM3)测得器件2脚的电

流ID2。4)则ΔI DS(I)=|ID1-ID2|。

2.7 降落电压(Vdrop)

2.7.1 定义:当输出电流Io和环境温度Ta保持不变时,使输出电压符合器件规范值范围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

2.7.2 测试原理图(图三)

2.7.3 测试说明:

如图所示开关K1、K2处于原始位置。1)由功率电压源PVI 1施加规定的

直流电压VIN,由功率电流源PVI 2 施加规定的电流负载IO。2)调节功率

电压源PVI1的电压值使得输出电压VO处于器件规范值的下限VOmin。3)

测得此时的输入电压值VINmin。3)则Vdrop=VINmin-VOmin。

2.8 纹波抑制比(Srip)

2.8.1 定义:当输入和输出条件保持不变时,输入的纹波电压峰—峰值VI(P—P)与输出的纹波电压峰—峰值VO(P—P) 之比。

2.8.2 测试原理图(图三A)

2.8.3 测试说明:

如图三所示开关K2连接到纹波源RS,K1不动作。1) 1)由功率电压源PVI

1及纹波源RS在器件的输入端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VIN和纹波信号VIR(纹

波电压峰—峰值为VI(P—P))。2)由测量针MP3测出输出的纹波电压峰—峰

值VO(P—P))。3)纹波抑制比Srip=20*log(VI(P—P) /VO(P—P))。

(二)半导体集成电路稳压器测试注意事项

1.器件热效应对输出电压V O变化量测试的影响

在稳压器的调整率参数测试过程中,需要对被测器件施加相应的输入电压V I 和输出电流I L,这样使被测试器件承受一定的功率,由于器件热阻的存在,这一功率将导致被测器件的芯片温度 Tj 上升。而稳压器的输出电压V O自身也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在进行电压调整率S V和电流调整率S I的测量中所得到的输出电压变化量ΔV O中,一方面包含了由于输入电压V I(或输出电流I L) 的变化导致的输出电压V O变化,这正是我们要需要测试的。但另一方面由于被测器件承受功率的变化,也会导致器件的温度系数影响输出电压V O的数值,这样就干扰了ΔV O的测量,对器件的测量时间越长,这一问题就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军标详细规范(例如 GJB 597/42-96) 中对测试时序做了明确的要求,其测试时序如图4。

VIH

1mS Max

VIL

IN

0.5 mS

0.5 mS

选通

OUT

4

图电压调整率时序波形

标准规定要在电压脉冲(或电流脉冲) 的前沿前 0.5 mS 进行初始测试,在前沿后 0.5 mS 进行最终测试。这一时间的确定一方面是考虑了稳压器输出电压V O随输入电压V I (或输出电流I L) 的变化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尽量减小由于器件热效应对V O测量的影响。标准同时对电压脉冲(或电流脉冲)的宽度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符合标准规定的测试时序,对测试系统中提供输入电压V O的程控恒压源和提供输出电流I L的程控恒流源(电子负载) 提出了较高的性能要求。除了要满足测试所需的电压(电流) 精度外,测试脉冲应具有良好的瞬态特性,即有徒直的脉冲前后沿及平坦的脉冲顶部,同时还要有效抑制测试过程中的自激振荡。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需对测试过程的时序进行的设计和安排。

2.测试系统附加电阻和接触电阻对输出电压变化量ΔV O测试的影响

在测试系统中从程控电子负载到被测器件之间总会存在电缆和导线,系统中为了完成不同类别器件的测试切换,也总会有一些接插转换环节,测试适配器插座和被测器件的引脚之间也需经过接插来实现,这就构成了系统的附加电阻和接触电阻。这些电阻虽然很小(毫欧量级),但在安培量级的电流下会造成毫伏量级的压降,例如 1.5A 的输出电流流过 10 mΩ的电阻将产生 15mV 的压降,这对于毫伏量级的ΔV O的测试来说,已经不可容忍。由于接触电阻的不稳定性,也无法采用扣除一个固定数值的方法来弥补ΔV O数据的不准确和不稳定。因此国军标详细规范中明确规定对稳压器的输出端必须使用开尔文连接。

所谓开尔文连接即要求在测试系统中从程控电源、电子负载、电压测量装置到被测器件的引脚全线采用开尔文四端法连接。除了系统的连线方式外,最终连接被测器件的测试插座必须采用开尔文四端插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扣除系统内部的附加电阻和接触电阻,保证调整率参数测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测试系统中各种干扰对输出电压变化量ΔV O测试的影响

在自动化测试系统中,还有各种干扰会对输出电压变化量ΔV O的测量造成影响,主要有工频干扰和随机干扰几种。

工频干扰主要来自电网,50 Hz 交流及 100 Hz 半波脉动干扰信号会通过地线系统及电源系统干扰系统模拟部分的工作和测量,电源变压器的漏磁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随机干扰也主要来自电网,电网中大功率电器的启动和关闭会使电网产生随机的尖峰干

扰,当这种干扰发生在测试过程中的话,将严重影响测试数据的精度。

为排除上述各种干扰对输入电压变化量ΔV O测试的影响,测试系统需采取以下各种措施 :

a. 将输出电压V O的测量部分放入远离电源变压器的测试包内,并采取屏蔽措施。

b. 采用无电流模拟地线技术,有效隔离数字地线和模拟地线,减少通过模拟地线引入干扰。

c. 采用有效的数字处理和软件滤波技术,并用软件调整测试采样周期,使其为工频周期的整数倍。

d. 在测试过程中利用 WAIT 指令使被测器件输出稳定,给测量环路一个“安静”的采样环境。

e 采用高频独石电容对系统所需部位进行有效的高频滤波。

f. 对 PCB 板合理布局、布线,模拟部分器件和线路相对集中、独立,并远离数字部分。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目前常见的电源在主要有两种电源类型:线性电源(linear )和开关电源(switching )。 一、线性电源 线性电源主要包括工频变压器、输出整流滤波器、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等。 工作过程:先将220 V市电通过变压器转为低压交流电,比如说12V,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二极管或整流桥堆进行整流,将低压AC交流电转化为脉动电压(配图1和2中的“3”);再通过电容对脉动电压进行滤波,经过滤波后的低压交流电转换成DC直流电(配图1和2中的“4”);此时得到的低压直流电依然不够纯净,会有一定的波动(这种电压波动就是我们常说的纹波),要想得到高精度的稳定的直流电压,还需要稳压二极管或者电压反馈电路调整输出电压。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纯净的低压DC直流电输出了(配图1和2 中的“ 5”)。 配图1:标准的线性电源设计图 配图2:线性电源的波形 线性电源的优点:纹波小,调整率好,对外干扰小。适合用于模拟电路,各类放大

器等低功耗设备。 线性电源的缺点:体积大,笨重,效率低、发热量也大。需要庞大而笨重的变压器,所需的滤波电容的体积和重量也相当大,线性电源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因而发热量大,效率低(35%左右),需要加体积庞大的散热片,而且还需要同样也是大体积的工频变压器,当要制作多组电压输出时变压器会更庞大。对于高功耗设备而言,线性电源将会力不从心。 二、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是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元件,通过周期性通断开关,控制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说是将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再将直流逆变成交流电,再整流输出成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①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成直流; ②通过高频PWM(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导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开关变压器进行变压; ③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变成直流电供给负载; ④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I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开关电源的主要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体积和重量只有线性电源的20?30%、效率高(一般为60?70%而线性电源只有30?40%、自身抗干扰性强、输出电压范围宽、模块化。 开关电源的主要缺点: 由于逆变电路中会产生高频电压,对周围设备有一定的干扰。需要良好的屏蔽及接地

电源芯片viper22a的工作原理参考word

viper22a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DVD机大都使用开关电源。电源电路正常是DVD机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 1.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的结构框图如图1。由对输出电压“取样”,并对基准源进行“比较”后控制“调整管”或“开关管”,此时开关电源的“开关管”相当于一个开关,开通时间由比较结果而定;当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太低时,通过“比较放大”控制“开关时间控制电路”使“开关管”开通时间变长,从而使输出的电压提升。 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是“开关管”和“变换器”组成的开关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它把直流电压Ui(一般由输入市电经整流、滤波后获得)经开关管后变为有一定占空比的脉冲电压Ua,然后经整流滤波后得到输出的电压Uo。

图2所示是电源电路的实物图。图中右上角输入220V交流市电,先经电源滤波电路后用右下角的二极管进行整流,再经大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由于是对220V 交流信号进行整流滤波,所以二极管的耐压值要高,而电容的容量也要大,所以实物图中右下角的电容体积很大。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直流信号再经右边居中的开关电源IC转换成高频的交流信号,再经变压器耦合输出各路低电压的交流信号。由于变压器是工作在高频状态,所以其体积较小。耦合输出的各组交流信号经左边的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和三极管稳压或三端稳压电源稳压后输出各部分电路工作所需的直流电压。此电路由于采用了变压器并联耦合,而且比较放大电路反馈回脉冲调宽电路是利用光耦器件,即用光信号来传递信息,输入端与输出之间实现绝缘,是冷底盘机,其防触电的警告标志仅在电路板的右边。光耦跨接在有警告标志和无警告标志部分,起到传递信号而又能隔离前后级地线的作用。这种机型在维修主电路板时,由于主电路板与大地不相连,通常比较安全。但在测量后级电压时,不能使用前级的地线,否则所测电压将全部为0V。

常见几种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一、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开关式稳压电源接控制方式分为调宽式和调频式两种,在实际的应用中,调宽式使用得较多,在目前开发和使用的开关电源集成电路中,绝大多数也为脉宽调制型。因此下面就主要介绍调宽式开关稳压电源。 调宽式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可参见下图。 对于单极性矩形脉冲来说,其直流平均电压Uo取决于矩形脉冲的宽度,脉冲越宽,其直流平均电压值就越高。直流平均电压U。可由公式计算, 即Uo=Um×T1/T 式中Um为矩形脉冲最大电压值;T为矩形脉冲周期;T1为矩形脉冲宽度。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Um 与T 不变时,直流平均电压Uo 将与脉冲宽度T1 成正比。这样,只要我们设法使脉冲宽度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增高而变窄,就可以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 二、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原理电路 1、基本电路

图二开关电源基本电路框图 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基本电路框图如图二所示。 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及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变成含有一定脉动成份的直流电压,该电压进人高频变换器被转换成所需电压值的方波,最后再将这个方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变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控制电路为一脉冲宽度调制器,它主要由取样器、比较器、振荡器、脉宽调制及基准电压等电路构成。这部分电路目前已集成化,制成了各种开关电源用集成电路。控制电路用来调整高频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比例,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2.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三所示。电路中所谓的单端是指高频变换器的磁芯仅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一侧。所谓的反激,是指当开关管VT1 导通时,高频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感应电压为上正下负,整流二极管VD1处于截止状态,在初级绕组中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变压器T初级绕组中存储的能量,通过次级绕组及VD1 整流和电容C滤波后向负载输出。

开关稳压电源和线性稳压电源

开关稳压电源和线性稳压电源 根据调整管的工作状态,我们常把稳压电源分成两类: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 线性稳压电源,是指调整管工作在线性状态下的稳压电源。而在开关电源中则不一样,开关管(在开关电源中,我们一般把调整管叫做开关管)是工作在开、关两种状态下的:开——电阻很小;关——电阻很大。 开关电源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电源。它具有效率高,重量轻,可升、降压,输出功率大等优点。但是由于电路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噪声比较大。通过下图,我们来简单的说说降压型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路由开关K(实际电路中为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续流二极管D,储能电感L,滤波电容C等构成。当开关闭合时,电源通过开关K、电感L给负载供电,并将部分电能储存在电感L以及电容C中。由于电感L的自感,在开关接通后,电流增大得比较缓慢,即输出不能立刻达到电源电压值。一定时间后,开关断开,由于电感L的自感作用(可以比较形象的认为电感中的电流有惯性作用),将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从左往右继续流。这电流流过负载,从地线返回,流到续流二极管D的正极,经过二极管D,返回电感L的左端,从而形成了一个回路。通过控制开关闭合跟断开的时间(即PWM——脉冲宽度调制),就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如果通过检测输出电压来控制开、关的时间,以保持输出电压不变,这就实现了稳压的目的。 在开关闭合期间,电感存储能量;在开关断开期间,电感释放能量,所以电感L叫做储能电感。二极管D在开关断开期间,负责给电感L提供电流通路,所以二极管D叫做续流二极管。 在实际的开关电源中,开关K由三极管或场效应管代替。当开关断开时,电流很小;当开关闭合时,电压很小,所以发热功率U×I就会很小。这就是开关电源效率高的原因。 看过完两个关于电源的FAQ后,大家可能对电源的效率计算还不了解。在后面的FAQ中,我们将专门给大家介绍。 常见的用于开关电源的芯片有:TL494,LM2575,LM2673,34063,51414等等。

交流稳压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工作原理:该稳压电源由主回路、采样控制电路、驱动伺服系统、过电压检测及保护电路等组成。带有滑动臂的自耦变压器(又称调压器)的T1作为主回路,其输人端固定,输出端由伺服电动机M自动调节,以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此外,T1还给伺服电动机M、电源变压器T2、指示灯、采样控制、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电源变压器T2的一次与T1的输出端并联。当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T2的二次电压也随之变化。这一变化的电压经二极管VD1~VD4桥式整流、电容C4滤波后变为直流加到由R4~R6、RP2组成的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输出与R7、VZ2组成的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共同加至电压比较器A1、A2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T1输出电压为22V时,A1的第7脚与A2的第1脚均输出低电平,晶体管V2、V3截止,继电器K2、K3不动作,触点K2-1与K3-1不吸合,伺服电动机M不运转,使输出电压仍保持在220V的稳定值。 (2)当T1输出电压小于22V时,其采样电压值也随之降低,经过与基准电压相比较后,在A1的第7脚输出高电平,A2的第1脚输出低电平,导致晶体管V2导通,V3截止,故继电器K2吸合,K3释放,触点K2-1吸合,K3-1断开,使伺服电动机M向左转,带动T1的滑动臂向上转动,使输出电压升高。 (3)当T1输出电压大于22V时,采样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也随之升高,经与基准电压相比较,在A1第7脚输出低电平,A2的第1脚输出高电平,晶体管V2截止,V3导通,K2不动作,K3吸合,触点K2-1断开,K3-1吸合,导致伺服电动机向右转,带动T1的滑动臂向下转动,使输出电压降低。 若电网电压过高,超出了本调压器的调节范围时,检测电路R2、R3与RP1输出的电压值使稳压二极管VZ1击穿,晶体管V1导通,继电器Kl吸合,其触点K1-1吸合,使交流接触器KM通电,其触点KM-1与KM-2均断开,切断输出电压进人采样控制电路,使伺服电动机M停止工作,有效地保护了负载和伺服电动机M。当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输出自动接通。 电路中,C1、C2为消火花电容器,VD5~VD7为保护二极管,HL为工作指示灯,RP1为过压调节电位器,RP2为稳压调节电位器。 元器件选择:A1、A2选用双运算放大器LM358。晶体管VI~V3选用3DG130B,β在60~85之间。电阻R1选用5W功率的,其余电阻选用1/6W金属膜电阻。继电器K1~K3选用JRX-13F-300Ω(DC12V)。交流电压表选用63T1-V-0~250V。交流电流表选用63T1-A-0~20A。其余元件按图所示选用即可。

(整理)常用彩电开关电源原理

彩电开关电源原理 A3电源: A3机芯电源最早出现在采用三洋公司的LA7680机芯上,故而得名,因其电路简洁、效率高、易扩展、易维修,现在已被各厂家广泛使用。 R520、R521、R522为起动电阻,R519、C514、R524、V513、T501的(1)、(2)绕组组成正反馈回路,C514为振荡电容。 V553 及周边元件、VD515、V511、V512组成稳压控制电路。R552为取样电阻,VD561为V553的发射极提供基准电压,当电源输出电压过高时, V553、VD515、V511、V512均导通程度增加,使开关管V513的基极被分流,输出电压随之下降;反之,若电源输出电压降低时,V553、 VD515、V511、V512均导通程度减少,使开关管V513的基极分流减少,输出电压随之上升。 VD518、VD519、R523组成过压保护电路。另外VD563也为过压保护。 C515的作用: 我们来看如果没有C515会怎样?当某一时刻开关变压器的(1)脚相对(2)脚为正时,一方面(1)脚的电压经R519、C514加到V513的基极,欲使V513饱和,但同时,该电压也经R526加到V512的基极,这样一来,V512饱和导通,而V512饱和导通将迫使V513截止,这就有矛盾了。 再来看加入C515的情况:同样当某一时刻开关变压器的(1)脚相对(2)脚为正,欲使V513饱和,这时该电压也经R526加到V512的基极,但由于有C515的存在,C515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需经一定时间的延迟,或者说C515有一个充电过程,才会使V512饱和,这样就不会干扰V513的饱和了。显然,C515容量的大小决定了延迟的时间,这样也会影响V513基极脉冲的占空比,同样也会影响输出电压的大小,根据这一点,有人误认为C515 是振荡电容,这显然是不对的。 IX0689电源: IX0689电源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各种品牌的TA两片机中,是国产机用得最多的电源之一。 振荡电路 300V直流电压经R707、R724分压后,再由C735、L701加到N701的(12)脚,IX0689的(12)脚是内部开关管的B极,于是开关管开始导通,电流从(15)脚C极流入,从(13)脚E极流出,经R714、R710到热地。 T701的(3)、(5)脚为正反馈绕组,在开关管导通时,正反馈电压的极性是(5)正(3)负,(5)脚电压经V735、R713、L701加到N701的(12)脚,使开关管的电流进一步增大,如此循环使开关管很快饱和。 开关管饱和期间,电能转为T701中的磁能。随着N701(13)脚流出的电流不断增大,R710两端的压降也不断增大,当R710上的压降达到1V左右时,开关管开始退出饱和状态。 开关管一旦退出饱和,T701各绕组的感应电压极性全部翻转,正反馈绕组(3)、(5)脚的极性为(3)正(5)负,(5)脚的负电压经C713、R713、L701加到IX0689的(12)脚,使内部开关管的电流进一步减小,如此循环,使开关管迅速截止。 开关管截止期间,开关变压器次级各绕组的整流二极管全部导通,将储存在开关变压器中的磁场能转变为电能,供整机各路负载,同时,T701的(1)、(6)绕组与C717、C718、R710和C706构成振荡回路,当振荡半个周期后,重新使T701的(6)脚为正(1)脚为负,

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四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如下: (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2)整流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纹波成分,输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U1。常用的整流滤波电路有全波整流滤波、桥式整流滤波等。 (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各滤波电容C满足RL-C=(3~5)T/2,或中T为输入交流信号周期,RL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4)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常用可调式正压集成稳压器有CW317(LM317)系列,它们的输出电压从1.25V-37伏可调,最简的电路外接元件只需一个固定电阻和一只电位器。其芯片内有过渡、过热和安全工作区保护,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其典型电路如下图,其中电阻R1与电位器R2组成输出电压调节器,输出电压Uo的表达式为:Uo=1.25(1+R2/R1)式中R1一般取120-240欧姆,输出端与调整端的压差为稳压器的基准电压(典型值为1.25V)。 二、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 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设备,常见的直流稳压电源,大都采用串联式反馈式稳压原理,通过调整输出端取样电阻支路中的电位器来调整输出电压。由于电位器阻值变化的非线性和调整范围窄,使普通直流稳压电源难以实现输出电压的精确调整。 三、直流稳压电源的前景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频率有原来的几十千赫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千,但是和西方的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转向高频下电源的拓扑理论、工作原理、建模分析等等方面技术领先;因此,直流稳压电源的研制及应用在此方面与之也从在很大的差距。

交流稳压电源

一.稳压器的分类 按调压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三类 电子感应式油式稳压器 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直接调压稳压器和补偿式调压稳压器) 干式无触点调压式稳压器(一般是带补偿的稳压器) 二.稳压器的分类: 按电源使用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 单相交流稳压器 三相交流稳压器 三.以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为例分析稳压器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稳压器原理分析 1.单相SVC直接调压稳压器原理分析 图二 A点为单相稳压器输入侧,B点为单相稳压器的输出侧. 其实这一类用调压器直接调压式的稳压器就是利用自耦变压器的原理做成的.图中A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入侧,B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如果输入电压高于输出设置点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降压状态,如果输入电压低于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升压状态.(图中所示就是处在降压状态) 这种稳压器不同于自耦变压器的主要是输入点A是可以由0V到250V之间任意滑动.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输入电压的输入点来满足输出电压的恒定.一般我们把输入侧A点叫做滑臂,它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来驱动,电机的转向由稳压控制电路来控制完成. 稳压器的取样电路时刻监视稳压器的输出两点间电压,输出电压升高时,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降压的方向移动,(如图二)当输出电压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控制电机运动.反之控制电路则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升压的方向转动.(图三)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

图二 图三 此类稳压器的容量大小全部由这个输出电压可以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来承担,但由于它制造工艺的影响,它不能做得很大,只能适应小功率的场合.要相把稳压器的功率做得更大,就要加入补偿变压器来实现稳压器的功率扩大 2.单相补偿式稳压器原理分析(图四)

常见几种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常见几种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图二开关电源基本电路框图 开关式稳压电源的基本电路框图如图二所示。 交流电压经整流电路及滤波电路整流滤波后,变成含有一定脉动成份的直流电压,该电压进人高频变换器被转换成所需电压值的方波,最后再将这个方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变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控制电路为一脉冲宽度调制器,它主要由取样器、比较器、振荡器、脉宽调制及基准电压等电路构成。这部分电路目前已集成化,制成了各种开关电源用集成电路。控制电路用来调整高频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比例,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2.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三所示。电路中所谓的单端是指高频变换器的磁芯仅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一侧。所谓的反激,是指当开关管VT1 导通时,高频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感应电压为上正下负,整流二极管VD1处于截止状态,在初级绕组中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变压器T初级绕组中存储的能量,通过次级绕组及VD1 整流和电容C滤波后向负载输出。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一种成本最低的电源电路,输出功率为20-100W,可以同时输出不同的电压,且有较好的电压调整率。唯一的缺点是输出的纹波电压较大,外特性差,适用于相对固定的负载。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使用的开关管VT1 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是电路工作电压值的两倍,工作频率在20-200kHz之间。 3.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 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四所示。这种电路在形式上与单端反激式电路相似,但工作情形不同。当开关管VT1导通时,VD2也 导通,这时电网向负载传送能量,滤波电感L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通过续流二极管VD3 继续向负载释放能量。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 作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摘要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是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高频调制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开关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展宽,实现了电压和电流的大范围调节,同时扩大了目前直流电源供应器的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芯片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进口元件,功率部件采用现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大功率器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方案省去了传统直流电源因工频变压器而体积笨重。与传统电源相比高频直流电源就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也为大功率直流电源减小体积创造了条件,此电源又称高频可调式开关电源。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保护功能齐全,过压、过流点可连续设置并可预视,输出电压可通过触控开关控制。 关键词:开关稳压电源;开关变压器;高频直流电源 目录

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参数稳压器在输入交流电压150V-260V时,输出稳压在220V效果效于和高于这个范围,其效率要下降。采用单片微机进行第一步控制,使310V以下和90V以上的输入电压,调整控制在190V—250V范围,再用参数稳压器进行稳压效果很好。 由市电输入的交流电压变化波动很大,经过过压吸收滤波电路将高频脉冲等干扰电压滤去后,送入直流开关稳压电源、交流取样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 直流开关稳压电源的功率小,但能把60-320V的交流电压娈换成+5V,+12V,-12V 的直流电压。+5V电压供给单片微机使用,±12V电压供给控制电路的大功率开关模块使用。 单片微机把取样电路采集到的输入电压数据,分析判断并发出控制信号送到触发电路,控制调节输出电压。 控制执行电路由SSR过零开关大功率模块和带抽头的自耦变压器组成。SSR之间采用RC吸收电路吸收过电压和过电流,使SSR在开关时不会损坏。控制执行电路把 90-310V的输入电压控制在190V-240V范围,再送到参数稳压器进行精确稳压。 参数稳压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LC振荡器,振荡频率50HZ。无论市电怎么变化,其振荡频率不会改变,因此输出电压不会变化,稳压精度高。即使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很大,经参数稳压器振荡输出后却是标准的正弦波,因此稳压电源有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净化能力。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完整版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短路保护,电压可调。若用集成电路制作,要求具有扩流电路。 基本指标:输出电压调节范围:0-6V,或0-8V,或0-9V,或0—12V; 最大输出电流:在0.3A-1.5A区间选一个值来设计; 输出电阻Ro:小于1欧姆。 其他:纹波系数越小越好(5%Vo),电网电压允许波动范围 + -10%。 设计步骤 1.电路图设计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2. 设计思想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频率为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 。 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负载R L 电路设计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 直流稳压电源是将频率为50Hz 、有效值为220V 的单相交流电压转换为幅值稳定、输出电流为几十安以下的直流电源,其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入为220V 的电网电压,一般情况下,所需直流电压的数值和电网电压的有效值相差较大,因而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对交流电压进行处理。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 变压器副边电压通过整流电路从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即正弦波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所示。可以看出,他们均含有较大的交流分量,会影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 为了减小电压的脉动,需通过低通滤波电路滤波,使输出电压平滑。理想情况下,应将交流分量全部滤掉,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仅为直流电压。然而,由于滤波电路为无源电路,所以接入负载后势必影响其滤波效果。对于稳定性要求不高的电子电路,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可以作为供电电源。 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后虽然变为交流分量较小的直流电压,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者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将随之变化。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 (二)各电路的选择 1.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T 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 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 i 。实际上,理想变压器满足I 1/I 2=U 2/U 1=N 2/N 1=1/n ,因此有P 1=P 2=U 1I 1=U 2I 2。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 2/ P 1=η,式中η是变压器的效率。根据输出电压的范围,可以令变压器副边电压为22V ,即变压系数为0.1。 2.整流电路 T 负 载

常见电源的工作原理

常见电光源的工作原理 自19世纪初电能开始用于照明后,电光源技术经历了几次有代表性的发展,人们相继制成了白炽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卤钨灯,近年来又制成了高压纳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新型照明电光源,电光源的发光效率、寿命、显色性等性能指标不断得到提高。 1、第一次电光源技术革命——白炽灯 以爱迪生为代表发明的白炽灯,经过几代科技人员120多年的努力,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平均每年增长0.11lm/W,至今灯发光效率增加了10倍、寿命提高了500倍、价格下降了10倍,满足了人们对400~2000lm光通量的室内照明的需要。 (1)普通白炽灯 普通白炽灯(简称普通灯泡),一般内部安装有金属钨做的灯丝,内部被抽成真空或充入少量惰性气体,灯丝通电后,钨丝呈炽热状态并辐射发光。灯丝温度越高,辐射的可见光比例就越高,即灯将电通转换为可见光的效率就越高。随着白炽灯发光效率的增加,灯丝温度的升高,钨灯丝的蒸发速度也增加,从而使灯的寿命缩短。较大功率的白炽灯泡内充有约80kPa气压的惰性气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属钨的蒸发,从而延长了白炽灯的使用寿命。普通白炽灯的典型发光效率为10lm/W,使用寿命为1000h左右。 (2)卤钨灯 1959年人们发明了卤钨循环原理的石英白炽灯,给普通白炽灯注入了新的活力,卤钨石英白炽灯具有体积小、灯发光效率维持率在95%以上,灯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卤”字代表元素周期表中的卤族元素,如氟、氯、溴、碘这类元素。卤钨灯就是充有卤素的钨丝白炽灯,现在常用的卤钨灯有碘钨灯和溴钨灯。根据卤钨循环原理制造出的卤钨灯,给热辐射光源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类灯的体积小,光通量维持率高(可达95%以上),灯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明显优于白炽灯,卤钨灯的外壳一般采用耐高温并且高强度的石英玻璃或硬质玻璃,灯内充有2~8个大气压的惰性气体及少量的卤素气体,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 普通白炽灯灯丝上的钨原子蒸发出去后,沉积在玻璃泡壳上,时间一长,灯丝越来越细,泡壳越变越黑。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找到了卤族元素——氟、氯、溴、碘。比如碘,它在250℃以上的温度下和钨很亲近,会和钨结合在一起变为碘化钨分子;而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碘化钨又分解成碘和钨原子。如果在白炽灯内充上碘,灯泡壁上温度超过250℃时, 碘就会把泡壳上的钨化合成碘化钨蒸气,从泡壳上将钨拉走,向灯丝方向移动。在灯丝附近因为温度高了,碘化钨分解,把钨交还给灯丝,剩下的碘又移到温度较低的泡壳上去拉钨原子,这样,人们也就不必担心钨的蒸发了。消除了灯丝钨蒸发的问题后,就可以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了。灯丝工作温度提高,意味着通过灯丝的电流增加,也就增加了灯的功率,这样小小体积的碘钨灯就能比体积大很多的普通白炽灯更亮。卤钨灯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发光效率可提高到30%左右,高质量的卤钨灯寿命可以提高到普通白炽灯寿命的3倍左右。 由于卤钨循环(见图1),减少了灯泡玻璃壳的黑化,卤钨灯的光输出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基本可以维持不变。 正是由于卤钨灯的以上优势,使其用途日趋广泛。低压卤钨灯的工作电压一般为 为95~100,12V/24V,灯功率从10~50W不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色温为2900K,显色指数R a

电刷式交流稳压器工作原理

电刷式交流稳压器工作原理 一.稳压器的分类 按调压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三类 电子感应式油式稳压器 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直接调压稳压器和补偿式调压稳压器) 干式无触点调压式稳压器(一般是带补偿的稳压器) 二.稳压器的分类: 按电源使用环境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 单相交流稳压器 三相交流稳压器 三.以干式接触式调压稳压器为例分析稳压器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稳压器原理分析 1.单相SVC直接调压稳压器原理分析 图二

A点为单相稳压器输入侧,B点为单相稳压器的输出侧. 其实这一类用调压器直接调压式的稳压器就是利用自耦变压器的原理做成的.图中AN 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入侧,BN侧就是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侧,如果输入电压高于输出设置点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降压状态,如果输入电压低于220V时,这个自耦变压器就工作在升压状态.(图中所示就是处在降压状态) 这种稳压器不同于自耦变压器的主要是输入点A是可以由0V到250V之间任意滑动.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输入电压的输入点来满足输出电压的恒定.一般我们把输入侧A点叫做滑臂,它由电机通过减速装置来驱动,电机的转向由稳压控制电路来控制完成. 稳压器的取样电路时刻监视稳压器的输出两点间电压,输出电压升高时,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降压的方向移动,(如图二)当输出电压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控制电机运动.反之控制电路则控制电机朝自耦变压器升压的方向转动.(图三)达到所要的电压时停止.

图二 图三 此类稳压器的容量大小全部由这个输出电压可以变压器的自耦变压器来承担,但由于它制造工艺的影响,它不能做得很大,只能适应小功率的场合.要相把稳压器的功率做得更大,就要加入补偿变压器来实现稳压器的功率扩大 2.单相补偿式稳压器原理分析(图四)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电路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原理及维修技术 1.概述 目前我国的供电电压仍然存在较大的波动。在用电高峰期电压不足180V,负荷最小时电压高达240V以上,波动范围一般在-20%~+10%之间,而一些城镇农村的小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更大,为140~250V(-40%~+15%)。对于拥有大批进口、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单位来说,电压波动将造成很大的危害。某校实验室在一次实验中,电压突然异常升高,几乎所有开启的设备包括一台美国进口的液相色谱仪,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仅色谱仪的维修就花费3600美元(合人民币3万余元),而且实验教学、科研项目研究长时间中断,后果极为严重。配有交流稳压电源的另一实验室当电压异常时,除交流稳压电源报警外,无任何设备损坏。可见,交流稳压电源除稳压外,对负载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交流稳压电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各单位的必配设备。 交流稳压电源有多种,但有的因性能指标等各方面原因已基本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交流净化稳压电源,该电源的基本原理与可控硅移相调压式比较相似。下面以江苏淮阴仪器仪表厂生产的亚光牌JJW2系列交流净化稳压电源为例介绍,该电源采用先进的正弦能量分配技术、功率滤波器技术综合设计,集稳压与抗干扰功能为一体。具有可靠性、精度、效率高,稳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曾多次获奖,市场份额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工作原理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由调整电路、零脉冲产生电路、同步锯齿波发生电路、脉宽调制驱动放大电路、误差取样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见图1。

图1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工作框图 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原理图如图2。自耦变压器T1、双向可控硅SCR、电感L1、三次谐波和五次谐波滤波器等构成调整电路。L1与SCR相串联组成一个随SCR导通角(0°~180°)改变的可变电感,且与L3、C1的串联电路并联构成一个可变电抗器。自耦变压器T1的初级与可变电抗器串联接入市电,输出交流电压为市电电压与T1次级电压的矢量和。R1、R2、D1~4、光电耦合器IC1(4N25)构成零脉冲发生电路。D1~4是一个桥式整流电路,它将L1与SCR串联电路两端的50Hz交流电压整流成100Hz的单向脉动电压,输入IC1的1、2脚,于是在IC1的5脚输出正向零脉冲电压到IC2的2、6脚。IC2(NE555)、R3~4、Q1、D5、D6、C10构成锯齿波发生电路。当IC2的2、6脚输入过零脉冲前,IC2-7脚呈高阻态,C10由Q1、D5、D6、R3、R4构成的恒流源电路充电,C10上的电压线性上升;当IC2的2、6脚输入过零脉冲时IC2-7脚呈低阻态,C10放电,零脉冲过后IC2-7脚又呈高阻态,C10充电。这样,IC2-7脚输出与零脉冲同步的锯齿波至IC3(LM324)-10脚,变压器B2、桥式整流D13~16、W2、R13~14、C7~8构成取样电路。它输出一个与交流输出电压成正比的误差信号电压至运算放大器IC3-12脚同相端进行放大。脉宽调制驱动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IC3的8、9、10脚,Q3等组成;同样端10脚输入来自IC2-7脚的同步锯齿波电压;反相端9脚输入误差取样放大的直流信号;IC3-8脚输出宽度受控的脉冲电压经Q3放大后触发双向可控硅。变压器B2,桥式整流D9~12,滤波电容C5~6,三端稳压IC4(7812)构成直流稳压电源,给有关电路提供12V电源。 图2 JJW系列精密交流净化稳压电源原理图 交流净化电源的稳压过程:当输出电压升高时,桥式整流D13~16输出的误差取样电压升高,运算放大器IC3同相端12脚电压升高,IC3-14脚输出到脉宽调制器IC3的反相端9脚的电压升高,IC3同相端10脚输入的同步锯齿波电压幅度不变,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76283

题目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固定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2.输出可调直流电压,范围1.5∽15V ; 3.输出电流I O m ≥1500mA ;(要有电流扩展功能) 4. 稳压系数Sr ≤0.05;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如下图1所示,其整流与稳压过程的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所示。 图1 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 图2 整流与稳压过程波形图 电网电压U1 电源 变压器U2 整流电路U3 滤波电路Ui 稳压电路Uo 负载RL

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负载RL。 方案一、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半波单相整流电路简单,电路及其电压输出波形分别如图3、图4所示,使用元件少,它只对交流电的一半波形整流,其输出波形只利用了交流电的一半波 形则整流效率不高,且输出波形脉动大,其值为2 2 / 2 1.57 2 2 / U S U π π ==≈;直流成 分小; o U=2 2U π ≈0.45 2 U,变压器利用率低。 图3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图4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电压输出波形

方案二、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使用的整流器件是半波电路的两倍,整流电压脉动较小,是半波的一半,无滤波电路时的输出电压o U =0.92U ,变压器的利用率比半波电路的高,整流器件所承受的反向电压要求较高。 方案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使用的整流器件较多,但其实现了全波整流电路,它将2 u 的负半周也利用起来,所以在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相同的情况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半波整流电路的两倍,且如果负载也相同的情况下,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也是半波整流电路的两倍,且其与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在相同的变压器副边电压下,对二极管的参数要求一样,还具有输出电压高、变压器利用率高、脉动小等优点。 我的选择:综合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决定用方案三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整流电路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工作]开关电源原理与维修开关电源原理图

[工作]开关电源原理与维修开关电源原理图开关电源原理与维修开关电源原理图 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及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由于开关电源内部关键元器件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功耗小,转化率高,且体积和重量只有线性电源的20%—30%,故目前它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电子设备电气故障的检修,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基本上都是先从电源入手,在确定其电源正常后,再进行其他部位的检修,且电源故障占电子设备电气故障的大多数。故了解开头电源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维修技巧和常见故障,有利于缩短电子设备故障维修时间,提高个人设备维护技能。 二(开关电源的组成 开关电源大至由主电路、控制电路、检测电路、辅助电源四大部份组成,见图1。 1( 主电路 冲击电流限幅:限制接通电源瞬间输入侧的冲击电流。输入滤波器:其作用是过滤电网存在的杂波及阻碍本机产生的杂波反馈回电网。 整流与滤波: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这是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 输出整流与滤波: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2( 控制电路 一方面从输出端取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改变其脉宽或脉频,使输出稳定,另一方面,根据测试电路提供的数据,经保护电路鉴别,提供控制电路对电源进行各种保护措施。 3( 检测电路 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各种参数和各种仪表数据。 4( 辅助电源

实现电源的软件(远程)启动,为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PWM等芯片)工作供电。 开关电源原理图 三(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就是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元件,通过周期性通断开关,控制开关元件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电压。开关元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在开关无件接通时输入电源Vi通过开关S和滤波电路向负载RL提供能量,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储能装置(L1、C2、二极管D组成的电路)向负载RL释放在开关接通时所储存的能量,使负载得到连续而稳定的能量。 VO=TON/T*Vi VO 为负载两端的电压平均值 TON 为开关每次接通的时间 T 为开关通断的工作周期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方法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方法 开关电源是指调整功率管以开关方式进行工作的稳压电源。缩写为SPS(Switching Power Supply),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直流变换器。目前开关电源向着高频、高可靠性、低功耗、低噪声、抗干扰和模 块化方向发展。开关电源现在在社会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源在一个典型系统中或者在一台机器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电源给系统的电路提供持续、稳定的 能量,使得系统或者机器能够正常地工作。电源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随着电源的应用和 需求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电源的效率、体积、重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开关电源正是以其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高、零负载消耗低等多方面的优势逐步取代了效 率低、又笨又重的线性电源。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需要应用开关电源的仪器、机器越来越多;利用开关电源作为驱动电源的产品也层出不穷,例如LED驱动开关电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大功率器件IGBT和MOSFET、各类电源芯片的迅速发展,将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平,使得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转换效率的不断要求也促使开关电源的开发技术将越来 越高。 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器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组成。辅助电路有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流保护电路、输 出短路保护电路等部分构成。 开关带能源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将交流输入电源经整流滤波成脉动直流;然后通过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将那个直流加到开关变压器初级上;接着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最后,输出 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常见的开关电源的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 1.按激励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他激式和自激式。他激式开关电源电路中专设激励信号振荡器;自激式开关功率管兼作振荡管。该形式的开关电源电路结构简单, 元器件少, 可以做成低成本的开关电源。 2.按调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脉宽调制型、频率调整型和混合调整型。脉宽调制型保持振荡频率保 持不变, 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频率调整型保持占空比保持不变(脉冲宽度保持不变) , 通过改变振荡频率来改变输出电压大小;混合调整型是脉冲宽度和振荡频率均可进行调节的开关电源。 3.按开关管电流的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开关型和谐振型。开关型用开关晶体管把直流变成高频 标准方波, 其电路形式类似于他激式;谐振型用开关晶体管与LC谐振回路将直流变成标准正弦波, 其电路 形式类似于自激式开关电源。 4.按开关晶体管的类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晶体管型和可控硅型。晶体管型采用晶体管(包括场效应管) 作为开关功率管;可控硅型采用可控硅作为开关功率管。这种电路的特点是直接输入交流电压, 不需要一次整流部分。

线性稳压器的基本原理

线性稳压器的基本原理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09/06/18 | 2169 次阅读| 0次推荐| 0条留言 业界领先的TEMPO评估服务高分段能力,高性能贴片保险丝专为OE M设计师和工程师而设计的产品Samtec连接器完整的信号来源每天新产品时刻新体验完整的15A开关模式电源 线性稳压器主要包括普通线性稳压器和L DO(Low D 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线性稳压器(如常见的78系列三端稳压器)工作时要求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压差值较大(一般要求在2~3V以上),功耗较高;而L DO工作时要求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压差值较小(可以为IV以下甚至更低),功耗较低。 (1)线性稳压器基本工作原理 线性稳压器是通过输出电压反馈,经误差放大器等组成的控制电路来控制调整管的管压降VDD(即压差)来达到稳压的目的,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特点是VIN必须大于VOUT,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区(线性稳压器从此得名)。输入电压的变动或负载电流的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变动时,通过反馈及控制电路,改变V DO的大小,使输出电压VOUT基本不变。 普通线性稳压器和L D0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二者采用的调整管结构不同,从而使LD0比普通线性稳压器压差更小,功耗更低。 有些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线性稳压器i设有输出控制端,也就是说,这种稳压器输出电压受控制端的控制。图2所示是可控稳压器的内部框图。 图1 线性稳压器原理框图

图2 可控稳压器的内部框图 图2中,E N(有时也用符号SHDN表示)为输出控制端,一般由微处理器加低电平(或高电平)使LD O关闭(或工作),在关闭电源状态时,电流约为1μA。 (2)线性稳压器的特点 线性稳压器具有成本低、封装小、外围器件少和噪声小的特点。线性稳压器的封装类型很多,非常适合在液晶显示器中使用。对于固定电压输出的场合,外围只需2~3个很小的电容即可构成整个电路。 超低的输出电压噪声是线性稳压器最大的优势。输出电压的纹波不到35μV(R MS),又有极高的信噪抑制比,非常适合用做对噪声敏感的小信号处理电路供电。同时,由于没有开关时大的电流变化所引发的电磁干扰(E MI),所以便于设计。 但线性稳压器的缺点是效率不高,且只能用于降压的场合。线性稳压器的效率取决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η=Vo:Vio例如,对于普通线性稳压器,在输入电压为 5V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为2.5V时,效率只有50%,也就是约有50%的电能被转化成热量流失掉了,这也是普通线性稳压器工作时易发热的主要原因:对于L DO,由于是低压差,因此效率要高得多。例如,在输入电压为3.3V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为2.5V时,效率可达76%。所以,在液晶显示器中,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较少采用普通线性稳压器,而多采用LD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