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茶艺大赛规则

中华茶艺大赛规则

中华茶艺大赛规则
中华茶艺大赛规则

中华茶艺技能-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 发布日期:2014-11-28

简介:比赛时间不超过15分钟,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50%。评委从创新性、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水具配置、解说、时间几方面进行评比,具体详见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中华茶艺技能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中华茶艺技能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展示高职学生的创新

能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本赛项为团体赛。

2.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更。

3.全部比赛项目1天内完成。指定茶艺环节抽签决定比赛人员和顺序,现场完成操作后,评委当场打分,此环节不分A、B组评委。创新茶艺环节由参赛团队4名选手共同合

作完成,组委会组织A组评委当场给出评分。解读茶艺环节由领队在报到当天的领队会议上提交含“微电影”的DVD光盘,组委会组织B组评委匿名评审并给出评分。

(二)竞赛内容

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3个环节。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1.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5%)

从团队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3名选手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西湖龙井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九曲红梅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金观音茶技法。

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润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

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温盅及品茗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壶中续水冲泡—温盅、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指定茶艺竞技分为绿茶指定茶艺、红茶指定茶艺、乌龙茶指定茶艺三个评比大组,三名选手指定茶艺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团队指定茶艺竞技的成绩。

赛前5分钟自行备水、布具(不计于比赛时间内),比赛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统一时间。比赛服装不统一,建议女选手着浅色旗袍,男选手着深色长袍。比赛时间不少于5分钟,不超过15分钟,占总成绩的35%。

2.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

创新茶艺竞技,参赛团队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

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

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5%。

创新茶艺表演完毕,评委就泡茶技艺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少数民族饮茶风俗、无我茶会等茶艺理论知识抽题提问,参赛团队选手现场作答,提问回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的5%。

3.解读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15%)

解读茶艺竞技,比赛团队以10分钟左右(8-12分钟为限)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赛前参赛团队制作完好的视频,以DVD光盘的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后,交予评委,占总成绩的15%。

四、竞赛规则

1.指定茶艺竞技比赛中的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组委会提供,服装自备;创新茶

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选手赛前自备;解读茶艺竞技视频于赛前制作完备(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并获得参赛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肖像权使用许可和其它必要的许可,且保证参赛作品不出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形。如评审后,被检举参赛作品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经组委会查证属实者,取消获奖资格;如已领取奖项者,主办方有权追回奖项。因上述侵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画面须高清晰,声音格式为立体声,视频格式为rmvb、avi、mp4,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视频内容不能包括企业广告性内容,也不得透露学校相关信息。

2.参赛团队中每位成员凭参赛证进入赛场。报名者必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在资格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报名资格;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资格;在竞赛后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成绩,收回获奖证书。

3.赛前组织参赛团队领队抽签,确定参加指定茶艺竞技的选手代表和比赛序号,同时确定创新茶艺竞技的比赛的组别和顺序;解读茶艺竞技比赛中,赛前参赛团队制作完好的视频,以DVD光盘的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B组评委匿名评审。

4.参赛选手提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报到,比赛开始后不得入场参加比赛,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5.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7.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8.赛前一天,各领队和选手组织参观设备场地。

五、评分方式及奖项设定

(一)评分方法

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次竞赛团队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总成绩(分)=指定茶艺竞技分数×35% + 创新茶艺竞技分数×50% + 解读茶艺竞技分数×15%。参赛团队放弃任一环节将不参与比赛总分排名统计。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0分。

茶艺技能大赛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同时要求展示的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的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1.指定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35%。

(1)仪容仪表、礼仪:仪表自然端庄,发型服饰与所沏茶类相配,泡茶手势与奉茶

姿态自然优雅。分值:20分。

(2)茶席布置:席面布置合理、美观,有序,茶具空间符合操作要求(比赛开始前

有5分钟准备时间,用于茶席布置),分值:10分。

(3)茶艺演示:动作连绵、轻柔、圆和,程序设计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分值:

40分。

(4)茶汤质量:要求茶汤温度适宜,汤色透亮均匀,滋味鲜醇爽口,香高持久,叶

底完美,符合所泡茶类要求。分值:25分。

(5)比赛时间:不低于5分钟,不超过15分钟,分值:5分。

2.创新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50%。

(1)创新:主题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茶席布置、茶具配置及泡茶手法、音乐服饰等方面均有创意。分值:15分。

(2)茶、水、具配置:茶、水、具配置协调,有新意。分值:5分。

(3)茶艺演示:行茶动作连绵、协调并有创新,编程科学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分值:35分。

(4)茶汤质量:茶汤温度适宜,茶量水量适中,茶汤色、香、味俱全,要求最充分表达茶的质量。分值:20分。

(5)解说:有创意,讲解口齿清晰婉转,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分值:10分。

(6)比赛时间:不低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分值:5分。

(7)回答问题:评委老师提出有关泡茶技术和泡茶礼仪的问题各一道,学生能正确作答。回答、点评时间共计不超过5分钟。分值:10分。

3.解读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15%。

(1)立意:新颖、高雅、深远,具有一定的影响价值或反应内涵。分值:30分。

(2)主题:紧扣中华茶艺主题,参赛选手茶艺展示融入视频内容,充分诠释中华茶艺所衍射的艺术文化。分值:20分。

(3)视觉效果:构图清晰完美,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运用景别表叙到位,衔接流畅合理,表现自如,整个作品看起来和谐,能突出主题及内涵。分值:30分。

(4)声音效果:鼓励用双语解读,音乐、音响与画面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声音层次清晰、效果真实、表现丰富、不失真、不带噪。分值:10分。

(5)时间:10分钟左右为宜,不低于8分钟,不超过12分钟。分值:10分。

竞赛总成绩由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三部分的加权成绩组成,合计100分。团队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以创新茶艺竞技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在创新茶艺竞技成绩依然相同的情况下,则以指定茶艺竞技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

(二)奖项设定

赛项设参赛选手团体奖,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六、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裁判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裁判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裁委会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高职组赛事仲裁工作组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中华茶艺技能赛项技术规范

?竞赛项目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赛场场地和环境

本次竞赛在指定比赛赛场进行,比赛地点按三个环节(指定茶艺、创新茶艺、解读茶艺)分别布置。

1.各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

2.每个分项考核场地面积约为200-300m2,场地内设有相对独立的茶艺台/凳,每个茶艺台按照每个赛项每批次参赛团队数不同分为不同展示区,每个展示区标明编号。比赛时每队选手占用一个展示区作为比赛用台,其使用面积为4-5m2,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煮水用电插座,供选手使用。

3.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员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

竞赛技术平台标准

1.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设备清单

2.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茶叶清单

注:各表中所列为每队选手使用设备清单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中华茶艺技能赛项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更。参赛选手须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茶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年级不限。

2.按赛项执行组要求准时参加领队会、抽签等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

3.熟悉竞赛流程,妥善管理本队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安全,与竞赛办公室相关工作小组联系,做好本队人员每天的吃、住、行安排。

4.贯彻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

5.每支参赛队可配领队1名,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指导教师:每支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2.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进入竞赛场地内,发现违规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二、竞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各参赛选手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

3.限于竞赛场地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创新茶艺竞技项目的竞赛需要分组分场地进行,选手参加考试的场地和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但离开期间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30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5.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6.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选手需在抽签确定的工位上完成相应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

7.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8.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9.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郑纯辉太极茶道掌门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创始理事,先后被中国、韩国、日本多所大学和茶学机构聘为客座教授。 姚松涛国家资深茶道讲师、茶艺技师、高级茶道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中外茗庄茶友联谊会副会长,国内最大型的茶叶连锁企业之一“天福茗茶”前营运主管、培训主管。从事茶行业12年,专业从事茶文化培训工作8年,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和传播工作。 傅天龙在家乡成立了天峰茶果厂,从此与茉莉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成立了专营茉莉花茶的春伦茶业有限公司。春伦公司出产的茉莉花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2010年,“春伦”茗茶入驻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茉莉花茶的清香。春伦公司也跻身“2010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第14位。

敖歌四川省峨眉派茶艺学校。创办绿茶加工企业。成功导演了《茶香中国》。创业间隙,笔耕不缀,先后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以及多篇茶艺专业论文。 吴登方被称为“最后的掺茶师”、“茶博士”,还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茶道霸王”,一手盖碗茶艺在成都无人能敌。 吴锡端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中央电视台“鉴宝”茶叶鉴定专家。应邀,在人民网谈黄茶黄茶。现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著名茶叶专家。

刘家坤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太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8年3月~),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2010年2月~)。 庄晚芳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等。毕业于中央大学。 俞永明茶学家、茶树栽培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栽培与育种研究和管理工作。在丰产栽

茶艺教学案例

茶艺教学案例

茶艺活动课案例 西苑小学 2015.5.6

茶艺活动课案例 一、主题选定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可现在的青少年又很少与茶接触,有必要在学校里进行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茶,喜欢茶。 因此,我编创了茶艺教材,开设了茶艺课。在茶艺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实践。在茶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学上的点滴细节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二、实施方案 (-)课题:《乌龙茶艺》 (二)教学内容: 概括介绍茶的起源、历史及基本知识,通过实际演示沏茶,引领学生步入茶境,主动参与识茶器、知茶礼、习茶艺等学习实践中,并能进行合作与交流互补。 (三)学情分析: 课程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业负担重,中考压力大, 往往是两点一线循规蹈矩。知识的学习与信息的储备是足够的,但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与能力,茶艺课可以将他们从“紧箍咒”中引领出来,以淡淡茶香调节他们紧张的神经得以短暂的放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茶的发展史、种类及世界地位;让学生了解乌龙茶的产地及各产区的代表茶;认识沏茶器具的名称,了解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乌龙茶的冲泡技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沏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观看沏茶示范,学生能体验到茶道艺术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通过沏茶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劳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 通过茶道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及其与家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同学间的和协交往。 (五)教学重点: 铁观音茶的实践沏泡及沏茶器具的认识与正确使用。 (六)教学难点: 茶道礼仪的表现与茶道境界的感悟。 (七)教学用具: 铁观音茶、沏茶器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 (八)教法学法:(幻7) 1、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主动被吸引,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2、赏析提高法:闭门造车的做事方法是不可取的,要多看多学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求不断进步。 3、启发提问法:新知的教授与巩固,均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课堂,沿着老师的教学轨迹边思考边学习。 4、交流总结法: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让学生们在体验的同时有所感悟,从而也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5、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九)学习学法 1、主动参与学习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理论试题

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理论试题库(高职组) 201.特一级(A)形似雀舌,肥壮匀齐,色如象牙,叶金黄。 A、黄山毛峰 B、金坛雀舌 C、龙井茶 D、碧螺春 202.特一级黄山毛峰的色泽是(B)。 A、翠绿色 B、象牙色 C、碧绿色 D、黄褐色 203.茶艺师在接待服务“商务顾客”时,要求站立在(D)、同时易于观察顾客、接近顾客的位置。 A、吧台附近 B、门口附近 C、顾客旁边 D、易于照看自己管辖范围 204.(B)外形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形似松针。 A、碧螺春 B、雨花茶 C、六安瓜片 D、临海蟠毫 205.唐代宫廷茶艺通过清明节敬神祭祖、皇帝款待群臣以及(C)等礼仪活动时的饮茶活动来表现。 A、民间文艺汇演 B、每日早朝 C、喜庆宴 D、皇室的日常起居生活 206.唐代文人茶艺的代表人物有:陆羽、(A)、皎然。 A、卢仝 B、苏轼 C、李白 D、黄庭坚 207.台湾“吃茶流” 茶艺程序中“浇壶”的主要目的是(A)。 A、保持茶壶温度 B、抑制茶香散发 C、动作美观 D、清洗茶壶 208.配料茶准备的程序要求泡茶台的中间放置茶盘,内放盖杯和(A)。 A、配料缸 B、赏茶碟 C、开水壶 D、茶叶罐 209.雨花茶的干茶色泽是(D)。 A、灰白 B、灰绿 C、黄绿 D、深绿 210.在茶馆没有顾客时,茶艺师(A),同时易于观察顾客、接近顾客的位置。

A、应站立在门口附近 B、应四处走动巡视 C、可以做私事 D、可以扎堆闲聊 211.禅师茶艺讲求僧侣们身体力行,自己种茶、制茶、煮茶,以茶供佛,以茶待客,(C),即物求道,不离物言道。 A、以茶为生 B、以茶解渴 C、以茶修行 D、以茶消暑 212.在茶庄实行柜台服务的场所,当有三位茶艺师时应(B)。 A、一起站在柜台的中间 B、间距相同地站成一条直线 C、一人站着待机,其他两人可以坐下休息 D、站立在柜台两侧的位置 213.滇红的主产地是(C)。 A、安徽 B、海南 C、云南 D、四川 214.在茶馆接待服务时,茶艺师从下列(A)可以判断顾客不是第一次来消费。 A、走进茶馆,直接找到位置坐下 B、四处环顾后,寻找相对安静的位置 C、消费中途有意识寻找洗手间 D、询问消费项目和品种 215.茶艺中泡茶时将茶汤倒在紫砂壶外壁,日久后壶的色泽会变得(C)。 A、暗淡无光 B、粗糙发黄 C、古雅厚润 D、暗淡发黑 216.当茶庄接待过程中,观察到宾客想买价廉物美的茶自己品饮时,茶艺师(C)处理是正确的。 A、推荐包装精美的礼茶 B、改变了原来热情的服务态度 C、经过试饮确定顾客的口味后,建议采用简易密封包装 D、立即推荐价格低的茶供宾客选择 217.在茶馆服务的点茶环节,当观察到顾客来喝茶的目地是与贵重宾客进行商务洽谈时,茶艺师(A)的处理是不对的。 A、详细地不断地介绍茶的品饮方式

对中国茶文化的人文评价

对中国茶文化的人文评价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可从五个方面对茶艺进行理解 : 第一,简单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二,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第五,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中华茶艺技能大赛理论试题

二、判断题 291.(V)GB7718-94《生活用水卫生标准》是与国家强制性茶叶标准密切关系的标准。 292.(V)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293.(X)真诚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它的基本作用是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94.(X)香港人常说饮茶的“一盅两件”是指一壶茶配两个茶杯。 295.(X)茶树扦插繁殖后代,能充分保持母株高产和抗性的特性。 296.(X)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大观茶论》。 297.(X)若不对展销会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分析,会造成费用开支过大,得不偿失,或盲目上马起不到应用的作用。 298.(V)“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品茶的程序。 299.(V)陆羽认为二沸的水适宜泡茶。 300.(X)泡饮普洱茶宜用“一沸”的水冲泡。 301.(X)茶艺师在接待外宾时,应从宾客的着装上对宾客的身份进行判断,进而以不同的态度接待。302.(V)摩洛哥人在日常的社交鸡尾酒会上的三道茶的调制中,茶叶与糖的重量比一般是1:10。303.(V)在选择展览会的场地时,要考虑方便参观者;考虑场地的大小、质量、设备;考虑周围环境是否与主题相协调;考虑辅助设施是否容易配置和安置。 304.(X)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一个茶匙,用来打捞茶渣。 305.(V)茶艺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应包含这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等。 306.(X)按照标准的管理权限,《乌龙茶成品茶》属于国家标准。 307.(V)劳动者的权益包含: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308.(V)展览会的预备金一般占总费用的5%~10%为宜。 309.(V)茶叶中主要药用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310.(X)绿茶类属于轻发酵茶。故其茶叶颜色翠绿、汤色黄。 311.(X)《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蔡襄。 312.(V)在茶冲泡过程中,双手将茶奉到宾客面前是中国传统礼节客来敬茶的具体体现。 313.(X)春茶维生素的含量低于于夏、秋茶。 314.(X)氨基酸具有兴奋、强心、利尿、调节体温、抗酒精、烟碱等药理作用。 315.(X)在《劳动法》中对劳动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316.(X)台湾茶人称斟茶为“干壶”。 317.(X)从心理学基本知识来看,茶艺师与宾客的交流特点是直接交往和服务交往。 318.(X)茶叶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19.(X)唐代茶叶种类有绿、白、粗、散茶。 320.(X)西湖龙井的产地是福州西湖。 321.(V)紫砂壶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韵,茶叶不易霉馊质,泥色多变,耐人寻味,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等优点。 322.(V)展览会经费开支主要有:场地使用费、设计建造费、工作人员酬金、传媒介租用费、纪念品、宣传品制作费、联络与交通费、运输费、保险费、预备金等。 323.(X)冲泡绿茶一般以100℃左右为宜。 324.(V)普洱茶主产于云南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325.(X)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50°与北纬40°间都可以种植。 326.(V)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具体体现在茶艺师不但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须熟练掌握对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 327.(X)当下列水中Co(钴)、Cd(镉)的含量大于8mg/L称为硬水。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联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联系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日本茶道和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然而,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传到日本已经一千多年了,经过日本本土的影响,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而最终成为了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所以,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既有联系,又有了较大的差异。 一、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 3、在参与茶事的活动、品尝茶的馨香以及由苦而甜的滋味,体会茶以外的感情世界的同时,对茶的艺术化的追求,将美化、深化对日常生活万事万物体验。这在中国、日本的茶道中又是一个共同点。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茶文化表象的差异 1、茶文化流派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凝练,却未出现很多的流派,而是集中体现在文化的积淀上。 日本的茶文化却出现了很多流派,比如有名的“三千家”,即不审庵“表千家”、今日庵“里千家”和官休庵“武者小路千家”。还有很多小的流派,比如薮内俭仲创始的善于书院茶和小茶室茶的薮内流派。其他如大口派、织部流、萱野流、古石州流、小堀流、坍流等。 2、烹茶的程序不同。 中国的茶的烹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烧开水;二是用热水将茶壶洗干净;三是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四是灌半壶热水冲洗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五是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六是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在倒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动茶壶);七是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一份茶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是后面的几次应该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45秒,以此类推。 日本茶道简单说来包括了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步骤,其各个步骤耗时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十分钟、三分钟、四小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等。 3、茶具不尽相同。 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所著的《茶谱》中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十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这还不包括后来文化变迁中的其他茶具。 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

茶艺活动方案(同名20848)

“一带一路”茶文化之旅 首 旅 香 港 系 列 活 动 方 案 目录

一、茶叶市场背景分析 (1) (1)茶叶行业分析 (1) (2)举办地市场分析 (1) (3)举办场馆分析 (1) 二、展会分析 (1) (1)展会主题 (1) (2)展会目的、目标 (2) 三、可行性分析 (2) (1)市场环境分析 (2) (2)执行方案分析 (4) (3)财务分析 (4) 四、会展的主体框架 (4) (1)会展名称 (4) (2)会展时间安排 (4) (3)会展地点 (4) (4)办展机构 (4) (5)展品范围 (4) (6)办展频率 (4) (7)办展规模 (4) (8)办展定位 (4) 五、办展的组织结构 (5) 六、展会的营销策划与内容策划 (5)

(1)营销策划 (5) (2)内容策划 (5) 七、展会的现场进程策划 (6) 八、展会财务预算 (7) 九、展会的评估与预测 (7) (1)展会评估 (7) (2)风险预测 (7)

前言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茶叶源起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中国已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江苏省有很多名茶,比如有宜兴的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南京的雨花茶,无锡的二泉银毫、无锡毫茶,溧阳的南山寿眉、溧阳白茶、前峰雪莲,江宁的翠螺、梅花茶,苏州的碧螺春,金坛的雀舌、茅麓翠峰、茅山青峰,连云港的花果山云雾茶,镇江的金山翠芽等;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举办茶叶展览会,可以将江苏名茶推向全国,且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深远。 2013年江苏省南京茶叶展览会 一、茶叶市场背景分析 (1)茶叶行业分析 茶业的起源,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各国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文化,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我国茶的种类丰富,饮茶考究,我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目前有四种茶道:雅士茶道、世俗茶道、禅宗茶道、贵族茶道。我国名茶有龙井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祁红、武夷岩茶、铁观音、普洱茶等等 (2)举办地南京茶叶市场分析 茶叶是江苏的传统产业,有碧螺春、雨花茶、阳羡雪芽、太湖翠竹、金山翠芽等许多名茶。南京举办国际茶博会,旨在以茶为契机、弘扬中华茶文化的精神,扩大中华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进而推动江苏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展示南京开放、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形象。 (3)举办场馆分析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坐落于南京河西新城的中心位置,是美国TVS公司集合中西方建筑设计精髓之力作。博览中心拥有展览和会议两大功能,分为展馆、会议中心和配套服务设施三个部分,其总占地54公顷,融汇世界最新会展理念和南京地域特色,形成“虎踞龙盘”的独特建筑风格,气势磅礴,规模宏大。 二、展会分析 (1)展会主题 悠悠茶香四溢,品出千年风情!

中国茶道--答案

本次得分为:38、00/40、00, 本次测试得提交时间为:20180312, 1单选(2分)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处? A、大观茶论 B、封氏见闻记 C、茶经 D、饮茶歌诮崔石使君2、00/2、00 2单选(2分)陆羽写得第一部关于茶得著作就是 A、《茶录》 B、《茶经》2、00/2、00 C、《吃茶养生记》 D、《大观茶论》 3单选(2分) 陆羽亲自设计得技术之道就是 A、茶艺之道 B、茶园生产、茶叶加工、贮藏保管、饮用方法等2、00/2、00 C、泡茶之道 D、喝茶之道 4单选(2分) 日本茶道以为核心思想 A、与 B、禅2、00/2、00 C、道 D、敬 5单选(2分) “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出自于当代茶圣 A、林语堂 B、庄晚芳 C、陈宗懋 D、吴觉农2、00/2、00 6单选(2分) 关于“茶道”一词描述不正确得就是 A、茶道就是含丰富文化内涵得茶饮质量技术标准 B、唐代皎然首次提出了以“精”为技术标准,以“俭”为道德规范得茶道理念2、00/2、00 C、茶道就是一种以茶为媒得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得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有益身心得与美仪式 D、茶道包括技术之道、仪礼之道、修身之道 7单选(2分) 日本茶道得四规就是 A、与、敬、俭、真 B、与、敬、清、寂2、00/2、00 C、怡、清、与、真 D、清、敬、怡、真 8单选(2分)下面四个选项中那一个不属于茶得物质属性? A、解渴之饮。

C、有益健康。 D、风味天成。 9单选(2分) 庄晚芳先生倡导得茶德就是? 得分/总分 A、廉、洁、与、美 B、廉、美、与、敬2、00/2、00 C、敬、俭、美、与 D、俭、洁、美、与 10单选(2分) 下面那个不就是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提出得关于“茶道”概念? 得分/总分 A、饮茶有道 B、描述了茶道下得物质形态 C、表述了茶道下得精神享受 D、饮茶礼仪2、00/2、00 11多选(2分) 茶渗透在百姓生活得方方面面,具体表现有 A、以茶待客0、50/2、00 B、以茶馈赠0、50/2、00 C、婚嫁喝茶0、50/2、00 D、祭祀茶礼0、50/2、00 12多选(2分) 《茶经》中主要在哪些部分描述涉茶所用器具得分/总分 A、七之事 B、二之具1、00/2、00 C、四之器1、00/2、00 D、三之造 13多选(2分)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在形式上得不同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得分/总分 A、所用烹茶器具该题无法得分/2、00 B、中日茶道参与者不同该题无法得分/2、00 C、所选环境得不同该题无法得分/2、00 D、在表现形式上该题无法得分/2、00 14多选(2分)对于人们在茶事活动中“静、净、敬”得描述正确得就是 A、“净”,净则清,清则明,指器具得干净,内心得洁净0、67/2、00 B、“静、净”得品茶会让人不思进取 C、“静”既指环境,又指内心。“茶中静品”就是怡养心灵得理想方式0、67/2、00 D、“敬”对自然、生命心怀恭敬,才能不虚度年华,珍惜分秒0、67/2、00 15多选(2分)中国茶道包括以下那些方面? A、冲泡之道。 B、仪礼之道。0、67/2、00 C、修身之道。0、67/2、00

中华茶道的起源历史

中华茶道的起源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 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 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 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 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 年己在该处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 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 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迹。夏禹原 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 少康三子,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 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 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当时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 村等遗迹。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为契灭,契建立先商世代。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也不难看出,氏族社会“三苗氏”生息之地,产茶历代不衰,如南北朝时,《刘琨购茶书》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陆);《桐君录》中提到酉阳(今湖北黄风东)、巴东(四川奉节);《荆 州土地记》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产茶叶。唐代的史料中提 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崃等地盛产茶。陆羽《茶

茶艺表演策划书

茶艺表演策划书 茶艺表演策划书 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的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新的任务和目标,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策划书了。你知道写策划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茶艺表演策划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艺表演策划书篇1 一、设计理念: 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国家昌盛才有茶业的发展、茶艺的兴盛。从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到今天的国泰民安,茶艺从形成走向繁荣。盛世茶情以茶艺表演抒发对国家、民族的赞美和祝愿。 二、目的意义: 弘扬中国茶文化,展示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三、主题:盛世茶情 四、表演形式: 1、人员安排:两人一组表演,解说一人。女茶艺师用盖碗统一冲泡花茶,展示女性茶艺的柔和美,花茶茶艺的韵律美。 2、茶席设计:两组茶席从台面看既相互独立,在表演时又连成一体。 3、表演用具: 茶具:盖碗6只,茶道组2组,随手泡2套,茶盘2个,茶叶罐

2个,赏茶荷2个,奉茶盘2个,茶巾2块,水盂2个。 服装:旗袍2套 其他:台布2张,木桌2张,凳子2张。 五、表演程序及解说词 茶艺师出场、就位。茶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茶艺表演是展示中华民族高贵气质、优雅举止和美好追求的艺术形式。下面,请大家欣赏成都实验商贸管理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表演——盛世茶情。 音乐响起 茶是聚天地英华的灵物,春回大地的时候,茶叶在溪流声和鸟鸣声中萌发,一芽一叶,用嫩绿装点春天的景色,迎接灿烂的春光。 茶艺第一道行礼礼迎嘉宾 向来宾行鞠躬礼,表示对来宾最诚挚的欢迎和谢意。茶艺是高雅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生活的艺术。国家昌盛才有茶业发展、茶艺的兴盛。 茶艺第二道展示茶具孔雀开屏 茶盘,随手泡,茶道组,茶叶罐,赏茶荷,茶巾,主泡器具为盖碗,,盖碗又称三才杯,杯盖为天,杯身为人,杯托为地,寓意天地人三才合一。 茶艺第三道温杯温杯涤器 茶是至清至洁之物,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所以,茶叶又有草中英,瑞草魁等别称佳号。用洁净的茶具来冲泡茶叶,是为了保持

2019-2020学年厦门市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赛项(中职组)规程

2019-2020学年厦门市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华茶艺”赛项(中职组)规程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中华茶艺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组别:中职组 (四)赛项归属大类:旅游商贸 二、竞赛目的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茶文化 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最亮丽的符号之一,弘扬中华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赛项设置了指定茶艺、个人生活茶艺,2个竞赛环节,重点考查中职院校学生识茶能力,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茶类的能力,以及同学们在个人生活茶艺冲泡技法中展示应用的能力,

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中职院校与高职、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指导和推动相关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三、竞赛内容 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个人生活茶艺竞技共2个环节。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1. 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 指定茶艺竞技环节由参赛队伍自行推选3名选手参加。3名选手随机抽签,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 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润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 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温盅及品茗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壶中续水冲泡—温盅、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指定茶艺竞技分为绿茶指定茶艺、红茶指定茶艺、乌龙茶指定茶艺三个评比大组,三名选手指定茶艺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团队指定茶艺竞技的成绩。

完整word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茶,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一种饮品,如今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很多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而是痴迷于茶的文化,陶醉于品茶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已不仅仅是喝茶来止渴这么简单,喝茶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如果你想真正品到茶的味道,就得先学会如何品茶。要学会品茶,就得先了解一些有关茶的基础知识。 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分类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属——这是茶的自然科学定义。茶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按干茶外形分为扁平状、针状、球状、雀舌状、片状、末状;按产地划分为川茶、浙茶、闽茶、滇茶、台湾茶;按我国出口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我国的七大基本茶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的代表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有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红茶的代表茶有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宜红。颜色为暗红色。具有麦芽糖香、焦糖香,味浓厚略带涩。青茶的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闽北水仙、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颜色为青绿、暗绿,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花香果

味,滋味醇厚回甘。白茶的代表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绒毛,茶汤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黄茶的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叶黄汤,香气清纯,滋味甜爽。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颜色是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为黑茶,汤色却不一定是黑的。陈香,味醇厚回甘。 品茶时,茶具也是很重要的。茶具的种类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一套茶具包括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以及其他。常用茶具中,紫砂壶是泡茶、饮茶的主要用具;茶海(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茶漏用于滤取多余细小的茶叶,不影响茶汤的滋味;品茗杯用于饮泡好的茶汤;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闻香杯闻留在杯里的香气,是乌龙茶专用;盖碗又称三才杯,泡茶专用也可单杯品用;茶叶罐是装茶的罐子;茶荷用于置茶和赏茶;茶巾擦水,辅佐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斗和茶拔。我想拥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茶具是泡好一杯茶的点睛之笔。而且茶具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品茶的过程自然也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了。泡茶的过程是取茶→赏茶→温壶→温杯→温盅→泡茶→奉茶→赏茶底→整理茶具归位。具体而言,取茶:以茶则在茶仓中取适量茶叶置于茶荷中或以茶仓置适量茶叶于茶荷中(取一次的泡茶量);赏茶:以茶荷

中华茶道美学

中华茶道美学 中华茶道美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中华茶道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灵表现,虚静气氛中的自我观照,默察幽微的亲切体验,结合长期沉淀于事茶人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中华茶道美学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美学思想,讲究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等。 (一)自然之美 自然观念是道家学说的精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为道家哲学及其美学思想的本质之所在。自然之美其本义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由此而把未经人化的自然奉为美的极致。自然之美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做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朴中有真美在。茶道在美学方面追求自然之美,非完善之美,协调之美和瞬间之美。中华茶道的自然之美,赋予了中华茶道美学以无限的生命力及其艺术魅力。 (二)淡泊之美 “淡泊”意指闲适、恬淡,不追名逐利,象和风微拂,山泉清音,隽永超逸,悠然自远。道家学说不重社会而重个人,不重仕途而重退隐,不重务实而重玄想,不重外在而重精神。文人们在饮茶过程当中,自然要把超逸的淡泊境界,作为他们在艺术审美上的一种追求。因此这种清淡之风和尚茶之风,深刻影响着中华茶道的发展,也成为中华茶道美学的一部分。 (三)简约之美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我国古代的茶道,历来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呈现出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没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没有繁褥的礼仪排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

茶艺活动

茶艺活动策划书 少儿公益培训茶艺活动策划书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活动主题】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23日晚七点半【活动对象】校内广大茶文化爱好者 在教室,也许只有茶文化爱好者可能去,若所求更高一点,能让不了解茶的人产生兴趣或得到快乐,想必你们会更加开心,更有成就感。当然,条件有限 【活动背景】 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饮茶文化源于我国,兴于唐代,盛于宋、明,历史悠久,传承至今。茶文化以其深邃的内涵,独具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茶文化乃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必弘扬茶文化”。 个人以为,弘扬二字,过了。能让组织者和参与者都能通过活动感受或很深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已十分不易。弘扬,生活中需要弘扬的东西太多了,茶文化本身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种。当下,大家生活压力较大,生活比较沉闷,动辄弘扬发扬什么的,往往结果并没有那种效果,久之,大家看到这样的字眼,从反感到麻木?何妨朴实一点,去掉弘扬,去掉文化宝库类的东西,让人能更轻松地参与,没有自觉无知或俗的压力。一个活动的目的,无非两个:有趣有益。或有趣,或有益,或有趣又有益。大多活动,决定是否开展,还要计算效益,即投入和产出,划算不?这个活动,如果能让大家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就已非常成功了。 【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让同学们增进对传统茶文化的了解,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足矣 【活动目的】 1、古人云,茶能养性。希望通过茶艺表演来让学生对茶有所了解,对茶文化有所感悟,对生活和人生有些不同的认识; 我想的话,一次茶艺表演,不足了解和养性 2、为广大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弘扬我国优秀茶文化;弘扬! 3、弘扬国学,让更多的人了解茶道,并将茶道传承。 既然第一条就已经不易,这第三条,近乎空谈。当然,也许对来自喝茶很普遍的广东福建一带的童鞋来说,可能能产生些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强大了,不能否认,一次活动,远不足弘扬或传承什么,即使非常成功。对饮茶少甚至不饮之人,让其对茶产生感情,太难。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持续积极的氛围 - 潜移默化,个人观点,否则空谈因为很多原因大家很快会忘记 【活动目标】 1、 2、 3、 增进同学们对茶知识的了解,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为陆仙堂的新会员进行一个基础知识培训,为以后教授茶道文化打下基础; 为会员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呵呵,陆仙堂,交流平台,挺好的。希望丰实有趣。生活有趣,人情自怡;想必有趣,是堂能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借此活动对国学社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宣传可以,影响力倒要看国学社的活动怎样了?是吧?活动不如人意,

茶艺大赛规则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华茶艺技能”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079 赛项名称:中华茶艺技能 英语翻译:Tea Ceremony Skills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高职 赛项归属产业:农业 二、竞赛目的 倡导“茶为国饮”,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展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一)竞赛内容 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3个环节。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1. 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5%) 从团队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3名选手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 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润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 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

温盅及品茗杯—置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置茶—温润泡—壶中续水冲泡—温盅、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指定茶艺竞技分为绿茶指定茶艺、红茶指定茶艺、乌龙茶指定茶艺三个评比大组,三名选手指定茶艺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团队指定茶艺竞技的成绩。 赛前5分钟自行备水、布具(不计于比赛时间内),比赛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统一时间。比赛服装不统一,建议女选手着浅色旗袍,男选手着深色长袍。比赛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占总成绩的35%。 2. 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 创新茶艺竞技,参赛团队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6%(包括特色体验展示环节的整体风采和茶席布置2.5%)。 创新茶艺表演完毕,评委就泡茶技艺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少数民族饮茶风俗、无我茶会、传统文化、茶艺礼仪等茶艺理论知识抽题提问,参赛团队选手现场作答,提问回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的4%。 3. 解读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15%) 解读茶艺竞技,比赛团队以10分钟左右(8-12分钟为限)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交予评委,占总成绩15%。 (二)赛项举办时间

中国的茶道精神

中国的茶道精神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 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国茶道精神只是中国民 族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背景下的 一个分支。 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唐代陆羽强调“精神俭德”的人文精神,注 重烹瀹条件和方法,追求恬静舒适的雅趣。佛教茶礼讲究安寂,幽 静是品茶、修禅的共同文化情韵;宫廷茶道富丽多彩,政治色彩尤为 鲜明;民间茶事由南到北普及与兴盛,使茶道呈现多极化走向,极具 深刻的内涵。 茶道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 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 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 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一、“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