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推动了传统心理学的巨大发展,给传统心理学带来许多新的思想和理论,在其逐步发展阶段中,国内许多学者对之给予了

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入手,

分析当前积极心理学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笔者的几点想法,以供广大心理学专

家参考,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部分理论资料。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考;问题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的优点和良好品德,传统心理学一般只注重问题的修复,然后建立人类生命中的良好美德,推动了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完善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范

围和领域,例如教育学、社会工作、公共服务等,引入心理学的概念能够提高这些行业的

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积极心理学最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本世纪初开始逐渐被国内的心理学研究学

者所重视,相比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弱化了对心理消极情绪的研究,专注于发掘人

生命中积极的方面,比如人的愉悦情绪体验、良好性格优点、和睦的人际关系、幸福感、

健康的价值观等。有文献表明积极心理学是造就人类未来幸福和阳光大道的有力工具,它

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延伸至人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让其积极的理念和行动产生健康的

推动作用,让现代心理学更加全面和完善。

2.积极心理学面临的问题

2.1研究视角较为狭窄

当前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主要有积极情绪体验、人格特质以及组织系统三个层次,研究领域的确定虽然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划定了宏大的框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限

制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积极心理学本身作为创新的思想理论,具有无限的潜能和想

象力,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让传统心理学同其它研究领域之间的矛盾和漏洞逐渐被弥补,加

强了传统心理学同其他领域的衔接和联系,为这些科学应用领域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例基础。目前积极心理学的三分领域方法,很

大程度的限制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专家在研究时容易忽视其巨大的发展

潜力。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的划分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当

前的三分法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视角的革新,借鉴

国外优秀经验,改良国内的研究方法,拓宽其狭窄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提出大胆的理

论猜想,进行缜密的实验性论证和跨领域研究等,都是未来拓宽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

要途径。

2.2缺乏实际的理论成果

目前,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极度缺乏,研究的文献也仅仅只是对国外的研究

成果进行介绍和推广,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产生了部分成果,但是总

的来说仍然缺少完备的理论方法和创新手段,能够被借鉴的资料相当缺乏。这种缺陷主要

是因为国内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进程过短,理论成果相对来说自然比较粗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深度不够,因此在理论基础上比较薄弱,不利于积极心理学的创新发展,短期内我国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只能简单的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介绍和推广。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专业用词等障碍,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部分理论偏差和经验丢

失的现象。

国外的积极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过这样的弊端,但是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

和理论创新,最终能够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这也给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很多

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首先要对国内的创新机制进行规范,建立激励创新的学术规范机制,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其次,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积极心理

学的领域拓宽和思想解放;最后,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人文特征,对比西方国家积极心理

学的发展过程和优秀经验,进行完善和革新,建立一套完备的适合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

方法。

2.3暂时停留在理论探索期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索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可检索到的文献依旧同留在理论

探索阶段,具体的实例和研究作证相对较少,积极心理学作为以实践和经验作为研究基础

的学科,缺乏实践对其发展极其不利,大量的实践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进行推行。如若

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和实例证明,未来的积极心理学将成为纸上谈兵,发展成形式主义和

教条主义,遏制积极心理学的新生活力。其次,积极心理学跨领域同其他学科结合进行实

践研究是未来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了推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能加强其他领域的

跨越式发展。

3.几点思考

3.1个人幸福并不是所有文化的社会首要目标

这并不意味着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追求自身的幸福和个人的权利是不对的,只是表示

在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条件下,追求个人的幸福并不是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社

会发展首先会考虑集体利益,比如家庭幸福、社会康泰、国家兴盛等。

3.2不同文化背景下解释优秀品德和幸福含义的差异

3.2.1优秀品德的诠释存在差异

在社会集体文化中,优秀个体的诠释往往是人际间的关系,这是国内普遍的观点。而

在西方国家,对自由和自治的观念比较重视,社会义务和责任感往往被认为是束缚和限制,是对个人潜能发挥的阻碍。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孝道是很重要的品质,从小孩一直到大人

都被灌输“孝顺父母”的理念,而“孝道”这一品质在美国学生中连前十都排不上。因此,在参考西方优秀积极心理学经验时,要根据国内实情进行结合。

3.2.2幸福含义的诠释存在差异

情感满足一直被作为衡量是否幸福的标准之一,但是在幸福的含义上有不同的理解。

集体文化在理解情感时通常考虑他人中心的换位理念,比如他人赞同或他人肯定就是一种

健康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比个人主观意愿更加被自我所重视,在西方国家这样的现

象却没有具体的表现。

3.3对“求同存异”的理解

在文化跨度较大的条件下,积极心理存在的差异不否认存在共性,但是需要考虑的是

共性的价值感是否足够丰富。当前,主流心理学家在研究共性特征方面时,主要从生理基

础和进化适应的角度着手,积极心理学正处在提取共性忽视个性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过

程简化了人们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要充分阐释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状态,就必须要对差异化

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理解,而不是按照规定生活。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不要去人为的掩盖

一些共性差异,去迎合社会科学发展所需要构建的“美德”,这样只会让心理学的研究失

去其根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静茹.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发展现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78-83.

[2]谢云,贲国栋.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和思考[J].教育探索,2021,04:104-105.

[3]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2:50-5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积极心理学相关小论文

由《心灵捕手》所想于幸福 ——只要心中有景,到处都是花香满径 XXX学院 XXX班 XXX 国庆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平凡百姓的新闻,记者向采访对象发问:“你幸福吗?”问题虽然简单,答案却是千奇百怪。作为一个关注民生的良好市民,抄袭网上的回复即兴演绎出下面一段对话就是:——你幸福吗? ——我不姓福,我姓蓝。 ——那你满足吗? ——我畲族的。 前一阵子在校园网观看了一部典型的讲诉人心理的影片《心灵捕手》,又名《骄阳似我》。男主角威尔.杭特虽然聪明绝顶,但是却有着严重的心结,最终在数学教授的好友肖恩.马格瑞的引导下敞开了心扉,并找到了自己内心的方向。可以看出,威尔.杭特的生活中缺少了一种积极因素。 积极的心理对一个人很重要。 生活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生活,同样一个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就决定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威尔.杭特开始时候就是因为自己孤儿的身份所以自卑,自暴自弃,并且终日与一群小混混混在一起,差点就因此惹上了牢狱之灾。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即使逆境也会生活得很好,心情好了,看到的所有景物都会是美好的,困难也会成为你成长的奠基,迎风破浪,直达沧海。悲观的人,心境截然相反,遇到困难总是想着怎么办,怎么做,总是害怕自己会失败,对待生活,看不到美好的一面。一个人是否年轻,就要看他的心理状态。年轻无关年龄,只在于心理状态。积极开朗地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快乐地生活是幸福的根源。 “快乐生活”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关于过去的积极情感(安宁、知足和满意)。关于现在的积极情感(躯体愉快:指直接且相对短暂

的知觉上的欢快)和(复杂愉快:是指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乐趣)。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则是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快乐生活是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充实生活”是指充分利用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人的思想需要用一生来成长,在生活切忌不要做塑料人,积极的生活但同时也要保持一颗乐观清醒的头脑,只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才能开辟新的生活,成功不可模仿亦是不可被复制,人生不可能又有相同的路,自己的路要自己不断的去寻觅和探索,只要你去执着的走自己选择的路,总有一天会发生奇迹。 也许,我们的童年并不像威尔.杭特那样的凄惨;也许,我们的未来也并不一定能有肖恩.马格瑞中年丧妻的那般痛苦;也许,我们人生旅途中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前行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晨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的翱翔;也许...唯有把握现在,积极乐观地生活,也许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不必要的也许了... 幸福,很简单的两个字,却是一个令人不能安然淡定的名词。一些人可以科学的解释幸福的定义,却全然不知早已偏离了生活的正轨;另一些人呢,快快乐乐的充实地生活着,这是对幸福的最好的诠释了。 诚然,幸福一词难以用言语来定义,只有用心去体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一句话:只要心中有景,到处都是花香满径。

《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

《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马丁·塞利格曼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认识疗法主要倡导者之一;1988年,以最高票数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曾获美国心理协会两项大奖——威廉姆斯奖和詹姆斯卡特奖;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走出来,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因为看到“积极心理学”这个陌生而又让人好奇的词语,我买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时髦又专业的词语,诸如实用心理学、装饰性心理学、幸福 1.0、幸福 2.0、习得性无助、创伤后应激障碍、促进创伤后成长、复原力、蓬勃发展、品格优势、洛萨达比列等等。 幸福 1.0(真实的幸福)理论的基本元素是积极情绪、投入、人生意义,它不能包括人生的终极追求,以生活满意度为量度,目标是提升生活满意度。 幸福 2.0(重新思考的幸福)理论是幸福 1.0的升级版,它以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为量度,目标是提升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成就,是人生丰盈蓬勃。 下面则是蓬勃人生的各项特征及解释: 积极情绪: 总体而言,就是你觉得自己有多幸福。 投入、兴趣:

喜欢学习新事物。 意义、目的: 通常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有价值的。 自尊: 通常为自我感觉良好。 乐观: 总是对自己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复原力: 经历逆境与痛苦后,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与抵抗力,变得更加坚强与智慧。 积极关系: 在生活中有真正的朋友,有人真的关心你。 不反弹的幸福,需要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我们总是在想生活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却很少花时间去想生活中有多少幸运与赐福。 为了克服大脑的负面偏好,我们必须练习去想美好的事情。 (感恩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满足。 感恩的时候我们对人生中美好的回忆能让我们身心获益。 同时,表达“感激之情“也会加深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 具体联系方法就是亲自为ta写感恩信,用一种周到、明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另外,我们还可以多想想好事。

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一: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更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重视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提升对策。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但该时期,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群体。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学习、就业压力,让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挫折等心理健康问题。真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轻度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河北省曾对一些高校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结果表明,20%-30%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障碍;0.8%-2%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8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大学生比例基本稳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调查研究发现,25.3%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大学生体学、退学、自杀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总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性和复杂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正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开始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讲课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监狱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进得到了改进,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实心理健康

the introduc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

The origi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must date back to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which focused heavily on happiness and fulfillment. (As scientific psychology did not take its modern form until the late 19th century)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ources have influence on positivity. Socrates advocated self-knowledge as the path to happiness. Plato believed that happiness is found by finding deeper meaning. Aristotle had the idea that happiness is constituted by rational activity in accordance with virtue over a complete life. The first positive psychology summit an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ive Psychology took place in 1999 and in 2002. Since then, more attention was giv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As a positive branch of psychology, the defini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s make psychology investigate and promote realistic ways of fostering more joy i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Its purpose is to achieve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building thriving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and making normal life more fulfilling, rather than merely treating mental illness.Positive psychology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using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techniques to understand the positive, adaptive, creative and emotionally fulfilling aspects of human behavior. Its goal is to help people change negative styles of thinking as a way to change how they feel. Positive psychologists are concerned with four topics: (1) positive experiences, (2) enduring psychological traits, (3)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4) positive institutions. [8]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volve in happiness, such as age, gender, personal finances, education, intelligence, parenthood, marriage, personality, social ties, weather, religion culture, political views and suffering. It helps people complete mental health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high emotional well-being, high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high social well-being, along with low mental illness. Using your signature strengths every day to produce authentic happiness and abundant gratification is a kind of positive thinking mentioned i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verall general, positive psychology creates a bridge between Ivory and main street, contributing a well-lived and fulfilling life.

选修课《积极心理学》期末论文

我的心灵寻宝记之幸福在哪里 《职来职往》的雷鸣老师说过,一般心理专家都是曾有心理问题的,为了给自己治疗才选择了心理学,他自己就是在恋情屡屡失败后才决定学心理学的。我觉得有道理。我选择这门课程的初衷是想变得幸福起来。事实上,在上课之前我并不觉得很幸福,如果幸福的满分有100分的话,我想我只有30分,这30中分来自:我家人都好,爸爸妈妈很爱我,我还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和我想做的事。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会觉得孤独,失落,不自信,胆小懦弱,为什么我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也知道如何去改变,却无法付诸行动,我心中有两个我,一个是健康的、理想的,另一个却害怕表现出来。 每个人心中对幸福的标准都不尽相同,我认为幸福不拘泥于具体的事,幸福是一种心态。或许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拥有我想得到的东西,但是幸福的感觉是勉强不来的。既是如此,就先尝试着解决心灵里所郁结的问题吧,就如毛泽东爷爷说过的:“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关于友情,我觉得自己一直都不擅长,也因此感到孤独。其实我追求的是理想的友情。我很钦慕古人那股义气,特别是男人间的友情。伯牙与钟子期,曲洋与刘正风,高渐离与荆轲,荀巨伯与友人,那种生死之交,这种渴望也是我喜欢动漫《海贼王》的原因,因为它一直强调的梦想和伙伴间的友情是我想得到的。女生间的友情又与男人间的不同,女生更为敏感多疑,有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男人就好了。但也不是绝对的,男人间也有阴谋诡计,女人间也可有生死之交。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友情但寻它不到,这和这个社会氛围是分不开的: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虽然我们是“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但他对于人的日常生活规范和礼义之上并无太大影响,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今天,利益至上,要想获得最大利益,就必须是理智的,而非意气用事;二、我们身处和平安定的时代,古时候人们可能面对着更多、更凶险的天灾人祸,团结起来才更可能生存,彼此间相互依靠; 三、人类发展进化来的这种社会其实是让人感觉并不舒服的,这是一种违背本性的生活模式,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人的感情也因此而多变。除此外部环境之外,我性格中的多疑也是原因。怀疑别人是否当自己是朋友。多疑是因为受到过欺骗所以害怕被欺骗,是一种自

积极心理学论文答题纸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MC12163502 课程 名称 积极心理学主讲教师 王晓钧/郭 田友/张玮 /李小青/g 高秋凤/彭 晓哲 评分 学号2014040293 姓名张智专业年级大一管理学院 题目:让积极心理学引导生活 期末考试内容: 根据18次课程主题内容自选题目。具体主题内容包括积极心理学、东西方积极文化心理、审美心理、幸福感与幸福观、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学习、积极职业发展、积极财富观、积极家庭关系、积极人际关系、积极恋爱关系、积极性关系、压力及管理、心身关系及积极改变方法。

让积极心理学引导生活 赛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后,积极心理学受到世人的关注,可谓是心理学的前沿。积极心理学可谓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在我看来,它有三个特点:内容充满正能量,研究正常生活,而非治疗心理疾病。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逻辑推论进行证明,不直接依靠直觉和例子。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生活。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三大层面:积极的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三大心理健康观分别是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课程紧紧围绕这几方面展开,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 在生命的意义一章中,从文化角度,心理学角度,生命价值取向角度,讲解了生命的意义。 在文化角度中,运用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解释了几种先贤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见仁见智解释大归结五点原因:人的认识发展进程所致,的追求目标取向所致,人的生命周期规律所致,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所致,人的现实社会境遇所致。同时介绍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原罪说,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的价值取向。 在心理学角度,介绍了几种著名的心理学理论。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年龄将人生分为七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和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分析各个需要之间的先后顺序和联系。 在生命价值取向角度中,介绍了生命意义的个人取向,社会取向,积极取向消极取向。分析了各个取向的特点,举出具体例证。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基本问题上给出指导。我们还了解了:追求财富的生命观,追求利己的生命观,追求虚无的生命观,追求宿命的生命观,追求积极的生命观,追求社会价值的生命观。正确道路的取向跃然纸上。 幸福观一章分为幸福的理解,幸福观,幸福感三个部分。 对幸福的理解告诉我们,幸福就在生活中,每个人身边都有幸福,只是还没有去发现。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中西哲学家对“幸福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精神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个人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全体的快乐为幸福”的感觉。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幸福观。本节还讲解了幸福和幸福感的区别,告诉我们幸福带有客观性,幸福感带有主观性,幸福是他评的,幸福感是自评的,幸福不一定针对个人,还可以针对人生、人类,幸福感是个人体验,幸福是哲学范畴,幸福感是心理学范畴。 幸福观一节中介绍了东方三大幸福观和西方三大幸福观。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知足常乐,过质朴自在的田园生活。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佛教基本教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西方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人的感性生活,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与快乐,而这些满足与快乐本身就是道德的。西方理性的幸福观认为单纯的感性生活不能获得幸福,而单纯的理性生活也不能得到幸福。因此,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混合的生活,是一种理性与感性、快乐与智慧混合的生活,是“蜜泉”加“清凉剂”的生活。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要达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 幸福感一节中介绍了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介绍了Keyes构建的积极心理健康模型:积极情绪,积极心理,积极社会功能。还介绍了影响幸福感的心理

2019积极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1、“美”指能够引起我们____的事物和属性。(填空题) 第一空:感官快乐 2、希腊神话中______被认为是女性美的最高象征。(填空题) 第一空:美神维纳斯 3、________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填空题) 第一空:元青花瓷 4、审美的关键在于“审”,而“审”对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透过外在的美达到_______,这才是“审美”的本质。(填空题) 第一空:身心的愉悦 5、_________指在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事物时获得的愉悦情感和精神享受。(填空题) 第一空:审美心理 6、根据()可以将对言语美的表达分为浅入浅出型、浅入深出型、深入深出型和深入浅出型四类。(单选题) A、言语和思维的同步性 B、言语的内涵 C、思维的质量 D、话题的深入 正确答案:B 7、巴黎卢浮宫镇馆三宝不包括()。(单选题) A、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B、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C、米洛的维纳斯 D、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正确答案:D 8、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原因是阁中藏有三位著名书法家的稀世珍品,以下不属于“三希堂”由来的作品是()。(单选题) A、王殉的《伯远帖》

B、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王献之的《中秋帖》 正确答案:C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体现了下列哪一种行为逻辑?()。(单选题) A、选择逻辑 B、人格逻辑 C、行为方式逻辑 D、时间逻辑 正确答案:D 10、下列哪一种人的幸福感体验与其他三种人不同?()(单选题) A、善于捕捉生活美的人 B、追求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人 C、具有乐观人格的人 D、合理运用情绪记忆、善待自己智力的人 正确答案:B 11、根据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 Theory,好工作就是适合自己的、人职匹配的工作。(判断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12、职业规划建立在认识自己、了解职业基础之上,为我们指明方向。(判断题)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13、找到职业的标志性优势(signature strength),选择一份可以实践个人标志性优势的工作,增强工作中的幸福感,能够让你工作的更快乐。(判断题)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14、生涯选择的好与坏,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最终还是要看是否能让自己的内心和生活获得满足,是否能让自己幸福。(判断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优课_积极心理学答案精选

2-4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1、具备生命意义的消极取向的人具有两种生存倾向:________和向外的社会倾向。(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向内的消极倾向 2、心理学和宗教的差异之一在于,所有宗教都试图回答“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尤其是“死”的归宿问题。心理学关注生死之间________的问题。(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人如何更好活着” 3、意大利画家安格尔的代表作_______用裸体少女和泉水暗示着人类的生殖本能,是歌颂人类生殖本能的不朽之作。(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泉》 4、调查发现,世界上的长寿者都具备四个明显的特征:合理饮食、______、平和心态、生活环境。(填空题) 我的答案: 第一空: 科学运动 5、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阶段称为“自我同一性”阶段,此阶段是对生命意义困惑的最初阶段。(单选题) A、 幼儿园到小学 B、 小学到初中 C、 初中到高中 D、 高中到大学 我的答案:C

6、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生命意义的积极取向称之为()。(单选题) A、 生的本能 B、 爱的本能 C、 性的本能 D、 建设的本能 我的答案:B 7、健康是指()。(单选题) A、 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B、 没有病痛。 C、 没有心理疾病。 D、 身心舒适。 我的答案:A 8、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单选题) A、 人的认识发展进程 B、 人的追求目标 C、 人的现实社会境遇 D、 人的生命周期规律 我的答案:C 9、下列不属于生命意义的社会取向的是:()。(单选题) A、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浅述积极心理学论文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推动了传统心理学的巨大发展,给传统心理学带来许多新的思想和理论,在其逐步发展阶段中,国内许多学者对之给予了 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入手, 分析当前积极心理学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笔者的几点想法,以供广大心理学专 家参考,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部分理论资料。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考;问题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人类的优点和良好品德,传统心理学一般只注重问题的修复,然后建立人类生命中的良好美德,推动了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完善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范 围和领域,例如教育学、社会工作、公共服务等,引入心理学的概念能够提高这些行业的 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积极心理学最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本世纪初开始逐渐被国内的心理学研究学 者所重视,相比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弱化了对心理消极情绪的研究,专注于发掘人 生命中积极的方面,比如人的愉悦情绪体验、良好性格优点、和睦的人际关系、幸福感、 健康的价值观等。有文献表明积极心理学是造就人类未来幸福和阳光大道的有力工具,它 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延伸至人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让其积极的理念和行动产生健康的 推动作用,让现代心理学更加全面和完善。 2.积极心理学面临的问题 2.1研究视角较为狭窄 当前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主要有积极情绪体验、人格特质以及组织系统三个层次,研究领域的确定虽然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划定了宏大的框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限 制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积极心理学本身作为创新的思想理论,具有无限的潜能和想 象力,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让传统心理学同其它研究领域之间的矛盾和漏洞逐渐被弥补,加 强了传统心理学同其他领域的衔接和联系,为这些科学应用领域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例基础。目前积极心理学的三分领域方法,很 大程度的限制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专家在研究时容易忽视其巨大的发展 潜力。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的划分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当 前的三分法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视角的革新,借鉴 国外优秀经验,改良国内的研究方法,拓宽其狭窄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提出大胆的理

积极心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学论文 随着人们大踏步的迈进21世纪,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心理学的发展也愈发的得到重视。拥有健康的身体已不再只是生理学家的关注所在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也投身于此。 众多的研究发现表明,许多生理疾病与心理的异常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心理状态对生理疾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提升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学发展的初期阶段,心理学家大多致力于研究心理病态,例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从对精神病的研究起步的。自二战之后,在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倡导下,人们的目光逐渐投向积极地正向的心理研究方向。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才正式被提出,并迅速引导了整个心理学的发展。 所谓积极心理学,通俗的说法就是培养幸福感。 我觉得幸福才应是最大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并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从我学习积极心理学后,我看问题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的身边,却常常视而不见;原来幸福就在于能掌握的积极心理力量;原来心理的力量可以‘练习’,而很多人却习惯于无助;原来人有无限的潜能,却自己不知道…… 我们学习积极心理学时,重要不是它的理论而是要从其实用性入手,把重点放在怎样将积极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实际中,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改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我感到上完积极心理学的课之后,我的生活得到了改变,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按照心理学的界定,主观幸福感就是个体对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积极心理学就是幸福的密码,这个密码能使我们的幸福感提升。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首先要做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寻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热情到底在哪里。其次是要学会用幸福来度量生活中很多东西的价值,减少期待外界所定义的成功。第三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珍视所拥有的,不要沉浸到完

积极心理学期末考试第五次模拟练习

积极心理学期末考试第五次模拟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属于消极的文化心理倾向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C.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满分:2.00分 得分: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2. 佛教遁世观念在汉文化中相当普遍;原因很多;但当今这种观念的泛滥;与()的著名与普及不无关系。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满分:2.00分 得分:2.00 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3. 个体认为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高;而坏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概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 。

A. 风险的悲观偏差 B. 从众心理 C. 概率估计 D. 风险的乐观偏差满分:2.00 分得分:2.00 分你的答案: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4. 感觉精力枯竭是哪种压力信号? A. 生理信号 B. 情绪信号 C. 思想信号 D. 行为信号满分:2.00 分得分:2.00 分你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教师评语: 5. 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与强、平衡、灵活相对应的是下列那种气质类型_____________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抑郁质 D. 粘液质 满分:2.00 分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观幸福感 摘要: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历史、理论研究、影响因素等方面,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新进展。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发展,新进展 一、主观幸福感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0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等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希望、好奇心等,以及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等,还有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如积极的工作制度、积极的家庭关系等。 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主观幸福感既是它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和感受,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既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生活状态、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关于满意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情绪体验上对这些方面的主观认同。 Diener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第一,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个体自己定的标准,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具有同等程度的幸福,但它们的实际标准却是不一样的。第二,主观幸福感不仅指主体满意消极的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第三,主观幸福感不是指个体对其某一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估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其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体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19世纪英国伦理学家、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观比较接近。边沁主张:“所谓善便是快乐和幸福,所谓恶便是痛苦。因此,一种事态如果其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大于另一种事态,或者痛苦超过快乐的盈余小于另一种事态,它就比另一种事态善。在一切可能有的事态当中,包含着快乐超过痛苦的最大英语的那种事态是最善的。”按照功利主义观点的解释,快乐是人生的主要追求,每个人总是追求他认为的自己的幸福,而人的幸福主要集中在个体经历的情绪、心理和身体的快乐和痛苦上。因此,幸福生活的特征就是人心理和生理上快乐的出现和痛苦的去除,这可以看作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先驱。 如果说早期的哲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是建立在思辨的理性的基础上,那么真正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还是到20世纪早期才出现。Flugel在1925年通过记录一定样本的人群在不同时刻的情绪性事件来研究人的心境,根据这些记录,并最终概况出不同时刻的情绪反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关于人类的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开始得到蓬勃发展,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Gallup.G,Gurin.G,Cantril.H等,他们运用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量表对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人群进行幸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这种调查主要是通过让被试回答一些量表问题来获得

品味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教学教材

品味塞利格曼的积极 心理学

品味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本文主要从塞利格曼的简介、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积极心理学。 关键词: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幸福,内在动机,沉浸体验 1.前言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浪潮,补充完善了仅仅研究心理缺陷和病态的理论阶段。在美国,塞利格曼教授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基础,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主要关注与人的积极力量和幸福有关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个人概况

马丁·塞利格曼(1942-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1942 年8 月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奥尔巴尼。1964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7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塞利格曼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998 年,塞利格曼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据海格布鲁姆等2002 年数据统计显示,塞利格曼是20 世纪百名杰出心理学家之一。2006 年,塞利格曼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这一奖项是为在心理学理论和应用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推动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科学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 3.研究方向与理论 3.1幸福 塞利格曼在2002年提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喜悦或安详,也包括积极的状态,如沉浸或欣慰。 3.1.1.积极情绪:塞利格曼将积极情绪划分成三类: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和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将来有关的幸福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 3.1.2.幸福的作用:塞利格曼认为,积极情绪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更好的关系和显示更强生产力的机会。幸福的人们会高估他们的能力,对积极事件比对消极事件记得更多,但由于他们会运用一些重要策略,因此他们更擅长做生活的规划决策。

幸福心理学期末完整版考试答案

幸福心理学期末完整版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 1观察者对他人行为易做()。(1.0分)1.0分 ?A、内归因 ?B、外归因 ?C、自我贬损 ?D、防御归因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2有些人既不为现在生活考虑也不考虑未来生活,这属于本·沙哈尔提出的幸福模型中哪种类型的人?()(1.0分)1.0分 ?A、幸福型 ?B、忙碌奔波型 ?C、享乐主义型 ?D、虚无主义型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3《梦的解析》的作者是()。(1.0分)1.0分 ?A、塞利格曼 ?B、弗洛姆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4关于国外幸福感研究处于描述性阶段的是()。(1.0分)1.0分

?A、20世纪90年代至今 ?B、20世纪60年代-9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5当一个人以()和自主追求的方式来追求目标的时候,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1.0分)1.0分 ?A、内在价值 ?B、外在价值 ?C、社会价值 ?D、他人价值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6在大脑中,放大恐惧性情绪主要是()工作的结果。(1.0分)1.0分 ?A、下丘脑 ?B、海马体 ?C、杏仁核 ?D、视丘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7以下哪位心理学家发现了很多遗传性的特征。()(1.0分)1.0分 ?A、戴维·吕肯 ?B、塞利格曼 ?C、米哈里 ?D、狄纳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8以下哪本书可以了解罗素的幸福观。()(1.0分)1.0分

?A、《幸福心理学》 ?B、《被遗忘的幸福密码》 ?C、《幸福之路》 ?D、《积极心理学》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9认知的改变从()开始。(1.0分)1.0分 ?A、发现 ?B、行动 ?C、接收 ?D、学习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10人面对问题的策略包括控制策略和()。(1.0分)1.0分 ?A、战斗策略 ?B、逃避策略 ?C、麻痹策略 ?D、转移策略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11关于解构神话爱情故事,不正确的描述是()。(1.0分)1.0分 ?A、这些故事中的男主角往往很软弱 ?B、这些故事带有男权主义色彩 ?C、这些故事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今天的社会已是男女平权 ?D、这些故事的女主角大多符合了男性的幻想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12在很多群体性事件中,民众情绪没有得到疏解,而派去的警察引发群众更大的恐惧感,造成暴力引起暴力,从心理学上看这属于()。(1.0分)1.0分

积极心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学有感 在众多学说中,心理学一向被人们冠以神秘的色彩。在人们看来,它强大,能影响人类的想法,甚至催眠人类的意志。而在我看来,适当的人运用心理学可以解决多数人的心理问题,给他们带去希望和快乐,使他们获得新生。 我曾一度想要读心理专业,希望有机会成为一名心理医生,解决自己的问题,也给他人带去快乐。不过考虑到很多因素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却也想着,至少可以去旁听心理学的课程。所以当看见选课手册上的积极心理学时,我毫不犹豫的打了勾。 课程当然是轻松愉快的。我们画了自己的手型,写下最近的目标;又同排做游戏,互相交流;我们看过鲁豫的访谈节目;一起加了老师的qq群;看了感人的电影;写下自己的大学生活感悟……这一学期的课过得很快很充实。 画手型,写目标 还记得我把手按在纸上,仔细描绘出它的外廓。然后在每一根手指上写下自己的目标。我仍清晰地记得,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刷高四级的分数;第二个目标是认真学习,期末刷绩点;第三个目标是看完带到学校的《气场修习术》;第四个目标是自学,日语明年参加考级;第五个目标是回家学习缝纫。那时我感觉那只手勾起了我心中的热情,执着的想完成自己的目标。老师叫了几个同学上台讲出自己的目标,最多的是努力学习和找到男女朋友,大学的时光仍然无忧,大家都抱有美好而单纯的梦想。

增进情感 那次,老师叫同排的人起立左转,双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给他捏捏捶捶,再后转做同样的动作。好多同学都十分羞涩,手上的动作也是十分无力,尤其是男女生间。我也几乎没怎么用力,感觉很不好意思。坐下后老师又让周围的人交流,我和我右边的女生做了自我介绍,感觉没刚才那么生疏了,我们俩谈了对老师要求的看法,说出心里的尴尬,两人一起笑。选修课是个不错的结识外院小孩的方法,而老师自己则是强化了这个机会。我想那天有许多人都认识了新的伙伴吧,也许还会有老师戏言的情侣呢。 鲁豫有约 我看过鲁豫节目后,印象最深的是那对恩爱的夫妻和那3个在联合国打工的学姐。那对恩爱的小情侣在过去那个年代敢于违背校规而顺从自己的真心。面对流言不解释,面对学校的施压不妥协。那种勇气正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获得幸福的途径。 在看那期打工的节目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联合国居然招收留学生打工,也为那三个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并成功了的学姐所震撼。那些学姐身上有一种我想我很少有的勇气,在被拒绝前不放弃希望,无论成功与否都淡然放下,而独身一人国外遭遇困难时,乐观的想办法解决。这是一种带人向上的力量,也是我上大学以来一直在锻炼,缓慢进步的能力。几位学姐讲起她们的经历时很是平静,她们将一切困难归于平静之后,微笑着回忆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快乐。 qq群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整理了积极心理学的观后感,欢 迎大家阅读。 积极心理学观后感每个人都在说︰幸福似乎离我们愈 来愈远了,而生活的忧郁指数也年年增高?为什么时代进步给了我们好的生活享受,却又让我们如此不快乐呢?难道过好日子错了吗?还是其实幸福,也可以很简单?随着时代进步,物质生活不断的提升,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受似乎并未随着增 加;人们所拥有的物质环境,胜过从前年代,可是他们的幸 福感受却不见得高于早期年代的人们。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从其发展背景来看,一是源于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现实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自身生 存环境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把对幸福的研 究上升到科学层面,出现了许多与幸福感有关的实证研究。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认为主观幸 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 评价,它既包括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也包括积 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种情感反应。它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 观反映,它的评定依赖于个体内在的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

主观性;它还是一种综合评价,既包括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 价,又包括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因此具有整体性;同时幸福感和人格有关,它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乐观的 人即使遇到挫折和消极的事情,都能够积极看待,而悲观的 人总是看到事物的消极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理论来解释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如状态 理论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 件的多寡。虽然幸福事件的确能够增加幸福感,但该理论忽 略了个体的气质类型及归因方式,因为有些人是天生的悲观 者,什么样的事情在他眼中都可以解释为消极的事情。 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 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 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幸福感受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诚 如《不断幸福论》书中揭示,「情绪是无意识的,但感受是 有意识的」,这意味着感受是可以藉由认知的改变来加以控 制的,另外,「正面的感觉会让脑内的神经连结生长,而快 乐将会随着这些新的连结一起出现。所以,利用认知及行为 的感恩策略,于日常生活中找寻「观他人的功劳、恩惠」的 事物,「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能将「感谢化诸言语,当面向对方道谢」,那么幸福就像是美国作家Josh Billings 所说的,「假如你曾追寻到幸福,你可以了解,那就像一个 老妇人急着寻找她遗失的眼镜,却发现它好端端架在自己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