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统计基础数据,是企业制订产品生产定额、产品消耗定额和经营计划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统一管理统计数据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统计信息传递系统,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监督考核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众所周知,公司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生产工段日产量报表和各类生产单据,因此日报表及生产单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围绕生产系统数据管理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各级员工要认识对基础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材料的领用和消耗、产品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进度的跟踪、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设备利用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监管等等都是围绕大量数据管理的手段来展开活动。可以说离开数据管理的生产管理是空洞的。

其次,了解各类基础数据的要求和作用以及所生成统计指标的意义。

文员和工段管理人员对生产工段基础数据要进行审核,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比如生产系统的考核统计指标——产能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这两个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实际产能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定额。科学的产能数据为生产系统的计划与调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市场部与客户确认交货期提供参考。

产能利用率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日报表产量和生产时间,这就要求填写报表时各类工作内容所耗用工时需真实的填写清楚,包括调试、换版、换墨、正式生产等等都要明确区分。通过对各类生产时间进行分类及整理,可以了解生产异常状况,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如何缩短生产时间中的次要工时提供参考。这一点也是确定其工作方法、措施,改进生产管理,化化工艺流程、制定设备及人员安排和员工培训的基础。

最后,提高基础数据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生产管理中数据的运用不能只满足单纯的用于进行计件考核、消耗奖惩等,应为生产的全过程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生产过程各工单产品数据为生产管控、品质跟踪、成本考核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生产数据对员工生产效率进行考核,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品质的持续改进离不开质量数据的分析,在分析对比中才

能暴露问题,找到改善措施的切入点,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为提高基础数据的应用能力,企管部进一步加强了对基础数据管理。在规范报表填写要求的同时,做好基层统计员和文员的统计理论知识培训工作、报表审核事项的实际指导,把基础数据纳入到所有员工的绩效考核中。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量化工作。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加强基础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应用能力统计基础数据,是企业制订产品生产定额、产品消耗定额和经营计划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统一管理统计数据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统计信息传递系统,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监督考核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众所周知,公司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生产工段日产量报表和各类生产单据,因此日报表及生产单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围绕生产系统数据管理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各级员工要认识对基础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材料的领用和消耗、产品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进度的跟踪、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设备利用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监管等等都是围绕大量数据管理的手段来展开活动。可以说离开数据管理的生产管理是空洞的。 其次,了解各类基础数据的要求和作用以及所生成统计指标的意义。 文员和工段管理人员对生产工段基础数据要进行审核,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比如生产系统的考核统计指标——产能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这两个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实际产能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定额。科学的产能数据为生产系统的计划与调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市场部与客户确认交货期提供参考。 产能利用率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日报表产量和生产时间,这就要求填写报表时各类工作内容所耗用工时需真实的填写清楚,包括调试、换版、换墨、正式生产等等都要明确区分。通过对各类生产时间进行分类及整理,可以了解生产异常状况,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如何缩短生产时间中的次要工时提供参考。这一点也是确定其工作方法、措施,改进生产管理,化化工艺流程、制定设备及人员安排和员工培训的基础。 最后,提高基础数据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生产管理中数据的运用不能只满足单纯的用于进行计件考核、消耗奖惩等,应为生产的全过程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生产过程各工单产品数据为生产管控、品质跟踪、成本考核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生产数据对员工生产效率进行考核,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品质的持续改进离不开质量数据的分析,在分析对比中才

主数据管理办法

中国联通供应商主数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逐步形成中国联通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企业运营和各业务发展提供唯一、准确的供应商基础数据,实现中国联通供应商基础数据的单点录入、全局共享,依据中国联通采购管理办法、中国联通IT规划等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供应商,是指直接向中国联通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个人。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其他自然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供应商主数据,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各个信息系统需要共享的,长期稳定存在的,描述供应商自然属性的相关数据。 第四条中国联通供应商主数据管理的原则:一级平台、两级管理、三级操作。 第二章供应商主数据管理范围 第五条中国联通供应商主数据按照企业供应商和个人供应商分别管理。对于费用较低的零星购臵或一次性供应商,根据成本优先的原则不对其数据进行管理,仅作为企业

供应商的特殊类型(杂项供应商)予以归一化管理。 第六条供应商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务地点信息、联系人信息、采购信息和财务信息等五类信息。供应商基本信息是供应商的自然属性,由供应商主数据系统管理。 第七条供应商的其它业务属性,由各业务属性的归口部门负责,通过各专业应用系统创建和维护。供应商的业务地点信息和财务信息由财务部门归口负责,在ERP系统中维护;联系人信息和采购信息由采购管理部门归口负责,在采购管理系统中维护。 第三章供应商主数据管理职责 第八条中国联通建立全集团统一的供应商主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全集团集中的维护工作组,统一负责供应商编码、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 第九条中国联通总部和省两级采购管理部门是中国联通供应商主数据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供应商主数据管理制度、规范、编码规则和操作手册,负责指导下级公司的供应商主数据业务操作工作。供应商编码标准见附件1。 第十条中国联通总部、省、市三级采购管理部门是中国联通供应商主数据的业务操作部门,负责受理各级供应商主数据创建的申请、审核、创建、维护和分发等工作。各级采购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改进版

发展历程: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又称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电子商务ERP&EC IT对企业的影响:营销网络化和虚拟化,直接化个性化;管理集成化和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和智能化;组织模式柔性化虚拟化;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重组等(P17) 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仅是IT技术及其投资问题,而且涉及到其所存在的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建设、融合与变革问题。社会信息化环境建设,会使企业信息化投资产生倍增与放大效应。且这一建设需要在政府的组织引导、协调下,由企业和其他相关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完成。 为什么说信息系统学科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 主要理论和技术基础来源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以及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系统的现代研究方法中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行为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是经过加工有一定含义的数据,它可以减少、消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对接收者的决策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数据:是记录和表达客观事实的各种可鉴别的符号。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室数据的含义。数据只有经过经过加工处理和解释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 知识:是人们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加工而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经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它可以提高人们对新情况作出的反应,并提高人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系统:是由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信息与数据和知识的关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是相互有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一组重要概念,他们都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而根据人们对客观事实观察记录数据的加工程度不同,它们分别位于信息价值链的不同层次,对人的行为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级子网组成。常见拓扑结构:总线型、星状、环状、树状和混合型。数据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通信。 体系结构模型:ISO/OSI模型为开放系统连接提供了一个概念上的功能性结构,模型中反映了通信结构多层次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目的在于提供框架。 TCP/IP指的是一整套数据通信协议,其名字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它是当今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因特网。

完善基础台账与记录,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完善基础台账与记录,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石门农电公司壶瓶山服务部覃道周、易长龙 供电所的基础资料与台帐是形成于供电所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手材料,它来源于生产经营,又反过来指导着经营生产工作的开展。抓好基础台账、各种记录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10年起,壶瓶山服务部对各类台账、记录进行了统一的疏理。经过二年的实践证明,搞好基础资料管理给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现在我结合我们的实际谈下台帐管理、记录规范化,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要清楚认识到完善各类台账、记录的作用 台帐资料是规范管理上档次,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同时,各种记录也是人员履职记录,是明晰各方面责任的需要。2007年元月,刚接管壶瓶山辖区时,连基础的10KV线路杆塔台账、用户明细、线路走向图都都没有,新进的员工找不到台区、找不到用户,出了故障抢修人员找不到设备位置,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就成了当务之急。我所随之开展了线路设备资料清查,员工一基一基杆塔、一台一台变压器的清理,逐项登记,还自购电子测距仪对线路进行了丈量,最终形成了完善的线路设备台账资料。2011年又完成了低压线路图纸的绘制工作。 形成了完备的台账之后,我部定期开展线路巡视,设备检测,形成了详实的检测、巡视、缺陷处理记录。通过对台账、记录记

载的系列资料数据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当前的管理状况,而且还可以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从而明确工作方向。 二、如何建立规范的管理台帐、记录资料 (1)首先要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强化责任是搞好基础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保障。壶瓶山供电所形成了内务资料三级管理机制,供电所管理人员负责对各种台账、资料的采集、完善作指导、监督、考核,资料专责负责向各班组收集资料,并进行汇总统计、整理、装订归档,各班组则负责保证按时清理、上报各类数据、资料,为协助班组搞好台账、记录收集,每个班都配备了一名掌握电脑操作的员工协助班组长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使员工明确设置基础资料的目的和意义,对各种台帐、记录的填写熟练掌握,使其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有机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管理链条,员工良好的“执行力”确保做到资料“收齐无漏及时归档”。 (2)制订统一台账及记录格式。2010年我所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根据岗位将各类台账、记录划分为综合管理、安全生产、营销管理、优质服务、客户档案五大类,共计68小项。并逐步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了格式统一。所有台账、记录均在专门的资料管理主机上建立了电子档,并建立了查阅索引。2011年元月,我们将班组上报的报表格式也进行了统一,大大方便了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归档。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构成应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 1 投资控制 (1)投资分配分析; (2)编制项目概算和预算; (3)投资分配与项目概算的对比分析; (4)项目概算与预算的对比分析; (5)合同价与投资分配、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 (6)实际投资与概算、预算、合同价的对比分析; (7)项目投资变化趋势预测; (8)项目结算与预算、合同价的对比分析; (9)项目投资的各类数据查询; (10)提供多种(不同管理平面)项目投资报表。 2 进度控制 (1)编制双代号网络计划(CPM)和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MPM); (2)编制多阶网络(多平面群体网络)计划(MSM); (3)工程实际进度的统计分析; (4)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动态比较; (5)工程进度变化趋势预测; (6)计划进度的定期调整; (7)工程进度各类数据的查询; (8)提供多种(不同管理平面)工程进度报表;

(9)绘制网络图; (10)绘制横道图。 3 质量控制 (1)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制订; (2)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验收记录和统计分析; (3)工程材料验收记录; (4)工程设计质量的鉴定记录; (5)安全事故的处理记录; (6)提供多种工程质量报表。 4 合同管理 (1)提供和选择标准的合同文本; (2)合同文件、资料的管理; (3)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处理过程的管理; (4)涉外合同的外汇折算; (5)经济法规库(国内外经济法规)的查询; (6)提供各种合同管理报表。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 计划编制 各项目通常要编制四个层次的进度计划。 ①项目总进度计划:用横道图方式反映整个项目的主要装置和单项工程的综合进度关系,约束其下各层次的进度计划,是供项目决策层使用的计划,一般每月发布一次。

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

单位会计核算系统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

说明:系统管理员操作部分为系统管理菜单,包括组织机构、权限设置、基础数据、系统设置、日志管理、账套备份、电子附件几个菜单,其中组织机构、权限设置、基础数据、系统设置为日常经常用到的几个菜单,需理解并能正确操作,才能帮助用户解决进行日常业务之前的基础信息维护问题。其中: 组织机构:部门或单位基本信息,需要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维护。权限设置:用户、角色等权限设置,为用户授权对应的账套后,用户才能在所授权账套进行业务工作,并且只能在此账套进行业务工作。 基础数据:包括基础信息、会计科目等基础数据,基础信息为组织级基础信息,基础信息的变动将对此地区平台所对应的基础信息产生影响。系统设置:系统中、模参数设置版下发、系统注册、旧系统数据导入为日常经常用到的菜单,参数设置中修改参数将对用户业务操作产生影响,模版下发允许管理员对各账套报表模版等进行下发。 日志管理:用户日常业务中的操作查询。 账套备份:对账套进行备份与恢复。 注意:系统管理部分为系统管理员操作部分,其她人或者不理解的情况下不允许对系统管理菜单进行操作,系统管理部分信息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用户基础业务操作。

第一部分系统管理平台操作 登录进入系统主界面,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主界面 1组织机构 1、1组织机构维护 登录系统,选择【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维护】菜单,进入组织机构维护界面,如下图1-2所示: 图1-2组织机构维护 1、1、1增加组织机构 在组织机构维护主界面(图1-2),点击【增加】|【增加下级】按钮,进入增加组织机构界面,如图1-3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二、系统三、信息系统四、管理信息系统 一、信息(Information) 1.数据是用人们可以识别的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实体属性的值。 数据记录需要载体。载体不同,记录数据的形式也可能不同。 2. 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对某个目的有用的数据。 3.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真伪性):符合事实的信息为“真信息”,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为“伪信息”。 2)实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效用逐渐减小,直至全部消失。 3)不完全性:由于人的能力所限,人们不可能得到关于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再说,人们也不必要去了解关于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 4)等级性:对应不同的管理层次,管理信息分为:作业级、战术级和战略级三个等级。 5)变换性:根据不同的载体可以将信息变换成不同的形式。 6)价值性:信息是经过加工得到的,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7)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人共同拥有和使用。 8)异步性:①滞后性:加工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 ②超前性: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 9)再加工性:经过加工得到的信息可以被再次加工产生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新信息。4.信息的度量:信息量——消除人们对某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多少。 1)一个事件发生一次所产生的信息量 注:若以e为底,单位为nat ;若以10为底,单位为hart 。 2)某一时期,多个事件发生多次所产生的平均信息量(信息熵) 二、系统 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至少2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元素)为完成某个(些)共同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有机的整体。 2.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 3.系统的生命期 三、信息系统 1.为什么要建立信息系统 企业的“四流” 2.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以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为目的的人造系统。 3.信息系统的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阶段 ①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特征:用计算机简单代替手工劳动。 ②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各单位: 根据**、**和**、**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经**领导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各单位要按照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要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中的各种责任,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二、切实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各单位要设立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及应用、管理、维护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要建立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各尽其职,常抓不懈,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信息安全保障职责。 三、严格执行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各单位要提高计算机网络使用安全意识,严禁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严禁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办公内网必须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并强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防护措施,有效监控违规操作,严防违规下载涉密和敏感信息。严禁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等处理、传递、转发涉密和敏感信息。 四、加强网站信息发布审查监管 各单位通过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信息,要遵循涉密不公开、公开不涉密的原则,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要对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审核内容包括:上网信息有无涉密问题;上网信息目前对外发布是否适宜;信息中的文字、数据、图表、图像是否准确等。未经本单位领导许可严禁以单位的名义在网上发布信息,严禁交流传播涉密信息。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各单位网络信息发布审查工作要有领导分管、部门负责、专人实施。 五、组织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清理检查 各单位要在近期集中开展一次网络安全清理自查工作。对办公网络和门户网站的安全威胁和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各种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及时按照要求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各单位要加大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要全面清查,严格把关,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要认真整改。 各单位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决防止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发生,为**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摘要:阐述了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以此讲明了企业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不仅是统计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治理的需要。 关键词:治理统计工作规范化 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确实是按照科学的、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把企业全部统计工作用简练、准确的语言做出明确规定,使企业统计工作条例化、程序化、规范化,严格按照统一的科学标准进行统计建设,开展统计工作,以此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水平和企业治理水平。 1.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对普及提高统计科学水平,推动企业经营治理,技术进步和生产建设的连续稳固、和谐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事实上施细则的实际步骤和有效措施。 《统计法》自实施以来,各级统计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如:制定了各级地点性统计法规或条例,开展统计法规执行大检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检查核实统计数字等,然而《统计法》及事实上施细则规定的企业统计机构建设和统计干部的配备等方面,在许多的企业还没有实现,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甚至没有设置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岗位,统计报表由财务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有些企业统计人员的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三权经常受到“长官意志”的干扰和侵犯。因此,企业的某些统计资料存在着虚假现象和水分,造成企业的某些统计数字资料存在着失实的潜在危险。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找到一种较好的有效形式,能够更快地把企业统计机构,统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起来,把统计人员配好配齐,同时稳固下来,解决统计人员和统计干部更换频繁、阻碍统计事业进展的咨询题,保证统计人员依法行使统计不受侵犯。 1.2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企业实现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科学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运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奠定基础。抓住了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就抓住了企业统计工作的要紧矛盾,抓住了关键,对企业统计工作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统计调查方案时,①必须先确定调查的目的,如对物资库存情形,即能够从物资爱护保管方面研究,也能够从物资品种规格,结构方面或从物资储存时刻、周转、速度方面考察;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如调查物资库存量,必须依照物资库存量的特点,将验收入库物资与待验入库物资以及在途中物资区分开,如此才能收集到正确的资料;③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④调查时刻和调查地点;⑤制定调查的组织打算,如明确调查的领导机构,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文件印刷,编制调查经费预算等。 1.3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抓住了基层,抓住了统计资料的源头,能够保证统计数字资料从源头到宏观传输加工处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原状数字真实了,准确了,国家各级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数字就有了真实可靠的基础,能够有效地解决某些数据不准不实的潜在危险,国家和各级宏观、企业微观决策才有准确、可靠的数字资料。例如统计台帐,它是依照编制统计报表、基层经营治理核算的需要,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将零散的原始记录资料依时刻顺序,经常进行登记,系统地积存统计资料,并定期进行总结的账册,要紧作用是:发挥统计服务和监督的作用,为编制统计报表提供资料,通过序时登记,能够进行动态观看,研究现象进展变化的规律性,为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1.4开展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治理水平,保证企业上治理、上档次、上水平的需要,因为统

管理信息系统 课后答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案例分析:奇瑞公司的 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 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系统具有的特点。 系统具有的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 ERP 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 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 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 ERP 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 ERP 与 SCM、CRM 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 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数据处理先后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在简单数据处理阶段,数据与程序没有分离,需要手工安装数据的存放方式和处理过程,仅用于简单数据计算的场合。文件管理阶段有了专门的数据文件,数据采用统一方式组织,能够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需要。数据库系统阶段通过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的组织,数据及其联系被统一考虑到数据库结构中,实现了全局数据的统一,适合大型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

CCIP平台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CCIP平台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CCIP V1.0 ]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12月12日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目的为指导程序开发人员进行程序开发,并供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方案及测试用例的编写时参考。 1.2.背景 1.本文为常州信息学院统一数据平台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说明书。 2.本项目的具体开发人员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教师,产品的最终用户为常州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3.定义 参见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略。 1.4.参考资料 略。 2.系统的结构 系统及模块划分:

3. 模块设计说明 3.1. 用户组管理 3.1.1. 模块描述 平台的用户需要进行分类授权,以便执行各自的操作,完成各自的职责功能,所以对平台用户进行分组,另外有相应模块可以对用户组进行授权。 3.1.2. 界面描述 图:用户组管理页面

3.1.3.功能描述 ●用户组列表:页面首先列出目前系统的所有用户组,支持分页显示,在列表中显示 组名和说明,后面带“选择”按钮,选择后可进行“更新”和“删除”,列表下还 带“添加”按钮,实现新增数据功能。 ●用户组新增:输入组名和说明,保存时必须判断组名是否都填写完成,且要判断 组名是否有重复,否则不能保存。 ●用户组修改:选择要修改的用户组,保存时条件同新增。 ●用户组删除:删除时必须弹出确认框,以便用户再次确认,删除用户组时需要调用 存储过程,删除和该用户组对应用户的关联和已授权给该用户组的功能菜单项关 联。 ●页面支持局部刷新(使用AJAX组件或技术),以下模块都同样处理。 3.1. 4.性能 由于后台管理的数据量非常小,并且后台管理也不是日常经常使用的业务,所以性能上一般没有问题。 3.1.5.输入项 输入组名和说明。 3.1.6.输出项 ●数据保存到数据库表,显示输出到网页,用于管理员查询,可打印。 3.1.7.算法 主界面 ●从表P_UserGroup中显示所有用户组,利用数据源控件绑定到 Gridview。 ●在GridView选择一数据项后,在列表下用一个panel控制是否隐藏,如编辑 数据,则显示,在panel中的表格里显示要编辑的字段信息,每次数据有更改 保存后要重新绑定Gridview,用来刷新数据。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操作使用说明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操作使用说明 系统平台登录地址和登录入口 1.系统平台地址为 2. 此平台有两个登录入口: 登录入口1: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链接地址为:) 区教体局及各学校、幼儿园的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培训管理员、信息查询员等用户点此链接登录。登录入口2: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自助子系统() 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师用户点此链接登录,用户名为教师的身份证号码,初始密码由学校的系统管理员生成并导出发放给每位教师,教师初次登录需要修改密码,并记好个人修改后的密码) 学校管理人员账号权限 1.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日常管理工作,如:用户账号的增加、导入、启用、解锁、密码重置、下发通知 公告等。 2.信息管理员:负责教师信息的管理,如:信息录入、维护、上报、审核、问题数据处理、已审信息变更、 新教师入职、教师调动、交流轮岗及其他变动、教师资格注册、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等。 3.培训管理员:负责学分(学时)管理数据的录入、审核、查询等。 4.信息查询员:负责教师信息的查询及统计。 教师登录平台填报 1. 登录。教师填报个人信息,须从平台的第二个登录入口“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自助子系统”进入,用户名为教师个人身份证号,首次登录密码为学校系统管理员导出的初始密码。 2. 修改登录密码。首次登录时系统会要求修改个人登录密码,而且不能为简单的弱口令,必须达到相应的强度才可以。教师修改了个人密码之后,系统管理员再导出教师账号信息时,表格里面就看不到密码了,如果忘记了可以找系统管理员重置初始密码。进入系统之后,在页面右上角位置也有“修改密码”的按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个人登录密码。 3.需要填报的信息条目。初次登入之后,标题栏上显示“教师个人信息(未报送)”,在左侧是要填报的信息条目,包括“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师资格*、教育教学*、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入选人才项目、国内培训*、海外研修(访学)、技能及证书*、交流轮岗*、联系方式”共14项内容,其中带“*”的为必填项。在右侧窗口中,可以通过点击“修改”、“增加”等按钮编辑和添加相关条目信息。 4.必填内容。带“*”的内容必须填写,可以填“无”但不能空着。例如:“交流轮岗*”这一项为必填,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进行交流轮岗,也要点击“增加”按钮,在“交流轮岗类型”中选择“0-无”,保存,这样该项内容显示“无”。

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已步入了新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工信委作为信息化管理机构,履行着统筹推进全县信息化工作、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及信息安全管理等职能。为了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 一、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上新台阶。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依托电子政务平台,统筹推进、规范运行,着力构建阳光透明的政务公开体系:首先要全面理清职权,二要有多渠道的创新,三是要深层次的拓展范围。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着力构建高效畅通的政务服务体系:一是要高水平建设行政服务中心,二是要高规格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是要高标准建设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四是要高质量建设政务信息网站。 二、切实加强对政府网站的指导和管理。 政府网站的宗旨是“搭建平台、展示形象,借力宣传、

促进发展”,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加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加强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工作高质高效的运行。政府网站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易于使用,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普通接入;(二)更新要及时,信息要可靠;(三)可以实现在线服务;(四)可以有效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互动交流。对信息更新不及时,政务信息少,未指定专人负责和硬件设备不足的乡镇、部门网站应予清理。 三、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为了帮助我县企业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信息化应中来,从而降低企业办公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和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我们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其次要组织各种活动,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了解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利用信息化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信息化应用的创新中来 四、带头推广机关单位无纸办公,实现管理信息化。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开展在线服务,实现信息化处理全流程电子化,逐步减少现场办理、纸质办理事项的数量;应当主动在网上公开予以公开的文件、信息;机关工作人员要熟练使用电脑,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五、加强信息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管理。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信

浙江省扶贫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操作手册

浙江省扶贫管理信息系统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操作手册 建设单位: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杭州腾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系统简介 浙江省扶贫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扶贫系统”,它是一个满足省、市、县、乡镇四级级扶贫管理机构,通过对扶贫的对象、帮扶机构、扶贫项目及管理组织等要素的动态数据等的数字化管理,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动态监测扶贫工作的成效、客观评价欠发达地区及帮扶对象的发展过程及成果,最终通过管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路通信技术,为我省扶贫工作的决策、管理和执行和监督提供管理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1.2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简介 该子系统包括:低收入农户、低收入集中村和系统管理三个模块。 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的信息是一个三维数据组,其中建档立卡这一维数据中,农户的基本信息、意愿信息、帮扶要求信息等数据,一般是5年更新一次。如户信息变动还涉及到增户、销户;家庭成员涉及到增人、减人;等等功能。变更。数据模型如下: 享 低收入集中村:为了更好地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建立低收入集中村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所调查村的基本情况,从而开展针对性帮扶,更好地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其重点是调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公共设施与服务情况、村庄发展规划、帮扶项目等方面(详细内容见附表九: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基本情况调查表)。 系统管理:用来么分配用户、建立模块、设置区域等,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块。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正式入口为:https://www.doczj.com/doc/087454774.html,/Login.aspx;测试入口为:

https://www.doczj.com/doc/087454774.html,/Test/Login.aspx。 1.3编写目的 为了用户能了解操作流程和操作功能,让管理员能较好的管理系统,分配用户,建立模块,让普通信息员能了解系统,正确操作系统,故编写此操作手册。 1.4用户导读 重要声明:系统管理员一定要熟读第四章节得内容,并按照该内容完成设置之后,才能正式开始录入数据。如对系统还不熟悉,建议在“测试”的站点先练习一下,之后,在正式录入站点进行操作。 扶贫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对本单位扶贫系统中的用户、业务流程等功能进行操作。扶贫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帐号,由扶贫系统的技术服务商来开设。 普通信息员阅读第二、三章节。 第二章低收入农户操作 2.1 流程概述 图2-1 低收入农户流程 流程可概括为:新建农户档案→输入家庭成员信息→输入调查信息→输入扶贫措施→输入成效管理 2.2 建档立卡 【功能简介】建立农户档案并输入调查数据。 【系统信息】需要赋予建党立卡的权限。 【用户界面】图2-2显示了建档立卡首页,图2-3显示了农户档案信息录入页面。

加强现代信息管理之我见

加强现代信息管理之我见 摘要:信息工作及时反映基层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以期对企业中的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联系以及如何提高企业信息管理作些分析,为决策者总揽全局、做出正 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信息管理;决策;控制;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6-0070-01收稿日期:2009-03-10、 作者简介:曹登焜(1987-),男,重庆人,管理学专业学生,从事信息管理研究。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信息文化,就看这个企业的员工是否具有依据信息做事的习惯。而目前许多企业的员工没有依据信息决策的习惯,个人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则是进 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所以说,企业进行信息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的 观念,培养管理者依据信息进行决策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要培养 企业所有的员工在每一项决策的过程中依据信息进行决策的习惯。 建造一个IT系统并不应该是单单是像零售企业的最终目的一样,而是要通过建立 起良好的企业信息文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依据系统采集的信息去决策,提高 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种占据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 优势。IT软件、硬件在功能上可以扩展,但是,软件的管理思想用户企业能否接受?IT管理与企业的管理思想能否融合?德利多富公司的IT产品在全球零售业收 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是德利多富在推荐IT产品之前,首先强调的是IT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引入IT系统时,首先考核的应该是这套IT 系统是否与企业的管理思想一致,而不是仅仅考核报表、查询等功能。否则,这 样的考核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IT的价值,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作为一个现代管 理者其管理思想的不成熟。 用IT管理带动企业管理,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标准化的流程、科学的统计、智 能化流程、科学的统计、智能化数据分析,就如对零售企业而言,IT管理是对零 售业门店从物流到客户服务的整体运营的管理。一直以来,德利多富强调的远远 不仅仅是一套IT设备,而是如何将IT设备、IT系统参与到零售企业门店的运营、决策当中,这是最能体现希望通过IT系统的应用带给客户的最大价值的表现。从 它的经验中,我们发现,要做好企业信息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1.保证稿源。要做好信息工作,一定要避免忽冷忽热、时紧时松。出现这种现象 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个别单位、部门信息员责任心不强,对信息工作不重视, 造成信息报送不变动、不及时;二是有的单位、部门信息员是兼职,可能在某段 时间因忙于其他工作,将信息编报工作暂时搁置或是干脆就顾不上了。为避免类 似现象的发生,我们应做到把信息报送任务落实到月、到日,分解到岗、到人, 在充分保证信息报送渠道畅通的同时,加强与党委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强化调 查研究,保持与各二级单位政府部门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来源的充足、稳定、及时。 2.提高质量。质量是信息的生命。报送的信息质量不高,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一 是因为我们信息员放松了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学习,没 有充分领会领导的意图和思路;同时,缺乏对基层土作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 的调查和研究,没有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加以概括,没有将好的经验挖掘 出来、把深层次的问题反映出来,没有实现信息工作由“资料库”向“加工厂”的转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以坚持发挥信息的参谋、下情上达作用为

狠抓基础管理 强化责任落实

狠抓基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严查事故隐患保障和谐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2011年安全工作会议。受公司安委会的委托,我向大会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狠抓基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查事故隐患保障和谐发展》。报告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10年公司安全工作回顾,第二部分公司2011年安全工作安排。 第一部分 2010年安全工作回顾 2010年是公司推行管理改进的第一年,机构的变动、管理方式的改进对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公司确定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2010年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全年没有发生较大的人身和设备事故,轻伤事故一起(劳务工),安全管理工作稳步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责任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公司始终把落实责任放在优先位置,年初组织召开本年度安全工作会议,下发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对全年安全工作进行了详尽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责任目标和保证措施,逐级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了分公司、班组、岗位和个人,形成了“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法,把握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随着公司管理改进工作的推进,我们充分分析和研究改进后的新情况和安全状况,确定了“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主线,以治理‘三违’为重点,以年初集团公司安全专项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为切入点,强化基础管理,加大生产现场检查整改力度,千方百计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每月两次的安全例会,为全年安全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充分利用安全例会这个平台,传

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

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的更新换代 关键词:数据存储 1.引言 在有数据存储能力的电子设备中,从微型的手机到大型的计算机和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是由替换算法(Replacement Algorithm)来实现的。此类算法概念简单,但其优化和系统实现有各种挑战和困难。1966年,IBM学者比雷迪(L.Belady)[1]发表了LRU(Least Recent Used)替换算法。196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考巴脱(F.J. Corbato,1990年图灵奖获得者)[2]用Clock 近似操作在分时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中实现了LRU算法。在1966年到2009年的四十几年里,计算机学者和系统工程师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替换算法的更新和改进做了不懈的努力。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LRU是存储管理的经典算法。尽管LRU算法有几个致命的缺陷,但由于它具有简单且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这个算法及其Clock的近似实现在数据存储系统中广泛使用。这个局面在我们的LIRS替换算法[3]及其近似实现算法Clock-pro[4]发表后,发生了改变。近年来在主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LIRS和Clock-pro逐步取代了LRU和Clock,更新了这个存储管理的关键技术。 随着CPU计算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网络技术的更新,数据存储层也在不断加深。在CPU芯片上有L1、L2和L3三层硬件快速缓存(Cache);操作系统将程序的虚拟地址转换为内存的物理地址,这些转换数据也缓存在芯片内的TLB里(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在DRAM内存中有行缓存区(Row Buffer)。除了放置主存数据以外,DRAM还设有I/O数据缓存区(Buffer Cache),磁盘内也有缓存区(DiskCache)。数据中心和互联网上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缓存区。 如果数据在某一层缓存区找不到,系统就要到下层去找,这样大大增加了访问的延迟。例如,通过互联网,从美国到欧洲获取一个数据块的延迟,是从自己计算机的L1快速存储器取同样数据块延迟的3亿倍!增加访问数据的延迟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系统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替换算法的质量在数据密集型计算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LRU算法及其优缺点 LRU算法是通过一个LRU栈(Stack)将访问的数据自上而下地压进栈里,这样,在栈顶的数据总是最新访问的(Most Recently Used或MRU),而在栈底的数据是最少访问的(LRU)。当访问命中(Hit)时,LRU算法将此数据块移到栈顶;当访问不命中(Miss)时,如果存储区已满,LRU算法将栈底的数据块替换出去,将在另一层存储空间获取的数据块压入栈顶。LRU栈里的每一块数据与栈顶的距离给出了它多久没有被访问的信息(又称为Recency)。 LRU算法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一个数据块一旦被访问了,它还会再被访问。这个假设对局部性强的数据是适用的,而且基于这个假设的算法的数据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但是LRU算法的简单假设导致了它在结构上的三个缺陷。第一,一次性访问的数据和弱局部性的数据,可以长期滞留在LRU栈中,大量的此类数据块的频繁访问还可以“污染”缓存区,将局部性强的数据块替换出去;第二,如果LRU栈的长度是k,一个k+1的数据循环访问是没有任何命中的;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