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趋势

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趋势

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趋势
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趋势

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趋势

黄湖镇党政人大办谷艺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历史上黄湖经济建设的发展,依仗于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靠国家自上而下的投资建设的拉动;二是靠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并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自下而上地积累投资,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两相结合,构成了黄湖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催化着生态综合体系的发育。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全面了解和推进生态综合体建设,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黄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宜居度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影响。

生态综合体是在卫生城镇、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区、文明镇等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科学发展模式。即经济繁荣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持续发展和环境优化奠定物质基础;社会稳定、人口适度、精神文明,为经济繁荣、持续发展提供社会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集镇规划、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科学合理,集镇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并可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生态综合体及其建设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态综合体,是指由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五大要素,通过系统的组合构筑在一个

特定的区域的人居环境体系。生态综合体的建设是在镇域范围内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形式和载体,其具体内涵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把环境建设放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之中,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提高综合实力,最终实现镇域范围内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黄湖打造生态综合体的基础和优势

建设生态综合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也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体现。生态综合体的打造有其自身规律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同时受政府政策的制约也颇为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镇的经济建设促进了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打造生态综合体最好时期。总结自身发展经验,吸取先进镇乡的做法,探索我们的生态综合体系,确立指导思想,制定发展目标,不仅是理论上的探索,而且是现实上行动的需要。

西部山区开发、大径山旅游开发、杭长高速建设拉开了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黄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态势。

1、黄湖地理区位极其优越

黄湖镇地处余杭区西北部,北与德清县接壤,南与双溪镇为邻,东接彭公,西接百丈、鸬鸟镇,04省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相接进入杭州外环交通圈,是余杭西北部山区及安吉县山货集散中心。由此,它具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德清与余杭结合部,

二是余杭与安吉结合部。这意味着黄湖处在这两大区域双向交流的“碰撞区域”,有利于发展。

2、资源丰富,综合条件好,开发潜力巨大

黄湖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又毗邻双溪漂流、鸬鸟山沟沟景区,且处在大径山旅游开发区内,发展旅游服务业前景可佳。目前黄湖的旅游服务业已经起步,现有特色农庄2户,随着倪猛坞旅游度假项目、王位山滑翔伞俱乐部项目、宋都集团黄湖林区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王母山农庄和大马湾休闲农庄的完工都为黄湖今后在旅游服务业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环境保护基础扎实

由于黄湖工业开发起步较晚,生态环境保存较好。2007年赐璧村被评为杭州市十大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最清洁村庄、余杭区“魅力新农村”等称号;黄湖镇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7年黄湖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并入围中国和谐生态乡镇20强;2008年黄湖镇以陈年垃圾清理、绿化美化、庭院整治为重点的“清洁〃绿化余杭”行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呈现出一幅“笤溪河道蜿蜒而过,两岸落英缤纷”的美好画卷,全镇风貌焕然一新。这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生态优势对生态综合体的打造产生了显著的效力。

4、生态经济蓬勃兴起

近几年来,特别是黄湖镇实施“绿色、繁荣、休闲、富裕”战略以来,黄湖生态经济风生水起,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

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为主加快向质的提高转变,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等多个生态区域已初具规模。

三、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的指导思想

1、促进黄湖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科学发展,特别是解决经济持续发展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之间的矛盾,是生态综合体发展的总体目标。

主要通过提出的生态综合体目标、生态化发展的重点,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明确生态综合体系的空间布局、职能分工、人口迁移规模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2、不割断历史,从黄湖的发展历史和总结黄湖城镇体系发展规律中,探索新历史阶段黄湖生态综合体建设的新路子。

历史上,黄湖作为余杭西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镇,其发展离不开外来力量。早期的黄湖就是接受外来影响最便捷的区位,从而成为了西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乡镇。

现在黄湖城镇体系中形成的黄湖老街与黄湖新街双中心格局,这种双中心格局将会长久延续下去。黄湖作为余杭西部“门户”,势必加强与西北方向的湖州联系,发展通道经济为其服务;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为核心的大径山旅游业的崛起,是黄湖必须理智利用的有利条件。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黄湖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迎接来自杭州、上海的辐射与转移,在为杭州、上海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不断重组、优化产业体系,以加速黄湖生态综合体发展进程。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确定黄湖生态综合体格局。大分散、小集中的多中心区域体系布局是由黄湖多山地形所影响而形成的。多中心仍然是今后的基本格局,不可指望只形成一个单中心区域来带动全镇。而是通过分布均衡的多中心,实现职能上的分工和互补,带动全镇的经济振兴。要抓住机遇,强调生态综合的原则,按照城镇体系规划,有重点地、有序地展开。

四、促进生态综合体发展的政策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黄湖生态综合体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打造生态综合体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应该体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供给与环境的最优协调。改变过去那种盲目追求经济无节制增长、资源浪费、牺牲环境的片面思想。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发展要从单纯求大求多向求好求精转变;用地发展要从松散型向集中紧凑、节地型转变,但不能高层高密度的开发;普遍提倡节水、节能,广泛开展太阳能、沼气的利用;建造节能型建筑,推广节能型照明,建设节能型集镇;注意控制适宜的环境容量,优化环境质量。

2、要科学选择、合理确定集镇发展规划目标,是打造生态综合体的首要因素

(1)适当的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进行集镇建设的基础和依据,目前黄湖常住人口1.35万,外来人口0.3万。鉴于黄湖实际,人口规模在3-5万是最适宜发展的。同时,进镇人口要确有谋生手段、从事生产的本领,不能单纯追求人口规模,进来一批不能自食其力、对集镇发展毫无作用的人口,人口规模扩大也

要建立在增加就业岗位的前提上,办理入镇,不能任意放开收留缺乏谋生手段的消费人口,以免带来民生方面的负担。

(2)合理的土地利用。最有效途径就是加强集镇规划,做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千方百计保护农田不受侵占,同时,搞好合理的集镇功能布局,地尽其用,量体裁衣。在确定开发强度时,注意适当密度,紧凑地加以布局;全面优先安排公共用地,包括公共绿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等,做好规划控制,为适应未来的集镇发展提供可行的基础。

(3)高效的集镇经济。黄湖集镇总体是2+1模式,即以笤溪为界划分成两大板块,即:商业文化板块和生态历史文化板块,外加黄湖三桥以东的工业园区。

一是集镇服务业经济的综合发展。溪南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商业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现集镇商业区内共有201家个体户,经营范围涉及五金、食品、理发、小餐饮等各个领域,不可否认,这些小商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我镇的经济,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服务质量不高、集镇土地利用率偏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十小行业的整治;为防止环境污染,集镇中心尽量控制小饭店数量,提高饭店清洁度、舒适度;关停或搬迁集镇商业区内所有的企业;加强集商业区内防违控违力度,对于无人居住的老屋实行政府购买,整合土地资源,不断调整存量土地,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现代商业中心。集镇土地弥足珍贵,如何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可以考虑同种行业合并或重组,通过对集镇存量土地

的盘活,打造高效的集镇经济。

二是生态历史文化保护性发展。溪北,以黄湖老街和黄湖兴国禅寺的历史人文为代表,黄湖老街是60、70年代黄湖的商业中心,虽然现在溪北的商业中心已经慢慢取代了黄湖老街,但是黄湖老街并不会从历史舞台退出,反而现存的具有民国时期建筑特色的房屋通过修复、改造、科学规划等保护性手段,她更将以历史的身份再次走进现代发展的大潮,黄湖的佛教文化与悠久历史文化对于发展旅游、影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要注意旅游交通运输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购物设施的规模、形式、材料和风格等都应该与黄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防止生态旅游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而逐步把黄湖溪南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影视为一体的生态历史文化板块。

三是工业园区经济的循环发展。黄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今后的重点就是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变,即在工业园区内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在园区内实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这就需要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意招进来的“商”是否能成为工业园区内“循环链”上可衔接的一个环节。

3、严格执行集镇规划,是实施生态综合体建设的关键

集镇规划包含集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经过论证审批之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不论新商业中心开发还是黄湖老街改造,都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十六字方针。黄湖镇

目前综合开发率低,主要是热衷于零星划地,给今后的集镇面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城建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切断“零星划地,分散建设”的后路,特别是现在杭长高速被征到房屋的农户,可考虑由政府出资建设现代住宅小区或者统一规划,取代那种缺乏绿地及配套设备,又浪费土地的农居。

4、严禁沿公路开发建设,确保过境省道畅通,是改善集镇环境的必要手段

04省道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杭长高速两侧是展示黄湖发展成果的至关重要的“广告牌”,如何将最美的一面留给路过的客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对公路两侧的建设,应该按集镇规划严格控制。今后不得批准沿公路两侧建设厂房、农居点等长期占用土地的建筑。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西安为例,重点介绍了西安城市公园的发展、改造以及在改造当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对城市公园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对城市公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方便我们对未来城市公园建设时有所把握,同时也对出现的问题在解决时有经验可以借鉴。关键词城市公园西安市城市公园改造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的起源 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化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共可免费使用的波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中国的城市公园产生和发展 对于中国城市公园的产生、兴起和发展,可以从上海这一中国近代繁华都市发展中的一斑而窥全貌,在1840年以前,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上海的园林是以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即古典园林,有豫园、古猗园、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园等。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名之为“公”,却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园规”,直到1928年7月1日才对华人开放,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公园”并不是“公用”。之后,殖民者又陆续在上海建立“虹口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现中山公园)等,都是供外国殖民者和“高等华人”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活动和散步、休憩游乐的场所,其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发过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林和花坛,极少建筑。这些公园,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反映了外来的特性,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和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使公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各个城市扩建、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社交、锻炼身体、文化娱乐、获取自然信息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园的类型也逐渐增多,有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综合公园,有性质比较单一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名胜古迹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青年公园、科学公园、体育公园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公园绿地,如社区公园、滨水绿带、街头小游园等。目前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观念的转变,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题性公园。同时在公园内容和设施方面也在不断充实和提高。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 下面以我们熟知的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政策。 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 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会出现开发建设的新型城市公园,也会产生物质老化的城市旧公园,其发展过程即是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公园改造和更新的历史。对老公园的改造是城市公园体系密钥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园体系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西安的城市公园建设在20实际九十年代钱发展较为缓慢,自1922年建立首座公园莲湖公园至1990年才发展到15个,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迅速增长,至

中国大田园综合体成功案例分析

中国田园综合体5大成功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什么?其实就是农业+文旅+地产的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横跨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中国休闲旅游经济发展两个领域,将成为今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早在2012年底的时候,我国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版中国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咨询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有5个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详细信息如下: 1、无锡田园东方 田园东方是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田园综合体落地案例,是田园综合体的先行者。由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的国内首个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于2016年3月份启动,项目规划总面积6246亩,于4月初启动建设,力争通过3至4年全面完成。位于江苏无锡阳山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2、多利成都农庄 成都多利农庄围绕打造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区红光镇、三道堰镇等6村连片规划建设多利有机小镇。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总共占地2700多亩,其中农业用地1950亩。其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在成都近郊中极具竞争力,具有集优质有机蔬菜种植、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为一体的潜力和优势。 目前,已完成投资5.2亿元,实施了8.1万平方米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首批示范农庄和有机生活体验馆已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来体验乡村风光、有机蔬菜种植以及乡村酒店等特色旅游。 3、蓝城农庄小镇 宋卫平魂牵梦绕的“农庄”,终于有了第一个实体。农庄占地面积约20亩,主体是一栋落地约500㎡的中式宅院。户外,便是前庭、后院、菜园,再到大片农田和果林的“庭院园田”四级体系。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风险规避研究

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风险规避研究 ——以“绿城?温州鹿城广场项目”为例 一.大型城市综合体在我国的发展 1.激变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从18.96%将提高到45%以上,这一迅猛进程使城市建设开发进入一个激变时代,要求紧凑型、节约型城市的合理解决方案,涵盖房地产全部开发链的城市综合体业态(City Mall)正是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它实现了将城市运营、区域运营与泛地产有机结合的区域性综合,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开发的重要趋势之一。 城市综合体,具体指都市中的居住、商务办公、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种城市物业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空间的高度集约型街区群体。它通过街区实现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并与交通系统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城市的空间价值。 2.当前我国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风险 (1)我国城市综合体项目发展的两面性 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综合体项目对带动城市经济和提升城市的形象品质起到一定作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北京华茂中心、深圳的华润万象城、上海恒隆广场等地标项目已成为一张张耀眼的城市名片。 然而并非所有的城市综合体都能带动区域经济。作为一种城市价值系统的运营模式,大型城市综合体资源配置的综合性,开发技术和投资决策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单纯地产或房产开发,意味着综合体开发必然承受巨大风险。区域经济环境把握不到位、行业市场环境巨变、项目规划定位失误、资金链断裂、开发商经营操盘能力不足、后期运营不利……,诸如此类等等因素造成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综合体的失败案例。综合体开发对区域资源的配置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失败造成的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损失和开发企业的重创,而且影响到整个区域系统发展的进程和秩序,很多城市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影响我国综合体项目开发的重要风险因素 影响综合体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风险因素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区域环境开发条件的要求,包括城市综合经济能力、地段、交通、商圈等;另一方面是对开发商的要求,包括资金实力、开发节奏、配套资源、人才团队、经营能力以及项目风险承受能力等。 当前,我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城市综合体发展日臻成熟。但是对于其他城市而言这

广场项目建议书(完整版)

广场项目建议书 广场项目建议书 项目研读 xx广场项目是一个占地面积50余亩的围合式商业空间: 中间以3000平方米的广场为核心,四周围合高度 二、三层楼商铺。总商业面积约为14000平方米。 我们对项目的初步判断: 一、商业氛围正在形成。 项目位于xx商业中心边缘,闹中取静。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xx 中路近在咫尺。大型商场“八佰伴”和正在招商的“第3大道”紧邻项目。项目区块与xx中路商业街形成了xx的核心商圈。两者对比,一个是新兴的现代化商业综合体,一个是传统的商业街。 二、建筑形态独具风格。 项目建筑形态呈欧陆风格,具有独特的异国情调和高端品位。这在xx是唯一的。这样的建筑形态虽在艺术审美上具备看点,却不太符合现代商业建筑通透敞亮的要求,尤其是具有商品展示作用的要求。因此,它具有“双刃剑”的效果。 项目思路 根据项目外在基础条件,我们对项目打造的基本思路是: 依托本项目住宅群(近1000户)和规划待建的一幢公寓式酒店、一幢写字楼,借助“八佰伴”、“第3大道”大型商场的集聚效应,打造一个体现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中心城镇旅游购物景点,辐射整个xx市区的唯一的,集购物、美食、休闲、观光、娱乐、游憩于

一体的,能满足消费者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独具个性的高端(相对xx 地区)商务空间。 一、主题概念 绿城商务休闲购物广场——欧陆风情,时尚空间。(暂定) 二、业态定位 主打女性时尚消费品,辅以美食、咖啡、娱乐、休闲、文化等业态。 三、商业模式 “商铺+会所”,即一层为体验式商铺, 二、三层为不同主题的商务会所。 四、消费对象 以白领女性为消费主体。 五、时空延伸 户外: 利用广场打造露天商业空间,设置露天休闲吧; 利用商务会所的功能,发挥“夜间经济”效应。 招商理念 一、品牌与品质。 产品品牌与建筑品质相对称。以国内一线品牌为主打。 二、体验与休闲。 突显体验式消费与休闲购物、定制服务现代消费理念。 三、差别与错位。 项目应与周边八佰伴、第3大道等大型百货商业形态形成错位经营,确立项目唯一性的特色。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 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 **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 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 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 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 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 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DOC)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专题提纲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1) 一、城市公园简介 (1)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1) 三、城市公园的历史演变 (2) 四、西方城市公园历史 (2) 五、国内城市公园的历史 (4) 六、城市公园发展历史区域案例——杭州 (7) 一、城市公园简介 1.城市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和设计趋势 1)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 以树木、草地、花卉为主,兼以人工构筑物的景观。由动物、植物、水体、园路等组成,偏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户外(绿化)活动空间。 2)城市公园的设计趋势 从静态走向动态 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功能日趋综合风格更趋多样性 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从古埃及园林出现至今,世界造园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17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国和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这些园林具备城市公园的雏形,为19世纪欧洲各大城市公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情况介绍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情况介绍 一、主题公园的路口 (一)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推动主题公园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处在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品质化需求持续提升,中国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呈现了多元化和加速升级换挡的趋势。在这一发展态势下,中国的主题公园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的主题公园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由以第一个大型器械游乐园“长江乐园”为代表的开 拓阶段,到迪士尼、环球影城纷纷进驻的国际化竞争阶段。华侨城、长隆、华强、宋城、海昌等本土主题乐园集团成长为中国主题乐园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国主题公园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推进了全域旅游的进程。主题公园项目在为各地政府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的同时,也优化了当地环境,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主题公园还担负着丰富文化供给、塑造本土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 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活跃也影响了整个国际主题公园产业。近一两年,国际主题公园市场的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中国市场的成长动力。根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排名前十的主题公园集团中有三个来自中国,且游客年增长率最高。

随着市场的火热,各方资本也持续不断地进入主题公园产业。大量旅游与非旅游资本的注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主题公园的竞争,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经营业绩普遍较低、产品品质不佳、后期升级改造不及时、知识产权积累不足等严重影响着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质量。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相应政策,尤其是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防范“假公园真地产”项目,规范了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行业发展环境与政策环境推动着中国的主题公园来到了转型升级的路口。 (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我国主题公园转型步伐 作为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主题公园一直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人群聚集、门票价格相对较高等特点。此次疫情期间,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主题公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 一方面,主题公园遭遇了巨大的直接冲击与短期压力。持续闭园停业导致主题公园游客、收入归零,但是财务、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和费用依然在发生,许多主题乐园由于现金流吃紧而面临破产风险。 另一方面,疫情也为主题公园发展带来了深远的间接冲击与长远影响。目前,已有多方专家提出新冠病毒或将长期存在,由此可能导致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体验方式发生持续的重大变化,主题公园的运营方式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甚至相应的行业标准也需加以改变。 虽然说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主题公园向上发展的基本趋势也不会出现改变,但是疫情带来的变化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主题公园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二、国内外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形势 (一)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环境分析 1.政府政策宽紧有度支撑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针对主题公园行业整体政策利好,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严格控制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园区内严禁进行房地产开发;用地应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取得,严禁采取划拨方式等关键环节。这些措施有利于抑制主题公园投资泡沫,避免盲目过热建设与同质化竞争,倒逼主题公园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产品组合、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提升,有利于引导主题公园行业健康、有序、规范、持续发展。 2020年以来,在政府政策宽松、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下,我国国内消费服务市场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消费服务已然成为我国恢复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0年3~6月,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及措施,具体发布时间、文件名称及核心内容见表1。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分析

理论探讨 随着时代前进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已由原来的简单聚集、粗略规划、简单分散的建设模式,转向有序规划、产业聚合、功能互补的综合模式[1]。亦即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又称HOPSCA,是将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与城市的交通、环境、发展相协调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说,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西方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一)城市综合体的起源:建筑综合群 从城市产生之时起,城市化进程就已经开始。然而,农耕时代的本质决定了早期的城市主要是小商小农和少数的手工业者在城市空间的聚集,导致城市产业结构简单,城市规模普遍较小,城市性质、功能单一,对外辐射能力较弱,人口聚集能力不快。在早期城市化进程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仅在某些较为先进的大城市,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现代都市综合体的建筑群,如古希腊的阿索斯广场、古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 (二)现代城市综合体的雏形:单功能综合体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工业化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技术的聚合,使城市这种最适合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至此,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被打破,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同时,由于城市中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较高的薪金待遇,这一切都吸引着来自乡村的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寻找机会,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由此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被称之为“城市病”的问题开始浮现。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运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7]。 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的综合体: (1)大型公寓或住宅区的出现。由于城市的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居民的增加速度,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上升,再加上当时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影响,西方社会开始出现“邻里单位模式”,以改变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挤、恶劣的居住环境,典型如法国马赛公寓。 (2)工业办公区的出现。这是由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工厂数量的需求增加导致的,以芝加哥的办公区为典型。这种办公综合体多是大楼的底层和裙楼做商业零售,塔楼部分是宾馆和办公用房,将多种功能和形式结合在一栋建筑中,满足市中心工作人员和游客的购物、餐饮和住宿等要求。 功能分区原则虽然能很好地协调各部分的比例,防止城市功能的混乱,却易使城市发展偏向单一化,导致了当时城市发展计划中贬低“高密度、传统街坊和开发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不同空间的单一化分割,相互间缺少内在的必要联系,不但没有创造出新的城市空间秩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整体的混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更新产生严重制约。 (三)二战结束后城市综合体的缓慢发展 1945年二次大战后,由于工业化和商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达60%以上。“城市病”更加严重,市中心区聚集了大量的低收入者,人们开始认为城市特别是市中心区不再适合居住。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中产阶级普遍拥有私人汽车,大量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使驾车出行十分方便快捷。同时婴儿潮也使得人口迅速增加,人们不得不到城市中心区之外寻找新的居住地点,这时环境幽雅开阔、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成为首选。西方许多大城市开始出现郊区化趋势。 郊区化趋势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如大批企业开始到郊区投资建厂、零售业外迁、城市空心化现象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开始出现了商住结合型综合体,由于中产阶级搬到郊区居住后,强烈要求从各方面提高生活舒适度,城市郊区的综合体开始与步行商业街结合起来,如美国的休斯顿长廊(The Galleria Huston)。 然而,由于大量的城市高收入人口外流,分散到城市周边,却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心区或城市新区,同时还带走了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城区中主要居住者都是低收入阶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致使了城市的衰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另外,“邻里单位模式”也开始出现弊端。这种模式虽然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抽取了组织结构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却忽略或舍弃了与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6]。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1960年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取代邻里单位模式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社会开始出现了顺应人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讲求城市结构的多重性、功能的复合性、适当的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等思潮。 总之,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建筑成熟、价值思考为城市综合体后来发展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四)现代城市综合体的盛行:20世纪70年代至今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西方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新的矛盾与冲突。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复兴与城市中心区的价值。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多样性城市回归的潮流,主要形式如购物中心、早期历史建筑的改建开发、组合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城市区域的重新规划等。许多城市的中产阶级也开始重新回到市中心。城市对繁荣与活力的追求,成为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的催化剂。 另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得劳动密集型生产逐渐被知识密集型生产所代替,这为城市生产、生活、居住的空间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市中心大量集中的第三产业人口为城市综合体提供了持久的支持力。 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将人们从长时间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现代人由此获得了较过去高2-3倍的闲暇时间。因此,人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游憩空间及内容,如求知型的图书馆、业余学校,娱乐型的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场,服务型的商场、餐馆、美容室,休闲型的公园、画廊等。这也为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提出了客观要求。 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国外大城市中大量出现了混合居住区、整体式小区等,即在居住空间中融入多种城市职能,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 城市综合体开始在西方国家大量兴起,例如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加拿大多伦多的伊顿中心、日本东京的六本木等。 二、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按照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国的城市化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4]: (1)1949年前。我国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自古是以行政中心城市为基础,另外,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决定了此时期的中国只能是缓慢的城市化。 (2)1949年至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农村集镇发展萎缩。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户籍制度等政策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4)2000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并成为带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46%。 然而,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整体的缓慢,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大大晚于西方发达国家。 (一)中国早期的建筑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分析 曾 月 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 要】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来,城市综合体已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开始盛行。本文以城市化历程作为背景,分别追溯了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城市综合体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产业革命、城市化和城市综合体之间的逻辑发展关系,以及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城市化 发展过程 2011. 01241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 xxx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xxxx有限公司 四、项目建设地点 xxx村 五、项目定义 田园综合体就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得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就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得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得报告》解读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是关系国计民生得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得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与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建立更加有效得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得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人与自然与谐共生得现代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与垃圾处置。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二、休闲旅游目得地,庐江开启“全域全景全时”模式。 庐江“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四带七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xx争创国家旅游度假区;形成xx休闲度假服务集聚区、庐城文化传承服务集聚区与巢湖生态观光服务集聚区等三大旅游集聚区。按照全域旅游标准,致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为一体得“全域全景全时”式休闲旅游目得地,通过2-3年得努力,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各项标准,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用地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20、88万平方米,约313亩。 二、功能分区 项目规划共分为四个区,分别为民俗文化区(39300平方米)、休闲区(35100平方米)、生产体验区(79600平方米)、户外拓展区(54800平方米)。 三、建设内容 1、建筑:3466平方米,包括管理用房、展览馆、特色民宿等; 2、水域:68742平方米,包括池塘、溪流、荷塘等; 3、车行道路:14746平方米,包括车行环路、停车场、后勤管理通道等; 4、铺装园路:2018平方米,建筑周边疏散铺装与游园路等; 5、连栋温室:9600平方米,共两栋; 6、绿地:119867平方米,包括景观林、阳光草地、户外拓展场地、农园等。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于xx村。凤凰村位于xxx镇风光旖旎得马槽河中游东岸、就是进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以寸金公园为例 08生本4班杨观兰2008574436 (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524048) 摘要:我国的现代城市公园却起步很晚,它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其中最早的城市公园类型就是后来发展为综合性公园的文化休息公园。综合性公园在我国现代历史上不仅出现的早,而且一般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复杂,建设周期长。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内容名目繁多。一般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公共设施区、安静休息区、文化教育设施区、体育运动设施区、儿童休息区和经营管理设施区等。企图在一定的范围里,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爱好、不同情趣的人们的需要,包罗万象的统统纳入以公园内。下面以寸金公园为例来介绍城市公园功能分区。 关键词:城市公园;功能分区;休闲游憩;使用功能 公园是向公众开放的,具备多种功能的城市绿地,属于公共开放绿地空间范畴,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1]。公园绿化好,空气新鲜,是各种体育活动如晨练、健身的好场所。Gobster 对芝加哥林肯公园的调查发现,使用者中 45%的人游园目的是用于个人锻炼,如散步、跑步等,23%的人都加入群体锻炼队伍[5],公园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群体运动的氛围,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6]。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城市公园却起步很晚,它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于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了大量城市公园,其中最早的城市公园类型就是后来发展为综合性公园的文化休息公园。综合性公园在我国现代历史上不仅出现的早,而且一般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复杂,建设周期长,可以说最集中体现了建国以来城市公园演进的历程。 城市公园包含于广义的公园范围之中,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在《城市公园设计》一书中,孟刚、李岚认为: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2]。 美国的克莱尔和卡罗琳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针对广场、邻里公园、老人住宅区以及托幼保育中心等几个方面,从空间使用人群和行为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地空间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比较详尽且可实施的设计导则[3]。 我国现有公园类型较多,按照各种公园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可分为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经市政府及以上单位批准的风景名胜区等多种公园。城市综合性公园也称作普通公园,相对于现代公园中的专类公园,属于中国现代公园的范畴[4]。其中综合性公园是指供城市居民作良好的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览、社交、娱乐、健身和文化学习等活动场所。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

国内6大“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国内6大“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分析 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后,财政部又连续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通知》和《意见》,确定今年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建设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本文为江苏,上海,安徽,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的田园综合体样板间建设案例分析。 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农业产业区 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生活居住区 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文化景观区 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 休闲聚集区 满足客源各种需求的综合产品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休闲体验乐趣 综合服务区 城镇化支撑功能,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

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国内落地实践的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 2012年,在“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大力支持下,内地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落地实践。田园东方综合体分三部分,农业、文旅和居住,以及内在的复合业态。 农业商业化 田园东方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辅助,把农业进行商业化,定位是企业化服务型的农业平台。阳山本身有优质的水蜜桃资源,而该项目通过公司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运作,使得形成

的产业园能作为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自然多样的文旅产业 文旅是以生态自然型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产业的根本。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 创新社区居住方式 田园社区属于居住的一部分,服务于原住民和新移民,以及旅居的客群,最终形成新的社区和新的小镇。社区分两类,一是结合宅改、土改的政策和试点,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进行开发。另外,利用国有建设用地为基础的开发,这两种社区混合进行。 决策点评 田园东方项目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全国与宁波城市综合体发展的趋势特点

全国与宁波城市综合体发展的趋势特 点 发布处室:重项办发布日期:2011-11-01 点击数:1405 【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城市综合体是指具有商贸、商务、居住、酒店、展览、会议、休闲、娱乐、文教、交通、产业等城市功能三项以上,各功能之间有机联系、相互助益,规模体量大、交通衔接好,且保持一定比例物业统一经营和整体管理的多功能、高效率建筑群落。从缘起来看,这一城市建设开发方式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大规模开发建设、多样化发展的特点和态势。 一、全国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基本状况与趋势特点 (一)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城市综合体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国外的发展实践表明,当城市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城市综合体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达到或超过1万美元时则是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并逐步成熟阶段。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已经达到城市综合体起步或快速发展阶段的要求,城市综合体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城市管理者和地产开发商的青睐,许多大中城市甚至是一些三、四线城市都在积极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如杭州、济南、合肥等城市政府就明确提出未来要以城市综合体开发为主来推动都市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而且,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三线、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加入到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浪潮中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到城市综合体“唱主角”的时代。 (二)从实践进展来看,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比较明显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调研报告》和《2010年中国城市综合体专业研究报告》,目前国内城市综合体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走向成熟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综合体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它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起了国内第一批城市综合体,如北

商业街项目建议书.doc

商业街项目建议书 一、发展趋势与战略意义 1.项目背景:城乡一体化发展 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有助于项目高起点规划和实施。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这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转变:如果说改革开放前20多年是我国大、中型城市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未来20年将是以乡镇为中心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后,城市的许多资源将向乡镇快速扩散,一批现代化新城镇将迅速崛起,以缩小大、中型城市与乡镇的差别。横店无疑是这些新城镇中最闪亮的一个星。 2.项目立意:新兴现代化“镇级市”中央核心商务圈 基于上述对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横店现状的认识,我们对玫瑰星城大二期项目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并需要赋予它更深刻的涵义。我们的基本阐述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镇级市”的中央核心商务圈,集购物、休闲、娱乐、观光、居住、文化为一体。它将成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互动的一个典范,引领横店现代商贸业的发展潮流,成为支撑横店新生态、新文化、新生活的城市地标。在传统乡镇向现代小城镇华丽“蜕变”的过程中,玫瑰星城大二期项目将起到一

个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3.项目布局:奠定项目在横店的核心地位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商贸业一定充当领军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的概念中,不是做一般的商业街,而是做一个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兴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它在横店的商业布局中要起到标杆作用,成为横店市场繁华、商贸文明的重要引擎。以玫瑰星城大二期七万方以上的商业建筑体量,足以构成横店这样的中心小城镇的核心商务区的空间。通过这样重量级的布局,一举奠定项目在横店的核心地位。 4.项目运作:肩负小城镇裂变的历史使命 项目推广上的运作,希望能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进行,积极争取政府资源,肩负传统小城镇向新型城镇化裂变的历史使命,而不完全是开发商的功利性商业运作。立足这样的高度,有利于大二期项目的全方位推进。 二、项目理念与商业模式 1.项目理念:开创后商业街时代的典范之作 商业街是城市生活的一种特定商业形态。中国商业街历史源远流长,从汉代洛阳街市的鼎盛到唐代长安大街的喧闹,从xx南宋御街的繁荣到明朝南京鼓楼大街的熙攘……商业街成为城市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她讲述着城市的故事、演绎着城市的历史、承载着城市的梦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商业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商店与商店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商街与商街的竞争及商圈与商圈的竞争,甚至城市与城市的竞争。商业街在城市中的经济形象和商业地位日益突出,商业街经济正强

公园现状分析

1xx公园建设与xx建设的一体化 (1)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己不再是特殊的单一土地,而是综合地向外扩张,追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开敞与联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开发,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建设不仅是建几个公园的问题,而是要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使公园分布合理,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2)城市公园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公园建设要求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固步自封”,它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园开放性的实现层次除了考虑公园系统中公园与公园之间的整体性之外(公园系统的建设),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公园开放性所涉及到的内容,至少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及与城市文化的对应。 (3)多元xx空间的利用 在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今天,合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土地(包括道路、停车场、水道、市场等),通过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综合利用空间无疑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的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发掘、运用和表达 “一个公园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和文化。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色。”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景观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发掘、如何表达、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战略建议全解

2016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战略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16年6月16日,全球第六座、中国内地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在上海正式开业。据预测,上海迪士尼每年将带来直接园区经济效益156亿,带动上海其他经济效益144亿。上海迪士尼的落成对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包括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等都会波及,与此同时,上海迪士尼也将直接带动国内主题公园投资热潮再次升温。 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快速崛起,并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数量达到2000多家,其中国内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正迎来“黄金时代”。另据测算,至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将达5%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4.5万亿元以上,作为“旅游+文化+体验”的新型文化消费,主题公园旅游前景广阔。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 二、行业现状 (一)发展历程:历经五次建设浪潮 主题公园是城市休闲娱乐功能完善的象征,它的每一次转型都紧随时代需要、产业需求及市场需求,都是某种文化及某一时代的承载。 我国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深圳锦绣中华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主题公园,1989年9月建成开园,7个月即收回所有投资。锦绣中华的巨大成功使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景观类、民俗类的主题公园。 1992年起国企改革,大量人员失业,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存在,国家试图通过半市场半计划经济的方式将失业人员“挤入”服务业。新兴的旅游业在产业准入门槛和社会认同感上占据优势,吸收了大量劳动力。1995年开始,国内旅游热快速升温,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第二轮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兴起。1998年建成的深圳欢乐谷为典型代表,在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娱乐元素,核心是游乐设备。在此期间,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对主题公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4年实行双休日制度,1996年地方政府把旅游业列入“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999年实现黄金周休假制度。 2000年至2004年,中国主题公园进入以“打造品牌”为核心的第三轮热潮。2000年建设的常州恐龙园加入了科普和参与性表演的内容,为主题公园注入了一阵新风。 2005年至2009年是中国主题公园第四轮投资建设热潮。受迪士尼、环球影城在全世界布局的刺激,国内的主题公园也大量运用高科技,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性与感受性。 2012年,过半人口的城镇化造成了更强大的郊区度假休闲游的需求,伴随“乡愁经济”开始的古镇主题公园化进入高热状态。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