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 A 1 型题】

1 . 图示7 岁女童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宜绘制:

A. 散点图

B. 条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E . 半对数线图

2 . 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当是总体中

A. 任意一部分

B. 的典型部分

C. 有价值的一部分

D. 有意义的一部

分 E . 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3 . 欲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A. 线图

B. 直方图

C. 百分条图或圆图

D. 统计地图 E . 条图

4 . 统计表有简单表和复合表两种,复合表是指

A. 有主辞和宾词

B. 主辞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

C. 宾辞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

D. 包含两张简单表 E . 包含两张或两张以上简单表

5 . 要制定某年某地恶性肿瘤男、女年龄别死亡率的统计分析表,则主

要标志是

A. 年龄别

B. 性别

C. 死亡率

D. 性别和年龄别 E . 性别、年龄别和死亡率

6 . 图示某年某医院门诊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A. 直方图

B. 圆图

C. 百分直条图

D. 直条图E . 普通线图

7 . 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8 0 0 人的血压资料以评价当地高血压患病情

况,问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按哪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

A. 计量资料

B. 计数资料

C. 等级资料

D. 以上均可 E . 以上均不可

8 . 半对数线图

A. 纵横轴都必须为对数尺度

B. 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

C. 横轴为对数尺度,纵轴为算术尺度

D. 纵横轴都必须为算数尺度E . 以对数的 1 / 2 值作纵横轴尺度

9 . 比较某年某地四种病的病死率时,宜绘制

A. 普通线图

B. 半对数线图

C. 直方图

D. 百分直条图E . 直条图

1 0 . 要反映某市连续 5 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宜选用

A. 直条图

B. 直方图

C. 线图

D. 百分直条图E . 散点图

11 . 下列哪些统计图适用于计数资料

A. 直条图、直方图

B. 线图、半对数线图

C. 直条图、百分直条图

D. 百分直条图、直方图E . 散点图、线图

1 2 . 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 开始

A. 半对数线图

B. 散点图

C. 百分直条图

D. 普通线图E . 直条图

1 3 . 关于统计表的列表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标题应写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B. 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

的左侧

C. 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

D. 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E . 备注用― * ‖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1 4 .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 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 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 . 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1 5 .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

B.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 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 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E .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图表

1 6 . 抽样误差是指

A. 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 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

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 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D. 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E . 随机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1 7 . 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以下对概率的描

述哪项是错误

A. 其值的大小在0 和 1 之间

B. 当样本含量n 充分大时,我们有理由将频率近似为概率

C.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0 . 0 5 或0 . 0 1 时,可认为在一次抽样中

它不可能发生D.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

E . 其值必须由某一统计量对应的概率分布表中得到

1 8 .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 .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1 9 . 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

A. 原始资料要正确

B. 原始资料要多

C. 分析资料要先进

D. 整理资料要详

细 E . 统计计算精度要高

2 0 . 医学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不包括

A. 实验

B. 统计报告

C. 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D. 专题调查 E . 录入计算机

2 1 . 对统计表和统计图标题的要求是

A. 两者标题都在下方

B. 两者标题都在上方

C. 统计表标题在上方,统计图标题在下方

D. 统计表标题在下方,统计图标题在上方E . 可随意设定位置

2 2 . 制作统计图时要求

A. 纵横两轴应有标目,一般不注明单位

B. 纵轴尺度必须从0 开始

C. 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在图的上方

D. 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 5 : 7

E . 直条图是以面积大小来表示数值的

【 B 型题】

A. 用清点数目数出来的资料

B. 用仪器量出来的资料

C. 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观察单位数得来的资料

D. 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指标量的大小得来的资料

E . 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得来的资料

2 3 . 计量资料是

2 4 . 计数资料是

2 5 . 等级资料是

A. 数值变量

B. 独立的两类

C. 不相容的多类

D. 类间有程度差别 E . 以上均不是

2 6 . 白细胞数属于

2 7 . 血型A、 B 、 AB 、 O 属于

2 8 . 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属于

【 X 型题】

2 9 .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搜集资料

B. 整理资料

C. 分析资料

D. 核对资料

E . 计算机录入资料

3 0 . 构成图是指

A. 直条图

B. 圆图

C. 直方图

D. 百分直条图

E . 线图

3 1 . 整理资料的目的是

A. 为了分组

B. 使资料条理化

C. 检查核对资料

D. 便于统计分析

E . 使资料系统化

3 2 . 统计资料可分为

-255-

A. 计量资料

B. 频数表资料

C. 计数资料

D. 四格表资料

E . 等级资料

3 3 . 以下哪些属于计量资料

A. 身高的测定值

B. 体重的测定值

C. 血压的测定值

D. 脉搏数

E . 白细胞数

3 4 . 以下资料中,按等级分组的资料是

A. 治疗效果

B. 血型分布

C. 某项化验指标的测定结果

D. 白细胞分类百分比

E . 身高

3 5 . 根据医学研究资料的特点,医学统计中常用的分组方法有

A. 质量分组

B. 数量分组

C. 年龄分组

D. 性别分组 E . 体重分组

3 6 . 以统计图表示连续性资料,可选用

A. 普通线图

B. 直方图

C. 半对数线图

D. 直条图 E . 圆图

3 7 . 以统计图表示住院患者中主要疾病的构成情况,可用

A. 直条图

B. 百分直条图

C. 直方图

D. 圆图E . 普通线图

【名词解释】

3 8 . 总体3 9 . 样本

4 0 . 概率 4 1 . 同质4 2 . 变异 4 3 . 计量资料 4 4 . 计数资料4

5 . 散点图 4

6 . 直条图 4

7 . 普通线图 4

8 . 半对数线图

4 9 . 直方图【简答题】

5 0 . 何谓统计表?其基本结构是什么

5 1 . 统计表的种类有哪几种

5 2 . 统计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 3 . 统计表和统计图在资料的表达中有什么作用

5 4 . 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种类?其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 5 . 普通线图与半对数线图的区别是什么

5 6 . 资料搜集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5 7 .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5 8 . 统计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5 9 . 统计资料的来源有哪些途径

6 0 . 直方图与百分直条图有何区别

【应用题】

6 1 . 请根据下表资料考虑:

⑴若比较两个年龄组儿童四种疾病的发病率 , 应绘制什么图 ?

⑵若比较两个年龄组儿童四种疾病的疾病构成情况 , 应绘制什么图

表某年某地两个年龄组四种疾病发病情况

0 ~ 4 岁组 1 0 ~ 1 4 岁组

病种

例数

构成比

( % )

发病率

( ‰)

例数构成比 ( % )发病率 ( ‰ )

百日咳8 0 1 6 4 . 0 6 0 3 2 1 . 5

麻疹 3 2 0 6 4 1 6 . 0 4 8 2 5 1 . 2

猩红热 6 0 1 2 3 . 0 4 5 2 4 1 . 1

白喉 4 0 8 2 . 0 3 6 1 9 0 . 9

6 2 . 请按绘制统计表的要求对下表进行修改。

表某药治疗某病疗效观察

有效

小计近期痊愈好转

无效

效果

例% 例% 例% 例%

1 8 4 1 5 0 8 1 . 5 8 8 4 7 . 8 6

2

3 3. 7 3

4 1 8 .

5 参考答案

【 A 1 型题】

1. A

2. E

3. C

4. B

5. D

6. A

7. D

8. B

9. E

10. C

-258-

11. C

12. E

13. B

14. C

15. D

16. B

17. E

18. B

19. A

20. E

21. C

22. D

【B 型题】

23. D

24. C

25. E

26. A

27. C

28. D

【X 型题】

29. ABC

30. BD

31. BDE

32. ACE

33. ABCDE

34. AC

35. AB

36. ABC

37. BD

【应用题】

6 1 . ⑴应绘制复式直条图比较发病率

⑵应绘制百分直条图或圆图比较疾病构成

6 2 . 修改后的统计表如下:

某药治疗某病疗效观察

疗效例数构成比( % )

近期痊愈8 8 4 7 . 8

好转 6 2 3 3 . 7

无效 3 4 1 8 . 5

合计 1 8 4 1 0 0 . 0

-259-

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 A 1 型题】

1 .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A. x 愈大, s 愈大

B. x 愈大, s 愈小

C. s 愈大, x 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D. s 愈小, x 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

E . s 愈小, x 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2 . 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s的正态分布, 9 5 % 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

A. μ-s~μ + s

B. μ- 1 . 9 6 s~μ + 1 . 9 6 s

C. μ- 2 . 5 8 s~μ + 2 . 5 8 s

D. -8~μ + 1 . 9 6 s

E . 0 ~μ + 1 . 9 6 s

3 . 设x 符合均数为μ、标准差为s的正态分布,作u = ( x -μ ) / s的变量变换,则

A. u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不变

B. u 符合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不变

C. u 符合正态分布,且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

D. u 符合正态分布,但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

E . u 不符合正态分布

4 .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

B. 总体均数不等于零

C. 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

D. 样本均数不等于零

E . 样本只包含总体的一部分

5 . 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

9 9

% 的样本均数在下

列哪项范围内

A. x ±2 . 5 8 x

s

-260-

B. x ±1 . 9 6 x

s

C. μ± 2 . 5 8 x

s

D. μ± 1 . 9 6 x

s

E . μ± 2 . 5 8 x

s

6 . 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

A. 均数要小

B. 均数要大

C. 标准差要小

D. 标准差要大

E . 均数和标准差都不相同

7 .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

A. 两总体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不等

C. 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都不等

D. 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不等

E . 以上都不是

8 . 要评价某市一名8 岁女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应选用的统计方

法是

A. 用该市8 岁女孩身高的9 5 % 或9 9 % 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作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 5 % 或9 9 % 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E . 以上都不是

9 . 若正常人尿铅值的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现测定了 3 0 0 例正常人的

尿铅值,以尿铅过高者为异常,则其9 5 % 参考值范围为

A. lg

- 1

( G ± 1 . 9 6 S l g x )

B. lg

- 1

( G ± 1 . 6 5 S l g x )

C. < lg

- 1

( G + 1 . 6 5 S l g x )

D. < lg

- 1

( G + 1 . 9 6 S l g x )

-261-

E . > lg

- 1

( G - 1 . 6 5 S l g x ) ( 注: G 为几何均数)

1 0 . 某市

2 5 0 名8 岁男孩体重有9 5 % 的人在 1 8 ~

3 0 k g 范围内,由此可

推知此 2 5 0 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

A. 2 k g

B. 2 . 3 2 6 k g

C. 6 . 1 2 2 k g

D. 3 . 0 6 1 k g

E . 6 k g

11 .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造成各组均数不等的原因是

A. 个体差异

B. 测量误差

C. 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

D. 各处理组可能存在的差异

E . 以上都有

1 2 . 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时应注意

A. 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B. 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 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D. 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E . 以上都不对

1 3 . 单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S S 组内< S S 组间

B. M S 组间< M S 组内

C. M S 总= M S 组间+ M S 组内

D. S S 组内> S S 组间

E . S S 总= S S 组间+ S S 组内

1 4 . 方差分析中,当P < 0 . 0 5 时,则

A.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B. 证明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 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262-

D.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E . 以上都不对

1 5 . 两样本中的每个数据减同一常数后,再作其t 检验,则

A. t 值不变

B. t 值变小

C. t 值变大

D. 无法判断t 值变大还是变小

E . t 值变大还是变小取决于该常数的正、负号

1 6 .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

A. 标准误逐渐加大

B. 标准差逐渐加大

C. 标准差逐渐减小

D. 标准误逐渐减小

E . 标准差趋近于0

1 7 . 计算样本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

A. 不会比均数大

B. 不会比均数小

C. 不会等于均数

D. 决定于均数

E . 不决定于均数

1 8 . 均数是表示变量值的

A. 平均水平

B. 变化范围

C. 频数分布

D. 相互间差别大小

E . 离散趋势

1 9 .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后

A. 均数不变 , 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 , 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263-

D. 两者均改变

E . 均数不变 , 标准差不一定改变

2 0 .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列哪个指标为好。

A. 全距

B. 四分位数间距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E . 方差

2 1 . 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υ配伍等于。

A. υ总–υ处理+ υ误差

B. υ总–υ误差

C. υ处理–υ误差

D. υ总–υ处理

E . υ总–υ处理–υ误差

2 2 .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

A. 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B. 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C. 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D. 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E . 以上都不对

2 3 .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 1 . 9 6 s的面积为

A. 9 5 %

B. 4 5 %

C. 9 7 . 5 %

D. 4 7 . 5 %

E .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2 4 . 配对t 检验和成组t 检验相比

A. 更不容易获―差别有显著性‖之结论

B. 更不容易发觉两总体均数间存在的差别

C. 统计检验效率更高

-264-

D. 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有同样的统计检验效率

E . 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有同样的统计检验效率

2 5 . 计算中位数时,要求

A. 组距相等

B. 组距相等或不等

C. 数据分布对称

D. 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

E . 数据呈标准正态分布

2 6 . 设同一组7 岁男童身高的均数是11 0 c m ,标准差是 5 c m ,体重的均数是 2 5 k g ,标准差是

3 k g ,则比较二者变异程度的结论为

A. 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B. 身高的变异程度等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C. 身高的变异程度大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D. 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E . 身高的变异程度与体重的变异程度之比为 5 : 3

2 7 . 分组资料计算百分位数

A. 要求组距相等

B. 要求组距不等

C. 组距相等或不等都可以

D. 要求组距为8 ~ 1 5

E . 要求组距为全距的十分之一

2 8 . 平均数表示一组性质相同的变量值的

A. 离散趋势

B. 分布情况

C. 集中趋势

D. 精确度

E . 准确度

2 9 . t 分布曲线和标准正态曲线比较

A. 中心位置右移

B. 中心位置左移

-265-

C. 分布曲线陡峭一些

D. 分布曲线平坦一些

E . 两尾部翘得低一些

3 0 .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以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百分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 . 中位数

3 1 . 计算某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一般宜选择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 极差

3 2 . 两组数据作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除要求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外,

A.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方差相近

B. 要求两组数据方差相近

C. 要求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D. 均数相差多少都无所谓

E . 方差相差多少都无所谓

3 3 .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E . 任意分布

3 4 . 统计推断的内容

A. 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266-

B. 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 估计正常值范围

D. A、 B 均不是

E . A、 B 均是

3 5 . 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既不等于零,也不等于 1 的常数后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改变

D. 两者都改变

E . 均数不变,标准差不一定变

3 6 . 正态分布N (μ,s),当μ恒定时,s越大,则

A. 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B. 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

C. 曲线形状和位置都不变

D. 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

E . 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

3 7 . 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中,都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 结果均为P < 0 . 0 5 , P 值越小 , 则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E .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3 8 .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极差

D. 标准差

E . 四分位数间距

3 9 . 用于表示总体均数的9 5 % 可信区间的是

-267-

A. s x 96 . 1 ±

B. s x 58 . 2 ±

C. x

s t x u , 05 . 0

±

s m 96 . 1 ±

E . s m 96 . 1 ±

4 0 . 进行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u 检验时,要求

A. 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B. 两样本所属总体的方差必须相等

C. 两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D. 两样本含量要足够大

E . 两样本必须来自对数正态分布总体

4 1 . 配对t 检验中,用药前的数据减去用药后的数据与用药后的数据减去用药前的数据,两次t 检验的结果

A. t 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B. t 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C. t 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D. t 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E . 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

4 2 . 计算 1 2 4 例链球菌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一般宜选择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 平均数

4 3 . 变异系数的数值

A. 一定比标准差小

B. 一定比标准差大

C. 一定小于 1

D. 一定大于 1

E . 可大于 1 ,也可小于 1

-268-

4 4 .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用下列哪个指标表示较好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变异系数

E . 四分位数间距

4 5 . 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

..

A. 需要考虑样本的同质性

B. ―正常‖是指健康,无疾病

C. ―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

D. 需要足够数量,最好在 1 0 0 例以上

E . 对于某些指标,组间差别明显且有实际意义的,应先确定分组,

再分别确定参考值范围

4 6 . 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于估计9 9% 的参考值范围的是

s x 58 . 2 ±

B. x

s x 96 . 1 ±

C. s x 96 . 1 ±

D. s x 58 . 2 ±

E . s t x u , 01 . 0

±

4 7 . x

s 表示

A. 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 变量值x 的可靠程度

C.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D. 变量值间的差异大小

E . 总体均数标准误

4 8 .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s,用于表示曲线的形状越扁平的指标是

A. s越大

B. s越小

C. μ越大

-269-

D. μ越小

E . μ与s越接近于0

4 9 . 当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其集中趋势的指标

A. 用几何均数合理

B. 用均数合理

C. 用中位数和均数都合理

D. 用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合理

E . 用中位数合理

5 0 .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1 与0

B. 0 与0

C. 1 与 1

D. 0 与 1

E . - 8与+ 8

5 1 .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 总体和样本

B. 总体均数和样本均数

C. 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

D.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E . 参数与统计量

5 2 .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则理论上应该有

A. F < 1 . 9 6

B. F < 1

C. F = 1

D. F > 1

E .

F = 0

【 B 型题】

A. u 检验

B. 成组t 检验

-270-

C. 配对t 检验

D.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

E . 以上都不是

5 3 . 甲县 1 0 名 1 5 岁男童与乙地 1 0 名 1 5 岁男童身高均数之差的检验为

5 4 . 甲县 2 0 0 名 1 5 岁男童与乙地 2 0 0 名 1 5 岁男童身高均数之差的检验为

5 5 . 某年某市 1 0 名 1 5 岁男童身高均数与同年当地人口普查得到的 1 5 岁男童身高均数比较的检验为

5 6 . 某市 1 0 名 1 5 岁男童服用某营养片剂前后身高的变化应采用

5 7 . 检验甲县 5 0 名 1 5 岁男童的身高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宜采用

A. 均数 = 中位数

B. 均数 = 几何均数

C. 均数 < 中位数

D. 均数 > 中位数

E . 中位数 = 几何均数

5 8 . 负偏态分布资料一般会有

5 9 . 正偏态分布资料一般会有

6 0 . 正态分布资料一般会有

6 1 .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一般会有

【 X 型题】

6 2 . 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用t 检验的条件是

A. 两总体均数相等

B. 两总体方差相等

C. 两样本均为大样本

D. 两样本均为小样本

E . 两总体均符合正态分布

6 3 . t 分布曲线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比较,有如下特点

-271-

A. t 分布曲线的中间随自由度增加而变高

B. t 分布曲线的中间随自由度增加而变低

C. t 分布曲线的两侧随自由度增加而变高

D. 中间是前者略低,两侧是前者略高

E . 中间是前者略高,两侧是前者略低

6 4 . 在t 检验中,当P = 0 . 0 5 时,说明

A. 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B. 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 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 . 两总体差别有实际意义

6 5 . 为缩小抽样误差,使样本指标更好地反映总体,应注意

A. 提高测量技术

B. 遵循随机原则

C. 选择典型样本

D. 增大样本含量

E . 尽量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6 6 . t 分布曲线的特点有

A. 两侧对称

B. 曲线的最高点比正态分布的高

C. 曲线形态与样本自由度有关

D. 自由度无限增大时, t 分布就趋近标准正态分布

E . 自由度逐渐减小时, t 分布就趋近正态分布

6 7 . 关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值(绝对值),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 与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的绝对值成反比

B. 与标准误成反比

C. t 值愈大, P 值愈小

D. t 值愈大, P 值愈大

E . 当自由度较小时,对应相同的P 值, t 值小于u 值

-272-

6 8 . 计量资料关于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可用

A. 非参数T 检验

B. u 检验

C. t 检验

D. χ

2

检验

E . 非参数H 检验

6 9 . 研究某特定人群的死亡情况,需将 2 0 ~ 4 0 岁的人群按年龄均匀分成 4 组,则分组组段(单位:岁)可写为

A. ~ 2 5 ,~ 3 0 ,~ 3 5 ,~ 4 0

B. 2 0 ~, 2 5 ~, 3 0 ~, 3 5 ~

C. 2 0 ~ 2 5 , 2 5 ~ 3 0 , 3 0 ~ 3 5 , 3 5 ~ 4 0

D. 2 0 ~ 2 4 , 2 5 ~ 2 9 , 3 0 ~ 3 4 , 3 5 ~ 3 9

E . 2 0 ~, 2 5 ~, 3 0 ~, 3 5 ~ 4 0

7 0 . 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宜于

A. 不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大

B. 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C. 相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D. 相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大

E . 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小

7 1 . 某组的组中值是该组观测值的

A. 均数

B. 代表值

C. 典型值

D. 任意值

E . 中位数

7 2 . 决定个体值是否为正态分布的参数是

A. 标准误

B. 标准差

C. 均数

D. 变异系数

-273-

E . 中位数

7 3 . 标准误的应用包括

A. 估计参数值范围

B. 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C. 估计观察值的频数分布情况

D. 表示观察值分布的变异程度

E . 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

7 4 .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应包括

A. 建立无效假设及备择假设

B. 确定显著性水准

C. 选择单侧或双侧检验

D. 选择和计算统计量

E . 确定概率P 值及判断结果

7 5 . 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需检验无效假设μ1 =μ2 是否成立,可考虑用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方差分析

D. 以上三者均可

E . χ

2

检验

【名词解释】

7 6 . 参数

7 7 . 统计量

7 8 . 标准差

7 9 . 标准误

8 0 . 均数

8 1 . 中位数

8 2 . 几何均数

8 3 . 正态分布

-274-

8 4 . 区间估计

8 5 . 百分位数

8 6 . 极差

8 7 . 四分位数间距

8 8 . 方差

8 9 . 变异系数

【简答题】

9 0 . 描述数值变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

9 1 . 描述数值变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

9 2 . 标准差与标准误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9 3 .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9 4 . 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有何异同

9 5 .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涵义是什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9 6 . 置信区间和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9 7 . 数值变量资料频数表的组段数目是否越多越好?组距和组段数

目的关系是什么

9 8 . 统计推断包括哪些内容

9 9 . 假设检验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1 0 0 . 两个样本均数或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为何要作假设检验

1 0 1 .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 t 分布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应用题】

1 0

2 . 某市 1 0 0 名7 岁男童的坐高( c m )如下:

6 3 . 8 6 4 . 5 6 6 . 8 6 6 . 5 6 6 . 3 6 8. 3 6

7 . 2 6 8. 0 6 7 .

9 6 9. 7

6 3 . 2 6 4 . 6 6 4 . 8 6 6 . 2 6 8 . 0 6 6.

7 6 7 . 4 6 8. 6 6 6 .

8 6 6. 9

6 3 . 2 6 1 . 1 6 5 . 0 6 5 . 0 6 6 . 4 6 9. 1 6 6 . 8 6 6. 4 6

7 .

5 6 8. 1

6 9 .

7 6 2 . 5 6 4 . 3 6 6 . 3 6 6 . 6 6 7.

8 6 5 .

9 6 7. 9 6 5 .

9 6 9. 8

-275-

7 1 . 1 7 0 . 1 6 4 . 9 6 6 . 1 6 7 . 3 6 6. 8 6 5 . 0 6 5. 7 6 8 .

4 6 7. 6

6 9 . 5 6

7 . 5 6 2 . 4 6 2 . 6 6 6 . 5 6 7. 2 6 4 . 5 6 5. 7 6 7 .

0 6 5. 1

7 0 . 0 6 9 . 6 6 4 . 7 6 5 . 8 6 4 . 2 6 7. 3 6 5 . 0 6 5. 0 6 7 .

2 7 0. 2

6 8 . 0 6 8 . 2 6 3 . 2 6 4 . 6 6 4 . 2 6 4. 5 6 5 . 9 6 6. 6 6 9 .

2 7 1. 2

6 8 . 3

7 0 .

8 6 5 . 3 6 4 . 2 6 8 . 0 6 6. 7 6 5 . 6 6 6. 8 6 7 .

9 6 7. 6

7 0 . 4 6 8 . 4 6 4 . 3 6 6 . 0 6 7 . 3 6 5. 6 6 6 . 0 6 6. 9 6 7 .

4 6 8. 5

⑴编制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简述其分布特征;

⑵计算中位数、均数、几何均数,用何者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为好

⑶计算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用何者表示这组数据的离散

趋势为好

1 0 3 . 用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检查 1 3 名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抗体滴度,

结果如下,求平均滴度

1 :

2 0 1 : 2 0 1 : 8 0 1 :8 0 1 :

3 2 0 1: 3 2 0 1 : 3 2 0

1 : 1 6 0 1 : 1 6 0 1 : 8 0 1 :8 0 1 : 4 0 1: 4 0

1 0 4 . 调查某地 1 4 5 名正常人尿铅含量( m g / L )如下:

尿铅含量0 — 4 —8 — 1 2 — 1 6 —20 — 2 4 — 2 8 —

例数 1 8 2 6 3 9 2 8 2 5 6 1 2

⑴求中位数

⑵求正常人尿铅含量9 5 % 的参考值范围

1 0 5 . 胃溃疡患者 1

2 人在施行胃次全切除术的前后,测定体重( k g )

如下,问手术前后体重变化如何

患者 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 2

术前 5 2 . 5 4 8 . 0 3 9 . 0 4 6 . 0 5 8. 5 4 7. 5 4 9 . 0 5 8 . 0 5 1 . 0 4 3 . 0 4 3 .

0 5 0 . 0

术后7 2 . 5 5 1 . 5 4 0 . 0 5 2 . 5 4 9. 0 5 5. 0 5 2 . 0 5 2 . 0 5 0 . 5 5 0 . 0 4 1 .

0 5 4 . 0

1 0 6 . 某医师研究血清转铁蛋白测定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测

得11 名正常人和 1 3 名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的含量

( u / L ),结果如下,问患者和健康人转铁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

正常人( n 1 = 11 ) 2 6 0 . 5 2 7 1 . 6 2 6 4 . 1 2 7 3 . 2 2 70 . 8 2 8 4.

6

2 9 1 .

3 2 5

4 . 8 2 7 5. 9 2 8 1 . 7 2 68 . 6

-276-

病毒性肝炎患者 ( n 2 = 1 3 ) 2 2 1. 7 2 1 8 . 8 2 3 3 . 8 23 0 . 9 2 4 0.

7

2 5 6 . 9 2 5

3 . 0 2 2 4.

4 26 0 . 7 2 1

5 . 4 2 5 1. 8

2 2 4 . 7 2 2 8 . 3

1 0 7 . 某地区 1 9 9 9 年测定了 3 0 岁以上正常人与冠心病病人的血清总胆

固醇含量,资料如下表。试检验正常人与冠心病病人血清总胆固

醇含量的差别有无显著性

表正常人与冠心病病人血清总胆固醇( m mo l/ L )含量

组别测定人数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正常人 5 6 4 . 6 7 0 . 8 8 0 . 1 2

病人 1 4 2 5 . 7 8 1 . 1 8 0 . 1 0

1 0 8 . 为试验三种镇咳药,先以N H 4 O H 0.

2 m l 对小白鼠喷雾,测定其

发生咳嗽的时间,然后分别用药灌胃,在同样条件下再测定发生

咳嗽的时间,并以―用药前时间减去用药后时间‖为指标,计算

延迟发生咳嗽的时间(秒),数据如下。试比较三种药的镇咳作

可待因 6 0 3 0 1 0 0 8 5 2 0 5 5 4 5 3 0 1 0 5

复方 2 号 5 0 2 0 4 5 5 5 2 0 1 5 80 1 0 7

5 10

6 0 4 5

4 0 3 0

复方 1 号 4 0 1 0 3 5 2 5 2 0 1 5 35 1 5 3

0 25 7 0 6 5

4 5 5 0

1 0 9 . 经产科大量调查得知,某市婴儿出生体重均数为 3 . 3

2 k g ,标准

差为0 . 3 8 k g ,今随机测得 3 6 名难产儿的平均体重为 3 . 4 3 k g ,问

该市难产儿出生体重的均数是否比一般婴儿出生体重均数高

1 1 0 . 已知某地 1

2 0 名正常成人脉搏均数为7

3 . 2 次 / 分,标准差为8 . 1

次 / 分,试估计该地正常成人脉搏总体均数的9 5 % 可信区间

1 1 1 . 某厂医务室的医生测定了十名氟作业工人工前、工中以及工后四小时的尿氟浓度(μ mo l/ L ),结果见下表。问氟作业工人在这三

个不同时间的尿氟浓度有无差别

表氟作业工人在三个不同时间的尿氟浓度(μ mo l/ L )

-277-

工人编号工前工中工后

1 9 0 . 5 3 1 4

2 . 1 2 8 7 .

3 8

2 8 8 . 4

3 1 6 3 . 1 7 6 5 . 2 7

3 4 7 . 3 7 6 3 . 1 6 6 8 . 4 3

4 1 7

5 . 8 0 1

6 6 . 3 3 2 1 0 . 5 4

5 1 0 0 . 0 1 1 4 4 . 7 5 1 9 4 . 7 5

6 4 6 . 3 2 1 2 6 . 3 3 6 5 . 2 7

7 7 3 . 6 9 1 3 8 . 9 6 2 0 0 . 0 2

8 1 0 5 . 2 7 1 2 6 . 3 3 1 0 0 . 0 1

9 8 6 . 3 2 1 2 1 . 0 6 1 05 . 2 7

1 0 6 0 . 0 1 7 3 . 6 9 5 8 . 9 5

参考答案

【 A 1 型题】

1. E

2. B

3. D

4. A

5. C

6. D

7. A

8. A

9. C

10. D

11. E

12. C

13. E

14. D

15. A

16. D

17. E

18. A

19. B

20. B

21. E

22. B

23. D

24. C

25. B

26. A

27. C

28. C

29. D

30. E

31. B

32. B

33. C

34. E

35. D

36. E

37. C

38. A

39. C

40. D

41. A

42. B

43. E

44. B

45. B

46. D

47. C

48. A

49. E

50. D

51. D

52. C

【B 型题】

53. B

54. A

55. D

56. C

57. E

58. C

-278-

59. D 60. A 61. E

【X 型题】

62. BDE

63. AD

64. BC

65. BDE

66. ACD

67. BC

68. BC

69. BE

70. ABCE

71. BC

72. BC

73. BE

74. ABCDE

75. ABCD

【应用题】

1 0

2 . 均数=6 6 . 6 5(c m),中位数=66 . 6 7(c m),用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为好。(由于本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中位数与均数比较接近,因此也可以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

习题-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 选择题: 1. 若以舒张期血压大于等于1 2.7kPa 为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 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高血压。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10 名高血压患者,有990 名非高血压患者。() A.这是计量数据 B.这是等级数据 C.还看不出是记数还是计量数据 D.这是连续型数据 E.这是计数数据 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的部分 B.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按研究目的随意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3、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A.白细胞计数 B.住院天数 C.门、急症就诊人数 D.病人的病情分级(轻、中、重) E.疾病疗效(有效、无效) 4、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 B.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 E.观察单位组成 5、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研究总体参数 E.研究样本特征 6、参数是()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E.参考值范围 7、关于随机抽样,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样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以上均不对 8、统计工作各个步骤的首要基础是() A.收集资料 B.整理资料 C.核对资料 D.分析资料 E.医学研究设计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调查资料、核对资料、整理资料 B调查资料、归纳资料、整理资料 C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资料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统计学 1. 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如何选择适宜的指标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描述内容指 标 意义适用场合 平均水平;均 数 个体的平均值· 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位数[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众 数 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 调和均数 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异度全 距 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准差 (方差) 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 程度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 间距 ? 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 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定性资料:阳性事件的概率,概率分布,强度和相对比。 ¥ 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防止概念混淆相对数的计算是两部分观察结果的比值,根据这两部分观察结果的特点,就可以判断所计算的相对数属于前述何种指标。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样本量较小时以直接报告绝对数为宜。 (3)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相对数,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水平。 (4)相对数间的比较须注意可比性,有时需分组讨论或计算标准化率。 3.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 图形 适用资料实施方法 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 定量资料的分布 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 线图 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 系 散点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箱式图定量资料取值范围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茎叶图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第3章概率分布(连续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离散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1. 服从二项分布及Poisson分布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二项分布成立的条件:①每次试验只能是互斥的两个结果之一;②每次试验的条件不变;③各次试验独立。 Poisson分布成立的条件:除二项分布成立的三个条件外,还要求试验次数n很大,而所关心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很小。 、 2. 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分别有什么特征 ①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都是离散型分布。 ②二项分布的形状取决于π与n的大小。π=时,不论n大小,对称分布。π≠时,图形呈偏态,随n增大而逐渐对称。当n足够大,π或1-π不太小,二项分布近似正态。 ③Poisson分布μ越小,分布越偏。μ越大,分布越对称。当n足够大时,分布接近正态。 4、正态分布应用 ①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正态分布是很多统计方法的基础 5. 正态分布特征 ①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②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均数处取得最高点 ~ ③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位置参数)和标准差(变异度参数)(μ,σ2 ;标准0,1)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产生要求我们面对纷乱复杂的数据世界能够正确、科学地去认识和处理,医学统计分析是医学生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特别是中、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使其懂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科研设计原则或实验研究方法,能正确处理医学信息和数据,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作用。医学统计是一种有力工具。它同科研的总体设计、资料采集、整理、分析直到最后作出结论都有密切关系。掌握了这个工具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只有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才不致于造成不应有的缺陷或得出错误的结论。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广泛存在。我们就要借助统计学这个工具,在混沌中发现规律。统计学就是研究数据及其存在规律的科学。 (本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62学时,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检验专业学生。同学在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后,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知道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正确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地学习统计学使学员对医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纲中应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完全采用医学中的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注意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把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通过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基本方法。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教学内容分作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于理论课详细讲授,亦为实习课与考试的重点。 第二级是要求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 第三级为一般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授,但不在考试范围内。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精华) 一.概论 1,医学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随机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进而阐明其客观规律性的一门应用科学。 2,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统计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设计和实验研究设计 2)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基本统计理论和方法。 A: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B:常用统计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相对数,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统计表,统计图 C:统计推断,如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与Cox回归分析。 3,统计工作步骤: 1)设计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说,确定观察对象与观察单位,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拟定研究方案,预期分析指标,误差控制措施,进度与费用。 2)搜集材料 A,搜集材料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 B,统计资料的来源医学领域的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统计报表,二是经常性工作记录,三是专题调查或专题实验。 C,资料贮存 3)整理资料 a检查核对b设计分组c拟定整理表d归表 4)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4,同质(homogeneity):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变异(variation):同质基础上的各观察单位间的差异。 变量(variable):收集资料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同质观察单位,再对每 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测量或观察,这种特征称为变量变量值:变量的观察结果或测量值。 5,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 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同质性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的集合构成样本。 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代表性是指样本来自同质总体,足够的样 本含量和随机抽样的前提。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不 真实情况拒绝H 拒绝H 正确Ⅰ型错误(ɑ) 推 H 断正确(1ɑ) 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 H 错误(β) 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Ⅰ型错误(ɑ错误): H Ⅱ型错误(β错误): H 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 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S/√n x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

实用标准 文档大全第一章绪论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3、统计学作用: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4、统计分析要点: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的结论。 5、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 同质与变异 同质,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应大致相同。 变异,指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的、绝对的差异。 统计学通过对变异的研究来探索事物。 (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反映实验或观察对象生理、生化、解剖等特征的指标。 变量的观测值,称为数据 分为三种类型:定量数据,也称计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如身高、体重、血压、温度等) 定性数据,也称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包括二分类、无序多分类。(进一步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如性别分为男和女,血型分为A、B、O、AB 等) 有序数据,也称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 统计方法的选用与数据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3)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包括所有定义范围内的个体变量值。 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对变量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抽样,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参数,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指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4)误差 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实值、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 可分为三种:系统误差,也称统计偏倚,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误差的大小通常恒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随机测量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变异。 统计学主要研究抽样误差。 (5)概率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必然事件,事件肯定发生,概率P(U)=1; 随机事件,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介于0≤P(A)≤ 1; 不可能事件,事件肯定不发生,概率P(∮)=0; 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概率P(A)≤ 0.05、或P(A)≤ 0.01。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锦州医学院教务处 2003年5月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总学时:24,其中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与健康相关的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和决定因素并用以控制健康问题的学科。近数十年来,随着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疾病谱的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学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到现在为止,比较一致认可的流行病学定义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其研究对象已由仅研究传染病扩大到非传染性疾病,又从疾病扩大、引伸到健康和与健康有关的事件;研究内容既包括了描述“分布”,分析“决定因素”,又包括了研究、提出、评价预防、保健的对策与措施。由此可见流行病学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已包括了与人类疾病和健康有关的一切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能够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病因研究和预防效果评价等方面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门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基础医学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和医学统计学。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流行病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并了解相应的扩展知识和新进展知识,为学习预防医学各类卫生专业课程奠定流行病学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在卫生防疫实际工作中或其他有关学科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基本理论理论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突出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详细讲授和解释,同时注意教授一定比例的扩展知识、新进展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思路、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容精练,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也可根据本章节的特点规定学生必要的自学内容。

重点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标准误 D.极差 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梳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统计学:是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他包括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正确解释和表达。 统计描述:用统计指标、统计图表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表达。 统计推断: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概率保证下,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①参数估计:用样本的指标去推断总体相应的指标 ②假设检验:由样本的差异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的差异 同质:一个总体中有许多个体,他们之所以共同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必定存在共性,我们说一些个体处于同一总体,就是指他们大同小异,具有同质性。 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 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 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 (A)= m/n。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免费下载】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087 学分:1.5 总学时:34 大纲执笔人:刘艺敏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国际流行统计软件SAS或SPSS的使用方法,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医学统计学应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学与医学统计方法 了解统计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学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内容: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类-离散型变量及连续型变量;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与随机误的概念;三种数据类型-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及三者间的转换;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概念,抽样误差的概念;概率与频率的概念。

医学统计方法小结

统计方法小结 首次分享者:yanyan已被分享22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 一、两组或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 1.两组资料: 1)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资料 (1)若方差齐性,则作成组t检验 (2)若方差不齐,则作t’检验或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小样本偏态分布资料,则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多组资料: 1)若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则作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方差分析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LSD检验,Bonferroni检验等)进行两两比较。 2)如果小样本的偏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则作Kruskal Wallis的统计检验。如果Kruskal Wallis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但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P值等)进行两两比较。 二、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 1.单样本资料与总体比较 1)二分类资料: (1)小样本时:用二项分布进行确切概率法检验; (2)大样本时:用U检验。 2)多分类资料:用Pearson c2检验(又称拟合优度检验)。 2. 四格表资料 1)n>40并且所以理论数大于5,则用Pearson c2 2)n>40并且所以理论数大于1并且至少存在一个理论数<5,则用校正c2或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 3)n£40或存在理论数<1,则用Fisher’s 检验 3. 2×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1)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则行评分的CMH c2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二分类,列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则用趋势c2检验 3)行变量和列变量均为无序分类变量 (1)n>40并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Pearson c2 (2)n£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 4. R×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1)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则CMH c2或Kruskal Wallis的秩和检验 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无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作none zero correlation analysis的CMH c2 3)列变量和行变量均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可以作Spearman相关分析 4)列变量和行变量均为无序多分类变量,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1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 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计数资料(无序分类),等 变异(variation ):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的差异。级分组资料(有序分类)。 3 同质(homogeneity ):对研究指标有影响的非实验因素相同。 4 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称总体 。 样本(sample ):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样本。 5 参数(parameter ):总体的设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statistic ):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 6 变量(variable ):观察对象的特征或指标称为变量,测量的结果即为变量值。 7 概率(probability):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量度,其概率介于0与1之间。 第二章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一 算术均法(mean )简称为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一)直接法 X n x n X X X n ∑= +?++= 21 (二)加权法(针对频数表)n fx n x f f f X k k ∑= +++= (21) 二 几何均数(geometic mean,G )适用于倍数关系变化,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如:抗 体滴度,血清凝集效价,细菌计数,某些物质浓度等) G= n n X X X ?21 为了计算方便,常改用对数的形式计算,即=G lg 1 -( n X ∑lg ) 对于频数表资料,可用公式 G=lg 1 -(n x f ∑lg ) 三 中位数(M )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末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及分布情况不确定 公式:M=L+( M L f f n -5.0) M i L,M i ,M f 分别为M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L f 为M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数的累积频数。 百分位数:用符号X P 表示,x 即百分位 公式:x P =L+( x L f f x n -%·)x i 式中L,x i ,x f 分别为x P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

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资料]

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 1.医学统计学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应用科学。 2.统计工作的步骤:(1)设计(2)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或者分三步:(1)研究设计(2)资料分析(3)结论。 3.定量资料:又称为数值变量资料,特点:(1)各观察值之间有量的差别;(2)数据间有连续性。它是指变量的取值不止是可列个,而是可取某区间[a,b],(-oo,oo) 上的一切值。 4.定性资料:又称为分类资料、分类变量资料(包括二项分类、多项分类资料),特点:(1)各观察值之间有质的差别;(2)数据间有离散性。它是指变量的取值有 限的,至多是可列多个。附:无序分类:二项分类、多项分类 5.等级资料:又称为半定量资料,有序分类,指各类之间有程度的差别。特点:()各观察单位间或者相同,或者存在质的差别;(2)各等级间只有顺序,而无数值 大小,故等级之间不可度量。 6.个体individual:即每个观察单位。 7.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8.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样本包含的观察单位数称为样本含量或样本大小。 9.参数parameters:描述某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等。特点:参数是未知的,固有的,不变的! 10.统计量:描述某样本特征的的统计指标称为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特点:统计量是已知的,变化的,有误差的! 11.概率probability: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它的大小界于0和1之间。 12.随机事件:(1)可重复性: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2)随机性:出现两种机两种以上结果;(3)偶然性:实验前不能肯定将出现哪种结果。 13.频率的稳定性: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频率的这一特性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14.概率的统计定义:频率的稳定性充分说明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客观属性,因而是可以被认识和度量的。这个常数p就称为事件A出现的概 率(probability),记作P(A) 或P。这一定义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它是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容易看出,频率为一变量,是样本统计量,而概率为常数,是一总体参数。实践中,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可以近似地将频率作为概率的一个估计。 15.小概率原理: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通常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 发生,此即为小概率原理。 16.同质(homogeneity):性质相同的事物称为同质的。 17.变异(variation):同质的事物内个体之间或同一个体重复测量间的差别称为变异。 18.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interval)又称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由于正常人的形态、功能、生化等各种指标的数据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的某些指标还会随着时间、 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需要确定其波动范围,即正常值范围,简称正常值(normal value)。 19.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s),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 20.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21.标准误(standard error):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 22.参数估计: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称为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23.点估计(point estimation) :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估计方法简单,但未考虑抽样误差的大小。 24.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 :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为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又 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25.可信度为1-α的可信区间的确切涵义是:每100个样本所算得的100(1-α)%可信区间,平均有100(1-α)个包含了总体参数。如取α=0.05,则每100个样本所算得 的100个95%可信区间,平均有95个包含总体参数在内,有5个不包含总体参数。 26.可信区间的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可靠性,常用可信度1-α的大小表示;第二个要素是精确性,常用可信区间的长度CU-CL衡量。 27.均数95%可信区间,其涵义是:如果重复100次抽样,每次样本含量均为n,每个样本均按(见课本P42)构建可信区间,则在此100个可信区间内, 理论上有95个包含总体均数,而有5个不包含总体均数。 28.可信度为95%的CI的涵义:每100个样本,按同样方法计算95%的CI,平均有95%的CI包含了总体参数。这里的95%,指的是方法本身!而不是某个区间! 29.第一类错误(I型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假设,称为“假阳性”, 用α来表示。 30.第二类错误(II型错误):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称为“假阴性”,用β来表示。 31.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或检验功效:1-β称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过去称把握度。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1-β只取单 尾。 32.完全随机设计:根据某一试验因素,将试验对象完全按随机设计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的样本例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分别求出各组试验结果的均数,即为 单因素多个样本均数,单个因素可以有多个水平,R>2 33.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Random Block Design):即两因素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或称两因素方差分析,two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34.绝对数:在计数资料中,各组的观察数称绝对数。 35.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是相对数(relative number)。 36.率(rate):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1/万、1/10万等作单位,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某现象的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率的结果常 以保留1-2位整数为宜。

3-医学统计方法

《医学统计方法》试题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10题) 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 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 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 2.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A.研究样本B.研究个体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D.研究总体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3.总体应该由 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 4. 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A.变量B.参与研究的数目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 D.总体的统计指标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5.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总体 D.个体 E.样本 6.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7、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 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 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8、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红细胞数(1012L-1)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10、疗效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答案:1C 2E 3D 4D 5A 6B 7D 8B 9B 10D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卫生统计学》是数理统计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技能,为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从事预防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将卫生统计学理论分为要求牢固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师生教与学。 2、教学手段与方法 《卫生统计学》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由教师系统讲解各章节的理论知识,实验课由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讨论,自主完成相应实践的操作。 3、建议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目、教学网站(要求注明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日期等) ①选用教材:《卫生统计学》,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12。 ②参考书目:(1)《卫生统计学实习指导》,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与前述第7版教材配套),2012。(2)《医学统计学实习指导教程》,郝元涛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③教学网站: 医学统计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0c10143305.html,/mstat/ 医学统计学网络精品课程 https://www.doczj.com/doc/0c10143305.html,/yxtjx/index.htm 医学统计学远程教育精品课程 教育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0c10143305.html,/ 账号:yxtjx 密码:yxtjx 公众网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0c10143305.html,/ 账号:yxtjx 密码:yxtjx

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医学统计学总结 绪论 1、随机现象: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试验,一次试验结果不能确定,而在一定数量的重复试验之后呈现统计规律的现象。 2、同质:统计学中对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 3、变异: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差异。 数值变量:变量值是定量的,由此而构成的资料称为数值变量资料或计量资料,其数值是连续性的,称之为连续型变量。 变量无序分类变量:所分类别或属性之间无顺序和程度上的差异分类变量:定性变量 有序分类变量:有顺序和程度上的差异 4、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集合。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5、样本:是按随机化原则从同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某变量值的集合。样本代表性的前提:同质总体,足够的观察单位数,随机抽样。 统计学中,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统计量,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参数。 6、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若P(A)=1,则称A为必然事件;若P(A)=0,则称A为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A的概率为0<P<1. 小概率事件:若随机事件A的概率P≤α,则称随机事件A为小概率事件,其统计学意义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统计描述

1、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的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频数分布有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之分。后者是指频数分布不对称,集中趋势偏向一侧,如偏向数值小的一侧为正偏态分布,如偏向数值大的一侧为负偏态分布。 2、常用的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 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的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样本均数用x表示,总体均数用μ表示。 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级数资料和对数呈正态分布的资料。注意观察值中不能有零,一组观察值中不能同时有正值和负值。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以及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 3、常用的离散程度的描述指标有: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全距:任何资料,一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偏态分布以及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资料。 方差和标准差:正态分布资料。标准差表示观察值的变异度的大小。 变异系数: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资料的变异度。 4、标准正态分布:对正态分布的(X-μ)/σ进行u的变换,u=(X-μ)/σ,则正态分布变换为μ=0,σ=1的标准正态分布,亦称u分布。u被称为标准正态变量或标准正态离差。 两个参数:μ是位置参数,σ是形状参数。用N(0,1)表示标准正态分布。 常用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 (1)正态分布方法: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双侧界值:X±uσ/2S 单侧上界:X+uσS,或单侧下界:X-uσS (2)对数正态分布方法:适用于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双侧界值:Lg-1(X lgx±uσ/2S lgx )单侧上界:Lg-1(X lgx +uσS lg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