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略谈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当幼儿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能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同时,对幼儿来说,手是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促使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喜欢自己的小手真能干,愿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感受做事的乐趣。幼儿期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孩子的手越巧,脑子就越聪明。故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在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而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撕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泥工教学中教幼儿团、搓、压、捏、粘合等技能;纸工教学中教幼儿撕、贴、折、涂、剪等,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具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中,开展制作项链手活动:幼儿可以用泥团圆压扁用细铁丝穿起;用细铁丝穿各种形状的吹塑纸片。在大班美术活动《梅花开了》时,让孩子们用嘴吹画梅花树干,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手工制作方式,培养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欣赏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的皱纹纸、纸条、玉米、颜料、橡皮泥,剪刀、胶水、水彩笔。让幼儿在知道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可用颜料点梅花、玉米拼梅花、橡皮泥搓梅花、纸条裹梅花、皱纹纸捏梅花、剪麦冬做梅花、

直接粘贴剪好的花瓣等。幼儿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梅花,他们一边做一边还兴奋地说着什么,能力强的幼儿用纸条裹梅花,玉米拼梅花,剪麦冬做梅花,能力一般的用橡皮泥搓梅花,能力弱的用现成的花瓣贴,用水彩笔进行作画。作品完成后,很多孩子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在评价和欣赏的同时体验着自己操作的成功的喜悦。

二、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动手能力

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有利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如: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再如;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三、在各种操作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当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且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孩子们用收集的牙膏盒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楼房;用月饼盒制作灯笼;用旺仔易拉罐制作鞭炮;用雪碧瓶制作了瓶娃娃;用一次性盘子做漂亮的蜗牛;用娃哈哈奶瓶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飞机火箭;用橡皮泥制作泥塑另外小朋友还根据季节的特点,秋天用树叶做树叶贴画,冬天用带来的瓶子做造型各异的冰灯,用包装纸剪窗花。用硬纸板、卡纸剪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小块块,让幼儿做拼图如:幼儿用半圆形、三角形拼成小鸡、小鸟,用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拼成熊猫等,用插塑拼接等。可见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多收集一些废旧玩具及剪贴、拼图卡片,购买智力魔方等,为幼儿动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在各种趣味科学活动中形成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仪器设备,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在操作中学习。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例如,在开展“什么会沉,什么会浮”的科学活动时,我准备了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等各种制品材料供幼儿在水中自由投放,发现它们在水中产生的现象;让孩子自己用纸杯做小电话,让小灯泡亮起来,踩影子,火箭飞上天,透过各种颜色的糖纸来看日光灯颜色的变化等活动,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当幼儿看到灯变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时,会高兴得直拍手。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一个个都变成了专心致志的“操作手”和“实干家”。再如“筷子折了”、“多彩的气泡” 、“旋转的纸蛇”、“变色小陀螺”、“胡萝卜船浮起来”等科学小实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初步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而且发展了动手能力。

四、在大自然中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大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孩子天性喜欢玩沙、玩水、玩土,水和沙没有形状,可以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去摆弄、去创造,因无穷无尽的变化而产生乐趣,可以说这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最理想的“玩具”。如玩沙,孩子可以在沙里盖房子,设计公园、大楼,挖隧道开火车等,孩子在玩沙中,可使脑筋更敏锐,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种植活动,或者开辟自然角。如:在饮料瓶中种一些农作物。(如豆子、玉米、花生油菜、葱蒜、等)让孩子们照料,观察、记录。春天教幼儿扎风筝,一块到野外放风筝,夏天教幼儿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起户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拓印等。冬天让孩子观察树木,花草的变化,徒步郊游等。充分利用大自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在各种竞赛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抓住机会展开教育是最有效的举措,一次次不经意的偶然事件,往往都会激起幼儿探索生活奥秘的小火花。而让幼儿将已学到的技能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看,则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巩固提高生活劳动技能,经常开展一些比赛性的活动,对孩子的动手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五一”劳动节我们进行了穿衣,叠被子、穿鞋等比赛结果有的孩子衣服穿反了,有的扣子张冠李戴,有的不会穿,急得直哭;有的被子叠得不整齐;有的鞋子没分左右。但通过这次比赛,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练习自己穿了。每天午睡时,我们都要求孩子们比赛:谁最先脱好衣裤睡好,起床要求孩子比赛叠被子,同时也鼓励孩子相互协作。并且给做的好的,有进步的孩子贴上一朵红花以示鼓励等。孩子们很感兴趣,积极性高,而且越做越好。开展分碗筷、捡菜、做元宵等活动,动手能力提高了,也加深了孩子间的感情。

总之,一个人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黄金阶段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脑的发展,手脑并用,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祖国的下一代就能“手巧心更

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家庭教育在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的部分现状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人的智慧是从人的行为开始的,动作之中延伸的。”但是,在当前社会上,有的家长片面地把教育单一的看成智力开发,在早期教育上违背儿童的心理特点,强制性的智力开发,造成了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求见求全,盲目定向,过多的爱与包办,只要求进行知识灌输,只看孩子的分数而不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生活则事无巨细,娇生惯养,溺爱放纵,有求必应,唯恐孩子“受屈”。有些父母为显示对儿女关怀“无微不至”,就连整理书包、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扣一扣等统统代劳,还有的高超钱教育,用大把大把现金,培养贵族子弟。导致一些孩子饮食消费跟广告,服装消费

赶时髦,人情消费超大人,娱乐消费必新潮。过度的保护,使不少孩子穿衣冷不得暖不得,饮食粗不得精不得,对他讲话轻不得重不得,孩子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十足的小少爷、小皇帝的生活。总这样下去,不是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事事不让孩子动手,等于阻断了孩子探索、尝试的途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的许多功能就会退化,甚至连思维也会变得迟钝起来,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动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手--眼--脑协调的过程,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就要先发展他的手指操作能力-----让他动手,所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动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的手

1、幼儿手肌肉特点:一是肌肉嫩,收缩力差,容易疲劳。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嫩而柔软,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但幼儿时期,身体代谢旺盛,供养充足,疲劳后恢复也快。二是小肌肉群发育较晚。小肌肉群主要是指幼儿指尖的动作,手指的屈身,手和眼的协调运动等局部动作的运动。从观察来看,幼儿上下肢活动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而小肌肉群发育较晚,三至四岁的幼儿在用手指活动的细小动作方面如握笔、拿筷子、系鞋带等方面掌握不自如。三是神经技能调节不强。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对骨骼肌的调节功能不强。

2、肌肉卫生。一是让幼儿保持各种正确姿势。家长在教幼儿动手做一切活动时,应教会幼儿保持正确姿势,但还要注意避免肌肉过分紧张,导致幼儿肌肉疲劳。二是加强锻炼,促进肌肉群的发展。家长要适当的加强幼儿的各种锻炼,是幼儿在跑、跳、攀登等活动中促进大肌肉群的发展,在泥工、手工、及日常生活中促进小肌肉群的发展。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应从婴幼儿是就开始。如拍打悬吊在眼前的五颜六色的小玩具,够取近处的小东西等等。孩子稍大些时应适当的制造一些障碍,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够物,以促进他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慢慢的可以让孩子练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但组织安排的活动要合理,避免疲劳,预防肌肉损伤。三是供给足够的营养。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肌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生命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应科学的合理的搭配好提供给幼儿,同时还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多吃绿色水果蔬菜,少吃腌食甜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等。

3、优势手。人的两只手并不是同等使用的,一只手比另一只手更多更灵活的使用,这只手就是优势手。从观察发现,有的人的左手比右手灵巧,有的人的右手比左手灵巧,这与人脑的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有关,也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在幼儿左手优势早期是不易勉强纠正。应让幼儿在一切动手活动中使用正确姿势,加强动手锻炼,促进小肌肉群的发展。

(二)动手与智力能力发展

人的手指使大脑的“驻外”器官,大脑内部有与每一个手指相对应的“运动区”,幼儿手指的每一个运动都在刺激大脑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反过来,大脑的运动中枢有调动了手指的运动。正是大脑活动中树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动手训练不仅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而且还能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

1、动手训练能够增强幼儿记忆能力。以“行”促进智力的发展。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各种各样的动作,能使相应的脑细胞得到锻炼。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正是因为直立行走,使人能腾出双手来从事更为精心的劳动,才促进了人的聪明才智的发展。许多人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一个原理不明白,记不住,但一个实验坐下来,就会什么都记住了。

2、动手训练有利于幼儿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发展。。西方学者克洛韦尔曾说过:“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在动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动中,能根据问题的变化,按照不同材料和条件及时地改变思维方法,并会用创造性的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如在计算活动中,教幼儿学习5的分解,5可以分成那两个数?有几种分法?请幼儿分,家长可给幼儿准备5张卡片或5粒黄豆,请幼儿计数分出4组,在此基础上,家长可进一步要求幼儿把6的分解、7的分解一次分出,并根据周围环境较幼儿自编应用题,让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加碱运算,平时应多进行一些一题多解的训练,经过多次练习,找到解题运算规律,举一反三,提高运算速度,以此来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动手与非智力因素发展

有关资料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常常比智力因素要大,如一个智力水平较低,但勤奋学习,勇于克服困难,有良好学习动机的人,要比智力水平高,但懒惰,没有毅力,遇到困难就退却的更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1、动手活动能有效发展注意力。注意使人心理活动的门户,没有注意力,人无法感知到外界的信息,更谈不上学习知识以及智力的发展了。对幼儿来说,再让他认识一个物体,掌握一种技能或明白一个道理,光靠家长的说教或直观演示是不行的,必须让幼儿亲自感知动手来实现,只有直接施于动作,被认识的对象才能进入意识中,任何知识都是在亲身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如让幼儿玩“磁铁找朋友”的游戏室,幼儿在亲自动作用磁铁吸住铁制品,不能吸住木棒、塑料、纸、布等物品,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观察、操作活动,作用与物体,观察其反应,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到的体验,或是解释现象和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一系列的动手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动手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独立性。一个独立能力强的孩子,在他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往往敢于拼搏,有创见,意志坚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个缺乏独立能力,缺少毅力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意志脆弱,依赖心十足,做事虎头蛇尾,没有主见,因此,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幼儿意志力、独立性的培养。一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家长在训练幼儿动手能力时,可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困难来磨练幼儿,培养幼儿专心致志,坚持到底的一例。教育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加以克服困难。如在系鞋带的过程中,家长可让幼儿把携带继承的死扣,自己解开,孩子双手手指的细致活动,不仅增强了手脑并用的协调性,还培养了幼儿的一例。二是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一般健康幼儿在三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能初步借助语言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走的愿望,如:“我要-----”“我自己------”因此家长除应有意识的让幼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还可以让幼儿练习一些复杂的活动内容,如缝扣子,给布娃娃和玩具小动物缝制简单的服装,帮着大人择菜、包饺子、洗刷碗筷、到不愿的地方买东西等,以此来训练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日常生活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杨振宁博士在对中美学生的调查比较中,很中肯的支出,中国学生的优点,恰是美国学生的缺点,而中国学生的缺点,又正是美国学生的优点。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不善于选择和剔除,不善于提出问题,崇拜权威。美国孩子恰恰相反,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注重选

择,敢于抛弃,热衷于辩论,不迷信权威。虽然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创造性不够,受束缚太多。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更加满足孩子的动手动脑的需要,在动手动脑探索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的认知产生于活动的动手操作,操作的对象不仅是可观的物体,还包括内部的智力活动和语言活动,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爱动脑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动手技能,如抓、握、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脱和整理衣服、梳头、洗脸、洗手帕等;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扫地、擦桌子、切水果、分碗筷、收拾玩具、拔草、浇花等,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动手能力应从婴幼儿开始,三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比较自如,还能够掌握一些精心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让幼儿自己用勺吃饭、用杯喝水,会漱口、会洗手、会系打个扣子,会盖被自己睡觉,会解裤子大小便,会用手帕擦鼻涕。家长要帮助幼儿逐步学会,贵在放手让幼儿练习,不怕幼儿做不好,不怕飞时间。家长的包办代替,只能养成幼儿的笨手笨脚懒惰,同时还要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点,鼓励支持幼儿模仿大人的生活。

(二)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家长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指导幼儿进行有兴趣地、活泼的操作活动。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式的书本人才,而是既懂得专业理论,又善于独立操作实践的综合性科技人才。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操作材料时,不但要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开发幼儿智力。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他们比成人更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他们而言,世上的种种事情,都是新鲜而令人惊奇的。家长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应无毒、安全、易于取拿,还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逐渐增加动手操作的难度,操作材料的数量随着幼儿熟练程度逐渐增加。如让幼儿动手做科学实验的活动,可给幼儿准备磁铁(铁丁、木头、纸屑、塑料等)蜡烛、塑料袋、小瓶子、放大镜、一桶水等材料,厨房本是煮饭炒菜的地方,但是家长利用的好,也可作为孩子们的一个很好的化学实验室。如某些事物的成分在和别的成分混合后,软硬、大小、味道都有所改变,有的融化,有的变浓。也可以让孩子参入配料、搅拌,作简单的食品或小点心,也可以通过暴晒和冷藏某些食物,观察这些食物所起的变化;让

幼儿进行手工活动的,可准备些线、钮扣、布头、橡皮泥(黄泥、面泥),还可准备绘画用得笔、纸、颜色、撕贴画用的旧挂历纸、胶水;木工活动用的锤子、钉子、各种木板,活动前应先让幼儿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玩水玩沙活动用的小瓶、小桶、小棍、小碗、海棉、漏斗、石块、一盆水、一堆沙等,注意玩水、玩沙时,水和沙不要距离太近。以上这些活动材料只是一少部分,仅供参考,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注意收集、保管,动手操作活动的材料会更加丰富多彩。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不断购买高档的新玩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开起孩子的智慧。其实复杂新奇的玩具大部分只能跟孩子短暂的刺激,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索然无味。而各种积木积塑等看起来简单的玩具却能使孩子百玩不厌,因为这些玩具有着务求的组合和变化的可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搓、捏橡皮泥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橡皮泥在他们的小手摆弄下,可以变成千姿百态的小人和小动物。家长可给孩子提供某些操作活动的废旧材料,让幼儿布置自己的小卧室,如用空饮料罐、空盒、碎布、零毛线等启发幼儿动手动脑,制作各种作品来布置自己的小天地。还可用旧挂历纸撕贴粘画,家长画好图样,并准备把旧挂历纸撕成细长条形,让幼儿练习把长调至撕成小碎块,然后粘贴在图样上,从撕纸到粘贴需要的是手的灵活、协调,同时幼儿对撕贴很感兴趣。并要求撕得快,贴得干净。家长在孩子动手操作活动中,千万注意不要用过多的清规戒律束缚孩子,更不要包办代替,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设计、布置,自己独立思考,如孩子较小,也可提出建议,启发引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多动手。在家庭中可设置自然角、饲养小动物(楼房可用凉台、走廊、拐角)种植农作物等,即使孩子学到许多自然知识,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动手动脑的机会,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启迪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都有很大的裨益。同时孩子在摆弄玩具、制作作品时,大人不要过多干涉,更不得对幼儿玩具摆得不得体、作品做得不像样,手脚弄湿、弄脏进行指责、苛求。

(三)游戏活动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幼儿游戏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活动,使儿童对周围现实态度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表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认为“未来的活动家,首先是在游戏中培养起来的”。家长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废旧物品,指导幼儿在室外进行有兴趣地、活泼的游戏活动。

1、室内游戏活动。家长应给幼儿准备各种积木、动物玩具、小汽车营部试点懂得,让幼儿动手动脑操作,也可利用废旧无毒、安全物品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玩具。如利用碎布制作沙包、沙球、沙袋等。也可用萝卜,让幼儿随意制作小玩意,如做灯、小动物、娃娃或挖取一块制成小船,在做做玩玩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犹如,年龄小的诱饵,可让幼儿学习穿木珠活动,家长可随时指导,先让幼儿拿一根绳子穿一种颜色的木珠,学习找相同的颜色,在孩子兴趣不减的情况下,再提出更高的要求,两种颜色交替穿,学习两种颜色的分类。幼儿再穿珠活动中,既动手又动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室内游戏活动中,用筷子也是对幼儿动手训练的一种方法。用筷子吃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以发明使用。用筷子是个巧活,五个手指都参入活动,而腕、肘、肩各个环节也都起辅助作用。有人做过研究,用筷子吃饭需要五十多块肌肉和三十多个关节的协调配合。所以家长应鼓励幼儿用筷子吃饭,还要用筷子对幼儿进行手指活动训练,如让幼儿作夹球游戏,在幼儿面前放上两只盘子,一只盘子里放入几个玻璃球,另一只盘子是空的,要求孩子用筷子把玻璃球夹到空盘子里,,并用标记时,看用多长时间把球夹完。小球很滑,不宜挟起来,孩子尽力去挟,直到全部挟完,并把这个游戏进行多次,看哪次用的时间最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参入,以提高幼儿兴趣。

2、室外游戏活动。室外游戏活动,给孩子提高了广阔的积极探索活动的天地,也是孩子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孩子天性喜欢玩沙、玩水、玩土,水和沙没有形状,可以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想象去摆弄、去创造,因无穷无尽的变化,而产生乐趣,可以说这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最理想的“玩具”。如玩沙游戏,孩子可以在沙里盖房子,设计公园、大楼,挖隧道开火车等,孩子在游戏中,是脑筋更锐敏,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区活动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生活和学习空间。”我园地处农村,自然材料丰富,它随手可得,又深得幼儿的喜爱。近几年,我园在组织实施“生活化”园本课程过程中,立足农村实际,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引,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内容、以及孩子的兴趣、发展需要,合理的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农村

自然材料。如此,区角中的成品材料与自然材料形成了一定的配比,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既享受先进成品玩具材料带来的快感,又能体验自然材料在创作过程中提供的刺激。既培养了幼儿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得“固物制宜”的意识,又发展了其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现把我园取得的研究成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农村自然材料的采集与投放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的可探究性以及其丰富的可变换性,而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材料、传奇的民间工艺为我们的区角活动提供了丰厚的材料资源。

1、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以本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例如大班的添画活动,孩子们只在图形、实物上进行添画活动太单调,于是我们就发动家长和我们一起搜集各种树叶,让孩子们用树叶拓印后再进行添画活动,由于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并且树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所以我们发现幼儿的兴趣更高了。

2.材料提供的兴趣性。兴趣是幼儿自主性参与活动,获得快乐的前提。老师们在为幼儿提供美工区材料时除了常见的纸张、画笔、彩泥、废旧材料等,还根据幼儿们的兴趣需要提供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材料,如:黄泥、毛线、编织用的玉米皮辫子、布辫子、穿手链、裙子用得树叶、高粱秆、刺绣用的凉席、纸壳、麻袋……这些材料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与创作欲望,一时间,美工区成了最“抢手”的区域。

3.材料提供的丰富性。我们除了投放一些成品及半成品材料外,教师还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来投放多样性的自然材料,如中班美工区里的粘贴活动,开始时只有油光纸、皱纹纸等成品材料,不但画面单一,而且也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及表现力,教师又试着投放了一些高粱芯、种子、锯末、果壳、碎布、毛线、沙子等自然材料,孩子们又来了兴趣,他们尝试着用这些材料粘贴出了有立体感的大树、小兔拔萝卜等画面。鉴于以上经验,我们又在家长的帮助下,采集了黄泥、玉米秸、香蒲草、麦秆、各种纸盒、农作物、果实等自然材料,开展了不同的创新区域活动。

4. 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我们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如大二班小朋友的编织活动,我们投放了玉米秸、麦秆、香蒲草、玉米皮、等材料和范例,能力强的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进行编织活动:楼房、海螺、热带鱼、小鸟;能力稍弱的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废

布条、尼龙球、玉米皮编织成五颜六色的小辫子,然后再在纸上勾勒出水果、蔬菜、小动物等的外形轮廓。不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二、恰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

1、适度引导。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活动环境以后,就应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和环境相互作用,即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环境、操作环境,发现并解决环境中的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如大班的《刺绣坊》,本班教师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通过参观、邀请我们社区刺绣艺人的指导,幼儿在提供的餐巾上、蛋糕盒上进行刺绣,玉米皮做成鞋垫进行刺绣。麻袋、凉席等这些辅助材料在幼儿眼中具有“再生”的潜力,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大胆探索,作到了一物多用,以物代物。

2、教师适时引导,在充分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孩子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产生需要或求助时,再指导。例如操作区的瓶子时间长了,就无人问津了,可是当我们把瓶子的另一种玩法展现出来时就激发出孩子的创造灵感,于是教师还提供了包有纸浆的瓶子,开展了“瓶子展览会”活动,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用毛笔、油画棒蘸色在纸浆的瓶身上勾画出昆虫篇、建筑篇、人物片等景象,为了追求完美,孩子们把自制的野花、大树等插在瓶子里,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童话世界。这些被冷落的材料在老师的引领下,又重新被孩子们激活了,孩子们观赏着自己制作的瓶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兴趣需要,而且在观赏过程中,培养了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

3.及时调整。教师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评价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地调整活动区的环境,材料,不断提供可促进幼儿持续发展的活动材料。教师在指导美工区活动时采用进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进行引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如编织活动,开始时教师只投放了玉米皮,让幼儿进行编织各种小动物,难度较大,孩子们失去了兴趣。为此,教师及时调整了活动目标,并增添了活动材料:毛线、布、皱纹纸、尼龙球等,先引导幼儿进行编辫子,然后利用成形的小辫子进行创意粘贴活动,教师通过提供图案、范例,幼儿粘贴出了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情景画面,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活动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探索,我园初步形成了“生活化”园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大环境,充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家长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

的自然材料,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又使幼儿掌握多种技巧,创造性地变化自然材料的玩法,使自然材料一物多用,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教师的理念迅速提升。在整个活动区的研究过程中,将活动区与课程、家长与幼儿园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自然材料在班级里,不仅仅只是一些替代品和填充材料。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开发出了其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这个开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念提升的过程。

在区域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受到当前各种儿童教育新观念,特别是

方案教学思想的启发和影响,开始探索和尝试区域活动是动态变化的,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关注主题进展情况,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家庭与社区信息;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其蕴涵的教育价值,区域活动要求教师摈弃传统封闭的思维,拆除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界限,达到各区域之间互生、互利、互补。

2、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教育实践局面——活动区活动,教师不再照本宣科,突破了一刀切、齐步走的模式,而是将观察、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原有水平的发展贯穿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幼儿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逐步形成和具有广泛的兴趣、美好的情感、良好的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探究精神与能力,获得身心和谐发展。

四、活动展示

1.编织区我们投放了玉米秸、麦秆、香蒲草、挂历纸等材料,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发展,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指导,有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出了小挎包、热带鱼、海螺、高楼、占子等造型;有的幼儿运用用玉米皮、旧毛线、布、皱纹纸等材料编成小辫子,然后通过想象勾画出大树、手套、小蝴蝶、葡萄、萝卜等不同的画面;还有的幼儿用麦秆粘贴出了楼房、平房、热带鱼、自行车、等各种车的外形,软线也是孩子们喜欢的编织材料之一,编出了眼镜、数字、小花等物品,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中一班孩子们的插接活动也不甘示弱,他们用高粱秆与辅助材料:种子、彩纸等,插接出了小鹿、大马、小熊、沙发、眼镜、梯子、项链、手镯等,并且把它们进行了分类,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相互协商合作,创作出了背景图编成了一个个发生在大森林里、大海里等不同地方的小故事:小熊猫的一家、小白兔拔萝卜、可爱的长颈鹿等,这些小故事里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想象组合讲述,不但发展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秋天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我们带孩子们走进田野、走进果园,并收获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孩子们通过想象并借助辅助材料,加工成了形态各异的不同动物形象:如用地瓜制作的刺猬、海豚等,用丝瓜和花生制作的“划船”用胡萝卜制作的长颈鹿……..。

3. 玩泥巴。我们组织孩子进行了一系列玩泥活动,充分挖掘和实现了自然材料更深层、更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教师通过提供图片、模具以及适时的指导,学习了基本泥工技法,活动中孩子们捏出了小猫、小鸡、车、小鸟、各种各样的水果以及食品等栩栩如生的形象,或分组进行“摔瓦屋”的竞技比赛,从最初的偶然成型到以后的明确构思,从单一的形象造型到较为复杂的情节的再现,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4.我们常常会带幼儿一起去树林玩游戏,秋天里孩子们会被飘落的树叶所吸引,于是教师引导孩子在捡树叶、分树叶的活动中,认识了各种树叶的名称、形状,幼儿用这些树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在美工区里树叶、种子变成了百变金刚,变成了小鱼、小蝴蝶,变成了、、、、、、、、。他们还将树叶的轮廓拓印下来,然后尽情地装饰,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添画出一幅幅美丽有趣的小故事,让人百听不厌;幼儿还把树叶串在一起做成了手镯、裙子、头饰,供表演区里的小朋友表演。我们就这样把幼儿的兴趣带到了活动室,带进了幼儿的生活、学习之中。

5、我们在活动区中投放了:种子、果壳、毛线、高粱秆、锯末、沙子等材料,孩子们对这些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想象,孩子们合作粘贴出了沙画“小白兔拔萝卜,”种子粘贴画小动物等。

6、为了突出我们的“生活化”课程,我们还引导孩子们拓展了装饰画内容,除了引导幼儿用美术活动中学过的花纹装饰服装、大树外,还引导孩子们细心观察生活中人们的服装上面的不同图案:如数字、水果、英文字母、图形等,把它们纳入装饰画的范畴之中,既丰富了画面内容,又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7、刺绣活动是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发动家长和我们一起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采的刺绣材料,如:充子、多针、顶针、及各色毛线、竹筷、玉米皮、凉席、麻袋、硬纸壳等,孩子们刺绣出了秋季服装、冬季服装、小花、小蝴蝶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有个小朋友还将自己的刺绣作品用儿歌的形式展示给了大家:绣花针,真奇妙,花花线,上面饶,

绣只蜻蜓空中飞,

绣只小鸡地上跑,

绣条鱼儿河里游

绣只小鸟树上叫,

小猫对着鱼儿叫:

妙——妙——妙。

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增强了协作意识,激发了幼儿继续创作的欲望。

8、构建区是发展孩子们空间思维能力的活动之一,在这里由于成品积木数量少,影响了搭建效果,所以我们就把废旧及自然材料搬了进来,发动家长和我们一起搜集大小不同的奶盒、食品包装盒、玉米秸、玉米棒、易拉罐、茶叶桶、大小不同的瓶盖等,然后引导孩子们对这些材料急性加工创造,制作成搭建活动中所需的辅助材料:大树、小房子。孩子们借助这些辅助材料,在搭建活动中的游戏情节得到了不断地更新拓展。

浅析动手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动手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在高校内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2班,陈名,20130307 【摘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社会的现实需求就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当代经济的的创新精神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的增长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对应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创新已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比一般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时代对各级各类学校当然也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应该是《机械基础》课的重要教学任务。 一、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 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如在学习机构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看机床的传动机构,让学生去学习保养机床,这样进一步可以理解润滑等系列知识,使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触类旁通;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

幼儿园早教: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作者:姜雪燕、刘景平 山东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电话:7198121 邮政编码:264300 内容摘要: 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产生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有十五亿人口,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将获得者。中国人和美国人就差在动手能力上。所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兴趣十分重要。本文从提供感兴趣的材料,创设情景,因人而异,赏识评价,家园携手无,五各方面论述培养动手操作兴趣的重要性。 关键词:材料丰富、情景生动、因才施教、赏识评价、家园携手 正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幼儿探索活动中,除了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婴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做事的能力。《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下面是我在从事幼儿教学的两年中,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兴趣方面的几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他们的这些话都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学习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幼儿动手操作也是这样,必须让孩子从兴趣开始。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丰富的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 《纲要》中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是丰富的,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就象幼儿看到玩具就想玩一样,幼儿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就会产生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的动手愿望。 如:学习8的分成时,我为每两名幼儿提供一盒电动小鱼(正好8只),每人一只钓鱼竿。不用说按上电池,在转盘里转动的小鱼,嘴巴一张一合的去咬钓鱼钩是多么的有意思,单是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小鱼,孩子们便兴奋得手舞足蹈。当我讲完游戏规则和操作办法,孩子们便迫不及待的“钓起鱼”来。8条小鱼被伙伴钓走了几条,自己钓了几条,在愉快的“钓鱼”活动中幼儿学会了8的分成。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纲要》的这一精神,利用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纲要》之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幼儿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动,爱摆弄东西,爱看动画片。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可以将部分教学内容制成动画片,播放给幼儿观看,就远比生应硬说教要好

如何培养小学生地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前些天看到了以下社会调查甚是感慨:1、目前有许多本科毕业生因找不着工作又去重读技 校, 2、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因动手能力差在竞争上岗中又被淘汰,3、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在 实际工作中因缺乏创新能力而无所作为。4、许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前的应试教育而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多动手、多动脑,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爱迪生、法拉第一样,从小就能够多参加 科学实验活动。 5、学校领导、教师更希望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人才!6、至今我国还未能拿 到一个诺贝尔奖(日本已拿到 4 个)更希望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人之初,每个人 都一样,知识和能力如同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成人后,有些成了专家、学者,对人类作出 了很大贡献;而有一些却不学无术,成了无能之辈。这样的结果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就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所造就出来的。但是,同等的先天条件,同样的学校和授课教师,其结果为什么还是有天壤之别呢?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考分来判断学生的标 准,因为学生的素质不是单纯由成绩来表现的。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一起培养的,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多终日埋头苦读的学生所欠缺的。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坏的影 响。明智教师和家长不仅重视孩子学习成绩,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才巧,而是手巧才 能更聪明。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体验。”在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 能力的培养。在此,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虎的孩子,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动手能力的欠缺。要加 强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首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动手做,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说,让学 生收拾房间、整理物品,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个整理房间有技巧的人,也一定是主次分明的人,可以分清重点,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并且能具有合乎逻辑的归类性。所以会动手的人,也一定是聪明能干的人。对于小学生,可以让他动手去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做家务,做习题。家务包括自己整理物品、房间、抽屉、文具、玩具,和草稿纸、作业。草 稿纸要整齐。作业也一样,不是能看出答案就算完了,而是一步步写在纸上。这个过程还可以培 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承担责任。家长可以监督孩子,但不要替代孩子去做,包括不要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检查是孩子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一个 重要步骤,如果这一步由家长(老师)代替,实际上是家长(老师)替孩子承担了行为后果。 而家长(老师)成为仲裁者也减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意识。让孩子动手参与可以锻炼孩子的很多能力,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大脑思维得到锻炼,责任感也能得到提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在一个包办代替的家庭,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川宜宾高县庆符镇瓜芦小学校严增敏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它需要具有“开拓性”的人才。从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不只是幼儿教育的一项工作要求,更关系到幼儿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的需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应该让孩子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实现他的某些创造性设想,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所以,为孩子提供触摸、摆弄、拆装等等动手的机会,并重视对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培育出美丽的创新之花,坚实地做好“扎根”工作。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活动中,我坚持了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良好的动手环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动力。一般来说,幼儿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操作与实践的机会,例如“过家家”的游戏,让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劳动,给孩子洗衣服、洗脸,培养孩子勤劳,热爱劳动的好品质,编织、绣花、织毛衣等各种小制作自然地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孩子们常常在特设环境中通过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所以环境能呈现孩子们连续的探索过程。总之,在各种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群,而且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会玩的孩子更聪明,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良好的动手能力决定了孩子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今后竞争的成败。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但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幼儿动手能力差,做事让人不放心,让他们做事惹麻烦,还不如全包下来,长此以往,幼儿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重。生活自理能力差,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很难适应生活、立足于社会。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都是幼儿们力所能及的。如拿东西、发筷子、整理玩具,扣扣子等,我们都应积极鼓励他们去做,要变“圈养”为“放养”,变限制为引导。如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动手活动,我们就应教一些方法、技能后再具体指导幼儿反复练习,

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略谈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当幼儿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能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同时,对幼儿来说,手是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发展,需要促使幼儿意识到这一点,喜欢自己的小手真能干,愿意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感受做事的乐趣。幼儿期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孩子的手越巧,脑子就越聪明。故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在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而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撕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泥工教学中教幼儿团、搓、压、捏、粘合等技能;纸工教学中教幼儿撕、贴、折、涂、剪等,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具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中,开展制作项链手活动:幼儿可以用泥团圆压扁用细铁丝穿起;用细铁丝穿各种形状的吹塑纸片。在大班美术活动《梅花开了》时,让孩子们用嘴吹画梅花树干,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手工制作方式,培养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欣赏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的皱纹纸、纸条、玉米、颜料、橡皮泥,剪刀、胶水、水彩笔。让幼儿在知道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可用颜料点梅花、玉米拼梅花、橡皮泥搓梅花、纸条裹梅花、皱纹纸捏梅花、剪麦冬做梅花、

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1、设计问题和方案讨论。这是教师诱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2、培养学生主体独立意识。学生在面对专业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原理,而且要弄懂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能应用在什么场合,要注意如何调整和保养。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到实践生活中收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进而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理论知识进而应用于实践。在这方面我鼓励学生,家中的生活器具如和机械有关要注意观察,如果坏了是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修复从而积累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在理论教学中要强调独立,在实践中要强调合作。二、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检索、查阅书刊杂志、上网、访谈、问卷等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优、伪劣,识别对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学会运用资源共享,指导学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如通信、电话、网络、E-mail等向专家请教专业理论,使他们在理论上有更高的发展空间。三、创新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作为职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要。陶行知曾指出: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这说明,手脑并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脑指挥着手使用一种物质的手段去作用另一种物质,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手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于是将其反馈于脑,推动人脑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最后又为手的动作导航。四、提倡学生质疑注异,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结论的一种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学习来认识科学本质,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技校、职高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存在一些思维弱点。如,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方式懒惰,对知识的掌握主要靠死记硬背和粗浅的理解,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运用并作进一步的发挥创造。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思维解决问题,尤为重要。

浅谈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武进区潘家幼儿园周心红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当前,一部分教师和家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手活动与脑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还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认为动手操作用不着从小培养,长大自然会,从小做事是浪费智慧不值得,应该多读书,所以生活上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缺少锻炼机会。殊不知,幼儿的周围生活是他们学习内容的主要来源,整个过程又与动手操作紧密联系。儿童主要是在活动中学习,陈鹤琴先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做事获得发展。如儿童空间知觉不是从学几何开始,而是从搭积木开始,在活动里他们知道了这块积木在左边还是右边,在做中既学到左、右、上、下等空间知识,又使双手得到锻炼。那么,如何使小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并使操作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我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操作内容的选择体现生活化。 新《纲要》指出:“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学会生活”作为切入口。于是,我围绕“自己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并开设了“自己干”活动区。在该区中,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操作内容,如穿脱衣服、整理衣服、穿鞋带、扣纽扣等。有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环境物品能力方面的操作内容,如擦椅子、浇花、拔草、货架物品分类摆放等。有发展幼儿动作技能方面操作内容,如夹黄豆、拧盖子、剪鞋样、折衣服等。活动中,孩子们有的扣纽扣、有的为娃娃穿衣服、有的在给蚕宝宝剪桑叶,这些生活化的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现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操作材料的投放体现层次化。 新《纲要》强调:“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现代教育应体现这样一种观念: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每个幼儿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因此,在投放和准备操作材料时,我总是先深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准备做什么,为不同的幼儿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材料。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豆宝宝》活动中,我投入了这样几组不同的层次的材料:黄豆——筷子;黄豆——小勺;绿豆——赤豆;蚕豆。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能力弱的可以用小勺把黄豆从碗里舀出来,能力强的幼儿可用筷子从碗中夹出来。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水平可建议选择剥蚕豆、用手拣豆等活动,让幼儿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活动的目标。 三、操作过程的指导体现个性化。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这是新《纲要》所提倡的观点。幼儿操作活动是一个手脑交用的过程,在幼儿动手之前应给幼儿一点时间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做后会有什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有关资料说明:婴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曾说:“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指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做事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一、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美术教学中 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小画家亚妮从小跟爸爸学画,家长外出,她就在家画这画那,她喜欢猴子就反反复复画猴子,四岁左右就能画出各种姿态的猴子。前不久测查的12.5%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据了解,有7成的幼儿入园早(2.5岁),从托班就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捏、撕、贴、折、涂等,延续至中班,动手习惯逐渐形成,3成的幼儿自幼受家庭熏陶,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剪纸,有的喜欢制作玩具。可见,教幼儿从小开展一些简单的剪剪、画画、贴贴等美术活动,将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各种趣味科学游戏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仪器设备,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做,在做中学习。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例如,小实验“天花板上出彩虹”的游戏,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当幼儿看到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花板上时,会高兴得直拍手。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一个个都变成了专心致志的“活动家”和“实干家”。再如“筷子折了”、“神奇的塑料尺”、“多彩的气泡”、“旋转的纸蛇”等科学小实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初步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而且发展了动手能力。 三、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大自然中 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培土、插花、捡花瓣、编草帽的活动。在春天教幼儿扎风筝,一块到野外放风筝,夏天教幼儿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冻冰花,堆雪人。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古人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正是对儿童在接触大自然中一些活动的写照。 四、寓动手能力的培养于各种操作活动中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当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个别幼儿的才能,尤其是一些平时不爱说话易被教师忽视的幼儿。有的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表现出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并富于创造性。例如,有个叫宁宁的小朋友,平时由母亲带着,赶上星期天妈妈上班时只好一个人呆在家里玩玩具,常常将玩具拆的七零八落,尔后再重新组合、虽然他性格内向,不善说话,但动手能力比别的孩子都强。每次全班幼儿玩拼图、插塑之类游戏,他总是首先完成,而且还别具一格,经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希望对你有帮助。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灵巧的手是1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1,有关资料说明:婴幼儿期正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好阶段,而手段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增进大脑皮层性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增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他提倡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口、眼、手,在亲身感知、视察、操作的进程中习得知识,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益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但是,现在有的幼儿园出于安全斟酌,对幼儿的活动层层设防、处处限制,有的幼儿园教学疏忽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小学化,整堂课采取教师报告、幼儿听讲的情势;有的幼儿园布置简单,缺少幼儿动手的材料;有的幼儿园虽然有各种区角,可是只充当摆设,没有很好地利用区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目前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保护。在家里,他们的地位至高无尚,大人们如群星拱月,尊长们对他们百依百顺,生怕捧在手里掉了,含在嘴里化了,被“圈养”起来;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对孩子的1切大包大揽,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生活缺少自理能力。那末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1、幼儿园应设置合适幼儿动手操作的区角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1种重要的自主活动情势。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玩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1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安排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点。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增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因此,幼儿园应设置合适幼儿活动的各种区角,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习惯,增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平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比如:让幼儿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妈妈角色,照顾娃娃、打扫卫生、学习做饭、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在科学区,幼儿动手操作,搭房子、拼汽车等,比如准备可转动的大吊车、带磁性的花和各种材料(积木、铁、泡抹、绳子、纸等),让幼儿自由玩弄操作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转动大吊车,产生对磁铁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利用磁铁让大吊车做不同方向的转动,初步感受磁铁的正负极,然落后1步的尝试,让大吊车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转动,探索利用正负极进行各种尝试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并乐于和同伴相互交换、分享成果;在植物角,可让幼儿认识大蒜、萝卜、云豆等,让幼儿亲手摸1摸、剥1剥,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让幼儿在亲手埋土、浇水、拔草的进程中熟习它们的生长习性,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练就1双“小能手”。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善于激起幼儿动手创作的兴趣。例如,在计算综合教育活动“认识图形”中,教师先出示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心得体会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心得体会,感谢您的阅读!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心得体会 献给在育儿战线上的爸爸妈妈们,共勉。 今晚是豆豆升小班后的第一个家长会,很荣幸将于爸爸妈妈们分享交流孩子动手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其实要说育儿经验,我也还处在摸爬滚打中磕得鼻青脸肿的阶段,其他爸爸妈妈肯定都比我丰富,今晚不才,就班门弄斧下,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耐心的陪伴。在智能手机横行,低头一族遍地的当下,很多家庭可能都会出现人手一机各自嗨,咫尺天涯互不睬的现象,甚至小朋友也深陷这个怪相,忙着打游戏,看视频,不亦乐乎。其实,我觉得,有些幼儿APP固然能让孩子们学到很多东西,但爸爸妈妈的陪伴更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昨天,和单位同事聊起课余时间孩子在家里玩什么,我说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有时候我们看个短信,豆豆还会及时提醒:眼睛会近视的,不要看。同事说,那不是很无聊啊,这个残酷的规矩肯定是我订的。这都用上"残酷"这个形容词了,幸好是亲妈。其实,要说我们家的节目,每天都很丰富的,就缺时间不够用。画画、拼图、做手工;运动、积木、讲故事;有时候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还自编自演来个情景剧,我想,我们家豆豆对"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这句话最有发言权,因为每晚半个小时的"故事时间"后,上床睡觉总是磨磨蹭蹭,依依不舍。所以,即使再忙,也多给孩子一点耐心的陪伴吧,不经意间,聪慧的孩子们会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很多很多你想不到的东西。正如成长总是不经意的。 二、安静的等待。有一个词说得好,"静待花开",我觉得等待孩子的进步就该怀着这种心情。豆豆从小就喜欢拼图,从2片的到100片,从平面的到立体的,我们家的拼图是换了一茬又一茬。由于图片数量太多,有时豆豆一时找不到她想要的,就会向我求救,当然,即使看到了,我也不会直接告诉她,最多给点提示,比如:根据连接处的图案、颜色去找吧,然后,就是等待,即使过程再长。有时候,遇到吃饭的点,为了赶时间,外婆会急着帮她找出来,一般我都会制止,因为我觉得这会阻碍孩子思维的拓展,无形中增加她对独自解决困难的惰性和畏惧。在一旁安静地等待,也是另一种对孩子的肯定。

浅谈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甬江小学彭敏 动手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被长期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学习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新编小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动手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动手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浓厚的兴趣。在新授课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丰富素材和信息。在情景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中,我创设了一个“超市采购”的情景,模拟现实中买卖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很快掌握人民币的换算,而且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也长大啦。在语文教学“识字”课时,采用以貌取意、开火车、我是小老师、小医生等趣味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也会出现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动作迟缓或出现错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正确评价,指出不足。给每个同学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

的,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和点拨。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教师并不是无目的的让学生去实践,而是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例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到操场上量出 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应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用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如: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是唯一的途径吗? 三、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适时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把形象思维变为知识,在应用于实际,变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上,学生很难“理解”,也就不会有提高。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梳理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增长知识。例如:在学习统计后,进行了活动课,要求学生统计公路上一小时内经过的汽车,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估计下一辆车最可能是什么车。根据统计图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车越来越多,如果公交车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私家车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doc

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供大家参考选择。 浅谈幼儿动手能力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揭示了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的重要意义。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的地位至高无上,大人们如群星烘月。长辈们对他们百依百顺,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幼儿不用动手,大人包揽一切。导致现在的小朋友娇生惯养,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很差,缺少勇敢精神。著名的学前教育家张家麟先生也曾说过:“要教养一个孩子会动手做事,就是要从小培养幼儿动手做事的能力”。 一、激发孩子对操作的兴趣 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强烈的暗示作用,能激发人的想象和创造,从而引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区角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效果,要设置区角时,我校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尽可能地投入一些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游戏和材料,给幼儿创造一个能让小手动起来的环境。如在活动区中,我们用卡纸做的圆圈和各种瓶盖、毛条、让小朋友穿成项链和花环及手链做游戏;并一些如鞋带、毛线、布条、皱纸、树叶、花生壳、各类种子等材料,供幼儿系鞋带、包饺子、馄饨、树叶、花生壳、各类种子作粘贴等游戏用。随着幼儿动手能力的增强,编织、绣花、织毛衣等各种小制作自然地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包装盒、彩带,双面胶、剪刀等,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玩具,随时添加活动材料。通过操作区的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 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所有的幼儿都有在某种物品通常的使用方法基础上发现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创造出新的作品能力,幼儿也会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对于哪些经过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孩子们常常在特设环境中通过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所以环境能呈现孩子们连续的探索过程。总之,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群,而且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提供多层次的材料 在“梅花开”的材料上我提供了两种不同层次的材料,第一个层次是提供了教师事先吹好枝干的画纸,孩子只需用棉签点上梅花即可,这适合能力较弱的孩子;第二个层次难度则比较高,需要孩子先在画纸上吹出梅花枝干的形状后再点上梅花。在这里我有意识地减少能力差的幼儿的操作量,让他们有完成操作活动的信心以及完成操作活动后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不同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家校配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我接触的我们班级的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

从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做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呢? 一、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有些人认为班级管理是保教人员的事情,与小孩子无关。其实,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常规,更是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好机会。如:在布置环境的时候,布置主题墙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让幼儿动手动脑,出谋划策,幼儿也会因老师采纳他们的建议和作品而高兴不已。在进行班级卫生工作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劳动让幼儿来完成,劳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做个"懒老师"。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不是幼儿一要求就帮助,这样的教师算不上好老师。当幼儿发出请求,教师应该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幼儿"你再试一试","你能够做到的",许多情况下,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只需要稍加努力,问题就会自行解决。当你观察后发现,幼儿确实遇到了难题,也不必急于将结果告诉他,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得答案,语言的指导可以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应多留给幼儿。 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请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请幼儿整理一些玩具,请他们帮助教师送一些东西等等,一方面,幼儿非常乐意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另一方面,还可以养成幼儿乐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方面,更应该同心协力。在幼儿园里,由于教师的引导、要求,许多幼儿在幼儿园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进步不少;但是回到家里由于家长的溺爱,或者怕孩子弄坏东西,把家里搞的一塌糊涂,或者家长赶时间,来不及等孩子慢吞吞的做完事情,就全部包办了。因此这些行为就会促使孩子养成在家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其实在家中有更多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好机会,家长应该要有耐心,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如:吃饭时帮妈妈分发碗筷,帮妈妈摘菜,还可以帮妈妈打扫房间等。家庭教育只有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只有将教育融入到家庭,再充分利用家庭这一资源,让幼儿的小手动一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为幼儿创设动手环境。 家长是幼儿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生活中,家长只有给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为他们创设动手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动手的欲望。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教养态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因此我通过“家校路路通”或是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引导家长去鼓励自己的孩子多玩、多动手、多动脑。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溺爱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宝,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包办,这样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就几乎没有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较差,特尤其是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有些家长还在抱怨自己的孩子能力太差,他们却不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溺爱而造成的。因此,我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家长在家为也能为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动手环境。例如:穿衣服方面,可以让孩子在家练习扣钮扣,教幼儿一首儿歌,让孩子学习将纽扣从下而上逐个扣好;又如拉拉链、穿鞋,系鞋带等方法,家长都可以在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另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如扫地、叠衣服、擦桌子等,不管你的孩子做得好不好,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在幼儿园里我们也坚持让幼儿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穿鞋,并用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心得体会

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心得体会 献给在育儿战线上的爸爸妈妈们,共勉。 今晚是豆豆升小班后的第一个家长会,很荣幸将于爸爸妈妈们分享交流孩子动手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其实要说育儿经验,我也还处在摸爬滚打中磕得鼻青脸肿的阶段,其他爸爸妈妈肯定都比我丰富,今晚不才,就班门弄斧下,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耐心的陪伴。在智能手机横行,低头一族遍地的当下,很多家庭可能都会出现人手一机各自嗨,咫尺天涯互不睬的现象,甚至小朋友也深陷这个怪相,忙着打游戏,看视频,不亦乐乎。其实,我觉得,有些幼儿APP固然能让孩子们学到很多东西,但爸爸妈妈的陪伴更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昨天,和单位同事聊起课余时间孩子在家里玩什么,我说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有时候我们看个短信,豆豆还会及时提醒:眼睛会近视的,不要看。同事说,那不是很无聊啊,这个残酷的规矩肯定是我订的。这都用上残酷这个形容词了,幸好是亲妈。其实,要说我们家的节目,每天都很丰富的,就缺时间不够用。画画、拼图、做手工;运动、积木、讲故事;有时候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还自编自演来个情景剧,我想,我们家豆豆对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这句话最有发言权,因为每晚半个小时的故事时间后,上床睡觉总是磨磨蹭蹭,依依不舍。所以,即使再忙,也多给孩子一点耐心的陪伴吧,不经意间,聪慧的孩子们会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很多很多你想不到的东西。正如成长总是不经意的。 二、安静的等待。有一个词说得好,静待花开 ,我觉得等待孩子的进步就该怀着这种心情。豆豆从小就喜欢拼图,从2片的到100片,从平面的到立体的,我

们家的拼图是换了一茬又一茬。由于图片数量太多,有时豆豆一时找不到她想要的,就会向我求救,当然,即使看到了,我也不会直接告诉她,最多给点提示,比如:根据连接处的图案、颜色去找吧,然后,就是等待,即使过程再长。有时候,遇到吃饭的点,为了赶时间,外婆会急着帮她找出来,一般我都会制止,因为我觉得这会阻碍孩子思维的拓展,无形中增加她对独自解决困难的惰性和畏惧。在一旁安静地等待,也是另一种对孩子的肯定。 三、温暖的鼓励。和豆豆一起玩折纸,鉴于我自己也不太理解虚线、实线之间的转换、折叠,我会坦诚地告诉豆豆,这个妈妈也不太会,但我们可以根据书上的提示图案一起学习,把小方纸变成可爱的动物。豆豆不太喜欢我帮忙,每一个折痕她都要叠,有些难度较大,涉及到空间转换,她也仍会一丝不苟地模仿我的动作自己去摸索,看着她一遍一遍捣腾,最后还是不成形,濒临放弃,我会及时告诉她,我们家豆豆自己的小作品自己做,不需要妈妈的帮忙,很棒,等爸爸回来,我一定要告诉他。得到肯定和鼓励后,豆豆又笑弯了眼睛,妈妈,我自己会叠的 .有时候,尽管她也想把边边角角对整齐,但还是会参差不齐,虽然最后的作品没有我做得精致,但不失为憨态可掬,甚至,叠着叠着,会演变成另外一个事物,让人忍俊不禁,这时,我也会给她一个大拇指肯定她,妈妈怎么想不到这样也能叠呢,还是豆豆的小脑袋聪明。看着她到处展示作品可爱的嘚瑟样,心里满满的欣慰。 四、执着的坚持。我一直觉得豆豆在家的自我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学校里会自己吃饭,穿鞋,但在家里自己动手的意识就比较薄弱,依赖性较大。可能之前我们的态度给了她误导,比如,早上时间比较紧张,为了不迟到,我们会帮助她穿衣服、刷牙、洗脸、喂饭,久而久之,豆豆就形成了一种认识,只要我磨蹭着,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我国的学生生活条件好,受到父母的过分疼爱,致使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劳动观念差,生活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的普遍现象。实质已经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弱点和弊端。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把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物质劳动为取材对象的劳技课教学,从开始新课导入到课中的技能训练,再到讨论总结的各阶段,处处充满创造的因素和题材,课程改革的劳技课新板块,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观念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劳动技术课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创造了条件 1.从劳动技术课培养目标看 劳动课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动手、学会创新、养成良好劳动、学习、生活习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明确劳技教学目标,将思想教育寓于劳技教学训练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及个人各方面素质,因此劳动技术课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

好劳动技术素质及各种能力的载体。因此劳技课堂教学内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项目,即考虑教学任务目标,又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能。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现代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实践,去创新。 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劳技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学中要以实践为主,加强劳动技能和训练,增加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学习实践中培养正确地劳动观点,形成正确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因此劳技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形成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创作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创造的一般过程是劳动过程,创造力是劳动过程的一种功能表现。因此在劳技教育中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艰辛、幸福和快乐。懂得劳动成果的来自不易,在劳动实践中,通过教师及时指导点拨,使其正确地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本门课程大纲规定讲授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时间安排原则是1:2。这不仅是劳技教学时间的分配比,也是教学过程的结构比。从认识论的高度,强调了劳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配比重,突出了实践为主的劳技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