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这只是一些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NM代表公支;

NE代表英支;

TEX是特克斯

DTEX是分特(克斯)

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

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

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

DEN代表旦数

纱线基础知识

时间:2007-09-01 07:00 文字选择:大中小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

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

(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den=9*Ntex

4 紗的粗度與表示方法

紗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紡製成各種粗細、大小。當有人問及『紗的

粗細大小大概是什麼程度』時,不知如何表達是好,可真傷腦筋。

紗是由一束束的纖維集合而成的,其間的密合度與集合狀態很複

雜,且纖維的側面及橫面的形態也各式各樣,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測

試其直徑是很牽強。

由於紗的全部構造還處於柔軟且易變形的形態,因此不能以鐵絲大小

的粗來測。

此處我們將設定一表達紗之粗度的方法,即設定一基準單位,以此基

準單位的倍數來表示。

4-1 紗支粗細的表示

(1)支數、丹尼、Tex(德式)

支數法(恆重式):訂定標準重量,用以表示相對於標準重量的

W 1

N=─×─

L M

l:測定的長度

N:支數 W:標準重量

W:測定重量 L:相對於準重量的標準長

W

─=K K是依纖維種類所制定的定數

L

棉紗、蠶絲、化纖紡績紗 K=0.591

麻(紗) K=1.654

毛(紗) K=1

(2)丹尼爾(Denier)法(恆長式):

訂定標準長、標準重之倍數的數值,並以號碼來表示的方法。

則以標準重量除標準長之紗長所得的結果即為 Denier

(以長纖為對象的方式):

L W d=─×─ W l

D=Denier

L=標準長 W=標準重

l=測得長度 w=測得重量

L W ─=K=9000(定數) ∴D=9000×─ W l

(3)Tex(共通式):

恆重式的支數其依紗的種類來決定標準的定奪,有其煩雜之處。

而這種方法是任何種類的紗皆以相當於 1000 公尺的重量單位(克)

來表達其支數。單位以 Tex 表示:

N:毛紗支數(公制)N':棉紗支數(英制)D:denier T:Tex支數[例] 標準長單位重粗度單位

[1000m] [1g] [1 Tex]

[1000m] 1mg 1mg Tex

[1000m] 1kg 1kg Tex

4-2 紗的表示法

依紗的構成而設定其表示法

(1)棉、麻、蠶絲、化纖、嫘縈紗。

這些主要以棉支數來表示:

[例] 20支單紗 20s或20;S/1

30支雙股紗30/2s或30'S/2

60支三股紗60/3s或60'S/3

20支五股的3條撚紗20/5/3s或20'S/5/3

20支單股紗及30支雙股紗的撚紗20、30/2/2s或20×30/2s

30支雙條合撚紗30//2s或30'S//2

(2)毛(紗):

毛紗主要以公制支數來表達:

[例] 20支單股紗1/20

30支雙股紗2/30

60支三股紗3/60

20支五股的3條撚紗3/5/20

20支單股紗及30支雙股紗的撚紗2/1/20,2/30或1/20×2/30

30支雙條合撚紗2//30

(3)以Tex支數表達:

20支單股紗20 tex

30支雙股紗30 tex×2

60支2根合撚紗60 tex//2

(4)紗之混紡率的表示:

支數與混紡率的合記如下所示。

支數(混紡纖維名A、混紡率。混紡纖維名B、混紡率)

混紡纖維名A、混紡率

或支數(混紡纖維名B、混紡率)

[例] 20支粗的A纖維70%與B纖維30%混紡的情形。

A70

以棉支數法表達為20s(A70、B30)或20s(B30)

或A/B 70/30 20'S

A70

公制支數法為1/20(A70?B30)或1/20(B30)

(5)撚紗的撚向的表示:

棉支數以下撚方向∕上然方向來表示。

[例1]單股紗Z撚再添2條以上做S撚的情形........Z/S

[例2]單股紗Z撚後,加2條以上做S撚,復再添2條以上做Z撚....Z/S/Z

公制支數法則以上撚方向∕下撚方向來表示。

[例1]單股紗Z撚後,添2條以上紗做S撚........S/Z

[ 例2 ] 單股紗S撚後,與2條以上紗做Z撚,復再與2條以上紗做S撚....S/Z/S

(6)撚數與撚向並記的情形:

【以棉支數表示時】

單股紗..撚向,撚數/2.54cm

[例] 撚數18的Z撚的單股紗....Z18/2.54cm

撚紗....下撚方向,下撚數∕上撚方向,上撚數。

[ 例1 ] Z18 的單股紗2條以上合撚,上撚數 12 的S燃的紗表示為:Z18/S12/2.54cm

[ 例2 ] Z18 的單股紗以3條以上合撚後,以 S12 下撚所得之物再與2條

以上紗合撚,上撚數為6的Z撚的紗表示為:

Z18/S12/Z6/2.54cm

【以公制支數法表示時】

單股紗是....撚向,撚數/m

[例] 撚數480的Z撚的單股紗....Z480/m

撚紗....上撚方向,上撚數∕下撚方向,下撚數。

[ 例1 ] Z500 的單紗二股以上合撚,上撚數為 480 的S撚的紗表示為:S480/Z500/m

[ 例2 ] 2條以上 Z500 的單紗合撚,以 S480 下撚之後再以2條合撚,Z250/S480/Z500/m

(7)長紗的粗度:

在表示長紗粗度的數字之後加上D或d較好。

[例1] 120 denier粗度表為 120 2D或120 2d

[例2] 120 denier的紗2條合撚的情形 120//D或120//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