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B.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 △H=a、2C(s)+O2(g)=2CO(g) △H=b,则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3.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

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 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 a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

5.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有如下两条路线:

a.CH3CH2OH(g)+H2O(g)=4H2(g)+2CO(g) △H =+255.6kJ·mol-1

b.CH3CH2OH(g)+1/2O2(g)=3H2(g)+2CO(g) △H =+13.8kJ·mol-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降低温度,可提高b路线中乙醇的转化率

B.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b路线制氢更加有利

C.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D.由a 、b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1

6.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Fe2+

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 D.NiO(OH)

9.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防止铁钉生锈B.②构成铜锌原电池

C.③构成铜银原电池D.④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11.氯碱工业是一种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的新工艺可节能30%以上,

右图是该工艺图示(电极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H2,Y为Cl2

B.A池为电解池,且m<n

C.B池为燃料电池,且a>b

D.该工艺优点是燃料电池提供电能且能提高烧碱产品的浓度

1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充电

放电

A .已知2H 2(g)+O 2(g)====2H 2O(g);ΔH=-483.6kJ /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含20.0g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57.4kJ /mol

D .己知2C(s)+2O 2(g)=2CO 2(g);ΔH 1 2C(s)+O 2(g)=2CO(g);ΔH 2则ΔH 1>ΔH 2 1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49.0 kJ/mol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 ; △H =-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 >-192.9kJ/mol

1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A .0.1mol B .0.2mol C .0.3mol D .0.4mol 15.下列事实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 4溶液:2Cu 2++2H 2O 通电 2Cu +O 2↑+4H +

B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 32-+2H 2O

H 2CO 3+2OH -

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 - = Fe 3+

D .强碱溶液中NaClO 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

+2Fe(OH)3=2FeO 42-+ 3Cl -+ H 2O+ 4H + 16.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 2+2H 2O +4e -

=4OH - C .装置X 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 .装置X 、Y 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17.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H +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

能量

CH 3OH(g)+H 2O(g)

CO 2(g)+3H 2(g)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

总能量

ΔH

CO2:22.4/6L

18.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A、B 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 闭

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金属活动性A强于B

B.B 的电极反应:B-2e一=B2+

C.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不久沉淀溶解

19.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2e-+2H+===Ni(OH)2 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Ni(OH)2-2e-+2OH-===NiO2+2H2O 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增大20.已知反应AsO3-4+2I-+2H+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Ⅱ.向

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

AsO2-4+2H++2e-===AsO2-3+H2O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答案:

1.B

2.A

3.A

4.B

5.A

6.C

7.A

8.C

9.A 10.D 11.D 12.C 13.D 14.D 15.A 16.C

17.B 18.B 19.A 20.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题化学反应原理

30.化学反应原理 1.(一)以四甲基氯化铵[(CH3)4NCl]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 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装置如图1所示。 (1) 收集到(CH3)4NOH的区域是 (填a、b、c或d)。 (2) 写出电池总反应。 (二)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成: CH3COOH(l)+C2H5OH(l) CH3COOC2H5(l)+H2O(l) ΔH=-2.7 kJ·mol-1 已知纯物质和相关恒沸混合物的常压沸点如下表: 纯物质沸点/℃恒沸混合物(质量分数)沸点/℃ 乙醇78.3 乙酸乙酯(0.92)+水(0.08) 70.4 乙酸117.9 乙酸乙酯(0.69)+乙醇(0.31) 71.8 乙酸乙酯77.1 乙酸乙酯(0.83)+乙醇(0.08) +水(0.09) 70.2 请完成:(1)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 A.反应体系中硫酸有催化作用 B.因为化学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的ΔS等于零 C.因为反应的△H接近于零,所以温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大 D.因为反应前后都是液态物质,所以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 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若按化学方程式中乙酸和乙醇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投料,则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y=;若乙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 1,相应平衡体系中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2中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3) 工业上多采用乙酸过量的方法,将合成塔中乙酸、乙醇和硫酸混合液加 热至110℃左右发生酯化反应并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到70~71℃,开始 从塔顶出料。控制乙酸过量的作用有。 (4) 近年,科学家研究了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方法: 2C2H5OH(g)CH3COOC2H5(g)+2H2(g) 在常压下反应,冷凝收集,测得常温下液体收集物中主要产物的质量分数 如图3所示。关于该方法,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反应温度不宜超过300℃ B.增大体系压强,有利于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 C.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是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 D.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少乙醚、乙烯等副产物是工艺的关键 2.(一) 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十氢萘(C10H18)→四氢 萘(C10H12)→萘(C10H8)”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已知: C10H18(l)C10H12(l)+3H2(g) △H1,C10H12(l)C10H8(l)+2H2(g) △H2 △H1>△H2>0;C10H18→C10H12的活化能为E a1,C10H12→C10H8的活化能为E a2,十氢萘的常压沸点为192℃;在192℃,液态十氢萘的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约为9%。请回答: (1) 有利于提高上述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 (2) 研究表明,将适量十氢萘置于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升高温度带来高压,该条件下也可显着释氢, 理由是。(3) 温度335℃,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高压液态十氢萘(1.00 mol)催化脱氢实验, 测得C10H12和C10H8的产率x1和x2(以物质的量分数计)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在8 h时,反应体系内氢气的量为 mol(忽略其他副反应)。 ②x1显着低于x2的原因是。 ③在图2中绘制“C10H18→C10H12→C10H8”的“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 ...。 (二) 科学家发现,以H2O和N2为原料,熔融NaOH-KOH为电解质,纳米Fe2O3作催化剂,在250℃和常 压下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阴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 电极反应式:和2Fe+3H2O+N2=2NH3+Fe2O3。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B.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 △H=a、2C(s)+O2(g)=2CO(g) △H=b,则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3.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 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 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 a变小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 5.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有如下两条路线: a.CH3CH2OH(g)+H2O(g)=4H2(g)+2CO(g) △H =+255.6kJ·mol-1 b.CH3CH2OH(g)+1/2O2(g)=3H2(g)+2CO(g) △H =+13.8kJ·mol-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降低温度,可提高b路线中乙醇的转化率 B.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看,b路线制氢更加有利 C.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 2- 27 2- 4 c(Cr O) c(CrO) _____(选填“增大”, “减小”,“不变”); (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 是否加入 Fe2(SO4)3 否否加入5g否 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 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极为石墨, 阳极为铁 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 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高三新课程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归纳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 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注 意: 水解:吸热反应 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4Cl 与Ba(OH)2?8H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 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 加热或点燃条件。

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表示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 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的“+”与“—”,“+”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l、s、aq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

2018-2019学年高三专题综合练习4 化学反应原理(小练系列每天更新)

2019-2020高三专题综合练习4 化学反应原理(小练系列每天更新) 1.研究处理NO x 、SO 2,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SO 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 2。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SO 2(g) + NH 3?H 2O(aq) =NH 4HSO 3(aq) △H 1 = a kJ?mol -1;② NH 3?H 2O(aq) + NH 4HSO 3(aq) =(NH 4)2SO 3(aq) + H 2O(l)△H 2 = b kJ?mol -1 ;③ 2(NH 4)2SO 3(aq) + O 2(g) =2(NH 4)2SO 4(aq) △H 3= c kJ?mol -1 ,则反应 2SO 2(g) + 4NH 3?H 2O(aq) + O 2(g) =2(NH 4)2SO 4(aq) + 2H 2O(l) △H = ______。 (2)NO x 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 (s) + 2NO(g) N 2(g) + CO 2(g) △H=-34.0 kJ?mol -1 ,用活性炭对NO 进行吸附。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一定量的NO 气体,测得NO 的转化率 α(N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1050K 前反应中NO 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100K 时,CO 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②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 p )。在1050K 、1.1×106 Pa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________(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3)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用CH 4还原NO 2,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在相同条件下,选用A 、B 、C 三种不同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 N 2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4)在汽车尾气的净化装置中 CO 和NO 发生反应:2NO(g) + 2CO(g)N 2(g) + 2CO 2(g) △H 2 =-746.8 kJ?mol -1。实验测得,υ正 =k 正?c 2(NO) ?c 2(CO) ,υ 逆 =k 逆?c(N 2) ?c 2(CO 2) (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 正增大的倍数_____(填" >”、“< ”或“=”) k 逆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和1 mol NO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40%,则 k k 正 逆 =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2a+2b+c )kJ?mol -1 1050K 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O 转化率增大 20% 4 A < 0.25 2.直接排放SO 2、NO 2会危害环境。工业上常采用化学方法控制污染。 (1)下图是1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和1molS(g)燃烧的能量变化。 ①CH 4完全燃烧的活化能是_____________kJ/mol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CH 4可以还原SO 2生成单质S(g)、H 2O(g)和CO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少SO 2排放,将含SO 2的烟气通过洗涤剂X ,充分吸收后再向吸收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既可以回收2SO ,同时又可得到化肥。X 可以是__________(填序号)。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2.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 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 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高三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一、近年高考原题 【2010年广东】31.(16分)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⑴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 + 6H2O = 2H3BO3 + __________。 ⑵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 3BO3 + 3CH3OH B(OCH3)3 + 3H2O中,H3BO3的转化率(α)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 ①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⑶H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 3BO3(aq) + H2O(l) [B(OH)4]-(aq)+ H+(aq) 已知0.70mol·L-1 H3BO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 c平衡(H+)=2.0×10-5mol·L-1,c平衡(H3BO3)≈c起始(H3BO3),水的电 离可忽略不计 .. ..,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 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1年广东】31、(15分)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 4产量随光照时 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 ⑴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 大到小的顺序为;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 下,收集的CH4最多。 ⑵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 应:CH 4(g)+ H2O(g)CO(g)+ 3H2(g),该反应的△H= +206 kJ?mol-1 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已知:CH4(g)+2O2(g) = CO2(g)+2H2O(g) △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樊春潮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 GAGGAGAGGAFFFFAFAF

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GAGGAGAGGAFFFFAFAF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 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 (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 向移动;Qc

(完整)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反应原理全国卷一

( + 5) CH ;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反应原理 ( 2013 年全国卷 1) 28.( 15 分)二甲醚( CH 3OCH 3 )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 (组成为 H 2、CO 和少量 CO 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主要过程包括下列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 i ) CO(g)+2H 2(g)=CH 3OH(g) △ H 1=- 90.1 kJ/mol ( ii ) CO 2(g)+3H 2(g)=CH 3OH(g)+H 2O △H 2=- 40.9 kJ/mol 水煤气变换反应: ( iii ) CO(g)+H 2O(g)= CO 2(g)+H 2(g) △ H 3=- 41.1 kJ/mol 二甲醚合成反应: ( iv ) 2CH 3OH(g)= CH 3OCH 3(g)+H 2O △H 4=- 24.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 1) Al 2O 3 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高纯度 Al 2 O 3 的主要 工艺流程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 iv )对 CO 转化率的影响 。 ( 3)由 H 2 和 CO 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的反应的影响 。 (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 Cu - Zn - Al -O 、Al 2O 3)、压强在 5.0Mpa 条件下,由 H 2 和 CO 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 CO 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 5 )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 5.93 kW ·h ·kg -1 )。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孑经 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孑的电量:该电池理论输出电压为 1.20V ,能量密度 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 =电池输出电能 /燃料质量)。 28.答案:( 1) Al 2 O 3+2NaOH+3H 2O=2NaAl(OH) 4 △ NaAl(OH) 4+CO 2=Al(OH) 3+NaHCO 3、2 Al(OH) 3 Al 2O 3+3H 2O ( 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 i )平衡向右移, CO 转化率增大:生成的水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 ( iii )消耗部分 CO 。 ( 3) 2CO(g)+4H 2(g)=CH 3OCH 3(g)+H 2O △ H= - 204.7 kJ/mol ;该反应分孑数减小,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 CO 和 H 2 转化率增大, CH 3OCH 3 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 CO 和 H 2 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 4)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 3OCH 3+3H 2O=2CO 2+12H +12e 1.20V 1000g 12 96500C mol 1 46g mol 1 1kg (3.6 10 6 J kW 1 h 1 ) 8.39kW h kg 1 (2014 年全国卷 1)、 27、(15 分) 次磷酸 (H 3PO 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 H 3PO 2 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2) H 3PO 2 及 NaH 2PO 2 均可将溶液中的 Ag+ 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 H 3PO 2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利用 H 3PO 22 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则氧化产 物为 (填化学式 )。 ③ NaH 2PO 2 为 (填 “正盐 ”或“酸式盐 ”),其溶液显 (填“弱 酸性 ”、 “中性 ”或“弱碱性 ”) (3) H 3PO 2 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 (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 PH 3 气体和 Ba(H 2PO 3) 2,后者再与 H 2SO 4 反应。写出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宋玉林 一、化学平衡 〖考查方式〗:1.结合数表、图形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2.利用“三列式”计算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3.求取值范围;4.判断改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5.计算可逆反应热效应;6.“等效平衡”的应用;7.化工生产条件的选择;8.利用平衡原理分析自然、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例1】.(2011高考浙江卷)[14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 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 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2NH 3(g)+CO 2(g)。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322(NH )(CO )υυ= 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__0,熵变△S___0(填>、<或=)。 (2)已知:NH 2COONH 4+2H 2O NH 4HCO 3+NH 3·H 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 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 (NH 2COO - )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 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11高考上海卷)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地壳内每加深1km ,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 kPa 。在地壳内SiO 2和HF 存在以下平衡:SiO 2(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