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13、在化学实验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认为可能是NaOH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 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CO2而变质,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的pH>7。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从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中,分别取等量溶液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探究。

向A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向C试管中滴入CaCl2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⑴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B试管:,C试管:。

⑵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可能发生的反应。

⑶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填A、B、C)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探究拓展]如果确定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若要进一步测定装入试管的溶液中变质的NaOH的质量,实验时他们需要测知的实验数据应是。

14、做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时,小红观察得非常仔细,她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出现了气泡!于是激发了小红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来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吧!

⑴提出问题。盐酸通电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⑵查阅资料,提出假设。信息资料:①盐酸HCl气体的水溶液;②HCl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③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

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⑶设计实验。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

⑷进行实验。用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分别收集稀盐酸通电时两个

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⑸收集证据。观察气体颜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HCl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了两种新物质。

⑹实验分析。若一只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则假设成立;若两只试管内收集到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实验证明假设1成立,所以盐酸通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⑺反思与评价。联想从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小红认为可以用电解盐酸的方法来探究HCl中元素质量比。我认为小红的设想(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⑻拓展与交流。实验表明:溶液和金属导电原理在物质变化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后者是。请你对盐酸的导电性实验,再提出一个可供大家探究的新问题。

15、⑴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选择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

⑵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①经探究,发现根本为宜作酸碱指示剂,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②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

16、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各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⑴此反应操作是向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试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

⑵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壁温度升高,证实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吗?,理由是

17、实验室中有一烧杯废液,可能由K2SO4、NaCl、NaOH、NaNO3、H2SO4、NHO3、FeCl3七种溶液是的几种溶液混合而成,安宁同学想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观察混合液呈无色;

②取少量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M;

③向滤液M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滤液N;

④向滤液N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请推断:

⑴A是,B是(写化学式);

⑵原混合溶液pH 7(填“>”“<”或“=”);

⑶滤液M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⑷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18、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物质的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物质X的溶液,用下图所示的文法,即可将它们逐一确定。

则A是、B是、C是、D是、X是。

19、有一种碳酸盐的矿石,其主要成分为BaCO3和CaCO3,这两种盐有相似的性质:都难溶于水;高温加热都可以分解成为氧化物;都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钡和钙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氢氧物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异,下表所示的是两种氢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某同学为除去矿石中的CaCO3得到BaCO3,根据上述信息,对矿石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处理。

写出实现上图各步转化过程中的实验方法(填写所加试剂、操作方法、反应条件等)。

①、②、

③、④。

20、化学与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化学兴趣小组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主要成分为Zn(NO3)2和AgNO3),并定影液进行处理,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固体。

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根据题意试解答下列问题:

⑴操作1和2的名称分别是、;

⑵X为,Y为。

⑶加入适量的Ba(NO3)2的目的是;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2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完成后面各题。

⑴由实验①可知,无色溶液显性;由实验②③可知,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⑵写出实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有何不足?。22、A、C均由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为确定A组成,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产物略去)。已知B、E 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B为浅绿色,E为蓝色。

⑴G是(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⑵为了分离溶液和不溶固体,在①处应进行的操作是。

⑶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③。

⑷比较反应③、④,它们的共同点是(写2条)

;。

⑸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组成可做出的判断是(填序号)。

a.A中只含有Fe b.A是含有Fe和Cu

c.A可能是铜锌合金d.A是一定有Au

23、物质X和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D为碱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化学式:X 、E 。

⑵写出反应方程式:X+A:;

D+CuCl2→E+F:。

24、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白色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⑴为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⑵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该同淡又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他得出白色粉末中还存在氢氧化钠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5、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图所示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此实验是B 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书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

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的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实验方案】。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为超过60分)

【假设】。【实验方案】。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13、在化学实验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认为可能是NaOH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 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CO2而变质,但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的pH>7。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从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中,分别取等量溶液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探究。 向A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向C试管中滴入CaCl2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⑴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B试管:,C试管:。 ⑵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可能发生的反应。 ⑶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填A、B、C)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探究拓展]如果确定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若要进一步测定装入试管的溶液中变质的NaOH的质量,实验时他们需要测知的实验数据应是。 14、做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时,小红观察得非常仔细,她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出现了气泡!于是激发了小红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来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吧! ⑴提出问题。盐酸通电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⑵查阅资料,提出假设。信息资料:①盐酸HCl气体的水溶液;②HCl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③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 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⑶设计实验。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 ⑷进行实验。用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分别收集稀盐酸通电时两个 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⑸收集证据。观察气体颜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HCl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了两种新物质。 ⑹实验分析。若一只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则假设成立;若两只试管内收集到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实验证明假设1成立,所以盐酸通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⑺反思与评价。联想从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小红认为可以用电解盐酸的方法来探究HCl中元素质量比。我认为小红的设想(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1.资料显示:“氨气可以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无毒物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合适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 b c d e (2)先用酒精灯加热装置A中催化剂(铂丝)至红热,然后缓缓地通入氨气与过量的氧气。 ①铂丝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试管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A 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用有关理论说明原因 。 (3)将过量的氧气与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B中,并在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为了保证氨气一点就燃,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填入化学式),其理由是 。 ②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下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O NH a b B 催化剂无水氯化钙 O2 NH A 碳粉

(1)A 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 ,将Cl 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 处的 酒精灯,接上E 装置,Cl 2通过C 瓶后再进入D ,发生反应后的产物是CO 2和HCl ,试写出D 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装置C 的作用 是 。 (3)在E 处,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若将E 处烧杯中的溶液改为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 (填字母编号)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无明显现象 C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 (5)D 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 ,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Cl 2产生, 此时B 中的现象是 ,B 的作用 是 。 3.某种碱式碳酸铜,其组成可表示为:Cu 2(OH)2CO 3·xH 2O 。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xH 2O 2CuO +CO 2↑+(x +1) H 2O 现取一定量的(不称量其质量...... )该固体样品,先后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i ):测定该碱式碳酸铜粉末的组成中结晶水x 的值; 实验(ii ):用实验(i )结束后的残留固体完成乙醇的催化氧化并验证其反应产物.......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下图中的仪器(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均在图中略去)组装完成实验(i ) 的实验装置,组装时仪器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为 → → → C 。 在这套装置中,干燥管C 中盛有的物质是 。(填写下列选项的编号) A .无水硫酸铜 B .碱石灰 C .氯化钠晶体 D .无水氯化钙 (2)若要用上图中的各种仪器组装完成实验(ii )的实验装置,组装时仪器也按气流方向 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为 → → → 。在这套装置中,干燥管C 的 作用是 。 (3)在完成两个实验时,首先都必须先 (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在 仪器 (填装置对应字母,下同)中加入碱式碳酸铜,乙醇放入仪器 中。 (4)在实验(ii)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装置对应字母)。 (5)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若实验(i )测得CO 2的质量为a 克,水的质量为b 克,则x 的表达式= 。 4.在某校实验调研活动中,几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师生对金属镁在空气中的燃烧的产物进行 探究。 G 新制的 氢氧化铜悬浊液 干燥空气 碱石灰 D 浓硫酸 F C B A E

化学实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验探究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易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科学探究的要素及解答方法2.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思考、探究时产生的疑惑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探究的乐趣。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答探究型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围绕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预习作业: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 2.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CH4 C.H2 D.NH3 3.请说出初中阶段所学到的黑色物质有; 红色物质有。 4.小红从饼干拿到了一包干燥剂,看了一下,发现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她把生石灰倒在桌子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白色固体粘到了一起,于是小红猜想,这白色固体中除了有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5.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试猜想该气体是何种气体,

课堂复习: 【例1】小兵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 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 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 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溶液。为确定其成分,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实验验证】 【思路点拨】对Na2SO4的猜想,从溶解度和标签上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入手,验证H2SO4或MgSO4溶液不能从相同离子SO42-入手,要从H+和Mg2+入手。 一试身手: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 小明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钾。 小刚认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药匙的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量较多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图2),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 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要紧 挨着试管口(图3),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倒完液体, 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也能够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4),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图5)。 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3)浓酸、浓碱的使用 在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仅仅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性试题八种题型(完美整理版)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性试题八种题型 高考阅读练习与指导 0322 2057 :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性试题八种题型1.观点式 2008年海南(宁夏)卷的欧〃享利《二十年以后》与夏东元《盛宣怀传》就已出现这种题型,2014年则增加到三套试卷,这里仅以辽宁卷为例,作重点分析。 2014年辽宁卷——贾平凹《遗璞》: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种题型的解答,无非是正反两个观点。本题所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第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第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必须首先是哈姆莱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观点式探究试题答题步骤:首先明确自已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 2014年辽宁卷——斯蒂芬〃杰〃古尔德《达尔文的拖延》: 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淡你的理解和看法。 这一题考查的同样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探究,是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的学习、研究活动过程。“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其二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前者侧重“个性化”,立足求异,展示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后者侧重“有创意”,立足求新,提出自己的新发现。 此外,2014年海南(宁夏)卷——铁凝《孕妇和牛》与2014年山东卷——“杨澜访谈”均涉及此题型。 2.启发式 这一题型,2007年山东卷——杨明、马小林《梦碎雅典》:2008年山东卷——张炜《歌德之勺》、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2014年山东卷——同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安徽卷——宗璞《董师傅游湖》等均有出现,这里重点分析海南(宁夏)卷。 2014年海南(宁夏)卷——《寻找教育的曙光》:

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解答要领

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解答要领 高考阅读 2009-07-06 0043 5d56b7b40100dug0 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解答要领 就阅读而言,探究是学习性阅读与研究性阅读的初步结合,是客观性阅读和主观性阅读的结合。就高考而言,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它不一定都标出“探究”的字样。就答题而言,它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一千个读者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微妙结合。 探究性试题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限制性。开放性体现为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即“个性化解读”。限制性体现为,考生必须从文中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全文”,“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等等,对这些限制,答题时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会偏离命题指向,导致失分。 探究性试题分值高(一般为6分),评分标准相对灵活,对阅卷老师的监控难度大,如果我们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可以在这道试题上获取高分。 一、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中”。 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二、“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SO2 NaOH溶液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

专题六实验探究题专题分类集训类型 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郴州、衡阳均1 考) 湖南真题精选 1.(2018 衡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第1 题图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化学 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 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 ),理由是 ________ 。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 A. 酚酞溶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 和HCl ,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 固体。 2.(2016 郴州)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 溶液,并滴加2 滴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 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2CO3 溶液。 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分析】 (1)实验1 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 (填化学原理)。 (2)实验2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 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或实验验证】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完整版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专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 2 与CO 2 的反应时,就提出SO 2 与 Na 2O 2 反应的问题。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 2 与Na 2 O 2 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 2O 2 和SO 2 的反应与Na 2 O 2 和CO 2 的反应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 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Na 2SO 3 ;可能Ⅱ:为Na 2 SO 3 和Na 2 O 2 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 可能Ⅳ:为Na 2SO 3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 2 O 2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Na 2O 2 、Na 2 SO 3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 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 3) 2 溶液、BaCl 2 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 硝酸、请你帮助丙同学从中选出合适的用品对“可能Ⅳ”进行验证,完成下表(可以不填满):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教学重点: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例题讲解 例1:如图下列装置为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②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理由是 ③使用该装置的注意事项之一是 ④使用该装置还可完成的另一个实验,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②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③如何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简述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④假若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例2: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 请分析此实验的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气泡产生,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为了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如何进行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高考有机化学实验复习专题

高考有机化学实验复习专题(含答案) 一.乙烯的实验室制备 第一种制备方法: 1、药品配制: 2、反应原理:; 3、发生与收集装置:主要仪器 ; 收集方法: 4、浓硫酸作用:碎瓷片作用: 5、温度计位置:,加热的要求: 6、反应后,反应容器变黑,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原因:(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7、性质实验:①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烯被 ②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 ③将乙烯点燃,火焰,有 8、注意事项:①可能的有机副反应 书写该化学方程式 ②制乙烯中会产生哪些主要干扰乙烯性质的气体 如何除去该杂质,制备纯的乙烯,所选试剂及顺序 【实战演练】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C和SO2。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以确定上述气体中含有C2H4和SO2。 (1)试解释装置Ⅰ中反应液变黑的原因:________。并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

(2)Ⅱ、Ⅲ、Ⅳ、Ⅴ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Ⅱ____、Ⅲ____、Ⅳ____、Ⅴ____(请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 品红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H2SO4 D. 酸性KMnO4溶液 (3)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 。 (4)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5)使用装置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6)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1、药品:; 2、反应原理:; 3、发生装置仪器:; 4、收集方法:。 5、性质实验: ①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乙炔被 ②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发生反应 ③将乙炔点燃,火焰,有 6、注意问题: ①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原因 ②为缓减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用代替 ③制取的乙炔气体常混有等恶臭气体杂质,如何除去 ④制取时导管口附近塞一团棉花的作用: 【实战演练】乙快的实验室制法:改进装置 实验关键:控制反应的速率。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①图中,A管的作用是。 ②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方程式原理应用: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写出下列反应的有机气体产物:

小度写范文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开放性试题探究-开放性试题模板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开放性试题探究|开放性试题 2010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鉴赏评价19首诗歌。分析这些考题,古诗鉴赏试题至少呈现这样一个特点,即试题的综合性增强,开放性有所体现。一综合性一是。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今年共有9道试题就考点中的某两个知识点进行了整体鉴赏的考查。如全国卷I的“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同时,像去年的湖南卷、今年的天津卷比较阅读鉴赏两首诗歌,如天津卷的“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像今年的湖北卷、江苏卷比较阅读鉴赏出处不同的诗句,如湖北卷的“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等等,也是应该注意的现象。这种比较问答题或突出一首诗歌的特点,或比较思想情感或艺术技巧的异同,或不同体裁诗歌比较。二是,试题注重了与课内知识的勾连。如江苏卷诗歌鉴赏第1小题“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并由课外向课内勾连,同时考查了考生对课内名家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能力。在考题设置上,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遣词炼字、人物形象和主旨的分析,强凋诗歌鉴赏依据的是文本语言,由言体情,对诗歌鉴赏教学有导向作用。二开放性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今年的开放性试题有4道。即辽宁卷、江西卷、重庆卷、天津卷。其设问方式主要有两种: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如辽宁卷中的“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②“……是否矛盾?为什么?”如江西卷中的“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是命题者在指导思想上“渐进适度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这也意味着要求考生必须提高人文内涵和审美内涵,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那么,要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就必须了解答题过程中的常见失误和答题对策。(一)评价题型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如今年辽宁卷中的“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常见失误:1 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入阅读理解诗词,想当然回答,一念之差判断失误,造成无谓的丢分。2 阐明理由时或不得要领,或只是蜻蜓点水,不能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或只判断而没深入分析。3 答题时不考虑诗论的内容,只是从诗歌本身来考虑,造成答题存在片面性。应对策略: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不能想当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评价角度:内容还是形式,全文还是局部,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一般而言。对题干中的第一问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大多情况下要同意这种说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总之,第一问回答要把握准确,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具体分析时,要有原文意识,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来分析评价,做到点面结合,不能隔靴搔痒,空洞说教。回答时要两问兼顾,不能省略第一问直人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问而不展开阐述。典型示例:2010年辽宁卷雨陈与义①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①写这首诗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问: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答案:同意。

初三科学探究性试题的几种类型

例析中考探究性试题的几种类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也越来越在教学中得到普及;在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中对探究式教学考查的力度大大加强。笔者认为探究性命题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考查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以下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例1(威海市2003)科学探究 许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气压还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吃不上,就是由 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实验: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换用其他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 压增大时升高。 请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分析归纳;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 理论推导;E、实验研究;F、得出结论。 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四个有用的步骤是__________ (步骤用英文字母表示)。 解析这类问题情景学生较熟悉,实验内容与方法均来自于教材中的有关章节,但考查的内容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前后综合的探究过程。根据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结合具体问题指出运用的探究程序。完整的探究过程应包括上述7个,本题涉及到的探究步 骤按顺序有D、E、B、C四项。 二、考查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推理法、模型法、类比法、近似法、数学法等等,其中控制变量法应用最为普遍,理解和掌握这些研究方法,科学探究才能 少走弯路。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 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次亚硫酸钠。为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用于分析试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一、化学性质 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S 2O 2 -3+2H +=S↓+SO 2↑+H 2O 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碱和硫黄。 2Na 2S 2O 3+3O 2 →2Na 2SO 4+ 2SO 2 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 S 2O 2-3+4Cl 2+5H 2O =2SO 2-4+8Clˉ +10H + 二、制法: 1、工业普遍使用用亚硫酸钠与硫磺共煮得到硫代硫酸钠, 经重结晶精制:Na 2SO 3 + S + 5H 2O = Na 2S 2O 3·5H 2O

2、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SO2==Na2SO3+CO2 Na2SO3+S+5H2O== Na2S2O3·5H2O 3、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4、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2S+3O2==2Na2S2O3 Na2SO3+S==Na2S2O3重结晶将粗制硫代硫酸钠晶体溶解(或用粗制硫代硫酸钠溶液),经除杂,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原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体会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的思路;体会完成实 验设计及实验评价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能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和验 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 精神。 二、教学设想: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不仅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 是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重要的实践活动。2013年中考考纲试卷结构表明,科学试题探究占18分,分布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部分中。

根据我们这两次的模拟试卷分析实验探究题是我们丢分最多的部分,没有 达到中考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探究题进行专题复习。 三、教学过程 1、近几年科学探究热点题型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2)有关化学反应及反应后成分的探究; (3)有关金属活动性及金属回收的探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 (5)有关废水、废气(尾气)分析及处理的探究等。 2、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化学实验探究题解题注意事项

(1)提出的猜想要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信口开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猜想,设计方案要简单易行。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反思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结论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 4、解题思路 (1)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2)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3)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 实验探究一、有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例题解析:例1、(06 陕西)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镇江市第十中学吴长顺 一、教学目标 1、要熟悉仪器的名称、图形,及时完成学案空白。掌握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懂得实验操作的原理。 2、通过2组10个独立实验与4个师生协同实验,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 (一)、我晓仪器:提示:学案不留空白!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加热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精确度 计量仪器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分离仪器干燥管(粗进细) 仪药匙、镊子 器取用试剂胶头滴管 的取用存放仪器 分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 类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 辅助仪器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二)、我会基本操作: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方法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 取:一调、二放、三回零指针右偏说明: 用一定量药品的取用:一平、二看、三读数仰视:;俯视: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浓酸浓碱的使用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 2、物质的加热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加火焰:外焰、内焰、焰心温度最高是焰;熄灭用盖灭。 热酒精灯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 液体:一量:一般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 3、溶解 溶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解振荡:腕动臂不动 方法搅拌: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二低漏斗内液面于滤纸边缘 操滤纸边缘稍低于边缘 点三靠烧杯紧靠流进过滤器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完整版)《海底两万里》阅读探究性问题汇总

《海底两万里》探究性再阅读问题汇总 一、关于人物 关于尼摩船长:(供参考的小问题) 1.尼摩船长的恨到底是针对谁?为什么复仇?为谁复仇?为什么作者不详细写出尼摩船长与陆地之间的 故事?尼摩船长到底是代表了什么人?为什么要通过撞船等行为报复人类?却又捐助穷人?尼摩船长为何不透露身份?为什么作者不在结尾处把尼摩船长的神秘面纱解开?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帮助采珠人?为何尼摩船长不想让教授等人知道他的复仇计划以及身世?尼摩船长的照片有何含义?尼摩船长最后的举动和他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2.作者与尼摩船长有何关系?尼摩船长身上是否有作者的影子?他会不会就是作者向往的那个自己? 关于捕鲸手尼德兰: 3.为什么作者有时候把捕鲸手“尼德兰”叫作“加拿大人?”为何不直接称呼“尼德兰”?为什么作 者对尼德兰的称呼不断变化? 4.为何尼德兰一直想回到陆地上而教授却不太热衷于此? 其他人物: 文章主角是“我”还是尼摩船长? 5.问什么文中人物以男性为主? 6.为什么小说只有男性角色? 7.为什么教授最后离开了诺第留斯号? 二、关于情节 8.在《黑流》一个章节中对鱼的描写为何不分为详写和略写,反而像是在流水账? 9.故事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以悲剧结尾? 10.尼摩船长的笔记是否被后人得知? 11.作品中的所有情节均为幻想吗?有无作者的亲身经历? 12.为何花大量笔墨写海底旅行之前的事情?可否省略? 13.在第七章的结尾,教授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变成了一只大海蚌,这个洞变成了扇贝的壳,随海浪轻 轻摇摆……”有何寓意么? 三、关于文体及主旨等 14.这部小说的主旨是什么?这本书是否突出了科学性而忽视了文学性? 15.文中写“阿拉戈的语言”“法拉第的语言”有何意义?为什么不直接写英语、法语等?是否有卖弄之嫌? 为什么作者喜欢搬出很多名人? 16.作者为何对诺第留斯号房间内部描写细致?花太多笔墨写鹦鹉螺号的内部陈设、构造与功能对于一部 科幻小说而言合适吗? 17.为什么文章以第一人称来写? 18.书中的想象事物为何会与当今的科技发展吻合? 19.为什么要出现亚特兰蒂斯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城市? 20.作者在书中为什么提到了大量动植物的学名及其专业分类、地理名词、经纬度数据等专业术语,虽能 体现科普小说的科普性,但不怕与读者产生距离吗? 21.所有数据和事物都是假的吗?数据为何如此精确,纯属乱写? 22.不厌其详的对话描写和对奇物的介绍有何作用? 23.为什么设置许多悬念最后却没有解答? 24.为什么潜水艇的名字叫做诺第留斯号? 25.作者在没有看过大海的情况下写出了《海底两万里》中如此壮阔的景象,他是出于何种心态,如何做 到的?

数学探究性题目七例(含答案)-

数学探究性题目七例 1.时钟上的数学 我们每个同学家里都有大大小小的钟,绝大部分钟都有时针、分针、秒针,时时刻刻都可以听到它们不停的“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当然他们的走动有快有慢,秒针最快,时针最慢,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一些数学关系? 为了使问题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所讨论的时钟只有时针和分针。 问题:在一天之内时针和分针重合多少次?每次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两针互相垂直? 什么时候两针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时针和分针交换它还能表示某一时刻的时间么? 希望大家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后讨论一下是否还有其他有趣的问题。 2.揭穿转摊的骗术 在车站,码头附近有时会看到一些碰运气、赌输赢的地摊,这些地摊大多引诱来往过路旅客,用骗术骗取他们的钱财。转摊就是其中之一。 摊主在一个固定的圆盘上划出若干扇形区域,并顺次标上号码1,2,3,4,5,6,。。。。。。。,在每一奇数扇区上放上值钱的物品,如名酒,中华香烟等,而在每一个偶数区域上放着廉价的物品,如糖块,小食品等。圆盘中心安装一根可以转动的轴,轴的顶端有一根悬臂,臂端吊一根线,线头上系一根针。你如果付给摊主一元钱,就可以随便转动一次,当悬臂停止转动时,针就停在某一区域,按照摊主制订的规则,这一格上的数是几,就从下一格

起,按顺时针方向数出几,最后数到哪一格,那一格中的物品就归你,例如:当针指向“6”时,就要从“7”数起,顺时针方向数出“6”,最后应该数到“12”这一格。 参加这种赌博的人认为,圆盘中奇数、偶数格占一半,输赢得机会各占一半,于是就去碰碰运气,然而,不管转多少次,最后总是数到偶数区域中,你只能用自己的很多钱换来几粒糖果等廉价物品。为什么大家的“运气”都这样不好,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开这个迷吗? 类似的还有 1.音乐教室里有7排座位,每排7把椅子,每把椅子上坐一名学生,教师每月都要将座位调换一次,张明同学提出建议:每次交换时,每一名同学都必须与她相邻(前、后、左、右)的某一个同学交换位置,以示公平。 教师告诉他,这样交换座位不可能做到,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每天能抓到不少老鼠,但它在吃老鼠以前先要叫老鼠列队报数,第一批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重新报数,第二批大花猫仍然吃掉单数;第三批也是如此。。。。。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与第二天抓来的老鼠一起重新排队报数。 后来,发现了一件极有趣的事情,大花猫发现,一连好几天,最后被留下的总是一只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问小白鼠:“你想了什么办法,能每天都留下呢?” 小白鼠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每天排队前我都先数一数你抓到了多少只老鼠,然后,我站在一个相应的位置,就可以留下来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