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

张玉军 金镇镐 巩桂芬 张明艳

(哈尔滨理工大学,150040)

摘 要 通过调整物料配比合成了端羟基封端和端羧基封端的聚氨酯(PU)预聚物,并分别与酚醛树脂(PF)固化,制备了两种低收缩体系的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测试固化物的体系收缩率表明:随着聚氨酯预聚物加入量的增加,PF/PU共混物的体积收缩率明显变小,并能达到负值。端羧基PU的低收缩性能更为显著,当其加入量在5

关键词 酚醛树指,聚氨酯,低收缩添加剂

A Study of Polyurethane-Based Low-Profile Additives for Phenolic Resin

Zhang Yujun Jin Zhenhao Gong Guiefn Zhang Mingyan

(Harbin Universi ty of Science Technology,150040)

ABSTRACT T he hydroxyl-terminated and carboxyl-terminated PU-prepolymer were prepared and cured respectively with PF to obtain two low shrinkage composite systems.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The volume shrinkage of two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the resul ts show that volume shrinkage of composites decrease grea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W P U even to a negative nu mber;effect of carboxyl-terminated PU-prepolymer is obvious,the volume shrinkage will be a negative number wi th the percent of carboxyl-terminated PU-prepolymer being between five and ten.

KEYWORDS phenolic resin,polyurethane,low-profile addi tives

1 前 言

一般酚醛树脂(PF)制品表面质量差、产品尺寸精度低、内部存在裂纹和气孔等,主要原因是PF高温固化时进行缩聚反应,释放出低分子物[1]。目前其他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低收缩添加剂的品种及用量已研究较充分,从非极性、不相容的聚苯乙烯(PS)、弱极性聚甲基丙酸甲酯(PMMA)到极性的一相体系,如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氨酯(PU)等,而用于PF的较为有效的低收缩添加剂(LPA)报导不多,目前只有改性PF可达到较好的低收缩率。典型例子如:丙烯酸系列环氧PF,由于不饱和双键的引入,它可采取多种形式固化,既可用引发剂固化,也可以用光固化或电固化,可以室温固化也可以加热固化,可使产物的收缩率较小;而酚三嗪树脂属自固化体系,无挥发副产物放出,收缩率低,可减少内应力和微裂纹。

为了得到能用于有效控制PF的固化收缩的低收缩添加剂,我们合成了两种用不同端基封端的线性PU预聚物,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国标测试其体系收缩率,研究了PU分子量和添加量对复合体系体积收缩率的影响,为PU在PF 低温固化成型工艺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 实验部分

2.1 实验用原材料

甲醛:济南有机化工厂,分析纯;苯酚:天津市泰兴试剂厂催化剂,分析纯;醋酸锌Zn(Ac)2:军事医学科学院药材供应站,化学纯;对甲苯磺酸:沈阳市新西试剂厂,化学纯;乙二醇:沈阳市新城化工厂,化学纯;聚乙二醇(PEG-100、PEG-200、PEG-400):上海浦东高南化工厂,分析纯;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甲基六氢苯酐:北京化工厂,化学纯。

2.2 酚醛树脂的制备

按甲醛/苯酚/Zn(Ac)2= 1.8/1/0.008(摩尔比)在100 左右进行反应,发浑点为80 即可终止反应,然后在真空度约为0.092MPa左右减压蒸馏,保证温度不超过75 ,保持一定时间直到无挥发分排出,最终得到淡黄色的酚醛树脂(PF)。

2.3 端羟基聚氨酯和端羧基聚氨酯的制备

2.3.1 端羟基聚氨酯的合成

按PEG/TDI= 1.8/1(摩尔比)取原料。先将PEG200升温到80 ,再将TDI由滴液漏斗中逐滴加入,保证30分钟滴完,后保持反应90分钟,得到端

第3期纤维复合材料No.39 2003年9月FIBER COMPOSITES Sep.,2003

羟基聚氨酯,记作P U1。

2.3.2 端羧基聚氨酯的合成

按PEG/TDI/甲基六氢苯酐= 1.8/1/2(摩尔比)取原料。先按上述方法制备出端羟基聚氨酯,再滴加甲基六氢苯酐,保持反应2小时,控制温度70~ 80 ,得到端羧基聚氨酯,记作PU-2[2]。

2.4 复合体系的制备

将PU-1加入PF中,搅拌均匀,真空脱泡后,加入促进剂(对甲苯磺酸、50%乙二醇溶液),注入模具中,然后置于80 恒温箱固化。PU-2以同样方法与PF进行共固化。

2.5 体积收缩测试

参照国际标准IS03521中有关规定,在本实验中采用测定模具模腔和固化后体积,计算体积收缩率。方法为:将配制好的树脂胶液在标准模具内固化成型,固化后脱模。在23 !2 条件下测量出模具内腔尺寸(包括长、宽、高),准确至0.01mm。然后按浮力法测定固化后树脂固化体积。

树脂收缩率计算:

V S=(V1-V2)/V1?100%

式中 V S树脂体积收缩率(%);

V2树脂固化体积(cm3);

V1模腔体积(cm3)。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PF/PU复合体系的制备

3.1.1 PU预聚物的合成

1)端羟基PU预聚物的合成

2,4-TDI和过量的多羟基化合物反应,由F T-IR谱图上可观察到,反应2小时后,2275cm-1处2,4 -TDI的-NC O基团吸收峰已经消失,说明反应基本完成。其反应历程见式(1);

2)端羧基PU预聚物的合成

端羟基预聚物与过量的甲基六氢苯酐反应,即得到端羧基的热塑性PU,封端反应见式(2):

OC N-R-NCO+HO C H2-C H2-O m H

HO-CH2-C H2 O C

O N

H

R N

H

C

O

O C H2-C H2 n OH(1)

HO-C H2-C H2 O C

O N

H

R N

H

C

O

O CH2-CH2 n OH+R#

C

O

O

C

O

HO C

O R#C

O

O-C H2-C H2 O C

O

N

H

R N

H

C

O

O C H2-C H2 n O O C

O

R#C

O

!x OH

(2)其中:

3.2 红外光谱的分析

以下所用PF/PU-1复合物质量比为95/5、PF/

PU-2为95/10。如图1所示:曲线a为甲阶PF的

I R谱图,在3362cm-1处有强烈的O-H振动吸收,

在2919c m-1处有亚甲基的特征吸收。曲线b为端

羟基P U-1的IR谱图,在3313cm-1处有N-H伸缩

振动,N-H峰明显不如O H峰强,1547cm-1处则

出现了N H键的弯曲振动吸收。在1730c m-1处还

存在酯的羰基吸收峰,在指纹区1068c m-1处有C

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曲线c为PF/PU-1的IR谱

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固化后PF和PU的O H吸

收峰带明显减少,且由于与N H形成氢键变宽,并

向低频移动,而亚甲基特征吸收带则有所增加,同时

c中其它PU的特征吸收在复合体系中均存在。

图1 甲阶PF(a)、P U-1(b)、PF/PU-1(c)的IR谱图

如图2所示:曲线a为甲阶PF的IR谱图。曲

10 纤 维 复 合 材 料2003年

图2 甲阶PF(a)、PU-2(b)、PF/P U-2(c)的IR谱图

线b为端羧基P U的IR谱图,羧酸的特征吸收则是在1717cm-1附近出现C=O键的振动峰,C O振动吸收则在1231c m-1处,同时酯基的特征吸收1732cm-1和1068c m-1也均存在,该特征峰在c中也可看到。曲线c中PF的固化情况与图1类似,而PU-2的羧基则不参与固化,由于羧基可二分子缔合,在羟基和羰基间形成氢键,所以在2870~ 3300cm-1间出现宽而强的吸收峰。

将PU-1与PF复合时,由于端羟基聚氨酯提供了活性的羟基,可在共固化过程中进入PF的交联网络,并提高网链的活动能力。第二种体系中用甲基六氢苯酐封端合成的端羧基聚氨酯的分子量相应增加,虽然其端基不能参与PF的交联网络,但其线性结构却可连续贯穿于PF热固性树脂中形成半互穿网络聚合物,并在固化时产生微观相分离。这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热固性树脂的两种增韧改性方法[3]。

3.3 低收缩性的研究

3.3.1 PU加入量对收缩控制的影响

当PU加入量较低时,低收缩效果就已经很明显。当PU-2含量超过5%时,低收缩效果已相反,固化物产生了膨胀。因此存在一个LPA加入量的上限和下限。测得在80 固化时两个体系收缩率的变化见表1。

表1 收缩率随PU加入量的变化

组成PF/PU-1PF/PU-2

100/08.098.09

95/5 5.56 1.08

90/10 3.53-0.54

85/15 4.300.45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LPA和PF间产生两相结构,相分离和微孔形成是其产生收缩补偿的主要因素。在树脂固化的最后阶段PU受热,链节活动加强,链段伸展膨胀,产生体积膨胀,抵消了PF的固化收缩。

对加入PU-2的复合化系,达到最好的低收缩效果的加入量比PU-1更少,因其较先出现了负的收缩率。由于端羟基聚氨酯提供了活性的羟基,与甲阶PF的相容性更好,并可在共固化过程中参与PF的缩聚反应。而端羧基聚氨酯的端基不能参与PF的交联网络,封端剂所带的苯环甚至对PF的聚合收缩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对体积收缩的控制更好。

3.3.2 PU分子量对收缩控制的影响

采用分子量不同的聚乙二醇,可得到分子量不同的PU预聚物,考察其对体积收缩的影响。表2是在80 固化温度下两个均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PU预聚物所测得的体积收缩率。

表2 收缩率随PU预聚物分子量的变化

组成PF/P U-1PF/PU-2

PEG-100 5.50 3.52

PEG-200 5.56 1.08

PEG-4000.67-0.37

由表可见:高分子量的LPA比低分子量的LPA 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收缩,而且较低的LP A含量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收缩控制[4]。

Wen Li和L.Jamcs Lee通过观察形态和体积变化来研究低温固化时LPA的性能时发现,在固化的最后阶段形成微孔是收缩控制的关键因素,在等温条件下(即没有热膨胀和收缩影响)微孔形成机理现在仍未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4]。

4 结 论

1)端羟基和端羧基PU均可以改善PF的固化收缩。收缩控制效果与PU的质量分数有关。端羧基P U的低收缩性能更为显著,当其加入量在5

2)收缩效果与PU预聚物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高,低收缩效果越好。

参 考 文 献

1 殷荣忠,山永年.酚醛树脂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0

2 Yan-Jyi Huang et al.Effects of Chemical Struc ture of Polyurethane-

Based Low-profile Addi tives on the M i scibility,Curing Behavi or,Vol ume Shri nkage,Glas s Trans ti ton Te mperatures,and Mec hanical proper ties for Styrene/Unastureated Polyes ter/Low-Profile Addi tive Ternary Systems..I:M is ci bility,curing Behavior,and Volume Shrinkage[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0,78:543~557

3 H.D.Wu et al.Pulturded Fi ber-Reinforced Polyure thane Toughened

Phenolic Resin.I.Reac tivity and Morphology[J].Doc.Ange w.Makro mol.Chem,1996,35:227~235

4 复天祥等.低温固化PVAc/UP体系低收缩控制研究进展.玻璃钢

/复合材料,1999,6:49~51

3期张玉军等:PF用低收缩添加剂的研究11

我国汽油辛烷值添加剂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贺晓磊

我国汽油辛烷值添加剂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贺晓磊 发表时间:2018-03-21T15:45:40.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贺晓磊[导读] 国内广大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努力,开发出了一系列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使我国的清洁汽油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 010010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汽油质量的提高,推动了汽油产品的更新换代。我国从之前的止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到降低了车用汽油的烯烃含量。为了保证这些政策的顺利实施,国内广大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努力,开发出了一系列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使我国的清洁汽油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此外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要向高速、高压缩比的方向改进而低辛烷值的汽油在高压缩比条件下极易产生爆震。爆震的危害很大,普通的爆震可使发动机功率降低、加重积碳导致发动机运转不稳定,造成排放不合格;强烈爆震会使金属变软,极易损毁,因此需用高标号的汽油来避免爆震。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可以通过发展催化重整及芳构化技术,以及醚化、烷基化、异构化等工艺,调整汽油组成。或者向汽油中添加有效的添加剂即可。由于前者涉及到炼制工艺的改进,存在着工艺复杂,投资巨大的问题,而后者既有效又经济,所以辛烷值添加受到了炼油厂家的青睐。汽油添加剂主要改善燃烧性能,提升辛烷值,防止爆震。目前,我国汽油添加剂产量很少,但随着油品质量的提高以及环保对油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汽油添加剂将会有所发展。按照汽油添加剂成分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可将其分为金属有灰类和有机无灰类两大类。金属有灰类促进剂能有效提高汽油的抗爆性,如四乙基铅,它的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抗爆效率高。但四乙基铅有剧毒,含铅的燃烧废气是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燃烧后残留物危害发动机缸体,很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我国已经限制使用。近一段时期以来,汽油辛烷值促进剂的开发研究一直朝着有机无灰类方向发展。有机无灰类添加剂主要是含氧有机化合物和含氮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两部分,醚类汽油添加剂和醇类汽油添加剂。 1.醚类汽油添加剂 20世纪70年代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提高辛烷值的调和组分开始被人们注意,后来作为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和四乙基铅(TEL)的替代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它不仅能有效提高汽油辛烷值,而且还能改善汽车性能,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同时降低汽油生产成本。MTBE应用至今,需求量、消费量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其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但MTBE 极易穿过土壤进入地下饮用水系统,性质稳定、较难分解,还会对人的肠胃、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1996年由于饮用水中MTBE含量超标,美国Santa Monica 市50%的供水系统关闭。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空气资源委员会规定从2002年12月31日起禁止加州新配方汽油中使用MTBE,后推迟一年到2003年12月31日起实行,之后纽约州也签署法案规定2004年起禁止使用MTBE。2010年美国已经全面禁用MTBE,禁用后积极推广乙醇汽油,聚异丁烯等。不过,美国发生的对MTBE恐慌,在近期内不会扩散到欧洲和亚洲。迄今,欧洲和亚洲尚无禁用MTBE的任何意向,这些地区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采用MTBE作为清洁汽油的主要组分。在亚洲,MTBE 需求量正在快速增加,我国MTBE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特别是我国近期推广使用高辛烷值无铅汽油,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率先执行城市清洁车用无铅汽油新标准,所用辛烷值改进剂主要是MTBE。因此,我国MTBE需求量还将有所增加。随着吉化锦江油化厂、林源炼油厂、前郭炼油厂等MTBE装置的投产,我国现有MTBE装置年总产能力已达62万吨。目前,我国汽油用MTBE年需求量为80万吨,缺口较大。 我国目前对MTBE加量没有限制,但受氧含量限制,一般加量在10%以内,辛烷值提升幅度为1-2。此外被用作抗爆剂的醚类物质还有二异丙醚,叔戊基甲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等。 2.醇类汽油添加剂醇类用作汽油添加剂由于含有羟基而显示出不良效果,但甲醇、乙醇、丙醇和叔丁醇等低碳醇或其混合物都已用作汽油添加剂。其混合物用作汽油添加剂具有与MTBE相似功能,还有价格优势,且用于高压缩比的汽车发动机可以大大提高其热效率,促辛性能与MTBE相似,尤其是可降低CO,NOx和THC(总碳氢)的排放,具有优良的排放性能,使其用作汽油调合剂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其不仅有价格优势,而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和巴西就已经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乙醇汽油的两大消费大国。我国从2003年开始陆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等27个城市推广E10乙醇汽油,目前国家已经确定在河南、吉林和黑龙江试点生产和使用乙醇汽油。据报道,一般情况下汽油中加入体积比为10%的乙醇,辛烷值提高2~3个单位,雷德蒸汽压也有明显提高。较低的蒸发热和远低于甲醇的毒性使其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据国家汽车研究中心对乙醇汽油所作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行车实验结果,在现有发动机不做任何改动前提下,燃烧后产物中CO,碳氢化合物和NOx排放都有减少。但是乙醇汽油有轻微的吸湿性,这使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对发动机油有更高要求,且其热值低于普通汽油,因此燃油消耗量大。随着我国汽油无铅化、清洁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对MTBE的需求,生产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MTBE在一定时期内仍是我国主要的汽油添加剂。但从长远来看,汽油标准与国际接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近年来世界汽油标准的发展来看,很多国家基本上紧随美国,只存在实施时间的差异。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汽油标准与国际接轨也是必然趋势。一旦MTBE的毒性明了,我国迟早会采取措施来限制或禁用MTBE。因此扩建MTBE装置应深入研究,统一规划,对新建装置的审批要谨慎对待。法国已经开发出了对现有MTBE,装置稍加改造就可以生产异辛烷,作为MTBE的替代品。因此我们应积极跟踪国外先进的烷基化技术,切实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 乙醇汽油和纳米燃料油添加剂在我国还处于试验和发展阶段。在目前的乙醇生产技术条件下,发展乙醇汽油短期内有助于消化国内的陈化粮,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我国人多地少,粮食过剩只是暂时现象,从长远来看,大规模发展乙醇汽油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同时我们应重视乙醇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力争通过技术进步来扩大乙醇生产的原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参考文献:

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前景摘要:复合食品添加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添加剂材料混合而组成的食品添加剂组合。它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发挥各组成材料的优点。其使用往往比单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效果更显著。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符合食品添加剂的特点、复配形式和应用等做了主要介绍。 关键词:复合食品添加剂应用复配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平均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与食品紧密相关的食品添加剂也获得了广泛的开发、生产和应用。由于市场的需要,人们也开始注重对食品添加剂复合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根据卫生部2002年7月1日发布施行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方法》对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复合食品添加剂是指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经物理混匀的食品添加剂。 复合食品添加剂可以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发挥各组成材料的优点。其使用往往比单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效果更显著。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1 复合食品添加剂特点 1.1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从理论上说,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当不同物质同时存在时,往往因为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而使其性质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食品添加剂的复合,正是利用物质的这一性质,改变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功能,使之可以更经济、更有效地应用于更广泛的范围。 例如某些防腐剂在酸性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其防腐效果明显增强。如茶多酚是抗氧化剂,当它与维生素E复合使用时,抗氧化效果明显提高;单甘酯与聚甘油酯复合增强了乳化性能等。又如水溶胶中的卡拉胶与其他水溶胶和多糖,甚至与蛋白质之间都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或水溶胶与某些盐类之间通过复合,可以大大改善其稠度、加剂协同增效的作用,充分利用了食品添加剂之间复合产生的“相加”或“相乘”效应,从而降低了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食品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doc3

食品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或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微量的物质,通常其添加量不超过食品质量的2%。添加目的为:①改进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②延长食品的货架期;③方便食品的加工;④增强食品的风味,改变食品的色泽;⑤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⑥保持食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l、食品添加剂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品种有300o余种,常的有68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o种以上,消费量已超过14o万吨(不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香精/香料和调味料);西欧消费量已近50075~,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数量高达40万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价值为200亿美元,其中,调味品占30~,4、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j负计禾来5年内冥年增长率为2%-3%。全球调味品和香料的市场价值为12o亿美,其中调味品约占49%(59亿美元)。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

32%。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 罗氏(R。h)和巴斯夫公司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商。维生素是罗氏公司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部最大的业务部门,几乎占全球销售额的50%,其次是精细化学品占30%、类胡萝卜素占20%。罗氏新上市的营养药品包括用于眼科保健的玉米黄质、番茄红素和叶黄素,以及供功能饮料用的水溶性维生素E制品等。罗氏公司也加快投资中国市场,与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合资兴建了1000吨/年维生素B工厂,还有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A新厂,以及在无锡兴建4万吨/年柠檬酸工厂。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维生素市场上约占25%的份额,该公司在韩国Gunsan建成3000吨/年维生素B工厂和世界规模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工厂。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随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共有21类1474种,产品门类齐全,基本可以满足食品工业的需要。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品量已超过200万吨,其中味精达60万吨以上,柠檬酸的产量近20万吨。表1列出我国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产量。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总量已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国多数食品添加剂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因此产品质量方面尚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少数用量少、档次高的食品添加剂仍依赖进El。一些合资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引进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仍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国外的同类产品。

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或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微量的物质,通常其添加量不超过食品质量的2%。添加目的为:①改进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②延长食品的货架期;③方便食品的加工;④增强食品的风味,改变食品的色泽;⑤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⑥保持食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1、食品添加剂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品种有300o余种,常的有68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o种以上,消费量已超过14o万吨(不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香精/香料和调味料);西欧消费量已近50075~,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数量高达40万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价值为200亿美元,其中,调味品占30~,4、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j负计禾来5年内冥年增长率为2%-3%。全球调味品和香料的市场价值为12o亿美,其中调味品约占49%(59亿美元)。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32%。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

罗氏(R.h)和巴斯夫公司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商。维生素是罗氏公司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部最大的业务部门,几乎占全球销售额的50%,其次是精细化学品占30%、类胡萝卜素占20%。罗氏新上市的营养药品包括用于眼科保健的玉米黄质、番茄红素和叶黄素,以及供功能饮料用的水溶性维生素E制品等。罗氏公司也加快投资中国市场,与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合资兴建了1000吨/年维生素B工厂,还有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A新厂,以及在无锡兴建4万吨/年柠檬酸工厂。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维生素市场上约占25%的份额,该公司在韩国Gunsan建成3000吨/年维生素B 工厂和世界规模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工厂。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随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共有21类1474种,产品门类齐全,基本可以满足食品工业的需要。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品量已超过200万吨,其中味精达60万吨以上,柠檬酸的产量近20万吨。表1列出我国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产量。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总量已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国多数食品添加剂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因此产品质量方面尚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少数用量少、档次高的食品添加剂仍依赖进El。一些合资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引进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仍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国外的同类产品。 2、营养添加剂 牛磺酸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牛磺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

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添加剂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1-2]。食品添加剂由于能改善食品品质和档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食品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品种有300o 余种,常的有68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o种以上,消费量已超过14o万吨(不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香精/香料和调味料);西欧消费量已近50075~,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数量高达40万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价值为200亿美元,其中,调味品占30~,4、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j负计禾来5年内冥年增长率为2%-3%。全球调味品和香料的市场价值为12o亿美,其中调味品约占49%(59亿美元)。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32%。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 1存在的问题 1.1用量不规范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标准而随意使用的现象较为突出,比较突出的是超量使用现象。一方面,某些厂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顾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问题;有些厂家设备简单陈旧,缺乏精确的计量设备,缺乏生产技术人员;对有预包装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标示不准确甚至不标。另一方面,在饮食行业,非包装食品添加剂标准缺失[3]。自2010年6月起颁布实施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中对于现场制作、产量较小的产品并没有做出用量的的规范。像面包店中预包装好的牛角包、酥皮包、方包上都有配料表一栏,除了标了小麦粉、白砂糖、牛油、鸡蛋等原料外,还标了“面包改良剂”,后面往往用括号表明了成分“淀粉、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维生素C、酶制剂”,但对于用量没有明确。 1.2超范围使用 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中,明确了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但实际上,如吊白块、孔雀石绿、苏丹红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 1.3使用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 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其功效会大打折扣,而且长期存放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添加食品的安全性;劣质食品添加剂,不仅产品不纯,而且含有汞、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 1.4重复、多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 一般有2种情况,一种是在某一食品中添加了单一的添加剂后,又因其他功用添加了复合食品添加剂,而复合添加剂由于配方保密不便公开,可能会出现重复添加的情况[4]。比如某种食品防腐剂应用在酱油中,目的是为了保证酱油防腐,但酱油被用于某种罐头食品中,这种防腐剂就带入到罐头食品中,这种罐头食品可能未被批准用这种食品防腐剂,或者这种食品防腐剂限量低,罐头食品生产厂家不知道原料酱油里使用了防腐剂,再添加就超标了。另一种是多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功能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的低聚糖类(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乳果糖、乳酮糖、大豆低聚糖等);有整肠作用的难消化糊精、瓜尔豆胶降解物、聚糊精等;调节血脂的壳聚糖;调节胆固醇的大豆蛋白;钙铁吸收促进剂CPP等;对妇女有保健作用、降低血脂、改善骨质疏松的大豆异黄酮;有护眼作用的叶黄素;有消炎和预防过敏作用的紫苏提取物;有抗氧化和预防冠心病作用的红葡萄提取物等。由于技术和价格等方面的因素,目前在食品领域中推广较好的是低聚糖类,特别是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 1、营养强化剂——为功能食品提供更完善的营养结构 功能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复合能改善单一保健成分的不足,而且通过多种营养成分复合能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如,AD钙就是维生素A、D与钙制剂的有机复合,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吸收。食品添加剂中常用的营养强化剂有:矿物质类,葡萄糖酸盐(锌、钙、镁、钠、钾、铜、锰、亚铁)、乳酸亚铁、乳酸锌、乳酸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活性钙、生物碳酸钙、海藻碘;维生素类,牛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叶酸等;氨基酸类,L—赖氨酸盐酸盐、L-丙氨酸等。 其他新型的功能性原料:

玉米缩氨酸:从玉米醇蛋白中抽提出缩氨酸并精制而成,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的功效。 糙米核酸:以糙米为原料制取的核酸,德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一旦超过20岁,体内的核酸就会日渐减少而出现衰老现象。 鱼油粉:可用于婴儿食品和面类营养添加剂。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防治动脉硬化症。 功能性低聚糖:改善肠道功能,具有低热量、抗龋齿等主要功能。 茶叶色素:其主要成分的药用价值已被揭示,它不仅可以作为传统色素的食品着色剂,而且可以应用于医药领域。茶叶色素对肿瘤、高脂血症等相关疾病的防治呈现出显著的效果。 乳清蛋白:乳清蛋白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阻止化学诱发性癌症的发生,同时增加骨骼强度和降低LDL胆固醇水平。所以,乳清蛋白在保健制品和营养药品产品的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全天然膳食补充剂:能够促进人体免疫系统,抑制致病菌生长,促进铁质的吸收,预防结肠癌和保护双歧杆菌。 大豆肽和小麦肽:有抑制胆固醇上升的作用。小麦肽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其功能物质是低聚蛋氨酸,可用于调节人的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小麦肽能阻碍血管紧张素酶的作用,因而有降血压作用。小麦肽的特点之一是含高谷酰胺,能够有效调节神经,也可作肠功能障碍时的特殊营养物质。 2、赋形剂——保持功能食品良好形态及口感 赋形剂是改良和稳定功能食品物理性质或组织状态的物质。片剂、粉剂有糊精、淀粉、硬脂酸镁、被膜剂等;水剂、膏剂有各种助溶剂、胶体、乳化剂等。它们不但能改善保健品的形态,使得保健品能保持良好口感及品质稳定的实物结构,而且能改善功能食品在人身内的吸收状态。 3、食用色素——更多的色素丰富了功能食品的色彩 “秀色可餐”,功能食品作为食品的一种来消费,好的形象外观是很重要的。可用于功能食品的天然色素有红曲红、辣椒油树脂、辣椒红、高粱红、焦糖、栀子黄、可可壳棕、虫胶红、叶绿素铜钠盐等。红曲色素本身就有保健功能,作为降血脂产品已经打入国内外市场。类胡萝卜类的天然色素、黄酮类天然色素生理功能研究也在深入进行中。 4、调味、调香——为功能食品加香增味 很多新型产品能赢得市场,它的秘诀是和完善的调味调香分不开的。很多香料够赋予产品一定的风味,还能抑制和矫正某种食物不良的气味。功能食品首先强调的是功能,所以很多功能食品(如一些保健食品)本身风味是不好的,但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好的口味也十分必要。比如营养多肽,是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蛋白在一定条件下经酶解而得的高营养多肽,但口味并不象我们常吃的食品那么好,含有反应产生的不愉快的气味,也有原料带入的腥味,只有经过活性碳脱臭处理,以及调入适当的天然香料及甜味剂才能得到让人能够接受的完美的保健食品。 用于功能食品调整口味的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甙、甘草素等,鲜味剂有氨基酸、核苷酸。酸味剂有柠檬酸等。 5、酶制剂及加工助剂 很多功能食品有效成分是从各种功能性原料中提取的,如微生物提取物需要各种酶来实现,破壁酶、分解酶、转化酶、蛋白酶等,植物提取物需要淀粉酶、糖化酶、果胶酶、纤维素等,萃取有效成分常用的就是超临界法,其中用的加工

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

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 摘要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 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正确认识、检测和使用添加剂有利于我们展望未来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对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检测、国内外展望进行论述,并对新型食品添加剂进行展望。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使用卫生标准; 检测; 新型食品添加剂

Abstrac: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FAO)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Joint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on Food Additives will be defined as: Food additives are generally conscious add a small amount of food, to improve food appearance, tast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r storage nature of non-nutritive substances. Correct understanding, testing and use of additives will help us look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food additives, the maintenance of consumer right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food additives, tes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utlook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spect of new food additives. Key word :Food additives; use of health standards; detection; new food additive 目录

食品添加剂应用现状及调查分

食品添加剂应用现状及调查分析 天津农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09级食品加工技术

商立颖 指导教师:赵晓山 目录 绪论 (1) 一、食品添加剂简介 (1) 1.1食品添加剂的起源 (1) 1.2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1) 1.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1)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2) 三、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的关系及利弊 (2) 3.1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2) 3.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2)

四、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4) 4.1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 (4) 4.2案例分析及监管 (5) 一、瘦肉精事件影响全国猪肉市场 (5) 二、监管责任 (5) 五、食品添加剂未来发展趋势 (6) 六、小结 (6) 食品添加剂应用现状及调查分析 绪论 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品种、新鲜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开发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食品添加剂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提高食品质量和档次,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食品保存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近年来的“食品事件”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面粉中的增白剂、大米里中掺的石蜡……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使得我们现在想到“剂”就不寒而栗,其实“剂”本身没有那么可怕,可能消费者在认识中存在误区。到底何为食品添加剂,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多密切。

一、食品添加剂简介 1.1 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定义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1.2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及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1.3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我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2]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食品品种越来越多,追求的色、香、形、营养等品质越来越高,随食品进入人体的食品添加剂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普通人每天常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因此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极为重要。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减少在食品中的用量; (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发展战略)食品添加剂状态和发展方向

食品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或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微量的物质,通常其添加量不超过食品质量的2%。添加目的为:①改进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②延长食品的货架期;③方便食品的加工;④增强食品的风味,改变食品的色泽;⑤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⑥保持食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l、食品添加剂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品种有300o余种,常的有68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o种以上,消费量已超过14o万吨(不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香精/香料和调味料);西欧消费量已近50075~,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数量高达40万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价值为200亿美元,其中,调味品占30~,4、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j 负计禾来5年内冥年增长率为2%-3%。全球调味品和香料的市场价值为12o亿美,其中调味品约占49%(59亿美元)。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32%。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

罗氏(R。h)和巴斯夫公司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商。维生素是罗氏公司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部最大的业务部门,几乎占全球销售额的50%,其次是精细化学品占30%、类胡萝卜素占20%。罗氏新上市的营养药品包括用于眼科保健的玉米黄质、番茄红素和叶黄素,以及供功能饮料用的水溶性维生素E制品等。罗氏公司也加快投资中国市场,与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合资兴建了1000吨/年维生素B工厂,还有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A新厂,以及在无锡兴建4万吨/年柠檬酸工厂。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维生素市场上约占25%的份额,该公司在韩国Gunsan建成3000吨/年维生素B工厂和世界规模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工厂。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呈现几个特点 1.产量增加,价格下调,经济效益略有增长。去年各类食品添加剂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1%,多数产品价格下调。如柠檬酸、乳酸、面粉增白剂、CMC、丙氨酸等的价格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也有一些品种的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个别有所增长,特别是抗氧化剂、防腐剂中的一些品种,如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等。多数产品价格下调后,效益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长,其原因: (1)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和配置,生产力水平提高,竞争能力增强。 (2)加强企业管理,优化组合,内部挖潜,降低成本。 2.产品出口增幅较快,某些品种以数量上的优势占据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 3.适销对路的产品产销两旺,新产品、新技术备受青睐,没有特色的大宗产品销售不畅。 4.入世以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前的卖方市场早已不见踪影。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同品种间、不同品种(相关)间的竞争加剧。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近二十年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2001年食品工业产值已达9000多亿元,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第一位。但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食品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需要, 其总产值仅为农业产值的50%,而国外发达国家为200%~300%;其二,食品工业结构不合理,初级加工产值占食品加工总产值的一半,烟酒占30%,精深加工产品产值不到20%。为了提高我国食品加工工业的水平,缩短和世界食品工业发展的差距,大力发展食品的精深加工,开发新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 对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有了新的要求,营养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新热点,而食品添加剂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后食品添加剂将继续根据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能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营养食品和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特殊营养食品)确定自己的方针和重点。 (一)防腐保鲜产业。 (二)进入一日三餐食品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 (三)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有些疾病减少了,但有些疾病则比以前增加了。例如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90年代初的2%,现在达到3%,全国糖尿病人超过3000万;在城市,有的地方发病率达6%;高血脂、高压血压病人发病率超过12%,全国患者有1亿人以上,仅北京就有200万人;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者1亿以上。对于常见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应在日常饮食中搭配低热量、低糖产品控制血脂的上升,从而达到降糖降脂作用。如红曲红,因含有洛佛司他丁,所以具有 调脂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高甲氧基的果胶,能降低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胆固醇高的功效。乳化剂中的新品种辛葵酸甘油酯,不仅可作脂肪代用品,而且具有调节脂肪代谢混乱和降低胆固醇的功效。木糖醇的摄入,不需要胰岛素参与,能直接进入细胞成为营养物质,不影响血糖升高,并有某种程度控制和降低血糖的功能;从中国传统中草药提取的甘草甜是经国家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精制品主要是甘草酸铵盐或钾盐。最近,日本大学山本直树教授等发表了甘草甜有抑制艾滋病毒作用的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对甘草甜更多的关注;甘草酸铵是一种抗肝炎病毒的药物,因此甘草甜成为提供护肝食品的功能性添加剂。但必须指出,为了防止滥挖野生甘草,导致破坏植被和环境,2001年9月,卫生部决定不准用野生甘草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配料。所幸的是我国大面积人工种植甘草已获成功,在新疆、内蒙等西北省区种植较多,北京、山东等地也有试种。目前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拥有数万亩种植基地生产甘草酸铵和钾。除上述各品种外,国内“九五”攻关,已开发成具有免疫抗病、抗氧化、抗衰老的功能性添加剂,如大豆异

巴孚汽油添加剂研究心得

巴孚原液具有分为 3540主要用于勾兑巴孚G17瓶装,1夸脱(945ml)原液约180元 3606(比3540提升了PEA的含量)主要用于勾兑巴孚G17plus瓶装,1夸脱(945ml)原液约180-200元 3606N(比3606提高了辛烷值) 3638专供大众汽车使用,1夸脱(945ml)原液约240元 3131专供奔驰宝马保时捷大众奥迪高端车使用,1夸脱(945ml)原液约310-350元 3191专供宝马奔驰保时捷使用,1夸脱(945ml)原液约315-360元 3737专供宾利劳斯莱斯保时捷奔驰宝马超跑使用,1夸脱(945ml)原液约418-500元 铁盒装3131 S45 N(大众奥迪G 001 770 A2)价格45-50 铁盒装3131 S45 N(保时捷000 043 206 89)价格55-60 铁盒装3131 S45 N(奔驰A 000 989 25 45 12)价格55-60 一,发动机积碳分类和对发动机的影响。 汽车的发动机一共有3个系统,分别是燃料系统,进气系统,燃烧系统,每个系统都会产生沉积物,并对发动机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3个系统的沉积物分别有专用的名词,分别见下: 燃油系统的沉积物: 喷嘴沉积物(PFI),导致发动机的喷嘴流量损失 进气系统的沉积物: 进气门沉积物(IVD),分布在节气门、进气歧管、进气阀门上的沉积物,导致进气发动机进气阻力增大,充气混合气油系数下降,影响发动机的功率 燃烧系统的沉积物: 燃烧室沉积物(CCD),在活塞顶、发动机缸盖、排气阀门上的沉积物,导致造成燃烧室空间减少,增加排放和发动机产生“敲缸”等 为什么强烈建议中国用车的朋友要关心这个问题呢? 只要是汽车用汽油都会有积炭,但其他国家的车的积炭情况可能远远好于中国的车,这个是由于中国的汽油质量决定的。中国的汽油由于进口原油品质的问题和炼制工艺和成本的限制,生产出来的汽油烯烃含量远远高于国际标准,中国汽油的烯烃含量是40%左右,而国际标准一般在10%左右,烯烃参与会在发动机内产生大量积炭,而在油箱里长期也会形成胶质,影响油路和油表的准确。这个也是进口宝马奔驰等车一定要求在保养时加一罐添加剂的原因,把平时积下的积炭和胶质用力清洗一下。而在2009年以前中国加油站的汽油里是会加入一定含量清洁剂的,我记得当时是在发票上敲一个”清洁剂已加”的图章。后来加油站就取消了加清洁剂,而是另外高价卖一些添加剂,比较出名的就是海龙,其主要有效成分Piba原来是用德国巴斯夫的,现在主要来源于吉林炼化,并配合以煤油或者航空煤油作为稀释溶剂,目前其品质远差于那些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添加剂;由于有煤油的存在,你会感觉动力增强了,这个不是添加剂的功效,这个是煤油的作用。大家身边或者单位有汽油发电机的话,可以问一下,其中的火花塞没多少天就会一塌糊涂了,由于固定怠速运行,所以积炭产生是最快最严重。这个是最直观感觉中国汽油质量的方法了。 二,燃油添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效果分析和使用 1、聚异丁烯丁二亚酰胺PIBSI也可以清洁化油器和节气门和进气管沉积物,效果不如以后发明的PIBA聚异丁烯胺 2、1970年研制出的聚异丁烯胺(PIBA)可以对燃油系统的沉积物(PFI)和进气系统的沉积物(IVD)有优秀的清洁作用(节气门,进气歧管,进气阀,喷油嘴),会增加燃烧室沉积物(CCD)的生产,但PIBA和合成载体油复合时,可以降低CCD的生成,接近到聚醚胺PEA的程度。 3、聚醚胺PEA在有效控制燃油系统的沉积物(PFI)和进气系统的沉积物(IVD)生成的同时,可以显著减少燃烧室沉积物(CCD)生成。但聚醚胺PEA对燃油系统的沉积物(PFI)和进气系统的沉积物(IVD)生成的控制不如聚异丁烯胺(PIBA)

国内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82078931.html, 国内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作者:崔常勇毛鹏飞刘明江苏远科 来源:《食品界》2017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人们幸福感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食品添加剂是否合理科学的使用事关食品的安全和人们身体的健康。本文笔者旨在分析当下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形、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情况以及国内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让人们改观对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下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因此,对国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形进行相应的研究,对维护食品行业的安全秩序以及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民众对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有必要让民众进一步了解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行业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的生产材料,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目前,我国法律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23种类别,总共包含1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如抗洁剂、抗氧化剂、着色剂、营养强化剂等。在这10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食品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907种,例如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以及抗氧化剂和香料等。众多种类的食品添加剂在保护食品的着色、味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大大促进了食品行业经济利润的提高以及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添加剂发挥的主要作用 有助于提升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添加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食品的营养价值,或者能够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的流失。当下,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快节奏生活下要注重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一些食品的质量、口味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新鲜的食品,由于其保存时间较短,营养的流失较快,对于此种产品添加一定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必要的添加剂,可以延缓食品的保存期限,并且可以极大减少新鲜食品的变质程度,更好的留存营养价值。同时,添加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营养价值,弥补食品必要成分的匮乏。例如,一些豆类的食物以及肉类食物等食物中的蛋氨酸等营养成分含量较少,可以对其添加营养强化剂等以弥补食物营养的不足。除此之外,护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还有利于改善食品的口味、香味以及颜色等,充分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颜色、口味等感官的要求。 便于食品的加工、保存和运输等。在现代食品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必要的乳化剂、防腐剂以及增稠剂等,能够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从而便于食品的加工。抗氧化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中,极大便于食品的保存和运输。减少食品的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有利于食品的长途运输,满足交通不便以及偏远地区对某一食品的需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田素东 P092013663 摘要:近年来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分析技术研究三个 方面。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同时对这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以下简称基金委) 在食品科学学科食 品添加剂分支学科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基金申请中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的 研究受关注度较高,而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天然食品添加剂这一研究热点在今年 的申请和资助项目中也有体现。基金委在食品添加剂这一分支学科的资助体现 了目前食品添加剂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天然产物; 生物技术; 检测分析;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 of Food Additives Tian sudong P0921013663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food additives mainly is focusing on three areas,I edevelopment of novel natural safe food additives,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food additives and detection analysis of food additives. The curr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 and several highly concerned topics in food additive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jects about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by NSFC over the past 2 years was analyzed. Among all these project sabout food additives,the research about novel natural food additives has been paid the relatively high attention to,and the research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on preparation of food additives has been highlighted this year. In summary,thefunding support by NSFC in this discipline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additiv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