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养殖类专业《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

水产养殖类专业《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

水产养殖类专业《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

《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是一门水产养殖类专业的重点课程,它是为未来水产养殖者和从事水产养殖领域研究工作的学生们提供更全面、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好地发挥其水产养殖专业的优势。在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留给学生的空间不仅仅是基础理论的学习,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活动和观测记录,了解其生态环境和影响因素,进行渔业管理的研究,并研究养殖及科学合理的水产养殖技术。

针对授课要求,将《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实施: 一是运用教学环境,将学生在此课程实施优化为全封闭、无尘室实验,并配备新型、多功能的实验设备。实施高效、安全不可预测的实验,将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流程。

二是通过改进实验设备,使学生能够用实际操作去验证理论,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深入学习鱼类学知识,熟悉实验流程,加深对细胞活性、基因表达等方面理论的理解。

三是通过工匠精神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实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实验中,能够有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分析和应用的梳理,最终总结实验过程以及课程的学习收获。

《鱼类学》课程实验改革与实践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的实验质量进行坚持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学校务必加强对此专业课程的管理,充分释放实验室空间和配备人员的优势,同时保证教学质量,营造

一个实验性学习充满创新性的环境,使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可控性,最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为今后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水产养殖专业综合实习报告模板

养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报告提纲 一、水域基本情况 1.水域形态 2.水文与气候 3.水域物理状况 二、水化学状况 1.离子总量与水化学类型 2.主要离子 3.硬度与碱度 4.pH、溶氧与SOD 5.营养元素及耗氧量 三、饵料生物与敌害生物 1.浮游植物 2.浮游动物 3.底栖动物 4.附着生物 四、鱼类区系与鱼类资源 1.鱼类区系组成 2.鱼类资源 3.主要鱼类生物学 五、渔业资源的利用概况 1.开发利用项目和状况 2.养殖种类、规格和产量 3.放流种类和状况 4.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或初步意见 1.水体综合有效利用 2.繁殖保护 3.移植驯化 4.综合养殖 5.增值措施

一、前言 综合教学实习是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的中间环节,对培养我们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综合教学实习是是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生产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业魄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我们在学习了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有关的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水化学、鱼类学和贝类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教学实习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小组内部紧密配合与协作,认真的完成了老师安排的各项工作。 二、实习内容 1.动物学 1.1时间:2011年8月30号至2011年9月3号 1.2 地点:黑石礁海区 1.3 目的: 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奉献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谋职就业的重要且必备条件。这种能力强和素质高的的专门人才,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综合教学实习是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是全面培养学生具有生产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业魄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更直观具体的掌握这些知识,认识生活在海里及海滨区的生物,熟悉海洋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熟悉和鉴定动物分类地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潮间带不同的典型环境中生物群种类和近海筏区污损生物的种类,初步掌握动物的采集、麻醉、固定和保存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1.4内容: (1)海边潮汐活动规律:辽宁沿海各地潮汐活动基本是一致的,每天潮水有两次涨落,为半日潮。白天潮水涨落称为潮,晚上潮水涨落称为汐。潮汐活动是月球、太阳对地球吸引的结果。每天潮汐活动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高潮期=(阴历日期–1或16)* 0.8 + 平均高潮间隙 (上半月减1,下半月减16)低潮期= 高潮期–6h 12.5min 潮汐活动每天有变化,每月每年都有变化,冬至前后地球离太阳最近,潮汐活动最大,夏至前后地球离太阳较远,潮汐活动最小。 (2)标本的采集、处理、鉴定 工具: 药品类常用麻醉药有乙醚、硫酸镁的饱和水溶液 常用的固定剂有70%酒精和5%的福尔马林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文档2篇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文档2篇Summary document of aquaculture practic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水产专业实习总结文档 2、篇章2:访讷河市畜牧水产局检疫站实习总结文档 篇章1:水产专业实习总结文档 (龙腾) xx年6月,我从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回到家乡。在这 段时间,我在单位上班的同时,进行了水产专业实习。实习总结如下: 通过快1年的实习,使我们参与到鱼苗生产一线,拓宽 了知识面,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我们将来深入生产积累实践财富。我们不但在学校

学习了水产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这次实习,真正明白了“水产”的真谛并将其落实于具体操作,很好地填补了以前的空白。通过此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素质。最难得的是我们意识到水产养殖的“钱”景和自己肩负的水产使命。 1、巩固所学水产专业知识 实习之前,在学校进行了一学期课堂学习。学习了《水 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学》、《水产品加工》、《池塘养鱼》等多门专业课程。在学校,还参加了班里组织的水生生物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另外还做了各门课程课堂笔记。通过在校阶段的学习,使我从一个水产专业“门外汉”入了门。回来实习期间,我巩固了所学的水产专业知识,特别是温习了在校所做的笔记和总结,使我水产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2、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于实践 实习期间,我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水生生物学 方面,到“外婆家”,实地学习和应用。 3、实习成效 通过实习,我的水产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是

课程名称鱼类学课程代码03351

课程名称:鱼类学课程代码: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池塘养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的生产应用技术学科。实施本课程的教案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池塘养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和指导养鱼生产,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先进技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池塘养鱼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熟练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及鱼苗、鱼种和食用鱼各阶段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各种鱼类繁殖和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水产养殖、渔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主要养殖鱼类在池塘中生长规律;池塘环境因子对鱼类影响的机理;池塘施肥的作用和原理;主要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催产、孵化的基本原理;池塘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和理论。掌握池塘养鱼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池塘养鱼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方面的有机联系。熟悉池塘养殖生产的全过程及家鱼人工繁殖的全过程,了解池塘养殖学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特色的综合养鱼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最新发展。使学生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理学 后续课程:特种水产养殖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淡水捕捞学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学习,主要掌握池塘养鱼的概念,了解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宁波大学2010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10水产养殖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能胜任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管理、科研和教学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化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主要水产经济动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成、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主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营养、饲料及其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备水产资源和养殖环境调查及渔业规划统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水产养殖、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7、获得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初步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遗传与育种 2、主要课程 甲壳动物学、贝类学、鱼类学、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产动物增养殖学、生物饵料培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普通生态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养殖工程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4 年,最低学分:164) 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设置说明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48学分,其中必修32学分,选修不少于16学分。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27学分,其中必修27学分。 专业教育平台37学分,其中必修22学分(包括养殖水环境调查1学分),选修不少于15学分。 专业方向模块40学分,必修课程29学分(包括野外标本采集1学分、顶岗实习7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1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1学分。 在全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任意选修8学分及以上,获得创新创业训练学分4学分。

鱼类学

《鱼类学》公共(通识)选修课程—期末小论文 选修这门课程,是因为我觉得可以从这们课程中更全面的认识“鱼”这个物种。通过十几周的学习,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鱼类,开阔了眼界:原来,鱼类是如此的引人注目。接下来,我要从几方面去谈谈我对这门课程的收获。 一、鱼类的基本认识 鱼的本意是一种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种以上,常见的药用动物有海马、海龙、黄鳝、鲤鱼、鲫鱼、鲟鱼。因为从它们体内可以提取水解蛋白、细胞色素C、卵磷脂、脑磷脂等很多可利用用价值。 ⑴我们大家都知道鱼也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为什么呢? 1.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 2.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3.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 4.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食用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2、 维生素B12等维生素 5.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6.食用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7.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的功效 另外,鱼肉的肌纤维比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散,水分含量比较多,因此,肉质比较鲜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来更觉软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可以看出,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口味好、易于消化吸收的优点。 ⑵鱼的食用价值无疑是很高的,但是不同种类鱼的食用价值有所区别,海淡水的鱼的食用价值有差别,养殖鱼与野生鱼的食用价值也有区别。 ⒈海淡水鱼的食用价值区别 与淡水鱼相比,海鱼的碘、硒、锰等微量元素含量高,鱼肉当中的维生素A、D的含量也比较高,海水鱼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较高,热量高,特别是维生素 A 、D、B12及B6含量狠高。 11种氨基酸含量也比鲤鱼高出许多。另外,海鱼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一般淡水鱼类高,而胆固醇含量几乎為零。 DHA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须脂肪酸,而且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然而,一些淡水鱼具有特殊的营养保健价值,如黄鱔富含维生素B2,鲤鱼有利水、消肿及通乳的效果。也有报导,一些海鱼如沙丁鱼、凤尾鱼、鱈鱼等含嘌呤较高,对健康不利。另外,海水鱼也存在污染问题。还有一些深海鱼类含有雪卡毒素,也存在一定的危害。 ⒉养殖鱼与野生鱼的食用价值区别 养殖鱼在养殖过程中投喂的药物太多,所以吃起来没有野生鱼难么健康,美味。野生鱼的营养成分要高于养殖鱼 二、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污染情况 水污染使水生生物遭受危害,影响渔业生产,危害水生态系统。 ⒈石油污染的影响

鱼类学实验指导(生物科学)

“鱼类学”实验指导 课程编号:12414350 专业:生物科学学时:39学时指导教师:龚小玲 实验一鳞片、色素细胞鳍条的观察(3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鱼类不同的鳞片形式、鳞片的分区、鳞片上年轮的识别,色素细胞的分布、种类、形状,鱼类不同类型鳍条的形态,为鱼类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鱼类的年轮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规律,年轮有识别的标识,鳍条的硬棘、软条、假棘的形态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实验对象:路氏双髻鲨、鲫鱼、鲈鱼、鲥鱼、鳕鱼的鳞片; 金鱼的色素细胞,鲫鱼的软条、假棘,小黄鱼的硬棘 实验药品与器材 甘油溶液、NaOH溶液、解剖盘、解剖刀、剪刀、镊子、玻片、透明胶、解剖镜、显微镜、烧杯、培养皿 观察的主要内容: 一鳞片 1.盾鳞: 由表皮真皮发生(路氏双髻鲨) 鳞棘(露在皮肤外的部分): 棘突棱突髓腔通孔 基板(插入皮肤部分) 2.硬鳞: 由真皮发生(软骨硬鳞类硬骨硬鳞类) 3.骨鳞: 由真皮发生 基本结构: 基区(前区) 顶区(后区) 上侧区下侧区鳞焦鳞嵴鳞沟年轮 分类: 按栉刺的有无分 圆鳞: 鲫(鳞焦偏顶区) 鳞嵴几呈同心圆排列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 鲥(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顶区鳞沟与鳞嵴波状(几乎平行) 鳕(鳞焦偏顶区) 鳞焦偏基区鳞嵴呈小枕状鳞沟放射状(初级次级) 栉鳞: 鲈鱼 顶区有栉刺其它同鲫鱼 二色素细胞 取活体金鱼彩色鳞片,放在载波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色素细胞的种类、形状等。 黑色素细胞(活体放射状可变形死后颗粒状)

黄色素细胞(连成细胞) 反光体 三鳍条 硬棘: 不分支不分节 假棘: 不分支分节 软条: 分支分节 注意:显微镜观察盾鳞、栉鳞的栉刺、鳕鱼鳞片、色素细胞,其它使用解剖镜 作业:1.画出鲫鱼、鲈鱼、路氏双髻鲨鳞片的示意图(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 2.画出硬棘、软条、假棘的示意图 实验二~四鲫鱼、小黄鱼、鲳鱼的形态比较解剖(12学时)实验目的 鲫鱼、小黄鱼、鲳鱼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分类地位存在差异,对三者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解剖,从而掌握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1)掌握鱼类形态解剖的基本方法,掌握鱼类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 (2)运用比较解剖的方法,从外部形态(如体型、鳞片、鳍条、侧线等)、内部结构(如肌肉、骨骼、消化、神经等)的差异,进行鱼类研究。 (3)运用比较解剖的方法,对鲫鱼、小黄鱼、鲳鱼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分类地位进行比较研究。 实验原理 鱼类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从形态结构上可以推断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及它们的进化地位等。鲫鱼、小黄鱼、鲳鱼隶属于不同的目和科,它们有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海水,食性也存在差异,从而造成它们形态结构的差异。 实验对象 鲫鱼、小黄鱼、鲳鱼 实验药品与器材 甲醛溶液、解剖盘、解剖刀、剪刀、医用眼科手术剪刀、镊子、放大镜、棉花、注射器、直尺、解剖镜、投影仪。 实验步骤

#6-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2020版-鱼类学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通过鱼类学实验让学生能够掌握鱼类的基本体形、外部形态特征及功能;通过解剖操作来掌握鱼类内部形态构造和功能;通过分类掌握鱼类的分类方法和依据,掌握经济鱼类的分类地位,认识常见经济鱼类。 This course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basic body shape, extern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fish through ichthyology experiments. Dissection exercises in the course will give student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ish;In addi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sh can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fish, understand the classification status of economic fish, so as to know common economic fish. 2.设计思路: 鱼类学实验是鱼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不仅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验学习鱼类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熟练掌握鱼类学的分类方法和地位。同时,以不为西方优厚待遇所动,回国报效祖国的鱼类方面的知名学者,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强调国家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 - 1 -

水产养殖实习总结

水产养殖实习总结 总结在我们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及时总结过去,保证工作顺利的进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水产养殖实习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4月27下午我院召开了09级水产专业五月份的生产实习发动大会,副院长杨道兵讲述了实习的目的、意义以及实习期间的本卷须知。希望我们能够吃苦耐劳,珍惜实习时机。接着,又分别就实习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实习报告撰写等作了具体部署,强调实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等。本次实习发动大会为实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根底,让同学们对专业实习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时机,在实习过程中虚心学习,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展现我院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实习目的 水产养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其是在鱼类的繁殖方面,为了进一步学习水产养殖的一线生产情况,在五月这个大多说淡水鱼类繁殖季节,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学习,并把三年来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我们对本专业的认识,为将来我们的就业、深造等做好准备。 实习内容 〔一〕催产前的准备鱼类繁殖季节性很强,时间短而集中。因此,催产前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才能不失时机地进行催产工作。 1.池塘的清整将池塘中的杂草割除,尤其是能在水中大肆生长的野草,防止在水中大量生长而消耗过多养料,同时防止耗氧而造成水体缺氧。 2.孵化池的清扫与修整将杂物去除、网修整并安装上为孵化鱼苗做准备。 3.产卵池亲鱼催产后进行发情产卵以及收集受精卵的设施,包括产卵池、排灌设备,收卵设备等,产卵池为圆形,中心低便于收集受精卵。因此必须清扫干净便于受精卵的排出。〔二〕人工催产 1.亲鱼的捕捞和运送捕捞时最好不伤及鱼体,用尼龙网,拉网时快慢适中,动作协调迅速,捉鱼时一手轻托鱼体,一手托头,顺水送入亲鱼夹。打针前先用取卵器观察卵子发育情况,雄鱼那么直接挤压即可,根据性腺发育决定注射剂量。第一二针间隔有八小时。据王厂长介绍说催情剂一般是脑垂体,地欧酮,还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不同鱼种选用的种类也不同。 2.自然产卵、受精亲鱼受激素作用产生生理反应最终完成受精。 3.受精卵的孵化受精卵转移到孵化池中,要保持环道的清洁,不断调节流速,根据胚胎发育情况调节流速,一般是慢-快-慢的孵化方式,在此实习地点,其外环一圈时间是120-140秒,中环是90-110秒,而内环那么是93秒左右。脱膜后要加大流速以将卵膜碎片及代谢废物排出。平游后,减少流速,以免消耗鱼苗体力。在鱼苗出膜后,滤水窗容易粘附卵粒,贴苗,因此要经常刷洗,以使其水流通畅,水量充足。刷洗时从反面用软毛刷轻轻刷洗,以免损伤鱼苗。 4.亲鱼回池将产后亲鱼放回清新的池塘中,每条鱼均用紫药水消毒,以防伤口溃烂。 〔三〕鱼苗销售

鱼类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鱼类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郑宗林;房佳杨;周朝伟;朱成科 【摘要】针对鱼类学的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措施,强调改进教学模式,增强学习效能;改变实验依附理论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增强师资队伍力量和完善学生考核方式的重要意义,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fish science,relevant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emphasiz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ode and enhancing learning efficiency, as well as changing the status quo of experimental dependency theory.At the same time,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strength of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way of examination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45)008 【总页数】3页(P247-248,250) 【关键词】鱼类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水产养殖 【作者】郑宗林;房佳杨;周朝伟;朱成科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 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 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 402460;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 402460 【正文语种】中文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_水产专业研究生工作总结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_水产专业研究生工作总结(龙腾) xx年6月,我从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回到家乡。在这段时间,我在单位上班的同时,进行了水产专业实习。实习总结如下: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参与到了鱼苗生产的第一线,拓宽了知识面,真正把学到的 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现并解决了问题。为我们未来的深入生产积累实际财富。我们不仅 在学校学到了水产品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这次实践真正理解了“水产品”的真谛,并在 具体操作中加以实施,很好地填补了以往的空白。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培养了实践能力, 提高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素质。最难得的是,我们知道水产养殖的“钱”和我们的水 产使命。 1、巩固所学水产专业知识 实习前,我在学校进行了一学期的课堂学习。我修过许多专业课程,如水生生物学、 水生动物疾病、鱼类学、水产品加工、池塘鱼类养殖等。在校期间,他还参加了班级组织 的水生生物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此外,我还为每门课程做了课堂笔记。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我从一个主修水产品的“门外汉”走了进来。实习期间,我巩固了我的水产专业知识,特 别是复习了学校的笔记和总结,提高了我的水产专业技能。 2、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于实践 在实习期间,我把我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水生生物学 方面,到“外婆家”,实地学习和应用。 3.实践有效性 通过实习,我的水产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是 全面掌握水生生物和池塘鱼类养殖技术,能够分析水质并从事水产养殖。 一年的实习期就要结束了,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提高了一些技能,但是水产专业实 践性很强。要在将来水产业方面做出成绩,还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 类别: 学号: 全名: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1 20__年6月,我从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回到家乡。在这段时间,我在单位上班的同时,进行了水产专业实习。实习总结如下: 通过快1年的实习,使我们参与到鱼苗生产一线,拓宽了知识面,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我们将来深入生产积累实践财富。我们不但在学校学习了水产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这次实习,真正明白了“水产”的真谛并将其落实于具体操作,很好地填补了以前的空白。通过此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素质。最难得的是我们意识到水产养殖的“钱”景和自己肩负的水产使命。 1、巩固所学水产专业知识 实习之前,在学校进行了一学期课堂学习。学习了《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学》、《水产品加工》、《池塘养鱼》等多门专业课程。在学校,还参加了班里组织的水生生物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另外还做了各门课程课堂笔记。通过

在校阶段的学习,使我从一个水产专业“门外汉”入了门。回来实习期间,我巩固了所学的水产专业知识,特别是温习了在校所做的笔记和总结,使我水产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2、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于实践 实习期间,我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水生生物学 方面,到“外婆家”,实地学习和应用。 3、实习成效 通过实习,我的水产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是 对水生生物学专业和池塘养鱼技术全面撑握,能够进行水质分析和从事养殖业。 一年的实习期就要结束了,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提高了一些技能,但是水产专业实践性很强。要在将来水产业方面做出成绩,还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2 为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进入到福州海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时间总是在无意间流逝的特别快,在我还没有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完全蜕变成一个坚强懂事的成人的时候,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慢慢靠近它的终点。为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进入到福州海源水

水产养殖学(090601)

水产养殖学(0906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繁殖、育种和增养殖技术,具备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病虫害防治、渔业水域环境调控、水产养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产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和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水产生物育种及渔业水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及渔业水环境管理调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和其他水产动物等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 5.了解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并应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7.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10.具备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主干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特种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学、养殖水环境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水生生物学实验、鱼类学实验、水生动物生理学实验、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普通遗传学实验、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水生动物疾病学实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鱼类增养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修读学分: 170学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132D10F学分:3周学时:5总学时:68开课学期:2.2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 英文名称:Ichthyography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课程修读条件:先修动物学 网络课程地址:暂无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水产系 二、课程简介 鱼类学是研究鱼类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等的学科,是水产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中课堂理论教学主要讲授鱼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其机能,鱼类的分类特征及分类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鱼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鱼类的年龄与生长、摄食、繁殖、洄游等基本知识和常用研究方法;实验教学主要学习鱼类的形态测量与内部解剖、鱼类的分类鉴定、鱼类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观察、鱼类年龄鉴定及生长测定、鱼类繁殖力测定等方面。学生学好本课程,有助于水产动物增养殖学、观赏鱼类、名特水产养殖技术、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鱼类免疫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鱼类科学相关研究。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熟悉鱼类的基本形态,了解鱼类各器官的主要构造和机能的关系;熟悉鱼类分类的性状和专业术语,掌握鱼类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鱼类的分类系统及各分类阶元的主要特征,能编制和熟练使用分类检索表;熟悉常见鱼类、特别是经济鱼类的分类地位及分类特征;了解鱼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鱼类生态学基本知识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鱼类外部形态测量与内部解剖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鱼类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尿殖、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和内分泌器官的位置、构造及其功能,掌握利用磷片、骨骼鉴定年龄的方法,熟悉鱼类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特征变化与其功能及生活环境之间关系;掌握鱼类分类鉴定的基本方法,掌握检索表的运用与编制方法,熟悉圆口类、软骨鱼类、硬骨鱼类及下属目的主要特征,熟悉常见经济鱼类的名称及分类地位;学会与掌握鱼类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观察方法、年龄鉴定与生长测定方

鱼类学-课程大纲2020版-康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鱼类学》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必修学科基础课程, 是一门论述鱼类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课程,并对全球范圉内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基本生活习性加以阐述,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对渔业生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系统性介绍鱼类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对鱼类形态部分的讲解, 使学生掌握鱼类的基本结构,了解形态进化过程及其与机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分类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鱼类分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鱼类分类的性状和专业术语,掌握LI前世界普遍接受的分类系统;通过对大量鱼类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见种类、经济种、关键种的生物学习性、分类地位和分类特征。这门课程将提高学生对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健康维持的意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鱼类鉴定,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中,培养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与工作的兴趣。 Ichthyology is the required foundation for majors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5, focusing on fish morphological stnicture and function, fish species divers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life habits of representative species・ This study

中职淡水养殖专业《池塘养鱼》《鱼类学基础》课程标准(试行)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 《池塘养鱼》课程标准(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鱼类学基础》《水生生物与养殖水化学》《饲料利用与饵料培养》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池塘养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淡水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126学时,7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池塘养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食用鱼健康饲养、生态养殖、高效养殖和智能养殖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池塘养鱼岗位需求,围绕鱼苗繁育、鱼种及成鱼无公害养殖等具体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水产养殖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参照行业、水产养殖职业岗位工作要求,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从事池塘养鱼生产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鱼苗繁育、鱼种及成鱼无公害养殖生产的能力。 1.会进行渔场的选址、规划和合理设计。 2.会养殖生产中常用配套设施、设备、器具等的配备和使用,会依据市场需求、饲料及品种资源、饲养管理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能做好淡水养殖生产前各项生产要素的准备与调控。 3.掌握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健康养殖生产技术;知道水产品蓄养及运输保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4.具有生态养殖、设施养殖、高效养殖、智能养殖的生产理念和实践,具备食用鱼生产的卫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5.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