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盘水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年规划求意见稿

六盘水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年规划求意见稿

六盘水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年规划(求

意见稿)

各位市民朋友:

现将专家评审通过并修改完善的《六盘水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政议政,对全市老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这次网上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11月14日下午17时,请将意见(建议)发送至电子邮箱1107165541@https://www.doczj.com/doc/0817642822.html,。提出的意见(建议)请注明需修改文字所在的位置、修改依据、修改后文字的具体表述。提出意见(建议)的有关单位,请同时载明单位名称、通讯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等内容;个人请载明身份信息、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

六盘水市老龄委办

2017年11月7日

六盘水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我市老龄事业,根据《贵州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五个老有”工作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六盘水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2162元,年均增长达17.2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到70元/月;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0.36、39.78万人,新农合参保228万人,参合率达到99.1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8.26、115.11万人。老年人医疗和重特大疾病报销比例不断

- 1 -

提高,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率达到70%,较“十一五”期末增长20%。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全市共有社会养老机构103个,养老床位达到11595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55张,超过全国30.2张的平均数。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8个,农村幸福院176个。

──老年人社会福利和老年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由270元统一提高到495元,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由1243元提高到2640元,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制定印发《六盘水市高龄津贴实施方案》,扩大高龄津贴发放范围,发放范围由90周岁以上扩大为80周岁以上,受惠人群从3000余人增加到约4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3.93万人、健康管理率56.27%,填补了“十一五”期间此项工作的空白。

──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十二五”时期,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287所,乡镇建校率100%,学校数较“十一五”时期增长234.62%。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员、入学率分别为21565、5.75%。全市老年文艺、体育队伍近400支,参加的老年人40000余人,每年演出比赛2000余场次。全市基层

- 2 -

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乡镇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60%、56%,42%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十二五”期间,共举办三届全市老年文艺汇演,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全市共有法律援助中心5个,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33个,设立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1176个。全市基层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建设和法律援助覆盖面达到100%,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覆盖面提高了25%。

──全市敬老、养老、助老意识明显增强。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传授各种技能和文化知识,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全市老年志愿者占老年人总数的11%,城市社区老年协会覆盖率100%,农村老年协会覆盖率98.8%。老龄事业的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一:“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2010年

2015年

规划指标

2015年

实际完成

完成规

划(%)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6 8.5 28.26 332.4

7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5.6 115 115.11 100.10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5

6.53 63.61 70.14 110.27

- 3 -

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元)270 495 495 100

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元)1243

未监测此

项指标2640

未监测此

项指标

养老床位数(万张)0.19 1.0 1.16 116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张) 5.6 30 30.55153老年志愿者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

(%)

6.5 10 11 110 基层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建

设和法律援助覆盖(%)

75 91 100 109.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老

年人口比例(%)

30 40 42105

高龄津贴发放人数(万人)0.3

未监测此

项指标4

未监测此

项指标

城市社区老年协会覆盖率(%)

未监测此

项指标

90 100 111.1 农村老年协会覆盖率(%)

未监测此

项指标

90 98.8 109.7

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个)未监测此

项指标

未监测此

项指标标

48

未监测此

项指标

建成农村幸福院(个)

未监测此

项指标未监测此

项指标

176

未监测此

项指标

二、“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4 -

(一)主要挑战

“十三五”期间,全市老年人口处于快速增长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43.31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2.99%,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万人。人口老龄化形势,对劳动就业、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城乡老龄事业发展不均衡,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还很低,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还不到位,老龄产业和老年服务市场发展较慢。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重要机遇

“十三五”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对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意见和优惠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政府职能不断转变,改革领域不断扩大,进程不断深入,体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强和养老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

- 5 -

持续推进和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将为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政治、经济、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发展环境,老龄产业、养老服务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贵州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和省市有关老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我市人口老龄化新形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保证全体老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老人的全面发展、全体老人共同富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促进协调发展。

2.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进一步处理好- 6 -

政府和市场关系,厘清政府职责,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共同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因地制宜,注重平衡城乡养老事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注重满足老年人的个体化养老需求,重点关注特殊老年群体,推动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4.坚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运用于养老服务业,用智能科技的方法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5.坚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完善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模式。

6.坚持发挥老年群体积极作用。按照“积极老龄化”的要求,把老年人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体,注重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老龄事业发展以着力增强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为主要目标。

- 7 -

──强化全民关怀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和助老意识,营造浓厚的孝亲敬老社会氛围。

──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6万人、120万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

──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老年人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城市社区建成11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建成300个农村幸福院,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0张以上,全市总床位数达到2万张以上,为失能老年人等服务的护理型床位不低于总床位的30%。

──建立健全老年健康支持体系。三级综合医院要设置老年病科,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老年病科,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老年病医院,各县(市、特区、区)至少有1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到2020年,每个县(市、特区、区)至少有1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加强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建设,增加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扩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办学规模。城市新建社区的老年体育设施- 8 -

覆盖率要达到100%。每年建成1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到2020年,实现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全覆盖,乡镇(街道、社区)老年体育组织建立率达到9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达到50%以上。全市100%的乡镇开办老年学校,老年人入学率达到9%。

──健全老年维权和社会服务机制,完善老龄法律法规和维权机制,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优待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形成初具规模的老龄产业发展体系。

──加强老年人积极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老年协会覆盖面100%,老年志愿者注册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2%。

表二:“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2015年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8.26 36.7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15.11 120.00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居民和298.01 312.01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张)30.55 40

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数(万张) 1.16 2.0

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个)48 111

- 9 -

建成农村幸福院(个)176 300

老年大学(学校)入学率(%) 5.75 9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56.27 100(60岁及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75 8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42以上50以上

城市社区老年协会覆盖率(%)100 100

农村老年协会覆盖率(%)98.8 100

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业的比例(%)50 50

护理型床位比例(%)未监测此项指标30

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率(%) 47 6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着力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观念

1.进一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形势认识。

加强老龄形势宣传,提高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

社会公众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积极看待老龄化社会。引导全社会参与支持老龄工作和老龄

事业发展,发挥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平台的作用,创新利用新媒体,构建立体老龄宣传网络,充分利用老年宣

传月、法治宣传月、送法进村(居)等时机,全方位多角度

宣传老龄形势和老龄工作。把敬老爱老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

想道德教育内容。

2.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

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

- 10 -

“孝心进社区”活动、敬老爱老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和“敬老月”活动,抓好老龄工作先进典型及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广泛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3.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鼓励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公益性老年文化事业,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鼓励和推动以尊老敬老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支持文化单位和团体提供适应老年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发展老年教育, 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老干部和老年活动中心为主阵地,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办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规范准入制度,降低招生门槛,增加教育内容,满足老年人就学需求。完善市、县(市、特区、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四级办学网络,鼓励老年教育基础较好的地方率先发展。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开办老年大学(学校)或分校,积极支持、协同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及社区养老等机构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场、活动中心、乡村体育活动场所等社会公共资源,采取联办、协办、办分校等多种形式,扩大办学规模。到2020年,市、县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3000平方米、1500平方米以上。常年在校学员容量分别达到3000人、

- 11 -

1500人以上,乡镇(街道、社区)、村(居)老年学校及老年远程教育站(点)要在“十二五”基础上扩大教育覆盖面50%,全市100%的乡镇开办老年学校。全市老年人入学率达到9%。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大力开展经常性、大众化的老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加强老年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为老年人就近就便参加文体活动提供服务。各县(市、特区、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老年体育活动场地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计划,要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老年人体育健身。新建或改造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要符合涉老工程建设标准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城市新建社区的老年体育设施覆盖率要达到100%。每年建成1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到2020年,实现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全覆盖,乡镇(街道、社区)老年体育组织建立率达到9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达到50%以上。市内各类体育场馆和公园免费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开放,免费或优惠为老年人提供晨练、晚练服务。

丰富老年人精神关爱内容。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开设老年人专题节目、专栏或专版,加强老龄工作宣传报道,丰富老年文化生活。中小学校将敬老、爱老、助老作为常态化教育活动,融入日常教学及主题教育,定期开展关- 12 -

爱高龄、贫困老人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动员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督促家庭成员履行心理关爱义务。

(二)不断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1.健全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发展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加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企业相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每位老年人都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缴费与待遇挂钩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探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不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建立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20年,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6万人、120万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

2.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保制度并轨,完善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

- 13 -

平。完善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严格落实省建立的相关缴费年限政策。完善筹资机制,夯实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扩大参保范围,老年人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实现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无缝衔接。进一步落实统筹区域内和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到2020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机制,扩大保障范围,完善服务项目,拓展支付内容,解决失能人员护理需求。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城乡地区,减轻失能人员医疗护理的负担。

3.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老年人养老需求,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适时调整低保标准,提高保障水平。因突发性或临时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急需救助的老年人实施临时救助。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教育扶贫和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要优先扶持贫困老年人。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老年人要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分类施保”的原则,增发不少于10%-30%低保金,生活仍然困难的,还要发放特殊困难补助金。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支付后仍有困难的贫困老年人,要通过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助,- 14 -

解决医疗费用支出困难。将城镇低收入家庭中住房困难的老人家庭户,优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逐步提高特困老人供养标准。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分层分类落实责任,政府、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继续贯彻落实《贵州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贵州省老年人优待办法》、《六盘水市老年人优待办法》,进一步扩大优待范围和内容,特别是在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服务以及乘坐公共交通等方面,要放宽条件,逐步覆盖全体老年人,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水平。要建立健全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继续落实8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并适时调整相关补贴标准。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等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城乡扶助范围。设立慈善助老项目,积极开展社会力量助老济困活动。

(三)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1.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传统功能,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在城市社区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

- 15 -

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农村要依托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设施,开展以高龄、失能、独居、留守、特困老年人为重点的生活照料服务。加快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鼓励支持各县(市、特区、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上贵州等技术信息,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供给和养老服务需求对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到2020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2.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在社区层面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实现虚拟养老和实体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网络。继续支持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家政、物管等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将闲置的厂房、校舍、培训中心等设施,优先用于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将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或低偿交由专业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团队运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制定六盘水城市总体规划、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现有设施达不到指标要求的,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16 -

加快解决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不足问题。城市社区每年新建一批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集康体养老、日间照料和托养于一体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到2020年,城市社区建成11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建设覆盖率和功能完善率达到50%以上;农村建成300个农村幸福院,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专业化、连锁化运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建设,扩大机构养老服务总量供给。到2020年,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40张以上,全市总床位数达到2万张以上,为失能老年人等服务的护理型床位不低于总床位的30%。市级完成中国凉都?六盘水休闲旅游避暑生态养生苑建设项目,各县(市、特区、区)完成老年度假基地、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寓、老年度假中心、社会福利院、养老养生基地、康复养老中心等养老建设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具备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建立健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改革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方式,鼓励实行服务外包。加强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有计划的继续对城乡养老服机构进行提级改造,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在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需求

- 17 -

下,积极为低收入、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到2020年,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应不超过50%。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落实社会举办养老机构支持政策。各地要加大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投入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成政府引导、社会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加强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完善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安全、服务、管理、设施等标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养老服务行业自律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定期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养老机构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制定对管理养老机构的监管措施,规范养老机构许可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虚假广告等违规行为。探索进行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发展养老机构责任保险,提高养老机构抵御风险能力。

推进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增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能力。加强专业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探索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社会地位、薪酬待遇、社会关怀等激励措施,并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有计划、分层次、- 18 -

六盘水市(全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六盘水市(全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对六盘水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做出全面梳理,从公路客运量,水运客运量,民用航空客运量,公路货运量,水运货运量,民用航空货邮运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六盘水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六盘水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的理解,洞悉六盘水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六盘水市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现状 (1) 第二节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公路客运量现状统计 (3) 三、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占全国公路客运量比重统计 (3) 四、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公路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同全国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水运客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占全国水运客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水运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

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公司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 1、发展战略 始终坚持“奋斗进取、技术创新、开放合作”的公司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支撑,以诚实守信为根本准则,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拓宽业务范围、巩固现有客户资源、拓展更多的目标客户,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网络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IDC服务商。 2、发展规划 公司根据持续不断的行业趋势研究和市场需求分析,结合自身特点与外部环境因素,制定了未来三年的中期发展目标,包括行业地位、技术研发、业务拓展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 行业地位:通过自建机房,掌握平稳的自主资源,自主资源目前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刚需,只有掌握了自主资源,才能提升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使公司成为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影响力的IDC服务商。 技术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新应用的实现能力。以强大的技术能力辅助公司发展前行。 业务拓展:进一步加强公司销售、运维平台的建设,拓展公司市场区域,完善国内IDC机房布局。 内部管理:继续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以员工为根基”的三大承诺,强化公司内部团结协作精神,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

归属感,将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公司远景目标有机结合,实现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总结如下: 1、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三线”(三线指联通、移动、电信的带宽接入)机房第一期900个机柜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2019年上半年实现公司骨干技术员工的分批轮岗培训2次。进一步强化业务能力和技术深度。实现公司品牌号召力和品牌效应,客户量实现稳步发展并使业务量增值2018年的150%。2019年下半年公司实现机房建成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张,员工人数要增至2018年员工的一倍。 3、2020年公司要实现运营、维护、销售、内控等方面的全面升级,筹划三线机房的第二期1000个机柜的建设。 二、为实现发展规划拟采取的措施 1、自主资源的建设 2018年6月底前完成,自主机房建设设计的简易招投标工作;机房总体资金预算;电力配给预算;电力配给报批工作。2018年7-9月完成,机房的装修工作;消防设施;弱电配给工作;外挂货梯安装工作;机柜的验收工作;机柜的组装、调试、三线贷款的接入工作;机柜的测试工作。2018年10月上旬完成,三线机房的整体工作。中旬开始试运行。 2、技术研发和创新计划 研发和创新是公司在行业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公司将在现有研发体系上进一步完善研发

六盘水运输公司网约车新政下方案

六盘水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新型道路客运服务”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背景 一方面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航空运价的不断走低,私家车普及的不断加快以及互联网企业通过强大的资本手段切入客运市场进行跨界整合。客运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旅客对于我们传统的道路客运需求正逐步减少,客运站场组客功能弱化,客运量大幅度下滑,停班停线在目前客运业中已处于常态化。 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旅客对于出行需求也不断升级,当前客运运行模式存在发车时间、地点固定,运行时间长,旅客换乘不便等多种问题,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旅客出行需求。 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和旅客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的变化,而结合目前“互联网+”的创新趋势,开展“互联网+定制客运”的模式可作为下阶段我们公司客运业适应市场的突破口,根据旅客的需求和出行体验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通过线上平台为旅客提供量身定制客运线路,适应旅客、满足旅客,从而得到旅客的认可。 二、互联网+新型道路客运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鼓励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②《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③交通运输部印发《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 创新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模式。鼓励道路客运企业和出行信息服务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灵活、快速、小批量

的道路客运定制服务,促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道路客运定制服务产品有序规范发展。 ④《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⑤部党组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这给客运行业和企业透露了什么信号?同时,客运行业和企应该如何顺势、借势和谋势。 “十三五”也是公路客运企业转型的黄金关键期。 公路客运行业应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 公路客运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要做大网约出行的规模,将出行服务做到极致,全力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公路客运要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要力推门到门运输组织,要将门到门运输组织技术作为公路客运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要有序放开站场外组客方式; 公路客运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要适应“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新技术普及和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客运和绿色客运,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市场。 另整个行业尴尬的是,行业黄金十年良好的经济效益遮住了公路客运粗放式发展的弊端和问题,行业自此养成了自我、封闭的意识和格局。 有友人讲的甚是经典,关于转型升级,“行业中每一个人都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案和抚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全面推动我县“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积极倡导和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各项健身活动,增强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努力实现我县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特制定**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升级为路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推进规划创新,使规划工作和成果体系体现战略性、增强约束性、突出指导性,为建设品质大**提供可靠的规划保证和科学的政策指引。 二、总体目标 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县为根本,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使全县人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开拓体育市场,建设抚州地区体育产业大县,不断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之间体育协调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体育事业发展融入到品质大**的建设中来,发挥其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体育惠民。 3、坚持继承创新。主动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坚持开放民主,坚持开门规划。广开言路,问需为民,问计于民,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体育工作者的意见。 5、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围绕我市“三大战役”和“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推动**县城市建设,凸显体育特色。 四、基本任务和措施 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的基本任务: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事业性体育机构为骨干,以社团性体育组织为助手,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和完善县全民健身领导机构。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强化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协会向乡村、社区发展和延伸,提高乡镇体育活动站覆盖范围和功能作用,努力使县、乡、村等各级群体组织有效对接、统一管理,实现全县群众体育工作组织“有牌子、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二是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积极推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检测标准》,建立健全县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制定国民体质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力争“十三五”末5%以上的群众接受检测,指导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三是到“十三五”末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人数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

幼儿园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传开小学幼儿园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2012 年—2015 年 一、情况分析: (一)发展中优势: 1、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强依法办园意识、规发展意识、监督意识、合作服务意识,通过加强目标治理,实施分层治理,实行治理,开展互动管理来提高管理效能,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守职尽责,造就了一支与时俱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一定的战斗力、凝结力的教师队伍。 2、积极实践新课程,通过《学前教育纲要》等学习,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学能力有了提高,在运动、游戏、生活、学习四大板块中,教师能合理安排,有机调控,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来完成教学要求,初步形成了幼儿园的教学框架。 3、在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找到了本园的切入点,以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为目标开展了优化幼儿园美术课程促进幼儿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园本教研活动。 (二)发展中思索: 1、加大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的涵,在课程管理和建设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2、幼儿园都是青年教师,他们工作干劲足,热情高,但缺乏工作

经验,需要深化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发展思路: 我园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幼儿园涵建设为着眼点,遵寻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满足教师发展需要,保持“以爱为魂,以实为本,为儿童成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实践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管理。 二、发展目标: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创新现代学校管理,率全体教职工走出一条外延扩和涵提升同步跨越式发展之路,培养聪明儿童,锻炼聪明老师,争创聪明型的县级示型幼儿园。 培养目标:幼儿:健康活泼有自信,友好合作善交往,爱好广泛乐表现,主动学习会探究,学会关爱有责任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幼儿。教师:勤学习、善研究、能创新、会合作,具有发展观和现代观的教师。 园景:愿天天都是孩子的节日 第一年: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建立网络管理模式:构建以幼儿园为圆心,保教人员为外延,园长为大周延的同心圆管理网络。 2、形成园本培训机制。 3、传承经验、扎实教改、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和管理。 第二年:深化发展园本研训 1、积极推进激励策略,运用思想激励、目标激励、机制激励、发

六盘水市(市辖区)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六盘水市(市辖区)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进行深度剖析,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交通运输、仓 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 析 (4) 五、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 析 (4) 六、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5 七、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5 八、六盘水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交通运输、仓 储和邮政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六盘水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六盘水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目录 前言 一、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 (一)综合交通发展成绩显著 (二)综合交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十五”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发展方针和目标 (一)发展方针 (二)“十五”发展目标 (三)2010年发展设想 三、“十五”综合交通建设重点 (一)铁路 (二)公路 (三)沿海港口 (四)内河航运 (五)民航 (六)管道 (七)城市交通 四、“十五”综合交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 (二)广开资金渠道,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交通价格改革 (四)推进交通运输技术进步 (五)扶持西部地区交通发展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续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的重点专题规划,是指导和组织2001年至2005年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包括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的分析,“十五”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主要的政策措施等内容。 一、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

(一)综合交通发展成绩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消除交通运输严重的“瓶颈”制约,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加投入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推进了交通运输的改革与发展,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落后被动的局面初步扭转。综合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有: 1、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运输能力不断增强。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和装备技术水平,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和铁路提速成为九十年代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形象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0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6.8万公里,比1995年增加6000公里,其中复线里程2.16万公里,电气化里程1.5万公里,分别比1995年增加4700公里和53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0万公里,比1995年增加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万公里,比1995年增加1.27万公里,公路已通达99%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分别比1995年提高1.9和10个百分点;民航机场129个,比1995年增加11个,航线1120条,比1995年增加323条,航线里程151万公里,比1995年增加39万公里;输油(气)管道2.5万公里,比1995年增加7800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7855公里,比1995年增加1140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646个,比1995年增加164个。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使交通运输在满足运输需求、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港口压船压港减少;民航干线运输基本适应需求。2000年全社会货运总量135亿吨,比1995年增加11亿吨,货物周转量43359亿吨公里,比1995年增加7629亿吨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146亿人,比1995年增加29亿人,旅客周转量12188亿人公里,比1995年增加3186亿人公里。城市交通发展速度加快,目前全国668个设市城市中有613个城市有公交设施,公共交通车辆21万辆,地铁线路120公里,出租汽车79.1万辆;城市道路长度15万公里,道路面积18亿平方米。总体上,运输紧张状况有较大程度的缓解。 2、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开始得到发挥。从“八五”开始着手建设的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骨架已初步形成,由铁路、公路、内河和沿海港口组成的煤炭运输通道,以沿海主要港口为龙头、后方各种运输方式为集疏运的外贸货物运输通道,以沿海和长江港口为重点的原油、铁矿石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运输效率不断提高,通过高速公路建设、民航运输发展、特别是铁路的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客运快速通道框架基本形成,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经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客货运输依赖单一或少数运输方式的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开始得到较好发挥。2000年与1980年相比,货物周转量中,铁路比重由48%降为31.4%,公路比重由6%上升为13.8%,水运比重由42%上升为53.2%,管道比重仍维持1.6%左右;旅客周转量中,铁路比重由60.6%降为36.8%,公路比重由32%上升为54.2%,水运比重由5.7%降为0.8%,民航比重由1.7%上升为8.2%。公路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铁路、水运的长距离、大运量的优势得到了较好发挥。 3、交通运输改革取得进展。运输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铁路全面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提出“网运分离”的改革方案,公路、内河和海上运输基本实现“政企分开”,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通过重组、改制,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建立。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运输价格改革稳妥推进,公路、内河水运等运输方式运价基本与市场接轨。不同行业与多种经济成分参与运输经营,运输市场竞争机制正在建立,运输质量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已开始有可能通过运输市场选择经济、合理和服务质量高的运输方式及运输企业。

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近十余年来,随着国内信息网络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为之配套的物流运输、仓储、装卸等行业也同步发展强劲,一个新兴产业——互联网+E时代无车承运已异军突起,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对此,国家早在“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就明确鼓励要加快发展物流运输行业,这十年期间,在国家及甘肃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武威腾宇物流物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资源条件,如:较为完善的E时代操作平台网络设施、设备及相关人才等。以此为起点,现代物流业已纳入国家规划范畴,2014年1月4日,国家颁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从国家层面对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物流信息化这一体现现代物流业核心技术,从“规划”中,我们嗅到了一个大物流时代的到来。 武威腾宇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2016国家交通部批准的全国首批“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无车承运人是指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的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 目前,在新时期、新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我公司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集中资源,规划线路,力争在2017——2020年期间做强做大。

(一)现状 我公司经过三年的大力发展,现也成为武威市主城区内区位优势最好、规模较大的仓储物流园区,公司拥有功能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办公服务场所,设有农产品保鲜区,综合服务区,物资交易区,仓储区,零担快递区,露天交易区,大型停车场,公司配有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的消防、监控设施,对物流中心内部实施全范围24小时监控,同时可容纳100户钢贸商,100户信息服务商,100户零担快递业,入驻物流公司经营,可同时停放大型车辆200多辆的停车场,是武威乃至河西走廊布局合理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 年实际吞吐量近50万吨,并先后与陕西、宁夏、山东等多家运输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西北为纽带的物流一条龙服务大动脉,预计2017实现经营收入达5000万元,利润达1500万元。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国家宏观政策 近十余年来,国家及地方一直持续鼓励发展物流业,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其中国家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有明确的描述,甘肃省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细化落地,我公司作为武威市地方物流企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的结果,即公司发展的小环境离不开国家大环境的支持。物流业的发展更是方兴

六盘水市(市辖区)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六盘水市(市辖区)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进行深度剖析,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电力、热 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 (3) 四、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 计分析 (4) 五、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 动分析 (4) 六、全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 析 (5) 七、全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 析 (5) 八、六盘水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电力、热 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幼儿园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传开小学幼儿园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2015年 一、情况分析: (一)发展中优势: 1、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强依法办园意识、规范发展意识、民主监督意识、合作服务意识,通过加强目标,实施分层治理,实行民主治理,开展互动管理来提高管理效能,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守职尽责,造就了一支与时俱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一定的战斗力、凝结力的教师队伍。 2、积极实践新课程,通过《学前教育纲要》等学习,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学能力有了提高,在运动、游戏、生活、学习四大板块中,教师能合理安排,有机调控,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来完成教学要求,初步形成了幼儿园的教学框架。 3、在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了本园的切入点,以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幼儿多元智能为目标开展了优化幼儿园美术课程促进幼儿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园本教研活动。 (二)发展中思索: 1、加大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的内涵,在课程管理和建设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2、幼儿园都是青年教师,他们工作干劲足,热情高,但缺乏工

作经验,需要深化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来打造一支高的教师队伍。 3、发展思路: 我园以“办人民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为着眼点,遵寻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发展需要,“以爱为魂,以实为本,为成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实践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管理。 二、发展目标: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创新现代学校管理,率全体教职工走出一条外延扩张和内涵提升同步跨越式发展之路,培养,锻炼聪明老师,争创聪明型的县级示范型幼儿园。 培养目标:幼儿:活泼有自信,友好合作善交往,爱好广泛乐表现,主动学习会探究,学会关爱有责任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幼儿。 教师:勤学习、善研究、能创新、会合作,具有发展观和现代观的教师。 园景:愿都是的节日 第一年: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建立网络管理模式:构建以幼儿园为圆心,保教人员为外延,园长为大周延的同心圆管理网络。 2、形成园本培训机制。 3、传承经验、扎实教改、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和管理。 第二年:深化发展园本研训 1、积极推进激励策略,运用思想激励、目标激励、机制激励、

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城市商业规划报告(201页)

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城市商业规划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规划编制目的 六盘水市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于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较好地指导了六盘水市城市建设。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六盘水市城市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为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特编制《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二、规划编制背景 六盘水市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于年编制完成,于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较好地指导了六盘水市城市建设,促进了六盘水市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由于发展形势和条件的变化,上一轮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继续指导未来六盘水市城市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六盘水市城市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通过总体规划修编加以引导和协调。(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国家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及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给六盘水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六盘水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西电东送”工程。六盘水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主要地区之一,是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西电东送工程为六盘水进行大规模的煤电开发和综合利用煤炭、水能资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批重点能源项目落户六盘水,极大地促进了六盘水的社会经济发展。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加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制定大量的优惠政策并进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国家把西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接替区,加快了六盘水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 、依托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发展,六盘水的区位优势得到凸现和提升; 、泛珠三角省市区的经济合作,为加快六盘水资源优势的转换提供了市场需求,六盘水与东部发达区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为西部邻近省区的物资流通和产品贸易提供了机遇,六盘水作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地位日益重要。(三)贵州省新的发展战略的提出 、在《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省域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任务,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地理特征,对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经济技术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网络总体规模与构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以及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上升到整体最优,进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和发展规划的依据。本规划已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工业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今后,将根据交通运输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有关容进行修订和调整。 一、综合交通网现状评价 (一)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建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交通网络总量已初具规模,网络布局和结构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全国运输线路总里程达

体育产业公司 “十四五” 发展规划(专业完整模板)

体育产业公司“十四五” 发展规划 (专业完整模板)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企业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四五” 期间企业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司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2019 年企业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XX万亿元,实现增加值XX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XX%,2016-2019 年体育

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 XXX%,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 (二)产业体系日益健全 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 (三)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 (四)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 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

2020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doc

2020年村级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篇一】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x-201x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1、发展经济及富民增收。大庙是一个以茶、林为主要收入的村,茶园面积有3428亩,山场面积20362亩。做好茶叶文章,构筑起“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格局,改造低产、低质茶园,建立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初步建立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提高茶叶附加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产销*的格局,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林业投入,多建一些“绿色银行”,重点在于培育发展油茶,每年培育油茶300亩以上,同是做好发展与保护相协调。鼓励有文化、有技能的村民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与有关部门合作,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阳光培训”工程,培育农村经济人和乡土实用人才,三年完成劳务输出800余人次,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对村零星分散的茶园、山场进行新的重组,改变原有经营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二是【村委会未来三年计划】 凭着大庙茶叶量多做工久的优势,与农户合作,搞好茶叶加工、销售,增加集体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工程。一是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及使用办法,积极争取落实大庙村委会组织活动的新建,全面规范,201x年内完工。二是做好我村新型合作医疗卫生室的新建,进一步提升我村卫生建设,在201x年完工。三是积极申报实施大庙河道治理工作的同时,做好我村生态环境

六盘水市(全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六盘水市(全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3年数据解读报告 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公路客运量,水运客运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与水运客运量现状 (1) 第二节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公路客运量现状统计 (3) 三、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占全国公路客运量比重统计 (3) 四、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公路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六盘水市公路客运量同全国公路客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水运客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占全国水运客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六盘水市水运客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水运客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体育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体育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体育事业发展工作思路 **年,全省体育系统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根本任务,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努力完成十二届全运会参赛任务,大力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南京办好亚青会和青奥会,为江苏“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 (一)全力抓好十二届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一是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紧紧围绕“争四保五”这一中心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层层分解落实指标,做到队队有指标、人人有目标。加强参赛备战工作管理和分类指导,按照十二届全运会备战参赛工作整体计划部署,制定冬训、预赛、决赛分阶段工作方案,提高备战工作组织水平。加大金牌攻关力度,以提高组织程度和联合攻关效能为重点,强力推进训科医管一体化,做好对重点项目、重点人员的科研医疗和体能康复保障工作。二是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不松懈。始终坚持赛风赛纪“高压线”和反兴奋剂“零容忍”,严格遵守运动会各项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获得精神文明代表团荣誉,展现江苏体育的良好形象。三是推动转型升级不停步。认真贯彻全省竞技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优化结构等问题,改革管理体制、竞赛制度、训练方式,尽快出台《竞技体育优化项目结构工作方案》、《省市联办省优秀运动队实施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省校联办省优秀运动队实施意见》、《加强篮排足球项目工作意见》。扎实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 (二)加快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整体设计我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标准、责任主体和实施步聚,使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标准化、科学化。一是以大力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为抓手,构建面向城市社区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新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和老城区体育设施改造配套,主动融入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健身步道建设,加强体育公园广场长廊、全民健身户外营地以及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确保今年70%的城市社区完成建设任务。加强各类体育组织或机构建设,经常开展有组织的健身活动或竞赛并形成制度。增强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建成并开通电子地图,为群众提供体育场馆设施查询、健身咨询等服务。二是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更新换代、提档升级为抓手,努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根据“城镇化”发展要求,对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进行深入调研、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加强乡镇一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拓展健身活动功能和体育服务内容,确保公共体育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在充分听取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村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向较大自然村和集中居住区延伸。积极推进镇、村两级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加大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积极发展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确保每个行政村或晨晚练健身点有1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万名体育教师培训工程要扩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送培训下乡。三是大力加强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大力发展个人和团体会员,积极发展协会所属健身俱乐部。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和管理,发挥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切实做好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