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素分析1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素分析1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素分析1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素分析1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部条件分析

摘要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市场竞争越显激烈,各种

贸易壁垒纷纷涌现,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要

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分析外界环境的影响,认清自身及行业的发展

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以至把握现状,预测未来。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

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

部条件分别作了列点分析,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广东东莞为例,阐述出我国

中小企业在当前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部因素内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加入WTO后,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也日益突显。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但同时又处于相对弱势;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等外部生存、发展环境的约束,又存在总体素质不高、经营方式粗放、人才短缺、竞争能力不强、寿命短、倒闭频繁、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面对内外部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这一群体数目大,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

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据统计,近80%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技术水平低下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就业容量大且就业方式灵活,为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些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城镇就业岗位,其中,80%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二)中小企业的不良发展状态

在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受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家族式管理等问题的困扰,始终处于规模小、寿命短的不良发展状态。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原材料涨价、能源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外消费市场疲软、土地价格飞涨、出口退税额下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金融风暴……受到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习惯于靠低价打市场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不少中小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而不得不放弃订单,一些出现间歇性停产,少数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还有,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还大都集中在传统的三产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

中小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态势,是由于诸多因素引起,以下就从企业内部及外部分别对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作简要分析。

三、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是有利于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并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的总合,它由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构成,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内部环境的形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目标就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目标营造一个有利的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

(一)企业制度

在我国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热衷于追踪热点,往往经受不住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利润增长点”的诱惑,甚至一些生产的产品类型摇曳不定,生产经营变成了游击战。结果,这些中小企业却往往招致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挫折。

中小企业中普遍出现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这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处于一个管理混乱、无制度、劳动和材料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的"四无"状态。在管理上大量家族式管理存在,对生产和产品缺乏必要的科学决策,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效率低下。总的来说,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尚处于粗放阶段。

1.管理层水平不高

目前,现行中小企业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存在许多弊端,鉴于企业内部又缺乏有效的民主制度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中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思想素质低的经营者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我国有不少的中小企业实行家族式的管理,这使得领导者的视野较为狭窄,企业管理者不具备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缺乏战略意识,凭借的是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努力和对财富追逐精神,按老套路办事, 不能做出正确的外销决策,其中,短期化生产经营行为比较突出,既没有核心经营理念,也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据有关机构对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显示,能够制定长期战略性经营计划的仅占总数的17.1%,有22.8%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制定任何计划。这种理论上、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不少中小企业观念落后,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低下, 缺乏市场竞争力。

2、管理方式滞后

习惯于传统生产运作方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很大。在不确定的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决策的随意性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中小企业应该要着重抓好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合适的管理体系,全面推广后拉式生产。

(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国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贷款体系指导意见》和《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实施办法》等措施。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因此用于设备更新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费用就很少,表现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反映在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艰难。劳动力密集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一大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周期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短,产业的技术吸收、消化等一整套过程较为简单,但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没有创新,不进行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必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我国的中小企业还很不发达,根据科技部的统计,在中小企业中,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仅为700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0.7%。这说明,中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比例很低,有许多小企业生产使用的设备是大企业淘汰下来的。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缺乏竞争力。在国际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我国企业不能再沿袭过去那种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求得生存的办法。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开发投入的主体、推广应用的主体,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的产学研联合之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更新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树

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技术、市场的创新,来提高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资本和技术都不再是企业成功的首要难题,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据有关专家的测算, 优秀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应在15%左右为宜。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率却高达50%左右。员工流失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长远来看,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内部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 许多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没有像大企业那样先进的培训管理制度、强大的品牌优势以及强大凝集力的企业文化,往往忽视制度建设, 偏好人治, 从而影响了企业员工收入的公平性、均等性和合理性, 造成了想跳槽的员工会比较多,最终造成了员工流失。

2.福利

良好的福利政策通常会产生晕轮效应, 弥补收入政策的不足, 良好的福利政策还表明了企业长期雇用员工的愿望。然而,中小企业普遍迫于生存的压力, 一般无暇顾及企业福利, 企业与员工之间无法建立起彼此长期合作的心理契约, 从而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 而员工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由于种种的内部因素, 如上述所提及的内部管理制度及福利问题,这便造成了人员流动率大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中小企业的这一良性循环, 实现降低员工流失率、留住人才的目标,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必须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 提高员工工资和增加福利。

3.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层次人才成就感的需要,导致企业难以引进人才。与此同时,也由于这一原因,企业内部的员工缺乏归属感,企业原有的人才也大量外流。

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就业待遇、社会名誉、综合实力等各方面都与大型国企、外企有着较大差距,所以素质较好的大学生都不会将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第一选

择,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

中小企业人员的质量。当有个别素质好的人才被吸纳或发掘上来,工作不久又跳槽了,中小企业很难挽留住高素质的人。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大,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使很多中小企业只得“望人兴叹”,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风险管理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面对风险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利益的管理活动。

据英国贸工部对中小企业寿命的统计,近一半的新建企业“活”不过三年。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今年开张明年停业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08年的一场金融风暴,更让许多中小企业防不胜防。这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风险,更加显示了中小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小”是中小企业的优势,但同时“小”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

与大企业相比,一方面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容易面临各种风险;正因为“小”,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讲,更容易管理,也就更容易控制和回避风险。但由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单一,机构不健全,对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把握。另外,企业的经验决策以经验为主,缺少科学的程序,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容易忽视风险和风险管理。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大的风险,极易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倒闭。因此中小企业的风险后果相当严重,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小企业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另外,在现今的信用环境下,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变得不敢做生意,抵御风险能力相当低,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无疑更难生存和发展。有关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管理者和员工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即使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其风险管理也是一种被动式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活动也往往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可以说,中小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它们在面对风险时往往手足无措。

四、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是指, 存在于企业之外, 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表现出更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显着,准确地把握中小企

业外部因素,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成为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对影响中小企业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因素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生存环境变得更加苛刻,如何生存并长久地发展下去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当前,国际及国内的经济形势都复杂多变,尤其是在美国的金融危机的波及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1.成本影响因素

(1)原材料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明显减弱,国际原油、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上游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不断攀升, 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下游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也就是说加剧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与大企业相比,受议价能力所限,中小企业面临着价格波浪的冲击,当提价成为最后的解决方法时,一些中小企业的低成本、低利润模式就开始变得难以为继,由此滑向破产边缘。

(2)出口退税

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2268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这无疑会让企业的销售成本受出口退税的减少而增加。面对国家的这一政策,不少企业选择逐渐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来弥补产品成本增长所带来的损失,相对地其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将下降。

(3)人民币升值

近期,人民币的升值一直是国际的热点话题,对于某些外向型出口企业来说,负担增大,利润空间缩小,出口产品相当于降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让许多靠出口盈利的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

升值幅度大,再加上出口退税的大幅下调,两大因素的合力正使得某些中小企业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相比大企业拥有的人民币远期套期保值优势,中小企业在此方面自然相形见绌,出口竞争压力日渐增大。因此,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及前景均不容乐观。

2.金融机构

目前,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有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的趋势。而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加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影响银行贷款积极性。

中国CPI虽已连续回落,但在“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的前提下,央行没有放松银根,货币政策依然从紧。虽然,央行再三强调各商业银行应当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予以重视,但是,基于中小企业的特性,中小企业天然的贷款弱势在短期内很难改观。基于资金错配后通胀反弹的风险,央行的政策选择更倾向于以静制动。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认为,当前银根抽紧,对中小企业影响巨大,由于资金链断裂,必然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关门、倒闭。

现阶段,我国的银行业普遍强化了信贷管理,以规避贷款风险为第一原则,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在同等数额上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贷款成本高使银行减少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益驱动。

(1)银行贷款难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商业银行贷款仍旧是目前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98.7%的融资都是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 1.3%。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偿债能力差,信息不透明,和大量存在的道德风险高的问题,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通常会拒绝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有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

(2)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进入资本市场条件的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进行直接融资。由于注册资本达不到要求,规模小,中小企业既难以进入股票市场,又无法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是靠企业内部或者社会关系筹集,还有的是靠各种非正常的渠道来凑钱,这些不仅加重了企业经营成

本,也扰乱了金融秩序。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极大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这一问题是众多学者研究的话题,但碍于国家政策及各银行出于商业因素考虑的种种外界条件,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如何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一大关注事项。

(二)政治环境

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要靠企业自身。然而,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应当创造条件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1.法律

长期以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受到很多局限,随着有关政策法律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宪法修正案通过以后,中小企业在市场进入方面的不当限制已明显减少了。然而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目前与中小企业相关的较强大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镇企业法》及刚实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少不利的政策法律环境。完善立法,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必要之路如:完善反垄断法,限制性大企业的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结束各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管理的无序现象。

(1)《中小企业促进法》

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在开业登记、融资渠道、资金援助、税收优惠、技术升级、产业换代、专业化协作、鼓励出口和开展中外合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明确规定,该部法律也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后,的确有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缺乏实质的可操作性,还有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难以合理地得到完全的保障。另外,现行的一些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侧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相对于大企业的弱者地位给予一定的保护、

扶持和优惠。

由此可见,除了需要完善立法外,为了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需靠严肃执法,加大对侵犯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注重细化落实政策,增强政府人员对政策的认识,把握好政策的执行落实,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正式实施。

《反垄断法》的实施,为预防和制止我国经济市场中的垄断行为,限制和排除无序的恶性竞争提供法律依据,也将为创建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反垄断法》的实施,也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潜在能量,提高经济效率,发展我国以公有经济为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就是说,《反垄断法》的实施,将为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反垄断法》是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的法律依据。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清除阻碍公平竞争障碍,允许中小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等形式,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新《劳动合同法》

在我国,不少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成功的重要砝码。然而,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 从一定程序上有效限制了企业不合法的用工之道, 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 必然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这种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必将不复存在, 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方面, 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以及政治生活中博弈能力的提高, 劳动者不再是个“弱者”, 能通过维权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在深圳, 数百工人罢工, 要求增加薪水, 以保证其基本生活, 而这种类似的要求, 已在全国企业中普遍蔓延。

2.政策

08年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让人闻风心寒。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下的生存几率,以度过这一次全球性的产业“寒冬”呢?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3.政府

在世界的大经济环境中,世界上许多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确很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事实上,很多政府官员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实际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时总是大打折扣。在当前,加强发挥政府的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提高政府效能

我国政府应转变职能,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简化设立企业的办理手续,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清理不合理收费。与此同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善于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引导市场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主动加强服务

深入中小企业进行政策宣传、解说和辅导,切实帮助企业落实政策。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需求,根据地方实际制定相关解决问题的措施。可喜的是,国务院已批准经贸委设立中小企业司,指导各类中小企业改革,研究制定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推动建立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协调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并在部分地方也已经或正在组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

08年的金融风暴,让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得到了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提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总理强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三要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四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三)技术环境

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

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大部分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一般,最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

1.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对企业自身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高起决定作用,而且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起重要作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专利数量中,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现已成为了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然而,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资金和技术研发力量小,生产的产品结构单一,往往引致简单模仿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保护知识产权

自我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一方面一定要有清楚的意识。既要利用知识产权法去保护好知识产权和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另一方面,还要避免与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的碰撞。

(四)人力资源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 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中国企业的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外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 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以及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物价的上涨以及劳动工资的上升, 更给企业发展提出难题, 其中员工流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低是该企业的一大优势,因此人才市场的情况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大外部环境因素。

自08年来,人民币升值, 这引致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少, 从而使得中国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减少, 利润降低, 同时中国以前一些实行退税出口的产品取消了退税, 也就是说原来享受出口优惠待遇的企业也没有了这方面的额外收益, 整个企业外部环境突然恶化, 致使员工工资提高有限。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又要面对中国物价上涨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企业面临需要提高员工工资但是又无力提高的尴尬境地。一些效率不高的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员工对于工资提高的需求, 致使很多员工选择辞职, 寻求能提供高工资的效益好的企业, 使许多中小企业员工流失比较严重。由于受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有如一个循环, 即由于企业效率降低导致员工工资上不去, 员工流失问题严重。

中小企业想要谋求生存和健康的发展,除了靠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需要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转变思路,练好内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

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人才和信息也较为缺乏。这使得中小企业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政策改革和外部动荡的冲击,08年的金融风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经过一场风暴洗礼,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始调整策略,有的积极调整升级,有的转而做内销,有的“走出去”到境外办生产基地。也许正是由于规模小,使得中小企业具有自主权大、应变能力强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在应对外部环境突变时,便具有了相当强的优势。

金融风暴是一场全球性的大灾难,汰弱留强是必然的结果。然而,有危才有机,“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我国的中小企业如何面对这一场“危”“机”呢?如何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动荡的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呢?以下给出几点建议。

表5 中小企业针对时势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要在当前情况下,对内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市场进行精确的调查,开展有效的整合营销;依靠外部资源,节省信息及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与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细化分工,获得稳定的发展。

机遇其实就在身边。中小企业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审时度势,不要被暂时的困难遮住了双眼,而应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只有善于应变和抓住机遇,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论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民企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原因,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50%,部分企业甚至更高。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缺少凝聚力、感召力,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从宏观角度看,一定限度的人才流动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更为必要。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技术的扩散,企业机密的外泄,竞争对手实力的加强,市场的缩减等;另外,人才流失还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目录 1.人力资源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5) 1.1民营企业和人才概念界定 (5) 1.2研究人才流失的重要性 (5) 1.2.1人才是企业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 (5) 1.2.2保留人才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6) 1.2.3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6) 1.2.4人才流失会降低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士气 (6) 2.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特点 (6) 2.1企业中坚人员流动性强 (7) 2.2人才流失主要外流至竞争对手 (7) 2.3人才流失呈现“集体”意识 (8) 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8) 3.1民营企业与其人才资源对薪资等物质追求认识有落差 (8) 3.2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9) 3.2.1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V (9) 3.2.3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 (9) 3.2.4绩效考评管理不完善 (9) 3.2.5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欠佳 (9) 3.3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 (9) 3.3.1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10) 3.3.2神话企业文化 (10) 3.3.3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象化 (10) 3.4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的缺陷 (10) 3.4.1经营者的管理风格欠佳 (10) 3.4.2家族式管理观念较重,人才配置不合理 (10) 3.4.3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存在缺陷 (10) 4.解决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11) 4.1制度留人 (11) 4.1.1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11) 4.1.2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 (11) 4.1.3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11)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精华版) 2009年

目录 研究背景及方法 (1) 报告摘要 (2) 报告正文 (3) 1.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整体阻碍 (3) 1) 五成以上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阻碍不大 (3) 2) 五成以上中小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 (3) 3)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4) 4) 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阻碍 (4) 5) 金融危机对不同营业额企业的阻碍 (5) 2. 金融危机对已开展搜索营销的中小企业推广方式的阻碍.. 6 1) 已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9成企业打算增加或保持 搜索引擎推广方式 (6) 2) 受金融危机阻碍专门大的企业中,8成企业打算增加或保 持搜索引擎推广方式 (6) 3) 打算增加搜索引擎营销投入的企业中,多数企业的投入增 幅较大 (7)

4) 受金融危机阻碍专门大的企业中,13.7%对搜索推广投入 增幅达51% (7)

?研究背景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什么阻碍?面临金融危机,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将会如何样调整自己的市场营销投放打算?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为几十万企业提供搜索营销服务的百度公司,对全国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大型调研活动,跟踪业界动态,描绘危机下的企业格局,揭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现状和应对策略选择,形成了此报告,为宽敞中小企业的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产业研究者以及其他关注经济进展和企业生存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1. 分析方法 本次对中小企业的调查采纳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严格把关,多次进行细致的人工筛选,保证其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专业统计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并依照数据结果和相关资料做出相应的推断和预测。 2. 样本讲明 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3554份,来自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包括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数码电子、化工制造、五金机电、零售、礼品工艺品、食品饮料在内的数十个行业,超过九成的被访者为企业营销业务的决策人,或有部分决策权者。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岗和失业人员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可能对其专业素质期望太高,也不能指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因此,小企业成长需要政策和体制上的帮助。在小企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克服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点,即小企业做大了就是成功。报告认为,小企业是一种企业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规律,从国内外历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证明小企业有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只是一种变化,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志,大企业也有倒闭的,企业的规模与其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 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

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 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 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质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需求而赋予新的内容和标准,因此,企业要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确立自己保持活力的质量目标,只有质量这一企业之根,根深蒂固,才能让企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繁荣昌盛。 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如何让企业永远保持活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在同类产品中,产品科技含量愈高,质量愈佳,占有市场的份额就愈高,只有让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之本。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质量保持最高水平,这是每个企业在不断追求和探寻的,综合产品产出的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意识、二是科技。先说意识,意识的定义,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这里的意识专指质量意识,是指企业中每一名个体对质量这一客观世界的反映、感觉、思维,每个个体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所定义的质量意识也会不同,作为企业的高层,它的质量意识就是质量目标的制定,而中层是质量目标的贯彻,员工则是质量目标的实现。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 产品质量之所以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只有矢志不渝的质量意识,才会保证百分之百的一流质量。由此可见意识在企业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目标的确立必须要高起点,只有高起点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才能长盛不

衰,要做就做最好,菲利普曾说过:将有良品率预订为百分之八十五,那么便表示自己容许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恰恰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这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而使企业步入了滑铁卢的境地,“三株”“三鹿”均是活生生血的教训;松下幸之助: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正是有了百分之百的质量意识,当年面临巨大困难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面对76台不合格的冰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锤子,砸出了今天家电行业的佼佼者,用一流的质量,造就了一流的品牌,成就了一流的公司。 威廉·戴明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就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掌控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确保每一工序百分之百的正确,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才能造就精品的结果。 在企业树立共同的质量意识形成共同的质量行为,在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必须以科技为动力,科技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作为企业,拥有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就表明了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从原始的生产手段到今天机械化、自动化,质量水平成跳跃式发展。从粗犷到精致,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而今盐业企业到了生存与否的关键时刻,盐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专营的温床即将成为历史,能否在这次变革的潮流中不被淹没,质量决定命运,要加快革新步伐,走精细化的路子,生产一流的产品,占领盐业市场的桥头堡。 科技进步贯穿产品控制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一

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况研究报告版

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况研 究报告2016版 《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况研究报告2016版》全面搜集了水产品加工行业2015年的全年数据,采用了企业生存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生存时间、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创新倾向以及企业成长性、经营稳定性等多角度,对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态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评价。 报告综述 为了深入了解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的生存状况,及时发现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中华产业网以多年对水产品加工行业内企业跟踪调查 收集到的数据和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专业的数据挖掘统计方法,从全新的视 角,对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出版了《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 生存状况研究报告》。 该报告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准 确的统计分析。 定量分析:采用了企业生存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生存时间、规模实力、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创新倾向以及企业成长性、经营稳定性等多角度,对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存状态进行了全面的 科学的评价。各指标均按照行业整体(最小值、低四分位数、中位数、高四分位数、最大值、平均值),以及细分数据(按企业各指标大小分组进行频数统 计)统计分析。 企业生存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分析: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层抽取样本,对企业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问卷涉及 到企业对行业及所在企业的现状及前景是否乐观、下阶段生产计划、产能利用情况及影响因 素、资金紧张程度以及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涉及到企业生存状况的多个层面的问题。 报告内容介绍及部分图表展示 一、水产品加工行业内企业存活现状统计 1、内容介绍 该部分分别就企业成立年限和2015年度成立和退出的企业数量进行了统计。企业成立 年限的统计方法是以2015年年底为基期,每五年为一统计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成立的企业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2、部分图表展示(注:展示的图表中的数据均为演示数据,不具真实性和逻辑性)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因素分析1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部条件分析 摘要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市场竞争越显激烈,各种 贸易壁垒纷纷涌现,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要 获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分析外界环境的影响,认清自身及行业的发展 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以至把握现状,预测未来。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 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 部条件分别作了列点分析,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广东东莞为例,阐述出我国 中小企业在当前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外部因素内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加入WTO后,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也日益突显。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但同时又处于相对弱势;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等外部生存、发展环境的约束,又存在总体素质不高、经营方式粗放、人才短缺、竞争能力不强、寿命短、倒闭频繁、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浪费严重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面对内外部不利因素,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总体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这一群体数目大,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

(完整版)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要摆脱困境才能转型升级。 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最突出的表现有三个:一是前所未有的融资难;二是十分严峻的用工荒;三是全方位进入高成本的时代。 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所有国家的银行都有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倾向。但是,我国的融资难更为突出。大部分银行是国有大银行,我们的中小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95% 左右都是民营企业,而且面临着规模上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融资歧视。在紧缩银根的过程中,银行有限的贷款要保国企、央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所以,重公轻私的银行偏好,在今年表现得特别明显。 融资的还贷利率体现了双轨制,官方的利率很低,而民间的利率极高。浙江的80%小企业是依靠民间借贷,年息最高达到180%。武汉的民间资本利率也已达到120%,成都的民间借贷利率的月息已经炒到5%-6%。 即使利率这么高,民间借贷仍然热火朝天,温州有近90%的家庭和个人和近60%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我们要防范民间借贷纠纷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缺乏监

管、利率提高,中小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极大,已经潜藏着巨大的债务纠纷风险,甚至可能会间接传导到银行系统,这是前所未有的困难。 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第二问题是越来越严峻的用工荒。用工荒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引起关注,而现在已经发展到全面的用工荒。 用工荒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个是招不到人。杭州有一次计划招收几万名农民工,但是只有几百人报名。 第二个是留不住人。我在浙江一个企业考察时,对方告诉我说今年招了1000人,但很快走了大批工人,然后企业不得不又用高成本招了1000人。 第三个是人工成本很高。根据我去年的调查,中小企业平均人工成本上涨了20%,有的地方高达40%。用工荒不仅是技工在“荒”,普工也“荒”,不仅是沿海“荒”,内地也“荒”。 我认为造成用工荒有六方面原因,一个是劳动力总量从无限供给走向局部短缺,现在正走向全面短缺,还有一个是地区间的务工推力和拉力在发生很大变化,第三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层次不同,第四是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使用工需求发生变化。四川过去是农民工输出大省,现在有很多沿海的产业向成都转移,所以成都今年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就是产业布局的调整使用工荒呈现新的态势。第五是用工待遇和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2016

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2008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中小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

新形势下的实体企业生存和发展

新形势下的实体企业生存和发展 新常态的下的实体企业面临着机遇和危机。 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不容乐观,在和企业同行的沟通中听到的最多的是困难,销售市场持续疲软,资金压力成了企业的常态,人工成本的持续坚挺。可以说很多的实体企业都在坚持,坚持的理由是:国家不可能没有实体企业,假如没有了实体企业什么互联网、资本运营、电商都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应对面前的困境? 我们在坚持,经济危机只是一个过程,挺过去就好了…… 我们在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这是针对实体企业的一个考验,必须要适应新常态才能生存…… 放弃!一个小小的资本运营平台每年资本翻一番,两年翻五番;还是搞资本运营吧…… …… 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作为一个实体企业人,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实体企业的困境目前来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钢材、煤炭、石油、甚至是粮食的价格都在下滑,而我们的生活成本却没有下降,这是为什么? 这只能说是社会正在消化我们以前过剩的产能,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还是我们实体企业。以往的低门槛、低附加值、高能耗的行业模式和国人的从众心理是我们实体企业的最大弊端。当然政府的导向也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家的思维我们不可能控制,国家的发展思路我们更不可能去影响。唯一能做到的是我们实体企业人的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变则通,通则不痛!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危机。 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做的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一个好的企业。最大幅度的降低政策风险,才能做好一个企业。现在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环保,不仅我们的产品要环保,我们的企业同样要环保。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难以更改的。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只能是一条死路。 实际上每个企业都不愿意承担政策风险,但是更不会拿本来很低的利润来避免政策的风险。因为一个作为一个实体企业其本质就是要创造价值,一旦企业不能再创造价值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新常态下的实体企业只有一套路可以走:那就是必须符合政策还要能够创造价值!如何做到这一点只能靠自己意识形态的改变。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小环境还不能改变吗?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别人没有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探索去实施?别人做到了,你也做到了,你就盘活了;别人没有做到你做到了,你就赢了!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遇,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对于不同的人他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其次要放开,为什么我们国内的中小型企业短寿?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家族观念,我们过多的考虑怎样获得利润,和如何将企业永远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很少考虑如何将企业沿袭下去,最好能永远的存在于社会上。这就是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差别。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五成企业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或几乎不受影响 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仅四分之一的企业预计09年的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 与08年相比,53.2%的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其中18.8%的企业预计营业额将大幅增长,预计收入大幅减少的企业仅6.4% 客户资源少、推广难以有效触及目标客户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最大问题 高达51.5%的中小企业认为客户资源少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是42.5%的推广很难有效触及目标客户以及33.4%的成本增加。 化工、机械、五金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与之相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是通讯、食品饮料及医疗卫生等行业 华南、华东及川渝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60%的广东企业受到很大或者较大影响,东北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1. 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影响 1) 调查显示,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汤振军 中小企业一直是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也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但今年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便引起了众多关注,虽然根据2011年6月18日,工信部等4部委发布的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划分的上限从5000万元到20亿不等,这在三线城市已经可视为很不错的企业,日子过得并不是那么艰难,但大部分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刚跨过小型企业门槛的部分中型企业(以下简称为小企业)仍是真正意义上的困难户,面临着比以往更为严峻的压力,本文希望指出这些问题并提出抛砖引玉式的解决办法,以帮助这部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的困难:三大压力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小企业已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中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两个行业以外的37个行业大类、255个行业中类和342个行业小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株洲市天元区的中小企业有326家,对区里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受外部和内部环境影响,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制约,归纳来说,天元区中小型企业面临着以下三大压力: 三大压力

一、融资压力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小企业发展的头号问题,本来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小企业就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一遇到政策紧缩,融资就难上加难。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口号也提出很久了,但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以前也是从事银行信贷一线工作的,也经常与银行人员谈论过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他们很直白地告诉我: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手续,同样的时间,做10笔中小企业200万元的贷款才抵得上做1笔大中型企业2000万元的贷款,但放贷工作量增加10倍,管理工作量增加十倍,尤其现在是信贷终身责任制,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大,因此对小企业放贷的风险无论如何都比大企业大,对中小企业多放一笔贷款便使自己的职业前途多一道风险,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么可想而知,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做呢?除非有充足的抵押物或有担保公司担保,甚至还要加上一定的关系,但这些又正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所缺乏的,于是,变成了一个难解的恶性循环。当然,别的融资途径也有,如民间高息融资,股份转让,上市融资等,但毕竟不是主流,难度同样很大。 二、成本压力 税收成本压力:在税收政策上,与大型企业相比,许多优惠小企业根本无法享受,在增值税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现行所得税的名义税率是25%,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实际税率并不高,而中小企业准予税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支基础力量。我们要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就得弄清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然后才能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小微企业的发展环 境怎样?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什么预测?看完小编整理 的小微企业现状后你就会明白了! 中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 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这些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主要密集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等5个省市。

在相继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寒流中,广大的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各 地政府尤其是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怎样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站在浪尖上跳舞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让大多数小微企业一直在浪尖上跳舞。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今年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出现了“订单荒” ,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 “20XX年的生意不好做,今年不赔钱就是目标。”在内蒙古赤峰做服装加工生意的王勇表示,在他们这个“圈子” 里,大多数企业主对今年形势有点悲观,“工人工资太高,根本不敢接单,接单就赔钱,不接单员工就会流失,形势好转的时候又难招人。”20XX年下半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开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

山西晋城市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这些中小型企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资金少、规模小,融资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国家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解决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山西晋城市调查研究,分析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特点和作用,以及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有更大的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字:中小企业生存现状问题解决途径

目录 1 引言 (3)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1.1.1 研究目的 (3) 1.1.2 研究意义 (4) 1.2 研究背景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国内研究现状 (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5) 1.4 研究方法 (5) 2 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特点 (5) 2.1 数量多,分布广 (6) 2.2 规模小,相对集中 (6) 2.3 经营灵活、多样 (6) 2.4 大部分是家族企业,一般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 (6) 2.5 成长快,发展迅速 (7) 2.6 资金少,竞争压力大 (7) 3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 (7) 3.1 中小企业已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7) 3.2 中小企业对大型企业具有补充作用 (7) 3.3 对于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8) 3.4 中小企业能推动社会科学技术创新 (8) 3.5 缓解就业压力,降低金融风险 (9) 4 山西晋城市中小企业生存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9) 4.1 中小企业流动现金缺乏 (9) 4.2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10) 4.3 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完备 (11) 4.4 生产成本高而利润空间小 (12) 4.5 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进难 (13) 4.6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缺少专利发明 (14) 5 山西晋城市中小企业生存问题的解决途径 (14) 5.1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14) 5.2 改善人才引进机制 (15) 5.3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5)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原因 2011-10-19 作者:于斐来源:价值中国 导读: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长,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总是认为是品牌力难以与强势品牌抗衡使然,但其实探究细节,中小企业内部营销管理薄弱是中小企业长不大的症结所在。 一、营销手段有待改进 从总体上来看,市场营销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众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接受,传统的销售理念正在被新的营销理念所代替,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学会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来武装自己。 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宽、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往往把市场营销简单等同为一般的推销,这在现实的营销发展过程中则具体表现为营销手段落后。 例如,许多中小企业还不知道借助现代化的互联网、专业信息机构、相关主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它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仅仅依靠企业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从市场中收集信息。这显然对营销的理解是狭隘的,也是片面的,当然也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中小企业何来发展? 二、营销创新动力不足 由于行业市场竞争过度、竞争无序等种种原因,导致了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仍然比较困难。 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技术和质量处于同一水平层次,它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不惜竞相压价,挑起价格战。究其原因,是低水平的重复生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事实上,通过简单的价格战,压制竞争对手而夺取有限的市场份额,这无异于“壮士割腕,比赛流血”。简单的价格战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营销创

新,他们往往认为,对营销创新上的投入看不到实际效果,只看到资金的投入,如此短浅的如光企业何来发展呢? 三、发展思路严重缺位 在中小企业,提到企业的发展思路,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几乎没有企业对市场进行研究,如果问及“为什么不进行市场研究”时,应答的理由比较集中,一般会说“我们已经在这个行业多少多少年,对行业情况非常熟悉,对行业和市场的研究都在脑子里”;或者“我们的企业很小,市场空间足够大,哪怕几乎是微小的市场份额,也足够我们发展十年以上”。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回味一下,一个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且不说是停留在“坐商”的思想意识上,就从形成内部协同效应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禁提出很多质疑,没有方向,怎么来确定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以确保持续发展?怎么来确定阶段性的战略目标?每个部门的考核以什么为主线?部门间协调的原则怎么确定? 一言以蔽之,整个内部管理如何能协同起来,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无法走出混乱的状态。举例而言,假设在发展思路缺位的情况下,企业有三个不同的业务单元,孰轻孰重,只能是以短期的利润指标、抑或财务指标来考量,这也是中小企业最为惯常的考核方式,而这种思路恰恰就是“管理近视症”的症状表征。 面对以上种种,中小企业必须开始重视营销水平的提高,改变营销薄弱的不利局面。 张瑞敏先生有句话说得好,创造市场的前提就是创造概念。这概念的取得并不是指挖空心思、闭门造车,而是产品推广过程中围绕其特定的物质属性形成的来自于市场的灵感和顿悟。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吸收、创造、掌握、应用新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效益的创造性行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有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他的话之所以被广泛引述,因为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凭借技术创新将这种“财富的生产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德国和日本正是依靠大批具有创新技术的企业的卓越竞争力来获得世界的认可和瞩目。 科技创新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誉为工业革命之后新一次产业革命,以便携式计算机和便携式随身通讯设备为

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实际上只用了短短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围绕着信息产业一个个创新概念被提出,这些创新概念的实现也随之产生了大批新的财富标志企业,Facebook、思科、苹果、谷歌等大批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新一代全球500强企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市值动辄数千亿美元记,其聚集财富和创造价值的速度超过了工业时代的所有企业,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发展至今刚满五年时间,市值已超过400亿美元,这些企业从创立到崛起都用了很短的时间,而它们的产品深刻改变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体验到信息时代的不同,这就是这些企业真正的价值体现。 可以看到,创新意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财富。企业只要能够把握机遇,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技术创新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此,我国的领导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国家的深刻影响,邓小平同志把21世纪称为“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早在1988年就前瞻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论断,并且提出,科技是工业发展的龙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是军事保障和国家安全的后盾。胡锦涛主席也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没有自主创新,中国将只能局限于大国,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 调查报告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小微企业——这个数量最大、最活跃的群体处于何种生存状态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自去年月份以来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得怎样小微企业对政府扶持有哪些期待为回答这些问题年月下旬至月初中国经济时报六路记者分赴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在深入走访东莞、中山、温州、台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株洲、成都、德阳等个城市与涉及十几个行业的家小微企业主当面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以及采访了各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研究机构后形成本组调查报道试图从市场与技术、成本、用工、融资、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立体呈现当前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本系列报道从今日起刊发敬请读者留意。■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综合篇上■本报记者李慧莲郭顺姬孙东辉陈凌馨“创业年了我感觉今年的经营形势是有始以来最艰难的。”月日在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交谈中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做出这样的判断。她向本报记者细数了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亏损、融资难、用工成本高、税费压力重……“现在的小微企业成了弱势群体有人问我是否考虑让小孩接班我说自己都苦死了谁还想让孩子接班受苦” 在中国经济时报的本次调查中李松林的判断与困惑并不鲜见。数量众多、业态多样

的小微企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年面临着共同的难题成本上升、用工难、融资不易且贵、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玻璃门等等。采访中大多数小微企业对当前的处境判断是“艰难”的甚至超过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那时候的企业是一下子倒掉现在是在慢慢煎熬”中国经济时报此次当面采访的家小微企业主中有相当多的人有这样的感受。可是有不少企业主同时表示“日子还能过”而且有些过得还不错特别是那些有独家产品或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小微企业。虽然有抱怨也有人喊着“干不了了”但她们依然有期待大多数小微企业都在坚持哪怕是苦苦支撑。为的是“稳市场保客户”。这是本次调查发现的一个值得回味的现象。拿李松林来说她对本报记者说为应对艰难处境她做出了不少改变开始重视建立销售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尽力保证内控制度更健全投资也更谨慎。在严峻的形势下当各种压力涌向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时尽管它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不过它们的一个生存优势却得以充分调动并显示出来船小好掉头。因为小她们更容易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下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销售整体持平略有下降明显向减少方向倾斜月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说自己企业当前的销售状况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是因为欧盟市场不行的时候她开拓了俄罗斯市场。而她的那些将产品出口到欧洲、中东的同行则处境不妙。因为销售情况不佳张文杰的一位同行朋友最近几个月一直没有开工工厂将放假到月份。这与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组调查的家小微企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概述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概述 贺昊 一、企业进化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最早用进化论解释中小企业存在合理性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自然界许多生物都有生命周期。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产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大企业衰退后为中小企业取代是自然法则,垄断不会无限蔓延下去。在20世纪末期涌现的企业能力论经济学家中,安蒂斯"潘罗斯禀承了马歇尔的分析,认为企业没有最佳规模,单人企业往往处于由小到大的不断进化之中,并周而复始变化着。 在借鉴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等人外,还有约翰"舒马赫和日本一些学者。侧重点不同,马歇尔和潘罗斯是借鉴进化论中的“生命周期”思想,强调企业也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穆勒等人借鉴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强调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英国经济学家穆勒认为,由大规模经营带来的优势,未必在任何场合都能超过中小企业的优势—--适应性强是中小企业存在的根本性原因。 二、不完全市场理论 1933,罗宾逊夫人和张伯伦对传统经济学和完全市场假设提出质疑,认为现实中的市场既非完全竞争亦非完全垄断,而是二元的,即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正是这种不完全竞争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张伯伦特别强调“产品差别”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差别使中小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垄断因素,得以与大企业共存。罗宾逊夫人认为不同的企业,由于参与竞争需要的具体条件不相同,最终,都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样可以对价格产生影响。这是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共存的原因。 三、新技术进步理论 日本学者中村秀一郎在《大规模时代的终结—多元化产业组织》中,依据日本的经济现实认为,由于生产力发展,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已从重工业阶段跨入信息时代:首先,生产力随着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移,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根本信念产生了动摇;其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带动需求结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了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方式;最后,国家为发展生产力,其产业政策亦向中小企业倾斜。可见,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是科技进步推动下的生产力发展。 卡尔松指出,科技进步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使平均成本曲线左移,弱化了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能够进入原来难以进入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 阿科斯则用技术轨道的转移来解释中小企业的兴起。他认为,由于科技革命,由传统技术所支撑的传统产业日渐萎缩,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新技术带动了新产业的出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契机,拓展了生存空间。 四、产业分工理论 产业分工理论,又称行业分工理论或部门分工理论。1965年,施太莱和莫斯对美国产业组织结构作了实证分析,认为不同产业适于不同规模的企业经营,并归纳出8中所谓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细分产业。 日本学者太田一郎认为,可以将经济部门分为两类: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集中部门往往需要大型设备或巨额投资或产品易标准化且量大品种少,中小企业即使存在,其市场占有率也很低,竞争优势很小,处于竞争劣势。分散部门包括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部门以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